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08100000017

第17章

【解】

孔子认为,用国家领导者的美德善行教化民众以取代诉讼,使整个社会没有犯上作乱的行为和诉讼发生,才是最佳做法。这反映了孔子注重观念上的指导和百姓自身的道德修养。

【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一刻也不能懈怠,执行君令、处理要务必心怀忠实。”

【解】

“居之无倦”,要求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样才能兢兢业业地工作,以尽职尽责。“行之以忠”,要求忠诚老实地履行公务,不以权谋私、收受贿赂。

【原文】

子曰:“博学于文,约①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②矣夫!”

【注】

①约:约束。②畔:通“叛”。

【译】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来约束自己,其言行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解】

这一章孔子提出了成就君子的两条重要措施——“博学于文”和“约之以礼”。孔子认为,只有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治国、平天下。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

孔子说:“君子成就他人的好事,不促成他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解】

体现了“仁者爱人”和“与人为善”的人道主义精神,也体现了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商羊知雨

【译】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所谓政事,就是正的意思啊。你用端正来作表率,那么还有谁敢不正呢?”

季康子担忧盗窃盛行,便向孔子求教治理的办法。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那么即使你进行奖励,也不会有人去做偷窃之事。”

【解】

孔子认为领导人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都要做到“正”,因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②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③,必偃④。”

【注】

①无道:指无道的人。②就:靠近。③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④偃:倒下。

【译】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让人们靠近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治理政事,何必动用严酷的刑罚呢?您只要以善行事,老百姓自然会互相亲善。在位者的品德就像风,平民百姓的品德就像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随风而倒啊。”

【解】

孔子主张“德政”和“人治”,他告诫季康子要以德服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教化百姓,不可动用严酷的刑罚。上位者只要善理政事,以礼治国,百姓不但不会犯上作乱,而且会互相亲善友好,社会也会呈现出安定祥和的景象。

【原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

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有名望。③下人:对人谦恭有礼。

【译】

子张问:“士怎样做,才可以称得上通达呢?”孔子说:“你所认为的通达是什么样的呢?”子张答道:“在国担任政事必定要显贵而闻名天下,在家修业必定要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闻名,并不是通达啊。真正的通达,必须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谦虚礼让。这样,他在国家必然通达,在家也必然通达。至于闻,只是外表上装出一副仁人君子的样子,而行动上却违背了仁,以此自居而毫不怀疑,这样的人在国家一定会有名望,在家也一定会有名望。”

【解】

这一章涉及了两个对立的概念——“闻”与“达”。“闻”是名声,闻名的人不一定具有良好的德行;“达”是从内心深处遵从仁、义、礼的德行,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使君子之名实至名归。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要名副其实、表里如一的问题,通过自己的不断修养,以求得真正的“达”。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①、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②,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③,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舞雩从游

【注】

①修慝(tè):改正邪恶。慝,邪恶。②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后得利禄。③忿:愤怒,气愤。

【译】

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樊迟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改正邪念、辨别迷惑呢?”孔子回答说:“问得好!先努力做好事情,然后取得报酬,不就是提高品德修养了吗?反省自己的过失,而不是指责别人的恶行,不就是改正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父母,这不就是糊涂吗?”

【解】

踏实认真地做好事情,不去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才能有所收获;严于律己,出现过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才能改过;遇事冷静分析,不冲动,才能不闯祸,不连累亲友;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①,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③,不仁者远④矣。汤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⑥,不仁者远矣。”

【注】

①举直错诸枉:选拔正直的人,罢黜不正直的人。错,通“措”,放置。枉,不正直,邪恶。②乡(xiàng):通“向”,过去。③皋陶(yáo):掌握刑法的大臣。④远:远离,远去。⑤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⑥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拜见老师并请教他什么是智慧,老师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改邪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老师的话语意深奥啊!舜拥有天下,从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那些不仁的人就纷纷远离而去了。汤拥有了天下,从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那些不仁的人也纷纷远离而去了。”

【解】

孔子针对樊迟提出的关于“仁”和“智”的问题,分别作出了解答,子夏又对孔子的回答加以理解发挥,二人将“仁”与“智”的关系分析得十分透彻。仁者“爱人”,是一种博大的人本精神,智者“知人”,只有在“知”的前提下,才能做到选贤任能。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译】

子贡向孔子请教交友之道。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善意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解】

朋友相交,平等而独立,不宜强加于人。当朋友出现失误或不妥时,善言相劝,但适可而止,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提高仁德修养。”

【解】

曾子主张用礼、乐、《诗》《书》等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桥梁,以互相帮助提高彼此的仁德修养作为结交朋友的终极目的。但实际生活中,不仅仅只限于以文会友,很多渠道都是可以结交朋友的。

子路第十三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①之②劳③之。”请益④。曰:“无倦⑤。”

【注】

①先:率先。②之:指老百姓。③劳:劳役。④益:增加。⑤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

子路向孔子请教办理政务的要领。孔子说:“自己带头,大家努力。”子路请求进一步解释。孔子说:“永不懈怠。”

【解】

“先之”,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劳之”,就是勤政,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这不仅仅是对领导者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人的劝勉。

门人故事子路惠人

子路在卫国当蒲大夫时,组织兴修水利,下令“给人一筐饭,一壶水”。之所以这样体恤劳工辛苦,就是因为主张“仁义的人,与天下人共同拥有,共同利益”。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①,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注】

①有司: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译】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请教管理政事的要领。孔子说:“先给办事人员做表率,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德有才能的人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才能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所不知道的贤才,人们难道还会舍弃他们吗?”

【解】

这里孔子提出的“选贤举能”的方法只是一方面,现代社会更多依据的是制度、考核。

【原文】

子路曰:“卫君①待子而为政,子将奚②先?”子曰:“必也正名③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④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⑤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⑥;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⑦而已矣。”

【注】

①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②奚:什么。③名:名分。④迂:迂腐。⑤阙:通“缺”,存疑。⑥中(zhòng):得当。⑦苟:苟且,马虎。

【译】

子路对孔子说:“如果卫国的国君等您去治理政事,您的第一件事打算做什么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老师也太迂腐了吧!名正不正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说:“真粗野啊,仲由!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话说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文化也就不可能得到推行;礼乐不能得到振兴,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做事一定要有正当的名分,名分确立了自然就可以用正当的理由发号施令了,政令一出就一定可以付诸行动。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解】

孔子强调“正名”在从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在名正言顺的条件下,才能发号施令,政令才能被民众响应,才能实现治国理政安民的宏伟目标。“正名”的宗旨就是端正和确立名分、名号,其具体内容实际上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反映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③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职司乘田

【注】

①圃(pǔ):种植瓜果蔬菜的园地。②情:情实。③襁(qiǎng):背婴儿用的背带。

【译】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种地的老农。”樊迟又请教孔子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种菜的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啊,居于上位的人提倡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在上位的人倡导正义,老百姓就没有敢违抗而不服从的;在上位的人重视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要是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自然会背着他们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解】

孔子当年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君子”为主,偏重行政能力,强调学而优则仕,所以对樊迟所问,有“小人哉”的评论。实际上社会国家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大人”“小人”之分的。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

【注】

①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②对:应对。③以:用。

【译】

孔子说:“背诵《诗经》三百首,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治理;让他出使到其他诸侯国,又不能独立地应对;那么,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解】

《诗经》在当时远非仅供审美使用的文艺作品,更常常被当作为外交辞令来引用,以修饰行政者、外交家的言语辞令。孔子当年选《诗经》教弟子也有这样的教学任务在其中,所以才有“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责备。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

孔子说:“统治者自身正直,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自然会执行;统治者自身行为不正,即使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解】

仍然是强调为政者的率先垂范作用。正人先正己,不仅仅是为政者,领导、老师、父母等在上位者都是需要注意的。

【原文】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

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事,就像兄弟一样。”

同类推荐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热门推荐
  • 突发事故自救书

    突发事故自救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震、洪灾、火灾、车祸等突发灾害时有发生。面对灾害,很多人因缺乏自救知识而惊慌失措,错过了最佳自救时间,导致悲剧的发生。面对突发灾害,能否及时有效地采取自我救助措施,将会决定生命的延续与否。同时,掌握了遇险紧急救助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周围的人摆脱险情。本书是现代家庭必备的自救手册,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阅读。本书内容分为自然灾害篇、火场危害篇、交通事故篇、水上安全篇、日常意外篇等,增强读者的生存能力,让读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救助他人!
  • 我们的冬天哪去了(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我们的冬天哪去了(别让地球抛弃我们)

    臭氧层遭到破坏,地球在发烧!海水在愤怒,冰川的消融和上涨的海水在吞噬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人类的繁荣已激怒了大自然,大自然在惩戒人类,地震、海啸,鱼类的减少以及越来越多的细菌病毒和即将消失的冬天必将改变着人类,改变着人类生存的家园!如果我们人类再不加注意,那么,若干年以后,地球将成为太阳系中又一个火星!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人类将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倡导文明城市,只要我们不污染地球环境,不浪费地球的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倡导低碳生活、发展绿色经济,就能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绿色、更环保。
  • 医女太绝情:稳婆

    医女太绝情:稳婆

    她,是现代妇产科专家。遭遇情变,随医疗队支援震区,却在路上遭遇了泥石流。当众人都以为她遇难的时候,她却在另一个时空里醒来。没有吃的,她捉鱼,抓蛇……没有路,她走,她爬,手脚并用。也算是天不亡她,竟在她几乎沦为乞丐的时候,碰到一个难产的孕妇。她终于凭借自己的技术,再次成功做回自己的本职妇产大夫。
  • 洛阳以北长安以南

    洛阳以北长安以南

    “三弟啊,你这天煞孤星命做哥哥的也想帮忙啊,你先投胎其他的哥哥给你想想办法。”阎王在一旁干着急搓着手。“算了,二哥,你任期还有多久,你不是说咱仨天煞孤星天生阎王命吗?”“这个嘛,快了,快了,就一千年了。”“咱们还是来谈谈投胎的事情吧。”“得嘞,肯定比上次那龙傲天,赵日天,去处好,这地方一般人哥哥都不告诉他,刚好那地方有个小皇子要出世。走,送兄弟你上路。”阎王对着阎王殿外拍了拍手,判官拿着人高的大笔走上来。“呸呸,那叫重获新生。”
  • 谈情说爱艺术

    谈情说爱艺术

    爱情—— 这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 而是两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 皇帝行

    皇帝行

    一个比较惫懒的人,回到过去,按照他所了解的穿越经验,应该能获得很舒服吧!现实是:进一步荣华富贵,退一步百丈悬崖,他别无选择!可问题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进,好吧,承认他在权力和政治上是菜鸟!不过没有关系,咱去求那些历史上的大神。让别人为自己的幸福努力这才是做皇帝的最高境界!
  •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古老载体,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
  • 特搜学院

    特搜学院

    故事发生在20年后的中国。随着国际恐怖主义和大型犯罪组织的越发猖獗,为了补充警察力量的不足,特搜员这一职业因此而诞生。雇佣兵出身的江海逸升入了这所转为培养特搜元而建立的学院,作为军人的他,很轻松的通过了特搜学院的入学考核。也正因为这段雇佣兵时期的经历,让他在新学期开始时决定向学院递交转学申请书。但如果不是遇到那个女孩子的话......“海逸,做我的搭档吧。”“什么?”本来讨厌女人的他,此时的回答,却充满了微妙的感情。
  • 袭国

    袭国

    太祖诛杀开国重臣,民心溃散,大厦将倾……天下群雄并起,西北汗国横扫西域,挥军东指……身为金刀驸马的秦战奉命潜回中原,准备里应外合,袭破帝国!
  • Valerius Terminus

    Valerius Termin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