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朝丞相、大奸臣严嵩,几乎无人不晓,尤其是老北京人差不多都知道。这是因为多年来,在北京关于严嵩的奇趣传说、戏剧等甚多;由严嵩题写店名牌匾的老字号商家亦不少,如“柳泉居”、“六必居”;就是在北京的众多胡同中,与严嵩有关的胡同也很多。所以,虽然严嵩臭名昭著,但他这臭名似乎总在北京城代代人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这倒应了“纵然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这句老话。
仅在原闹市口周围这小小地面的诸多胡同中,就有三条与严嵩有关的胡同。这三条胡同是原南衣袍胡同、官帽胡同、银碗胡同。
据传,这三条与严嵩有关的胡同的来历是这样的:
明朝奸相严嵩,上欺天子,下压群臣,鱼肉百姓,仗势胡为,人们恨之入骨。但据说严嵩年少时家境贫寒,其学习刻苦,奋发努力,很有才华,后被嘉靖皇帝看中,并一再提升直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严嵩是一个有才无德的人,他不仅祸国殃民,而且还企图谋朝篡位。后因种种犯上举动传到嘉靖皇帝耳中,嘉靖一怒之下,下旨将严嵩罢官抄家。大概由于嘉靖先前曾有过永不杀严嵩的许诺,所以叫刑部把他赶到大街上,并派两个差人押着他,让他披着相服、戴着相冠、手拿银碗沿街讨饭。就他这荒诞打扮,再加上人人恨、人人骂,根本没人给他吃的。一连几天粒米未进,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的严嵩难忍饥饿之苦,浑身无力。一日,他走到一条胡同时,披在身上的相袍掉在了地上,差人捡起欲给他披上,但不知因何怎么也披不上,于是便将袍子丢在该胡同了,后来人们便称这条胡同为“衣袍胡同”,以后又改称“南衣袍胡同”。关于南衣袍胡同的情况,前篇文章已做了介绍,在此就算对其胡同名称的来历做个补充吧!
严嵩继续往前走了不远,又把帽子掉在一条胡同里,因其戴的是相冠,所以后来这条胡同便被人称为“官帽胡同”。官帽胡同是西观音寺胡同南邻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在这里说几句题外话,观众喜爱的已故著名电影演员、擅演反派角色的颜彼德先生曾住在官帽胡同。他还是我的中学校友,其母是我们中学教语文的老师。
据说严嵩继续往西走,走到一条胡同时,已筋疲力尽,连手里的银碗也拿不动了,银碗掉在地上。自此,这条胡同便被人们称为“银碗胡同”。银碗胡同是一条很短的南北走向的小胡同,其作用似乎就是沟通西观音寺胡同、官帽胡同及西裱褙胡同。官帽胡同的西口与银碗胡同相交成一个小“丁”字口。
这三条胡同在1958年扩宽东长安街沿线时,皆被不同程度地拆迁,改革开放后北京市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这三条胡同的保留部分因又一次拆迁,如今都已全部消失,并融于东单到北京站口这段马路及其两侧建筑中。只有曾住在这一地区60岁以上的居民,大概还记得当时的胡同位置。这三条胡同虽已消失,但关于胡同名称来历的传说,希望仍会一直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