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7200000024

第24章 汉纪:鸿门之宴(12)

袁绍听说曹操袭击淳于琼,便对儿子袁谭说:“就算曹操攻破了淳于琼,我率军前去攻破他的大营,让他无处藏身。”说罢,就派大将高览、张郃前去进攻曹军大营。张郃说:“曹操亲率精兵前去攻讨,肯定能攻破淳于琼等,一旦他们被擒,辎重又被烧毁,那么就是大势已去,我们还是先去救援淳于琼。”郭图则坚持要先攻打曹操的大营。张郃说:“曹操的营寨十分坚固,一定不能攻破。如果淳于琼等被擒,那么我们将全部成为俘虏。”可是袁绍只是派轻兵前去援救淳于琼,而派重兵去攻袭曹军大营,久攻不下。

【原文】

绍骑至乌巢,操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操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遂大破之,斩琼等,尽燔其粮谷,杀士卒千馀人,皆取其鼻,牛马割脣舌,以示绍军,绍军将士皆恟惧。郭图惭其计之失,复谮张郃于绍曰:“郃快军败。”郃忿惧,遂与高览焚攻具,诣操营降。曹洪疑,不敢受,荀攸曰:“郃计画不用,怒而来奔,君有何疑!”乃受之。于是绍军惊扰,大溃,绍及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渡河。操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余众降者,操尽坑之,前后所杀七万余人。

沮授不及绍渡,为操军所执,乃大呼曰:“授不降也,为所执耳!”操与之有旧,迎谓曰:“分野殊异,遂用圮绝,不图今日乃相禽也!”授曰:“冀州失策,自取奔北。授知力俱困,宜其见禽。”操曰:“本初无谋,不相用计,今丧乱未定,方当与君图之。”授曰:“叔父、母弟,县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操叹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也。”遂赦而厚遇焉。授寻谋归袁氏,操乃杀之。操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曰:“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

【译文】

袁绍派去增援的骑兵抵达乌巢,曹操左右亲兵有人说:“敌军骑兵已经迫近,请分兵抵御。”曹操大怒道:“敌人都到了背后,才来报告!”曹军展开了殊死拼杀,随即大破袁军,斩杀了淳于琼等,把袁军的全部粮草都烧成了灰烬。杀死袁军一千多人,并且把他们的鼻子全部割下,将所俘获的牛马的嘴唇、舌头也全都割下,展示给袁绍的将士们看。袁军将士看见后,都万分恐惧。郭图因为自己的计策失败,心中惭愧,于是就又去袁绍那里诬陷张郃,说:“张郃听说我军失利,十分高兴。”张郃听说后,又气又怕,于是就和高览一道烧毁了攻营的器械,前去曹营投降。曹洪疑惑不已,生怕中计,不敢接受他们的投降。荀攸说:“张郃因为袁绍不采用他的计谋,一怒之下前来投奔,您有什么好怀疑的呢!”曹洪于是接受了张郃、高览的投降。袁军随即惊恐不已,彻底崩溃。慌乱之中,袁绍与袁谭等顶着头巾,骑着快马,率领八百名骑士急速渡过黄河逃走。曹军没追赶上,但是缴获了袁绍的全部辎重、图书和珍宝。袁军的残部投降后,全部被曹操活埋了,前后杀死了七万多人。

沮授因为来不及跟上袁绍一起渡河逃走,所以被曹军俘虏,但他却大喊:“我不是来投降的,只是被抓获而已!”曹操和他是故交,于是亲自来迎接他,对他说:“咱们一直分处不同的地方,难得相见,没想到今天您会被我捉住。”沮授说:“袁绍失策,自取败亡。我的才智和能力都未得及施展,被擒是自然的。”曹操说:“袁绍本是无谋之辈,不能采用您的计谋,现在天下纷乱未定,我想与您一同建立功勋。”沮授说:“我的叔父和弟弟的性命,都掌控在袁绍的手中。假如真能蒙您看重,那就请尽快杀掉我,这才是我真正的福气。”曹操叹息道:“我如果早点得到您,天下的事情就不足为虑了。”说罢赦免了沮授,并给予他丰厚的待遇。没过多久,沮授计划想逃回到袁绍军中,曹操这才将他处死。曹操收缴袁绍的往来书信时,得到了许都官员以及自己的部下将领写给袁绍的信,他将这些信全都烧掉了,说:“袁绍当初强盛的时候,连我都觉得无法自保,更何况众人呢!”

【评析】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这次战役对曹操统一北方起了决定性作用。公元207年,曹操终于扫除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完成了他多年的夙愿。在凯旋的路上,他登上了渤海边的碣石山,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中表达了曹操统一北方后的豪迈心情。

卧龙出山

【原文】

汉孝献皇帝建安十二年

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谓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备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译文】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当初,琅邪人诸葛亮寓居在襄阳隆中,每每自比作管仲和乐毅。但当时并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唯独颍川人徐庶与崔州平确信不疑。崔州平是崔烈的儿子。

刘备在荆州,向襄阳人司马徽征询贤士。司马徽说:“平庸的儒生与俗士,哪里能认清时务,能认清时务的只有当时之俊杰。在襄阳这个地方,就有伏龙与凤雏。”刘备忙问是谁,司马徽说:“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啊。”徐庶在新野县拜见刘备,刘备对徐庶很是看重。徐庶对刘备说:“诸葛亮是卧龙,将军愿意见见他吗?”刘备说:“那就请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必须您亲自去拜见他,不能召唤他来,将军应当屈驾前去拜访他。”

刘备于是就亲自登门拜访诸葛亮,前后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屏退左右随从,然后才说:“汉朝王室渐渐衰败,奸臣窃取朝政大权,我不度德量力,打算替天行道,但才智短浅,所以遭受挫折,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然而我的雄心壮志始终没有灭,依您之见我应当如何做?”

【原文】

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司马徽,清雅有知人之鉴。同县庞德公素有重名,徽兄事之。诸葛亮每至德公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公从子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惟德公与徽重之。德公常谓孔明为卧龙,士元为凤雏,德操为水鉴;故德操与刘备语而称之。

【译文】

诸葛亮说:“现在曹操已经拥兵百万,挟持天子而号令天下,确实不可与此人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已历时三代,而且江东地势险峻,民心归附,贤能人才也都乐意为他所用,这个人可以和他结盟,却不可算计他。荆州地区,北方有汉水、沔水作天然屏障,南方则直通南海,东边连着吴郡、会稽,西边则可通往巴郡、蜀郡,这正是大好的用武之地,然而主人刘表却不能据守,这恐怕就是上天赐给将军您的资本。益州四边地势险峻,中间有沃野千里,堪称天府之地;而益州牧刘璋却昏庸懦弱,张鲁在北边,虽然百姓殷实,国家财力充足,但却不知道珍惜,仁人志士都盼望着能够有一个圣明的君主。将军既是汉朝宗室的后裔,又靠信义闻名天下,如果能坐拥荆州与益州,险地固守,抚慰戎、越等族,并与孙权结盟,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观看时局变化,那么霸业就可以建成了,复兴汉朝王室也就指日可待了。”刘备说道:“很好!”从此与诸葛亮的情谊日益密切。关羽、张飞对此十分不满,刘备就向他们解释道:“我得到孔明先生,就像鱼获得了水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再有怨言了。”关羽、张飞这才停止抱怨。

司马徽素来高雅内敛,特别善于鉴别人才。和他同县的庞德公声望一向很高,司马徽于是就把他视作兄长。诸葛亮每次到庞德公家里来,都会在床下向庞德公独拜。庞德公刚开始也不加阻止。庞德公的侄子庞统,从小淳朴寡言,其他人都不认为他有什么才能,唯独庞德公与司马徽非常看重他。庞德公曾经说诸葛亮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因此后来当司马徽与刘备谈话时,不住地向刘备称赞诸葛亮和庞统。

【评析】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的《蜀相》一诗简单地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诸葛亮出场时最著名的恐怕就是“三顾茅庐”了。自从袁绍被曹操打败之后,刘备就带领关羽和张飞逃到了南方,投靠在刘表的门下。就是在这个时候,由司马徽介绍,才知道“卧龙”就是诸葛亮。刘备也就开始拜访诸葛亮,一连两次都没有见到,直到第三次才总算见面了。诸葛亮把天下形势向刘备分析了一下,又指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刘备犹如拨开乌云见明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奠定了独霸西蜀的基础。

赤壁之战

【原文】

汉孝献皇帝建安十三年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同类推荐
  • 100个词串起世界史

    100个词串起世界史

    本书以100个历史关键词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描述史前文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段漫长的世界历史,鲜活呈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巨大的社会变迁、伟大的风云人物、辉煌的文明成就,既有宏观历史脉络的揭示,又有具体历史事件的描述,通俗易懂、简洁生动。
  • 大宋铁骑兵

    大宋铁骑兵

    一个荒唐透顶的游戏竟使得同一宿舍的四名学生集体穿越到了南宋。主角吴鳞变成了在"靖康耻”之时被掳到金国的小裁缝,他无意中发现自己的相貌居然跟臭名昭著的大金军师哈密蚩一模一样,哈哈,一条毒计诞生了:干掉哈密蚩,取而代之!他能成功吗?他的另三名同伙又变成了谁?是秦桧?还是赵构?或是岳飞、兀术、刘琦、韩世忠?昔日的好友现在究竟是友是敌?他创出的针法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葵花宝...?他能不能救出被金人掳走的文武百官,收为己用?他能不能顶住金军的狂攻,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欲知答案,请看本书《大宋铁骑兵》!《大宋铁骑兵》将陪您走过风雨飘摇的大宋河山!
  • 三国之还我万夫雄

    三国之还我万夫雄

    人说曹操是奸雄,刘备是枭雄,若再有一位英雄与二者争锋,岂不快哉?唯一要说明的,我的主角可是汉朝人。
  • 在唐朝的生活

    在唐朝的生活

    回到唐朝的那些琐碎小事儿。(本文有些恶趣,历史方面有错误的地方,还请见谅。)
  • 一个人的二战

    一个人的二战

    文青少年被逼吞下游戏卡,重生民国东北,眼前的世界多了一种模式,英雄模式。山岗之上,一眼看去,黑压压的老毛子,小鬼子,好多的怪,老毛子血厚经验多,小鬼子血薄好收拾,打哪一个,好难选择,算了,反正都是打,一起打好了。
热门推荐
  • 医世无双

    医世无双

    医生?我不是。我只是在神医的教导下,稍稍学过那么十来年而已。武林高手?我不是。我只是在师傅的教导下,稍稍被折磨过那么十来年而已。花心大少?更不是了,我只是在五个妈妈耳提面命的指导下,对女孩子多了那么一点点的了解而已……
  • 主公有令,医妃乖一点!

    主公有令,医妃乖一点!

    "前世为名妓,今生为名士!魏晋,这是群雄争霸的时代,也是美人枯骨的时代。桃夭儿:主公,我会预言!姬十三:赏!桃夭儿:主公,我会论辩!姬十三:赏!桃夭儿:主公,我会易容!姬十三:……罚。桃夭儿:你、你要干什么?姬十三:你换的每一张脸,我都想娶回家,我还以为自己是个朝三暮四的男人,你说该不该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修罗场

    青春修罗场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浪漫的,主人公(欧阳白羽)糊糊涂涂的生活,面对喜欢的人各种笨笨的举动
  •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
  • 菩萨璎珞经

    菩萨璎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虎牙少年王俊凯i

    虎牙少年王俊凯i

    因为上一辈的关系,让一个名叫陈晓婷的四叶草与三只认识,并且成为朋友。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女主和凯在一起了…
  • 两世阴缘:我的夫君不是人

    两世阴缘:我的夫君不是人

    他是超于三界之外的男人,存在于历史的背后却心甘情愿为一个女人献身。她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夜行者,过着自己滋润的日子却心甘情愿为了一个男人努力的变强。本就是相爱的两个人却抵不过岁月,当她忘记了他,当他深爱着她,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BOSS霸临:强行相亲100分

    BOSS霸临:强行相亲100分

    吉家被害破产,渣男未婚夫立马另娶她人,吉欣灵更是被媒体逼入绝境。一场意外,她和找上了权倾天下的聂泽宇,更是传说中传承千年豪门——聂家。她绝望地问道“聂泽宇,我嫁给你,你敢娶我吗?”仿佛一道光,从万丈高空照射下来,让弱小无助的她成为耀眼的中心,因为她现在有个身份——聂夫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则天的佛缘

    武则天的佛缘

    通过虚实相结合的,从另一个角度叙述这位伟大的女性,从人生的不同阶段再现她与佛教非比寻常的因缘。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武则天本人以及唐代的社会风尚及民众信仰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武则天与佛教,佛教与武则天,这其中有着扯不断的因缘。佛教慰藉了武则天一度空寂的心灵,成就了武则天人生的灿烂辉煌,也在武则天时代达到了鼎盛。
  • 远去的日子

    远去的日子

    二十年前乡村的月亮、家乡早年的井水、家乡的小河、橡胶轱轮的小推车……一件件,一幕幕,都化为远去的日子,与我们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