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3400000027

第27章 风俗传说(3)

拜干亲的仪式是在干亲家家里举行的。干子女一方要由其父母带领着自己当事的子女,带着礼品去拜访干亲家。一般所带的礼物有用面蒸的寿桃和送给干爹妈的衣料,还有香火一类的供品等。仪式是在干亲家的家神佛阁里举行的。干子女要长跪于神主桌子之下,由干爹用一份火纸在干儿子或者干女儿头上空缭绕着,一边向家神通说,自己已经收认了一门干亲,请祖先保佑他(或她)长命百岁,荣华富贵。然后干子女向家神磕头,还要向干爹妈磕头。干爹妈要向干子女赠送镇邪物。镇邪物有两种,一种是项锁,一种是狗毛项圈。项锁是用金叶或银叶打制的锁形饰物,链挂在脖颈上的。狗毛项圈则是红布里絮了狗毛,挽结而成的布项圈。这作为镇邪物的项锁或者项圈,要由干爹妈亲自佩戴在干子女脖颈上的。从此,两家就开始了频繁的往来和亲密的关系,有时其亲密程度超过了血亲关系。因为这除了除灾救难的切身利益之外,按照风俗习惯,每逢节日是必须要去给干爹妈磕头的。比如,要拜年,干爹妈早早预备了压岁钱;拜元宵,干爹妈早早预备了红灯笼;拜端午,干爹妈早早预备了香袋子。而这一切都不是闲情逸致,而是关系到干子女健康长寿的大计,能不去郑重其事地对待吗?

拜干亲也是要许愿心的。事先要在自己家神面前许了愿心,才好行事。拜干亲也分两种,一种是拜一姓干亲,就是只拜一家干亲;一种是拜三姓干亲,就是要拜三家不同姓氏的干亲。这三姓干亲就是要找三家干爹妈,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得一家一家地去拜才成。

拜干亲是有点费神,可是选择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撞干亲按说是不怎么费神的,可是拜谁不拜谁就由不得自己,完全是靠天地神灵的抉择了。而且,这选择的对象碰上什么是什么,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牲畜,也可以是树木石头。一旦撞上这被撞的对象就是干亲家,只有认可的份儿,绝对无反悔的道理。

撞干亲若是撞上了人,就要一如拜干亲的规程行事,没有什么变通的余地。撞干亲可以带上娃娃,也可以不带娃娃,但必须带上一个锅盔。不管撞上了什么人,都要把锅盔赠送对方。对方不管是谁都不可推辞,要无条件地接受。接受的标志就是收下赠送的锅盔,并解下自己腰上的裤带绳,回赠对方。然后再作其他礼节。

若是撞上了人以外的其他东西,只能是当场拜认。如果是一头牛,就要赶快找到牛的主人,说明来意,主人是不会拒绝的,就把供品给牛吃,还要给牛头上挂红,还要管牛叫干爹妈。当然,主人也可以替牛做一些过场讲究的。如果是一块石头,就要在石头前献上供品,自己点燃了火纸,在娃娃头上缭绕一下,叫上一声干爹妈,磕上一个响头,算是关系的确立。不过从此以后,这牛这石头就正式成为孩子的干爹妈了,每次见面还得表现出恭敬状,决不可怠慢了的。据说当年有一个娃娃撞了一头大牛为自己的干爹,他就经常跟着这头大牛叫干爹,还不容许使役,闹得家人不知所措。

而这个拜了三姓干亲的孩子,就要改个小名叫作“三姓保”。而民间歌谣中也就有了两句戏谑的歌词:“三姓保,球球扎上满街跑。”这不是顺口的韵词,而是有实际意义的:这三姓保因为干亲的保佑,健康成长,并且雄壮威猛。

讲述:姚杨氏 采录:许学诚

注释:

①变狗:当地把婴幼儿生病叫作变狗,可能是为了回避“病”的不吉利。

②苦纳:当地方言,意思是难言的苦衷。

打海子

打海子是流行在康乐乡,也就是现在大河镇的一种求雨方式。

打海子求雨仪式的规模宏大,参加的人数至少也要有二三百,而且参加者还必须是一色的身强力壮的男性青年,大家必须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农具铁锨来到西海子边上,举行这项仪式。

打海子之前,乡约农官们就会聚集在乡政府对面的牛王宫里开会,商议打海子求雨的事宜。仪式举行的具体时日是通过占卜确定的。

到了举行求雨仪式的这一天,全乡家家户户的青壮年男人,都早早把自己的高头大马刷洗得干净整洁,鞍鞯笼头收拾得有条不紊,自己也收拾得干净利落,还格外鼓足了精神头儿,跃跃欲试等待出发。北乡是由东西排列的多个自然村落组成的,仪式中所要打的西海子在其乡的西头,于是,打海子的队伍就只能从其乡最东头那个叫作大河沿的自然村出发。一个自然村是一个编制单位,有十多人二十人,大概像是军队的一个班,个个骑着高头大马,并且每人手持一把明光闪亮的铁锨,俨然威风凛凛的骑兵。按照方向顺序,第一个自然村的队伍出发一路向西走来,第二个自然村,第三个自然村……陆续加入其中,尽管其队伍在不断壮大,但队列仍然是两路纵队,显得漫长而庞大。及至乡政府所在的旧户村时,队伍不仅庞大,而且人和马的情绪也渐渐地高涨起来,人喊马叫,像是在酝酿一次冲锋。而到了临近西海子边上的西户村时,整个队伍就会在一声呼唤中发起冲锋,向西海子蜂拥而去。好像是西海子里有什么十恶不赦的顽敌急需他们去征服似的。

到了西海子边上,人下马,马脱鞍。就地杀羊作为祭品,供奉在临时搭起的祭坛上。被特意请来做法事的和尚或者道士,念上一篇经,所有参与仪式的人都要跪下来,向着海子三叩九拜。这时候,海子里好像有一位主持耕云布雨的龙王,会在人们的祈求中喜降甘霖。

接下来,祈求的大军在法师的指点下,呼啦啦地站起身来,手持铁锨向海子边上冲来。原来这海子中间有一条长长的沙洲,当地称为海带。海带的端头有一处豁口,将沙洲两边的水域连通起来,所谓的打海子就是人们用铁锨铲起泥土,扔到沙洲的连通处,将豁口堵住。说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求雨的目的。参加打海子的都是使用铁锨的高手,一团团的泥沙,从铁锨头上飞出去,就像一个飞腾的乌鸦群,向十多米远的豁口飞去,落下时立刻激起一片水花,十分壮观。这时候,这西海子好像是潜藏着一个制造干旱的罪魁祸首,必置之死地而后快。

沙洲的豁口被堵住后,求雨仪式也就宣告结束。据传说,这打海子的求雨方式十分灵验,有时刚刚打毕,大雨就会应时而下。接下来的常常是回家路上的赛马活动,每个人,每匹马都是必须参与的赛手。又是在一声吆喝中,群马争奔,人头攒动,那阵势比来时的冲锋还要激烈。而往往这个时候,大雨倾盆而降,就会使本来激烈的群情火上添油,以致大家在马上互相拉扯厮打,连落马也毫不在乎。

讲述:许泰儒 采录:许学诚

杨爷泉取水

杨爷泉取水,是巴里坤城求雨的一种仪式。

杨爷泉取水的求雨仪式是极其隆重又独具特色的宗教活动,这项仪式必须在镇西汉城西南郊的龙王庙里举行,而且一般都是由官方组织,群众参与,由和尚、道士或者巫师主持的。

在确定要举行求雨仪式之后,县府的衙役就告示全县,并鸣锣沿街宣告,城里乡外要断屠三天,即在求雨之前和求雨之后尚未行雨期间不得杀生,不得吃荤。并且立即动员通街百姓打扫街道和院落。主要街道上挂起书有“油然作风,沛然降雨”的横幅标语。家家户户门首都要设一香案,供奉用黄表制作的牌位,上书“九江八河龙君之神位”,除了一天三番的上香叩拜,还要在案上贡献一个盛有清水的木桶,水里插一根杨柳枝条。叩拜中,年老的佛教信徒会模仿观音菩萨的风采,以杨柳枝条蘸水祭奠龙君。

接下来的程序是文童求雨。也就是组织起城里的学生、读书人和尚未启蒙的儿童,轮流去龙王庙进香叩拜乞求。叩拜者在进庙前必须斋戒沐浴,进庙时必须除去帽子头巾和鞋袜,以表赤诚恳切。

如此这般的文童求拜倘不济事,就只好实行武将祈求了。这种武将祈求的方式当地人称作杨爷泉取水。杨爷泉在龙王庙西南五公里一个名叫黑沟的山沟里的崖畔上,泉眼呈月牙形,荫蔽在丛林的草木之中,时有清水潜溢其中。据说这个泉眼就是当年杨四将军用箭镞凿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求雨的仪仗队赶到这里,来汲取这个泉里的水。

据说求雨的队伍是清一色的男人组成,绝对不让女人介入。其组成人员无非是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地方绅士,还有和尚、道士、巫师等宗教人士。但一名背水瓶的童男子却是必不可少的。仪仗队伍在和尚高僧或道士的引领下,大家相跟着步行半个时辰,来到杨爷泉边。杨爷泉边的祭奠仪式一定是很有特色的,可惜参与者均已作古,不得采访而详尽叙述,只能述其概要了。现在只知道的是在祭奠叩拜之后,要将一个小口瓷瓶投入水中,任其漂游流转;其目的是要它自动注满清水,却万不可人为,亦不可焦躁,只能虔诚地在祈祷跪拜中恭候。等那瓷瓶注满了泉水,立刻如获至宝,将瓷瓶捞出,以红布封瓶口,以红绳扎瓶颈,才以宝瓶倒悬挂童男颈背,凯旋回庙。这一回打头引领仪仗的不是和尚道士,而是这颈背悬挂宝瓶的英俊童男了。取得了杨爷泉的水就意味着求雨的成功,仪仗成员兴高采烈自不待言,大家踏了鼓乐,一路下山,飞快地回到龙王庙,以进行后续的仪式。

一直等待在龙王庙内迎接圣水的巫师,见圣水一到立刻俨然以杨四将军的替身自居,早剥光了衣服,赤条条地跳入庙内的烟柳池中,喑恶叱咤,翻江倒海地折腾上一阵,才上得岸来,抡起亚麻编织的鞭子,噼噼啪啪地在庙院内狂抽一阵,才庄重地接过圣水瓶,贡献在龙案之上。

至于这样的武将求雨是否一定成功,不得而知。所知道的是求雨成功,喜降甘霖之后,庙里肯定会唱大戏,热闹几日的。

至于杨爷泉取水求雨仪式中的杨爷,民间传说没有提供他的名字,可能因为他排行老四,被叫作杨四将军。而他的事迹和这仪式的来历却有一点说头。说是这杨四将军奉朝廷之命,带兵西征,来到镇西,因为缺水,军队处于干渴之中。他下令就地打井不成,找水不到。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拉满了自己的硬弓,搭上巨箭,向一石崖上射去。箭镞射进岩石数寸之深,等到士兵用力拔出箭镞,一股清泉便喷涌而出,解救了大军的干渴之急。后来也就形成了这杨爷泉取水以求雨的风俗。

讲述:牛炜哈忠廉张钧 采录:许学诚

镇海碑

镇海碑的传说很生动。

镇海碑是俗名,它的学术名称应该是裴岑纪功碑。在清代雍正年间发现这个碑之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块碑的。直到岳钟琪带兵来到巴里坤驻军屯田,他的士兵在现在石人子乡耕地的时候,犁铧从泥土中翻出来了一块青色的石头,上边还刻着几行字,以为不是寻常之物,就报告岳钟琪。岳钟琪细细地读完了碑文,不禁心里涌出一阵狂喜,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个难得的文物珍品,就立刻命令下属将这块碑搬运到自己帅府,供奉在客厅里,每日端详把玩。

原来这碑文记载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说是在东汉的时候,蒲类海边的草原上居住着匈奴呼衍王的部落,这个部落头人不肯安分守己,总是喜欢制造事端。于是敦煌太守裴岑奉朝廷的命令,带三千人马来到蒲类海边,经过一场激战,杀死了呼衍王和大小头领,打败了这个部落。因此就找了一块平整的青色石头,将这个历史事件用文字刻画在石头上。裴岑平定呼衍王的事件,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个石碑就弥补了一项历史的空缺,它的史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据说这个石碑还有震慑海子里冷龙的作用。

于是,岳钟琪在巴里坤驻扎几年,要离开的时候,就在汉城北门外的关帝庙里建了一个亭子,将这块裴岑纪功碑搬运过去,供奉在亭子里,这个亭子就有了一个名字叫作“镇海碑亭”。

在民间,人们忽略了这个石碑的历史价值,却夸大了它震慑冷龙的神奇功能。连乾隆时期的大文人纪晓岚也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予以记载,说是因为这海子里有冷龙盘踞,镇西地方的天气才这么寒冷;幸亏有这镇海碑将冷龙震慑住了。因此,人们在过年的时候也不敢大放爆竹,为的是害怕惊醒了冷龙。

后来,在风俗的不断演绎中,这镇海碑的功能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神奇了。这头一个神奇功能是避火,说是有人做过实验,拿一捆非常易燃的干麦草,堆放在镇海碑附近,点燃了,燃烧起熊熊大火,可是当火势接近石碑的时候,大火便不扑自灭了。这第二个神奇功能是能避风浪,说是有湖南籍的一位将军回老家,坐船过洞庭湖,遇上大风浪,要是平素定会船翻人亡,可是就是因为他揣有镇海碑的拓片而安然无恙。

有了这样神奇而伟大的功能,人们就争相拓印。大量的拓印威胁着石碑的安全。在乾隆年间,有个名叫刘存祥的军官和一个名叫申兆定的书法家对此很担忧,他们就想了个办法,精心仿制了一个木质的镇海碑,其精细简直可以以假乱真。从此就用这个仿碑代替真碑,供人们拓印之需。才使真碑得以免遭磨损之威胁。

同类推荐
  •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家教蒙学与文化内涵。包括《家范》《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菜根谭》《蒋氏家训》《明太祖高皇帝訓》《曾国藩家书》《潜川徐氏家规》《合族公议条例列后》《孝友堂家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三字经》等。
  • 交通里的玄秘事儿

    交通里的玄秘事儿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的确如此。回顾历史,从人类文明的源头说起,那时候既没有路,也没有交通工具,古人茹毛饮血,为了觅食,为了生存,一步步地走出了路。道路为人类开阔了视野,提供多种生存的可能。而马、牛、车等作为运输工具,把人类的双脚解放出来,更方便了扩大生产、经营。没有道路,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不能通往强盛。该书展现了中国交通发展史,对相关史料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还原出真实的历史原貌,让人在感慨的同时,领略鲜为人知的交通古文化.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 盛澄华谈纪德

    盛澄华谈纪德

    纪德今日已被公认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欧文化演进中最后而也是最光荣的一环。这一位七九高龄的当今文坛宗师,至今仍坚贞地操守着他一生为人与为艺术的态度。他的真诚与“为良心自由,独立,反奴役”的信心使他成为今日最卓荦的中流砥柱,与一切势利的实用主义式的“现实主义”相拮抗。他属于蒙田以来那种人性而柔和,且又无微不至的散文传统;他的“我”,丰富而亲切,虔敬而舒卷自如,最足阐扬法国清明的人性批评传统。和马拉美一样,他是朴素的道德家;另一面,他又和勃朗宁,勃莱克,尼采,陀斯妥易夫斯基紧凝成一支坚强的反中庸常识的精神血统。
  • 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渴望能够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到跟自身相近的朋友。可是,这些神秘的“邻居”却似乎和人类开起了不大不小的玩笑。虽然时常有关于不明飞行物“光临”地球的报道,甚至还有报告称外星人绑架了地球人,但是至今人类仍然孤独地生活在茫茫宇宙中。除此之外,神秘的法老诅咒、奇异的“狼孩”、恐怖的吸血鬼,以及隐隐现现的深海人鱼,都无一不挑战着人类的认知空间。就连人类自身也是谜团重重,如有的人的身体会散发香味,有的人具有神奇的第六感……
热门推荐
  • 湘西神兵

    湘西神兵

    “兵”非兵员,亦非兵器,而是多种神奇,玄妙功夫的代称。这些功夫并非武侠小说里所描写的那样,注重一招一式的贯通,所发出的力道讲究稳,准,狠。然而湘西神兵与武术截然不同,它是由唐朝初期的法恋姊妹,美女三娘而传,跟远古时的东山圣公,南山圣母所传功夫相似,俗话称,“大把戏七十二套,小把戏多如牛毛。”无论施展何种神功皆百发百中,绝无疏漏,威力大小都在一念之间,令人防不胜防,凡对手过招,虽非武力也九死一生,令人叹为观止。
  • 道德真经三解

    道德真经三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盛世婚宠:诱拐娇妻

    盛世婚宠:诱拐娇妻

    这是一个关于腹黑高冷的特工总裁有拐伪“前妻”的故事,这是一个聪明一世又糊涂一时的小女人与大灰狼斗智斗勇却反遭诱拐的血泪史。空有高冷禁欲的气质,却常年流连花丛,在他的身上,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话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并不是。因为这个男人是真高冷,假多情。他是国家看中、暗地培养的高级特工,从十六岁起就在为国家奉献青春,算的上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大好青年。花心是伪装滴,多情是制造滴。他也没想到,被上面召唤回国,就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婚事砸中了。本来对婚姻就十分淡薄,他对另一半也不会有太大的要求,毕竟自己是一个脑袋上时刻悬着一把刀的人。于是他打算顺从家里,讨个老婆回家奉养爸妈。
  • 香宋词

    香宋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道灭神器

    六道灭神器

    公元3050年,人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一种新武器灭神器横空出世。然而接连的灾难使得人类遭受了灭顶之灾,灾难的尽头到底是灭绝还是进化。…………远古的战场终将解封,六道的轮回,四圣的降临。一切的事情究竟是必然还是偶然…………他,被兄弟背叛,被迫离开影魔族,为了复仇,他“巧合”的拿起了六原种灭神器,强者终将归来。他,机缘巧合下得知事情的真相,无数巧合皆成因果。是步入六道的轮回,还是进入四圣的阶梯,无人知晓…………
  • 倾城莫染

    倾城莫染

    前世的莫染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子一个,她只有一个清秀的脸蛋,平平的身材。这样的人应该来说会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但是她却身处在一个修仙的世界,以实力为尊。然而她也有灵根,虽然也只是一个平平的灵根,但是足够她被那些修仙门派看中,这个世界天才可以很多,但更多的是基石。莫染就是这样一个基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可以一直这样修炼下去,可以飞升也能圆寂。世间偏偏就有那么多的意外,她到了另一个世界,而且,她还发现另外一个世界的她才是真实的她。
  • 宿愿笙笙

    宿愿笙笙

    她是在21世纪苦苦挣扎求生的小小人儿,她是古时风华万千不可一世的王府继承人。当两个灵魂纠葛缠绕在一起,会有怎么样的故事发生……
  • 爱上你,黏上我

    爱上你,黏上我

    雨荷是美丽的,是那种纯纯的,清丽脱俗的美丽。她温婉可人,但眉宇间绝对不缺少清高的气质。药店里的人都喜欢她,包括小工、老板和老板娘,因为她是如此的娇弱和楚楚动人。
  • 宠冠天下:公主不和亲

    宠冠天下:公主不和亲

    她是传说中的塞外公主,大只,野蛮,体毛多。简而言之一个字,丑!可他呢,却是皇族里,最最卑微的皇子了。不良于行就算了,脸上的疤让他永远只能躲在府里,成为众人的笑柄。所以,他成了跟蛮帮公主和亲的工具。却没想到,洞房花烛夜,他却被传说中的公主,主动推倒在了床上!“相公,我美不美?”嗯?眼前的小脸,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相公,你喜不喜欢我?”呃...饶是大胆如他,也不禁老脸一红,却还是点了点头。“那相公,我们一起做羞羞的事情,生宝宝好不好?”瞬间,原本甜蜜的洞房花烛夜,变成了某皇子的受难窟!“哈哈,相公,从此以后,你可就是我的人啦!”呜呜,那你要负责的哦
  • 毒宠:王妃逆天

    毒宠:王妃逆天

    他和她的故事因为一副千年寒棺,世世惜,生生恋。成亲之日,他对她说:“本王不会碰你,本王爱的是你姐姐。”果真,他待她如亲妹。成亲之后,她对他说:“你的王府不干净。”他不语,伸手摸摸榻上有没有灰尘。她绝色容颜凑到他面前,“我是说月圆之夜王爷有没有看到过蛇妖、鬼、无面尸身之类的脏东西?”他依然不语,伸手摸摸王妃的额头看看有没有发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