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3500000007

第7章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农业方面则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农业具有很强的自然属性,其发展对自然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致使资源约束矛盾日趋突出,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生态破坏进一步加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国人多、资源少,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突出,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业资源短缺。我国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低。其中耕地和水资源的稀缺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耕地资源短缺。我国耕地资源始终面临着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耕地资源紧张,数量逐年减少。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资源紧张,只有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已经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8亩的最低警戒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耕地资源还将继续减少,2003年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与上年相比减少了2.01%。耕地减少的原因除了退耕还林、还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张,大量的耕地被征收占用。其次耕地质量下降,退化严重。主要表现在:第一,耕地退化、肥力偏低,由于长时期过度使用,大多数耕地含钾、磷不足,有22%的耕地钾、磷俱缺,微量元素的缺乏也十分明显;第二,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8%,且每年以100公里的速度蔓延,现有沙漠化土地26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7.3%;第三,耕地利用条件较差。耕地中低产田的比例较大,其中低产田占35.4%。另外,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依然很多。二是水资源短缺。水是工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我国是世界上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之使用不合理,水资源紧张问题在我国日趋严重。与此同时,受我国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进一步加剧了区域性水资源短缺。不少地方水的供需矛盾加剧,农业用水每年缺口高达300亿立方米。另外,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米,导致农业灌溉成本不断上升。在水的利用问题上,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困难的人口数还有1000多万。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灌溉率为0.3~0.4,利用效率较低。三是森林资源短缺。随着各项工程的实施,截至2003年底,全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超过7亿亩,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人工林总量均26%。全国森林面积达到了23.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工程的生态建设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2003年国家对林业投入达到429亿元,比2002年增加26%。在造林工程顺利进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对其后续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二是“退耕还林”重点不突出,撒胡椒面;三是“退耕还林”的配套保障措施落实不够;四是一些地方在工程建设中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不够;五是一些地方法制观念淡薄、截留农民“退耕还林”粮款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等。四是草地资源短缺。据2002年环境公报,全国各类天然草原3.93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7%,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占有草地仅0.33公顷,为世界人均面积的一半。在我国近4亿公顷的天然草原中,有90%的可利用草原已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且正在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萎缩,草原生产力不断下降,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另外,如何将依靠草原为生的农牧民的生计和草原生态恢复结合起来,仍然面临较大困难。2002年,国家投入12亿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云南等省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的96个重点县(旗、团场)启动了“退牧还草”工程,至今已取得明显成效。

2.农业环境污染严重。一是农村水环境不容乐观。伴随着我国农村资源的开发与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态系统中的水环境问题逐渐加剧,并且不断蔓延,已经达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程度。水质问题是在农村生产生活中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最突出问题。2003年,我国七大水系干流地表水水质有52.5%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要求,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38.1%的断面为四类、五类水质,比上年上升了11.3个百分点。在237个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类水质标准的监测点仅占19.8%,比上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由于工业、生活废水排放和化肥、农药污染水源,水体污染严重超标,农村居民水质性缺水较为严重。二是农业环境安全堪忧。在农业环境安全方面,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而带来众多问题。据统计,我国农业每年的化肥施用量超过4000万,农药使用量达到120万吨以上,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130多万吨。我国一些常用农药,如甲胺磷等,对人和哺乳动物以及有机生物都具有较高毒性;一些农药虽然急性毒性较低,但却具有较高的慢性毒性,使用后会造成更严重的潜在危害。而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不仅造成土壤的物理性质恶化,还造成对水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另外,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些鸟类、鱼类、青蛙等的数量大幅度下降,生态链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三是工业“三废”污染加剧向农村蔓延。工业“三废”污染使农业环境不断恶化。全国污水灌溉面积占灌溉总面积的7%以上,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固体废弃物堆存占用和毁损的农田约有200万亩以上。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公里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公顷,其中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是其重要原因。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业自身的面源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我国氮肥利用率仅为30%左右,已有1.36亿亩农田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全国50%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七大江河水系有5000公里不符合渔业养殖标准。

3.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1%。全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渔业水域“荒漠化”趋势日益明显。农业生物资源破坏和流失在加剧,一些我国独有的物种资源在流失。紫茎泽兰、豚草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趋严重,农业发展受到更多的影响和制约。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农业循环经济之路,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生物质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以及其中的生物质能。生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农业循环的系统。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系统。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那么,为什么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呢?

1.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3.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农业循环经济以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及农产品加工设备,可有效提高农产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从根本上达到节约资源,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不足矛盾的目的。

5.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农业循环经济实现了农业产业内部物质与能量相互交换、互为原料和废弃物资源化,较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如发展沼气既能合理整治人畜粪便、秸秆和垃圾,又能提供清洁用能,并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可以实现一举多得;土壤改造、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土地退化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农业工程对于缓解生态压力,遏制环境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等等。

6.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循环经济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实行集约化经营,能有效地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些发展模式还将种、养、加工等环节有机的联结起来,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深化了农产品加工,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四个原则

循环经济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

同类推荐
  • 灰章程:只能做不能说的官场秘密

    灰章程:只能做不能说的官场秘密

    规则不当规则,必定失败。反规则太当规则,你也许上当受骗,你必须在生活中去揣摩学习,在历史和现实的灰色地带里去探索发现。本书从规则人手。对官场规则和民间规则都做了全方位的解析,在告诉你规则的精妙之处的同时,也告诉你潜规则的玄机和真相:更重要的是,本书还告诉你,在规则和潜规则的接合部,还存在一个广大灰色地带,在那里,升与降的空间都会被无限放大。本书深度解析了人性的欲望,以及如何在现有秩序中满足这些欲望……并将官场博弈植入大历史的洪流中进行现场研究,最后得出的惊人结论是,在官场和商场真正发挥作用的大智慧,是有些事永远都只能做,不能说。
  • 县域管理研究

    县域管理研究

    盛天下之理,鉴世间之事! 你读读吧!你发现吧!你感悟吧! 一个思想者,一个实践者,一个创新者的心路; 一个学习者,一个生活者,一个事业者的历程; 一个公民,一个专家, 一个官员的境界。治国理政、哲思启智、知人善任、养身正家、教真育爱、金声玉振、仁医仁术。本书从这七个大方面来盛天下之理,鉴世间之事!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中国人的民生

    中国人的民生

    从阶层和财富的全新视角,观察中国民生,以独到观点深入解析工资、住房、税收、通胀、养老金、福利、保险、生存等中国十大问题。关注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揭示经济问题背后最本质的原因。作者借鉴西欧国家发展模型,勾画了一幅财富分配更加均衡、民众休闲时光更多的福利社会和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的蓝图,探寻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可行良方。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热门推荐
  • 武极剑尊

    武极剑尊

    一个大学生,从现代穿越到异界。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穿越代表什么?天命之子?穿越后又发生什么异变?附身一个废材少爷,此次一步步的崛起,一柄剑攀向武至极致成就一片天地的主宰。
  • 罪天纪

    罪天纪

    新书《斩灭永恒》已发布,麻烦大家收藏支持下!获罪于天,逆行罚之!天罪六纪法,我意斩天意!天灾妖祸,魔乱人间,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天律妖法,人决魔道,邪灵共舞,掀起乱世狂澜。银袍飞甲少年时,“江陵道”苏筠因狂获罪,被幽禁于囚灵渊底,受天谴酷刑,尝尽人间苦难,最终他反借天谴之力崩断了锁神链,逆天脱困!我心有鸿图,怎许江山颤?他踏着“不朽岁月”而来,背负万般罪孽,力抗诸天,独撑万界,在这苍凉乱世,书写一曲罚天的悲歌。——通神如妖,君临天下!
  •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唐盛世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唐盛世

    这本书带您和名家一起看大唐的起落盛衰,复杂的政治统治,这里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唯一女皇的风采,也有韦后乱政、“甘露之变”、“安史之乱”的动乱,跟有唐朝史上的那些谜团及盛世文坛的艺术成就。
  • 五谷养生豆浆

    五谷养生豆浆

    《美食天下(第1辑):五谷养生豆浆》讲述一台全自动豆浆机,加上一份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原料,就能为全家做出纯天然无添加的健康豆浆。一起开始养生豆浆之旅吧。百余种养生豆浆的经典配方,让五谷杂粮、水果蔬菜都成为您的健康养生之选。
  • 传承死神

    传承死神

    段岩,一个废物的中学生,在机缘巧合之下,救了一个神秘的受重伤的中年人。从此他的生活就彻底改变了……而这个中年人会给他带来什么?重生?金钱??荣耀?还是……
  • 落入尘埃的回忆

    落入尘埃的回忆

    万水千山总是情,爱恨聚散总是情,相思相忘总是情,岁月安好总是情。只是山重水远,只是年华已过,只是佳人不在,只是依然幸福。曾经那些情,轻荡着谁的一帘幽梦一船忧梦,追忆当时月、悠然伤情,那一段追不回的画面在脑中不停地转,只是烙下一些更为深刻的痕迹再也抹不去,任凭时间把沧桑年华凋零枯萎,我们却执念驻守没落入尘埃里的回忆。
  • 调皮校草PK文静校花

    调皮校草PK文静校花

    调皮、霸道的校草和文静、固执的校花遇到一块,他们会......王哲峰:“快到帅哥男友这来,”金美露:“哼哼!就不去,有种自己来抱,”王哲峰鬼笑了一下,说道,“哼!我……”
  • 绝代武王

    绝代武王

    天降奇书,被一个少年无意得到,从此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 前夫

    前夫

    离婚之后,再遇到前夫卓阅,尤宝珍简直咬牙切齿,他居然没有落魄,他居然没有堕落,他居然还升官发财,他居然还无数美女在怀!尤宝珍觉得,这世界怎么就这么不公平呢?她拼死拼活舍皮卖脸地混来混去,居然还是让他给比了下去。遇到前夫,对要强的尤宝珍来说,是悲剧,还只是一个才刚刚开始的悲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寺庙建筑(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寺庙建筑(阅读中华国粹)

    我国寺庙的数量众多,建筑风格多样,艺术价值极高,千百年来,承载与记录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兴衰,不仅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我国悠久宗教历史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我国的寺庙文化源远流长,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其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说它是“历史文物的保险库”,可谓当之无愧。我国的寺庙建筑与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