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37900000018

第18章

换言之,任何人都不能自外于理法,尤其读书人更应养德,恪守理法,否则行径便会流于荒诞。而讲求志节与义气的人如果不守理法,则表现在外的行为就会流于鲁莽,变成所谓的意气用事。

所以,唯有同时具备高尚的品德,一个人的学问和志节才有意义。

文华不如简素谈今不如述古

【原文】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樵歌牧咏;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译文】

与其和市井商人结交往来,不如和隐居山野的老人相交来得快乐;与其攀结富贵豪族,不如亲近布衣百姓更为真切。与其谈论街头巷尾的是非议论,不如多听一些樵夫的民谣和牧童的山歌;与其批评现代人不守理法等过失,不如传述古圣先贤的有教育意义的格言善行。

【人生智慧】

人们在相处交谈时,大多脱离不了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例如老师们谈教育、政治人物谈政策、家庭主妇谈家庭琐事,而名利场中的人,谈论的便是现实利益。所以,如果结交以功利为目的的市井之徒,所听到的就大多是逐利的俗事,与其如此,倒不如结交无计算之心的山中隐士,听他们笑谈人间仙境。同样,富贵豪族所谈的多是有关功名利禄、竞逐权势之事,当然不如但求生活安定的平民百姓;而街头巷尾的是非议论,也不如樵歌牧咏来得悦耳。

更何况论人是非者即为是非人,随时都有招惹祸端之虞,与其如此,不如讲述古人的嘉言懿行,作为为人处世的座右铭,不仅可以远祸,还能提高自己的修养。

修身养德事业之基

【原文】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

【译文】

高尚的品德是一生事业的基础,就如同兴建楼房一样,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就绝对无法建筑坚固耐久的房屋。

【人生智慧】

道德是人生所应遵循的理法,如果不遵循理法,人类社会将变成怎样呢?人将纵欲而为,然后由此生起祸端。道德理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做人的根本,必须做好这个根本,做出来的事情才能合情合理,否则就算拥有再好的学识或再大的本领也没有意义,甚至还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祸患。我们不得不承认,道德规范往往比起法律具有更大的约束力,它可以说是维护正义的最后防线,正因如此,有些犯错的人会因受不了道德良知的谴责而投案。

总之,对现代社会来说,有些道德要求或许已经陈旧不再适用,但其精神仍值得取法,高尚的道德仍然是人们应该崇尚和追求的。

无事寂寂有事惺惺

【原文】

无事时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译文】

人在闲居无事的时候,心情最容易陷入昏昧迷乱的状态,这时应该用平静的心情来加以警觉;而当人有事忙碌的时候,性情最容易陷入冲动状态,这时应该保持冷静沉着来控制浮躁的情绪。

【人生智慧】

曾经这么试过吗?假日的时候待在家中,什么事都不做,连音乐也不听,就这样呆呆地静坐着。你会发现,不用多久时间,人就会感到昏昏欲睡,结果难得的假日会在似睡还醒的昏昧状态下度过。所以,当人闲极无聊的时候,最容易心生懒散,而变得意志消沉。反之,当人有事忙碌的时候,精神也会变得亢奋,此时情绪最容易浮躁,不易保持沉着冷静,结果往往欲速则不达,反而错误百出。

所以,闲居无事时,仍应该保持警觉之心,不要让心情陷入昏昧状态;而事务繁忙时,则应该保持冷静,以免急躁误事。

不可轻诺不可多事

【原文】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译文】

不能因为心情愉快就轻易许下承诺,不能借着醉意就乱发脾气,不能因为一时冲动就惹是生非,不能因为疲惫懒惰就有始无终。

【人生智慧】

不轻诺、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这“四不”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因为轻诺、生嗔、多事、倦怠四者是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换言之,人们最容易因为外界的影响而犯下轻易许诺、借酒发怒、冲动滋事及怠惰疏懒等错误。有许多憾事的发生,都是因为犯了上述错误而导致,例如最常发生的青少年斗殴事件,其中不乏原本是好友聚会,却因口角而反目的情形,然探究事发原因,往往都是酒后一言不合而冲动滋事,本来乘兴而往却只能败兴而归。

如果当事人能做到“四不”的原则,即使话不投机,也能控制情绪,而不致以如此不堪的局面收场了。

乐贵真趣景不在远

【原文】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

【译文】

能获得趣味的活动不在多,只要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和几块奇岩怪石,山水景色的意境就已经俱全;能领会大自然景色的地方也不必远求,只要坐在竹屋茅窗下,清风拂面、明月照人,心胸自然旷达辽阔。

【人生智慧】

所谓“乐贵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远”,任何事物无不自成天地,如果能以活泼的心来看待,哪怕只是盆池拳石,也能体会到自然景色的真趣。可惜人们往往执着,总认为要调剂身心就非得置身于名山大川之间,事实上如果一个人心思不静,就算让他身临其境也无法获致宁静。反之,如果拥有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情趣,那么则不必遗世独立,就算结庐在人境,也能领略自然真趣。

所以,要怡情养性何必舍近求远,只消求诸自己胸中,心中若有天地,同样能获得无穷真趣。

恬淡适己身心自在

【原文】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译文】

听任他人去争名逐利,但不因为别人醉心名利就疏远他们;恬静闲适是为了顺应自己的本性,但不因此而夸耀自己清高,不沉迷于名利的竞逐。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为一切的物欲所羁绊,也不为空虚寂寞所困扰,能做到这样就能使身心自由自在了”。

【人生智慧】

不为外物所迷、淡泊名利的高洁之士向来为人敬重,其实恬静淡泊乃是顺应自己的本性,并没有什么值得标榜的。只是许多人并非真正安于恬淡,历来就有不少人靠博取清高的美名,进而求仕,恬淡成了他们通往成功的阶梯,那么恬淡也就变得可悲了。人生存于现实社会之中,不可能离开外物而生活,许多引导人们摆脱外物羁绊的道理,事实上都是虚无的道理,目的是使人免于外物的诱惑,而能保住本性。

人要领悟真性,就必须在摆脱包括引导修行的虚无的道理等一切障碍后,身心才能真正自由自在地在这法空混沌世间生存下去。

忙不乱性死不动心

【原文】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译文】

在事务繁忙的时候,要想能保持冷静而不至于乱了理性,就必须在平时培养清晰敏捷的心神;而想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产生恐惧之心,就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对人生有所彻悟。

【人生智慧】

只有已经彻悟人生的人,才能做到“不乱性、不动心”,历来许多贤能之士都拥有这般豁达胸襟,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很自然事情,面对死亡他们从容以对。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话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震撼着千百年来的人们,使人们在崇敬他们高尚人格的同时,更加钦佩他们的洒脱与淡定。

古人所留下的嘉言懿行足可取法,也启发我们要从平时的修养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善操身心收放自如

【原文】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唯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译文】

白居易说:“不如放任自己的身心,听凭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晁补之说:“不如收敛自己的身心,静静地使自身归于寂静。”过分放任身心的人会流于狂妄自大,过度收敛身心的人会过于枯燥乏味。只有善于掌握自己身心的人,将控制权把握在自己手里,收放自如、随心所欲。

【人生智慧】

人的命运和身心应当靠自己来掌握,把柄在手,也就是主动权在你手里,你才可以自在处之。做自己的主人,而不要做道理的奴隶,处处要有权衡有变通。所有走上极端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正确的。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操持身心同样需要适度,一味放纵,人就会狂妄,像旷野里的灌木,杂枝丛生,难成栋梁。过分地约束自己,则过于死板,伤及树干,使天性受到损害。当收则收,当放则放,与世沉浮,才能掌握自己的身心自由,摆脱种种无谓的烦恼。

去思苦亦乐随心热亦凉

【原文】

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译文】

根本不必特意驱除夏天的暑热,只要消除烦躁不安的情绪,就能使身心清凉;也不必去勉强驱赶贫穷,只要能消除对贫穷的忧愁,就能使心境常处在安乐窝中了。

【人生智慧】

常言道“心静自然凉”,这是佛家所提倡的修行功夫,对此修炼达于炉火纯青境界者,就能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除文中指出只要消除烦躁不安的情绪,就能使身体常处在清凉台上之外,在面临他人的恶意抨击时,这种修行功夫也能化尖如利箭的攻讦恶语为软钉,使其无法伤及自身。

至于贫穷,要看人们用什么立场来界定,这完全是观念问题,例如安贫乐道的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或许在外人看来他是穷困的,但他自己却感到充实而富裕,原因正是其心不为贫穷所累,精神充实,内心才能常保安乐。

卧云弄月超尘拔俗

【原文】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译文】

在芦花纷飞之下,以白雪为床、浮云为帐,可以吸收天地间的自然精气,保全一分宁静;用竹叶做酒杯,一边吟啸清风,一边玩赏明月,可以摆脱红尘俗世的繁华喧闹。

【人生智慧】

作者在此勾勒出一幅神仙般的隐居生活,那种充满雅趣的生活,是忙碌的现代人理想的生活蓝图。人们花费大半辈子的时间和精力打拼,为的就是将来能享清福,很多人常说“将来退休后要远离尘嚣”。其实只要愿意,平常就可以接受大自然的陶冶,来荡涤自己一身的尘气。再者,也可以用“心”去贴近大自然,不一定非得拘泥于形式。

换言之,如果心灵保有一分宁静的气息,即使置身在纷扰的尘世,也能心旷神怡,陶渊明在《饮酒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诗句最能呈现这种雅趣。

心无风涛性有化育

【原文】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译文】

只要心中没有烦恼,所到之处就都是青山绿水的祥和景致;而只要本性中保有化育万物的爱心,则举目所见无不是鱼游鸟飞的悠然景观。

【人生智慧】

犹如佛家所说,升往天堂或堕入地狱,全系乎一心。当人思虑澄明,心中没有烦恼,不为欲念所惑的时候,便升往天堂。反之,为物欲所惑而心生烦恼之际,便堕入地狱。天堂或地狱只不过在人的一念之间,痛苦与快乐只在乎人心,欲望是将人拉入地狱的恶魔。

由此来看,人如果想不被烦恼所困扰,就必先去除欲望。如何能办到呢?凡事知足随缘、不强求,不受外物的束缚与牵绊,就可以令人免于烦恼、消除烦躁,并使人获得真正的人生乐趣。

心境恬淡绝虑忘忧

【原文】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译文】

人的心中有一个真实的妙境,不需要美妙的音乐就能使人感到闲适愉快,也不需要焚香煮茶就能让人感觉清新芳香。这是心念澄净、心境虚空,同时忘却忧思愁虑、解脱形体束缚之故,所以才能自如地悠游在妙境之中。

【人生智慧】

世人千方百计追寻的美妙境界,其实就存于自己的心中,只要你心无挂碍,自然就能得到,根本无须向外索求。但很多人以为,要求得让人身心无拘无束的妙境须向外求,所以,希望宁静的人往往避开人群,到深山里去寻求安静;想要断绝欲念的人,选择出世修行。这样做的结果也许暂时能获得心灵的安宁,但如果心中物欲不除,时间久了反而会觉得枯寂和寂寞难耐,甚至适得其反、变本加厉。

其实,只要断绝俗世的名利与物欲,保持意境空灵,就能摆脱所有的烦恼,使自己悠游在生活的乐趣之中。

了心悟性俗即是僧

【原文】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躔,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译文】

是否能摆脱世俗的烦恼,完全取决于个人之心念。如果能真心领悟,就是屠户酒肆也会变成极乐净土;否则,纵然喜好清雅,与琴鹤花草等为伍,魔障终究还是存在。俗话说:“能够摆脱尘世才能进入领悟的境界,不能悟道的僧人和凡人并无不同。”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

【人生智慧】

人的存心,是决定自己是否能自诸多痛苦中解脱的关键。存心不明一切只是空谈。只要能够彻悟,不论外在环境如何,都跟置身极乐净土一样。反之,如果无法看透尘世,就难免受到杂念的侵扰,无法静下心来。即使一琴一鹤、一花一竹的清雅嗜好也沾染了尘心,又如何能超然物外、修得正果呢?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何许人也?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本小书正是要介绍他的思想、生平与著作,提供一个逻辑清晰而又不失笑点的全面视角,把漫画与哲学、幽默感与整合概括的学术精神相结合,通过其现实性来展现这位反资本主义理论巨匠的思想。 马克思长久不衰的名气正是来自于他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危机的阐释。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下去,在本书中我们将读到有关资本的侦探小说——《追忆逝水价值》。我们还将重新追踪资本积累的机制,直到洞悉商品拜物教的秘密。 本书既是一份备忘录,也是一堂导论课程,同时还是一本趣味读物,本书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工具箱。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老子·庄子(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热门推荐
  • 巽隐集

    巽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姑娘你无敌了

    姑娘你无敌了

    公子:姑娘,你在哪里?姑娘:远目中。公子:……公子:姑娘,你在哪里?姑娘:迷路中。公子:……公子:姑娘,你在哪里?姑娘:牢房中。公子:……公子:姑娘,你的理想型是什么?姑娘:流川枫和樱目花道的结合体。公子:……姑娘,你无敌了。(简介无能,总之,是一个欢脱有点二有点天真,永远保持着少女心的姑娘在网游中遇到一个闷骚腹黑型公子的故事。)
  • 特种兵在古代

    特种兵在古代

    一个从没有失败过的特种兵,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古代。过人的技术,冷漠的性格,让他在新的时代成为无可替代的万人迷...
  • 妃常嚣张:拐带冰山邪王

    妃常嚣张:拐带冰山邪王

    一个巨浪打来,她居然穿越了,成为大岭王国第一废材丑女!然而当丑颜褪去,却是一张何等惊世绝艳的容颜!太子殿下?本小姐还看不上眼!天才姐姐?本小姐动动手指头就能把她虐成渣渣!什么?一大波无良亲戚正在赶来?本小姐一并打包送走!神器在我手,神兽当领头,从此天下谁敢拭锋芒!“娘子,为夫敢。”某男子邪魅一笑,将她一拥入怀。
  • 时间掌控师

    时间掌控师

    前穿500年,与众诸侯君王掌权天下,金戈铁马,肆意厮杀在历史的战场之上。后穿500年,用超高级科技拯救世界,抵御丧尸,创造完美未来。没有时光机,依旧可以在时空之中来去自如。“我是时间掌控师,我为自己代言!”“代你麻痹!赶紧给老子拯救世界去!这次你要回到侏罗纪时代。”“不是吧……”
  • 西门大官人

    西门大官人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作者妙笔生花,配以探索性的编写,描述了《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的身世、经历、情感、欲望、快乐、苦恼,在今天的读者面前悬起了一面鉴古警今的镜子,对了解千古奇书《金瓶梅》有切实的帮助。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3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似色而非

    似色而非

    她,是灵族唯一的结界师,以斩妖除魔为己任。他,是二十一世纪的花花公子,也是被封于禁地的魔界至尊。“大胆妖魔,你在做什么?”某女咬牙。眉头一挑,某男勾起薄唇,一派的理所当然:“摸你。”“给我放手,否则别怪我不客气。”某女大喊。混蛋,敢明目张胆占她便宜,看她不分分钟灭了他。“其实你根本不用对我客气的。”炽热的气息吹在她耳畔。
  • 优秀小学生成语接龙1000条

    优秀小学生成语接龙1000条

    我国是一个具有上千年灿烂文化的古老国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古老的文化和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成语,这些精辟的成语诠释了一个又一个深刻的道理,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成为中国历史的缩影和民族文化的瑰宝。
  • 琼楼吟稿节钞

    琼楼吟稿节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