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4800000031

第31章 稀里糊涂的战争开始了(1)

战争开始了,英国鬼子怕林则徐吗

1840年6月,一支庞大的英国舰队出现在中国海面。计有:海军战舰十六艘;东印度公司武装汽船四艘;运兵船一艘;运输船二十七艘;英国陆军三个团(爱尔兰皇家陆军第十八团;苏格兰步兵第二十六团、步兵第四十九团);孟加拉志愿兵若干。

据茅海建先生统计,陆军共四千人,加上海军,总计约六七千人。

1840年6月28日,英国侵华远征军总司令兼全权公使懿律对广州入口所有河道进行封锁。封锁之前,英国侵华远征军海军司令官伯麦(J.remer)发出公告:“现奉英国女王陛下政府命令,本司令特此公告:从本月二十八日起,对广州入口所有河道港口一律进行封锁”。伯麦的公告,译成中文,按中文格式编成说帖,写在木牌上,插于尖沙嘴一带的海滩上。

按巴麦尊的要求,虽然不让他们在广州开战,但至少在广州递送一份巴麦尊致中国钦命皇帝宰相书的英、中文本。但是义律坚持不宜于让广州当局最先知道英国的要求是什么。据茅海建先生推断,义律不愿在广州投递,是怕在林则徐的面前显得姿态低下。总之,他们没有执行巴麦尊外相的训令,这对堂兄弟俩于6月30日率领大小船舰四十三艘,离粤北上,仅留下“都鲁壹”号、“拉呢”号、“海阿新”号及“哥伦拜恩”号、武装汽船“进取”号继续封锁广州。

看意思,义律本人与林则徐有些赌气。因为按他们的游戏规则,这份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乃是最后通牒。最后通牒不给林则徐(当然林则徐能不能看懂最后通牒,也是个疑问,因为后来道光看了,就不大能看懂),这让林则徐特被动,以至于定海都失陷了,林则徐还在上奏,跟道光汇报,英船惧怕广东战备的严密,驶出老万山,乘东风扬帆而去了。等得知定海失陷后,林公又埋怨定海方面战备做得不如广东好。林公的这种认识(甚至可以说是失误和辩解)影响了一些主剿派,新任闽浙总督颜伯焘和新任浙江巡抚刘韵珂于1841年曾上奏要求道光启用被革职的林则徐,理由之一就是夷人最怕林公。其实,不是洋人怕林公,而是林公不怕洋人。

1840年6月英国封锁了广州海口,扬帆北上了,7月3日的林公还在写帖子安慰他的百姓,中心意思如下:

一是“英夷诡谲,凡事虚张,来兵即极多,亦不过一万余人为止。”(林公这一点倒是蒙对了,人家只来了六七千人,但是他只蒙对了人数,没有蒙对现代化军队的战斗力)

二是“彼之数有尽,而内地兵勇用之不尽,不独以十抵一,以百抵十,直以千千万万抵一,又何不能剿灭之有?”(这是典型的冷兵器思维,人多力量大嘛)

三是英人腰腿笔直,一仆不起,建议大家奋勇杀敌,且有物质奖励。如能夺其炮位,也照炮之大小,分别给赏。(我晕,天朝正规军都对付不了的现代火器,却让百姓去缴炮。这种国难财,不是好发的)鸦片战争之后,有关鸦片战争有三部着名的时人着述:《道光洋艘征抚记》、《夷氛闻记》和《中西纪事》,它们的作者魏源、梁廷枏和夏燮皆谓:林则徐在广东战备搞得好,英军才转而北犯的。他们把广东战事的失败,归因于林则徐的去职;把其他各地的战败,也归因于当地没有林则徐。当然,他们在表达这些观点的时候,表达得很艺术。比如魏源,在书里借别人之口说出自己的意思,他用了个“或曰”:“或曰:西变以来,唯林公守粤,不调外省一兵一饷,而长城屹然。使江、浙、天津武备亦如闽粤,则庙堂无南顾之忧,岛寇有坐困之势。子何不责江、浙、天津之无备,与粤闽后任之不武,而求全责备于始事之人?且林公于定海陷后,固尝陈以敌攻敌之策矣,陈固守藩篱之策矣,又奏请以粤饷三百万造船置炮。苟从其策,何患能发之不能收之矣。”魏源这样说,在于他先是把林则徐任内的九龙冲突、官涌冲突当作了中英之间的正式战争了,后来是把英国正式开战后对广州的封锁也当做战争了。

抛开作者与林公的个人交情(魏源是林则徐的好朋友,梁廷枏曾做过林则徐在广州的幕友),我们不得不承认,天朝的士大夫,多少总有些民族情绪在内的。让他们承认天朝打不过英夷,是很不容易的,而他们的这种自慰,也是值得理解的。不可理解的,倒是后世的学者,老让人怀疑他们是当时的局内人,因为他们作为后来者,在面对历史的时候,连起码的事后之明都没有,比历史中的局内人还要懵懂。

这让另一些清醒的学者有些发恨,代表人物是蒋廷黻先生。认为义律不如在广州噼哩啪啦地跟林则徐干一仗,而干仗的结果,肯定是林公失败,这是不言自明的。

蒋廷黻先生设想,如果林公战败,至少有两个好处:

第一,一下子打掉天朝神话。否则凭天朝政府那样的大唐中土意识、盛世傲慢情结和天朝百姓那样的昏庸皇帝、奸臣误国的思维模式,主流舆论总会坚持认为,义律在广州是干不过林钦差的。这就让天朝失去了反省的内在自觉,从而错失改良的历史机会。而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在天朝心目中,顶多是一个地方事件,过后就忘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自觉根本没有产生。

第二,也让后世的学者少些自我安慰,以为个把清官,就可以凭自己的道德力量与品质特性拒英夷于千里之外。

蒋廷黻先生希望林公战败,希望天朝神话早日破灭,动机是好的,但是他忘了,林公战败之后,神话的信奉者们,还会给林公找到借口和替罪羊啊。被称作林则徐第二的裕谦不就战败自杀了吗?对当朝能有什么触动呢?总之,没了神话,神话的信奉者们会编织新的神话来自慰,反正始终不服,就像天朝政府直到灭亡时仍对西方那些蛮夷国家不服一样!不服就是不服,打得流鼻血也不服!这不,最后通牒来了,天朝都英勇地不接嘛!

送不出去的最后通牒和看不懂的白旗规则

英国远征军把首战地点定在了浙江定海。途中,舰队经过福建厦门时,遂派“布朗底”号前往厦门递交事实上的最后通牒——《巴麦尊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时间是1840年7月2日,其余舰队继续北上。

厦门乃是福建的重要门户。远控台澎,近接金门,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布朗底”号于7月2日中午驶至厦门南水道,厦门同知蔡观龙派船前来,询问来意,英方遂递交了一封信,称明天拜见地方长官,送交公文。7月2日下午,“布朗底”号直接开到了厦门岛,放下一只杉板小船,悬挂白旗,让翻译罗伯聃(Robert Thom,1834年来华,抵广州后很快学会汉语,并把《伊索寓言》译成汉文)前往递信。

天朝守军不懂白旗规则,用火绳枪和成群的弓箭迎接他们。挂着白旗的英方杉板船,无论如何也完不成自己的送信任务。

第二天,也就是7月3日,英方再次做出送信的努力(遗憾的是,天朝百姓不懂西方的宣战规则,中国当代学者也假装不知道。牟安世在自己的书里把这种行为称作“他们又乘船挑衅”),罗伯聃乘小杉板船靠近时,发现岸上不但有成群的军队,同时也多了成群的围观者——当地百姓都来围观这千年不遇的热闹场面了。

船靠近后,罗伯聃用生硬的中国话高声喊叫,提出“不让上岸,就要打仗”,但岸上没有人回答他。这时的天朝兵民还听不懂这类近代政治意义上的“鸟语”。罗伯聃举起一块方木板,试图说明自己的目的,但是迎接他的,是士兵的愤怒及抓获他的冲动,吓得罗伯聃只好离开。

等罗伯聃上了“布朗底”号,气急败坏的“布朗底”号便开了炮,两颗炮弹一落地,岸上便立刻倒下五六个人。岸上的人群——兵群和百姓群便“轰”地作鸟兽状散了!

中国炮台和水师船开炮还击,双方一场激战。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因为中国的炮很快就被英国的炮给打哑了。

炮声停息后,英国人再次送宣战书,这次他们想把宣战书直接贴到清军炮台的墙壁上,但遭遇失败,因为天朝士兵躲在炮台附近的房子里,用他们的火绳枪继续抵抗。

没有办法,“布朗底”号舰长包诅想了个绝招,把那封最后通牒放到一个玻璃瓶里,扔到了水里,希望天朝百姓捡起来,可以上交政府(一说扔在了沙滩上)。7月3日,他们离开了厦门,留下“伯兰”号军舰和一艘运输舰封锁厦门港。7月7日,他们到达舟山,与大部队会合了。

马士在自己的书里说,休战白旗,“这是一条中国人从来没有学过的战斗中的新规则,即使一位高级军官曾适当地受过指示,可是还常常发现,有些过分热情的下属不懂得应用这条新规则,因而在战斗中还是用不上去。英国人对于中国人这类欺诈的行为所表示的愤怒,正如中国人对于英国人攻打炮台时不从有火力的前方进攻,却偏要从炮台侧面进攻那样的欺诈行为所表示的愤怒一样的厉害”。

除了白旗规则,我们还需要关心一下战果。双方对战果的汇报,仍然是有差别的。罗伯聃报告,狠狠地教训了清军,己方没有死伤。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记载:英国方面给中国方面相当损害。天朝这边闽浙总督邓廷桢的报告,则是:清军用箭射死夷人一名,用矛刺死夷兵一名,中炮跌入舱内、跌入海中的无数,英国进攻被我方击退,“狼狈蹿遁”。

敌对双方都报告自己打了胜仗,这种“双赢”的战争,我们尚未见过。况且也不叫战争,不就是送个最后通牒吗?

定海(舟山)的失陷和林钦差的倒下

7月3日,侵华远征军到达了舟山海域。远征军此次北上,第一个主要的军事目标就是舟山群岛,而定海,乃舟山群岛南端最大的一个岛屿,被英方认为是作为司令部的最佳地方。

到达舟山后,英军立即派出轮船,到定海城南道头港附近水面进行测量。

定海县城,地势险要。东、北、西三面,青山环绕。城南二三里即道头港,有吉祥、竹山、大渠三口,乃外洋船只入口门户。道头港以南,有大小五奎山、大小盘峙山、大小渠山等岛屿。清军在定海设有水师镇,共有水陆兵勇两千八百余人,城东南设有炮台一座,火炮八门,驻兵五十名。舟山的军备被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和弗兰克·萨奈罗这俩美国佬认作是“可悲又可笑”。

英军到来,定海总兵张朝发却认为,夷船乃是被风吹得迷路了,是常有的事,不用惊讶。待发现迷路的夷船很多时,他有些疑惑了,遂改嘴说:广州不能做生意,他们才来这里的,定海要变成大码头了,我们的奖金要增加了。

7月4日,英舰撞进定海水域,不知是抱了发大财的心理动机,还是国际友好的心思,定海知县姚怀祥登舰拜访了英军,并询问其来意。伯麦给他的乃是一份事先准备好的中文照会:“启定海县主,速将所属海岛堡台一切投献,惟候半个时辰,即行开炮轰击”。

所谓的半个时辰,乃是英方翻译错误。参考英方原件,应该是六个小时。

姚怀祥回去与张朝发开会,定海军政商民才知道来的不是发财的机会,而是打仗送命的机会。老实说,英夷没给定海官吏以后退之路,因为天朝官吏负有守土之责,没有投降献城的规矩,或者说,天朝政府没有给他们后退之路。所以张朝发与姚怀祥别无选择。姚怀祥与张朝发商量,还是守城要紧,他说“夷未知我虚实,宜坚壁待外援;我兵毫无纪律,若浪战一败,城破矣”。

可怜的老姚虽然不“知彼”,但难能可贵的是他“知己”。他知道天朝的士兵是稻草人,只能唬弄傻鸟,唬弄不了英夷的。据茅海建先生考证,姚怀祥在参观伯麦的军舰后,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们看到了你们的强大,也知道对抗将是发疯,但我们必须恪尽职守,尽管如此做会遭至失败”。在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和弗兰克·萨奈罗这俩美国佬的书里也有此段记载,只不过翻译过来的文字略有不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姚怀祥的这种知彼功夫还是有折扣的,他可能与林则徐一样认为,英军膝盖打不得弯儿,只善水战,不善陆战,所以他开会时建议张朝发:将水陆部队一半撤至离城一里的半路亭一带堵击,一半城中防守。没想到老张不愿与他合作,回复如下:“城非吾责,吾领水师,只知扼海口而矣”。

大敌当前,军政最高当局尚不合作,双方居然签订了一个奇怪的合同,也叫分片承包吧,老张承包口外,率领水师督战;老姚承包县城,率领陆兵督战,双方谁也不救援谁:“在外者主战,战虽败不得入;在内者主守,守虽溃不得出”。这合同签得好滑稽啊。

7月5日,伯麦看到清方仍无投降献城的意思,遂命令他的军舰开炮了。据费正清的《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英国只用了9分钟,就把舟山清军战船和炮台的还击能力给摧毁了。

同类推荐
  • 关羽若是还了荆州

    关羽若是还了荆州

    历史长河,缓缓留息。回想起一段一段遗憾的历史。关老爷若是还了荆州,那还会败走麦城吗?历史又会如何变迁?一举进攻中原,还是灭掉江东。
  • 大宋帝国之帝国争霸

    大宋帝国之帝国争霸

    万里江山锦绣,铮铮铁骨男儿。英雄何处能觅,泊船万里东吴。燕舞榭莺歌台,风流雨打风吹。凄凄斜阳草树,寻常粉墙巷陌。金戈铁马驰骋,气吞万里如虎。四个现代人身怀绝世大杀器,机缘巧合穿越至北宋,从开始置身事外到完全融入这个时代,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又匪夷所思的故事。为了保家卫国抵抗外敌,好男儿沙场点兵,关山万里突进,掀起腥风血雨,复我汉唐雄风。
  • 无德昏君

    无德昏君

    不想上朝?那就废了早朝吧;11凋零?那就全国选秀吧;辽东丢了?干什么吃的,给朕打回去!中原乱了?竟然敢造反,给朕围剿了!没有中兴王朝的雄心壮志,只想花前柳下,安享太平。管他昏庸无道,德行有悖,只愿问心无愧,自在逍遥。
  • 带刀首辅

    带刀首辅

    穿越大明嘉靖年间,成为江湖一流刀客。原本只想随波逐流,却意外卷入锦衣卫、东厂与朝堂纷争之中。从此步入仕途杀恶吏、斩贪官、战倭寇、闯辽东……凭借手中战刀,胸怀韬略,平步青云,成就一段带刀首辅的传奇。
  • 黄朝

    黄朝

    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黄朝作为东土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它的出现既是必然也是偶然。必然的是纷乱的东土终将会统一,偶然的是统一东土的是黄朝罢了。
热门推荐
  • 租来的女友

    租来的女友

    列车不知疲倦地一路吼叫着向前驶进……孙光明和衣躺在下铺,盯着上铺床板一处黑色的斑点发愣。足有一根烟的工夫,他才回过神来。实在睡不着,他便如身上长了虱子似的在三尺见宽的床铺上翻过来又覆过去,一会儿将被子压到头底下,一会儿又坐起身来双手抱膝想心思。
  • 吞金者

    吞金者

    步武说:“从末世归来,这一次我才是主角!”一本有点另类的末世危机小说,包含很多元素。有点像游戏,有点像异界。莫名爆发的生化病毒开启了末世的序章,随后而来的大变故让世界彻底进入了末世新时代。当别人在为食物发愁时,步武却大吃着免费食物,爽!新人新书请多多支持!已签约,不太监,请收藏!小说群34381896“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
  • 大汉遗梦 :凤仪天下

    大汉遗梦 :凤仪天下

    穿越成汉朝的一个小女孩也就算了,竟然还会在“母亲”的按排下嫁入皇宫,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一切,都太疯狂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异界纵横之特种兵魂

    异界纵横之特种兵魂

    在天朝大陆,深邃幽暗的天坑,万古以来逝者尸体与命脉都神秘消失,却有逝者复活的传说。秦重身为特种兵少校,穿越到了天朝大陆……
  • TFBOYS之初恋爱

    TFBOYS之初恋爱

    一次的意外让他(王俊凯)遇见了她(唐糖)一次的巧合让他(王源)熟悉了她(乔煜童)一次的遇见让他(易烊千玺)相识了她(林梦菲)TFBOYS与三位女生的初恋爱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季秋纪

    季秋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悔的青春:热血高校

    无悔的青春:热血高校

    “爸妈,我可以不读书吗?”“可以,我们已经为你物色好了将来的男友。”“爸妈,我可以当个败家女吗?”“可以,乖宝贝你那男友比我们家还要有钱。”岚梦撇嘴,一声不吭的背起书包老老实实的去了学校。“哇,那谁好帅的一B?”“花痴病,那可是全校三大校草之一,喂你新来的吧?”“嘁,本姐不过是觉得他长得像个人样而已。”岚小梦不屑道。“你们要干什么,这可是学校!”“打人。”“打谁?”“你!”岚小梦揍完物理老师,随后摆摆手,几个刚认识的女生跟她一起出了校门。“上课有什么意思?蹦迪K歌才有劲。”-------------------------------------篇幅有限,趁早收藏!
  • 亟待拯救的濒危物种(小眼睛大发现)

    亟待拯救的濒危物种(小眼睛大发现)

    你听说过木牛流马吗?你看见过漫步火星的机器人吗?你知道地雷为什么被称为藏在地下的杀手吗?中国古代的火箭长什么样?你对这个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吗?《小眼睛大发现》涵盖生物、自然、地理、历史、军事、化学等多个知识领域,它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搞笑、幽默、夸张的漫画,超级实用的知识点,为孩子们提供了愉悦的阅读天地。本系列丛书介绍了形形色色的古代兵器、超级威猛的现代军事武器、世界各地最最疯狂的机器、大自然多种濒危物种以及强大的新型能源。书中的精彩内容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建立起灵活的思维方式,而且会引导孩子们对身边的世界产生全新的认识。
  • 末途行

    末途行

    他将心与善,为何屡屡遭害?千层镜内,各位面弟子为何一夜间尽数暴卒?扬言他活不过明天的魔神蒙德拉,为何被频频跳起来打脸?自幼青梅竹马的她,为何会跟他反目成仇、以至于不共戴天?被神秘传承的他,那无名心法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滔天秘史?这最终的末世里,一切会不会再重蹈覆辙?-------------------他本是顶尖帝国的皇室庶子,奈何在一场权势阴谋中流离他乡。修行路上多崎岖,情系佳人尽坎坷。末途纪元中,他能否掌控自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