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0800000001

第1章 书院的萌芽期

(一)夏商周

一般都认为书院的名称真正开始于唐代,但是唐代之前就已经在孕育学院的出现,出现了一些古代学校。

有人根据有关夏代的有关记载推断,夏代有国家性质的“序”,还有地方性质的“校”,它们都已经接近古代学校的性质,但是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商代不但王都有教育机构——“大学小学”,地方也有学校。商朝比较有名的是甲骨卜辞,其中有不少是与学校有关的。比如有一甲骨卜辞的记载,大体意思是丙子这一天举行占卜,求问上天,子弟们去上学,返回时会不会遇上大雨?这说明商代已经出现学校。西周时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比较多的机会接受教育。

(二)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第一个有史记载的混战期。周王室丧失了实际的统治能力,成为大国的附庸。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列国纷争,大国称霸,兼并战争不断上演。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同时也是各种事物的突破期。旧有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乱,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学在官府”的教育也随之走向衰落,而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教育形式——私学开始兴起,甚至可以说有多少家学派就有多少家私学,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小说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大重要进步。

春秋时期的老子,又名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道家学派创始人,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现存著作有《道德经》(又可称为《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春秋晚期的孔子是鲁国人,他是著名的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有教无类”,不仅收纳平民出身的学生,还有个别贵族学生,他的教育理念对中国的教育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有力地改变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儒释道后来三教合一,构成书院的主流文化内涵。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所非常著名的学府称为“稷下学宫”,“稷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稷下学宫是一所大规模的寄宿学校,有比较明确的制度——《弟子职》。当时的稷下学宫对于齐国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收纳了很多重要的文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荀子便是稷下的学术大师。“稷下学宫”促进了齐国的兴旺,其最令人称道之处齐宣王的过失,向他述说先人开疆的不易,并指出齐国面临四重危难,如果齐宣王再不悬崖勒马、勤奋治国,国家就将会面临城破国亡的局面,齐宣王甚为感动,立其为后,从此奋发治国。自此,中国也留下了“丑胜无盐”和“自荐枕席”两句成语。

(三)秦代

秦帝国(前221年-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它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500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秦代时期的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秦代郡县普遍设有地方官学——“学室”,学室的教育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明习法令;二是要学习文化知识,书写姓名,认识名物,诵读字书主要有《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学室弟子学成经过考察和实习就可以开始担任官职。但是秦朝统一以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文化上曾经颁布“禁私学”令,采取“焚书坑儒”的措施,这在当时极大地牵制了人们的思想并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四)汉代

汉代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汉代的私学按其程度又可分为书馆和经馆两类。汉代私学在先秦私学发展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一套体系,即蒙学教育——书馆、经书学习——乡塾、专经传授——精庐或精舍。中央官学有太学、宫邸学和鸿都学门;地方官学则主要是郡国学校。黄老之学与儒家学说的争论导致了太学的产生。西汉早朝,黄老之学非常流行,私家教学比较兴盛,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在长安设太学。针砭时弊的太学生与士族党锢的阶级斗争衍生出鸿都门学,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的争论则促使了私学的繁荣,文学艺术大大发展,经学研究热情高涨。武帝太学开后世官学体制的先河,鸿都门学成为后来专科教育的源头,辞赋取士就是隋唐科举制度诗歌选拔的前奏。

文化、学术的发展使官学与私学相互补充,而两汉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两汉文学大师、经学大家各领风骚。

(五)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自然而然,这个时期的学校废置无常,特别是官学的数量大大减少。隋唐的中央官学有五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五学统归国子寺,后改为国子监。学校教育总的趋势是衰落了,但还是出现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官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出现新的突破,也有方法以及学校类型上的变革,使之成为教育上“继汉开唐”的新时期,对后来官学的发展颇有影响:

(1)设国子学

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一国子学,是我国封建教育制度中在太学之外第一个另设的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所谓国子,即国之贵游子弟,入学资格必须是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实际上就是豪门士族子弟,从此太学成为六品以下官员子弟的学校。

由于这个时期的政治基本上由豪门世族掌握政权,所以设立国子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殊其士庶,异其贵贱”,划分明确的等级。

(2)四门小学

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设立专门面向皇族子弟的皇宗学。后迁都洛阳,又设四门小学博士,“四门”是因为校址设在京城的四个城门而得名。四门小学与太学、国子学一样,都属于中央官学,只是学生家庭的官品级别比较低而已,等于初等教育机构,隋、唐以后改称为四门学。四门小学在北魏末期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后北齐循北魏制度,设四门学,至唐代四门小学逐渐演变为大学性质的中央学校,不再只是针对宗室子弟,而是转为面向低级官僚子弟及一般百姓。唐代规定八品、九品官僚子弟及庶民子弟入四门学读书,但学生通过考试可以依次升入太学、国子监。宋代也一度设置四门学,也规定招收八品及庶人子弟入学,但不久便废止。

(3)设分科大学

设立分科大学的措施冲破了汉以来儒家学说垄断太学课程的局面,对隋唐的分科教育有很大影响。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在国学之外又设律博士一人,招收学生学习律学,开后世律学之先河。律学是古代专门培养刑法律令人才的专科学校。三国魏明帝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这是我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的起始。南北朝时期的各朝政权也多设有律学或律博士。唐代律学隶属于国子监,时兴时废。

晋武帝时期立书博士教习弟子书法,书学是古代专门培养书法人才的专科学。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时期曾经重置书学。医学是指古代专门培养医学人才的专科学校。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开设医学,这是我国医学专科教育的开创期,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唐太宗时,中央和地方都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明代还设有医学玄学,就是指中国古代学习道家学说的学校。

南朝宋文 帝元嘉十五年(438年),下令在京师开设“四学”。四馆即玄学、史学、文学、儒学“四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

(4)北魏正式建立郡国学校制度。

由于这一时期的政局相对比较稳定,北魏统治者又重视经学,所以北魏统治者不仅设立了国子学和太学,还在献文帝天安元年(466年)普遍设置了州郡学,并建立了郡国学校教育制度,按郡的大小规定了博士、助教和学生的人数编制,实际上是确定了学校的规格。

(5)新的选士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时局分裂动乱,战争频繁,地方组织遭到破坏,致使“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曹丕即位以后,听从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官人法”,也就是常说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就是把被选的士分为九品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将士分为九品的执行者为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地方上有声望的人担任选士制度,就是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该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执政时开始实施。

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办法是:在郡设置大小中正官,由中正官负责察访同籍的士人,了解他的家世源流,整理反映他的德才的材料,并据此作出总的评价,共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逐级上报,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

“九品中正制”施行之初,对士人的品第评价还比较全面、慎重,但是后来,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品第由家世、德才等因素共同决定演变成家世的代名词,品评的结果往往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就使寒门子弟失去了读书的热情,影响了教育的发展,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科举制的出现。

(六)隋朝

隋朝虽然存在时间只有28年,但在官学教育上采取了三条影响力很大的措施。

1、在学校设置上,除了建立传统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之外,又另设置算学及地方的县学。

2、在教育内容上,改变了魏晋南北朝崇玄、崇佛的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鄙视儒学的倾向,儒家经典恢复为主要教材。

3、在行政上,为了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领导,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北齐孝昭帝皇建元年(560年)设置国子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这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国子监的起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政府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能独立于其他部门的时代,具有重大的意义。

隋朝在文化教育上还有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创举就是创立了科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失效,就促使人们重新去思考怎样才能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于是,汉代察举制曾经实行的考试的方法重新被提起,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在创建隋朝的过程中,大批庶族地主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升迁,同时很多豪门士族的经济势力和政治地位也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衰落下去了。这种情况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治、分享权力奠定了基础。同时,隋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也要收回曾经被地方长官控制的选士大权。这些情况都要求改革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创建一种新的选士制度,其核心思路就是选拔人才由以推荐为主向以考试为主转变,于是科举制度应运而生,而且一直被沿用,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途径。科举制度创立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下诏要求各地推举具有十个方面才能的人到中央,其中的“文才秀美”科就是后来的进士科。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应试者就问题进行作答,发表见解,以考试的成绩作为录取的标准。古代进士科的开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产生。

唐承隋制,把中国封建教育推到了辉煌的顶峰。直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举行最后一次进士科考试为止,实行了1300年之久。

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士风、学风以至于社会风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举的繁荣与没落直接关系到书院的繁荣与终结。

知识小百科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60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中国在战国时期流行的文字是大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大篆规整为小篆。汉代又通行简化小篆为隶书。汉代人用隶书写成的书籍成为“今文”,是凭借记忆背诵下来的经书,汉以前用大篆写或小篆写下来并流传到汉代的则成为“古文”,是历史存留下来的经书,但是不能确定真伪。东汉时期,经今古文学的争论,其实质问题是谁是经学的正统和如何统一经学的思想。

同类推荐
  • 中学文学读本(一)

    中学文学读本(一)

    这套读本的最初设想是以五十年代教育部编订的高中文学教材(四册)为蓝本的,那是一套我至今还认为非常好的文学读本。我们现在的编撰构思依然是以文学史为主要线索,分成六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阅读和教学这套文学读本,使中学生大致能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变化线索及其审美特点,大致能了解伟大的文学传统如何像一条河流,从远古绵绵不断地流传下来,再从我们这一代的生命中流淌过去。
  • 公司理财作业集

    公司理财作业集

    公司理财是经济管理学科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核心内容是以本金为起点, 构建公司理财的理论体系。系统地讲述了本金的筹集、本金的投放、本金的使用、本金效益和收益分配等内容, 并结合我国对外开放中公司财务的若干新问题, 增加了财务机制、创新金融工具、税收策划、企业重组财务等新的内容。
  • 雷锋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雷锋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本书有着极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蕴含着他自己的以及从父辈们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全部生活智慧和实际经验。他的寓言都以诗体写成,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常借动物和植物和形象,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刻画社会上各种人物的复杂性格,抒发自己的民主思想,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热门推荐
  • 故纸拾遗(第二卷)

    故纸拾遗(第二卷)

    本书收集了以洛阳地区为主,包括山西、陕西、云南、东北、甘肃等地在内的各种契约文书,时间从清康熙年间至解放初期,各类包括地契、房契、发票、借据、婚事文书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民俗、货币、度量等各方面的情况。
  • 三世

    三世

    一世痴,一世悔,如果人生再再来一次,是走是停,是爱还是怨?几世沧桑,如梦如烟。唯有某人,是她心底那滴氤氲泪,臂上那颗朱砂爱,眼角那枚美人痣,三生三世难为情。一世只恨为同性,一世不及解深情,这一生换她,倾心以待,以命相护,这一生,每一步都想靠近,每一刻都在远离,他却天涯路远,恨不相逢。那一刻他舍身入魔。终不能靠近,可惜路太远,只是心不堪。她又该何去何从呢?纵不可相守,那就随你去吧,背对着全世界,也要给你的,一个微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恒域魂吟

    恒域魂吟

    她出生于八荒神族之一,却因为一个古老预言成了灭族妖女!族内留她不得……命运轮回,她重生于一个神秘的大陆!这里修灵、修魂、修神…这是一个实力为尊、弱肉强食的残酷世界!可命运捉弄、阴差阳错,她又成了灵魂干涸、经脉尽毁的废材小姐。命运虽定,她却偏不信命!!!一团神秘雾气,一朵绝世神花,一把泣神骨箫,一只旷世孤狐……一次次偶然机遇,她开始逆袭决然踏上这逆天而行、与命运而战的修炼之路!而这究竟是不归之路,还是成功之道?命运弃她于不顾,她视命运如粪土!!在这神秘大陆上,看她如何挑战命运、如何逆袭修行!又会摩擦出怎样热血、刺激的成神经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华晨宇:最美的长情不过是陪伴

    华晨宇:最美的长情不过是陪伴

    华晨宇你用歌声慰寂寥,我拿青睐比天才。华氏星球特有的精神——BeYourself.
  • 重生之学生公子

    重生之学生公子

    徐公子并不是真的公子,他只是叫这个名字。重生回到初三那年,他原本没想名动天下,也不求富贵荣华,可偏偏名利都找上了他。徐公子苦笑,唉,这都是命啊。认命的徐公子,心里其实还是很爽的。
  • 仙侠版大清末年

    仙侠版大清末年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天朝没落的开始,或许在那么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或许会有着无数传说中的剑仙侠客,修真者们在为国家暗暗的奋斗,或许他们也在另一个战场抛头颅洒热血,而我想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战场......1840年,传承自神魔时代的大清王朝屹立世界之巅五千多年的古老王朝终于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火器将无数武者击败,修真者们无法神魂出窍,火炮威力无穷,阳气刚重。1839年,武道宗师黄天受人托付,护送林则徐前往广州参与禁烟,此时此刻,他万万想想不到,一场百年浩劫即将袭来,而他,也将成为这场浩劫中的一枚棋子。
  • 异世戮神

    异世戮神

    我若灭世,谁人阻拦,天若有怨,葬之何妨?世间毁誉,与我何干?执守本心,持三尺青峰,快意恩仇,掌天控地,脚踏九天,神挡戮神,天挡戮天。一代强人穿越异世,看其仗剑屠出通天大道,搅动天下风云,踏临异世巅峰,成就一代戮神!
  • 龙游苍穹

    龙游苍穹

    一个普通人,得中华最神秘组织龙组的教导,执行各种危险任务,为了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安全,多次依靠奇遇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征战印度,扫平高丽,吞并日本,威震全球。终于在奇遇中见证了传说,原来神真的存在,自己本身就是神,本身就是传说,继而率领中国军团征服宇宙中一个又一个的星系,所有来犯之敌,被我华夏战士踩在脚下。
  • 中国禁忌风俗

    中国禁忌风俗

    世象百态,无奇不有,然而禁忌风俗常常习焉不察。这是它的奇怪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学界称之为“隐示文化”。一方之民,由于共同的禁忌,都不做某些事,都不说某些话,没有行为的表现,只在心里犯嘀咕,怎么观察?有什么办法?难,的确是难了些,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光用眼看不出来,那就再动动嘴;走马观花不行,那就深入田野。习俗要传承,禁忌有变化;横向比较,纵向考察。梦可勘,心岂不可度乎?于是,民俗学者的兴致来了,三翻七捣,普查钩沉,扑扑拉拉,没几多光景,竟把中国的民间禁忌搜罗了一大箩筐,资料、专著连篇累牍,禁忌的大门再也关不住了,禁忌的研究也渐渐深入,蔚为壮观起来。
  • 长生渡

    长生渡

    他的双眸闪烁着愤怒的火焰,上天既是心存善念,为何要摧毁自己在世间仅有的亲人。他紧攥着母亲冰凉的双手,抽泣着望着苍天,想不通世间为何有这般生离死别之痛。父亲留下的剑在夜色下低吟,他发誓要斗破苍天的魔咒,走出讨厌的生死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