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4800000047

第47章 战争的结束和战争的果实(1)

伊里布、耆英、牛鉴与英夷:瞧不懂的媚眼与照会

镇江之战前,具体来讲是1842年7月4日,伊里布向璞鼎查发出照会,重申战争的坏处,甚至说英国怪不容易的,隔七万里之洋前来打仗,邻国说不定会乘其空虚前去偷袭呢。至于中英之间的战争,更是“干上苍之所怒,载青史而不芳”。

璞鼎查的回复是:俺愿意和谈,既然现在已来到了镇江,那就等俺们打进南京再和谈吧。另外听说你们的耆英还没被皇上封作全权大臣,没法谈啊。

这个时候,耆英已顾不上天朝面子啦,第二次亲自给璞鼎查发出照会,文字比第一次更煽情了:久慕芳馨,只缘中国相隔,未得畅晤芝宇,殊深怅然。两国和好了二百余年,只因查办烟土严禁,启兵戈,一误再误,不胜其误啊。实庸臣误事,以致如此。俺们实在没啥可说的。你们的委屈,俺们皇上不是不知,你们在俺沿海蹂躏,荼毒生民,天潢不忍坐视啊。若你们畏天命,咱们和好,老天一定会保佑你们的。若你们非得要打,俺也没办法,唯有静以待之了。要知道,自古以来,骄者必败,深入者难返,公使年高有德,还望三思啊。俺这信,虽然区区数字,但出于至诚,倘有欺诈,天必诛之。

璞鼎查的回复是:接到广东通事送来的信,俺读了。可惜信上没有贵将军印钤,不知此信是否出自贵将军之手?两国大事,断不能以私信方式办理啊。当然了,和好俺是愿意的,但还是那句老话,你们得有钦赐全权大臣,这全权大臣有自主之权,而且完全同意我们之前的各项条款要求才行。另外,我们昨天就到镇江了,准备到南京再说。如果你们能赎城自救,俺们也可以不进城的。

7月26日,巴加、郭富致两江总督牛鉴和江宁(南京)将军德珠布,说:镇江已陷,俺们要打江宁了,你们快快拿赎城费来。

7月27日,牛鉴给璞鼎查回信。信文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废话,笔者看了半天,看到了如下信息:

第一,俺大皇上体天好生之德,视中外为一体。

第二,伊中堂原先因畏懦而致罪,今突然遭遇皇上重用,此中深意,你们可明白?

第三,百姓闻风大动,莫不结社图丁,各卫身家,就说总督我本人,也会誓死报国的啊。

第四,不就是给你们伸冤吗?你们写个状纸给我,我呈给皇上,替你们申冤好不好?

第五,俺一介书生,不懂军事,自问平生,一无所长,但俺就会当官,皇上给俺以封疆重任,俺只有以一片血诚矢天日告鬼神了。

牛鉴叽哩咕噜说了一大堆,就是不提钱的事。7月30日,耆英再致信璞鼎查,说:俺瞧不懂你们的文书啊,既然说要行和议、通旧好,又说赎城才免战,语出两歧啊。一面打仗,一面和议,不是个理儿吧。望贵公使深思。

璞鼎查回曰:贵将军说瞧不懂俺们的文书,友邦惊诧啊。俺们说得够明白了,你们那边派全权大臣来,且要按英方先前所要求诸条款酌定,否则俺们政府不让俺罢兵啊。望贵将军再考虑一下。

三位天朝大吏也不容易,从未与鬼打过交道,英夷的照会他们瞧不懂,抛给英夷的媚眼,英夷也瞧不懂。要不咋说理解万岁呢?

似懂未懂之间,英军并没有停止行动。1842年8月3日,英军留一部驻守镇江,其余部队开赴江宁。8月4日上午,英舰“皋华丽”号(ornwallis)首先到达南京城外。就在当天,牛鉴致璞鼎查照会,说:皇上已明确降旨了,要耆英和伊中堂办理和议之事。我们的钦差大臣就是你们的全权大臣。你们的告示之内,有诸多负气不平之语,咱坐下来,有话好好说好不好?

其实这是牛鉴在哄英人:第一,中国绝对皇权制度下,没有什么全权大臣一说;第二,皇帝7月26日降了一个密旨,给伊里布、耆英便宜行事之权。这种权略等于全权大臣吧。密旨由军机处寄发,现在还没有来到南京呢。

还是8月4日这一天,牛鉴致郭富、巴加两份照会,在第一份照会中说:你俩和你们的全权大使好像要求不一样,璞鼎查重在要求通商,你俩似乎重在索求战费。

索求战费误及通商,似乎不利于贵国吧。再说了,中国的制度,臣下不能挪用公款啊。希望你们不要再索求战费了,咱两国从此永结百年之好,岂不美哉?估计是怕拒绝赎城费一事激怒英方,所以牛鉴在第二份照会中重新解释了一番:有关赎城费一事,不好办。国库钱粮,俺们没权擅动。只能让绅民捐献,可是大笔银两,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筹措到的。若贵兵船退兵数十里之外,给俺们五六天时间,俺们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8月5日,牛鉴致璞鼎查两份照会,一份说:本部堂深知贵国花钱的地方多,有关赎城费,我们已凑了三十万两。奈何城中富户都跑了,不好凑了。这三十万俺们赶紧派人送去,如果贵军能后撤数十里,俺们还能再凑三十万。一定送过去,俺决不食言。另一份说:闻听您要请俺过去面谈,俺听说之后,高兴坏了。问题是伊中堂驻扎在无锡,离这里五百里远,两天内回不来。这样吧,8月6日,咱在静海寺见面吧。我就带十来个人啊。

8月6日,牛鉴再致璞鼎查照会,说:老实说吧,和好通商之事,不但江南诸大臣不敢替你们上奏,就连扬威将军奕经也不敢替你们上奏。本部堂深念你们不远万里地来,所以冒死替你们上奏了。所幸皇上允准了,特派耆英与伊中堂专办此事。

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心,若让皇上知道,你们还在打仗,以本部堂言语不实,拿下治罪,江南百姓遭罪咱就不说了,单说你们,天朝哪个官员还肯出面为你们调停办理?。

我晕,看牛鉴的意思,他与英方和谈,乃是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呢。还有,当英方拒绝与他在静海寺面谈,他竟反问英方:这是不是你们国王的意思?

8月7日,牛鉴致璞鼎查:俺们的伊钦差,明天就能到江宁啊。璞鼎查回复如下:伊钦差来了,我们当然和好,但是在他未到之前,俺们无由息兵。至于贵部堂说我们文书中有负气之语,我觉得乃贵部堂不了解情况所致。贵国欺人太甚,俺们一忍再忍啊。

有意思的是,8月8日,璞鼎查照会耆英、伊里布,对中国来文内,中国皇帝字样抬写于英国国主字样之上,表示抗议。当然,他说得比较婉转,认为不过是书写之误,不是贵国官员故意为之,事虽细小,但失之一毫,差之千里,所以请贵官员谕令以后抄写的时候,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的笔误了。

8月9日,牛鉴照会璞鼎查,说:赎城费俺们准备了六十万,你们却要三百万。

要知道,南京是大明南京,而非大清的南京,虽然是省会,但不是通商码头,百姓们不富,不像广州与宁波那样有钱啊。本部堂见你们有和好之意,三次冒死替你们上奏皇上,你们却非得要忒多战费,俺的一片好心,被你们当作了恶意,你们非得叫俺皇帝着急,让俺重走琦善的老路吗?试问你们这样待俺,公乎不公乎?平乎不平乎?另外,赎城费一说,听起来不雅,这样吧,俺们准备送你们一百万元,作为犒劳贵国官兵之资如何?

8月10日,郭富、巴加致牛鉴:两国相争,跟百姓没有关系,俺们要三百万,是向贵国政府要。既然不给,俺们就要攻城了啊,说忒多废话干嘛?伊里布回复:耆英明天就到啊,一到咱们就商量啊。另外,俺们那个照会内,中国皇帝字样抬写于英国国主字样之上,乃是秘书书写错误啊。

双方扯皮之间,其他英舰陆续来到,七十余艘战舰一摆,四千五百名步炮兵一围,南京便乱了套了。有钱的要跑,没钱的也要跑,但是南京的管理者为了稳定人心,不放大家跑。当然了,有特权的,能拿到将军令箭者,便可出城门。于是,城门处拥了成千上万的百姓,督抚衙门更是拥了成千上万的百姓,大家就一个意思:既然政府打不过人家,放我们百姓跑行不?而政府的意思很干脆:不行。江宁将军德珠布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家中光二奶就弄了六房。天朝官员就有这个特点,治国、御敌、打仗不行,但在御女方面却往往有以一当十、老当益壮的余热。大家商量御敌之策的时候,他端坐一旁,默无一语。不过,态还是要表的,他说:“人死只污一片土,何惧哉?”老家伙说得也是,天朝这帮尸位素餐的官员,死了,污一片土;不死,污一大片土!

8月11日,当英军摆开阵势,作出轰城的样子时,南京城门打开了,跑出来几个代表,他们打着白旗!

英国人一看,乐了:My God,天朝政府终于会使用白旗规矩了。他们不知道,南京这个白旗打得不容易啊,因为天朝有一个人,一直在坚持抗战呢。谁呢?

道光:一个人的抗战

还是那句话,天朝臣民们即使投降完了,道光作为大清公司的法人代表也是不愿意投降的。可怜的道光,“投降三人组”在跟英夷抛媚眼的间隙,时不时地回过头来唬弄他,希望他尽快明白:咱大清公司的实力远远不如大英公司,你得割肉补仓了。

1842年7月15日,皇上收到了钦差大臣耆英、参赞大臣齐慎、署乍浦副都统伊里布、江苏巡抚程矞采的联衔折子,内云:歇菜了,已打到咱江阴县了,看英夷的意思,想打到咱南京呢。第二天,道光发出了《密谕耆英乘间派陈志刚与英人议和》的廷寄,意思很丰富,具体思想如下:

一是英夷现在有悔罪之意了,可乘机开导了。命耆英密派陈志刚代表耆英前往夷处,告知对方,我大皇帝恩威并用。夷人毁我炮台,伤我商民,我大皇帝并不计较。

二是终年交战,有何益处?若英夷能罢兵,我耆英必向大皇帝奏明,将香港一处,赏给尔国。

三是如英国只求通商,我大皇帝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是不必要求俺们天朝再派钦差了,我耆英就可代奏。

五是耆英按朕的意思回复后,英夷如有回信,命赶紧回奏皇上。但是事关机密,断不可泄露,致懈军心。(还是那句老话,统治者有投降的意思了,不能让前线将士知道,国民们也不能知道)六是英夷如要求忒过分,超出情理之外,俺还是抗战到底的。

现在网上流行一句话,叫:“婊子为什么就不能立牌坊?”看看道光的密谕,我们就明白了,婊子从来都是在立牌坊的。打不过人家了,还愣不愿意承认,反说人家悔罪态度好,可以考虑与之休兵。问题是道光的底线,英国人是不会同意的,双方只好继续打下去了。

当然了,对道光来讲,赏给英国一个香港也是不乐意的,他是一颗红心,老不死心,时刻准备抗战成功。7月19日,他给牛鉴下谕,命他倡议江苏当地士绅办团练,招义士,上保国,下卫家。而耆英等人陆续上奏的则是“人心震动”、“英夷猖獗”、“战守两难”、“日久更不堪设想”,皇上你赶紧拿主意云云。道光一听,又是谕福建、浙江、广东的督抚制造战船,又是谕麟庆制造巨木以破英船。前者是临死抱佛脚,根本不行的;后者更是传奇,道光说有人说了,用巨木,上缚引火之物,下系石块,夷船入口,咱就放木,顺流而下,击碎英船。另外,巨木两端,还可弄上铁钩,届时钩住英船,它就跑不掉了。我晕,也不知哪个智障出的这等馊主意,道光还立马儿吩咐下去了,可谓是病急乱信邪。

7月20日,道光看到了江宁将军德珠布的两个折子:一折说,人家快打到南京了,咱现在缺人缺粮,“实难抵御”,“实属万分危急”;另一折说,江宁八旗缺药缺枪,实在没有办法,问问牛鉴大人吧,“该督竟属茫然”,仅说没有办法,唯有静候守城。

江宁是咱根本重地,“不堪设想”啊。道光对他的回复是:你若用备用的柴薪船只,乘机纵火,焚烧夷船,那将军你的功劳就老大了。

此后的时间,陆续有其他大臣上奏,表示南京危险,但道光一概不听。牛鉴急了,7月22日给道光上折,说:镇江马上不保了,南京危险。俺求皇上了,一旦英夷打到南京,准俺羁縻行不?道光于7月26日看到了折子,给出的回复是:命牛鉴会同将官与士绅们,同仇敌忾,如果谁出力有效了,皇上破格提拔他。至于羁縻一事,另有谕旨,命伊里布、耆英专办。

估计是被牛鉴吓着了。当天,道光发出两份密谕,一份是《密谕耆英、伊里布与英夷再商戢兵》,内中意思五味杂陈:

一是道光对英夷三事——要求烟价及战费;用平行礼;请滨海地做贸易,扭扭捏捏地回复如下:烟价嘛,广东已出过了,怎么能再给呢?战费嘛,你们有战费,我们就没有战费?这是双方都花钱的事,所以不能给。关于平行礼,倒可以通融。

至于要求贸易之所,“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吧。道光不愧是天朝老大,不愧读了那么多四书五经,措辞非常得体,现在的教科书直通通地说天朝割香港给英国,措辞太不“雅训”了。应该是“暂行赏借”香港给英国,这才能体现天朝的大国风范。

二是为了让两位大臣放心地投降,皇帝重点交代,“该大臣等,经朕特简,务须慎持国体,俯顺夷情”,以早日实现和平。“不必虑有掣肘,以致中存畏忌,仍于事无益也”。看道光的意思,是怕两人投降时放不开手脚呢。可怜的道光,他不知道,天朝的前线大吏,早就放开手脚卖国了。对他们来讲,普遍担心的掣肘是那些身在后方的言官们,但最大的掣肘却是道光本人。要把帝国房顶上的瓦片揭给英国人,最心疼的肯定是人家皇上。不心疼的,历史上也仅限于阿斗那样的智障人士。

同类推荐
  • 太平江山

    太平江山

    那一日,他在数十万臣民面前,自断一指!那一日,他在数十万冤魂面前,许下诺言!总有一天,朕要创下一片太平江山,让尔等来世免受战乱之苦!
  • 锤霸隋唐

    锤霸隋唐

    新作品【三国笔记】已经打榜,书号2385180,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宋末商贾

    宋末商贾

    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生长于山区小城镇的普通青年林强云,由于某种原因回到了南宋末年。就是这样一个在现时代只有肤浅知识的年轻人,凭着他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学校九年所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见,以及在文革中期有过几年谋生的经历,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在那个时代成就了一个集工商为一体的商业王国。<br>
  • 古墓往事

    古墓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大宋帝国之帝国争霸

    大宋帝国之帝国争霸

    万里江山锦绣,铮铮铁骨男儿。英雄何处能觅,泊船万里东吴。燕舞榭莺歌台,风流雨打风吹。凄凄斜阳草树,寻常粉墙巷陌。金戈铁马驰骋,气吞万里如虎。四个现代人身怀绝世大杀器,机缘巧合穿越至北宋,从开始置身事外到完全融入这个时代,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又匪夷所思的故事。为了保家卫国抵抗外敌,好男儿沙场点兵,关山万里突进,掀起腥风血雨,复我汉唐雄风。
热门推荐
  • 召唤名侠
  • 医馆临时工

    医馆临时工

    不就是出了个城救了个被车撞的老太太么,至于被她掳回家里狂扎针么!不过别说,扎了之后,人生的轨迹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 玄黄九歌

    玄黄九歌

    一代战神灵均无端被封,看着自己的国家在眼前覆灭,经历千年他终于破封而出,开始了残酷的复仇之路。那不灭的号角,永恒的战歌沸腾着洒不完的热血。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花为君开

    花为君开

    先是被卖入青楼,再就被绑做他的替身妃,遭他虐待!不行,快逃,还要找帅帅的恩公呢。什么?他就是救她的韦陀菩萨?因为她才被贬入凡,要历经十世磨难?呃,当着嚣张皇帝,对她为所欲为,也叫磨难?这是啥世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魂叹歌

    灵魂叹歌

    自古人死之后有地府收纳,重入轮回,地府制六道轮回,统三界秩序,天地人三界经无数年轮回,却出漏洞,致使人轮回而不得其门,出新魂而难入六道。滞留阳间之魂黑白无常锁入地界,日游夜游之神,巡查阳间,却有一魂,不入轮回,不脱三界,不生不灭,地府难断,委以阳间巡视。至此引出为灵魂而鸣,为冤魂而歌
  • 末日的尽头

    末日的尽头

    我从风暴中重生,我是风暴的主宰!游走在历史与幻想的世界,我是末日的拯救者。末日的尽头,就由我来终结!
  • 堕落之旅

    堕落之旅

    末日将临,浩劫将至。异兽横空出世,英雄枭雄奸雄纷纷崛起。当大学毕业的我意外来到魔法大陆,被卷入一场惊天阴谋中,从此风起云涌,影响到无数人的命运。我在光明与黑暗中挣扎,每一次逼近真相,都掀起腥风血雨;每前进一步,都带来黑暗与杀戮。
  • 她是我的女人

    她是我的女人

    绵羊,性格温顺的一种食草性动物,它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靠的是什么?族群,庞大的族群,让你杀不完,吃不完的庞大族群······
  • 谋杀安徒生

    谋杀安徒生

    一名学生死了,死时身上被插满了白色的鹅毛;一位幼师死了,死时穿着一套华丽的人鱼装;一个当红明星死了,被冻死在冰箱里;谷溪市开始接连有人离奇死亡,警方调查发现一切竟与数十年前轰动一时的连环谋杀案不谋而合,面对如影随形的变态凶徒,城市陷入了恐慌当中,最终警方是否能够查出谋杀背后的真相?翻开本书,惊悚旅途马上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