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1900000006

第6章 “晚节不保”郑孝胥

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曹雪芹《红楼梦》

赵泰来另一位外曾祖父叫郑孝胥(1860—1938),福建闽侯人,他是赵泰来母亲郑银河的爷爷。郑孝胥是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和诗人,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出生于官宦书香世家的郑孝胥,4岁入私塾,童年时代跟随在京城做官的父亲读四书五经,父亲郑守廉督课甚严,为幼年的郑孝胥打下很好的经学基础。他12岁能熟读《仪礼》、《尔雅》、《急就》,13岁已毕读十三经。但郑守廉早逝,17岁的郑孝胥回到福建老家,继续跟从叔祖郑世恭学习。郑世恭是咸丰二年恩科进士,曾在户部当主事,由于收入微薄不足糊口,遂请辞回家教书。左宗棠到福建任都督时,了解郑世恭的才学,聘他任凤池书院院长。郑孝胥常常与叔祖郑世恭一块谈诗论文,忽而玄妙、忽而切近,甚可乐也,往往至深夜不已。

有一回,叔祖曾用大自然现象来比喻唐朝著名诗人。他说:“昨闲中拟喻有唐诸大家诗,谓少陵如日,太白如月,昌黎如雷,长吉如电,飞卿诗远胜义山,在天虹也,卢仝、刘叉等雪也,自初唐至盛唐,如四杰诸公,五行二十八宿也。”郑孝胥补充说:“未也。韦苏州之雅淡,在天为露,柳子厚之冲远,在天为银河,元、白雾也,能令世界弥漫。自宋以下,则不足拟以天象矣。”说毕,两人相对捧腹大笑。

用现代的语言,把他们两人的对话译出来,它的大意就是这样的:由晚清改革派而成为遗老,进而担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的郑孝胥。

郑世恭说:“昨天闲在家中,忽然想到用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唐朝大诗人的特点,觉得很有意思。比方说杜甫(少陵)的诗,像灿烂的太阳那样温暖照人;李白(太白)的诗则像阴柔的月亮那样幽清孤寂,给人以朦胧隽永的无限遐想;韩愈(昌黎)的诗是那样雷霆万钧,让人振聋发聩;而李贺(长吉)的诗则像闪电一样绚丽多彩,让人目不暇接;温庭筠(飞卿)的诗句远远要胜于李商隐(义山),就像天上五彩缤纷的彩虹一样。卢仝、刘叉等人的诗句则像雪花一样的洁白、轻柔。自初唐时的四位杰出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麟、骆宾王以及到盛唐时的诸多著名诗人,他们都与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以及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对应。”郑孝胥听完后补充说:“您还没说完吧。韦应物(苏州)的诗句是那样优雅清淡,就像芳草上的露珠一样;柳宗元(子厚)的诗句是那样厚重深远,就像天上无限深邃的银河;而像元稹、白居易的诗句,难道不像沁人心脾的白雾一样在世间弥漫?但自宋朝以下,再也没有出现像唐代一样伟大的诗人了,因此也就不足以天象来比喻了。”

这一祖一孙、一老一少敢用天象比喻唐代大诗人,虽是一种戏说,但也可见他们诗学功底之深厚。

光绪八年(1882年),22岁的郑孝胥中举,开始了他长达50多年的仕途生涯。他先在李鸿章幕僚任内阁中书改官同知,后考取内阁中书,调任清廷驻日本使馆秘书。第二年升任驻日领事,再调出任神户、大阪总领事。1894年回国,出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京汉铁路南段总办、督办广西边防事务,并任安徽、广东按察使,宣统三年(1911年)为湖南布政使。辛亥革命爆发后,郑孝胥以遗老自居,两耳不闻窗外事。他在上海购得一座楼,题为“海藏楼”,尝取苏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之诗意,从此做起了寓公。他的书法工楷隶,尤善行楷,取经欧阳徇及苏东坡。字体偏长、苍劲朴茂。为生活计,郑孝胥卖字为生,据说能日进千金。上海商务印书馆编撰《辞源》,初版书名即出自郑孝胥之手,“交通银行”四个字仍沿用他的书法至今。

郑孝胥在书法和诗词上贡献良多。“交通银行”四个字仍沿用他的书法至今。

郑孝胥曾参与戊戌变法,是清末改革派政治家,支持康有为、谭嗣同等人的政治主张,与唐才常等人有过交往;立宪运动时期,他也参加过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储备银行的创建以及新式教育的推动等活动;1906年,他还被推选为全国预备立宪会会长,参加立宪运动,要求清廷尽速召开国会。

为什么像郑孝胥这样饱读诗书才高学富,而且有改变中国现状远大志向的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改天换地的关键时刻,却站在时代的对立面,成为旧王朝灭亡的殉葬品?更有甚者如罗振玉、郑孝胥等人走得更远,甘心为日本人把持的伪满洲国效力,充当汉奸,留下被世人唾弃的终身骂名?

从大的层面上看,这批甘作清室遗老的文化遗民,几乎都是一代国学耆宿。他们深受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的熏陶,体会了这一传统中的妙义。而清王朝的覆灭,让他们看到的是末世衰乱的景象,眼见自己所珍视的传统文化、伦理价值体系行将崩溃,不免自觉去充当这个旧王朝的凭吊者,更是一种文化的凭吊者。

曾和郑孝胥一同出任“懋勤殿行走”,与罗振玉为儿女亲家的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就是在这种传统文化凭吊者的心态下,目睹他心仪的古国文化在一步步式微殆尽而悲忧得不能自拔,于是选择了自杀。他对着颐和园昆明湖说道:“今日干净土,惟此一湾水耳!”便纵身一跳栽了进去。

王国维是近代最杰出的学者之一,在文、史、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在20世纪中国学术界冠绝群伦。他在堪称绝世美文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然而王国维最终没能完成他的奋斗目标,而过早地选择到另一个世界去歇一歇了。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亦无再辱。”辛亥革命后一代学术宗师王国维投湖自尽,反映了当时一批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从个人层面上看,郑孝胥没有选择走王国维的这条路子,似乎他在等待机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郑孝胥早年思想和诗风的形成和演进,离不开家族的熏陶,尤其是叔祖郑世恭、父亲郑守廉、舅父林葵的影响。而这三人在仕途上偃蹇坎坷,无疑也对郑孝胥的心灵产生极大的刺激。他此后热衷于功名仕进,以致最终陷入泥潭不能自拔,留下历史污点,这也是当时清末文化学者个性上的一个特殊表现。

在上海闲居了12年后,机缘终于来到郑孝胥身上。1923年,郑孝胥由溥仪的“二师傅”陈宝深和英文教师庄士敦引荐进入故宫,任小朝廷“懋勤殿行走”。庄士敦向末代皇帝推荐郑孝胥时说道:“此人无论做人论事,都是他来中国近20年所见到的中国人中最优秀的。”

郑孝胥来到溥仪身边后,也确实相当卖力,天天给他灌输“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要想中国能够富强统一,首先就必先实行“门户开放”和“利益均等”,这样才能使各外国列强在我国西北地区投资开发,这样才能使中国西北的无限资源,供世界多少多少年之用。开发了大西北之后,将来便可以把“中华帝国”的首都分设在北京、南京和帕米尔高原之上,这样中国的前途,真是洋洋无穷尽的了。郑孝胥在百年前就提出对外开放和开发大西北的政治主张,不能不说他对中国走向统一富强之路确有前瞻性,然而他的这些话是说给一个废帝听,似乎就有点对牛弹琴了。

1924年,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忽然发出“停止内战”宣言,班师回了北京。并下令让溥仪带上家眷离开紫禁城,回到什刹海北沿河他父亲“醇亲王府”生活。这一举措让溥仪惶惑不宁,终日想找个外国靠山摆脱军阀们的控制。在庄士敦、罗振玉、郑孝胥等人的安排下,溥仪先以看病为由,躲到德国医院,然后派人四处联络乞怜。英国、荷兰等使馆拒绝收留溥仪,唯有日本人对这位末代皇帝感兴趣,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于是在1924年11月29日,溥仪一行在这批遗老的安排下,坐上了几辆马车往日本使馆驶去。当时从德国医院到日本使馆要经过东长安街,那里是军警重兵把守的防区,溥仪在马车上吓得大叫:“街上有很多警察啊!你们为什么要走这条路?”正在这时,突然刮起了大风,黄沙蔽天、飞沙走石,几步以外什么也看不见。溥仪在这片沙尘暴的掩护下戏剧性地投进了日本人的“怀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加紧向我国东北的全面侵占和掠夺,一个利用溥仪想复辟而建立伪满洲国的阴谋逐步实施,溥仪被日本人秘密地从天津转移到了东北。1932年3月,在长春市(改名“新京”)举行了满洲国执政就任仪式,由郑孝胥代溥仪宣读了“执政就任宣言”。郑孝胥则顺理成章地坐上伪满洲国国务总理的位子。然而好景不长,郑孝胥在伪满洲国治国大纲中塞进他对世界各国“门户开放,利益均等”等主张,就遭到日本关东军的反对。日方见郑孝胥难以驾驭,就以其年高“倦勤思退”为名,于1935年把他撵下台了。他提出辞职后回北京西城自己故宅去住的请求也遭日军拒绝,郑孝胥于1938年悒悒而死于长春,也有传言说他是被毒死的。

郑孝胥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后,他的长子郑垂和次子郑禹任总理大臣的秘书官,郑垂掌管翻译和与日本人交涉事宜,郑禹掌管内务。1933年郑垂病逝,郑禹便独自继承父亲的“理想”,在那条不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郑禹生于1889年,这个富贵家庭出生的公子哥,早期成长经历却颇为不顺。1906年在日本读中学的郑禹弄断了臂膀而退学,回国医治,并于同年与比他年长十岁的伍丽芳完婚。这段姻缘是如何撮合的,现在已无从考究。但当时郑孝胥与伍廷芳同为朝廷命官,在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教习俗下,郑禹也只能俯首听命了。

郑孝胥把两个儿子一同带到东北,为伪满洲国效命,彰显他追逐仕途功名的个性。1935年5月,日本人免除了对日本屡有怨言的郑孝胥的总理职务后,郑禹也由此改任伪满洲国国都建设局局长。在此期间,郑禹主持在新京市(今长春市)陆续修建了一系列伪官衙,包括伪满国务院办公室(今吉林大学新民校区基础医学部)、伪满军事部办公楼(今吉林大学一院老楼)、伪满经济部办公楼(今吉林大学三部)等。如今看着耸立在吉林大学内的这一幢幢高大古朴的老房子,只能让人们如同在九一八那天听到的防空警报声一样,去回忆和记取历史中那段久远的国耻……

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时,郑禹正在大连看望在此读书的小儿子。惊闻这一消息后,郑禹立刻返回长春,领取5万元疏散费后,于8月11日携妻女随溥仪逃往通化。8月18日,溥仪宣布退位,郑禹携妻女返回长春。8月21日,苏军进驻长春,郑禹携妻女辗转逃亡沈阳、天津、北京等地。

关于郑禹及妻子儿女的最终下场,史书上没有很明确的记载,只有两种传言:一种说法是1945年4月日本临近失败前夕,郑禹等人乘坐商船“阿波丸”企图逃命,4月1日深夜,“阿波丸”被美国海军误以为是日本军舰把它击沉而葬身海底。另一种说法是郑禹于1954年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

赵泰来回忆说,他小时候在东莞家乡见到过外公郑禹和外婆伍丽芳。他听上辈人说,在苏军快打到长春时,郑禹深知无论哪边的人都饶不了他:苏联红军饶不了他、国民党军队饶不了他、共产党军队也饶不了他,尽忠服务了10多年的日本关东军更饶不了他,因为他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为了活命,他想出一个“金蝉脱壳”计,让人在狱中找来一个与自己体型相貌相似的死刑犯,穿上自己的衣服,然后把“郑禹”枪毙了,以此证明郑禹已死的假象。然后他带着妻子儿女辗转奔波、千里迢迢,来到远离政治喧嚣和战争动乱的广东边陲,在东莞县虎门一个叫白沙的水泽小山村,隐姓埋名活了下来。

郑禹的大女儿叫郑月娥,即序曲开篇中提到的那位姨妈,二女儿叫郑银河,即本书传主赵泰来的母亲。

同类推荐
  • 红楼绝唱:曹雪芹

    红楼绝唱:曹雪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楼绝唱:曹雪芹》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从曹雪芹这个“圆心”出发,不断伸出半径,延伸到他的整个家族和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浓化对曹雪芹思想、人格和艺术追求的渲染。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她勇于摒弃古典芭蕾,创立自成一格的全新舞蹈门类;她勇于藐视婚姻,向传统道德观念发出了挑战;她勇于承受磨难,亲生孩子离她而去也没能击垮她;她是一个特立独行、要求绝对自由的精灵。邓肯所承载的文化矛盾与内心的情感纠葛,非同一般,人们很难理解她是如何将苦难转变为幸福的驱动力,使苦难变成创作的源泉。本书就是这位艺术家的自传作品。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在多灾多难的生活中抗争坎坷命运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令人震撼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更是一部艰辛而多姿多彩的奋斗史。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热门推荐
  • 春卿遗稿

    春卿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百变公主的完美爱恋旅途

    百变公主的完美爱恋旅途

    她是一个性格百变的绝色美女,时而孤僻,时而可爱,时而冰冷,时而妩媚,时而温柔~~~~~她是伊思落学院的院长,是黑道的接班人,是白道的职权者。他是商家的下一代,全球的经济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他是天才,亦是王者。她们都很孤僻,周围人的嘴脸不是奉承,就是嫉妒,当她们的第一邂逅时,都对彼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经以为,他这一生再不会有幸福,她的出现却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惊喜,正当他准备放下一切,和她在一起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他并不是掌握一切的神,命运弄人。每个人都不能因为借口而逃避过去,这一次,他们又将拥有怎样的爱情呢?
  • 转型谋变

    转型谋变

    本书集中了宁波市经委2009年度部分优秀工业经济研究成果,研究领域包括全市产业集群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培育推广、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机制研究等相关选题,针对低端产业、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道路主动谋求转型升级,提出自身思考建议,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以及研究宁波地方工业产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绿牡丹

    绿牡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金凤凰

    重生金凤凰

    谁说当了村姑就一辈子走不出山窝窝,看她这山窝窝里的土鸡,重生发家致富努力成为金凤凰!
  • 改变财运的21堂必修课

    改变财运的21堂必修课

    本书内容分为21堂课,并将21堂课的内容划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取名为《改变观念,正确认识财富》,包括6堂课,主要介绍增加收入、创造财富的6大财富观念。第二部分取名为《学习方法,为赚钱做准备》,包括7堂课,主要教授创造财富必须具备的方法。第三部分取名为《开始行动,去赚更多的钱》,包括8堂课,从开始投资、树立信用、利用现有资源、谋划一份不在职收入、钱不能只存银行、和气生财、坚持做创富应该做的事、科学消费等各个方面介绍增加收入的方法。
  • 仙道问鼎

    仙道问鼎

    什么是仙?到底有没有仙?刘逸不知道,他只想成为一个强者,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人,随着他意外得到盒子,便注定成为别人的棋子,一个想成为下棋人的棋子……
  • 仙侠奇缘之绝色神妃

    仙侠奇缘之绝色神妃

    前世她是天灵最后一位女帝,三界帝尊为夺神力将天灵摧毁。父皇众叛亲离,抛妻弃女。母皇为救她,将她身上的力量封印起来,却最后落了个魂飞魄散!谁说天界有情?她发誓,要天族与魔族两界血债血偿!为了不让他们再来伤害天灵,她带着天灵的一切众神,在她登基那天,消失于天地之间。自此,天界与灵界中间再也没有天灵。十世轮回,再次重生!她要将所有参与那场阴谋计划中的人全部毁了!你们要天灵灭,我便灭了你们!让你们的血来祭奠天灵众位神灵的亡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玖极

    玖极

    普天之下,九为极;率土之滨,极为九。当一切为九之时,命运的齿轮是否会逆向转动,创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一开始,他亦是她,与世无争,只求安稳现世;后来,她遇到了他,进入了光怪陆离的修炼界,见识了花族、兽族、器族的不同,有了走出华澜世界的资格;再后来,木惜大界、风云北域、人妖冥三界,皆成了她历练修行而后光芒万丈之地;后来的后来,红尘万丈,修炼世界,她逐渐追逐上他的脚步,有了与他并肩而行携手共进的实力。殊不知,再回头,她已经成了第九纪元唯一的奇迹。讲述一名少年逐渐成长,逐步强大的故事。单女主,单男主,不罗嗦,不幼稚,主角平凡却不废柴,凭借自身努力走上巅峰。新人作者,更新稳定,一天一更,不定时爆更。
  • 乱世局

    乱世局

    腥风血雨铸悲歌,精忠铁胆立军魂。美人更胜江山画,宁负苍生天下人。乱世之中,阴谋遍地,人命贱如蝼蚁,一个国家的风云悄然掀起。(本文属于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