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的历史演变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一则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结合含恨而终的婚姻悲剧。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梁祝传说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较大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因此,常有人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般认为,梁祝传说形成于东晋,发源于何处却一直存有争议,比较著名的说法有:汝南县马乡镇、山东省济宁市马坡乡、江苏宜兴、浙江宁波等。其中,汝南县马乡镇二人的墓地遗址位于古京汉官道两旁,至今尚存遗迹。济宁市二人墓地位于马坡乡马坡村,唐代武德年间济宁市邹县马坡有梁祝合葬墓,并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
梁祝传说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东晋至唐,是传说的形成期,主要表现为口头传说,主要在会稽、上虞一带流传。第二阶段为宋至民国初年,是传说的发展期,传播形式有早期的口头传播,转变发展成为文字记载和文学作品传播,流传地域也跃出会稽一带中心区域,辐射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并流入日本、朝鲜、越南等东北亚、东南亚地区。第三阶段民国晚期至当代,是传说的成熟期。就传说的内容看,这一阶段淘汰了故事中“阴府告状”,梁祝还魂团圆等情节,突出了祝英台殉情内容,强化了爱情悲剧主题,突出地表现了民间反封建的民主意识,重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故事情节结构。
具体来看,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合葬墓的位置以及二人的同学经历,晚唐张读的《宣室志》,记载了传说的基本情节。此后,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还有明代冯梦龙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和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尤其是后者出现了化蝶的结局。
梁祝传说富有江南地方特色,清风杨柳,缠绵悱恻,这种柔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江南百姓的审美心理特点,也显示出梁祝传说产生的地域环境特色;奇丽的情节结构体现了人类对于爱情的忠贞精神。
梁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被鼓词、故事、歌谣、传奇、木鱼书、戏剧、曲艺、音乐等艺术形式接受,从而使梁祝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艺术,并形成了庞大独特的梁祝文化。
传说发展到今天,由此衍生出的现代文艺作品举不胜举,比如戏曲作品,全国各种戏曲几乎都有从梁祝改编的曲目,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柳荫记》、程砚秋晚年名作《英台抗婚》等。另外,尚有大量影视作品改编。创作于1958年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已成为中外名曲,也是国外了解梁祝传说的一个窗口。
第四节白蛇与许仙传说及其历史演变
一、白蛇与许仙的传说
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西湖断桥边卖汤圆,当时还是幼年的许仙买了一粒实为仙丸的汤圆吃了,结果三天三夜不想吃东西,急忙跑去找吕洞宾。
吕洞宾将许仙抱上断桥,双脚倒拎,汤圆吐出来掉进西湖,被正在湖中修炼的白蛇吞下,长了五百年的功力,白蛇就此与许仙结了缘。而同在此地修炼的乌龟,也就是日后的法海和尚,因没能吃到汤圆,所以对白蛇怀恨在心。
白蛇在苏堤桥之一的映波桥边看到一乞丐手中拿一青蛇,要挖蛇胆卖钱,于是化身为人买下青蛇,也就是小青,从此青蛇认白娘子为姐姐。
十八年后的清明节,白蛇思凡下山,化身为白娘子。她与小青同到杭州,在断桥边游湖逢雨因借伞与许仙相识并定情。两人不久后成亲,迁往镇江经营药店。
法海和尚以白娘子和小青为妖,数次破坏许仙与白娘子的关系。许仙听信法海之言,于端午节之际用雄黄酒灌醉白娘子,使之显示出原形,而许仙也因此而被惊吓致死。
白娘子为救自己挚爱的夫君,冒生命危险去峨嵋仙山盗草。重生的许仙被法海囚禁在镇江金山寺,不许他们夫妇团聚。白娘子为了救回许仙,和小青一道,跟法海斗法,不惜引西湖之水漫金山寺;因为身怀六甲,无法救出许仙。
许仙逃回杭州,在断桥边与白娘子相会。法海借佛法将白娘子镇于雷锋塔下,拆散了许仙与白娘子。
小青得以逃脱,修炼有成,再回金山,斗赢法海,打破雷锋塔,救出了白娘子。法海无处可逃,身穿黄色的僧衣遁入蟹腹。
后来许仙夫妇终于团圆,而法海只能留在蟹腹中,所以现在的螃蟹腹中的蟹膏是和尚僧衣般的黄色。
二、白蛇与许仙传说的历史演变
白蛇与许仙的传说,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一说起源于魏晋时期左思《魏都赋》里的“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演变为白蛇。
而“白蛇闹许仙”的故事向江南一带的播迁,则与金人南侵、宋室南迁有关。宋高宗晚年禅位后,驻跸临德寿宫中,喜欢看话本,看得高兴就大大地赏给进献者一笔,这就成为宋、元时期《白蛇传》故事在杭州一带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
白蛇与许仙的传说早期因为以口头相传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与细节。原来的故事有的到白素贞被镇压到雷峰塔下就结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产子的情节,还有版本有后来白蛇之子得中状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这个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认为在南宋就已经具备了,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故事已初步定型。
白蛇与许仙的传说,后来民间以评话、说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出现,又逐渐演变成戏剧表演。后来又有了小说,民国之后,还有歌剧、歌仔戏、漫画等方式演绎。
清代初年黄图珌《雷峰塔》,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创作流传的戏曲,他只写到白蛇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并没有产子祭塔。后来又出现的梨园旧抄本,是广为流传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节。
清朝乾隆年间,方成培改编了三十四出的《雷峰塔传奇》,共分四卷,第一卷从《出山》、《收青》到《舟遇》、《订盟》,第二卷是《端阳》、《求草》,第三卷有《谒禅》、《水门》,第四卷从《断桥》到《祭塔》收尾。《白蛇传》故事的主线纲架自此大体完成。而这出戏的本子,在乾隆南巡时被献上,因此有乾隆皇帝御览的招牌,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没有人不知道《白蛇传》的故事了。
后来在嘉靖十一年,玉山主人又出版了中篇小说《雷峰塔奇传》。嘉靖十四年,又出现了弹词《义妖传》,至此,蛇精的故事已经完全由单纯迷惑人的妖怪变成了有情有义的女性。
清代中期以后,《白蛇传》成为常演的戏剧,以同治年间的《菊部群英》来看,当时演出《白蛇传》是京剧、昆曲杂糅的,但是还是以昆曲为主,同时可以看出,《白蛇传》中祭塔的情节产生的时代较晚。
现代,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台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基本是按照已经形成的故事再加的一些内容。此外,还有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小说《青蛇》亦是根据白蛇传创作的,而后经香港著名导演徐克拍摄后搬上银幕。台湾明华园戏剧团的白蛇传歌仔戏露天表演,常在端午节前后演出,故事内容无较大的改编。另外,日本东映动画改编成同名动画电影《白蛇传》,于1958年上映,是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