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0400000003

第3章 香文化史(3)

历史上最著名的赠香之事或许是曹操的“分香卖履”。曹操临终时遗命诸子曰:“吾死之后,葬于邺中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余香可分诸夫人,不命祭。”(《邺都故事》)

“分香卖履”的典故令后人感慨良多。陆机有《吊魏武帝文》:“纡广念于履组,尘清虑于余香。结遗情之婉娈,何命促而意长。”罗隐亦有诗:“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

苏轼亦云:“操以病亡,子孙满前而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平生奸伪,死见真性。世以成败论英雄,故操得在英雄之列。”(《东坡全集》)

东汉至魏晋,国家的重大祭祀活动开始改燎祭而用香,如梁武帝在天监四年的郊祭中记载:“南郊明堂用沉香,取本天之质,阳所宜也。北郊用上和香,以地于人亲,宜加杂馥”(《隋书》)。梁武帝信奉佛教、亲近儒、道,亦是文坛的重要人物。其涉香名作《河中之水歌》有:“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七宝莲华香》是其喜爱的名香之一。

薰衣傅粉·荀令留香

六朝时期,上层社会注重姿容风度,薰衣、佩香、敷粉等十分流行。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轶事,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典故。

荀令留香。曹魏时有尚书令荀彧,好浓香薰衣,所坐之处香气三日不散。后人也常用“荀令香”、“令君香”来形容人的风雅倜傥。如王维“遥闻待中佩,暗识令君香”。白居易“花妒谢家妓,兰偷荀令香”,李商隐有“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襄阳记》载:刘季和喜欢用香,甚至如厕后也要薰香,于是被人取笑,刘季和便争辩说:“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为我如何令君?而恶我爱好也。”

韩寿偷香《晋书》记载:西晋权臣贾充的女儿贾午,与贾充的幕僚韩寿私下生情。贾充家中有皇帝所赐西域奇香,染之则香气多日不散,贾午偷出来送给了韩寿。韩寿身上的香气让贾充起了疑心,后来贾午说出了真情,贾充最终还是将女儿嫁给了韩寿,留下了韩寿偷香的典故。

石崇厕内薰香。东晋的石崇富可敌国,家中厕所也要薰香。厕所内“常有十余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客多羞脱衣”,而王敦却举止从容,“脱故着新,意色无怍。”一贯生活简朴的尚书郎刘寔到石崇家,如厕时见有“有绛纹帐,裀褥甚丽,两婢持香囊”,以为错进卧室,急忙退出并连连道歉,石崇则说,那里的确是厕所啊。(《晋书》)

道教的香

东汉的早期道教即有用香规制,汉后,道教用香已非常普遍。如《三国志·孙策传》记有“道士于吉“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

南北朝时,道教所用的香品已较为丰富,有焚烧、佩戴、内服、浸浴等多种用法,道教经典对于香的功用也有明确的阐述,认为香可辅助修道,有“通感”、“达言”、开窍、辟邪、治病等多种功用。

《黄庭内景经》:“烧香接手玉华前,共入太室璇玑门。”

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有许多关于香的论述,例如:

论香药珍贵:“人鼻无不乐香,故流黄、郁金、芝兰、苏合、玄膳、索胶、江篱、揭车、春蕙、秋兰,价同琼瑶。”

炼制“药金”、“药银”时须焚香,“常烧五香,香不绝。”

身带“好生麝香”及麝香、青木香等制作的香丸,可辟江南山谷之毒虫及病邪之气。葛洪还专门批判了不重身心修养、不求道理、一味“烧香请福”的做法。如烧香而不明理,则如“空耕石田,而望千仓之收,用力虽尽,不得其所也。”

《登真隐诀》载:“香者,天真用兹以通感,地祗缘斯以达言。是以祈念存注,必烧之于左右,特以此烟能照玄达意,亦有侍卫之者宣赞词诚故也。”

《真诰》:“上清真人冯延寿诀曰∶凡人入靖,烧香皆当对席,心拜叩齿阴祝,随意所陈,唯使精专,必获灵感。”(《云笈七签》)

《道门科略》,“大道虚寂,绝乎状貌”,修道场所应保持“其中清虚,不杂余物。开闭门户,不妄触突”,“唯置香炉、香灯、章案、书刀四物而已”。

道教用香还有多种《香赞》、《祝香咒》。如: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爇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迳达九天。”

“玉华散景,九炁含烟。香云密罗,上冲九天。侍香金童,传言玉女,上闻帝前,令某长生,世为神仙。所向所启,咸乞如言。”

佛教的香

东汉后期至南北朝,佛教发展迅速,特别是南北朝时期更是发展迅猛。仅梁武帝的都城建康就有佛刹数百,僧人数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的发展也推动了香文化的快速发展。

佛教一直推崇用香,把香看作修道的助缘。释迦牟尼住世之时,就曾多次阐述过香的重要价值,弟子们也以香为供养。

佛教的香用途广泛,既用于调和身心,在诵经、打坐等功课中辅助修持,又被视为最重要的供养之物。化病疗疾的“药香”向来是佛医的一个重要部分,既可除污去秽,防病驱瘟,也可治各种疾病。

佛家也常借香来讲述佛法,如大势至菩萨的“香光庄严”,香严童子闻香证道、六祖慧能的“五分法身香”等等。

佛教的香种类丰富,曾有《龙树菩萨和香法》以及不同法门的专用香方。有熏烧用的“香”,涂敷用的“香”,香药浸制的香水香汤,香泥、香粉等等。

志怪小说中的香·拾遗记

六朝时期流传的一些志怪书如《述异记》《搜神记》《拾遗记》《洞冥记》等,写有很多关于香的故事,虽有神异色彩,但对当时的用香状况也有所折射。

《拾遗记》中记:孙亮宠爱的4个美人朝姝、丽居、洛珍、洁华皆为“振古绝色”,且身上有美妙的香气。孙亮常在月下将四人围在屏风中,合其香而赏之,其香气特殊,异国名香也有所不及,沾衣则逾久逾香,且百洗不退,故名“百濯香”。或以人名称之:朝姝香、丽居香、洛珍香、洁华香。孙亮之居室也名为“思香媚寝”。

记石崇豪奢之事:石崇尝令数十侍女着玉佩金钗在家中“常舞”,昼夜不断,口中“各含异香,使行而笑语,则口气从风而扬。”还以沉香粉洒于床上,体轻而能不留脚印者得赏。

书中也有以先秦两汉为背景的故事,如东汉的“茵墀香”与“流香渠”:另有燕昭王的“荃芜之香”,轩辕黄帝的“沉榆之香”等等。

香具·青瓷

这一时期的薰炉,一般型制较大,或带有隆起的炉盖,多见博山炉、豆式炉等样式,也有敦式炉。就材质而言,青瓷较为流行。自东汉后期至南北朝,瓷器工艺发展迅速,青瓷的烧造要求相对较低,产量较大,价格也较低,使用方便。

青瓷博山炉造型简约,不象战国及汉代的那样精细,需精细刻画的仙人、灵兽等多被简化或省略,山峦和云气则得到强调。不过,利用青瓷的模印、刻画、堆贴、雕镂、釉彩变化等装饰手法,使炉具的造型、色彩也很丰富。许多青瓷博山炉的云气采用了佛教风格的尖锥状、火焰状造型,装饰纹样也多以佛教喜爱的莲花纹和忍冬纹为主。

咏香诗赋·燎薰炉兮炳明烛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化多元、思想自由的时代,文学领域空前繁荣,这一时期的“香”也走进了文人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文人们除了薰香、用香,还参与制香及推演香方和理论研究。较之东汉,六朝的咏香作品显著增多且内容丰富,或写薰香的情致,或写薰炉、薰笼等香具,或写迷迭香、芸香等植物,或托物言志,或寄予情思,字里行间无不芳香四溢。可以说,无论是香草、香药、香炉,还是佩香、焚香、制香,“香”都以“文”的形式步入了文化的殿堂。香使文人的生活更加多彩,而文人的妙悟与情思也使香的内涵更为丰厚。例如:

曹植《洛神赋》:“践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傅玄《西长安行》:“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

傅咸《芸香赋》:“携昵友以逍遥兮,览伟草之敷英。”

江淹《别赋》:“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鲍昭《芜城赋》:“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熏歇烬灭,光沉响绝。”

刘绘《博山香炉》:“蔽亏千种树,出没万重山。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寒虫飞夜室,秋云没晓天。”

沈约《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百和清夜吐,兰烟四面充。”

王筠《行路难》:“已缲一茧催衣缕,复捣百和裛衣香。”

萧绎《香炉铭》:“苏合氤氲,非烟若云,时秾更薄,乍聚还分。火微难尽,风长易闻,孰云道力,慈悲所熏。”

萧统《铜博山香炉赋》:“禀至精之纯质,产灵岳之幽深……爨松柏之火,焚兰麝之芳;荧荧内曜,芬芬外扬。”

沈满愿《五彩竹火笼》:“剖出楚山筠,织成湘水纹。寒销九微火,香传百和熏。”

傅縡《博山香炉赋》:“器象南山,香传西国。丁缓巧铸,兼资匠刻。……随风本胜千酿酒,散馥还如一硕人。”

谢惠连《雪赋》:“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燎薰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文人笔下的香,没有具体功用,也少了敬天奉神的庄重,却多了几分特殊的美妙与亲切。

第四节盛世流芳:完备于隋唐

隋唐时期,香文化已进入到精细化、系统化的阶段,香品的种类更为丰富,制作与使用也更为考究乃至于完备。用香成为唐代礼制中使用更为广泛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务场所、庆典科考都要设炉薰香。生活以香增芳,文人以香为伴。香具造型趋于轻型化、生活化,精细化。端庄精美的香具,典雅华贵的香韵,如缈如幻的烟云,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渲染了大唐盛世的万千气象。

香药之充足

隋唐时期,香药已成为许多州郡具有的重要特产,如:忻州定襄郡产“麝香”,台州临海郡及潮州潮阳郡产“甲香”,永州零陵郡产“零陵香”,广州南海郡产“沈香、甲香、詹餹香”。(《新唐书》)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域外香药进入的主要通道。如《唐大和尚东征传》载:天宝年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舶深六七丈。”

唐代与大食、波斯的商贸往来密切,许多大食、波斯商人长期留居中国,遍及长安、洛阳、开封、广州等地。香药是他们最重要的经营内容,包括檀香、龙脑香、乳香、没药、胡椒、丁香、安息香、苏合香等等。唐著名诗人李珣就是久居四川的波斯人后裔,祖父及兄弟即经营香药。

香药也是许多国家的重要贡品,如:

唐太宗贞观年间,乌苌国“遣使献龙脑香”。(《通典》)

贞观十五年,中天竺国“献火珠及郁金香、菩提树”。(《旧唐书》)

贞观二十一年,堕婆登国“献古贝、象牙、白檀。”其国葬仪,“以金钏贯于四肢,然后加以婆律膏及龙脑等香,积柴以燔之”。(《旧唐书》)

宪宗元和十年,诃陵国“献僧祗僮及五色鹦鹉、频伽鸟并异香名宝”。(《旧唐书》)。

域外的高档香药,最迟进入中国的可能是龙涎香。晚唐的《酉阳杂俎》有对龙涎香的较早记载:“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土地唯有象牙及阿末香。”“阿末香”为阿拉伯语龙涎香的音译,“拨拔力国”指索马里的伯培拉。唐时的中国海船和商人常至东非及阿拉伯地区,此海域也是龙涎香的重要产地,有可能那时已传入中国。

礼制之香·朝堂薰香·科举考场焚香

在唐代的宫廷礼制中,用香已是一项重要内容。

皇室的丧葬奠礼要焚香,如《大唐元陵仪注》载:“皇帝受醴齐,跪奠于馔前……内谒者帅中官设香案于座前,伞扇侍奉如仪。”(《通典·丧制》)

祭祖也要用香。玄宗诏书曰:“以后每缘禘祫,其常享无废,享以素馔,三焚香以代三献。”(《通典·禘祫》)

庄重的政务场所要焚香,“朝日,殿上设黼扆、蹑席、薰炉、香案。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班,文武列于两观”。“宰相、两省官对班于香案前。”(《新唐书·仪卫志》)

贾至诗《早朝大明宫》:“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杜甫:“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王维和诗有:“日色纔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所写就是唐代朝堂香烟缭绕,百官朝拜,衣衫染香的景象。

唐宫中香药、焚香诸事由尚舍局、尚药局掌管。尚舍局“掌殿庭祭祀张设”,“大朝会,设黼扆,施蹑席、薰炉。”(《新唐书·百官志》)安葬宪宗时,穆宗曾有诏书:“鱼肉肥鲜,恐致熏秽,宜令尚药局以香药代食。”(《旧唐书·穆宗本纪》)

唐时进士考场也要焚香。“礼部贡院试进士日,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梦溪笔谈》)这一传统也延续到后代。如宋代,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春晓席群英。”另有“焚香礼进士,彻幕待经生”等即是这一情景的记述。

法门寺的香具

唐代帝室大都信佛,除专用佛香,还专门制作供佛的香具。

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封存的地宫中发掘出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即有多件极为精美的金银香具,如“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薰炉”、“鎏金象首金刚镂孔五足朵带铜香炉”、银长柄香炉、银薰球、银香案、银香匙等等。

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银薰炉(铭文记“银金花香炉”)为唐懿宗所供,底面有“文思院造”等錾文。

同类推荐
  • 穿越在异度空间

    穿越在异度空间

    本书讲述了无人能解的秘密事件、令人恐怖的灵异事件、医院里发生灵异事件、民间流传的灵异事件、警察难解的灵异案件等内容。
  • 快乐心灵的经典故事

    快乐心灵的经典故事

    并不是只有伟大的事情才能称之为经典。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是一种态度和状态。经典是在擦拭百叶窗时聆听一曲咏叹调,能使心灵愉悦的经典故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 成功教师的智慧锦囊

    成功教师的智慧锦囊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创新中感受快乐、在教学中体验快乐、在培养中得到快乐、在沟通中享受快乐、心理健康永远快乐、爱学生的教师最快乐。
  • 会展管理

    会展管理

    本书是高校会展管理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十二章,主要叙述会展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会展组织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现场管理,会展宣传组织与推广管理,会展的后续管理工作,会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会展财务管理,会展场馆与设备设施管理,会展物流管理等。本书是大专院校会展专业(方向)教材,也可供旅游管理、饭店(宾馆)管理等专业选修,同时亦是相关行业培训或进修学习的参考书。
  •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八大基础课之一,本书为其配套教材。本书力求破解文学理论讲授中教材与教学相脱节的问题,重视教学性,循学生接受与吸收知识的理路来编写教材,在理念与体例上有很大创新。
热门推荐
  • 极限狩猎

    极限狩猎

    林君凛只不过是打通一个游戏的第一关,想不到一觉醒来直接进行真人版游戏。喂,就算是虚拟游戏好歹有复活啊,真人版会死人的,真的会死的。
  • 法师天下

    法师天下

    当法术的施展不再需要吟唱生涩拗口的咒语,不再需要繁复多变的手势配合......法师挥手可令群山崩碎,一念能让星辰陨落,弹指间沧海桑田。这里,是个全新的法师天下。一少年自黑暗中崛起,与魔鬼相伴,开启了法师的永恒之路。
  • 校园追美记

    校园追美记

    一个高三普通学生,因为一次意外得到了超能异术,从此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 周子全书

    周子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永不说再见

    青春永不说再见

    史上最强吐槽小说震撼来袭!!有个身残志坚的年轻人说过这么一句话: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很多人都说,什么是真正的青春?其实一代人一种青春,一个人一种青春,青春,它带给我们欢笑,也带给我们泪水,它有时候狂放不羁,有时候也循规蹈矩,我们不需要非得给青春加一个什么定义,在我心里,青春无定义,活出自己的无悔就可以了,因为年轻的青春正在发声!!《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编剧坑害祖国小花朵们的智商为什么不能说?国足拿着高薪水却踢的一塌糊涂为什么不能说?大部分国产电影都把观众们当逗比为什么不能说?希望郭四爷下次把自己的PPT换成3D动画为什么不能说?我想和王思聪王大少爷一起研究一下我们家新买的柜子为什么不能说?
  • 精绝古国之玉玲珑

    精绝古国之玉玲珑

    内容简介:远古的文明,消失的国度,故事从三个年轻人远赴沙漠戈壁探险讲起,途中他们被龙卷风卷入另一个空间,进入一个仙、魔、人三界共存的世界,那就是在地球上蒸发的神秘王朝“精绝古国”……据说“精绝古国”是一个人口仅与村落般多的袖珍王国。不知什么原因一夜之间在地球上消失,至今考古学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或许我们永远找不到答案……欧天赐和两个好朋友商议好,准备一起去探险,第一站就是他梦寐以求,充满神话色彩的“精绝古国”。司马南知道这次不仅仅是探险,一件埋于他心底多年的心事等着他去解开迷底,还有一项考古项目等着他收集一些资料回去。
  • 混元丹踪

    混元丹踪

    人生总是太多的迷惑,都是生死无常两茫茫。人为何而存在,未来去往何方?命运是谁人把握?真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炼形羽化经》,使这一切都清晰的展现。暗流涌动,神仙妖魔人争夺不断。坚韧修行,指点化解还宇内合安一片。读得深处体三昧,哈哈大笑了天真!
  • 此去江南,易老

    此去江南,易老

    描述江南若止于小桥流水人家,或者粉墙黛瓦,便犹如囫囵吞枣,她的美是要细细体味的。手捧一盏茶,坐于流水桥畔,时光便开始流转起来,哪怕是在阴冷的冬天,那味道也妙不可言。如果嘴再勤奋一些,那些吃食流转在口舌之中,配上江南人家自酿的酒水,听着地道江南人家讲述他们的珍贵记忆,这才算是正经的江南味道。作者冬令时节首入江南,走遍周庄、千灯、锦溪、西津渡等江南知名古镇,一醉几十日,后又在春令时节回归这些古镇,沉浸在野菜美食之中。本书藏在文字里的,是妙不可言的亲身体验,还有时光流逝里的回忆,表述出来的,是原汁原味只存于古镇巷尾人家里的趣味生活。
  • 亚特兰蒂斯之谜

    亚特兰蒂斯之谜

    《亚特兰蒂斯》是美目著名作家唐纳里于1882年发表的研究亚特兰蒂斯的专著。在本书中.唐纳里借助各种手段——考古出土的证据、各种传说的比较和理论推断等科学分析的方法对亚特兰蒂斯提出了全面而令人信服的设想,并大量引用神学、语言学、人种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对他的理论进行严密的论证,力图使我们相信曾经确有其地,而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各地逝去的色彩斑斓的文明和上古的神秘悠远的历史在我们眼前一一展开,使我们对它们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 佣兵传

    佣兵传

    主角某些原因参加了佣兵,,看主角如何在佣兵史里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