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4800000034

第34章 稀里糊涂的战争开始了(4)

定海失陷后,伊里布得到了浙江战报,感觉形势严峻,遂以两江总督身份,在自己的任区内做了一系列军备工作。8月12日,接到道光谕旨:命伊里布为钦差大臣(按任命时间,他是鸦片战争中的第二任钦差了,林则徐排第一),赴浙江总理浙江军务。具体任务是:渡江作战,收复定海。得,天上掉下坨乌鸦粪,掉到伊里布头上了。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知道,这活儿谁也干不好,可惜老伊不知道,即日起身,前往浙江去了。同时,福建提督余步云也被调往浙江,命其会同伊里布相机剿办。

8月28日,伊里布发出了入浙后的第一份奏折。伊里布要求道光调广东水师、福建水师各两千人友情赞助浙江,如果这两省的水师到位,那么,加上他在江苏准备好的两千水师,以及浙江调备好的水师三千人,陆师两千人,兵力就达到一万多了,这样他才觉得收复定海有戏。伊里布之所以要求调广东水师和福建水师前来援助,还在于信了林、邓原先的战报,认为广东水师和福建水师那是相当地厉害!其实在接到钦差任命的第二天,8月13日,伊里布向道光汇报自己起身日期的时候,就捎带着要求道光把邓廷桢手下的水师将领、福建金门镇总兵窦振标拨给自己使用。

道光对伊里布的回复是,不要与英夷在海上交锋。待英夷一登陆,其技立穷;至于调别省水师,等着听我通知。窦振标嘛,我已通知邓廷桢了,把他给你拨过来就是。

问题是,英军沿海游弋,广东、福建的水师应付自家地盘都嫌吃紧,又如何援派外省?闽浙总督邓廷桢婉言拒绝了道光要求他派水师援浙的命令,并且重点强调,窦振标不能离闽赴浙,否则俺们这里就乱套了。道光一听,是这个理,马上转谕伊里布,闽广也是战略要地,调兵调将过来,那是顾此失彼啊。伊里布闻听,直夸皇上英明。事后向道光汇报说,既然闽、广无法援浙,那俺们自招水勇吧。道光同意,后来也给他出了一道两难选择题:“上不伤国体,下不开边衅”。

正在伊里布发愁咋收复定海的时候,英方给了伊里布一线不必浪费一兵一弹即可收复定海的希望。原因是英方的海军司令伯麦向浙江当局抗议:清方煽动民众,拒绝给养;清方虐待战俘安突德等人,要求清方立即释放他们。否则必将报复。

伊里布从英方对战俘的重视中看出了希望。他发现,自己有讨价还价的资本了。

1840年9月24日,伊里布以浙江巡抚乌尔恭额的名义,告知英方,钦差大人琦善驾到,同时说明,清方可以释放战俘,但是清方的条件是:英军撤兵,献出定海县城。与此同时,伊里布向道光上奏,自己是如何秘密地部署收复定海一事的,但是目前的情形,似可不费一兵一饷即可收回。道光一看,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问题是英方的态度非常强硬,只提释放战俘,绝不答应撤兵定海。

1840年10月2日,义律和翻译小马礼逊(John Robert Morrison,另译“马儒翰”,林则徐手下的翻译班子把人家译作“秧马礼逊”,也就是小马礼逊,以别于其父——前来中国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跟随律劳卑劳累致死的Robert Morrison。小马礼逊也算是子承父业吧,鸦片战争期间,一直给英军做翻译,1843年因虐疾死在香港,年仅29岁)赴镇海,与伊里布、余步云等面谈。面谈时英方要求释俘,中方要求归地。

伊里布的家人张喜在自己的《探夷说帖》里记载了几个饶有深意的细节:

第一节:伊里布三番五次地向夷人诉说大清帝国对夷人的恩德:“大皇帝格外施恩,准尔通商,尔等将何以报答。”小马礼逊回曰:“通商是两国皆好,不是专为英国。”说第一遍时,小马礼逊还反驳。说第二遍时,据张喜说,“彼俱语塞”(看来,让天朝人等明白通商乃双赢之事,还是个很遥远的事情。天朝习惯于感恩,脑子里被灌进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猪油”。他们把自己供养的皇家当做了挖井人,从来不知道,他们自己才是挖井人)。

第二节:英方三番五次地要求释放安突德。伊里布的回复是:你们撤出定海,回广州,我就放。英方的回答是:我们无意占定海,不释放安突德,我们不回广州。

最后双方说定,安突德由中方拘押,但中方要好生看待(余步云可能受这次谈判影响,才与伊里布的继任者裕谦搞不好关系的。裕是主战派,恢复了原始人身上的特性,喜欢虐待俘虏。有壮士饥餐夷人肉,笑谈渴饮夷人血之风度)。

第三节:伊里布认为,英夷这次兴兵,还是为了通商,但英方否认:“我等不为通商而来,为伤国威而来,伤我们船又伤了我们人,都是贵国大吏做的事,如何讲法?”伊里布说:“林大人办理不善,已经革职。”对方连忙说:“不敢,不敢。此是贵国之事,似不与我们相干”(看来,天朝一方真是多情了,以为英夷受了林公的欺负,正在搞暴力上访呢。现在人家明确表示,不跟林则徐计较,是跟天朝计较呢,可惜天朝上下全听不懂)。

第四节:天朝一方把英夷说得“彼俱语塞”时,伊里布又加了一句:“我们办事,必令你们下得去,亦必令你们回得国,复得命。你们办事须教我们下得去,教我们奏得大皇帝,教我们大皇帝下得去”。

老头说到这种地步,既有江湖义气在内,更有一个老头子的可怜。总之,咱互相给点台阶给些面子可好?问题是英方不愿意给他那么大的台阶。对英军来讲,驻扎在定海的士兵由于水土不服,前已述及,从7月13日到12月31日,这支不到四千人的英军,兵员住院达到五千三百二十九人次,死亡四百四十八人。但是即使这样,英军也不愿意把到口的肥肉这么轻易地吐出来,他们的胃口太大了,仅仅释放战俘,他们是不乐意的。但是其他条件,伊里布又是不敢答应的,所以双方就一直处于扯皮状态之中。

扯皮的过程中,道光又谕伊里布:令英夷退出定海,前往广东,听候琦善查办。这个任务,伊里布办不到,因为广东谈判没有结果,英夷是不打算撤出定海的。

道光的糊涂指示,让懿律也迷糊,问伊里布,是否有奉旨停战一事。伊里布老老实实地回答,皇帝命他不得攻击。其实道光的意思是,如果英军南下,不得攻击,而不是英军盘踞定海不得攻击。但是伊里布自作主张地把皇帝的命令执行成了停战命令。于是懿律向伊里布提出三个条件:清方不得阻碍舟山与大陆的贸易;此时的舟山应视作女王属地;停止向舟山派出密探,停止煽动民众造反。

1840年10月27日,伊里布看英方既不撤兵,又不退地,遂派其家人张喜等人率领牛羊鸡鸭前往定海犒师。这一行动受到了时人非议。但是伊里布还算坦诚,10月30日就向道光汇报了,说他派张喜前往,目的乃是探听夷情。同时向皇上说明,浙江悬赏捉拿夷人的赏格,不能再执行了,这样既不伤国体,又可免启衅端。另外,夷人硬给他送礼品的事,他也向道光招了,说不收怕英夷生疑心,没法,只好收下,且交粮台了,以充赏需。

1840年11月6日,伊里布、懿律签订停战协定。协定内容见懿律向英国舰队发出的通告:“总司令现须通知远征军队:两国谈判期间,钦差大臣及本人之间业已订立停战协定,其条款大致为:‘任何一方不得逾越所划归该方之界线,不得阻止人民往来’”。

双方在定海,正式开始了和平共处。

1840年11月15日,懿律率领部分舰队离开定海,南下广东。伊里布长出了一口气,他把希望寄托到了广东的谈判上。

问题是,道光没有耐心等到谈判结束,爱国臣民们也等不及。各路奏章纷纷上京,指责伊里布按兵不动。其中指责最力,忽悠劲儿最大的乃是伊里布的下属、以江苏巡抚暂署两江总督的裕谦,于是道光下令,让伊里布武力收复舟山。

伊里布也有自己的拖延计策。

1840年12月31日,他上奏说,需要购备火船。

1841年1月9日,他上奏说,需要从安徽、湖北、湖南调兵给他。

1841年1月17日,他上奏说,作战计划已定,只需炮、兵到位了。

1841年1月29日,他上奏说,炮、兵到位了,但是还得添造快船、雇佣渔艇、招募水勇。

1841年2月2日,他上奏说,广东谈判未果,浙江这边不敢贸然开战,免得对广东谈判不利。

我觉得,这位69岁的老头心里可能难受极了,明知清方不是英方的对手,但是这话又只能在心里憋着,始终说不得。

1841年1月28日,浙江巡抚刘韵珂和新任闽浙总督颜伯焘联名出奏,要求启用林则徐、邓廷桢,前往浙江会同伊里布办理攻剿事宜。

道光听了他们的一半意见——他不愿意启用林则徐,不愿意原谅他。但他免去了伊里布钦差大臣的职责,认为他“畏葸不堪”,株守几月,迟迟不给收回定海,命交部严加议处,仍回自己的两江总督之任去。同时,任命主战派里忽悠劲儿最大的江苏巡抚裕谦接任钦差大臣之职,专办攻剿事宜。

唉,钦差大臣之职,在这个时候,已成了击鼓传“霉花”,谁接到手谁倒霉!

中国某些学者假装对此看不懂,或者真的看不懂,所以有必要复习一下小弗雷德里克·韦克曼先生的评论:“任何一个处在林则徐地位的官员都会同样遭到失败和受到处分。在这些年间,对钦差大臣的每一次任命都体现着清帝的这样一个决心:在不损害他自己所提条件的情况下保持和平与秩序。因此,鸦片战争的历史就是这种决心受到英国人反复打击的过程。最后,清帝的这个愿望终将破灭,但是在此以前,他派的代理人员面临着一种矛盾的要求:既要讲和,又不许让步。这就是林则徐进退维谷的处境及其继任者的悲剧之所在”。说穿了,还是道光那个上不可以失国体,下不可以致边衅的两难选择题,天朝大吏没一个能做好。天公没有给天朝降下能降伏得了英夷的人材。此时没有,后来的半个世纪内也没有。不过,天公对伊里布这个老头还算体贴。撤职命令是1841年2月10日发出的,可是在2月7日,他接到了琦善由广东发出的六百里咨文。告知他英军将归还定海:“英夷已遵照缴还定海及该省之沙角,该督允为代恳天恩,准其仍前来粤通商,并请依照西洋夷人寄居澳门之例,将广东外洋之香港地方,给予泊舟之住,业已据情代奏,嘱即收回定海”。

伊里布一听大喜,当即向道光奏报,同时派张喜前去与英方接头。他要赶在裕谦到任之前,把舟山接收过来,否则老脸没处放啊。当时驻守定海的英军统帅是胞诅,但英方翻译罗伯聃要求,中方退还的俘虏中,必须有那个之前在定海被抓的铁杆汉奸布定邦在内。最后双方讨论的条件是,一面交城一面交人。1841年2月24日,张喜没带布定邦,让定海水师提督葛云飞押着安突德与拿布夫人随后,自己先行登上了胞诅之舰,英方重申交还布定邦的要求。张喜坚持不给,并且声明,英方不给定海,他就不交出安突德等人,并让葛镇台杀掉安突德。可是他没有想到,押送安突德的水师船只被夷人发现,并且把安突德等人质抢到了自己手中。这让张喜感觉很没劲。幸亏英夷此时也顾不上布定邦了,集兵出定海南门,准备第二天即启碇南下。出定海南门时,郭士立向张喜交代:“城已交还,仓内有谷,文庙内有衣服,县署内在书籍,请先生自去检点。我去后恐被匪人盗去,先生可速派人管理”。

看来这个伪华侨县长,还真在替定海军政民生着想呢。可惜跟随张喜进城的军官们,根本没有带兵,只好慌张着去找各自的哥们儿,拉他们出来看护城内财物。

第二天,英夷南下,定海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完璧归清了。伊里布这老头也算如愿了。

他向道光作了汇报,把接收经过写成了漂漂亮亮的军事进攻行动,没想到道光不但不表扬他,反而着了急:既然如此容易就收复了,为什么迟迟不动兵?既然动了兵,为什么让一股小夷全数撤退?本来可以消灭掉他们的啊。于是对老头的处分更严重了,如果说上一次严加议处是警告的话,这次就是记大过了,3月6日下谕:“伊里布着革去协办大学士,拔去双眼花翎,暂留两江总督之任,仍带革职留任处分,八年无过,方准开复,以观后效”。3月28日,这个糊涂蛋皇上不知怎么搞的,想起了伊里布接英夷礼物的事儿,给新钦差裕谦下谕,命他查明“伊里布与英人有无通信馈送之事”。4月21日道光接到裕谦回复,内云:伊里布差陈志刚,与英夷送信多次。

到底有没有接受夷礼,还没查清楚,双方来往信件,要不要一一呈录?你叫我密查,我可不敢稍有隐瞒。5月3日,道光再次接到裕谦的小报告,告伊里布家人张喜到夷船探视,伊里布私接英夷赠送的洋呢三匹,毕叽十匹,洋布二十匹,千里镜一件,镀金钮一盒,伊里布收了,交由粮台充贮。但夷人退走的时候,这些礼品也退还给他们了。至于张喜,听说夷人送给过他礼物,到底是什么,不得而知。道光一听就恼了(其实这些勾当伊里布当时就给皇上汇报过,但皇上现在才恼,也叫怪事),命人立即把伊里布和张喜弄往北京,听候查办。后来,命睿亲王会同刑部一块儿审讯老伊,结果洋人赠送礼品的事不算个事了,但伊里布庸懦无能的事没法原谅,着即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

唉,第二个钦差也倒下了。

下面,我们去关注一下第三任钦差大人吧。

同类推荐
  • 重生在东晋末年

    重生在东晋末年

    这是一个战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三国,民族危机严重不逊于南宋的时代。主角附身在当时应该失败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卢循的身上,面对这惨淡的未来,他该何去何从?为了自己势力的发展就必须杀士族夺土地,为了民族的生存就必须开展血腥的屠杀。战刘裕,败恒玄,主角由两个小郡席卷整个东晋帝国,最后北伐中原,驱逐胡奴,收复中原,完成了数代人都没有完成的梦想!主角所信奉的只有一句话:目的是正确的,手段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阳葱新书,带给你一个不同于以往穿越小说的历史穿越小说。本书没有过分YY,一切东西都建立在历史可能的基础之上。虽然最后主角成为了皇帝,但绝对不是11,漂亮的老婆是要有的,但是绝不会是到处泡妞,一个就行。
  • 残魏

    残魏

    坎坷三百余年,边患未除,世家、外戚、宦官内斗不止,民间又起波折,魏朝是借此浴火重生,还是就此消亡,引世人长叹?
  • 方志与宁夏

    方志与宁夏

    本书追溯了宁夏30余种方志的发展脉络及功能,对一些重要志书进行了介绍,特别从方志中着重总结了宁夏的历史特点、地名文化、历史文化、古代科技等。
  • 辉煌的年代

    辉煌的年代

    一个小叫花子,饿得不行了,跑到庙里做和尚!主持问:“你可以戒色么?”“我想想,好吧。”我妥协,主持又问:“你可以戒酒么?”“我想想,好吧。”我妥协。然后猪脚在庙里过起了没有酒肉没有妹子的苦逼日子,然而天降横祸,庙被烧,老和尚惨死,你以为撕逼是女,人的权利么,NO!NO!NO!男人一样也可以,且看四个和尚是怎么撕逼到天亮的。
  • 大皇帝陛下

    大皇帝陛下

    本作基于《全面战争》的三国MOD和三国志系列策略游戏创作而成,属于架空历史类游戏小说。那一段华夏乱世中,一个原本无欲无求的村野傻蛋被历史的车轮一步步推向皇权大位的故事……本书群号492276549,欢迎加入(初步构思,随着故事的展开,可能会加入同时代的罗马和玛雅文明的东东。)
热门推荐
  • 虚空文明

    虚空文明

    来自地球的主角穿越到了无尽虚空中,化作了奇异的虚空生物已灵魂为食,掠夺在一个个虚空连接的生命世界,最终创造了一个响彻无尽恒沙世界中的恐怖文明!
  • 诸天战纪

    诸天战纪

    这是一个属于修者的世界,强大的修者可以毁天灭地;这是一个属于天才的时代,真正的天才会被传唱万古。修者修炼,资质、悟性、意志缺一不可。东陵郡资质奇差的少年陈默,偶然发现自己竟然拥有绝佳的悟性,一条不平凡的修者之路展现……他开始慢慢崛起,一步一步走向巅峰,最终傲视诸天世界!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由林格编写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一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所倡导的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绫仙

    绫仙

    前世,她废去辛苦修为为他续命,最终却换来卸肢打入冷宫!午夜梦回,她又重回幼年,连老天都觉得她冤枉是吗?好,即是如此,那前世那些害我的人,今生我绝对变本加厉的还回来!前世,她是善良无害的弱女子,今生卷土重来,我是神佛都忌惮的恶娘子!李乾,你给我等着,今生,我定会亲自送你上路!!!
  • 弃妻谋略

    弃妻谋略

    爱情是什么?沐寒漪,江南富户之女,于及笄之年大婚。新婚翌日却被休下堂,身无分文。绝望重生,爱恨纠缠。伤太重,心太恨,她还可以再爱么?
  • 名门将女:失贞为奴

    名门将女:失贞为奴

    他是西夏帝王!从昏君到明君,又从明君沦为暴君!逼她撇下忠臣的名誉,起兵谋反!他是一国首富!为她弃商从甲,却站在她敌人的背后,故意与她为敌!他是隐世王爷!无心无欲,一次偶然邂逅,他的身份尽数被她利用殆尽!却是那般甘之如饴!他是她最完美的军师,却在最后关头,弃她离去,成为敌国的猛将,处处与她争锋!到最后,究竟谁才是她的夫?衣带解尽,面前的,却不是她心爱的男子!
  • 产后养生宜忌

    产后养生宜忌

    我们都知道妇女在产后一般身体都比较虚弱,这个时候我们都建议妇女要多进补,但是同时我们也知道因为身体的虚弱所有也需要忌口。
  • 盛世不祥人

    盛世不祥人

    江湖之大,容不下一颗心,文坛之盛,存不下一张嘴,庙堂之高,站不下一缕魂……繁华盛世,百花争鸣,英才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谁还记得,江湖之上那泛起过一点浪花的人?他是不祥人,他远走江湖,走近庙堂,点缀文坛,最终何处是归宿?
  • 重生之绝色帝后

    重生之绝色帝后

    她是皇上钦定太子妃,痴心错付竟被心上人利用暗害;她是护国将军嫡女,却被庶姐新婚之夜夺她夫君,毁她清白;她是21世纪雇佣兵中翘楚,却遭组织背弃,葬身火海......一朝重生,戎装归来,倾尽所有只为助他称帝;岂料生死关头,他却佳人在怀,亲眼看她落入那万劫不复之地,死而不灭,不得轮回。如此,她便亲手夺他江山,毁他帝位......
  • 生命本源

    生命本源

    生命从哪里来,来到这个世界要做什么,最后又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一直困扰这人类,千百年来一直没有找到让人完全信服的答案。《生命本源》带着大家以前来看看自己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