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19500000005

第5章 行明:既无过之,亦无不及

【原典】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释】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这正如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1万事都要讲究一个“度”

孔子在这里提出了“过”和“不及”两个概念,是后来成语“过犹不及”的最早来源。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

这一段话是对“过犹不及”的生动说明。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及貌似不同,其实质却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

为什么一般人修道而不能成道、得道呢?孔子说,我现在懂了。聪明人太聪明了,超过头了。我们大家都有这个经验,有时手里拿着帽子找帽子,找了半天,哦!在这里!禅宗里头讲“骑牛觅牛”。骑在牛背上,说,“我的牛找不到了!”“愚者不及”,笨的又太笨了,够不到。所以不能“中庸”,做不到恰到好处。

因此,学问太好的人不能成道,像佛家的“所知障”,学问越好、佛学越懂得高,越不会成功,只能讲讲经、讲讲佛学。那么,不念经,也不学佛,好不好呢?“愚者不及也”,也一样不会成功。

孔子又重复地赞叹:道——后世这个道为什么不明了呢?我知道了,“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贤”与“不肖”,是古代两个代号。贤——有道德的人,有学问有道德谓之贤人。不肖——看不起学问,不守道德谓之不肖。这两者也都不能成功。

所以中庸之难,难在恰到好处!这个同做菜一样,不咸又不淡,那真不容易!

好多事情如果走向极端,把事情做过了头,会远离自己的目的。同样道理,如果做得不及,往往导致功亏一篑的惋惜,或者被人愚弄欺骗的无奈。所以万事都要讲究一个“度”字。

三国时期,杨修恃才傲物,熟知曹操心思,为曹所忌恨,终招杀身之祸。曹操修一花园,在门口写一活字,众人不解其意,独杨修知其嫌门阔,于是将门改小。又一次,曹在一酥盒上长长地写道“一合酥”。因古时写字是竖着写,别人又不知曹意,独杨修开盒拿起酥饼吃起来。杨修见别人不吃,就得意洋洋地对旁人讲:“将这三字拆开,就是一人一口酥,大家吃吧!”曹操听说此事,深为不满。

又一日,行军途中,曹操发出军令“鸡肋”。杨修于是收拾行李,准备撤兵。当时曹操还没有令将士撤军,于是众将士问杨修为何要收兵。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要撤兵!”曹操听说后,以造谣惑众、扰乱军心罪处死了杨修。

杨修的才华,在中庸学看来,其实只是小聪明。行中庸之道者,虽心里明白而不随便表露出来,绝不表现比别人聪明。如果杨修知道他的聪明会给他带来灾祸,还会耍小聪明吗?所以他的愚蠢之处,就在于不知自己的聪明会招来杀身之祸。这样的人是聪明吗?多年中,他被提拔得很慢,肯定是曹操不喜欢他的缘故。对此他没有意识到曹操对他疑心越来越重。这就是说,该聪明的时候他反倒真糊涂起来了。如果他能迎合曹操,不表现他的聪明,或适时适地适量地表现才能,那么他很可能会成功的。人们也许会说,杨修之死,关键在于曹操也聪明并且多疑,但是换了谁,一个上级能愿意让部下全部知道他的心思、他的用意吗?显然杨修最终非失败不可。这可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他的才华太外露了,从谋略来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那么除了灾祸降临,他还会有什么结果?曹操何等聪明之人,在他跟前,笨蛋当然不会受重用,才能太露又有“才高盖主”之嫌,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会掌握“度”,过犹不及。

相反,朱元璋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得益于他早期的“藏锋守拙”。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打天下的前期,攻克徽州后,在各支争雄队伍中,实力可说是很强大了。但是否应马上称王,引起天下的瞩目,还是继续增强内功,扩大根基则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关键而急切的问题,这时他采取了由部下邓愈给他推荐的隐居知识分子朱升的建议。针对朱元璋问朱升,“在当时形势下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思是说,第一要巩固后方;第二要重视发展生产;第三要作长远打算,别忙于称王。朱元璋认为很好,就采纳了他的意见。可以说,朱元璋走向成功,与此大有关系。

如果说杨修之死是“过”的后果,那么“不及”同样也不会善终。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大军相持在长平,一时难以决出胜负。后来,赵王误中了秦的反间计,使用赵奢的儿子,只会纸上谈兵而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赵括的母亲放心不下,面见赵王,说:“了解自己儿子莫如他的母亲,我认为绝不可用赵括为将。”赵王不解,反问道:“此话怎讲?”赵括的母亲回答说:“我刚嫁给他父亲赵奢的时候,见赵奢为将,不把官俸据为己有,而是用来养士,仰仗他供给衣食的达数百人。大王赏赐给他的财物,全部分给下级军吏。自从他领受大王之命的那天起,便一心为公,不再过问家庭私事。今赵括一旦当了大将,便目中无人,趾高气扬起来,军吏没人敢抬头正视他的。大王之所赐,都归他个人私有,而且经常说:‘看有价钱便宜的好田地、好住宅,能买就赶紧买下来。’父子虽都姓赵,但二人的志向却大异。因此,我建议大王不要重用他。”

赵王说:“不要说三道四,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说:“大王如果非用不可,出了问题,恳请不要株连赵家本族。”赵王连声答应说:“好,好。”

赵括当上大将以后,完全改变了老将廉颇坚守不出的策略,大举出击,被秦将白起打败,四十余万降卒尽被坑杀,赵括也被乱箭射死。他母亲哀叹道:“果然不出所料!我早把他看成死人了,像没有这个儿子一样。”赵王也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不再追究赵家之罪。但此役之后,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终于为秦所灭。赵括只知纸上谈兵,在实战和凝聚人心方面,远不如其父赵奢和大将廉颇,最终招致全军覆没,实在可悲可叹!

如果说赵括是实践上的不及,那么有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则是在认识上的不及。这位人物就是项羽。项羽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但不是战略家,一旦涉及战略问题,他就显得极其幼稚和目光短浅。

例如,在灭秦之后,他放弃关中四塞之地而东归彭城,这使他在军事上失去战略要地,在经济上也失去了大后方。如果他以关中为都城,那么刘邦就不会那样轻易地从汉中杀出,可以说是掐住了刘邦的咽喉。项羽懂得军事、深知关中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他不封刘邦为关中王,而封秦王朝三位降将,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他目光短浅,认识上存在不及,稍有成就便急于回家乡炫耀富贵,这不是战略家的风度。他过于迷信自己的力量,迷信到自我崇拜的程度,他一辈子都生活在这种自我迷信的氛围之中。这种过分的自我迷信使他看不清自己的政治对手。鸿门宴上他放走刘邦,有人说项羽沽名钓誉,有人说项羽性格宽厚憨直,这都没有说及要害。项羽之放走刘邦,是建立在他对自身充分自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自己可以打败虎狼之秦,区区刘邦又何足挂齿!因此当刘邦前来谢罪表示不敢背德的时候,他的警戒线就全部撤除了。尽管有范增在身边一再暗示提醒,但他的自信心又促成了他的刚愎自用。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将来与自己争夺天下、要自己脑袋的人,正是眼前这个俯首帖耳的刘邦!在这一点上,范增比他高明得多。后来待到他看清自己的政治对手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

项羽在认识上的不及,导致了他的失败。在乌江边上,一老者欲渡其过河,以图东山再起。但他又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自刎乌江,实在令人叹息不已!

2物壮则老,过犹不及

“酒饮微醉,花看半开”,凡事总要恰到好处。事物达到了强盛的极点,就会逐渐衰弱,这就违反了“中庸”的原理,会很快地灭亡。

月盈则亏,水盈则溢。水与月都是自然界最有道的两种事物,连它们都不能太满,何况人。

你喜欢眼光明亮,这样过了头,就会沉溺于色彩,追求华丽;你要求耳朵清楚,这样走过头,就会迷惑于音乐,追求空洞不实的东西。

你喜欢仁,过分苛求,就会与人们的日常习惯发生冲突。你喜欢义,不顾常情,就要违背事物的常理。你讲究礼节、仪式,就容易犯虚伪造作的毛病。

人欢喜过度了,便会阳气偏旺;愤怒过度了,便会阴气过盛。如果阴阳二气都涨起来了,人体必受伤害。这就是阴阳失调,人体平衡被打破,生物钟被打乱。

人们高兴或者发怒,一旦失去常态,生活也便失去常规,思考问题便会不得要领,办事也会一意孤行,不成体统……

凡事不可太过,应有度。

这个度不是外物加于我身的规定制度,而是每个人自知之明的极限与临界点。

人在各方面都是有限的,行动、认知,莫不如此。庄子也曾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就是说有限认知的人不可能获得无限的知识。如果硬要以有限追求无限,那么注定失败。

凡事不可太过。“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春风得意,人生最风光、最美妙的际遇总是最短暂的,要懂得见好就收,锦上添花固然精彩,适可而止却最明智。

对于钱财,也不要大肆积聚。要积聚钱财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钱财运用得当。一个人只要肯努力,有好机会,多半能赚到某种程度的资产。

问题是,积聚了钱财后怎么办?

有的人投资事业,有的人买华屋、买名车,只要是不过分,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人专用一些旁门左道的伎俩,罔顾法纪,大赚不义之财,虽然他累积财产看起来易如反掌,可是法网恢恢,迟早必有牢狱之灾。又如一些爱名贪利的人,必定会拼命地追逐争取,甚至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最后也都会自食恶果。

谁都乐于追求完美,让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但问题不在于完美能否实现,欲望是否得到满足,而在于能不能“止于至善”,不要画蛇添足,否则自己打破了完美,欲望也变得扭曲变形,人也就迷失了自己。

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能做的便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追求,人生变故,犹如流水,事盛则衰,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恰到好处则是不偏不倚的中和。

3适度才是正确的选择

一饮一食皆有味,然而孔子却说饮食者“鲜能知味也”,为什么呢?因为饮食者大多“过”或“不及”。“过”者以超越的态度将味消解、转换为生命的材料、工具等,而“不及”者匆匆忙忙把饭吞进去,而不回味、不思想。“过”与“不及”尽管有差异,但都是食而不知其味。

《中庸》寻求的是饮食而知味。知味的办法就是消除对饮食的思想超越(“过”)以及食而不思想(“不及”),就是回到饮食本身,在饮食中让味到来(“回味”)。就对道的理解、把握(即知“道”)而言,则须消除以言、知“过”道,以及沉溺于“身”而“不及道”,从而如饮食知味般“身”入“道”、“道”入“身”,而得以知“道”之味。道入“身”才使道得以“行”,得以“明”,此即破除“过”与“不及”的中庸之法。此是“味”之方法论的秘密。

《百喻经》里讲了一个“愚人食盐”的故事,说的是一个愚人到别人家里做客,夹了一筷子菜,觉得味道淡了些,便告诉主人,主人往菜里加了半勺盐,愚人再尝,觉得非常好吃,味道鲜美无比!于是,愚人想,主人只是往菜里加了半勺盐,菜就如此鲜美,若是再加几勺,那肯定是天宫佳肴之味了!于是,愚人趁主人没留神,偷偷地又往菜里放了几勺盐,结果呢?咸得他苦不堪言。

这则故事同样告诉人们,适度才是正确的选择。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若是在纠正偏差时,分寸把握不当,力度不够或者过猛,都将会事与愿违,从而陷入新的失误与偏差之中。心正行则正,心偏行则偏!无论对谁,无论解决处理任何事,都要心正、心清、心公,否则,就不可能“执中”。

偏激要不得。无论碰到什么事、什么情况,要冷静,不能出现偏激的心理。如果出现偏激的心理,头脑就会发热;头脑一发热,什么过激的话都有可能说出来,什么过激的事都有可能做出来。

偏废同样要不得。面对事务,不能凭自己的好恶去处理,更不能依自己的恩怨情仇去解决。

任何能力的获得都需要训练学习,“知味”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应“志于学”,哪怕自己已经功成名就了,甚或年岁大,记忆力减退了,也应该不忘学习,持续悟“道”。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知味”的能力,才能让人生之灯永远明亮。

这就需要善动脑,能举一反三;善联想,能触类旁通;善推理,能以近制远。听于无声,见于无形;尝一滴之咸,而知沧海之性;窥寸隙之光,而见日轮之体。品味而不“回味”,很难真正地享受到味道之美、之鲜。人不应似蚂蚁,只会去收集;也不应似蜘蛛,只会从自己肚中抽丝;人应如辛勤劳作的蜜蜂,采集百花之蕊,酿造出人见人爱的香甜蜂蜜。在对比中品味而感恩,在实践中知味而奋进,在总结创新中体味而发展。只有抱着乐观向上的态度体味人生,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享受成长、发展的快乐。

4骄矜者无知,自知者智慧

“中庸”不是平庸、碌碌无为,中庸追求的是不亏不盈,可进可退,不急不缓、不过不及、不骄不馁,得人生大智慧与为人处世中较为完美的平衡点。中庸要求我们做人处世追求适量、守度、得当,不偏不倚为宜,越位和缺位都不合适。

现实中,有许多人过于骄傲专横,傲慢无礼,妄自尊大,好自夸,自以为是。具有骄矜之气的人,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做事比别人强,看不起他人。由于骄傲,往往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则做事专横,轻视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劝忍百箴》中对于骄矜这个问题这样说: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够把守住。富贵而骄奢,便会自食其果。国君对人傲慢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傲慢会失去领地。骄傲自夸,是出现恶果的先兆;而过于骄奢注定要灭亡。人们如果不听先哲的话,后果将会怎样呢?贾思伯平易近人,礼贤下士,客人不理解其谦虚的原因。思伯回答了四个字:骄至便衰。这句话让人回味无穷。

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骄矜之气盛行。骄横自大的人,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于他人。做领导的过于骄横,就不可能很好地指挥下属;做下属的过于骄傲,则会不服从领导;做儿子的过于骄矜,眼里就没有父母,自然不会孝顺。

骄矜的对立面是谦恭、礼让。要忍耐骄矜之态,必须不居功自傲,自我约束。常常考虑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

固执自己见解的人,会不明白事理;自以为是的人,不会通达情理;自傲者,不会获得成功;自夸的人,他所得到的一切都不会保持长久。

太平军攻破向南大营后,清将向荣战死,太平军举酒相庆,歌颂太平军东王杨秀清的功绩。天王洪秀全更是深居不出,军事指挥全权由杨秀清决断。告捷文报先到天王府,天王命令赏罚升降参战人员的事都由杨秀清做主,告谕太平军诸王。像韦昌辉、石达开等虽与杨秀清同时起事,但地位低下如同偏将。

清军大营既已被攻破,南京再没有清军包围。杨秀清自认为他的功勋无人可比,阴谋自立为王,胁迫洪秀全拜访他,并命令他在下面高呼万岁。洪秀全无法忍受,因此召见韦昌辉秘密商量对策。韦昌辉自从江西兵败回来,杨秀清责备他没有功劳,不许入城;韦昌辉第二次请命,才答应。韦昌辉先去见洪秀全,洪秀全假装责备他,让他赶紧到东王府听命,但暗地里告诉他如何应付,韦昌辉心怀戒备去见东王。韦昌辉谒见杨秀清时,杨秀清告诉他别人对他呼万岁的事,韦昌辉佯作高兴,恭贺他,留在杨秀清处宴饮。酒过半旬,韦昌辉出其不意,拔出佩刀刺中杨秀清,当场穿胸而死。韦昌辉向众人号令:“东王谋反,我暗从天王那里领命诛杀他。”他出示诏书给众人看,又剁碎杨秀清尸身命令紧闭城门,搜索东王一派的人予以灭除。

东王一派的人十分恐慌,每天与北王一派的人斗杀,结果是东王一派的人多数死亡或逃匿。洪秀全的妻子赖氏说:“祛除邪恶不彻底,必留祸。”因而劝说洪秀全以韦昌辉杀人太残酷为名,施以杖刑,并安慰东王派的人,召集他们来观看对韦昌辉用刑,可借机全歼他们。洪秀全采用了她的办法,而突然派武士围杀观众。经此一劫,东王派的人差不多全被除尽,前后被杀死的多达三万人。

《尚书》中有“满招损,谦受益”的句子,也是说不张狂、不自满,人才能有所收益。一个谦虚的人必然能够博采众长,用以充实自己,还会自觉地改过从善,提高自己的修养,并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子》中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讲的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有不足之处,有欠缺的地方,这是明智的人。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毛病之所在。圣人已经很完美了,没有缺陷了,却忧虑自己有过失,有毛病,谦虚自省,正是这样检查自身的过失、错误、毛病,才能真正地没有过失,所以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世界上有些自以为是、沾沾自喜、自高自大的人,目光短浅,犹如井底之蛙。骄傲使人变得无知,让真正有识之士看了发笑。《王阳明全集》卷八中这样写道:“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悌;为臣而傲必不能忠。”因此狷狂必忍,否则害人害己。如何忍傲忍狂?王阳明认为:狷狂、傲慢的反面是谦虚,谦逊是对症之药。人真正的谦虚不是表面的恭敬,外貌的卑逊,而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狷狂之害,发自内心的谦和。自我克制,明进退,常常能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虚以处己,礼以待人,不自是,不屈功,择善而从,自反自省,忍狂制傲,方可成大事。

自满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防止自满情绪产生,就要不断完善自我,不被表面的胜利所陶醉,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

同类推荐
  • 美学其实很好玩

    美学其实很好玩

    觉得美学离你很遥远?觉得美学太深奥?其实生活就是一堂大大的好玩美学课!美学其实很好玩——扔掉深奥,只留实用的好玩美学书!把高高在上的美学知识一一用进你的生活里,看谁还敢说你“没品位”!325个美学小知识,迅速提升你的美感力,变身美学达人。
  • 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凡是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到当代,都是经过几千年无数先贤圣哲们精挑细选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社会构造、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的经典。这些经典,在今天看来,就是浸透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的文化因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文化之根。传承民族文化,播扬人文精神,最好的方式和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这些经典,就是在和古圣先贤对话,就是在获取文化的精髓,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就是在擦拭我们的心灵之尘,就是在接近我们的自然之性,就是在回归我们的宁静 致远的祥和之境。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积聚了周国平先生近30年来的智慧,以最浓缩最凝练的语录形式撷取而成,涉及到人生的50个方面:人、自然、人性、生命、死亡、智慧、觉悟、安静、超脱、尊严、孤独、创造、成功、幸福、苦难、灵魂、信仰、男人、女人、婚姻、爱情、友谊、生活、艺术、哲学……令人回味,给人启迪。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能够让人在薄中读厚,在短小的语段中获得最多的人生体验和启迪。
热门推荐
  • 修罗杀神女特工

    修罗杀神女特工

    杀,不过就是一念之间,穿越的现代修真杀手,一时疏忽,死在敌对手中,来到异世大陆。在这个人吃人的世界,不想被杀,就只有杀人!或许她不会是最强的,但是,她绝对会是最狠的。她从来不会奢求其他的人给予她任何,只是她对于朋友与在意的人之间,那种不经意的关心与在意,让她从来不会在最灰心丧气的时候气馁。她叫血澈煌,家族的传承,让她身怀多种绝技却不能施展,组织需要的是冷血的杀手,她有姐妹,做不到!家族要的是天赋迥异的天才,她是天才,但是她不愿意被所谓的家主之位囚禁。穿越异世,她只是想要过米虫生活,之前的奋斗,之位今后的肆意洒脱,可是谁来告诉她,脚边这几只木有节操的货色是神马时候出现的。姐不要暖床的,滚!
  • 大明帝国的黄昏

    大明帝国的黄昏

    明朝开始衰败从万历皇帝始,以崇祯皇帝终,又以南明四帝为余音。在近八十年的黄昏期里,明帝国像是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巨人一样,疯狂地向悬崖边冲去。如果在帝国的黄昏期,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做对了那么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效,明帝国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历史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是对 “事在人为”老话的一再咀嚼! 想要知道明帝国是如何“发疯”的,是如何走向悬崖、走上不归路的,大明帝国的黄昏期是如何度过的,本书将带您解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 邪王戏情:独宠萌妃乖乖

    邪王戏情:独宠萌妃乖乖

    “看了我的真身还想逃。”某王站在水里笑的妖孽。“相信我,我真的一点都不想知道你就是那个东西。”某女在浴间抱头鼠窜,急着找路开逃。“负责吧,我的秘密只有你知道,或者你也可以有另一个选择。”危险眯眸。“什么选择?”某小女子回头满眼希翼。“让我吃了。”闲闲冷笑。某女吓住,“要不我还是选第一个吧?唉?等一下,你在干什么?”某王邪邪一笑,把人拖进池子里,“先洞房。”
  • 血精灵

    血精灵

    她,生?或者死?人格分裂?还是嗜血女魔?是谁凭空降临?谁又离奇失踪?是否该寻回那些被遗失的记忆?白羽默,网络写作新秀。出身单亲家庭,因为一次意外,几乎完全散失了六岁前的全部记忆。红尘惊艳出绝色,曾经只为生存而孤身踏上异乡飘零之路。然而,又开始夜夜梦魇缠身,件件离奇的事逐一上演。
  • 爱的执着

    爱的执着

    请不要借着爱情的幌子,做着丧尽天良的事。若爱请你认真,执着。若不爱,请你趁早滚开切不要以你卑劣的人品肆意践踏,以至更多的人不在相信爱情————本文无简介。纯属瞎编。意在发泄,不喜勿喷,谢谢合作
  • 废材狂妄之逆天大小姐

    废材狂妄之逆天大小姐

    王牌杀手时落遭爱人背叛而死,穿越成了凤鸣大陆的君家大小姐君时落……她发誓这一生绝对不会再上男人的当,她拜良师,提修为,建医宗,成为大陆上仅次于暗夜帝君的存在。只是没想到竟然有个连她也摆脱不掉的男人缠上了她!“季卿苍,老娘与你不共戴天……”当她是神医莲的时候,她被他“调戏”了。当她是毒圣姬夏的时候,她又被他鄙视了。当她是君时落的时候,呵呵,夫君大大,再见,老娘不奉陪了。君时落决定携财跑路,结果逃离魔爪的第一天晚上,又在她的房间里看到了那个妖孽男。季卿苍对着暗自生闷气的君时落笑道:“娘子,你舍得丢下为夫?”好吧,她承认,她又输了,这个磨人的小妖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萍踪江湖红颜劫

    萍踪江湖红颜劫

    她叫云束曲,将军之女,侯门千金,幼时所遇见的王室中失意的他,她记得那时树上浮动着层层浅粉色的云朵,微醺的香气拂动,树上轻轻跃下来的灰衣少年是带落了些许繁花中的细小几朵,朝堂风云诡谲也因为他使得云府没落,他却没有出现。那千叶梅暗香笼紫衣的公子有着精致容颜,任何时候都像是绝世的名画,那时她甚至不敢向他求救。往后的日子里,她拼命想做恩人手下的好剑,他却明白,自己从雪地里救回来的这个小姑娘,是为了自己的筹谋。若是相爱,奈何相杀?机缘巧合,她到了一处世外净地,有狐绥绥,白衣公子如清朗月华,她如果能永远忘记前尘往事,劫数也就结束罢,可惜命运如此,悟了江湖之道,却又踏进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后宫,如何应对?
  • 极道斗天

    极道斗天

    一山不容二虎,修仙文明岂能和魔法文明和睦共处!太古封神一战,天地崩裂,宇宙坍塌,诸神踏入黄昏,众仙亦归去。至此之后,天地乱,万族割据,连年征战,硝烟四起。仙魔大陆,这片古老的土地,看似平和安定,实则暗流涌动,风起云涌。一个被世人所遗忘的少年,缓缓走进这片光怪陆离的世界……
  • 农女季青

    农女季青

    季母带着小农女季青踏上寻夫之路,不幸在战乱中被俘,尔后被狐狸方岩所救,开始了苦逼的被调戏生活,然而这还不算完!偶然救了一书生,却被告知对方是太子,不不不,太子殿下,您自重,民女真的配不上您啊!太子这梗还没过,又被掳去敌国,冲自己下手的还是个皇子,季青泪流满面,难道我就长了一张容易被俘的脸吗!简柯冷冷的看着她,季青默:好吧,您说了算。这个皇子有点冷。小农女的春天:各位公子你们就这么恨嫁吗!众男冷哼,季青再次默……
  • 至尊厨王

    至尊厨王

    本是世间大豪门嫡传之孙,内定继承人。悟性极高,身负异能,本可在家族庇护之下一飞冲天。功名利禄摆在眼前,视而不见,一心只想成为江湖中特殊的存在。于是,一两把剖鱼利刃,三四个奇能好友,五六位幕后强人,七八枚各式美人,终于成就,江湖中,广为流传,不负盛名的“至尊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