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4800000052

第52章 鸦片战争余音袅袅(3)

不知王庆云是否把林则徐当做那有声望、有方略的人了,但知林则徐给当时的福建巡抚郑祖琛写了信,说:“海滨瘠壤,民间已不聊生,况有物鼾睡于旁,人心何能安定?”可见,林则徐是反对英人入城的。待林则徐回到家乡,福州正好又发生了一件事,英国驻福州领事官翻译、代理领事金执尔代传教士札成和医生温敦向乌石山神光寺租屋二间,侯官县令兴廉未加拒绝,在租约上为其盖印。

对此,林则徐不想沉默,联合士绅书写公呈质问侯官县令兴廉,并缮写公启责侯官县转致夷官。在后一封信中,林则徐吓唬英人:福州十万人民也能像广州人民那样组织义民义勇反对英夷入城。此后,福州的大街上出现了“某日定取夷人首级”的小字报。面对这种天朝特色的地方恐怖主义,金执尔两次跑到巡抚衙门控诉并请求保护,徐继畲认为以文人之词恐吓英夷,不但无益,实恐有损,遂哄英夷到城外居住,哄书院生童勿再给自己找事添乱,并且密派兵役,于神光寺附近弹压巡防,防止民众突然来个杀夷大行动。

林则徐呢,联合士绅上书徐继畲,要求调兵演炮,招募乡勇,备战备荒。徐继畲当然要拒绝了,林则徐无官一身轻,想提前开启第二次鸦片战争呢,但是徐继畲吃不了就得兜着走了。作为福建布政使,他治下的厦门与福州都属开放的五口之列,两地的夷务稍有差错,他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与林则徐一样,徐继畲首先是个清官,其次才是个能吏。特别是对管理地方夷务的他,道光曾专门交待过:“不可致生夷衅,亦不可稍拂民情。总期民夷两安,方为不负疆寄。”(乖乖,又是一个两难选择)所以,林则徐所提议的“调兵演炮募勇”等对外挑衅的姿态,徐继畲不同意。他没想到,退休在家的林则徐利用他的官场余威及余荫,活动开了。林则徐煽动在京的福建籍官僚,让他们通过言官与皇帝对徐继畲施加压力。

林则徐的能耐还真是不小,在他的忽悠下,翰林院侍读学士孙铭恩、湖广道御史何冠英、工科给事中林扬祖纷纷上书,弹劾刘韵珂、徐继畲“庇护汉奸”、“不知是何居心”!京城这么一施压,新做皇上的咸丰随即数次发谕旨责成刘韵珂和徐继畲详细汇报福州的实情。徐继畲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林则徐搞的鬼,但人家是革命元老,自己在官场上出道不久,涉水不深,弄不过对方,所以气哼哼地给在京的堂兄写信发牢骚,说:“巨绅林则徐”,“意在沽名,急欲驱逐”。而他的意思是,目前英夷正在挑衅生事,我们即使反对英夷入城,也得从缓图之,背地里图之,免得给英人提供借口,招致英夷来攻,则大为失计。至于刘韵珂,在给咸丰的奏对中说得更是干脆:“臣与徐继畲不肯调兵演炮募勇,有违数绅之意,即远近传布。而言事者,但知情关桑梓,不顾安危之大局……”最后向皇上表态:自己“断不为喜事沽名之数绅所摇惑”。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徐继畲当然是对的,就连杨国桢先生都认为林则徐的方式是“简单、落后和低级的”。那倒是,《南京条约》都签订了,福州也开放了,英国人住城内城外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难不成人家在城内租个房住,就意味着我们天朝的半殖民地程度又加深一步?但是,民族主义情绪与民族主义愤懑在中国的民间口碑中历来是占上风的,所以王庆成先生为之辩护,认为林则徐“并不是单纯的排外,而是对外国入侵的合乎当时历史条件的反应”。这话有意思,似乎徐与刘的对策,不是合乎当时历史条件的反应似的。

徐继畲与林则徐较劲的当口,天朝发生了更大的大事,洪杨酝酿起事呢,清政府也感觉到了。1850年10月17日,咸丰皇上决定起用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荡平群丑。虽然这个时候的林则徐已病得不轻,但是作为天朝曾经的督抚大吏,他与刘韵珂一样明白:攘外必先安内。所以他不顾病体难支,欣然应命。11月1日,咸丰谕旨到达福州,11月5日,林则徐就启程了。22日,林则徐因“吐泄不止”死在前往镇压太平天国的半路上——潮州普宁县,咸丰下诏晋赠林则徐为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谥文忠。

一些多情之人猜测,林则徐起复后十七天就死了,肯定是汉奸害的。说林则徐临死前大喊“星斗南”三字,按福州方言,“星斗南”乃“新豆栏”。而新豆栏在广州十三行附近。按林则徐曾孙林兰岑的分析,广东十三行行商们,乃食夷利者,特恨林公,怕他重来使坏,故而买通厨人,使之进巴豆汤,林公于是病泄不已,委顿而死。更有人直接点名,最恨林公的,乃是行商商总伍家,听说林公复督粤事,巨恐,遂遣亲信带巨款贿赂林公厨人。还有人说,林公轿子的扶手上,抹有巨毒……我觉得这些猜测,纯属胡扯。如果林公所喊确实是“新豆栏”三字,那么他肯定是在喊给自己随行的儿子听,要求儿子赶快把自己送往美国医生伯驾的医院。前面说过,伯驾的“眼科医局”就设在十三行街上的新豆栏街,一直被人称作新豆栏医局。伯驾曾给林则徐治过疝气,疗效甚好,何况治泄更是西医的拿手功夫呢?康熙皇上拉肚子,都是传教士治好的呢。至于行商雇人谋害林公,更是不可能。鸦片战争结束后,十三行这个半官方的商业机构即已废弃,废弃十几年了,哪来的行商(伍家这个时候早被地方当局称作旧商了,且由于和西洋人的亲密关系,一直被地方当局倚为夷务的得力助手)与林公为敌呢?再说了,林公这个钦差只是前往广西镇压农民起义,莫不成在广西镇压着太平天国,还能像当初做两广总督那样跟广州行商过不去?所以,凶杀案不成立,是自己累死的却可以成立(这种累有一半是道光皇上给折腾出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了,如果真是旧行商们干的,那么他们真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否则凭林则徐的忠诚与能干,他一到广西,噼哩啪啦地把洪杨干完了,那么,后来的曾国藩就不至于落个“曾剃头”的刽子手名声,林则徐落个“林剃头”的名声则是最大的可能。因为比起清廉、忠诚与能干,曾氏比上林公,那是毫不逊色,相反,功劳还比林公大了些,但是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好名声,更没有民族英雄的光环,原因就在于,他镇压了太平天国。一句话,如果林公不死,所谓的民族英雄的光环,后人还会戴给他吗?所以,林公死在半路上,那是死得其所——好歹跟琦善一样,因公殉职;死得及时——没杀那么多“人民”就死了,民族英雄的光环上没落下大片的阴影!何其幸也!

道光的羞愧和阎崇年的苛责

1850年2月25日,道光驾崩。临死前写下遗诏,其中一条认为列祖陵前都有圣德神功碑,而他不配:“在朕则何敢上批件拟鸿规,妄称显号,而亦实无可称述之处,徒增后人之讥评,朕不取也。”

是有些羞愧!

天朝在此之前,从来没这么丢过人!

阎崇年教授在他的《正说清朝十二帝》里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偶然的。他说,战略上,清朝国力不小,以逸待劳,民心在我云云。他所谓的国力就是人口多,所谓的以逸待劳,就是英国大老远地跑过来了,也不考虑一下清朝六百里的快递,怎么能赶上英国的火车?中国士兵的两条腿怎么能赛得过英国的轮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沿海兵丁远远不够用,清政府主要是从内地调兵增援东南战事。茅海建曾给统计过:安徽、湖北、江西、陕西、河南、四川、吉林、黑龙江、察哈尔、广西、湖南、贵州、甘肃、广西、云南等省,少者调兵五百人,多者调兵七千多人,整个战争期间动用总兵力大约十万,而内地调往沿海的,五万左右,恰好是一半。这一半兵力的调兵速度,茅海建也给推算出来了:邻省约三十至四十天,隔一、二省约五十天,隔三省约七十天,隔四省约九十天以上。

相形之下,倒是人家英国反宾为主了,据茅海建推算,英国军舰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香港,需六十天,从印度开过来,需三十至四十天,从英国本土开过来,也就是四个月。所以,阎崇年教授说清军以逸待劳,也是信口开河。至于所谓的民心在我,更是阎教授自作多情。清政府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意政府,民众与政府不但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相反,清政府的执政理念中,始终把人民当做了“终极敌人”。中国政府与中国百姓的这种敌我关系,早在16世纪就被西方殖民者们发现了。最早的代表是西班牙殖民者桑迪博士,1576年,他从菲律宾写信回国,说中国的国王与官吏“虐待穷人”,“以闻所未闻的暴政”对待他们的人民,而他们的人民“也没有一个人会对他们的国王效忠”。这一点,英国殖民者也明白,所以政府的训令中,专门指示他们不要与中国民众为敌。

同类推荐
  • 崛起1894

    崛起1894

    【起点第四组签约作品】国家的安全不能寄托于别人的恩赐上,历史总是在军刀上前进,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要生存、要尊严,就需要有强大的军备!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用生命和热血唤醒华夏子孙的血性,用尽一切手段夺回属于一个民族的尊严!五千年的梦想,崛起,就是崛起而已……***新书期间,麻烦支持,请收藏、投票、点击。这是一本爽文,还是一个共同的梦想……【更改更新时间,第一章下午六点左右,第二章晚上十点左右。成绩好,不定期爆发……】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历史不忍细看

    历史不忍细看

    历史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由诸多的史实碎片构筑而成,但是由于客观、人为等种种原因,它本来的面目也许已经模糊或者改变,笔者试图通过种种手段,深入追寻历史最初的模样,引人回味,引人深思。
  • 穿越大宋之宋高宗

    穿越大宋之宋高宗

    少时读史,总为古人担忧,担忧最多,莫过于宋。许是真的与宋有缘,一朝入梦,醒来竟成了赵构。持笔仗剑,横槊赋诗,新的赵构,新的宋高宗,要怎样扶起已然倾颓的大宋王朝呢?
  • 大昏君

    大昏君

    打工仔叶天穿越了,醒来后发觉自已竟然是一国之君。当皇帝的感觉就是爽,酒池肉林,爱江山,更爱美人。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热门推荐
  • 独尊天下:废材逆袭

    独尊天下:废材逆袭

    洞房花烛之夜,他紧张的撩起她的红头巾,在看见头巾下那张痞笑的俊脸之后,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你妹的许夜笙!你一男的穿那么妖孽的女装是想搞什么啊?!”坐在床上的“女子”凤眸一眯,上下打量着眼前穿红色喜袍的“男子”,红唇勾起,宛若莺啼的声线响起,“许昼恒,你觉得你好意思说我?”“老娘是你姐!怎么不行?!”“唔……但现在不是啦啊——八、皇、子!”————现代全息网游的俩人妖大神,一朝穿越。——啥?!老娘是废物王爷?!——擦?!老子是废材小姐?!一道圣旨,慕容家四小姐慕容夜笙下嫁当朝八皇子。废柴配废物,绝配!靠!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于是,龙吟大陆,变天了……
  • 傲天神尊

    傲天神尊

    “我要用这斩天剑,斩破那昏暗的天,斩碎那污浊地,斩灭那所谓的神明,斩出一个澄澈的天与地!”一个经脉和丹田被封印的少年,偶然获得神尊天帝的传承,功法武技信手拈来,炼丹,炼器皆会,更学会了失传万年的符文之法。怀揣神尊天帝传承,叶天在他的世界纵横厮杀,世族大家,王朝霸主皆是脚下臣。自叶天站起来的那一刻,天下已经掌握在他的手中,他要塑造出一个清澈的世界……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高明的沟通技巧

    高明的沟通技巧

    本书从沟通的方式与技巧、沟通与人脉、尊重别人、说服别人、批评与赞美、工作与生活中沟通、身体语言的沟通、沟通中的误区与禁忌等方面入手,选取了各种场合中常见的沟通问题,运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和案例,有针对性地讲解了沟通中的实战技巧和方法。
  • 鲲鹏大帝

    鲲鹏大帝

    一个小人物的逍遥传奇,一个纵横大唐的英雄故事
  • 都市剑神颜无敌

    都市剑神颜无敌

    一代豪门三公子颜无敌,独得一剑神秘方。后因家产缘故被兄弟姐妹逐出家门,回到校园又饱受欺凌。对势利的人性充满仇恨的颜无敌手握由古代第一铸剑师欧治子打造的第一把名曰龙渊的剑,踏上了血雨腥风的复仇之路。管好你们的脖子,菜鸟们。我也不知道我的剑到底有多令人恐惧。---颜无敌
  • 王俊凯我爱你就足够了

    王俊凯我爱你就足够了

    女主一开始是跟小凯男女朋友关系,可是后来,小凯患上了白血病,为不让她伤心,就跟他说自己在美国有了未婚妻,让她死心,两年后,女主成了大红大紫的明星,而小凯也回来了。回来没多久和好了!就在这时,小凯的青梅竹马——陈紫函,他看见小凯跟别的女生在一起,就萌生报复的念头。在一次,ktv成功挑拨了他们的关系,女主离去,一走就是三年,她也如愿以偿跟小凯在一起了。三年后,他回来了,回来后他们会和好吗?
  • 麝月食堂

    麝月食堂

    一双眼,窥得人妖两界;一对耳,闻得诸多奇缘。人与妖的缠绵悱恻,不言说。看得见妖的少女,机缘巧合,来到了有着神秘老板与呆萌男狐妖清明的麝月食堂。阴差阳错的相遇,解开一段段无尽痴缠的人妖传说。有些故事在角落悄悄发生,也只愿你静静聆听。婆娑泪,半世无,一段纠葛,一段执念,再一次宣告世人有些感情,超脱一切!麝月食堂的故事,我说给你听。
  • 有一种智慧叫糊涂

    有一种智慧叫糊涂

    糊涂是一种境界:一个汲汲于一时一事、戚戚于一得一失的人,做人必然小气而显得猥琐不堪,而能忍能让、不争长短的人则显得超脱潇洒。糊涂也是一种智慧,因为看似糊涂的人能够树起更广的人脉,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同时超然于小事之外的眼光让他于大事上有着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更准确的判断力。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莫过于安身立命,而安身立命处处需要智慧!因为人生总有一些坎坷和波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多 年的同事突然间反目成仇;昔日的朋友不欢而散;妻子说你不顾家庭,上司不赏识你的才能等诸如此类。每每那一刻,你会从心里发出叹息:我们究竟 应该如何来应对生活中的琐事和难题呢?
  • 重生之花开富贵

    重生之花开富贵

    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前世,她为了这个梦而毁去婚约,抛弃未婚夫。然而,看似深情的表哥却不是她的良人。家破人亡,坎坷孤独。重活一世,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