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08100000009

第9章

【译】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的样子,还能算是觚吗?还能算是觚吗?”

【解】

这一章反映了周礼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名与形相依存,实与质相表里。天下之器皆有矩,失其棱角,则失其形制,则无规矩,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依据。故孔子有此感叹。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①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②也,不可陷③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

①仁:人。②逝:往。③陷:陷入。

【译】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说,‘井里掉下去一个人’,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仁德的人是可以前往营救的,但是不能陷自己于井中啊;有仁德的君子可以被欺骗,但绝不可被人愚弄迷惑。”

羵羊辨怪

【解】

孔子认为,一个有仁德的君子,可以拟定救人之法前往援救,可以杀身成仁,为真理而牺牲,但绝不会被迷惑,不会上当受骗,更不会被庸人的荒唐说法引诱而去跳井。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仅要在为人处世上做到问心无愧,还要本着“大爱”之心对待万事万物,懂得因时因势而灵活应变。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①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②矣夫!”

【注】

①约:约束。②畔:通“叛”。

【译】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来约束自己,其言行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解】

这一章孔子提出了成就君子的两条重要措施——“博学于文”和“约之以礼”。孔子认为,只有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用礼仪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治国、平天下。

【原文】

子见南子①,子路不说②。夫子矢③之曰:“予所否④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

①南子:卫灵公的夫人,操行失礼,行为淫乱。②说:同“悦”,高兴,愉悦。③矢:同“誓”,发誓。④否:不对,此处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

孔子拜会了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不正当的事情,就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解】

据说南子是一个淫乱的妾妇、一个不道德的人,但孔子却拜而不避。所以平日很亲近孔子的学生子路都有意见了,孔子被逼得无法解释,只好对天发誓以表白自己。这里的孔子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化的孔子,没有板脸孔,更没有滥用权威,可爱而有趣。

子路

【原文】

子曰:“中庸①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

①中庸:适当,折中。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应该算是最高的了吧!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很少能够做到了。”

【解】

庸,《说文解字》谓:“用也”。朱熹谓之“平常也”。徐复观认为,“庸”就是把“平常”和“用”连在一起,以形成新的内容。中庸,也就是万古常行的平常事物、普遍行为。因为是万古常行,所以随时随地,时时刻刻皆能被践行。其中蕴含的不仅是道德规范,更有普遍的人性关怀。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

子贡说:“如果有人对百姓广泛地施予好处,又能救济贫困大众的人,怎么样?可以算是仁德之人了吗?”孔子说:“怎么能只是仁人呢?简直就是圣人了!唐尧、虞舜恐怕都难以做到。凡事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有所建树,必须先帮助别人成就事业,自己想要显达,必须先帮助别人通达。这样凡事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解】

此处孔子在“仁”之上,又提出了“圣”的概念。比起“仁”,“圣”更包含了外在的功业和所有客观的成就,并不只有一己之道德修养。同时,孔子还说尧舜也难达到“博施于民”的境界,说明孔子对人心、社会皆有充分的认识,并非一味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主义者,这一点和后世的儒学是有区别的。

述而第七

【原文】

子曰:“述①而不作②,信而好古。窃③比于我老彭④。”

【注】

①述:传述。②作:创造,新制。③窃:私自,私下。④老彭:彭祖,商朝贤大夫。为人自爱而谨慎。

【译】

孔子说:“阐述前人学说而没有创建新的理论,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文化,我私下认为可以和商代的彭祖相比了。”

【解】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但是其思想其实已暗含在所“述”里了。孔子继承周礼,同时又阐发了“仁”的观点,并使“仁”成为儒家的重要观点。此外“述而不作”的特点也延续到中国古代学者的身上,所以中国传统多集解类图书,注重对前人思想的阐发,而少专著类书籍。

【原文】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②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

①识(zhì):记住。②诲:教诲。

【译】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从不感到厌烦,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这些品德我做到了哪些呢?”

【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早已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名言,它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强调的是一种学习育人的态度和精神,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

①徙(xǐ):迁移,奔赴。

【译】

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仁义之事而不能奔赴去做,有了不好的行为却不去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解】

不讲品德修养,不讲学问,不讲仁义原则,不改正自身缺点,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孔子所忧虑的事情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反映和社会现实的写照,但实际上也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的弊病。

【原文】

子之燕居①,申申②如也;夭夭③如也。

【注】

①燕居:安居、闲居。②申申:衣冠整洁大方。③夭夭:情态舒畅自然的样子。

【译】

孔子闲居在家的时候,衣着整洁大方,仪态温和舒畅。

【解】

孔子会忧心“道”之不行,会感慨世风日下,但是在家的时候并没有一张愤世嫉俗的脸,这种平淡旷达的态度也许值得今天的专家学者学习。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①。”

西狩获麟

【注】

①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鲁国的封始之君。

【译】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已经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

【解】

孔子一直把周公视为周代文化的代表,周公是孔子最敬服的古代圣人之一。在孔子的这段话中,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

【原文】

子曰:“志①于道,据②于德,依③于仁,游于艺④。”

【注】

①志:志向,向往。②据:根据,坚守。③依:依靠,固守。④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译】

孔子说:“志立于道,据守于德,依据于仁,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范围之中。”

【解】

从育人方面来讲,孔子始终以道、德、仁为中心,以六艺为基本点,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子自我修养的基本原则,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入平仲学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①以上,吾未尝②无诲焉。”

【注】

①束脩(xiū):十条干肉。脩,干肉,又叫脯。古人相见,必须执物为礼,束脩是其中最菲薄的一种。②未尝:从来没有过。

【译】

孔子说:“自愿带着十条干肉以上的礼品来拜见我的人,我从没有不给予悉心指点教诲的。”

【解】

孔子的这段话,反映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体现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表明了孔子施行教诲的思想品德的前提条件,即“自行束脩以上”。只要真心前来求学的人,无论生活贫困还是富足、身份高还是低,孔子都一一指点教诲,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原文】

子曰:“不愤①不启②,不悱③不发。举一隅④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

①愤:苦思冥想却未得真谛的样子。②启:开导,诱导。③悱(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④隅(yǔ):角落。

【译】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要求弄明白而不得要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侧面的知识,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那我就不再教他了。”

【解】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不愤不启”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不悱不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说,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旨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立体思维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

孔子在有居丧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如果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解】

有同情心、恻隐心的成人皆会如此吧。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①,惟我与尔有是夫②!”子路曰:“子行三军③,则谁与④?”子曰:“暴虎⑤冯河⑥,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

①藏:隐藏,远离。②夫:语气词,相当于“吧”。③三军:指大国的军队。古时,天子六军,大国三军,小国一军,每军约为一万二千五百人。④与:一起。⑤暴虎:空拳赤手和老虎搏斗。⑥冯河:徒步过河。

【译】

孔子对颜渊说:“国家任用我,我就推行我的政治主张;国家不任用我,我就远避世事,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与谁同行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徒步涉水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赞同的。我一定要找遇事小心谨慎,又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共事。”

【解】

此为门人间有趣的小对话。孔子盛赞颜回,喜欢夸耀自己勇敢的子路在一旁听了,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没想到孔子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从侧面指出“光勇敢是不行的啊”。

【原文】

子曰:“富①而可求②也,虽执鞭之士③,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

①富:财富。②求:合乎道义可以去追求的方法。③执鞭之士:指地位低下的官吏。

【译】

孔子说:“如果财富是可以求得的,即使是给人执鞭这样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做。如果富贵是不可求得的,那我宁愿舍弃它去做我所喜欢的事情。”

【解】

孔子谈论财富的“可求”和“不可求”,指出财富并不是求而必得的。这种“尽人事、听天命”的财富观和今天的投机致富似乎大相径庭。

【原文】

子之所慎:齐①、战、疾。

【注】

①齐:通“斋”,斋戒。古人在祭祀前要净身以示虔诚。

【译】

孔子谨慎处理的三件事是:斋戒、战争、疾病。

【解】

这一章孔子明确指出国君应该谨慎对待的三件事——斋戒、战争、疾病(传染病)。

【原文】

子在齐闻《韶》①,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②为乐之至于斯也。”

画息鼓琴

【注】

①《韶》:舜时古乐曲名。②不图:不曾想到。

【译】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沉浸其中,以至于很长时间都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音乐的快乐竟能达到如此境界。”

【解】

孔子重视音乐,也重视以乐教化,因为音乐无关乎知识、技艺,而是直接作用于心灵,有感于心,陶冶性情。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①卫君②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

①为:赞同。②卫君:即卫出公,名辄,卫国的君主,卫灵公的孙子。

【译】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赞同卫君吗?”子贡说:“好吧,我去问问老师。”于是子贡进去问孔子,说:“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有贤德的人啊。”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伯夷、叔齐追求‘仁’的境界结果达到了,他们又怨恨什么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是不赞成卫君的。”

【解】

卫君,即卫出公辄,是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太子蒯聩因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逃在晋国。卫灵公死后,立辄为国君。此时晋国的赵简子又把太子蒯聩送回,借以侵占卫国。卫国抵御晋兵,自然拒绝蒯聩回国。也就是说蒯聩和辄父子俩在争夺卫君的位置,这和伯夷、叔齐两兄弟相互推让抛弃君位相比,恰恰形成鲜明对照,所以子贡借伯夷叔齐之事试探孔子对卫君的态度。

【原文】

子曰:“饭疏食①饮水,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

①疏食:粗粮。②曲肱(gōng):弯着胳膊。肱,胳膊。

【译】

孔子说:“吃的是粗粮,喝的是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虚渺啊。”

【解】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乐道而守义的高贵品德,“安贫乐道”是孔子一直称赞的。君子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快乐,违背道义而得的富贵和我没什么关系。

【原文】

子曰:“加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②,可以无大过③矣。”

韦编三绝

同类推荐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康德谈人性与道德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所著,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笔下的鲲,是一个属灵的生命。它本来只是一个还没觉醒的生命,天天困在海中,等待它的命运就是去死。但它选择了另一个活法,它飞了起来。它为什么飞得起来?因为它有信仰,它相信海运和风可以把它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它的信心,它获救了。它的意志不是出自自己,而是出自信仰,因此意志就大,能力就强。它的自由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所以是真正的自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自由不是无所事事,它是一种做事的良好状态。上帝给我们自由与能力,是要我们去完成使命,不是让我们只是玩。鲲化为鹏后,它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玩,而是“而后乃今图南”,向更光明的地方飞去。所谓“自由意志”,就是指一颗完全信仰的心。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热门推荐
  • 赚未来十年的钱

    赚未来十年的钱

    对于这个世界上无数投机生意人来说,经济的好坏从来不是问题。甚至于在经济衰退的历程中,商人可以谋取更大的好处,因为商人中的弱者比普通个人更容易倒下去,这个时候“沙滩”上除了尸体还有大量的私人物品无人看管。
  • 冷王爷的甜心妃

    冷王爷的甜心妃

    当二十一世纪美少女穿越到古代看她如何收获美男酷君的心片段一:“东方毅,你别过来,你想干什么?”“清儿,你成天那样的“勾引”我,我不做点什么,岂不是对不起你了”。“啊!不要……
  • 魔王抢亲:我的妻还你永世缠绵

    魔王抢亲:我的妻还你永世缠绵

    小妖:魔君!夫人不嫁……魔君:没关系,我入赘……许多世许多世过后,魔君:夫人,紫云宫就在前面,我们带着孩儿们回家去吧唐云意:不去……魔君:为何?唐云意:你不是入赘了么……就该在唐府与我生死缠绵……魔君:……那只是,只是一种,计策罢了
  • 野性勋章

    野性勋章

    有一个世界……我们从来没去过,有一段传奇……发生在那个世界,有一位过客……缔造了那段传奇,有一枚勋章……只属于那位过客,那位过客,叫做林翼,而那枚勋章,叫做——野性!
  • 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性感的公司

    性感的公司

    “性感”和“公司”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字眼,要如何联系在一起?本书阐述了一个崭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即让企业成为人,成为一个兼具美貌、智慧与个性的人,去诱惑它的股东、员工和客户,让他们坠入爱河,魂牵梦萦。怎样做才能让企业具备人的特性呢?
  • 我的右眼有只鬼

    我的右眼有只鬼

    (新书《鬼出行》已经启程,希望大家支持!)兵旅生涯因伤终止,到家中却得祖上的三个传承:一只封印着鬼胎的鬼胎眼,一只金蚕王与罗刹厉鬼炼制的罗刹鬼虫,一本能给鬼算命的奇书《天机鬼藏》,从此我便拥有了与鬼怪打交道的能力,给人算命不算什么,给鬼算命才是真本事。天道鬼道,厉鬼横行,窃露天机,测命堪舆,看我将怎样一步步颠覆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 情剑风扬

    情剑风扬

    情为何物?付小波,绰号黑虎。他是英雄城友爱路虎啸堂堂主的宝贝儿子。年少多金的他从小就非常的霸道外带一点点的阴险。在一次的偶遇下,遇上了正愁无处可去的方行之。就这样方行之被迫踏上了他传奇一生的第一步。
  • 天错之合

    天错之合

    严封对我来说,是一个迷一样的男人。他再度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已经即将成为我的妹夫。他说,白舒秋,我怎么可能会对你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再有兴趣。可他不断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把我原本平静的生活打破,也让我忍不住一再陷入他布下的天罗地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域剑仙

    神域剑仙

    这里是神域,皆为风华绝代之辈。这是强者为尊的时代,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骄傲。而苏清,却是天才中的天才。通玄,破虚,灵山,归一,神丹,元婴,渡劫,真仙,永生。求仙九步,一步一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