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2700000001

第1章 古老的学科——光学

第一节历史长河中的光学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人们对光学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那时人们已经开始思索“人为什么能看见周围的物体”之类的一些问题。大约在公元前400多年,中国战国时期的墨子在他的传世之作《墨经》中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学知识,它在《墨经·光学八条》中详细地论述了影的定义和生成、光的直线传播性、针孔成像,用严谨的文字讨论了平面镜、凹球面镜和凸球面镜中物和像的关系。

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无论是在古老的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都对光学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做出了许多发明。公元11世纪的阿拉伯人伊本·海赛木发明了透镜,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詹森和李普希几乎同时独立发明了显微镜。

不过,在所有的发明和研究成果中,最具价值的应该是“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提出。大约在17世纪上半叶,科学家菲涅耳和笛卡儿在经过长期的光学实验和研究后,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论述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这便是今天我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18世纪,物理光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为着名的是以牛顿和惠更斯为代表的“光的微粒说”和“光的波动说”理论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物理学史上着名的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当时,这两派的支持者们坚持用自己所信仰的学说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学现象,而排斥另一种学说。不过他们各自都在“光的波粒之争”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哪一种学说,都不能完全地解释所有的光学现象,这一问题直到19世纪初,波动光学“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提出才得以解决。人们发现通过“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理论,不仅可以圆满地说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同时也能很好地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自然,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之后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学说。

在经历了光的波粒之争后,光学的研究,开始转向电磁场方面。1846年,英国着名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光的振动面在磁场中发生旋转”的现象。十年后,德国物理学家韦伯于1856年提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等于电流强度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这一发现,表明了光学现象与磁学、电学现象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同时,它也是“光是电磁波”理论的重要依据。约在1860年,另一位科学家麦克斯韦提出了着名的电磁理论,并指出“光就是这样一种电磁现象”,这一结论在1888年被赫兹的实验所证实。不过,他的这一理论并不能解释“能产生像光这样高的频率的电振子的性质及光的色散现象”,这一疑惑,直到1896年洛伦兹电子论创立后,人们才完全弄清楚。

不过,“洛伦兹电子论”也有其片面性的一面,对于像“炽热的黑体辐射中能量按波长分布”这样重要的问题,它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物理学是以“量子物理学”的创立为标志的。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从物质的分子结构理论中借用“不连续性”的概念,提出了辐射的量子论学说。他指出,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包括光,只能以各自确定分量的能量从振子射出,他把这种能量微粒称之为量子(光的量子即光子)。量子论的说法,不仅能很自然地解释“灼热体辐射能量按波长分布的规律”,而且还以全新的方式说明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量子论不但给光学,也给整个物理学提供了新的概念。

光量子学的提出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它结束了经典物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1905年,爱因斯坦运用普朗克量子论学说解释了光电效应,而且他还在这一年的5月,在德国《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关于运动媒质的电动力学》一文,第一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他在文章中指出,从伽利略和牛顿时代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古典物理学,其应用范围只限于速度远远小于光速的情况,而他的最新的狭义相对论可解释与很大运动速度有关的过程特征。在这一篇文章里,爱因斯坦完全放弃了“以太”的概念,从而圆满地解释了运动物体的光学现象。

这样,到了20世纪初,科学家们一方面从光的干涉、衍射、偏振以及运动物体的光学现象中,确切地证实了“光本身就是一种电磁波”的说法;同时,又从热辐射、光电效应、光压以及光的化学作用等角度,无可怀疑地证明了光的量子性,即光的微粒性。

在后来的研究和理论上,“光”这种既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的特点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一种现象,即不仅光有这种两重性,而且世界的所有物质,包括电子、中子、质子、原子等,以及一切宏观事物,也都具有与其本身质量和速度相联系的波动的特性。

自此之后,光学便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它现在是现代物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名人点击-墨子

1.墨学创始人

墨子,鲁国人(今山东省滕州市木石镇境内),约生于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汉族人。

他是我国先秦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着有《墨子》一书,墨学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学派,它与孔子创立的儒学并称为“显学”。

墨子死后,墨家被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2.墨子的光学思想

墨子是战国时期着名的学者和大师,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他和他的弟子所创立的墨学曾经产生过深远而有意义的影响。在《墨经》一书中,墨子对认识论、逻辑思想,特别是关于宇宙论、物理学、数学、机械制造、军事等自然科学方面所阐述的言论和观点,其思想之深邃,内容之广泛,可以说震动了当今的学术界。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墨子的这些言论和观点能出自墨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本节中,我们着重探讨墨子在光学方面的研究。

(1)光与影的关系

《墨经》一书中,墨子通过对运动物体影像变化的观察,探讨了光与影的关系,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题,也就是说,运动着的物体的影也是随着物体在运动着的。不过这一说法,在现代看来,其实是一种错觉。因为,当运动着的物体位置移动后,它新的影像是在位移后形成的,前一瞬间所形成的影像已经消失。它的影子是由于新旧影像随着物体运动而连续不间断地生灭交替所形成的,并非是原有的影像运动到新的位置,所以不是影像自身在做运动。墨子的这一命题,被后来的古人所继承,并由此而提出了“飞鸟之影未尝动”的命题。

(2)物体的本影和副影

在物体本影和副影的问题上,墨子指出,如果光源是点光源,物体则只有本影出现。如果光源不是点光源,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从而使物体产生本影和副影。

(3)小孔成像

墨子在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之后,明确指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他解释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当光线经过物体穿过小孔时,物体上方成像于下,物体下方成像于上,因而所成之像为倒像。同时,他还论述了影像的大小与物体的斜正、光源的远近的关系,并指出,当物体端正或光源近时影短粗,当物体倾斜或光源远时影长细,如果光是反射光,则影形成于物与光源之间。

(4)关于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论述

在《墨经》中,墨子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①平面镜所形成的像大小相同、远近对称,但却左右倒换。

②假若两个或多个平面镜相互面对面照射时,则会出现重复反射现象,从而形成无数的像。

③凹面镜的成像是在球面镜的球心之内形成正像,即距“球心”远时则所形成的像大,距“球心”近时则所成像小;如果在“球心”中间,像与物就相同大;如果在“球心”之外,则形成的是倒像,这时,距“球心”近,所成之像大,距“球心”远,所成之像小。

④凸面镜的成像只形成正像,近镜像大,远镜像小。在这里墨子所说的“球心”是指球面镜的球心。

尽管这时的墨子,把球心与焦点混同在一起来论述,尚未区分出球心与焦点的差别,但是其所得出的结论与近现代球面镜成像的原理基本上一致的。

同类推荐
  • 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告诉我们濒危,濒危,为什么我们要等到某些物种濒危了才去采取保护措施?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也许有一天,洪水暴发,沙尘暴暴发,人类即将灭绝,那时你还能犹豫吗?也许有一天,动植物将全部死亡,那时你才想到现在不该不植树造林吗?要是植物全部灭绝时,你还能呼吸到现在的新鲜空气吗?我们都不会想过这样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动起手来吧,一起美化我们的绿色家园,创造美好环境,保护动植物!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创造出未来的美好环境。
  • 透析发明与创造的决窍(走进科学丛书)

    透析发明与创造的决窍(走进科学丛书)

    1804年的一天,法国有个叫尼古拉·阿佩尔的糖果点心匠,他在整理物品时,发现一瓶放置了很长时间的果汁没有变质。为什么这瓶果汁经久不坏呢?纳闷中,他细心地察看着这瓶不寻常的果汁,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是一瓶经过煮沸又密封很好的果汁。看来食品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长期保存。于是他将一些食品装入广口瓶,在沸水中加热半小时以后,趁热将软木塞塞紧,并用蜡封口,果然可使食品长时间地保鲜。罐头就是这样发明的。尼古拉·阿佩尔为长期贮藏食品做出了贡献,获得了2万法郎的奖金。不久以后,他就在巴黎建起世界上第一家罐头厂。
  • 古代化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古代化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一本书掌握世界地理

    一本书掌握世界地理

    这是一本浓缩世界地理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此书不但开阔视野,又可以丰富人的生活情趣。所以说,它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实用佳品。作者根据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史料,编撰成这本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地理书籍。其内容涵盖历法日历、名山秀岳、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岛屿半岛、河流湖泊、瀑布泉地、沙漠森林、草原湿地、峡谷洞穴、地址公园、自然保护区、特色地貌、考古发现、中华奇景、历史文化名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介等方方面面。让你轻松阅读浩博地理,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热门推荐
  • 元始心魔

    元始心魔

    因为意外,岳尘被卡在了‘补天炉’内,淬炼了无数年。直到火海熄灭……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当初刚刚死亡的时间点?带着进千年的记忆,岳尘这个小小的心魔师,再次踏上了女娲界的土地………………
  • 逆光青檬

    逆光青檬

    本书是一部以“回忆”作为主题的短篇小说合集。该部作品秉承了逆光短篇集一贯唯美清新,积极温暖的文字风格,情节曲折,感情细腻,讲述了许多感人唯美的青春小故事,同时发掘他们的真实想法和人生目标,给予他们向上生活学习的新方向。
  • 执此一生

    执此一生

    城市,如同喧闹的洪水,袭卷着一颗颗卑微的小石子奔涌着向前,而我,只是如落叶一般,飘零在浪涛之上,却如巨石一般沉落水底。只因为那已逝的温存,不知不觉,咬着牙,走了好久好久,久到忘记了时间,久到忘记了是在等着谁,久到记忆都模糊了。“女人,我警告你,这一生,你的人都是我的,总有一天,心也会是我的。想要爱他?下辈子吧!”那一刻,我落泪了。
  • 巴尔扎克妙语录

    巴尔扎克妙语录

    本书分品德·情操、爱情·友谊、风雅·生活、婚姻·生理、文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专题,收录了法国文学巨匠巴尔扎克的大量妙语,另外还附有巴尔扎克年谱。
  • 好习惯养活未来30年

    好习惯养活未来30年

    本书不是市面上随便杜撰的一本哗众取宠的理财书,它是一个从房奴到千万富婆的平民理财达人的真实心路,励志亲民。本书专为经济环境下不安的工薪族提供投资最少、收益最高的理财方法。面对持续上涨的房价,疯狂飙升的物价,不管鸡蛋放在哪个篮子里,通通都没用!不管赚多赚少,储蓄的速度,总赶不上排山倒海的开销!现在和未来30年究竟有多大关联?每天忙得领带歪了,妆花了,为什么还是“月光”一族?谈到未来还是一片茫然,唯恐躲避不及?到底要怎样做,才能现在潇洒,30年后也轻松?真正的理财投资是从真正关注自己的“钱途”开始,也就是拿钱当回事儿,开始算计花钱,不该买的东西不买,钱省下来是最基本的。
  • 战天神决

    战天神决

    亚洲的繁华在炎黄,而炎黄的繁华在天海,天海繁华的却是在这条街,天京街上。无论任何地方都会有寂静的时刻,但是星海的天京街却是永远不会寂静下来,这里的繁华,带着几分绮丽。
  • 《冰冷公主的复仇计划》

    《冰冷公主的复仇计划》

    亚洲首富在一夜之间破产,首富家人莫名失踪,如今还下落不明
  • 中华起名全典

    中华起名全典

    本书通俗系统地介绍了姓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阐述了起名的标准、构思、原则、方法、禁忌等,重点则落在起一个好名字的具体方法上,并专门编写了起名参考,通过欣赏古今佳名、分析男女好名实例,参阅男女起名常用字,在酝酿名字、选音择字寓意时,提供较为实用的参考。本书广搜博纳,融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可谓美名之列锦,文化之汇流,知识之集萃,数典论事,包罗宏富,雅俗并兴,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适合城乡广大起名者和姓名学爱好者阅读和使用。
  • 沉浮之千寻

    沉浮之千寻

    她究竟要寻找什么,想要什么?江湖沉浮里,由一个小人物成长的故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重生之八卦女王

    重生之八卦女王

    全能天后苏璃离奇死亡,再睁开眼却成了某刊八卦小记者谢小小。失去前世的璀璨星光,却得到了一个貌似牛X的系统。头条感应神器——哪里有八卦,哪里就有谢小小。明明只想做个小记者,可剧情是走偏了吗?一脚踏入娱乐圈,片约拍戏络绎不绝,谢小小表示这一世一定要换个活法。……简介无能,大体就是重生娱乐圈,八卦娱记变身星光女王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