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0600000020

第20章 谈话(7)

我说过,刚刚说过,1986年的我除了年轻和健康什么也没有,这个没有当然包括没有文学,也包括没有博尔赫斯。事实上,在博尔赫斯生前,我连他的一个字都没碰过。这本来不该算我的错,但后来由于我对博尔赫斯产生了过度的崇敬,这竟然成了我常常对自己发出蛮横责骂的一个大不是。我有些天真地想,如果让我在博尔赫斯生前结识这位大师,那么他的溘然长逝一定会成为我的一次巨大悲痛,真正的悲痛。一个人需要真正的悲痛,否则那些小打小闹甚至自作多情的悲痛会把他毁掉的。为什么那些深宅大院里很难走出来一个硬朗的人,原因就是他们只生活在“蜜蜂的飞舞中”。他们可能经常会痛苦得叫爹叫娘,但所谓的痛苦只是被蜜蜂甜蜜的小刺蜇了一下皮表。在博尔赫斯的一篇诗作《白天的晚些时候》里,有一个这样的人,他被一条灰色的毒蛇吓死了,临死不禁泄出了“银色的甜蜜的尿液”——有人居然将它译成“洁白的糖尿”,感觉像他是个糖尿病人,所以才弱不禁风,才会被吓死掉。哈哈,有趣的误译。说真的,阅读经人翻译的博尔赫斯作品,有时真觉得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你不得不随时做好捶胸跺足的准备。但这是没办法的。好在我们有个了不起的王央乐先生,是他首先把博尔赫斯作品送到我们面前的。由于他把头开得相当不错,使得后来者对博氏作品的翻译始终保持着一种相对的谨慎和高度。

说真的,这是必须的。

我没有忘记,我第一次读博尔赫斯小说的时间是1987年春天,在南京鲁羊家里。当时鲁羊还不叫鲁羊,也不像现在的鲁羊,可以尽管呆在家里,除了少有的几堂课的时光。那时候他在出版社谋生,单位像根绳子一样拴着他。这天,单位又把他牵走了。也许怕我一个人在家太无聊,出门前,他从书堆里抽出一本《世界文学》杂志,建议我看看福特的两篇小说。我看了,但福特的僧尼一般冷静又干净的语言没有叫我喜欢,于是就顺便看了另外几个栏目,其中有个“拉美文学”专栏,是王央乐先生翻译的一组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有《交叉小径的花园》、《马别图书馆》、《沙之书》和《另一个我》等四个短篇。

当时我对博尔赫斯一无所知,所以开初的阅读是漫不经心的,似乎只是想往目中塞点什么,以打发独自客居他屋的无聊。但没看完一页,我就感到了震惊,感到了它的珍贵和神奇,心像漂泊者陡然眺见陆岸一样激动起来。哈哈,天晓得那天下午我有多么辛苦又兴奋!我很快就得出结论,捧在我手上的不是一个作品或作家,而是一个神秘又精致,遥远又真切的新世界。这个世界是水做的,又是火做的,因而也是无限的,复杂的,它由一切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事物交织而成,而我仿佛就是交织的网中的一个点、一根线、一眼孔。阅读中,我不止一次地深深感到,我被这个框在黑框框里的陌生人扯进了一个无限神秘怪诞的,充满虚幻又不乏真实的,既像地狱又像天堂的迷宫中。这个迷宫无所谓正确的路,也无所谓错误的路,不存在捷径也不存在死胡同,每一个拐弯都能通向一处胜地,而且它延伸的方向不止前后进退,不止左冲右突,甚至腾天入地,甚至继往开来,或探幽析微,或括览风云,向时空的无限个方向伸展开去,构成一个立体的、多维的、斑斓而统一的庞大建筑。奇怪的是,在这个巨构中出现了那么多我心灵之外的东西,它们让我一次又一次地迷失,可我却并不感到应有的慌乱和害怕,而是像浸入一段甜蜜宝贵的回忆中,重遇了一位久久寻觅的朋友。

如果要给“难忘的经历”定个义,这个下午就是答案,它可以安然放在“麦家最难忘的经历资料馆”中作为镇堂之宝。这是我阅读人生中的一次洗礼,它全然改变了我对文学的认识,甚至改变了我人生的道路。

如果说迷醉、感动我一个下午,不是件太难的事,那么要彻底迷醉、感动我,让这种迷醉和感动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衔接起来,流动起来,风雨晨昏永不停歇,像某些传说里的爱情一样经典,这肯定是困难而艰巨的,“要比用沙子搓一根绳子还要难”,“需要悟透所有高级和低级的谜”。现在看博尔赫斯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悟透了所有高级和低级的谜的人,他把我心灵的无数个白天和夜晚都以一种感动、迷醉的方式维持下来,流动起来。他甚至改变了我的形象,不再是那个桀骜不驯的什么主义者,而是一个懂得了天高地厚的崇拜者。我敢说,我身边一个个自以为是的名作家也不乏这种感受和变化,只不过他们更喜欢在私下说而已。迄今为止,我只看到过一个人对博尔赫斯的作品提出责难,他是这样说的:

“我不太喜欢博尔赫斯写的东西……他不是思想家,他是利用哲学问题作为文学素材创作的作家……他的作品只是一些片断,一些草稿,一些轮廓,一些小说构思的笔记和几行诗……在他写成的小说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南方》、《乌尔里卡》和《沙之书》……”

意思是说,除此之外,他就谈不上喜欢了。

是谁在这么大放厥词?

是他,博尔赫斯自己!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除了博尔赫斯自己,没有人可以站到他的作品上去指手划脚;二、博尔赫斯也许很想看到一个对他作品发难的人,因为实在没有,他只好把自己请出来了。

想想,我们的作家是怎么惧怕人家对他作品的批评,甚至不惜挖空心思去主动组织一些吹捧谀奉之辞放诸于世。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距离哗众取宠太近,距离博尔赫斯太远,距离伪作的虚荣太近,距离真正的文学太远。一个作家在文学之路上,只有无限远离一头,才能无限靠近另一头,而博尔赫斯和文学的终极,都到了另一头。

探究一下造就博尔赫斯小说魅力的因素很有意思。

博尔赫斯小说似乎总是那些故事,那些场景,那些遥远的、影子一样的人物。换句话说,他用来制造小说的材料是有限的,不复杂的:简单的故事,古老的身影,甚至常常出现雷同的东西。但他给读者留下的感觉却是无限的复杂,无限的多,经常多得让我们感到一下子拿不下,仿佛他随时都在提供新东西,而那些东西总是那么深不可测,采之不尽。

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答案在他诡秘的叙述上。他之叙述初粗看来,充满了精致的、陌生的措词和比喻,它们首先迷惑了我们,让我们一时无暇去关注故事本身的走向。这感觉有点像看时装表演,表演完了,塞满你脑海的往往是那些稀奇古怪的服装,而不是模特的长相或表情,虽然她们的表情甚至长相都很近似,但你就是记不住,因为你本来就无暇去记她们。

这还不是根本的。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我们只要看两遍或三遍就解决问题了。关键是博尔赫斯的叙述还藏着更复杂、深秘的技巧,他叙述希望达到的效果,不是正常的设法让读者接近故事,而是远离。准确地说是:接近了又远离。他总是这样迷惑读者,先设法苦口婆心地给你制造一个东西,当这个东西造得无可挑剔、令你笃信无疑时,他突然又对你说:啊哟,这个东西原来不是这样的,我可能把它弄错了。我们不可能从他的叙述中抓住什么,抓住了什么,就要放掉什么,结果最后我们手上依然是空空的。这样,当他下回再向你转达同一东西时,你不会觉得他在重复,只会觉得更来劲,感觉像又摸到了上次从你手上滑掉的“那条鱼”。你以为这下一定会把它捉住,结果它又跑了,甚至跑得更远。

也有些东西是不会跑的,它们就在你眼前,但你还是无法抓住,因为它们永远亮在“玻璃的另一边”。这又是博尔赫斯叙述的奇妙,他从来不通过把什么推到很远让你抓不到(这就成神话或者童话了),相反,他常常把什么都推到你眼前,看上去一切都活蹦乱跳的,似乎伸手可及,却又永远抓不着。镜花水月,海市蜃楼,美不胜收,迷人炫目。在这种迷人的景象面前,我们把他小说说成魔幻也好,迷宫也罢,甚至说成游戏,都是可以理解的。难以理解的是,他的这一切不知从何而来,又不知向何而去。

坦率说,在这世上能让我感到光荣和幸福的事情并不多,我甚至没感到生活在爱情或金钱中是光荣幸福的。但沉醉在博氏书籍中,我确实被光荣和幸福通体笼罩。十多年来,他漂洋过海伸出的手越来越亲切又深刻地触摸着我,温暖着我,给了我各种各样的愿望和力量,使我的生命获得了某种伸展和灵敏。我就像棵不错的树,在对博氏作品不倦的阅读和想象中长出了枝枝桠桠,长出了粗根龙须。有时候,我觉得他的书籍很像一位饱经风霜因而变得温和善良又智多识广的长者,与其在一起远比跟一个惊惊咋咋的女人在一起更真实,更快乐,也更占有眼前的世界,和内心的自己。

希腊诗人埃利蒂斯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我曾经推崇卡夫卡为心中的英雄,但现在我心中还有一个英雄,就是博尔赫斯。这位失了明却依然长年蛰居在图书馆里的文学大师,尽管和满腹哀怨的卡夫卡有着截然不一的创作风格和热情,可我感到他们是一种高度的对垒,是一种能量的正反面,就像国王和狮子,蛇和阴险的女人:他们在我心中具有相等的形象,相等的质量。

2000年8月19日完稿

博尔赫斯和我

他让失明的双眼来充当这座书城的主人

这眼睛只能在梦的图书馆里阅读

——博尔赫斯《天赋之诗》

流水使石头变得坚硬、安宁。

博尔赫斯是我的流水。

这些年来,我依靠王央乐先生翻译的《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无数个——漫长的白天和夜晚。这个短篇集不足25万字,只是博尔赫斯伸出的一个小指头,但它神奇地重置了我的生活。没有必要隐瞒,我的生活充满了混乱、无聊、孤独、等待、断裂、哀怨、绝望等等不良因子,我生活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让这“等等不良因子”得到较好的安置,使它们不要肆虐成灾。我越来越相信,阅读博赫尔斯小说,是我达到这个目的的最佳途径。博尔赫斯把自己的小说称为“手工艺品”,他制造的“手工艺品”经常使我沉醉其间,逡巡忘返,忘掉进而摆脱了现实纠缠和自己对自己的折磨。

一个世纪接连一个世纪地过去,就是到了现在,事情才发生。空中、地下、海上,生活着无数的人,可所有一切真正发生的事情,都在你身上发生了……一天早上,来了一个阴沉的骑马的人,他腰间闪亮着一把匕首……他们采取的行动,都不可能是最后的一个……

博尔赫斯用他精湛的“手艺”,平静而坚定,遥远又真切地拨动着我,让我感到轻松又温暖,就像流水之于石头,又如光芒之于眼眸。坦率说,我一向讨厌把自己交出去,依附在某一人或物或情上。除了情绪上患得患失的不安全感之外,还有强烈的精神束缚——你获得了心爱之物,必要担忧它的失去。我其实是很自私固执的,过度的清高使我越来越冷漠、孤独、茫然而不知所措。但面对博尔赫斯,我突然感到了一种陌生而奇特的感情,一种战士或男子汉的渴望皈依、渴望被整编的感情。不用说,我感到了己之渺小,彼之伟岸——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是如此渺小,而辽阔又神奇的世界却在争抢着我,我只想拼命地加入进去……博尔赫斯是我的英雄,他的出现,他的神奇和芳香,使我感到虚弱无力,又感动不已,就像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终点……

我感激自己有这样的相逢,我喃喃自语:“不会再有更具意义的寻找,不会再有更好的皈依,博尔赫斯就是我的终点,我的信仰。”一种完成了“终极抉择”的兴奋和恐惧(害怕不是真的)盈满了我心。

哦,博尔赫斯,你是我的神,你引我毁灭了一切,失去了一切,也让我拥有了一切。不不,拥有的不是一切,我拥有的只是你的一个小手指头。这个小指头仿佛是水做的,又仿佛是火做的,充满的光芒和水汽已将我彻底温暖又滋润,使我仿佛又重新回到了母亲子宫里。然而,就像我不会满足永远蜷缩在子宫里一样——我要钻出来——捧着你的小指头,我心里向往着拥抱你全身。我偏执又自信地对自己说:只有当拥有了你的全部作品,我才拥有一切!

这个愿望是那么漫长又充满勇气,以致使我感到陌生而惊叹,仿佛它没长在我心上。然而它——这个愿望——就长在我心上,心上的心上,并驱使我像一只猎犬一般搜索博尔赫斯留下的任何一张纸片,凤毛麟角,吉光片羽,寸寸崇敬地收藏起来。我想拥有一切,这个贪婪的愿望其实不过是想占有博尔赫斯的全部作品。

我其实很容易满足。

我是多么容易满足!

我平生第一次感到了光荣和幸福。

哦,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轻轻地,或者高声地,或者默默地呼唤你的名字,使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幸福。

我知道,要想占有博尔赫斯的全部作品是不现实的,但作为一个愿望它又是现实的,因为愿望总是比现实大。愿望是你高举在外的一只手,而不是双脚。现实是双脚。现实是双脚踩出的足印。我在沙滩上留下了一串脚印……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读《水浒传》

    毛泽东读《水浒传》

    本书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和点评者的评论,以及对《水浒传》版本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梁山好汉革命精神、斗争艺术、经验教训的提炼、阐扬和运用;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小说人物的漫议、分析和引证;第四单元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水浒传》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误解的辩驳以及晚年他发表谈话引起“评《水浒》”运动的评析。总之,本书把一位革命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整个情况和新鲜见解全部展示在读者面前。
  •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本书立意陶渊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并结合其对人生独特而超越的思考、其诗文创作的高妙意趣以及中外大量相关例证来论析这一境界的意义与价值。
  •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本书以“两浙”地域文化视角来探讨“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联,目的是要努力地揭示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浙”作家为什么会整体性地崛起的文化根源,并试图结合文化原型和母文化的孕育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等特点,探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发展中的思想理念、价值建构、心路历程、精神轨迹和艺术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为中国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确立他们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本书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 中国近代诗歌史

    中国近代诗歌史

    本书通过代表性诗人、诗派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研究了清代道、咸、同、光四期诗史,力图显示出当时诗歌发展的总风貌,阐发其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主要内容包括:古典诗歌的历史建构与定型、强大传统引力场控制下艰难的新建构、传统内反叛与艺术遗传中的局部变异等。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年轻岁月,如火的季节。可是却感受不到火的灸热。所有的华美和绚丽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但是又何必在乎太多,太阳依旧东升西落。让它成为关于那个火一样的季节的一份记忆吧。
热门推荐
  • 吾是剑圣

    吾是剑圣

    罗穆因为触电而到达比尔吉沃特王国。随之而来的是最后玩游戏人物的技能“剑圣,大法师,山丘之王”维罗娜拉公主(黑暗游侠):“最近我好想黑了不少”。罗穆:“公主莫慌,我用水元素给你洗白白”。
  • 还魂者的契约

    还魂者的契约

    少女的符剑贯穿伊森胸膛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而且死了很久。伊森不知道妹妹伊真临死之前做过什么,也不知道那个阴影里的家伙与他定下什么契约……但他不得不开始承认他还魂者的身份,然后接受并以此活下去。伊森开始找寻自己的记忆,寻求解脱。只是故事最终只是让他罪恶的灵魂更加难以超脱而已。他是还魂者,是契约者。他所签下的契约,即是一切血腥的根源!
  • 家有穿越男

    家有穿越男

    冯诺诺一觉醒来,家里多了个男人……够了!你是个古代人!男女授受不亲,离我远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空间简史

    空间简史

    颠覆是本书带给读者的第一感受!然后让读者在享受一切新奇的同时,不得不思考,会不会真的是这样的?是的,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相信和我有同感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在几乎对世界毫无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日常生活~尽管已经有了“时间简史”…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体验一场颠覆…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2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2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失忆新娘

    失忆新娘

    我一觉醒来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我爱过一个男人。他以最完美的形象走进我的人生,对我说,爱上我,不要后悔。当我爱上他的时候,他联合闺蜜夺我家产当我恨着他的时候,他在我的新婚之夜强要我。当我回心转意的时候,他跟别的女人恋情上了头条。然而在我面临牢狱之灾的时候,他却可以帮我顶罪。监狱的铁牢里,我握着盛玄的手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微微一笑道:“因为我要你彻底属于我,你的爱,你的恨,你的感激,你的愧疚,你所有的一切情感,都只能属于我,我不允许任何人分走一分一毫。”
  • 忧郁酷公主

    忧郁酷公主

    她,是个爱幻想的女孩,她也很忧郁,但是不向外界所表露,她不喜欢家族的生活,不喜欢家族对自己的宠溺,独自离开了家族,寻找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男闺蜜,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他,她,他……家族的人拼命寻找她,她隐藏身份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她爱幻想并将幻想写下来,一次次经历,一次次理解,不是神,幻想竟然成为了现实??
  • 刁蛮混混妃

    刁蛮混混妃

    她,云裳舞,既是豪门千金女,也是黑老大。一不小心穿越了,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可是这古代的黑社会也不是这么好混的!麻烦事一件一件找上门,她想锁上门不理都不行!做人难,做女人难,做个有魅力的女人就更难了,后面一串美男跟着烦躁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刀剑仙

    刀剑仙

    穹苍一怒,伏尸百万!漫漫仙路,尚差半步!刀剑双域多位大能强强联手,造就穹苍陨落,灵域凋零。万年后,一名为张轩的少年得遇神秘血珠,以惊人之势强势崛起。刀剑双域,诸天神佛,尽皆溃不成军。刀成无上尊道,剑塑帝尊之身,大步迈出,迈入无上仙途,成就刀剑仙!
  • 神级倒爷

    神级倒爷

    一箱方便面可以换得了什么?萧七用事实告诉你,他用一箱方便面从妖界换来了世间少有的玉精,成吨成吨的玉精……白手起家,一本万利。借用一句话:不管是一条内裤还是一张卫生纸,到了萧七的手里,那就是发财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