登陆注册
12322400000031

第31章 “一刹那中”显现之静安一生(2)

人的一切行为均不能为自己所选择,而只能被意识或无意识中的原因所决定,这是王国维人生观中潜在的决定论。这种决定论实际上也反映出他对人的自为能力的悲观情愫,它既来自于其所受文化的影响,又缘于其内心形成的自卑感。尽管每一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且此种自卑之感往往是内心想要寻求改进的,然而失恃(失母)的自卑情结却是很难找到改进之办法,甚至说是无法被改进的,这也造成了王国维一生挥之不去的忧郁性情。观看他的古今体诗,更多的都是自我沉郁之情的流露,如“飘风自北来,吹我中庭树。鸟乌覆其巢,向晦归何处”(《杂诗》);“中道失所养,幽怨当何如”(《杂诗》);“南国秋深可奈何,手持红豆几摩挲。累累本是无情物,谁把闲愁付与他”(《红豆词》);“门外青骢郭外舟,人生无奈是离愁。不辞苦向东风祝,到处人间作石尤”(《红豆词》)。

据笔者统计,王国维一生疾病不断,最后十年里,不仅他个人疾病缠身,其家人也是病患不断。这里的“病患”除了一些日常病症外,还有家人殇逝的情况。其实,早在1898年7月间,王国维青年时期,足疾即开始困扰他的生活:贱恙仍不见松,寸步不能行走,医者或云风湿,或云虚弱,几于无所适从。拟俟天稍雨,河水可通,或至省城大英医院医治,大约不能骤愈,甚恨。……卧病久不阅报,近事一无所闻,甚闷。(1898年7月25日)

弟患足疾甚剧,至寸步不能行动。(1898年7月下旬)

此间新延一医诊治,据云系鹤膝风,因三阴之气不足,风邪乘之,乃虚劳之报。原据云连针灸七次(五日一针),当可能行,现两腿渐瘦,所云鹤膝风似为不谬,颇为焦虑。(1898年7月31日、8月1日)

贱恙近延一医针灸,据云系鹤膝风,知念附闻。(1898年8月2日)

此四信均系王国维足疾一事。王国维之足疾并非现今之“脚气病”,而是程度严重得多,如诊断无误当为鹤膝风。鹤膝风是由禀赋体虚,调摄失宜,而致使足三阴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引起。王国维自幼体格瘦弱,素质不佳,再加上江南一带本就多水多雨,夏间更是有黄梅天气,闷热潮湿,患上此病也就不奇怪了。此时王国维仅22岁,患此慢性病可以说十分煎熬,且此种病虽然发于膝关节局部,但若病变往往会影响全身,中晚期如诊治不当则更为严重。王乃誉得知独子患此病,也愁苦万分:“静(儿)沪回,人极狼狈,腿病,竟不得起立。”王国维自己也颇为担忧,8月11日致函许同蔺道:“弟现在苦不能用心,又归后终日偃卧,久不握笔,心神难以收束。”且8月中下旬致函许同蔺时又说:“贱恙稍愈,近又患感冒,今已稍痊,知念付闻。”在患病之后三个多月间,王国维几乎都是卧病在床,针灸数次后才得以在室中“扶持而行”,实在是“颇焦闷也”!更让王国维意想不到的是,此足疾一直困扰他一生,在他中年甚至晚年也有复发。如1920年在致函狩野直喜信中他还提到足疾:“去岁弟患脚气,转地至津,一月而愈。”这里所说的“去岁”实际上是指1919年9月间复发的足疾:维足疾虽不进,亦不见退,服药四五日尚未见效,尚拟觅他医决定何病,如系脚气,或须作津沽一行,藉图良晤。

……

维亦病足,今年何足疾之多也!维之足疾甚与戊戌年相似,是年初至上海,盖是一种地方病,盖已二十余年乃重发耶?深思一至津,然未能定之,总须俟医生诊断决之耳。

“今年何足疾之多也”,王国维如此感慨是有根据的,此次足疾与戊戌年(即1898年)相似,自然会猜想是否为二十年前的旧病复发。果然,此次足疾之苦竟持续将近四个月,其症状之重甚至超过二十年前。

回过头去看1898年王国维足疾期间的诗稿便可以发现,这时期的大多诗稿基调十分沉郁,《杂诗》三首便是此时所做:西山扬颓光,须臾复霾雾。翛翛长夜间,漫漫不知曙。

(《杂诗》一,节选)

神光互离合,咫尺不得攀。惜哉此瑰宝,久弃巾箱间。

(《杂诗》二,节选)

柯干未云坚,不如栎与樗。中道失所养,幽怨当何如?

(《杂诗》三,节选)

“西山”总用来意指理想之仙境,而理想之地却也是阴霾绵绵,连昔日辉煌的阳光也疲软无力。“翛翛长夜”无穷无止,究竟何时才能重见“曙光”?有道是“中道失所养”,王国维在苦痛之中又燃起了对生母的思念,此等无助谁能理解,此等“幽怨”又如何是好呢?然而,足疾只是导致王国维“性复忧郁”的一个方面,在最后的十年里,他个人与其家人之疾病状况更是令人惋惜。

据笔者统计,自1916年8月至1917年末,详细谈及王国维及其家人疾病的书信多达19封,几乎每月必有一次疾病,且持续时间很久甚至长达数月才得以痊愈,如王氏的伤风感冒、肠胃不佳,妻子的牙痛、神经痛,孩子的发热、疥疮等等。1917年3月间,即王国维接待日本友人之时,他正罹患肠胃疾病,且症状不轻:维近十日内肠胃亦不佳(按:此间罗振玉也正逢胃疾,亦是严重不堪),近日饭减三分之一,而大便犹稀薄,日三四次,维以为运动太少之故,而家人中亦有数人同患此者,不可解也。(1917年3月10日)王国维:《致罗振玉》,吴泽主编,刘寅生、袁英光编:《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第182页。

维十数日肠胃觉不适,初疑为伏案太多不运动之故。近数日大便乃多,且觉有异,昨晚乃发现红色物(今日亦同),与前年所患无异,他种症候亦一一相同。因思沪上日本医生不可恃,而宝隆医院等虽佳,万一治法有异,决不能听人调度。乃以前年患病历史并治法药名作一详函告西医林洞省(乃培老与少泉所常用者,其人能从人言),询以有无此种药,如有即请于下午来诊。渠谓此药须购之,现尚未来,既有此药则即日可愈。(1917年3月12日)

维针后大便三次,唯一次有红色物,今晨尚未下,殆可不见红色矣。(1917年3月13日)维肠病注射三次后,已不见红色。后复注射一次,现一切已复常,惟饮食尚须加甚耳。(1917年3月23日)

肠胃不好则牵制全身,苦痛亦是连通至心脑。王国维在函告罗振玉时曾劝道:“公疾渐快,然亦不宜急于望其全愈,总以使心与病相忘为宜耳。”王国维认为想要使疾病排出,最关键的在于令自我忘却疾病之苦痛。但这一点他自己也很难做到。王国维比较相信西医,在当时应该算是比较开明的,但看西医所需费用在那个时代极为昂贵,无形中增加了他的经济压力,而经济压力又反过来导致其精神压力增大。

诚然,肠胃病确实属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小到人们往往不屑一顾,但小事却常常能引发大事。的确,“日常”是每个人的事,它不带有任何的褒贬色彩,当每个人将日常作为生存之基础时,会发现周围的所有事物都很平凡,又都潜藏哲理。但人们同样会发现,往往那些最不经意的日常现象,才是导致我们人生发生重大改变的原因。以往的哲学研究忽视或轻视日常的价值,以为那些形而下的层面没有被研究的价值。但现在,我们需要以另一种视角来观察这个社会的运行,必须将“日常生活”纳入哲学范畴之中。亨利?列斐伏尔是倡导日常生活哲学化的学者之一,他试图使“日常”这个生活化的术语被哲学家所认同,使它成为哲学思考的对象。格奥尔格?西美尔在1896年的一篇论文中也谈到了日常的美学。这是一个激进的纲领,他这样说:“即使是最低等的、内在地丑陋的现象也可以消融于色彩和形式、情感与经验的语境中,这些语境为它提供意义。”[英]本?海默尔著,周宪、许钧主编:《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8页。无可否认的是,日常生活不再如过去那样被学界忽视,而且它的价值和影响正逐渐得到彰显。而疾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作为正常人身体出现的不正常状况,其对人们身心的影响,尤其值得被关注。

以下笔者大致列举王国维及其家人最后十年间(1916—1927年)的疾病状况,资料来源为《王国维全集?书信》及《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日期则为书信中日期:1916年(丙辰)——

7月4日,季英太夫人病危;

7月30日,维(王国维)患伤风,“人不甚适”;9月30日,维患伤风,“自初一起伤风咳嗽,三日未出”;10月28日,维患疥疮,“虽癣疥之疾无妨,然甚讨厌,以普通药肆中所谓一扫光者敷之,亦不能除根,殊可厌也”;11月6日,维牙肿不能饭,“疥疮已找西医,云十日内可除根”;12月15日,内人患病,亦发热,似虐,“体颇羸劣,饮食亦不佳”;1917年(丁巳)——

1月13日,维患伤风,前晚发热一次;

2月16日,维“伤风已愈,而尚有痰”;

3月10日,维近十日内肠胃不佳,“近日饭减三分之一”;8月23日,维牙痛;10月4日,内人产子,母子均健,但受风;12月25日,两小儿与一使女发热,内人则牙痛;12月28日,舍间五人生病,腹泻等;12月31日,家中病人尚未退热;

1918年(戊午)——

1月1日,小儿退热,内人胃疾已愈;

1月7日,内人牙痛未断根,已持续个把月;1月11日,内人头部充血;2月8日,内人自中旬末发寒热二次;

5月27日,维患伤风,胸膈疼痛;

6月5日,维病未愈,仍有咳嗽及骨痛;

6月21日,维的第五个小儿患感冒;

1919年(己未)——

3月10日,维处一外甥一次儿一女均患流行性感冒,后日“增小女儿二人,女仆一人”,维“咳嗽恶寒似有欲作之势,然已不作”;8月17日,维戚潘君月初病十余日不退寒热,第四儿亦发热数十天,“不能饮食”,与温病相似;9月10日,四小儿伤寒又复甚重,维“心绪甚劣”;9月16日,四小儿伤寒复发,“又热一星期余”,至十八九方退;9月30日,维患足疾,“与戊戌年相似”;1920年(庚申)——

8月7日,王潜明之妻“热日减,未能净尽”,脚下生一疮,溃决出脓;8月,维去岁所患之脚气病,“转地至津,一月而愈”;1921年(辛酉)——

2月6日,维眼疾,“病目已十余日,尚未全愈”;1923年(癸亥)——

5月23日,维患伤风,有发热;

6月7日,维患感冒;

7月17日,维上体小有不适,系肝家不和;8月上旬,维患阿弥巴赤痢,由西医注射两次而愈;1924年(甲子)——

1月27日,小孙女殇去;

3月11日,维患感冒七八日;

7月31日,维患感冒数日;

1925年(乙丑)——

1月31日,维连日感冒,近已愈,但不敢出门;3月7日,小孙女忽有惊风征兆,有热度,饮乳呕吐;3月22日,小孙女热度高至三十九度以上;1926年(丙寅)——

10月26日,王国维长子潜明卒于上海;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没有将王国维好友之健康状况列出,尤其是至交罗振玉、沈曾植等人,尽管从书信往来中可知他们身体状况并不如意,尽管有些友人之死对其震动很大,如罗振玉之子的去世等,但是对王国维个人身心影响最大当然还是自身及其亲人的病。自然,这些数据只是我们了解他和家人身体状况的一个途径,因为书信不能涵盖全部生活信息,加上部分书信遗失更会造成统计的不完全。但仅就这部分书信记录来看,也能窥见王国维一生的健康状况,以及这对他的学术研究造成的影响。

早在1920年王国维足疾复发时,他就频频感叹人生之愁苦无奈:一别四五年,师友皆入老境,而维亦至中年,死生聚散之感往往有之。

人至中年,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伴随而来的是心理上的压抑与惶恐,总觉得一切都渐渐远离自己,开始有杞人忧天之念,而这其实就是对死亡的恐惧。王国维的至交罗振玉(1866—1940)、乙老沈曾植(1850—1922)等都比王国维年长得多,他的人际圈也都是以长辈为多,师友一个个生老病死,生性忧郁的王国维有如此感慨也是理所当然,因为“死生聚散”实属无奈。

王国维治病通常采用西医方法,大概与他留学日本被西化不无关系。1916年7月间,刘季英太夫人患病且病情严重(季英是刘鹗四子,与罗振玉王国维故交),但她坚决不肯采用西医而执意中医,王国维如此记录道:惟病者不信西医,必服中医之药,而中药乃用珠粉,羚羊等味,久服恐非宜也。(1916年7月11日)

季缨堂上之病仍如故,恐亦中药石之害,否则无此理也。(1916年7月17日)

季英太夫人病势依旧无进退。病者不信西医,坚不肯服西药,前已延过乙老家常用之西医林洞省,乃既到而不肯使之诊视,此种坚僻,季英亦无可如何。又中药每剂须四五元,用珠粉、洋参、羚羊角,故病费每日需十元左右。(1916年7月18日)

季英太夫人之病前晚往候,已稍轻减,看来势虽凶险尚无妨(前病者因苦痛思自尽,幸被觉防之),好在现在不杂投医药,唯服木村之药,即有不测,现已略有布置,请放心为荷。(1916年8月7日)以上皆引自《王国维全集?书信》,中华书局,1984年。

同类推荐
  • 体育文化论

    体育文化论

    体育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所构建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的,以和平、进步、友谊和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在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日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
  •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借用竹枝词这一古老民歌的形式,创作一部真实记录山东当代风俗史的作品,展现了山东的地域特色、人物风采、风景名胜等,作者在深入各地采风和考察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地域文化这条主线,突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引领作用。如济南的泉水文化,济宁的孔孟文化,淄博的齐文化,临沂的红色文化,聊城的水城文化,泰安的泰山文化,莱芜的钢城文化,潍坊的风筝文化,东营的黄河口文化,青岛、日照的港口文化,烟台的海洋文化,威海的渔乡文化,荷泽的牡丹文化其中如泉水诗、渔家诗等还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即使地域文化特点并不突出的德州、滨州等地,由于选取从枣乡文化和退海之地的沧桑巨变等角度入手,同样写出了特点和情趣。
  •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密不可分,名字透射着社会秩序、礼节礼仪、价值判断、宗教信仰、群体审美等文化信息。一些人的名字简直就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关键词,透过他们的名字我们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体味不同时代的风貌。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人名,包括真实名字、绰号、外号、笔名、庙号、谥号、年号等。通过对名字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表征。
  •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中介绍了“古代六戚观人法、观诚法、观色法”等等方法,而“古代六戚观人法”是指用六戚之法察人,人的忠孝爱敬便可一目了然。父、母、兄、弟、妻、子,称谓六戚。而“观诚法”是指观诚之法是从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考察人。
  •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四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热门推荐
  • 30岁恋爱也不晚

    30岁恋爱也不晚

    曾小亮编着的《30岁恋爱也不晚》是两性情感作家曾小亮的最新励志情感新书,主要是写给那些梦想找到“爱情莲花”的女孩,它会帮助你快速成为恋爱达人,让你识穿男人心,让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无数的男人中挑出一款最适合自己的。作者旨在告诉单身女性一些男女相处之道,在恋爱与婚姻中如何看到男人的种种不完美,并且接纳这种不完美。 同时《30岁恋爱也不晚》也告诉我们,在这个爱变得越来越脆弱的时代,我们依旧要相信爱。爱就是一种修行,在爱的朝圣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沿着那条路去追寻心目中的青鸟。
  • 圣堂之主

    圣堂之主

    这是魔法文明的大宇宙时代。黑暗圣堂武士的传奇。神族的觉醒以及虫族的起源在这里都能看到。这是由无数的种族共同搭建的一座庞大无垠的舞台。————————————PS:作品已修整完成。
  • 荻港村

    荻港村

    小说反映浙江湖州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从2003年倒叙回到1918年,百年风云变幻尽收眼底。百岁老人作为贯穿全书的重要人物,个性鲜明,一生坎坷,是个有理想有血性的革命者,但他不是英雄人物。他遭受过很多灾难,但他努力争取积极向上。作者着力刻画这个人物,进而从他身上折射出许多性格迥异的人物。语言流畅生动,具有古典绮丽、优雅闲适的语言文风。
  • 至魔

    至魔

    俗话说:胸与身高不可兼得。这是某个老魔女毕生的遗憾,想她这样的白富美,却偏偏是个平X胸。小正太:奶奶,你不要担心,我可以帮你实现愿望。老魔女眼前一亮:真的吗?于是,在某一天清晨,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胸前有一只软乎乎的粉团子趴在她胸前时……老魔女怒吼:该死的小鬼,你在做什么?!小正太无辜脸:我在帮奶奶实现愿望啊!老魔女无语望天。原本以为是一个好调戏的软萌正太,没想到却掩藏了一颗腹黑的心!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上了年纪的老魔女好一个萌哒哒的小正太崛起而四处开后宫的故事!【作者很坑,欢迎跳坑】
  • 逗比皇后祸害天下

    逗比皇后祸害天下

    一位逗比小姐穿越到一个架空朝代,成了一朝皇后,还要和n+1个女人分享同一个男人?NONO她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开妓院,嫖美男,闯江湖,气太后………但是她的生活会永远这样的开心吗???
  • 最强敛财系统

    最强敛财系统

    大力眼神凌厉,十分幽怨道:“算你狠!那颗冥王星,算你5000万星币!”“成交!”杨天拍了拍陈大力的肩膀,乐呵呵道。“恭喜主人,成功省钱1000万星币!离兑换大力神杯还差2000万星币,请继续努力!”、、、、、、“看来还得靠我伟岸的身躯,英俊的外貌以及绝无仅有的旷世智慧才能拯救世界啊!”听着败家克星系统的声音,杨天“感叹”道。我是要成为省钱王的男人!我是杨天,我为败家克星代言!【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为指导,运用最新资料,在吸收后苏联时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俄国民粹主义产生、形成、发展和演进的历史,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征、各种思想流派,按照历史编年顺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和论析;也对过去由苏联意识形态屏蔽和时代变迁而掩盖的某些学术误区,做了拨乱反正的系统辨析和清理;同时,也对这一跨世纪、超国界的强大社会政治思潮在20世纪的影响,特别对其在俄罗斯、中国和非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做了重点考察。这对了解近年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民粹主义的争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 冷酷摄政王独宠夫

    冷酷摄政王独宠夫

    她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代号,魅。冷心冷情,却唯独爱她的同胞妹妹,只希望她和妹妹能好好的生活。一次任务却打破了她的希望。再睁眼她成为北辰国摄政王独女,可刚感受到了温暖上天却把它从她的生命里夺走,她又回到了冷心冷情的状态。一次意外让她遇见了他,从此天地不负。
  • 重生之勇武格格

    重生之勇武格格

    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穿越到了女神的身上也难以毁灭她女汉的真面目。既然是汉子,那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什么敌国阴谋,什么后宫争斗都不是阻碍她的理由!就连谈恋爱这样高难度任务也......正文
  • 玄女心经2

    玄女心经2

    江湖臭名昭著的采花贼为了自己心目中的仙女进入湖亭小筑,寻找《玄女心经》和《御女心经》,心术不正的他在得到《玄女心经》时产生异变,与玄阴女神的分身春风一度后,心法成春宫图烙在了他身体最隐秘的地方,九阳绝脉的觉醒,让他成了妖怪争食的对象,他应该如何躲避妖怪的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