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61800000004

第4章 创作要有自己的根

深入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共性

除了了解音乐的风格之外,还要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态

我的音乐创作步伐一直没有停息

传统的东西要赋予时代感,这样的艺术才有生命力

好的作品应该遵循加法原则

艺术家要笔勤、脑勤、眼勤、耳勤

时代之问

创作要有自己的根

他出身美术世家,却是中国创作影视配乐及歌曲最多、涉猎各种音乐体裁广泛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既获得国内外多个奖项,群众也广为传唱。

从《黄土地》、《红高粱》到《好汉歌》、《大宅门》,从交响乐《世纪交响》、《和平颂》到第29届奥运会歌曲《盛典》,赵季平的音乐创作既是通俗的民族的,又是流行的和无国界的,他因此也被誉为“最具东方色彩和中国风格的作曲家”。

在赵季平的案头,有一本被他视为珍贵之物的手绘册页,标题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是他的父亲为他而作。而赵季平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也始终是这句话的践行者。

记者:无论是音乐、绘画,还是文学创作,这些文艺形式都有许多共通的地方。您认为艺术创作中的共性是什么?

赵季平:深入生活应该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必修课,我认为这也是艺术创作的共性。我主张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应该到生活中去,任何大艺术家的创作基础都是现实生活。艺术创作不可能总是自我的,即使是以表现自我为创作主题的艺术家,也依然是要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所以,在他的创作中也要体验这个社会,也有社会的缩影。

记者:在这些年的音乐创作中,您最深的创作体会是什么?

赵季平:我一直以继承和创新作为音乐创作的原则。继承就是我们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就是在艺术创作中如何能够和时代紧密结合。让作品做到雅俗共赏,这是很不容易的。

我觉得其中包括了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一是对于传统音乐学习的基本功,二是对生活理解的基本功。这就是挖掘好的东西,特别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东西,把它发扬光大。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有很多看似不起眼、下里巴人的东西,使用好了就会非常闪光,与作品主题相融合了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比如,我在创作《乔家大院》的音乐时就使用了很多晋剧的元素。一些人不习惯听晋剧,我把晋剧音乐元素使用在电视剧的配乐中,赋予它新的创作手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创新:艺术家不能重复自己,否则就只是匠人。

记者:您出身艺术世家,您的父亲赵望云是著名的长安画派创始人。他对您的音乐创作有没有什么影响?

赵季平:家庭对我的影响太多了,我整个的艺术主张和艺术追求都是从我父亲那儿继承来的。我现在进行的音乐创作,其实也是他在美术上所走的道路的延续。

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他一再告诫我们艺术创作要“到生活中去”。他晚年专门给我画了一本册页,标题就是“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是他想对我说的话,他一直告诫我要到生活中去,去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正是得益于此,我创作的不少作品老百姓都很喜欢。

小时候,我是在父亲的画案旁度过了我的童年。看他的那些作品,总觉得这画面中间有音乐,总感觉到这个画面中有一种节奏,有和声也有配器,还有旋律的变化。

这种从小对于画面的感觉可能影响到我以后对于影视画面的悟性。父亲很多作品都是反映老百姓的,他从来就没有脱离这块土地。这种艺术观,应该说流淌在我的血液中。我父亲倡导反映现实生活,我在创作中也是这样实践的。

到现在我看父亲的作品依然会激动,我依然觉得他像一座高山一样,所以还是要向老一辈艺术家虔诚地学习。

记者:父亲留给您“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句话,您在创作中是怎样去实践的?

赵季平:到生活中去是艺术的基本功,是我每次创作都要做的一件事情。比如说在创作《乔家大院》的音乐时,作品里有浓郁的山西风格,因为我在创作前多次到山西采风,听了大量当地的民间音乐和戏曲,这对创作大有益处。

我到晋中,听当地吹打乐,那种震撼太厉害了,与我同行的作曲家甚至听得失声痛哭。我在山西听过一位70多岁的老艺人唱二人台,跳上台唱,唱得荡气回肠。这些在城市里都很难见得到。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心在唱,没有其他杂念,这种东西非常真诚,远比我们在城市听到的东西要震撼得多。

我之所以经常下乡采风,就是要去观察生活。除了了解音乐的风格之外,还要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习惯、喜怒哀乐和语言,这非常重要。光听了几首民歌,还远远不够。像《乔家大院》中有些音乐的走向,它实际上是当地方言的一种延续。

记者:您是群众喜爱的作曲家,许多作品被人们广为传唱,您怎样看您走过的创作道路?

赵季平:我的创作是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走来的。“四人帮”倒台后,1978年我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1980年开始音乐创作,在1983年,陈凯歌、张艺谋来找我进行电影配乐,随后就有了《黄土地》、《红高粱》、《菊豆》、《活着》、《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荆轲刺秦王》和《大宅门》等一系列作品。我还创作了大量音乐会作品,如《第一交响乐》和《第二交响乐》等。

与祖国的经济不断向上走的步伐一致的是,我的音乐创作步伐也一直没有停息。我一刻也不敢懈怠,我只是在用心血来创作,这样普通百姓才会喜欢。

记者:深入生活,不断从民间音乐吸取营养,这是您音乐创作的最大特点。可以做这样的总结吗?

赵季平:可以这样理解。在这一点上,我是我父亲的艺术观和艺术道路在音乐方面的延续。1970年,我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后被分到戏曲研究院,当时我很不愿意,但父亲却说,戏剧团体很好,你在音乐学院学到了很多音乐的专业知识,但你对传统了解得太少,你要到民族音乐中去,要好好地去学习,要把中国传统的东西学好这样才会有出息。

后来的事实证明父亲是对的。我在戏曲研究院待了21年,在戏窝子待了那么长时间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因为我了解了传统音乐,就了解了音乐的母语。

我始终主张创作要有自己的根,要用自己的母语和母语的思维去创作。但并不是说将传统的东西拿出来就可以,而是要赋予时代感,也就是要继承和创新。这样我们的艺术才有生命力,才会被时代所接纳。

比方说《红高粱》,在当时来说是一部离经叛道的作品,具有开创性。这部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很有冲击力,在风格上既是先锋派的又是非常民族的。在配乐上使用的是音块来模拟人生的呐喊,很有冲击力,当时还没有人这么用过。“唉——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则是用了30支唢呐、4支笙和1座中国大箭鼓一起奏鸣,就是要那种生命呐喊得痛快淋漓的感觉。这中间,我在行腔中采用了秦腔花脸的唱法,曲调也运用了陕北打夯歌的素材。《颠轿曲》则吸收了河南豫剧和民歌《抬花轿》的元素,加上唢呐等配乐,表现男性的阳刚之气和不倒的精神。

在《水浒传》中,要表达的是梁山好汉的精神风貌,杀富济贫的英雄形象。而且他们还和一般的英雄形象不一样。我们一谈英雄形象就感觉很正面,梁山好汉却有点儿草莽之气,所以这样的主题歌就不能写得太正。我采用了鲁西南和豫东一带的音乐风格,于是就有了《好汉歌》。《好汉歌》的前奏不像一般歌曲的前奏那样很规则,它的前奏用的是戏曲打击乐节奏,打击乐的运用对梁山英雄的精神风貌能体现得更好一些。

电视剧《大宅门》的音乐创作同样如此。电视剧讲述的是同仁堂的历史变迁,为了表现故事韵味,我就用了京剧元素。京胡、京剧打击乐都用进去了,主题歌同样用了京剧元素,这首歌就成为不同于一般的歌曲,所以就有传播的力度,就会受到大家广泛的喜欢。所以说,作为一个作曲家,你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学习并且懂得中国传统戏曲音乐。

记者:深入生活,就意味着吃苦。能谈谈您在这方面的经历和体会吗?

赵季平:我重要的影视音乐作品,每次创作之前都要到生活中去。1983年底,我和陈凯歌、张艺谋为电影《黄土地》去采风,那次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当时陕北的天气已经是零下20多度,非常冷。我每天除了赶路以外,就是到老百姓的窑洞里去听民歌,去听老百姓拉家常。我们晚上基本上都是住在土窑洞的土炕上,土炕上面的被子都是黑的,被子上有很多“小动物”(虱子)。这样的采风一去就是一个月。

这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回想起来,这样的起步和到生活当中磨砺,对我以后的创作有巨大的好处。我记得陈凯歌那时候每天都很辛苦,晚上他几乎都在写随感。陈凯歌的文笔很棒,写一段以后,就给我读,那都是非常好的文章。

张艺谋有很多卡片,上面记录着他的随感。生活中对他摄影和导演有利的东西,他都记录下来,而且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决定要改做导演,并且希望他的第一部电影和我合作。

正是因为我们这种创作团队,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才先后出现了《黄土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这些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作品。他们的这些东西,真不是只凭自己的天才才成就的,而是依靠他们的专业基本功和深入民间的基本功。

记者:您的作品既有像刘欢、王菲这样的“大腕”演绎,也有贺玉堂这样的民歌手演唱。通常情况下您怎么选择演唱者?

赵季平:好的作品应该遵循加法原则,就像好马要配好鞍。好的作品加上优秀的人去演绎,才会使这个艺术品的价值最大化。张纪中版的《笑傲江湖》主题曲,由刘欢和王菲演唱,中段是王菲唱的。王菲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录音录了41遍,精益求精,录音师认为很不错,但是她说不行,还要再录。他们这些“大腕”对自己的录音都是非常讲究的。

《好汉歌》是刘欢唱的,实际上当时先后有三个人唱,我都不满意。后来刘欢唱了以后,我跟刘欢说,你把你习惯的东西丢一丢,把你理解的戏曲的东西加上一些,让它综合成一种风格。他琢磨半天,说行。结果一下就成了。

1983年,我们拍《黄土地》电影的时候,到了陕北,碰见陕北青年农民贺玉堂。他就站在自家门前的石头上,为我和陈凯歌、张艺谋唱了一夜陕北民歌不重样,他唱得涕泪俱下,我们听得如醉如痴。于是决定让他为电影《黄土地》配唱了两首歌曲,如今他已被称为“陕北歌王”。

从词曲的一度创作到演唱的二度创作,艺术上这种严谨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说,艺术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如果哪一个环节跟不上去,就要减分。而我们的创作应该是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加分,不断往上加,这样出来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记者:在音乐创作上,您一直强调要深入生活。那么作为西安音乐学院院长,您是如何要求年轻人的?

赵季平:我到了西安音乐学院以后,调过来一个在陕北生活了40多年的音乐家。他不是老艺人,但是他有大量民间题材,邀请他到我们学院,我给他的任务就是落实我的教育思想。要让我们的作曲系和声乐系的学生们,好好地学民歌唱民歌,必须学会母语!

现在这项工作生效甚大,因为我在上学的时候就有民歌课,我后来的创作很多得益于当时课堂上的学习,那真是有好处。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思想,让我在一个地方戏剧团待了21年。我就算不研究,天天听,天天往耳朵里灌,同样能学出来,所以教育方法很重要。

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对民族音乐不感兴趣,我认为这是年龄层的问题。一个人十七八岁的时候喜欢赶时髦,喜欢外国流行歌曲。过了3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往往会回头关注属于自己的音乐。青年人对民族音乐关注较少,并不意味着民族音乐就后继乏人。

记者:您担任着中国音协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和西安音乐学院院长等多个职务,社会工作事务繁多。您怎样处理创作和社会工作的关系?

赵季平:从总的时间来说,我每天早上8点多一直写到吃中午饭,这是雷打不动的创作时间。这个过程我的手机始终是关的。一般处理一些其他事情是在下午。大家对我的创作都很支持,都很尊重我的创作习惯。下午上完班后,就是休息,不会再写了。一般社会上的活动能不去就不去,因为经常去应付太多的场合并不是好事情。一个艺术家要思考,要学习,要不断地深入生活去积累,要笔勤、脑勤、眼勤和耳勤。

记者:您长期在陕西工作和生活,对陕西很有感情。那么您对陕西的文化建设有没有什么建议?

赵季平:陕西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中国戏曲最古老的门类——秦腔。它对中国其他剧种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陕西这个地方很神奇,有一种厚重感,接着地气。都说故土难移,我喜欢这里。我每次有重大创作,都希望能回到西安来进行。

在这里,我能静下心来不受干扰,写起来也非常有感觉,这可能就是故土难移吧。我曾经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北京,但是我都放弃了。反过来看,我待在西安也待对了,在这里我的创作源源不断,在这里我的内心很平静。

西安的文化氛围很沉静,我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我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在北京有人让我参加什么研讨会的,我都不忍心拒绝。在西安就好,大家似乎都很尊重我的创作习惯。

有人说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也有人说陕西是文化强省。长安画派、文学陕军、西部电影都是陕西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陕西的音乐和戏剧群体也有着非常雄厚的实力。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还得真抓实干。多出一些有品质的作品,在这个基础上再出一些各行业的领军人物,这样影响就大了。我们要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标准就是要出产品,这是需要脚踏实地地努力的。

赵季平小传

赵季平,作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中国电影音乐学会会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及主席团成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历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代表。多年来他创作出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和平颂》、交响诗《霸王别姬》、交响音画《太阳鸟》、交响组曲《乔家大院》、大提琴协奏曲《庄周梦》;民族管弦乐《庆典序曲》、《丝绸之路幻想曲》、二胡协奏曲《心香》、《古槐寻根》、舞剧《花儿》、交响京剧《杨门女将》、室内乐《关山月》;歌曲《大江南》、《断桥遗梦》、《好汉歌》、《远情》……

曾先后为电影《黄土地》、《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霸王别姬》、《梅兰芳》、《孔子》;电视剧《水浒传》、《大宅门》、《乔家大院》、新版《三国》等创作音乐。两度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音乐奖,“飞天奖”突出贡献奖,四度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中国金唱片“艺术成就奖”、“二十世纪华人经典作品奖”……

赵季平在音乐创作领域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乐坛最具中国作风、中华气质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作曲家。

同类推荐
  •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普及之广泛是空前绝后的。作者宏观分析了唐诗的总体成就,精选几十首经典唐诗佳作,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艺术技巧等各个角度品评鉴赏,深入浅出,别具韵味。
  • 大风歌:风之激

    大风歌:风之激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

    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

    本书是李凌即将出版的一部散文集,也是他从事文学创作以来首次出版的作品集。李凌是一位敏思、执著、勤奋的作家,在伊犁的年轻作者中,这一点非常突出,堪称佼佼者。正是因为对文学的这种持久迷恋,使他能够在创作的大路上愈走愈远,也採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些果实。
  • 温暖的石头

    温暖的石头

    《染布》、《难忘那双大头鞋》、《倒小肠》、《乡戏》、《偷粪》、《卖豆腐的男孩》、《吃鱼》、《剃头》、《一块旧表》……《温暖的石头》再现作者相裕亭亲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事与物,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尘埃飞舞里的几多喜悦、悲伤、欢乐、情恋,历经作者精心打磨,跃然纸上,读来温馨、雅趣,回味无穷。回忆,真是很奇妙!久留心底的往事,可以在回忆里让其情景再现。消逝的童年、远去的故乡,甚至是自己至亲至爱的故人,都能在回忆中一一找回。《温暖的石头》再现作者亲历的、看到的、听到的事与物,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尘埃飞舞里的几多喜悦、悲伤、欢乐、情恋,历经作者精心打磨,跃然纸上,读来温馨、雅趣,回味无穷。
  •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是一本关于职场、专业、人生、励志内容的书。实而空灵,是其突出的行文特点。真而直率昭示的是做人的意义。忠诚与敬业,彰显的是职业的操守。世间万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理想,有追求。这种追求的可贵之处,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出自本愿,一点一滴地去修为。作品中,读者会看到一个追求情义的人,一个爱憎分踞的人,一个渴望完美的人,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一个真诚待人的人,一个职场想做成一点事几的人,一个想活得单纯、潇洒一些的人……矢志不移,初衷不改,此为本色。 《本色(打开来一个真实的我)》由韩亚君编著。
热门推荐
  • 林城迷情

    林城迷情

    本小说讲述的是一名年轻的现实主义作家与木雕学徒共同创造出一个女生的奇妙故事。木雕学徒陈明亮来贵阳与在出版社做编辑的贺纯钧合租在一起,不巧的是,两人都是被各自女朋友抛弃的失恋之人。贺纯均写了一部自己与女朋友王怡欣的自传小说,而陈明亮雕刻了自己女朋友李莹的雕像。第二天早晨,两人起床准备去上班,发现有一位女生正在厨房做早餐,女生的外貌是雕像李莹的样子,然而思想灵魂却是小说中王怡欣的思想灵魂。当两人确定这个女生是由小说和雕像共同创造出来的之后,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该女生应该属于自己。于是两人开始了爱情争夺战……
  • 美女下属爱上我

    美女下属爱上我

    小职员辞职做老板,和美女下属一起走上发财之路。美女一个接一个,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心里在偷着乐。
  • 人皮画

    人皮画

    一首死亡之诗牵扯出“死亡诗社”与人皮画《第八碗》,乌镇著名画家和梦幻少女在追查真相时,发觉一个惊天秘密:某个神秘组织正以耶路撒冷哭墙为根基,以人肉人骨为材料,制作一组恐怖的人骨雕塑!那个组织为了复活“耶稣”,不惜跨洋过海盗取圣血和耶稣裹尸布!两人与神探霍克联手,发觉凶手制造的灾难现场拼合起来就是个“十字”,凶手即将在台湾阳明山和上海黄浦江口制造血难!而世上最著名的圣殿宝藏也即将出土!
  • 中兴名家智谋略全书

    中兴名家智谋略全书

    在东南沿海抗倭斗争中,最著名的抗倭英雄有两个:一个是戚继光,另一个便是俞大猷。
  • 异能战之灵女

    异能战之灵女

    异能战打响,灵女成为扭转一切的契机。世间最后一位灵女,元若格,被卷入了风波。他的出现,他背叛,神秘的组织袭来,她身份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如果有一天会失去你,哪怕残害这世界上所有的生灵,我也愿意。
  • 当代文坛点将录2

    当代文坛点将录2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我们不会在相遇

    我们不会在相遇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第一眼见到他时的样子。尽管最后我一个人走了很远的路,看了很多的人,还是会时常梦到那个身影,只是梦里的我怎么也看不清他的样子,五年,对于我们而言不算长,也不算短,却足够我们沧海桑田,渐行渐远。你不知道我有多想你,但是我知道,我们不会在相遇。就像我们从来没有在一起过一样,就像你再也不会想起我一样。
  • 帝宠:嗜血帝王特工妃

    帝宠:嗜血帝王特工妃

    第一次见面,她持刀逼他动脉:“放我离开”一日三更他若视无睹,伸手撕开她胸前的衣物,一朵荆刺花在锁骨下妖娆绽放,口气无情:“落下烙印的女人,永生是奴”她与他战场相见,金戈铁马。他说:“投降,饶他们不死”她说:“我的生命里没有投降二字”最后她倒在他怀里,到底是低估了一代铁血帝王的厉害。她被压在身下,承受他身上的怒火。她怀孕,他另娶。她离开。再见,将她压在墙上,一只手抚摸着锁骨下绽放的荆刺花,眼里满是血腥:“你敢带着我的烙印另嫁他人,信不信我毁了你”“你敢毁了我娘我就毁了你下半身”突然,一个大约五岁的男孩手持匕首直逼某人的下体。
  • 達海叢書·批注

    達海叢書·批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特种兵的护花生涯

    特种兵的护花生涯

    一名身份神秘的特种兵,接到一个原本以为只是保护校花的轻松任务,却不料卷进谍影重重,迷离无绪的阴谋之中!一场激情与香艳共存的特种保镖生活就此拉开帷幕.......傲娇萝莉,温柔校花,美女明星,麻辣女教师,冷酷女杀手纷纷登场......什么?妳们全都需要我保护??可是,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