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9700000009

第9章 青春无悔(2)

见此状况,专家们都说:“算了,暂停发射吧!”

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宽慰大家说:“不要紧张,明天咱们休息一天,到几十公里外的新西庙去玩玩,附近还有一处绿洲,湖光潋滟,甚是好看。再把文工团叫到那儿表演一些节目,大家好好放松一下。”

沙山与湖光环抱中的新西庙之行,试验人员一直处于紧张的神经多少有了些松弛,持续的高温却紧紧咬着牙关,没有一丝松口的意思。指挥部决定导弹照常发射,并要求参加试验的人员先进一步查找潜在的隐患。

接下来,听到的不是发射命令,却是告急的报告:导弹射程不够。气氛越来越紧张,人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两年前首次试验失败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大家。

面对如何解决射程问题,专家们都在苦思冥想。这些问题,在他们也是第一次碰到,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导弹发射暂时停滞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现场研讨会。解决方案一个个提出来,一个个又被否定掉。每个人的心中都像压了块巨石,寝食难安。

王永志也心急如焚。他陷入了凝思。在如此高温的天气中,要注入理论上所需的推进剂,加大推进剂贮箱在发射现场是不可能的。他多年来养成的反向思维、逆向思维重装上阵。他想,在不改变导弹整体设计的前提下,如何在加注的燃料上做文章呢?热胀冷缩是物理现象,温度升高,推进剂密度就要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要随之变化。若从发动机节流特性去考虑,一旦解决高温下燃料的升温膨胀问题,导弹很有可能正常发射。但是,又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呢?

他与一位同事一起计算高温情况下推进剂的配比。他想,温度升高,密度变小,密度一变,两种成分不再是原来的质量,造成原来计算的最佳配比发生了变化,而液氧密度在一定的压力下也应该是变化的。在导弹预定的射程内,最佳配比是指导弹到达预定飞行速度时,燃料和氧化剂同时消耗完毕。减少多余的推进剂,便能减少导弹熄火点的“死重”,导弹变轻了,射程自然就会大些。

通过反复思考和计算,王永志得出了在高温下理想配比的结果:减少600千克的燃料,这枚导弹照样可达到预定射程。他的想法和许多人多加推进剂的设想截然相反。许多人都认为,只有多加推进剂才能飞得远。而王永志的结论是经过缜密计算得出的,有科学根据。

一次研究会上,大家还为此事争论不休。王永志毅然站起来,胸有成竹地说:“经过计算,我认为从弹体内泄出600千克燃料——酒精,导弹便会进入目标区。”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这张年轻的新面孔上,听着与众人背道而驰的声音,在场的许多专家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认为:“本来射程不够,再减少燃料,射程岂不更难达到!这个意见不可行!”

在一片质疑声中,王永志感到了莫大的压力。他并没有气馁,相信自己在科学计算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他想到了一个人,心想自己的想法只有向他陈述了。

王永志大胆地来到办公室,敲响了房门。

4.钱学森慧眼识珠

王永志所找的不是别人,正是发射场负责技术问题的最高权威钱学森。当时开会时,他不在场,没有听到王永志的意见。

钱学森一向关注对年轻人的培养,重视年轻人提出的意见。尽管工作非常繁忙,他经常挤出时间组织大家开讲座、做报告。他高远的眼界及丰富的知识,使大家受益匪浅。大家有什么问题向钱学森求教,他也有问必答。当有人对推荐到第一线的年轻人求全责备时,钱学森总要站出来替他们说话。

他常说:“对待任何人,对待任何事,都不要绝对化,不能苛求十全十美。也许,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不断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事业怎样发展?社会怎样前进?”

钱学森对青年人的态度,让王永志吃了颗定心丸。

从军衔上来说,王永志这时还是个中尉,他这么做可谓是越级行事。此时他也不管这么多了,把人微言轻的老话扔到了一边,把在讨论会上碰到的“钉子”,遭到的责难扔到了一边。他想,为祖国作贡献不在于人的位置与资历高低,自己被国家培养了这么多年,就要在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国分忧。

站到钱学森面前,王永志还是有些紧张。他说:“钱副院长,我有一个解决射程不够问题的建议,您看看是否可行?”

“哦?那好啊,说说看?”钱学森正为此事苦苦思索,一听眼前这位年轻人这么说,一下子来了兴致。

王永志说:“我们经过计算,得出结论是不应该再增加燃料,而是泄出600千克酒精最为合适!”

钱学森亲切地问:“你是怎么计算的,从头说来?”

王永志打消了所有顾虑,把自己的想法及计算的过程仔细地陈述了一番。钱学森时而沉思,时而点头,时而打断他往更深处追问。

初出茅庐的王永志,有理有据、有问必答,说得非常详尽。最后他说:“看似一个常识问题,但反过来一想,又有这样一个道理,弹体的质量影响射程。泄出适量的燃料,就可以减少导弹熄火点的废重。只要这种比例适合,不但不会影响导弹的射程,相对来说可能会射得更远。只要减少600千克酒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钱学森看到王永志有如此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非常欣赏;而王永志对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更让他赞许。思考了片刻,他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望着王永志,点头说道:“我看这个办法非常可行!”

得到钱学森首肯的王永志,心中压着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先前会上所遭受到的一切烟消云散了。窗外,被炽热的太阳晒得冒着白光的茫茫大漠,好像出现了海市蜃楼般的美景。

这是以往没有实践过的事情,对钱学森来说,他这么做是要负责任、担风险的。他的表态,实际上凝聚着他半生的学识与经验、睿智与才华,也体现了一种科学精神和过人的气魄与胆识。因而,他的话才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

先前曾反对王永志建议的人,听了钱学森的话不再说什么。而王永志心里明白,他们是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只是对他的想法持怀疑态度而已。毕竟这次发射事关大局,曾经经历过一次失败,我们国家和科技队伍不能再承受意外了,那样会极大地挫伤全国人民自力更生的信心与勇气。因而,在没有想出万全之策以前,没有人愿意拿国家的巨额资金与全体科研人员的信任与志气去冒险!

钱学森起用小兵王永志的方案,事实证明他没有看错人。

导弹在其他性能严格整合后趋于完善,王永志泄出600千克燃料的方案也被采纳。1964年6月29日7时,一声巨响,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身披“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巨幅标语,腾空而起,向预定目标飞去。

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修改后的导弹三大系统工作正常,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戈壁滩上的欢呼声顿时响成一片。王永志更是激动不已,自己的提议被应用于导弹设计当中,从而使导弹飞到目的地,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给予的另一种评判。他的心里还有许多个梦,这只是第一次放飞成功。

钱学森激动地说:“如果说过去我们还是个小学生的话,现在至少已是中学生了。”

张爱萍将军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当众吟诵了即兴之作——《东风赞·祝我国弹道导弹发射成功》的诗。使大家备受鼓舞,群情振奋。

7月9日、7月31日,我国乘势而上,又连续发射了两枚中近程导弹。连打3发,都获得圆满成功,射程也都满足了要求。中近程导弹连续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独立研制导弹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拥有了可以实施远距离精确打击的导弹,有了保家卫国的坚强盾牌。也为原子弹加导弹的“两弹结合”开辟了一条途径。

庆功宴上,钱学森走到王永志面前,满面笑容地说:“年轻人,很有希望呀!”这句话,足以显示钱学森对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人由衷的赞叹。

“希望”,多么美好的词汇,从钱学森这位科学巨人的口中说出意义非同寻常。梦的朋友

幻想的姊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却老走在自己的前面

……

既狡猾又美丽

你上去,她就飞

你不理她,她撵你

她永远陪伴你

一直到终止呼吸钱学森的话与艾青的诗句一起,像一股奔腾不息的湍流激荡在王永志的胸中。而诗人狄金森所说的,“如果上帝是个孩子,他也一定会为了草莓爬过篱笆那边”,使王永志领悟到,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只有像一个充满希望的孩子一样,在摸爬滚打中勇往直前,才有可能品尝到成功的果实。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加快研制洲际导弹。准备进行全弹试车时却遇到难题:找不到合适的火箭试车台。钱学森和其他领导与大家一起开会,研究到后半夜,这个问题都没有解决。

王永志的一句话,让大家茅塞顿开:“我有一个建议,搞分段试车,并对关键部位进行测试。”钱学森反复斟酌后点点头说:“可行!”果然,试验非常成功,不仅节省了大量投资,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71年9月上旬,洲际导弹准备试射,推进剂正处在紧张的加注状态,指挥部突然通知停止加注。气象部门报告说,在预定发射时间内,发射场将出现非常浓密的云层,影响测量系统侦测导弹轨迹。是否按计划发射,指挥部难下决心。停止加注后不久,试验队发射区技术负责人王永志被叫到指挥部。

王永志讲了自己的看法:“推进剂已经加注,如果不发射火箭极有可能出现报废的危险;云层只影响光测,我们可以用雷达测量和无线电遥测;另外,还可以加快准备速度,争取在云层到来前发射。”

经过短暂的讨论后,钱学森说:“好,就按王永志的意见办吧。继续加注,准备发射。”

9月10日,导弹成功发射。

王永志超人的胆识与气魄,再一次让众人刮目相看。后来,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王永志和有关专家经过详细研究,决定跨过国外初始阶段的单舱飞船,一步到位瞄准三舱飞船,让中国飞船与世界最先进的飞船并驾齐驱;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做大动物试验、飞船选点降落解决海上救生难题等设计思路,确保了工程顺利开展。正是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始终贯穿在王永志的科研工作中,才使他后来登上一个又一个人生与科学事业的巅峰。

30多年后的2009年,王永志在接受《解放军报》记者采访“讲述与钱学森的故事,倾诉报国情怀”一文中,饱含深情地说:“我一生中有过许多老师,唯有钱学森老师指导了我的一生。”

钱学森超前的眼光和大胆使用才华横溢的后起之秀,保证了我国航天事业后继有人和持续性发展。由于钱学森慧眼识珠,王永志在国防科学事业的舞台上,把自己的才情发挥得酣畅淋漓,才得以用旺盛的激情铸就一个又一个新的人生坐标。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上)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孙武,地米斯托克利、吴起、孙膑、亚历山大、白起、汉尼拔、西庇阿等人物。
  • 大别山师魂

    大别山师魂

    长篇报告文学《大别山师魂》,生动记录了湖北省蕲春县第四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汪金权同志的感人事迹。二十多年来,汪老师扎根山乡,倾心育人,淡泊名利,捐资助学,以自己的青春、汗水、智慧和人格,展示了一名优秀山乡教师的良好形象,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本书以大量的一手材料,多角度、多侧面、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汪金权同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历程,深层揭示了汪金权同志的崇高境界,形象解读了汪金权同志安贫乐道、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传导了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践行不辍的光荣传统。
  •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海涅曾拿法国的行动者与德国的思想家们相比。他说 就破坏和严峻后果而言 罗伯斯庇尔可以和康德相匹敌;就意志的狂放和抱负的远大 拿破仑可以和费希特并肩;而就全面的继承人类的精神事业 充分表述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根本变化 没有一个法国人可以和黑格尔同日而语。
  • 眉批大师

    眉批大师

    本书是一部用当代的思维与新鲜的文笔撰写的《巨人传》,选取了中外文学艺术史上数十位公认的大师,对他们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大师们的艺术个性和人格力量。本书既有学术价值、艺术品味,又有新意与可读性,既能丰富广大读者的文学常识,又能唤醒人们重温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量级文学家、艺术家。
  • 左宗棠在甘肃

    左宗棠在甘肃

    1866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1867年以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曾在兰州创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等新式企业,该书主要研究了左宗棠在1869~1880年期间甘肃的经济政策、文化建设、社会措施、全面反映了这一时期甘肃的社会历史状况。
热门推荐
  • 追妻36计:首席太腹黑

    追妻36计:首席太腹黑

    老公明目张胆的养小三,婆婆却叫她息事宁人,还骂她是不会下蛋的鸡!绝望之时,老公的哥哥深情的对她说:“他不要你,我要你。”,这位昔日的大哥哥,原来一直对她抱着别样的心思……
  • 傻王的嗜血魔妃

    傻王的嗜血魔妃

    机缘偶得的一块血玉凤凰佩环,使得月琉璃一个仙帝后期剑修遭到仙界仙帝及他修仙者的封杀,不甘却无可奈何,最后运用自身最后一丝灵力自爆而亡。寒眸睁开,冷光四射。重生异世,很好。既然上天多给自己一次机会,欠我的债迟早是会要还回来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疯狂盗墓贼

    疯狂盗墓贼

    生在战乱时期的张富贵原本衣食无忧,算上一方财主的他,却不料所有家产在一夜之间被国民军阀洗劫一空。无奈之下拉上儿时玩伴,重操旧业,却无情的被卷入一场漩涡。到底是他人的棋子,还是自己主宰命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是配合《文艺作品演播》一书而编写的训练教材。《文艺作品演播选》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专门选取了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艺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以及影视剧等)。秉持全面性、针对性,技巧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所选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素、文体特点、语言处理、演播方法及技巧运用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训练提示和指导。《文艺作品演播选》对训练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非常有帮助。
  • 宠妃无度:妖孽邪王追妻忙

    宠妃无度:妖孽邪王追妻忙

    只不过是身为一只鬼魂拐了鬼差出去私奔,她就被鬼王给扔去了重生。小case!不过是换个地方而已,姐照样能混的风生水起。残暴王爷想要她死?好,看谁斗得过谁!毒药,泻药通通放到他食物里,比命硬她还从未输过。王府实在无趣?直接盗光小金库,江湖逍遥去。可可可,她碰上的这只腹黑妖孽又是个什么鬼?!某人笑的一脸纯洁无害,却每每半夜爬上她的床,吃干抹净不说,还委屈的求负责。对此,她只想淡定的说三个字,滚、去、死!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 再生之盛世医妃

    再生之盛世医妃

    重生一世,生于丞相之家但却不想再处于阴谋算计之中,奈何现实不肯放过她。满月,一张圣旨,她成了八皇子的未婚妻,平淡生活从此成为妄想,某人实在想朝皇帝大骂三声:尼玛一岁,原本立誓只娶娘亲一人的丞相爹爹领了一个姨娘进门,某姨娘还带了一个两岁的女娃,真相不言而喻。原本感慨于爹爹专情的某人只能说:坑爹啊。两岁,三岁,四岁……事情接踵而来,与前世哥哥长的一样的太子,娘亲的死,爹爹的无奈,神秘人的出现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将她推往越来越深的漩涡。她要如何才能独善其身并且保护她想保护的人呢?
  •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暴君给本宫笑一个

    暴君给本宫笑一个

    该死的白无常抓错了人,不仅害她肉身没了还无良的将她独自扔在古代!骗她说她是什么天生皇后命,那晓得从小就受尽煎熬与欺凌,几次差点连小命都没有鸟!~好不容易找个师傅练了一身的好武功,好不容易长大碰到亲爱的太子爷,以为终于可以圆了多年来的皇后梦了。可是那晓得太子爷居然和丞相的儿子有一腿.......哎,谁让她天生就是心慈手软没药医的超级大腐女,最后只好眼泪连连的成全了他两。扭头去找一直暗恋自己的不破王爷,哪里晓得人家早已经抱得美人入梦欢了。靠!那还了得!这些自以为是的男人们,到底将她这个堂堂正正的未来的皇后往哪面放了!!!
  • 重生战国之刺客系统

    重生战国之刺客系统

    诡影无踪柳叶镖,神行百变凌霄步!李陌,现代都市中的小李飞刀传人,重生战国末期,却意外的获得了刺客系统。李陌拜入鬼谷门中,出山之后却机缘巧合下加入了不属于百家游侠一派的大家族中,开始了赚票子,买房子,找妹子的得过且过生活。皇家为首,诸子百家明争暗斗,不再只是学派,而是一种异姓联盟,只为争夺华夏大地的主事权。游侠联盟,包揽江湖各流侠客,鱼龙混杂的庞大组织,有十步杀一人的剑客,有掌控阴阳的道士,也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的名家……阵营分化,百家之间的战斗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