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9700000022

第22章 十年砺剑(4)

欢庆传统新春佳节的中国人,对这场悲剧表现出极大关注。即使在锣鼓声声、人声鼎沸的庙会上,或阖家团聚的餐桌上,“哥伦比亚”号宇航员遇难的消息,也成为人们避不开的话题。大家无不惋惜地说:“咱们的春节全家团聚,这些宇航员却有家不能归了。”

王永志的心情非常沉重,“神五”飞天已处于最后的冲刺中,航天员的训练工作也进入了关键的强化训练阶段。而美国的这场航天劫难,是否会给航天员的内心蒙上阴影?虽然他还在医院治疗,心却飞到了那些生龙活虎的航天员中间,他真的放心不下啊!

以前,王永志曾多次到航天员训练中心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并与航天员们见面谈心。2001年11月,航天员们第一次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任务体验时,王永志站在高高的发射塔架下,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对全体航天员说:“‘神舟’飞船是航天科技宝塔上的王冠,航天员就是王冠上的明珠。现在数万人昼夜奋战在一线,就是为了把这座宝塔砌结实,好让它早日托举明珠飞上太空!”

与航天员交谈

2003年7月,王永志在进入酒泉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准备工作前,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领导和专家们再次来到航天员训练中心,和航天员一起开了一场交谈、交心、交底的座谈会,主要谈及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安全保障问题。

“按理说,第一艘飞船的乘员应该是我们这些总设计师们,”王永志不无风趣地说,“我们造的飞船,应该首先由我们试飞上天,但我们的体能和反应远不如你们,无缘上天啊!你们航天员是从飞行员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绝对保证你们的安全。”航天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王永志满怀信心地说,“没有十成的把握,是不能让你们上天的。首次载人飞行,所有能想到的安全措施,我们的航天专家都考虑到了,我们一定会对你们的生命负责,请你们放心!”

王永志的话,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激励。航天员们都表示,作为一名航天员,一旦选择了遨游太空,就意味着把自己和祖国的荣誉紧紧地系在一起,哪怕是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责无旁贷。

望着这些优秀的充满豪情与血气的航天员,王永志的眼里升起父亲般的柔情与疼爱。工作中航天员们兢兢业业、豪气冲天,工作之余王永志却一直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既期盼他们为祖国争光,又希望他们平安幸福。

逃逸飞行器航天员杨利伟首飞成功后,回忆这天的情景时仍非常感慨:“在‘神舟五号’飞行前,王总亲自率工程总体的专家们与我们全体航天员座谈,他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为确保航天员安全所采取的措施等有关情况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他那句‘我们一定会对你们的生命负责,请你们放心!’给了我们极大鼓舞,坚定了我们必胜的信念!”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爆出“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将载人飞上太空的新闻,世界一下子轰动了。仍笼罩在失败阴霾气氛中的美国,反应尤为强烈。

逃逸塔曾经登陆月球的美国前宇航员艾尔德林,对中国即将发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非常赞赏,称之为中国的“阿波罗”。美国《世界日报》说,即将升空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已暂时取代人民币汇率和贸易赤字问题,成为美国媒体关注中国事务的一个新焦点。而美国的主流声音却出言不逊,甚至吐出了“飞船威胁论”,指责中国发展太空计划意在军用。有的美国要人甚至酸溜溜地说:“当美国航天飞机不得不‘趴’在地上时,中国却要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美国每年在航天领域投入150亿巨资,中国却花钱很少。这都说明,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神舟五号”与“神舟四号”基本相似,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神舟四号”里面装满了实验仪器和物品,而“神舟五号”舱内却住进了航天员,可容纳3名航天员的座舱这次只上1人,显得舒适宽敞。在发射中,“长征二号F”火箭的逃逸系统将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保护。火箭上的自动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故障检测,一旦出现问题便会自动报警并发出逃逸指令。

从火箭曾发生过的事故以及美国、俄罗斯载人飞船的经历可以看出,发射时最大的危险来源于火箭,最严重的后果是火箭爆炸,因此最有效的方式是让航天员迅速“逃离”危险区域。“长征二号F”火箭的逃逸系统和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在火箭起飞以后,一旦发现火箭出现严重问题,便启动逃逸系统。火箭头部有一个尖尖的东西,像铅笔尖的部分,叫逃逸塔。在火箭发射中,逃逸塔肩负着双重使命:万一发生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时,逃逸塔能帮助航天员瞬间逃生、安全返回;在发射顺利时,逃逸塔将适时脱离箭体,以便让飞船继续飞行。为了确保逃逸系统安全可靠,曾做过专门的地面试验,其可靠性是有保证的,这给航天员放心大胆去巡天,吃了一颗“定心丸”。

当年研制逃逸塔时的经历,人们刻骨铭心。王永志提出,载人火箭必须有很高的可靠性,要有完善的逃逸救生功能。其可靠性必须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上最好的火箭。他签署的总体设计要求是:火箭可靠性指标在0.97,航天员安全性指标为0.997,并要求逃逸系统在事故发生后2秒钟内将航天员带离危险区。这一指标要求之高在中国航天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只有个别火箭可以达到。

逃逸塔可谓是载人航天的技术难关之一,整个逃逸系统动力装置包括4个型号10台发动机。曾考虑过从国外成套引进逃逸系统,但是,外方不仅漫天要价,出售的也仅是这项技术的皮毛。王永志见状,剑眉一挑说:“我们中国航天人,零起步,自主创新!”

逃逸救生试验要攻关,就会有风险。1995年4月19日,这一天可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逃逸系统动力装置中最大、结构最复杂、研制最难的主逃逸发动机,首次热试车点火后不到1秒钟,火焰瞬间将4个前置喷管的弯管全部烧穿,四射的火焰将整个试车台烧成了一片火海。在场的许多人都被试车的惨状惊呆了。这个形状怪异的像“四爪鱼”的东西,机械加工难度大,耗时费力,看来此路不通。后来,经过艰难的鏖战,新的绝热材料和成型工艺终于找到了,4个月后试车取得圆满成功。1997年,逃逸系统动力装置在全系统率先转入试样阶段研制。1998年10月19日,王永志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持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零高度逃逸救生系统救生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正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和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的研制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一场始料未及的“非典”,以排山倒海之势袭击了中华大地,也逼近所有中国载人航天的研制队伍。按当时的防疫要求,是不允许组织聚众活动的。但是,“神舟五号”飞船等出厂测试任务紧,大家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哪还顾得上这些!飞船测试现场按时进行消毒,并在保证净化的条件下,保持空气通畅。现场测试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同时要求他们每天进入工作现场都要量体温、戴口罩,从而有效保证了“神舟五号”飞船各种大型试验工作不受非典影响。而下一步,还将进行更加艰巨的飞船可靠性增长试验,确保飞船不带任何问题奔赴发射场。

由于指挥部对研制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举措,使载人航天工程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紧张有序地进行。

3.化“几乎”为“毫不”

对王永志而言,大思路形成了并非可以高枕无忧。载人航天工程有工程总体和七大系统,协调面广、项目多、难度大。在研制过程中,总是有新问题不断地冒出来,出现“拦路虎”。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协调各大系统都离不开他,一线也总会闪现着他的身影。仅1999年以来,王永志就主持制定了好几百份总体技术文件,协调了不计其数的技术问题。有万分之一可能会出现的隐患,他也要考虑周全,确保载人航天工程万无一失。

飞船着陆,是载人航天飞行中最后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为了确保飞船着陆过程中航天员的安全,飞船着陆方案中设计了双重缓冲措施。首先是在飞船返回舱底部,安装有4台反推发动机,离地面一米左右的高度同时点火,以减缓返回舱着陆的速度,从而实现软着陆。其次,着陆前还要将航天员座椅提升到一定高度,一旦反推发动机点火不正常,落地冲击力较大,座椅缓冲装置就可以起作用,消耗飞船着陆瞬间的冲击能量,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座椅缓冲装置作为反推发动机的热备份,在反推发动机出现故障情况下,确保着陆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无疑给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又上了一份保险。

我国研制过的飞船座椅缓冲器有两种,“拉刀式”和“胀环式”。我国飞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采用的是“拉刀式”缓冲器。

在近7年的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各种措施,性能有所改善,但仍不够稳定。而一些研制人员认为,“拉刀式”性能不够好,是因为工作没有做到家,所以只要工作做到位,其性能应该没有问题。王永志对此一直放心不下,时刻关注着研制的进展和地面的试验情况。

2003年5月16日,王永志出院的第二天,一份厚厚的实验报告送达他的手上。报告中列举了大量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最后结论却有一条:“拉刀式”缓冲装置在某些方向上的缓冲效果不理想,如果反推发动机不能点火,航天员有伤亡的危险。王永志认为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决不能接受“航天员有伤亡危险”的任何结论。

以前议论过的“胀环式”缓冲装置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马上给沈力平副总设计师打电话,商议此事。并拿来当时的设计草图,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他心里有了底,又与几位有丰富生产经验的专家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专家们也认为“胀环式”缓冲装置的性能要好些,而且国外已经使用过这种装置,从未出现过问题,只要领导下决心,两个半月内完成研制任务是可行的。

王永志提出改用更可靠的“胀环式”装置的意见后,有的同志认为反推发动机点火可靠性很高,不能点火的概率几乎为零,另外,距离“神舟五号”飞船出厂只有两个多月,研制“胀环式”缓冲装置来不及,发射时间不等人。

王永志明白,自己极力主张使用“胀环式”缓冲器,方案的改变就意味加大了工程的难度。而10月份发射“神舟五号”的消息已传遍了世界,中国早已成为了众目翘望的焦点,弄不好,会让国际上那些一直对中国航天事业“酸溜溜”的人们幸灾乐祸,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而“几乎”二字,还是让王永志感到非常不安。上天前备份措施失效与没有备份措施一样是不允许的,这是一个设计原则问题,我们已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又有解决的办法,就没有理由不解决。

在担任总设计师之前,王永志已享有“常胜将军”的美誉。他屡战屡胜的原因,就是关键的时候能听进去别人的建议,然后综合各个方案所长。不管是谁,如果你的方案他认为不可行,他会当面锣对面鼓地去说服你,告诉你为什么这个方案不行,直到你认账。但是大方向的问题,若没有充分依据,本着科学精神办事的他,决不会轻易让步。

由于思想不统一,再加上正值“神舟五号”飞船出厂前的工作千头万绪,一转眼就到了7月份。

在决策出厂日期的预备会上,围绕座椅缓冲装置改与不改的问题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王永志再次强调了更改座椅缓冲装置的必要性,工程副总设计师陈炳忠、罗海银相继发言支持这一意见。

次日清晨,工程总指挥李继耐部长赶到王永志家中,和王永志就座椅缓冲装置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王永志摊开设计图,有理有据地进行科学分析,阐述理由,并表示新的缓冲装置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可研制出来。

李继耐部长完全理解了王永志的意见,工程总指挥在关键时刻,作出了关键性的决定:“改!有办法解决为什么不办,时间也不是来不及,立即开始‘胀环式’缓冲装置研制,按两个月算,飞船出厂等工作照常进行,新产品出来后在发射场更换,不换不发射!”

下决心研制后的第49天,在主制单位的努力下,安全系数更高的“胀环式”缓冲装置,神州五号发射前王永志与第三任总指挥李继耐交谈终于在9月16日按时送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系统安排了周密的操作程序,顺利地替换了“拉刀式”缓冲装置,将“胀环式”缓冲装置安装到“神舟五号”飞船上,王永志多日来高悬的心终于尘埃落定。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几天,有位记者问王永志:“王总,您对飞船放心吗?您看了总检查,是真没问题,还是有问题没有发现?”

王永志胸有成竹地说:“这次我是放心的,总检查没出问题是符合规律的。”他之所以如此气定神闲,有充分的理由。此前“长征二号F”火箭进行的前四次总检查都是干净利落通过的。

同类推荐
  • 最是惊艳民国范

    最是惊艳民国范

    民国时期,古老中国根深蒂固的东西依然存在,但民主之风吹进中国,现代社会新元素登上历史舞台,社会在变革中动荡,人们在迷乱中求索,各种思想杂陈,各样异事叠现,各方奇才辈出。其中,有治世之能臣,也有乱世之枭雄;有投笔从戎赴汤蹈火以报国之书生,也有宦海失意后钻进书斋潜心治学之政客……于是乎,中国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领域风云际会,好戏连台,惊艳惊悚,沙场官场文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使得民国史比以往任何朝代的历史都更有看点。本书发掘民国奇人奇事的耀眼点,述写民国人物与事件的未解之谜,揭示民国知名人物的情感经历,品评民国往事的悲喜结局。
  • 徐向前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徐向前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徐向前是著名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位和他并肩战斗了半个世纪的老人这样评价他:一个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百折不找、战斗不息的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材料许多取自元帅回忆录《历史的回顾》。这不仅是因为材料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而且,这本回忆录写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极富个性,许多议论也相当深刻和精辟。在老帅的这些回忆和论述面前,似乎一切其它的论述都是多余的。作者所做的工作,只是将这些材料(包括红四方面军战史等其它史学著作、资料)加以梳理,并尝试着进行了一些分析一评论。严格地说,《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属于编著。
  • 迪士尼

    迪士尼

    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到云上躲雨

    到云上躲雨

    当乡下美女来到都市,是傲立还是沉沦?不过是演过几部卖座的电影,李青就完全融入知名女星这个角色的生活中。举手投足架子排场都浑然天成地刻划在她的灵魂里,似乎自她出生……不……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她就是这个模样。
  • 心兵

    心兵

    心之所向,兵之所形。其形如何?喜着怒着哭着恨着轻松笑着还是别的?任你解读!愿有一种心,一种兵,是你所向往。哪怕帅哥一笑,美女一叹,也足够让我宽慰满足。来吧——随王启航!
  • 神笔甄意,画个你

    神笔甄意,画个你

    她是现代的画手,他是钟情的公子,穿越轮回,她怎么选择深爱的人。她是普罗轻仙,他是帝王,怎奈阴差阳错。右手的黄光,将纸上的一切幻化成真,哪一个是她的最爱。当她描绘出那明眸,便一眼认出,此生,只念他一人。
  • 十方战神

    十方战神

    一年前,天界浩劫,至尊染血。一年后,凡尘俗世,江寒崛起!
  • 达夫游记

    达夫游记

    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唬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刘海粟语)。 本书精选郁达夫的游记、风景散文二十九篇。这些作品,写山水名胜、描景色风物,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流倜傥,涉笔成趣。读达夫游记,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和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
  • 霸道总裁:女人别想逃

    霸道总裁:女人别想逃

    她卑微如尘埃,他高贵如神祇。他对她若即若离,她却难逃他的五指山。他们都是大玩家,谁用心便是输了。原来,他步步为营,不是对她不用心,而是过分用了心。他对她说:“你不愿意为我生孩子,我便找别的女人生,难道你有意见吗?”这般薄情的男人,她如何能托付?这般脆弱的感情,她何以为继?薄情转是多情累,只当失去之后,才发现,错失的是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 天庭小职员

    天庭小职员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我本一心向道,奈何生活给了我太多的挫折,我是一名小职员,天庭小职员。古人云,做人就要折腾。虽然只是一名小职员,但是我也要玩个天翻地覆才好。
  • Gala-Days

    Gala-D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奇门异行录

    奇门异行录

    人类最畏惧的并非财富、权力或者死亡,而是未知的事物。——方楚。
  • 真理之扉

    真理之扉

    这是一个因意外迈入神秘世界大门的少年,在诸位面旅行、学习和冒险,并在自己的世界不断探索存在于身边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与未知的故事。这本书中设定为主、人物为副、剧情简要提及,基本的格调为大体参照原著的情节和架构,但是细微处有着根本性不同。如今这本书经过修订后,剧情将会和原版有着很大变动,请书友不要将两个版本的内容混为一谈,其中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另外,新书友若是对旧版感兴趣,也请当做一个不同的故事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