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四事”大学生村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6日下午在江苏华西村与参加“村长”论坛的大学生村官座谈,勉励他们坚定在农村锻炼成长的理想抱负,把人生选择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在“干”上下功夫,想干事、肯干事、干好事、干实事。在农村创先争优中争当先进村官、争创优秀业绩。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既是为了给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也是为了在基层一线培养人才,为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储备力量。作为大学生村官,应该融入农村、熟悉农民、服务农民,培养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努力为农村建设发展和农民致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想干事,即有抱负。作为大学生村官,其抱负就是跟广大农民群众打成一片,甘苦与共,不遗余力地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大潮,投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实践。大学生成功必须要有非凡的勇气和创新的思维,才能胜任。
肯干事,即能吃苦。面对农村建设发展中的重重困难,大学生村官必须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非凡勇气,不畏艰辛,一步一步将美好的蓝图化成活生生的现实,让农村变得越来越美丽,使农民变得越来越富裕。
干好事,即负责任。农村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大学生村官必须始终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引进适合的项目,制定适合的规划,来助推农村发展。而那些偏离农村实际的项目,和不切合农村实际的规划,不但不能给农村发展带来先机,甚至反而让贫穷的农村雪上加霜。
干实事,即抓落实。大学生村官切忌纸上谈兵,不能让项目和规划成为笔下的“饼”来充新农村建设之“饥”,而要一项一项抓落实。看好一个项目,就齐心协力去引进,直到项目落地,产生效益;看准一个规划,就不顾一切去办,直到图纸上的景象在土地上扎下根来。
只要大学生村官能够扎扎实实在“干”字上下功夫,富有抱负想干事,吃苦耐劳肯干事,高度负责干好事,狠抓落实干实事,他们就能够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上大有作为,也能够在祖国人才成长的摇篮里脱颖而出,担当重任。
(原载2010年10月15日《人才信息报》)
大学生“零月薪”求职现象值得反思
5月23日,北京团市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求职心态更为现实,本科学历人群中愿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达到20%,与去年的1.2%相比大幅攀升(5月24日《京华时报》)。
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大学,理所当然对那些从象牙塔里千锤百炼而出炉的天之骄子寄予了厚望。他们有千万个理由相信,经过理论的熏陶和实践的锤炼,这些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一定能够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成为单位的骨干、社会的栋梁。然而,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却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事实上,这并不是用人单位“鸡蛋里面挑骨头”,而是一些大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用于实践,无法形成生产力,无法形成经济效益。用人单位还要安排专门的师傅来带他们熟悉生产流程,掌握基本技能。在用人单位看来,这些大学生不是来为他们创造财富的,而是来学习知识和技能,谋求生活出路的。于是,一些用人单位心安理得地把大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使用,有的甚至还以此为理由向大学生们收取培训费。
就大学生而言,他们先是为自己没有得到企业认可而叹息,继而为自己没有真正的“武功”而自卑。本来是怀着满腔的报国热情,准备投入建设发展的大潮,偏偏身上只有纸上谈兵的空洞理论。这样一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成为一些大学生心情的真实写照。面对这样的尴尬,致力于大学产业化,热衷于收取高昂学费的大学,是不是应该深刻反思一下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习实践如何与社会需要接轨,如何真正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愿意接受“零月薪”,其实也是一种无奈。10多年的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得到社会承认,实现人生价值吗?就算“零月薪”是一种崇高的境界,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想到父母为了凑齐昂贵的学费,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到处向亲朋好友借钱,甚至被逼无奈向银行贷款,难道他们就心甘情愿让自己白白付出?难道他们就一点也不可怜自己的父母?难道他们就没有半点偿还债务的想法?更何况,他们需要钱去买米买菜,买衣租房,还要买房、结婚、生子,哪样离得开钱?如今,就连一个农民工都还对工厂的环境待遇挑挑拣拣,工作条件差、工资低的不去,难道大学生就甘愿自降身价?他们面对自己的窘境,只能忍辱负重,拼命学习技能,积累经验,等待拿高工资的那一天,等待自己能够报答父母、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那一刻。
因此,在面对大学生“零月薪”求职现象时,社会各方面不能无动于衷,都应该进行反思,并有所行动。
(原载2010年5月28日《人才信息报》)
大学生到农村大有可为
河北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的“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显示,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中,93.8%的人把城市作为首选的工作地点,不足7%的人首选愿意回到县城、城镇或农村工作。另外,38.5%的农村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并不反对在基层工作。
农村籍大学生,大多数都希望能够进入城市工作。这种想法原因有二: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个农村的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这是跳出“农门”的第一步,如果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工作,仍然没有跳出“农门”,别人就另眼相看,认为自己没本事进城。二是城乡现实差别的存在。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生活条件,农村都远不如城市。到农村工作,生活单调而清苦,工作也难得有突破和创新。对于大多数踌躇满志的大学生来说,选择并实现在城市工作似乎等于自己成功了一半。
城市固然具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丰厚的生活待遇,但城市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要想出人头地自然很难。而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广大的农村对大学生来说,无异于一个宽阔的发展平台,有助于实现人生的理想。大学生将农村作为自己创业的第一站,可以在这里增长知识和才干,经受锻炼,今后事业成功的几率将会大得多。如果硬要呆在城市,不仅就业难,工作难找,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不一定适合自己,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自己的发展和进步。一句话,与其选择到难以实现自我发展的城市去混日子,还不如到农村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
政府、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应大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工作。政府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帮助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同时加强舆论支持,而农村也的确是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到农村工作一定是大有作为的。高等院校等相关部门也应尽力为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和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原载2010年1月29日《人才信息报》)
大学生求职不宜太注重“包装”
据11月1日腾讯网报道,青岛的一些大四学生为了在求职面试中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让自己顺利找到工作,不惜花费几千元购置名牌西装、领带、皮鞋、皮带等,精心“包装”自己。
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在面试时并不看重“包装”。除了应对银行、外企等招聘需讲究穿着外,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着装的一般要求是穿着整洁得体、大方就好。他们真正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经历、专业成绩以及面试时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素质,包括交流能力、抗压能力。等等。
人的服装反映的主要是其外在的美,并不代表其学识、能力等软实力。一个衣着得体、外表整洁的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无非是注重仪表,善修边幅。再往好处联想,也不过是注重办公环境整洁,工作讲程序,守规则。而其专业基础如何,协调能力怎样,道德素质是什么水准,却无从看出来。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无法透过精美的“包装”来检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徒有其表,还是才华横溢,用人单位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相反,精美的“包装”,让用人单位不得不警惕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故事在面前发生。这样,花费了从父母手里讨来、勤工俭学赚来、省吃俭用攒来的几千元的贴金费用,却让人落得个“纨绔子弟”、“花花公子”的不良印象,真不值。对于求职心切的大学生来说,花了冤枉钱,而工作没着落,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真才实学是无需包装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各个科目的成绩单、专业论文和毕业论文,在报刊发表的各类文章,获得的各种荣誉和奖励,主持、组织和参加的各种活动,就能够反映其基础理论和专业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意识及特长。再通过面试,就能够测试其语言表达能力、与人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等。因此,精心收集、归纳和整理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经历,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面试之中去,才是大学生面试时值得精心准备的。
(原载2009年11月6-12日《人才信息报》)
大学生任公厕所长是种历练
据《中国新闻网》4月21日报道,2009年苏州市区58座公共厕所进入投标,报名者达870人中,其中不乏大学毕业生。
大学毕业生竞聘公厕所长,在有些人看来不可思议:大学生去守公厕,这不是人才的浪费吗?让花那么多钱、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当公厕所长,不如直接让廉价的农民工来担任公厕所长。
苏州此举绝不是哗众取宠。公厕所长实际上就是公厕的经营管理者,公厕的经营管理大有文章可做。一个优秀的公厕管理者,必须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树立独具一格的经营管理理念,在设计上以风格新奇、功能齐全取胜,在技术上以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为本,在运营上以减少成本、高效运转领先。因此,招聘高素质的公厕所长,实际上也是形势的需要。
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那就是低成本支出和高效益运转。掌握了公厕运营的基本方法,就可以推而广之地用于其他的经营管理。也就是说,如果公厕所长当得称职,就能够胜任其他的经营管理工作。不要小看一个区区的公共厕所所长,他实际上是在履行基本的经营管理职责。而经营公厕也是一样,一旦破译了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式,找准了传统和创新的拐点,经营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一个有前瞻的公厕所长,就不会把经营公厕仅仅是经营公厕,而是当做经营一种更加复杂、更加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在制定计划、实施方案等经营实践中,就会想得更多、更细、更复杂,甚至预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且都有应对的措施;做得更实、更小、更具体,避免发生各种意外,做到及早防范,万无一失。他从事的工作也许从表面来看显得卑低一等,而其过程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历练,跟其他形式的从政、经商无异,可以使自己不断进步。
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要具有前瞻的眼光,不要对岗位挑肥拣瘦,而要把自己的第一职业认认真真地做好。在最基层做的最基础的事情,往往是自己最好的积累。正所谓“厚积薄发”,从事的工作多了,积累的经验多了,能力就相应的强了,到时候不想出类拔萃都难了。
(原载2009年5月8-14日《人才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