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头向下是事实,以此暗喻人都有自性,它就摆在人们的面前。然而,能真切地感悟到它的人却为数甚少。对“鼻头向下”这一事实,倘不经历一段勤苦的修行,是不会有真切感受,无法体验其庄严一面的。
古德常以“春来草自青”、“柳绿花红真面目”等禅语来开示人们,这也和“鼻头向下”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没有任何隐瞒地把它们的本来面目充分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只是因为我们蒙昧了双眼,所以才无法看清摆在眼前的事实。
动真静亦真静
有位禅者拿出一大笔赏金,准备奖给能画出最能代表平静祥和意义的画家。很多画家将自己的作品送到禅院,有的画了黄昏森林;有的画了宁静的河流,小孩在沙地上玩耍,彩虹高挂天上,沾了几滴露水的玫瑰花瓣。
禅者亲自看过每件作品,最后只选出两件。
第一件作品画了一池清幽的湖水,周围的高山和蓝天白云都倒映在湖面上,天空点缀了几抹白云,仔细看的话,还可以看到湖的左边角落有座小屋,打开一扇窗户,烟囱有炊烟袅袅升起,表示有人在准备晚餐。
第二幅画也画了几座山,山形阴暗嶙峋,山峰尖锐孤傲,山上的天空漆黑一片,闪电从乌云中落下,降下了冰雹和暴雨。这幅画和其他作品格格不入,不过如果仔细一看,可以看到险峻的岩石堆中有个小缝,里面有个鸟窝,尽管身旁风狂雨暴,小燕子还是蹲在窝里,表情怡然。
最后,禅者将首奖颁发给了第二幅画的画家。
禅释生活
禅者为何把首奖发给第二幅画的画家呢?
画固然可以被画得十分美丽,但真正能影响人心的却是画中的意境。第二幅画虽然画的是狂风暴雨,但是画中的小燕子却怡然自乐,这与只是单纯地描写平静更胜一筹,因为这样的平静不是物的平静,而是心的平静,所以说它的意境更为深远,更胜其他画家一筹。
小燕子的悠然自得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看到这样的画,难道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启示么?生活中,也不全是阳光明媚,一样会有狂风暴雨的来临。
有一个十几岁的花季少女被确诊为骨癌,为了防止癌细胞扩散,她的腿被锯掉了。她生病以前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小喜欢游泳、溜冰、打羽毛球。然而患病以后,她让人看到的却依然是她那灿烂的笑容。
女孩说,我有腿的时候,很少做梦,现在经常做的梦就是飞翔。我梦见自己长了一双美丽而透明的翅膀,自由自在地在天上飞翔。患病以后,她顽强地和疾病作斗争,她忍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疼痛。她在疼痛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能保住生命,再苦我也要治疗。”
她和所有的女孩子一样爱美。有一次她和母亲一起到医院小卖部买洗发水,她们讨论着哪种洗发水更能护理头发时,她才忽然想起自己的秀发因为化疗早已脱尽了……光头的她看上去依然还是那么美丽,当她戴上母亲用两条手绢做成的小帽子时更显得纯真可爱,她说自己像个小兔子。
因为病痛的原因,所以她没有上大学,然而她并没有放弃上大学的愿望,她的病床上摆着各种参考书,她打算自学。在北京治疗时,同病房住院的一位记者为圆她的梦想,用轮椅推她去了清华、北大,并在校门前留影……女孩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因此她更加珍惜每一天。
她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让自己站得很高很高,从高处看看美丽多姿的世界,看看充满阳光和生气的人间。终于有一天,当她站在三十层的阳台上俯瞰整个城市时,她自言自语道:“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这个女孩就像是画中的那个小燕子,虽然身处恶境,却依旧心情愉快,高声歌唱着……
宁静的真谛就是:即使身处逆境也能维持心中的一片清澄。
芥子纳须弥
智常禅师在马祖大师门下得法后,住持庐山归宗寺,大扬禅风。一日,江州刺史李渤来访。他疑惑地问智常禅师:“佛经上说:须弥山能容纳芥菜子。那么大的山当然放得下成千上万的芥菜子,这一点,我是完全信服的。不过,说一个小小芥菜籽也能容纳一座高旷无边的须弥山,恐怕也太夸张了吧?”
智常禅师悠悠微笑道:“人们传说刺史大人您读书破万卷,是真的吗?”
“我读过万卷以上的书籍,是真的。”
“您的头也不过像椰子一般大,那万卷书籍装在哪儿呢?”
李渤一怔,俯首折服了。
几天后,李渤又来参访。他又提出一个疑问:“大藏经典的教理如此庞大,到底说了些什么,能使人明白哪些事?”
智常禅师知道李渤好谈空洞的理论,却不能将佛经与禅理融入生活之中,便自微笑举起一只拳头,问:“知道我这个意思吗?”
李渤瞠目结舌了半天,才回答:“不懂。”
智常禅师伸开拳头,一挥手:“你这个呆书生,连拳头也不认识,还妄谈什么大藏经典教理?”
李渤低下头,知道自己太好高骛远了,便躬身问:“请师父指示我一点道理。”
大殿的钟声此时乍然停歇,天寂地静中,归宗智常禅师闭上眼睛,说:“大藏教理,百千佛法,都要安放在心灵上领会,装进生活里实践运用,如同芥子纳须弥,须弥生芥子一般,遇到能领会实践的人,就立刻在人生旅途上传授给他;遇到不能悟解的智者,就当作世俗道理传布,普渡天下苦难苍生。”
禅释生活
芥子真的可纳须弥吗?
一切诸法,有时从事上去说,有时从理上去解。要知宇宙世间,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是事,芥子纳须弥是理,若能明白理事无碍,此即圆融诸法了。
一头奶牛能产多少公斤牛奶?我们虽然不是养牛专家,却也能猜个大概。若是问你,一公斤牛奶能生产多少头奶牛,你能回答上来吗?从牛奶里生产出奶牛,并非异想天开,更不是痴人说梦。在克隆羊多利诞生当天,日本科学家就宣布,他们要用牛奶中的细胞来克隆奶牛。由此看来,一滴牛奶中就有成千上万个细胞,一公斤牛奶中的细胞多得不计其数,自然能克隆出无数头奶牛。
日益成熟的克隆技术告诉我们,不仅牛奶中有奶牛,就连我们的头发尖里都包含着无数个我们自己,我们身上的皮屑都能检测出我们自己的DNA信息。由此可见,孙悟空采一把毫毛变出一群孙悟空并非仅仅是神话。由此可以推断出:宇宙中的每一粒最微小的尘土,都包含着整个宇宙无穷的信息。
因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芥子纳须弥”的境界。芥子纳须弥是禅者独特的思维方式之一,我们更可以看出禅者可纳天地的胸襟与气魄。
心地时常扫
天空已经发白了,那突兀高大的山峰的轮廓也就显得更加清晰了……。晨星开始稀疏起来,远处灰蒙蒙的山谷中,不知从哪座屋子里传来了一声长长的鸡叫。
一位老禅师总是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到离城十几里地的地方。他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老禅师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小时候也看见这个老禅师在扫地。老禅师虽然很老很老了,却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枝发芽,可也不见衰老。
有一位军官看到老禅师这样日复一日地扫地,不禁对自己终日与人争斗的生活产生了厌倦。于是,他恳求老禅师收他为佛门弟子。这位军官丢下他的兵丁,拿着扫把,跟在老禅师身后扫地。
老禅师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一首歌:“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
听了这首歌,军官的心也仿佛被扫过了一般变得极为干净……
禅释生活
老禅师是在扫地还是扫心呢?
有人觉得老禅师除了扫地、扫地,还是扫地,生活过得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其实这位老和尚就是在这种平淡中,为自己的心扫出了一片清净,也为小城扫出了一片净土。
心地需要经常清扫,才会保持内心的一份平静与和谐。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门下首座弟子神秀,曾经写过一首见道偈: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勘拂拭,勿使染尘埃。
人世间的一切是非烦恼像尘埃一样,常常掩盖了我们清净善良的身心,要时时刻刻勤加拂拭,才能一尘不染地得到大自在、大快活。
神秀这种“时时勤拂拭”的观点作法,是一种“渐修”功夫,形成后来的禅门北宗,与南方主张以“顿悟”修行的六祖慧能大师的禅门南宗合称“南能北秀”。
我们又该如何打扫自己的心地呢?
也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有些人说:“活着,真累”;也许是遇到不顺的事太多,有些人说:“活着,真烦”;也许是厌倦了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有些人说:“活着,真没劲”。然而,生活就是生活,它像泥土一样真实而粗糙,如果你对它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你就难免会失望。
有一个人,天天烦闷而倍感无趣,他要去找那些活得快乐的人,问问快乐的秘诀。他想:国王尊贵而富足,一定快乐。他见到了国王。国王却说:“我一天要面对那么多要处理的事,还时时要操心王位是否牢固,晚上连觉都睡不安稳,哪有快乐可言?”他又想:流浪汉一天无忧无虑的,一定快乐。但流浪汉却说:“我连今天晚上到哪儿睡觉都没着落,我哪会快乐?”这个人搞不懂了,世界上真没有快乐的人了吗?我上哪里能找到快乐的秘诀?
这时一个老者告诉他:“国王也可以快乐,只要他不被权力和金钱迷住心灵;流浪汉也可以快乐,只要他不被贫困压倒。快乐不快乐,就在于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看自己的选择了。把心地中的烦闷像扫地一样扫走,就会找回心中的那份洁静与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