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0700000043

第43章 毛泽东写长信批评了林彪

就在毛泽东驻兵古田进行整训之时,蒋介石下令进行“三省会剿”。“三省”部队,即江西的金汉鼎部队、福建的刘和鼎部队和广东的陈维远部队。

刚刚结束了古田会议,毛泽东便决策主力由闽西向赣南转移,以避开“三省会剿”的锋芒——在三省之中,江西最“软”。

新年刚过,林彪先率第一纵队从新泉朋口出发。1月3日,朱德率红四军第三、四纵队从古田出发,经宁化向赣南进军。

毛泽东呢?他率第二纵队到龙岩县小池打了一场阻击战,然后返回上杭县古田。

这时,毛泽东读到了一封奇特的写给他的“新年贺信”,信中透露了一股悲观情绪,主张大敌当前之际,红四军应分散去打游击,各自找出路。

信的作者是谁?林彪!

此时,林彪已是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正在出征赣南途中。

尽管戎马倥偬,1月5日,毛泽东当即在古田村写下一封长信致林彪。除了向中共中央写汇报信比较长之外,毛泽东很少写长信。这次他给林彪写信是个例外,竟然写了七千字!此信是一封公开信,写毕印发红四军各基层单位。毛泽东在古田花了一天时间写毕此信,翌日便率二纵队离开古田,向赣南进发。

这封长信,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成了著名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林彪比毛泽东小十四岁,生于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十一月初一,亦即1907年12月5日。湖北黄冈县人氏,本名林育容,又写作林毓容。

林彪的父亲,亲友通常称他“四爹”,在杂货铺里当店员。后来到长江小火轮上当会计,也做过织布工人。

林彪的母亲,亲友通常叫她“毓四婆”。

林彪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弟弟。

林彪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时从湖北带全家逃往衡阳,再逃往柳州,林彪的母亲死于逃难途中。

大嫂在去贵阳途中被日本飞机炸死。父亲辗转打听到林彪的消息,找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被送往延安。解放后来到北京,1961年病死,终年八十四岁。

林彪的哥哥在黄冈参加过游击队,1959年因脑溢血而死。大弟弟林向荣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政委,战死于太原。二弟弟林毓菊后来在天津一家医院担任党委书记。姐姐则生活在湖南。

林彪在九岁时读私塾,十一岁人八斗湾浚新学校。1921年,浚新学校停办,他随堂兄到武汉读书。他受同乡陈潭秋、林育南的影响,思想日渐进步。1923年,林彪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林彪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自进入黄埔军校起,由原名林育容改名林彪。

北伐开始时,林彪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排长。

南昌起义时,林彪担任第十一军军部特务连连长。

此后,他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上山后一个月——1928年5月,他出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一营营长。

过了半年,1928年11月,他升为二十八团团长。这个团是朱德南昌起义带过来的主力团。

过了一年多,他升任红军第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成为红军的骨干将领。

林彪此人性格内向,言语不多,论指挥作战,确有一套本事。也正因为这样,他会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纵队司令,一个一个台阶迈上去。他在红军建设上也有贡献,例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最后两项注意,便是林彪提出来的。

不过,林彪又常常左右摇摆。在井冈山,在面临第三次“会剿”时,他便曾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曾批评他“娃娃不懂事”。

这一回,毛泽东读了林彪的“新年贺信”,一下子便抓住了林彪的悲观情绪。此时的毛泽东,刚刚在古田会议上批判了党内种种错误思想,却未曾对悲观情绪来一通批判。而毛泽东对林彪悲观情绪的反感,由来已久,他收到中共中央的“二月来信”,就直截了当地复函称中共“太悲观了”。

一股激情在毛泽东的心中升腾,终于把思绪从笔端汩汩流出,写出了致林彪的长信。他借林彪来做文章,端正红四军上上下下的对形势的错误估计。

毛泽东此信,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收入《毛泽东选集》时作了删节。信的开头一段,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所没有的。毛泽东的原文是这样的:

新年已经到来几天了,你的信我还没有回答。一则有些事忙,二则也因为我到底写点什么给你呢?有什么好一点的东西可以贡献给你呢?搜索我的枯肠,没有想出一点适当的东西来,因此也就拖延着。现在我想得一点东西了,虽然不知道到底于你的情况切合不切合,但我这点材料实是现令斗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使于你的个剐情况不切合,仍是一般紧要的问题,所以我们就把它提出来。

我要提出什么问题呢?就是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行动问题。我以前感觉到至今还有些感觉你对于时局的估量是比较的悲观。去年5月18日晚上瑞金的会议席上,你这个观点是最明显,我知道你相信革命高潮是不可避免的要到来,但你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因此,在行动上你不赞成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而只赞成闽粤赣交界三区域的游击;同时,在三区域也没有建立赤色政权的深刻观念,因之也就没有由这种赤色政权的深入与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观念……似乎你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的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或做到某个地步了,然后来一个全国暴动,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形势的大革命。你的这种全圆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我觉得是于中国的革命不适合的。

你的这种理论的来源,据我的观察,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最后阶级中互相争夺的殖民地一件事认识清楚。

以上这些被删去的原文,可从中共中央北方局1944年印行的《抗战以前选集》中查到。毛泽东在信中,提及了中共中央的“二月来信”。他写道:

中央二月来信就是代表那时候党内悲观分析的证据……

中央二月来信的精神是不好的,这封信给了四军党内一部分同志以不良影响。

毛泽东对悲观情绪的根源作了如下分析:

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

最后,毛泽东以充满诗意的笔触,如此热烈欢呼道:

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此信,写得这般潇洒,表明他复出后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信的结束语,也是后来被删除的。原文是:

我所不赞成你的是指你缺乏建立政权的深刻的观念,因之对于争取群众促进革命高潮的任务,就必然不能如你心头所想的完满地达到,我这封信所要说的主要的就在于这一点。

古田镇赖家坊“协成店”小屋的油灯,彻夜通亮。毛泽东一气呵成地写成了给林彪的这封长信。他加上了《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交付油印,发至各大队党支部。

后来,此信以《毛泽东同志写给林彪同志的信》为题,收入1941年出版的《六大以来》。1947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也全文收入此信。

1948年2月28日,林彪致函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印行《毛泽东选集》时,此文不要公开他的名字,称这样可以“不在群众中引起误会”,避免国外“种种无益的推测”。

此时,林彪已是东北野战军司令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

毛泽东同意了林彪的请求,将此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时删去了信的开头几段和末段中直接涉及林彪的文字。

这样,由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定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在1952年印行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题注没有提及林彪:“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

“文革”中,林彪成了中共中央副主席,仍耿耿于怀于这笔旧账。1969年9月,林彪授意他人代表,写了《西江月·重上井冈山》一词:

繁茂三湾竹树,

苍茫五哨云烟。

井冈搏斗忆当年,

唤起人间巨变。

红日光弥宇宙,

战旗涌作重洋。

工农亿万志昂扬,

誓把敌顽埋葬。

四十年前旧地,

万千往事萦怀。

英雄烈士启蒿菜,

生死艰难度外。

志壮坚信马列,

岂疑星火燎原。

辉煌胜利尽开颜,

斗志不容稍减。

内中的“岂疑星火燎原”一句,显然是想把那笔旧账勾销,据云,拟稿者最初写作“何疑星火燎原”,林彪改为“岂疑星火燎原”。

如此反反复复,历史云遮雾障。直至1991年《毛泽东选集》第二版问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的题注才如实写上这是毛泽东写给林彪的一封信。

同类推荐
  •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当你在不经意间翻开他的扉页时,它就会将你的手牢牢地抓住,致使你一直往下翻。作者以深厚的写作功底为读者提供最愉悦的阅读乐趣,一同与笔者在书中畅游吧,看看能从书中收获什么吧!
  •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本文围绕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一生展开论述,夹有诗词的点缀,把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里面有耳熟能详的关于苏东坡的轶事,通俗易懂。
  • 伟大的犹太人(上)

    伟大的犹太人(上)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冯志沂传

    冯志沂传

    本书是忻州代县文物局离休干部崔有良先生的传记新作。该书以大量的原始资料为基础,以时间为序,全面展现了清末山西代县籍著名文人志士冯志沂的人生经历,是一部可读性、资料性皆强的古代人物传记作品。
  • 原来曾国藩

    原来曾国藩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他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曾首开“私家军队”之先例;他亦是历史上少有的大誉大毁之人——肯定之言,谓之成就“震古铄今”;否定之言,则谓其愚诚而不顾“民族之义”。
热门推荐
  • 七日劫

    七日劫

    平凡的大学新生在开学后不久秦钥遇到了一件改变他今后生活的事情,同社团的学姐惨遭凶手杀害,竟然被犯人残忍的取出了所有的内脏,然而事情在警察抓住凶手后,事件并没有就此结束,等待秦钥的是忽如其来的死亡。假如时间可以重来,这次可以看清这世界的真相么?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推理小说,故事中会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力量和血腥描写,因此阅读时请……
  • 幽灵伴侣

    幽灵伴侣

    本书中收录了英、法、俄等国家的世界顶级灵异小说大师的代表作,其中不乏古典巨匠,也有新锐先锋,如伊迪斯·内斯比特的《半根石手指》,欧文斯·莱顿的《鬼船》,亨利希·冯·克莱斯特的《古堡惊魂记》,等等。
  •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

    本书选入的是梁漱溟人生哲学专著之外谈人生感悟的小文章,大致分为对人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对人生具体问题的看法、对人生角色和时段的看法四个部分。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梁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人生真谛。
  • 末世游戏王

    末世游戏王

    儿时玩耍的游戏王卡片游戏发生异变,让我拥有了与众不同的能力,在这万族纷乱的末世里,怎样靠手中的牌组活下去
  • 梦之结境

    梦之结境

    一枕黄粱终为空,庄周化蝶皆是梦。梦,人类内心的反应,不管是甜蜜的美梦,还是可怖的噩梦,都能折射出人的内心世界。这是游走在都市的神秘一族,他们在深夜潜伏于人们的梦中。生杀予夺,皆在其手。看一个冷酷的杀手如何成为领梦一族,与梦杀者展开一场场生死之战。拯救与毁灭,皆在一梦之间。
  • 柠檬有点甜

    柠檬有点甜

    她本来生活的很幸福,在学校成绩很好。直到有一天,父母离婚的消息被她知道了,那时候她就知道她的天空不会再晴朗了就在这时她遇到了一个人,她以为可以一直走下去的人。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可同时上天也是公平的,一个人离开了,就意味着另一个人的到来......
  •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因为中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最早系统记载中药知识的《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中国汉朝时期,收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收集中药达1829种。
  • 重生大战记

    重生大战记

    一个女佣兵带着自己的佣兵队执行一次任务,任务完成了,可是却被自己的组织背叛,全军覆灭,只有女主角莉丽丝逃了出来,莉丽丝逃了出来以后,回到了组织,把组织的老大杀了,然后自杀,死后的莉丽丝去了修真界,成为修真界大家族的小姐,不过却是一个废物小姐,原本莉丽丝只想平平静静的过完一生,但是在一次进山后遇到了意外,获得了两位传奇人物的传承,开启了阴阳龙凤戒和紫玉龙凤镯,并得到了天下至宝,轮回珠,在服下了轮回珠以后,莉丽丝获得了永生不灭的灵魂,只要灵魂不灭,莉丽丝就可以不断的重生,后来莉丽丝在修真界遇到了麻烦死了,死后的莉丽丝去了魔法世界,在那学习成长,之后又不断的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危险,死亡!
  • 电影世界抽奖系统

    电影世界抽奖系统

    一部手机,连通万千世界,江一帆,一个普通上班族,得到它之后,从此走上了逆袭之路
  • 聪明女人人脉学

    聪明女人人脉学

    美国有一句流行语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vou know),而在于你认识谁(whom vou know)。”聪明女性更是高声提醒所有的女性同胞:女人,人脉决定财脉、情脉,甚至是你的命脉!人脉是一个女人获取财富、抓住爱情、走向成功的门票。 本书结合当今女性人脉关系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大量的真实事例和简明的理论,介绍了女人如何建立人脉关系,如何利用人脉关系办事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小中寓大,俗中见雅,给女性朋友提供了一整套实用、高效、便捷的人脉关系成功妙略。 女人要相信,只要拥有完善的人脉,天底下没有办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