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共一万二千五百人。古代以军为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有上、中、下三军,三军约有车千乘,士兵三万余人。后来,晋、吴等国曾扩到五军、六军。如:“全军为上,破军次之。”(《谋攻》)
【旅】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如:《左传·哀公元年》记:“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注:五百人为旅。“全旅为上,破旅次之。”(《谋攻》)
【卒】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春秋时军队组织,一百人为卒。齐国二百人为卒,见《管子·小匡》载:“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谋攻》:“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伍】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左传·桓公五年》:“为焦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谋攻》:“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哨】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宋史·宋琪传》载:“左右哨各十指挥。”清代勇营编制,百人为哨,三哨为旗,五哨为营。如:“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谭嗣同》)
【三军】春秋时代,大国多设三军。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三军各设将、佐,以中军为三军统帅。齐、鲁、吴诸国也设中、上、下三军。如《左传·桓公五年》记:“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guó)公林父将右军,周公黑肩将左军。”此外,《商君书·兵法》中说守城之法分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意思是壮男作战,壮女治守备,老弱收集供应食物,以全力抵御敌军。
【中军】古代行军作战分中、左、右(或中、上、下)三军,由主将所处的中军发号施令。后来就引申指代主将(帅)为中军。如:“自将三千人为中军。”(《李愬雪夜奔蔡州》)又,清代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管辖的绿营兵(汉兵)分别称作督标、抚标、提标、镇标,标的统领官叫中军。
【五戎】指弓矢、戈、矛、殳(shū)、戟(jǐ)五种兵器。戎,是古代兵器的总称。《礼记·月令》载:“〔季秋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戎,又作军队、军事、战争、征伐解。如“投笔从戎”,从戎,即从军、参军。如《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戎机,即军事、军机。
【五刃】指五种兵器。《国语·齐语》载:“定三革,隐五刃。”韦昭注:“五刃,刀、剑、矛、戟、矢也。”也泛指各种兵器。如:“五刃藏而九土咸辟。”(李商隐《为汝南公华州贺赦表》)
【五车】指五种兵车。《周礼·春官·车仆》载:“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阙车之萃,苹车之萃,轻车之萃。”郑玄注:“此五者皆兵车,所谓五戎也。戎路,王在军所乘也;广车,横陈之车也;阙车,所用补阙之车也;苹犹屏也,所用对敌自蔽隐之车也;轻车,所用驰敌致师之车也。”“萃”,副职。郑玄注:“萃,犹副也。”
【戈】有铜戈、石戈、玉戈等种类。铜戈乃商周时主要杀伤类兵器之一,由“援”(主体,像宽刃大匕首)、“胡”(戈的直下部分,上有孔,贯索以缚柄上)、“内”(援后短柄,有孔叫“穿”,用来穿皮条缚木柄上固定)、“柲(bì)(戈的木柄)、“镦(duì)”(柄末端的平底青铜套)组成。石戈,早于铜戈,无“胡”无“内”,“援”的后端向左右两边突出少许,用以缚索。商代以后,石戈、玉戈多作为礼器或明器。春秋战国时,戈的形状更为轻便灵巧,“援”狭长而扬起,多有三至四穿,有短柄单戈(柄长一米三四)、长柄双戈和长柄三戈等,最长的柄达三米以上。《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吴戈,即吴地制的戈,以锋利著称,这里用指最锐利的戈。
【矛】主要兵器之一。长柲(柄),直刺。最初的矛,用兽角、兽骨制成,或用竹木、尖形石块制作;到商周时,即用青铜制作;汉以后,多用铁矛。战国矛制作尤为精美,矛体及铜柄多刻有铭文或精美花纹,有的还镶嵌着金银。
【戟(jǐ)】是将戈、矛合成一体,兼有戈、矛的长处,可直刺,也可横击,威力较大。戟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末西汉初还有“卜”字形戟,镞由双翼式变为三棱式。青铜戟在东周时盛行,战国时始有铁戟。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鸿门宴》)
【殳(shū)】撞击用的兵器。用竹制作,长一丈二尺,上端不用金属做刃,头尖,呈八棱形。如《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殳虽为兵器,其实更接近农林所用的器具,同时还可兼作卫家或仪仗之用。
【枪】是一种头尖并有长柄的刺击兵器。汉矛,已近似后世长枪,唐代即普遍使用铁枪。宋代长兵器沿隋、唐制,以枪为主。长杆铁枪分双勾枪、单勾枪、拐枪等十余种。从宋代起,火药武器逐渐发展,枪成为一种火枪,如火铳(chòng)、鸟铳。到近代,枪成了一种小口径的发弹武器,如手枪、机枪、步枪等。
【钺(yuè)】原作“戉(yuè)”,后作“钺”。《说文解字》:“戉,大斧也。”青铜制,盛行于商、西周。形如大斧,刃多弧形或新月形,刃薄而宽,肩部有“穿”,用以穿索缚柄。也有用玉石制作,多为礼仪或殉葬之用。墓葬中出土的铜钺,有的铸有精致纹饰,可能是仪仗用器。
【刀】殷商时已有铜刀。周代重剑,不喜佩刀。后来,铁刀渐起。汉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佩剑。到宋代,刀、剑均为两种重要的短兵器。此外,还有长柄大刀,大都沿袭三国、两晋及隋、唐的遗制。明代的刀(长刀和腰刀)均仿照日本刀式。清代的军用刀以及宝刀等,已摆脱日本刀的影响,制作较为复杂,也较为精美。
【剑】短兵器。春秋时已有长剑。盛行于战国。其时,剑的冶铸淬炼、合金技术、外镀及其天然花纹的铸造等,都已成就很高。如1965年在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虽埋藏地下已达两千多年,依然闪光锋利。其他古人名剑,如干将、莫邪、龙泉、太阿、湛卢、鱼肠等,均为人称道。剑的各部位名称是:剑刃(身)、剑格(腊)、剑茎(柄柱)、剑首(柄头)、剑室(鞘)。在青铜器时代的初期和中期,剑多呈双锋铜片形或矛头形,茎极短,尚未成柄,是插在腰间的短兵器。到青铜器时代末期,铜剑形式已变茎为柄,剑身加长,刃与柄的衔接处加宽成为剑格(护手)。到了铜铁器时代,剑体进一步加长,柄加大,格也放宽,而且增加了雕饰镶嵌,装潢日益精美。到了完全铁器时代,汉至清朝,剑变得剑体很长,剑格加大,剑茎细小无后,并且外用铜片或木片夹持,柄首加大,外以铜片相护。格、柄、首,都是外加的材料,同剑身已不属于一体。
【斧】起源很早。有原始人用利石作为劈器,有一万年前到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有雕刻嵌镂十分精美的商代铜斧,有更加精致华美的周代铜斧等。但由于双锋剑的出现,剑与刀的同时并用,从而用斧之风逐渐衰退,而斧也多用作工具或作为仪仗及斩杀罪犯的器具。到了汉代,铜斧虽依然可见,但斧制已与三代有异;东汉时,进入全铁器时期,从而改用了铁斧。元代,其短兵器中仍以剑、斧最为普遍。
【弓箭】据《吴越春秋》记载,约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弓箭就已发明。但从考古发掘的实物看,早在一两万年前,人类祖先即已开始使用弓箭。原始弓箭,制作比较粗糙,弓身用坚韧的树枝弯成,用皮条、动物筋或植物纤维绳作弦。到了商代,出现了青铜箭镞;到了战国,铜镞种类增多;到了汉代,开始使用铁镞;以后,则逐渐替代了青铜镞。弓和箭杆,主要用竹、木制作。为防止箭飞行时摆动,箭杆尾部设羽。盛箭的器物叫矢箙(fú),多用竹木或兽皮制成。
【弩(nǔ)】是用机栝(kuò,矢末扣弦处)发箭的弓,是在弓的基础上创制的,比弓省力,且射程远,命中率高,杀伤力大。原始的弩机,是由弩弓和弩臂两部分组成,弓上装弦,臂上装弩机,两者配合而发矢,弩臂是木制,前部有一横贯的容弓引,弓固定于其中,这即是《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所记的“横弓著臂”。由于战争需要,弩也出现了多种,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青铜弩机;战国晚期又出现了铜匣弩机,即将弩机部件装在一铜匣内,再装入机槽,从而使其增加抗力,力量增大,射程更远。此外,还出现了用足踏张弦的“蹶张弩”。汉代以后又出现了能连续发箭的连弩,三国时,诸葛亮和魏国的马钧都对连弩作了一些改进。宋代初又出现了床弩,即将弩弓固定在木架上,一张床弩可装好几只弓,用数人、数十人乃至上百人绞轴张弓,用锤击牙放箭,射程可达五百米。不过,宋代战争已开始使用火药,随着火器的出现与发展,弓弩之类就日渐衰落了。
【砲】有“抛”、“掷”之意。即用皮条包住石头,抛出以杀伤敌人。今作“炮”。三国时,曹操与袁绍大战,曹操制造了“发石车”,攻破了袁绍的军壁楼。因发石时声音很大,故又称“霹雳”。北宋时,制造火药有成法,火枪、火炮并用,如突火枪、霹雳炮、炮车等。元初也有“得西域火炮,以机发石”之说。明代自制火炮,种类、射程都超过了前代。明末,开始购入西洋大炮。清代前期,仍使用明代旧炮,到同治四年,设立了江南制造局(后改名上海兵工厂),以后又设立了金陵制造局(后改名金陵兵工厂)及汉阳兵工厂等,自制和仿制了带有车轮,可以移动的后膛炮、阿尔木师特龙式快炮和山炮等。
【甲(铠)】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供将士使用的护身衣,常与铠合称为“铠甲”(铠是将士护身的铁甲)。甲,又引申为军队的代称,如《史记·苏秦列传》:“秦甲渡河。”古代的甲,最初是用皮革制作,如《荀子·儒效》载:“(武王)定三革,偃五兵。”杨保注:“三革,犀也;兕(sì),牛也。”这里的三革即指用几种不同的兽皮制作的护身甲。甲,有肩甲、胸甲、腿甲。甲片似用牛皮制作,片与片之间用皮条相连。到了宋代,已盛行铁甲。元代蒙古骑兵均披网甲(又叫连环锁子甲),是用铁片以铁丝、铜丝贯合而成。将帅的甲,还饰以金银。皇帝的铠甲上还镶嵌着各种宝石。到了明代,铠甲制作更为精良,有护卫手和腕的带网腕甲,护卫上身和两膀的铁网衣(锁子甲),护卫下体的铁网裙和铁网裤,护卫足部的铁网靴等。
【盔(胄)】是将士们用以护卫头部的服具,也叫胄、首铠、兜鍪(dōumóu头盔)、头鍪。多用铜铁等金属制成,也有用皮革或藤制作的。现在见到的最早的头盔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铜盔。盔呈虎头形,里面用了粗糙的天然红铜,外面镀有厚锡一层,光泽如新。春秋战国的甲胄,均用革而不用铜。到了六朝,甲胄皆用铜铁制作,有时也犀、铁并用。宋代的胄,有的作兽形,重量较前减轻。元代有皮胄,但铁胄较多,有将帅用的汉式云龙铁胄,有步卒用的便帽形铁胄,有骑兵用的长体庇项以及中柱眉庇的铁胄等。明盔有三种:其一是御林军用的铁锁子盔;其二是钵形铁盔绵丝织物护项(钵体较高,上部呈盂形);其三是普通军士用的高钵大眉庇简单铁盔(下宽上窄)。到了清代,盔用坚实的皮革制作,外罩铜钵,钵下连接有红绒衬绵护项,实用而精美。
【盾】是一种手持的用以挡御刀、箭等的护身武器。如:“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鸿门宴)))古代,盾是用皮革、木材和藤条制作。用藤制成的也叫“藤牌”。《国语·齐语》载:“(桓公)定三革,隐五刃。”韦昭注:三革,甲、胄、楯(dùn同“盾”);五刃,刀、剑、矛、戟、矢。唐代的盾,分皮革制作和木材制作两种。宋代的盾,多用木制,形体较小,骑兵、步兵都可使用。清代的盾,呈圆形,用坚藤制作,外涂油漆,面向外突,中心有孔,贯索,以便把握。除藤牌外,还有仿明制作的长方形虎头盾牌,木制,外涂油漆,盾面作虎头形,上方作燕尾式,便于窥伺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