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1700000009

第9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1)

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地,总人数在47.15%以上、民族种类中占63%的少数民族都生活在这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环境的迥异、生产方式的差异、宗教信仰的不一,节庆文化绚丽多彩。众多的民族形成了大大小百余种节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每一个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一个节日都是一次民族的狂欢和民族风情的展示,也是中外游客观光旅游的大好时机。

第一节藏族节庆

如果把生活比作流动的河,那节日就是生活中的浪花;如果把节日比做天空,那节日就是日出和日落的壮丽辉煌。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喜欢过节,善于过节,高原是的一年四季基本上是以节日为主旋律进行了的。对于生活在地广人稀、山高水远、物质文化相对匮乏的藏族同胞来说,节日是亲朋欢聚、娱乐休息、感情渲泄和展示才艺的吉日良辰和精神寄托。藏族节庆可分为宗教和民间两大类,宗教节日与佛教相关,通常也包含民间娱乐的内容,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加;民间节日则与高原上农牧生产时令节气相联,也少不了用宗教来标榜,以得到宗教上层和喇嘛寺庙的包容。

一、藏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最激动人心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有时在时间上也相差无已。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十五日结束。因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在古老的过去,藏历和夏历以及年节汉藏是不一致的。据一部名叫《纺织老人月算》的古老历书讲,在公元前一世纪,山南雅隆地区有一位纺织老人,她在黑色方石上画三十个杠杠,通过月影移动亏盈来计算年月,开始有了古老的历算,但不太准确。那时的雪域高原是在初秋或深秋过年。《旧唐书吐蕃传》说,“不知节候,以麦熟为岁首”。现在西藏农村的“望果节”,就是麦熟过节的遗风。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进藏后,带来了大量的天文星算经典,如《博唐八十数理》、《五行珍宝包罗》、《干支综述》和皇历推算法,使较为准确的历算方法传到了西藏。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后又组织专人把《算学必读圣典》、《八支》、五曜、七曜和二十八宿等许多历算方法译成藏文。经过藏族的天文历算学家桑杰益西、坚参白桑等人先后总结群众经验,把汉族学说结合西藏实际,又参考了印度历算,发展了西藏历算并编出了西藏历书。从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开始,藏历与皇历(夏历)便逐步接近了。由于农历元月一日适逢藏历十一月,从而把藏历十月算作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形成了欢度新年的习俗。

藏年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日,从拉萨到西藏各地,人们以最奔放的心情、最精心的准备、最美好的祝愿欢庆新年的到来。从藏历12月上旬起家家户户都有用桶和盘浸泡青稞,然后用酥油、白面和糖作“喀赛”(一种油炸食品)。各家都有要准务一个叫“切玛”的五谷斗,斗用木材制成,外面绘有彩色花纹图案,里面一半装炒熟的麦粒和蚕豆,一半装糌粑和人参果,上面插青稞穗,再点缀一些小块酥油。有的人家还用酥油雕塑一个彩色羊头,“切玛”标志过去一年的好收成,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收。

新年前夕,家家户户都把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铺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除夕前还要在打扫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用面粉撒上“八吉祥徽”,在大门上画上象征吉祥的字,在房梁上刷上许多白粉,表示粮食满仓。各家的橱窗柜和桌上也摆满各种“喀赛”,用人参果、酥汪、糖做成的米饭,撒有盐巴的整块酥油以及奶茶、糖果等,摆上“切玛”,象征着吉祥和富裕。

藏历除夕在腊月二十九而不在年三十。因为九为吉数,二十九为吉日。除夕夜习俗是吃“古突”。“古突”是用牛羊肉、萝卜、面团及其他佐料做成的一种带汤面团土粑食品。土粑的面团里包有各种东西,有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盐巴、瓷片等,预示着吃到人的命运和心底,石头代表心狠,木炭代表心肠黑,辣椒代表嘴厉害,羊毛代表心肠软,盐巴代表屁股沉(懒惰),桃干代表健康等,吃出后必须报告女主人并当众吐出,引得全家哄堂大笑。这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占卜,人们在嬉笑和打闹中快快乐乐迎接新年的到来。

藏历初一,为藏历新年。家家户户在屋顶上燃起象征吉祥的松脂,屋里陈列着染色的青稞苗和麦穗,预祝丰收。天不亮,妇女们便到河边背回“吉祥水”;老人洗漱完毕,到河边打上第一桶水来喂牲口;全家人穿上新藏袍、戴上新藏帽,穿上新藏靴,按老少顺序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依次抓一点来吃,然后开始拜年仪式。一家人按辈序坐在卡垫上,由最年长的阿妈阿爸将“竹素切玛”依次端到每个人面前,祝福道:

“扎西德勒平措松!(祝你今年各方面都吉祥如意)”

被祝福的人便回敬道:“阿妈巴珠贡康桑!”(祝阿妈身体健康)

“旦都德娃托巴秀!”(祝你永远幸福)

“退桑塔胞查,若若总久勇巴秀!”(愿明年新年我们仍然健康地在一起)。

答完这些祝愿后,从彩斗拈点糌粑或青稞粒向空撒三下又吃一点表示祭祀天、地和龙神。接着吃麦片粑和酥油煎的人参果,互敬青稞洒。一家人弹起六弦琴,跳起敬酒舞,吃笑玩乐。饭后,老人到大昭寺朝佛;年轻人去街道看歌舞、藏戏;小孩喜欢结伴放鞭炮。初一基本上是各自欢聚,互不走访。

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互相走访拜年。拜年的习俗很有藏家人的特点:喜欢集体行动、喜欢热热闹闹、喜欢有歌有洒。拜年时须有人捧“切玛”盒,有人捧酒壶,有人拿酒碗,先敬“切玛”后敬酒,敬酒须唱藏戏、唱酒歌,敬酒须一饮而尽,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有些平时走路东倒西歪的老人、嘴里缺牙的老太婆,每每这种场合,唱歌起舞,饮酒干杯,顿时精神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周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藏民的快乐和达观,真挚和善良,尽在不言之中。

从初四起,举行西藏最大的宗教活动——传昭大法会。初五,拉萨郊区的农民举行隆重的开犁礼。民间还普遍举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比赛活动,有的村寨和城镇还演出传统的藏戏。寺院和僧人也一同欢度,各种宗教活动丰富多彩。正月十五日,则是传统的赛花灯会。藏胞认为,若是自己的花灯无独到之处,便有失情面;若能得到喝彩,便引以为荣。因此花灯会年年推陈出新,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骏马奔腾,有的像彩蝶飞舞。手艺高超、独具匠心。观拉萨八廓街上的花灯会,则是一次艺术的享受,视角的盛宴。

二、望果节

望果节是西藏农村一年中除藏年外最盛大的节日。“望”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望果”就是转地头,祈祷丰收。望果节日期不定,一般在7月中旬,即将开镰收割时择吉日进行。

望果节

据《苯教历算法》等史书记载,“望果”之俗约始于公元一、二世纪布德贡杰赞普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当时,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穷洁、乃东一带的藏族把风雨雷电解释为天神降灾作祸。因此,在秋季庄稼快成熟时,成群结队在地头转悠,祈求天神佑护。布德贡杰时期,雅砻地区已开始兴修水渠,使用木犁耕地。为了农业丰收,藏王布德贡杰便向苯教教主请求赐以教旨,教主教农人绕田地转圈巡游,求“天“保丰收。这就是”望果”的来源。

苯教统治时期的“望果”活动,以村落为单位,全体乡民出动,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队伍由捧着柱香和高举幡杆的人引路,接着由苯教巫师举“达达”(绕着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领队,后面跟着本村手拿青棵穗和麦穗的乡民,意为收地气、求丰收。巡游之后,把谷物穗插在谷仓或供在禅龛上,祈求今年好收成。随后,进行角力、斗剑、耍梭标等娱乐活动。后来,哪个教派在西藏占统治地位,“望果”活动便渗入哪个教派的色彩。如佛教统治西藏时,转地头巡游队伍的前头,便有人举佛像、背经文,人们把农业丰收的希望寄托在“佛”、“菩萨”的保佑之上。

现在过望果节,农人们穿起盛装,带上青稞酒、酥油、糌耙等,集拢成群,前面有人举着佛像,背着经书,众人后随,举着旗幡,敲锣打鼓,唱着歌曲,浩浩荡荡绕行在即将收割的田间地头,祈祷神佛保佑顺利收割,获得丰收。绕行田地后,举行赛马、射箭、歌舞赛毛驴、赛牦牛等纯粹娱乐活动,这种活动人们只观赏毛驴欢蹦乱跳,牦牛乱冲乱撞,并不在意谁胜谁负。同时举行丰盛的郊宴。

三、雪顿节

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西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子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雪顿节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戏节。

17世纪以前雪顿节是一种纯粹的宗教性节庆,藏传佛教格鲁派规定,藏历每年的6月15日至30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他们在寺庙里要行三事:即长净,夏安居直到解制。到藏历7月1日开禁日,则纷纷下山,这时农牧民要拿出准备好的酸奶子敬献,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到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世达赖旺阿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罗桑益西,赐给金册、金印,这样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强,雪顿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已开始演出藏戏,并形成固定的雪顿节。据记载,参加雪顿节演出活动的是扎西雪巴、迥巴、隆尔巴、香巴、觉木隆、塔仲、伦珠岗、朗则娃、宾顿巴、若捏嘎、希荣仲孜、贡布卓巴共十二个藏戏团体。因此这个有300余年历史的民族传统节庆,实际就是一个藏戏节。

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开始,但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先是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故人称为“哲蚌雪顿节”。五世达赖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6月30日的雪顿节,也总是先在哲蚌寺内进行藏戏会演,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达赖演出。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后,成为达赖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至罗布林卡内,成为达赖夏宫,并开始允许市民群众入园观看藏戏。这以后,雪顿节的活动更加完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庆仪式。

每年藏历6月29日,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主管藏戏的“孜洽列空”报到,并进行单位仪式表演,然后赶到罗布林卡抽达赖致意,当晚返回哲蚌寺。第二天(6月30日)为蜇蚌雪顿节,演出一天藏戏。7月1日由拉萨、日喀则、穷吉、雅隆、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五个剧团,六个“扎西雪巴”的戏班子,一个牦牛舞班子和一个“卓巴”舞即打鼓舞在罗布林卡联合演出。7月2日至5日,再由江孜、昂仁、南木林、拉萨等四个地方剧团轮流各演一天广场戏。

现在的雪顿节内容更加丰富。节日期间,拉萨市附近的藏族人民三五成群,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涌入罗布林卡内。节日时,除西藏藏戏剧团外,还有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戏剧团来到圣城拉萨切磋戏艺。人们除了观看藏戏外,还在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帐蓬,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果酒、菜肴等节日食品。有的边谈边饮,有的边舞边唱,许多文艺团体也来表演民族歌舞,以此助兴。产业部门把各种物资和节日食品运到罗布林卡内,摆摊设棚,供应游人。下午名家开始串幕作客,主人向客人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在劝酒时,唱起不同曲调的酒歌,各帐蓬内,相互敬酒,十分热闹。大型文艺活动,学术讨论会,经验交流会也安排在雪顿时节期间,显示出雪顿节从未有过的生命活力和艺术魅力。

雪顿节不仅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四、热贡六月会

热贡六月会是藏族、土族群众中盛行的大型祭祀表演活动,流传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每年农历6月17日至6月25日之间举行,举办活动的村庄多达50多个。

热贡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节,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祭神方式在全藏区是独有的。热贡六月会的渊源有两种相关的传说。其一称唐蕃和解时,为了庆祝和平的到来,守卫当地的吐蕃将军于当年的6月16至25日向当地的诸守护神叩拜,并隆重祭祀,并发展成热贡六月会。其二称元末明初时,元朝一支蒙汉混编的军队在隆务河谷接受了明朝的招安并在当地解甲务农。为了庆祝和平安宁,他们举行了隆重的祭典活动,祈求消灾去难人寿粮丰,热贡六月会即从此发展而来。

热贡六月会

农历6月17日,热贡六月会祭祀活动在一个名叫四合吉的藏族村庄拉开序幕,而后,在隆务河流域的几十个藏族、土族村庄相继展开。各村祭祀活动的天数不尽相同,长则5天,短则2天。凡举办六月会祭祀的村庄都有一座神庙,庙内供奉着本村和本地区的保护神。

同类推荐
  • 积极思考才有出路

    积极思考才有出路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必学的数学智力

    必学的数学智力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同学却视为畏途,兴趣淡漠,这使一些教师、家长乃至专家、学者大伤脑筋。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钻研的冲动,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中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体会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奇趣和美妙。
  • 学习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学习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学习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河流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河流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本书主要是有关世界著名河流的内容。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母亲,任何一个伟大的古老文明都与河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介绍了世界上对人类文明产生影响的 20条河流,以及生活在其沿岸居民的生活形态。是一本以点及面介绍人文知识的好书。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4)

    三十六行,行行皆有状元;而商场亦如战场,瞬间便又是另一翻风云。“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为我们隆重讲述了商界名人们的成长史,品他们于商海间的每一个决策后的那份坚定和执着。
热门推荐
  • 异界之逆天衙内

    异界之逆天衙内

    苍龙皇朝的第一纨绔的丁野重生回到二十年前,他该如何弥补前世的错误,挽救家族被满门抄斩的命运?又该如何在纷乱的大陆战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做一个战无不胜的绝代名将?前世误过的事错过的人,这一世不会再辜负;前世闪耀的将星波诡的命运,这一世要尽在掌握;丁野要做一个逆天改命的枭雄,把嚣张进行到底!
  • 神兽阿狸

    神兽阿狸

    她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一次出逃,在赵国古都拾得的一块美玉,哪知这美玉里竟沉睡着一只上古神兽,等待千年为寻昔日主人,他和她踏上了一段奇幻之旅…
  • 独幽梦

    独幽梦

    夜总比白昼要寂静、神秘,甚至带着隐约的诡秘。一个从小生活在噩梦中的柔弱女孩,本以为将终生在痛苦和不安的折磨中度过,然而她却不是普通人,她是冥界的公主冥帝的女儿冥天使。宇宙的主宰者宇尊为了心爱的人,甘愿放弃一切来到人间守护她,一世又一世,他的痴心的耕耘是否能换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 阴阳薄

    阴阳薄

    本是平淡的生活,在某一天突然被打破,从没有想过的世界,反而成了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光怪陆离的世界,一场接一场的阴谋,対历史真相的追寻。老宅里古怪的美人图,无意中的女鬼缠身,真假难辨的深山诡镇,古怪神秘的荒村行尸。有时候,人心比鬼可怕的多;有时候,知道比无知更是一种保护。渡灵者,只需要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亡灵的名字,生辰八字,出生地点,就可以让其转世投胎。
  • 医妃撩人:王爷一宠上瘾

    医妃撩人:王爷一宠上瘾

    刚穿越,就被人追杀,本想跳墙入王府躲上一躲便离开,却惹上了战神王爷,遭家人逼嫁逃婚,她男扮女装混江湖,再次遭遇战神王爷,什么节奏?难道,这就是有缘穿越来相会吗?NO、NO,这个冰一样的男人,她可无福消受。只是,这男人怎么还卯上她了?“女人,救了本王你就该对本王负责!”忍不住的某王爷说着就要扑倒某女!“靠,本姑娘救你还是本姑娘的错了?”某女咬牙,双手环胸,誓死不从!“女人,不想嫁给那傻子,就嫁给本王吧,包你会性福!”某王爷引诱道。只是,某王爷不是说婚后她可以反悔的吗?这对她夜夜恩宠,又是怎么回事呢?
  • 爹的袜子,娘的狗

    爹的袜子,娘的狗

    《爹的袜子娘的狗》精选了作者殷会平近年来刊 发在《读者》、《意林》等杂志的文章若干篇。文字 干净利索,感情纯美真挚,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热 爱、赞美、怜惜与感恩,是《爹的袜子娘的狗》的几 个关键词。而这些,恰恰又是人类灵魂中向善的最重 要的那一部分,同时也是最有力量的那一部分。女性 天性中的敏感与知性,使得作者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温 暖、投向朝阳的那一面,相信读者亦是!
  • 兑换之终极神通

    兑换之终极神通

    安定,不代表一定就真的安定!记忆丧失的安定,想要过一个普通人的日子。可惜爱上梦竹,注定了这个愿望不能实现!无数追求者的步步紧逼,安定摇身一变,神通系统,无尽神通之下,天才黯然失色,妖孽退避三舍。身世之谜渐渐清晰,当家族的重任落在安定身上的时候,曾经遗失的辉煌,安定发誓,一定要找回。属于他们家族的荣誉,哪怕是一丝,也绝对不能被任何人侮辱!谁若敢辱,拿血来洗!
  •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一书讲述的是劈山开路先锋连的纪实故事。
  • 策林

    策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树人贝尔

    树人贝尔

    在一座荒无人烟的神秘小岛上,突然出现一头半死不活、不知来自哪里的怪兽。就在怪兽出现不久的一天夜晚,知识渊博的老教授泰奥多先生的家里,来了一位长相十分古怪的来客。这位神秘来客告诉教授,那个怪兽居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战友贝尔。那么这个失踪多年的贝尔是怎样漂流到那个荒无人烟的荒岛上的呢?他在岛上经历了哪些神秘事件呢?后来得知,贝尔竟然在荒岛上遭遇到了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甚至碰到了生活在一口棺材里、满嘴血污的如同死尸一般的魔鬼样的怪物。《树人贝尔》中更令人费解的是,在这座荒岛上竟然还建有一个空中人基地。不过,由于某种神秘的力量,这座荒岛最终不知漂向了哪里,消失在众人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