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05300000133

第133章 孔子文艺观的当代价值(1)

孔夫子起先并不走运,《史记》上说:“孔子明王道,于七十余君,莫能用。”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夫子才神气起来。历经各代封建王朝的提倡尊崇,孔子被封为“道冠古今”的“大成至圣”和“德配天地”的“万世师表”。儒学作为官方哲学而经久不衰。孔夫子作为人间楷模和神圣偶像而备受崇拜。孔子之后,儒家学说历代相传,硕学大儒,绳绳相继。以孔门弟子自命,对儒学经典的阐发者、宏扬者林林总总。

孔夫子趾高气扬了差不多两千年,到了近代,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终于动摇。西学东来,首先冲击的就是这尊法定圣人偶像。“五四”运动更是凌厉明白地提出“打倒孔家店”,视孔夫子为千年封建思想文化荼毒的罪魁祸首。此后,尽管尊孔复古仍不乏其人,且不乏有权力有权威的人,但孔夫子的八面威风却断难恢复。

时至今日,中国的革新大潮涌起,中国进入文化转变期。经济改革和体制改革不断向深层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兴起了“文化热”。一个文化运动或重视研究文化的思潮的兴起,必然包含有对自我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再估价的内容。于是,孔夫子很自然地又成为一个瞩目的讨论对象。

本文的意图,是立足于当代文学创作及其批评的实际,对孔子文艺观做一些肤浅的探讨。当代文学中那些长期以来被视为“正统”、“主流”的部分,又一次面临西方文化和国内新批评思潮的严重挑战,它迫使人们不能不对传统艺术及其观念进行认真的历史反思。

孔子处于“春秋乱世”。奴隶制趋于解体,封建制开始形成,新旧交替,方生未死,孔子的文艺思想,是在这个社会变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孔子有伤于民若陷泥堕火的现实,希望凤鸟至,河图出(《论语〈下略〉子罕》),出现唐尧虞舜夏禹那样的大同世界,为此他周游列国,奔走呼号。

孔子疾恨世间无道,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在他理想的有“道”的世界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治长》)。

孔子提倡诚信好学,与天下为善,反对与世俗同流合污。“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邦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

孔子不满夏末、殷商、周朝以及诸侯列国的“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度、攻击那些无德无才无术的世袭执政者的荒淫暴虐,说他们的“苛政猛于虎”。针对这种弊害,提出“学而优则仕”,主张有学问、有识见、有才能的正直之士管理天下。孔子之后很多年,自隋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尽管有无穷弊害,但在最初却反映了某种公正。以至黑格尔称赞中国的科举制优于西方的贵族世袭制。

孔子的学生阳货主张“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弑之”。这个思想,孔子也是同意的。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公山弗扰跟阳货在费邑反叛季氏,召孔子去,老夫子也打算去,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颇有“乱党”的嫌疑。

孔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主张,决定了他对文艺的见解。在他那个时代,无论是诗歌理论或是诗歌创作,都在继承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赋诗言志”早在春秋中期亦即孔子出生前百余年就见于记载了。诗歌创作,特别是民众编唱的歌谣,到周代更是盛况空前。《诗经》以其创作实践处处体现“诗言志”,立于道德,辅拂时政,怨刺积弊,男女相爱等到处可见。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孔子,不可能不受到这种“诗教”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论主张。

应当说,孔子的思想不是哲学,而是伦理道德学说。如果一定要称作哲学,那也不是古代西方哲学那种对自然的抽象思辨为中心的“智者哲学”,而是从伦理道德问题上来探讨研究治理社会的“贤人哲学”。孔子建立的是“仁学”,即以人的道德概念为中心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他所注意的头等问题是道德问题。倡导从“仁”出发培养道德情感。使人的思想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以适应社会的规范。“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形成对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是说,以“道”为志向,“德”为基准,“仁”为依据,“诗艺”为宣传工具,以《诗》激发志气,按照《礼》的规范树立德操,以音乐陶冶性情。这些,便是孔子文艺思想的核心。

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由家而至国,由“亲亲”而至“尊尊”,由家内之化而至社会纲常,在孔子那里是联成一体的。居首位的政治同居次位的“文”是不可以分开的。这里的“文”当是指六艺而言。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必须精通反映和论述政治的六艺,由此精通和掌握先王典法,也就有了为政的雅正之言了。诗、礼、乐之于政治是相辅相成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即乐章,乐随礼行,既学诗礼,乐以成性,融和一统,完成政治事业。孔子在对学生讲述“为政”的问题时着重指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这代表了孔子对《诗》的全部内容的看法和概括。诗可以帮助政治纳入“正”轨,杜绝“邪”,这是孔子诗艺的总的观点。

“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孔子此说,对诗要反映现实,要为政治服务,诗有社会功能等问题,阐述得非常明确。《诗》反映了社会生活,可以使人受到启发,感发意志;《诗》是诸国风俗盛衰的反映,可以使人考见得失,观古知今;《诗》有如切如磋的内容,可以使人善于群居相处;《诗》有君政不善的讽喻,可以使人明怨刺,知政事;学诗可以用来“事父”和“事君”;学诗还有增加动植物学知识的作用。由此,相戒之道,父母之理,君臣之法,诸般政治内容和人生事理,都在其中,可说是无所不能了。

孔子曾经这样教训他的儿子:“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二南为正始之道,王化之基”,被称作正国风,居十五国风之始。它们首论夫妇之道: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既是颂扬文王及后妃夫人之德,也就能教育国人助其君子,至于嘉瑞,故为“五教之端也”、“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学诗若不能为现实政治服务,也就一无用处。从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出发,孔子全面地强烈地提出了修身立人的主张,反复地备极其详地阐述了对“仁人”、“有德者”的要求和标准,甚至非常极端地提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把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对其言行的影响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以人为中心的运思趋向,一切思想理论都以政治伦理为始点的思维方式,形成中国文学对封建政治紧密联系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文艺家们一开始就把眼睛盯着现实的人生,重点放在人情上,重视伦理道德,重视世道人心。孔子正是在这里作了开创性的建树,奠定了中国文艺理论现实主义的传统。

“仁”是孔子全部思想的基础。“仁”就是“相人偶”,“二人” 为 “仁”,“仁”是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孔子的文艺批评标准也同样是以“仁”为道德核心的价值观念。他说:“里仁为美”(《里仁》)。这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

善与美相区别。“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这里,孔子一方面把美学批评同道德观念的价值评价紧密结合,同时又明确地把艺术形式美与艺术内容的善加以了区别。

孔子是最早强调艺术的善的。他听到《韶》乐以后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而《武》乐因为歌颂了周武王暴力夺取政权的武功,与“仁”相悖,就只能说它是“尽美”而“未尽善”了。他非常严厉地说要“放郑声”,因为“郑声淫”,也就是不善。他以思想内容的善作为艺术评价的首要标准。而与此同时,又是他最早指出了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在分析《韶》乐和《武》乐时,他将其中的一个方面归之为“善”或“尽善”(思想内容),另一个方面归之为“美”或“尽美”(声音、音调、节奏等)。这就把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分成了两部分,然后给以不同的评价。他已经感觉到了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差异性。在他之前,美与善往往是不加区别的。《国语晋语》中说“彼将恶始而美终”,“美”与“恶”对比,“美”等于“善”,属于道德范畴。孔子将这两个属于道德范畴的概念分开,赋予不同的内涵,用它们表示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不同造诣,创造性地将善与美的概念引进艺术领域,提出了“尽善尽美”的最高艺术标准。成为后世“真、善、美”观念的滥觞。

同类推荐
  • 林徽因全集之建筑(4)

    林徽因全集之建筑(4)

    林徽因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青年时代求学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足迹遍访欧美,学贯中西。本卷《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中包含中山堂、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故宫三大殿、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天宁寺塔等、另外还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彩画图案》序等多篇文章。
  • 生活在真实中

    生活在真实中

    崔卫平所著的《生活在真实中》是一本难得的饱含哲思和灵性的书。崔卫平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正义感的思想者,她的《生活在真实中》对我们广泛关注的十多位国内外诗人、作家、哲学家进行了生动的评论,她的文字间充满了反复的思辨和诘问,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她的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作有很多指导意义。
  • 南方冰雪报告

    南方冰雪报告

    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2008年中国南方暴风雪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关于存在、命运、灾难的纵深拓展之作。作者历经数月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通过那些最底层的、第一现场的受灾和救灾的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或口述,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素材和许多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细节,让我们对这场灾难有了重新发现的可能。全书以交叉重现式的结构和鲜明的精神在场感,试图呈现出一种直逼物象本真的情景与氛围。在报告文学很长时间以来只强调“报告”而遗忘了“文学”时,这部作品具有很丰厚也很纯粹的文学性,从而有力地提升了“报告”核心价值。
  •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以《楚辞》元典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楚辞》基本问题、作家、作品、要籍提要和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爬梳《楚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同时又提供基本的研读书目与相关的参考文献,以便使研读者拓展学术视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打造蓝色

    打造蓝色

    读者在此打开的《打造蓝色》一书,是法国剧作家让保罗温泽尔的作品,由宁春翻译。您将走进两个法国退休工人安德烈和绿西的私密空间:听他们说话、跟踪他们的视线,发现他们的无奈、烦恼和焦虑。您会问:除了那长此以往生活在一起的习惯,还有什么能将这两个人继续拴在一起呢?您会抱有一丝的同情,而这同情将会变为柔情,因为安德烈和绿西在一个已经不属于他们的世界里维系着生存,而这世界或许从来就不曾属于他们。他们最后的救赎是梦想;然而,对于梦想,我们有义务付之与柔情。
热门推荐
  • 心语心湖

    心语心湖

    爱一个人能有多久?唐知涵爱喜欢周培翌很久了,从小学到大学。如果没有江煜言--那个霸道的贵公子,那么他们的结局会不会不同?如果没有夏小开,没有苏丹晨,没有一系列的伤害与被伤害,那我们之间又会怎样?可我不后悔,我的青春,谢谢你来过。
  • 宠物小精灵之最强赢家

    宠物小精灵之最强赢家

    世界顶端的男人——叶辉,穿越到了宠物小精灵的世界。且看他如果再小精灵的世界混的风生水起,闯个一个叶辉的时代。
  • 好莱坞的传奇故事

    好莱坞的传奇故事

    他从二十年后来,意外成了英国世袭贵族的一员。他的目的很明确,出名,赚钱,和喜欢的明星女孩一起享受最奢侈的生活。他拍的电影很卖座,而且屡次获奖。但是他实际上只是为了赚钱。他是民众喜欢的畅销书作家,但他更喜欢浪漫的爱情小说。他引领了整个90年代的流行趋势,他的流行服饰品牌甚至比香奈儿、路易斯威登更受欢迎,但是他其实只想让自己的女人们看上去更美。他被《世界妇女》和《人物》杂志多次评选为本世纪最贴身的男人,但这并不是因为他收购了维多利亚的秘密,只因为妇女们喜欢他。
  • 陆方游记

    陆方游记

    一个人,一把剑,成就一段传奇。一群人,一件事,只图一个明白!
  • 茅山道

    茅山道

    茅山派,道教最为著名与主要的教派之一。为西汉初年三茅真君所创,故名。此派主修上清、灵宝和三皇等经书,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后圣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主张思神、诵经、修功德,兼修辟谷、导引和斋醮。该派代表人物除茅山大宗师陶弘景外,先秦时有仙人展上公、郭四朝等,秦汉时有高道李明、左慈等,两晋时有祖师魏华存、杨羲、许谧、许翙与著名的道教大师葛洪等,南北朝时有科仪大师陆修静、孙游岳等,隋唐时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以及著名诗人李白等,高道辈出,为道教正宗与道门主流....让我为大家讲述一个不被所知的故事。
  • 六月霜

    六月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跨越时光的爱恋

    跨越时光的爱恋

    谁在那独自哭泣,谁在那孤独等待
  • 阴冥鬼夫情难禁

    阴冥鬼夫情难禁

    一心只想在演艺圈摸爬滚打的我竟然被一只鬼叫老婆?这还不算完,他还是鬼界中的知名人物?当我越陷越深的时候没想到他还有着不为人知的事情,这样的我们将何去何从,自从他的到来,我的身边小鬼出没,大鬼徘徊,出门宛如自带靶子,最糟糕的是我似乎喜欢上了这只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女逆袭

    霸女逆袭

    我要收尽天下所有的钱财,我要推倒天下所有的绝色美男子,我要吃遍天下所有的美食而不长胖。
  • 生与死的故事

    生与死的故事

    这是195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西班牙国宝级作家胡安.拉蒙.希梅内斯的作品《生与死的故事》首次与中国大陆读者见面。在这本抒情诗加人生小品中,希梅内斯用诗样的语言将乞丐、退休老人、醉汉、小孩、女家庭教师和小贩等世间各色形象尽收笔底,令读者也恍若亲临亲见。他的小故事演绎了鲜明生动的意象和不寻常的哲理,精致的比喻,巧妙的想象,既妙趣横生,又引人深思。希梅内斯用这种高于现实的真实和丰满,以文字创造出印象派风景,以光和影的巧妙差异捕捉人生各种细微的情境,几乎到达了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