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0500000007

第7章 史学之舟(1)

1.奔向解放区

1948年,不平静的暑假已过,转眼已是秋天。此时,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新中国的曙光即将染红世界东方的天际。戴秉衡一心想冒险回北大,去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的同学,再找到心向往之的组织。他告别家人,悄悄地从水路经天津回到北大,找到了同学。白色恐怖之中,同学相见分外激动,大家压低嗓音,互相说着离别后发生的事情。据说,有的同学被抓进去了,也有不少同学投奔了解放区。“解放区”犹如一道闪电,使秉衡眼前一亮。由于学校里还有不少特务学生潜伏着,当晚他躲在同学宿舍里,心里默记着找到党组织的方法,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谁知,第二天在吃早餐的时候,秉衡就被人告发了,很快被国民党当局抓走了。

郑天挺先生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焦急,他马上告诉了胡适校长。胡适校长对戴秉衡是很有印象的,当年秉衡刚到北大时,还拿着同乡钱昌照的介绍信去胡适家拜访过他,胡适知道这是个很优秀、很有志向的学生。

后来,因为搞学生运动,要办孑民图书馆,秉衡多次去找胡适校长交涉,还顶撞起来,令校长很不高兴。只听得郑先生说,戴秉衡已经被带到特种刑事法庭。情况迫在眉睫,胡适校长二话没说,赶忙写信出面担保,说戴秉衡是个好学生,跟共产党没有关系。由于胡适的声望,秉衡被关了1998年,

时任中国史学会会长,

在台北胡适公园留影

三个多钟头后就被放了出来,保释在外听候传讯。对此,秉衡对北大师长们的厚爱永存感激之情。

幸运的是,被放出来的秉衡很快找到组织,组织给了他路条、联络暗号,让他去华北石家庄解放区。已是深秋,秉衡风餐露宿,一路乘车来到河北省沧县(今沧州市)。这天,秉衡来到沧县东城门,在桥上跟自己人用暗号接上了头,令他欣喜万分。接上头后,秉衡随人来到一处僻静地。在填表登记时,解放区干部告诉秉衡说:为了通过国民党的封锁线,你必须要改个名字,以免有事连累家人。这些时日东躲西藏的经历,让秉衡感触很深,心想自己是逃出来的,逃就是逸,就叫戴逸吧。

此后,戴逸穿越敌人封锁线,胜利来到了石家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戴逸所见所闻都洋溢着喜悦向上之情。石家庄是解放战争开始后,共产党攻克的第一座关内大城市,是党的第一个城市政权。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这块党统一领导下的华北解放区,为夺取平津战役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进一步做好了准备。石家庄的人民群众重获新生,摆脱战争带来的饥寒交迫的威胁,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安排自己的命运,改善自己的生活。

戴逸与很多国统区的进步青年来到解放区,亲身感受到解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石家庄浓墨重彩地创下了新中国历史上的诸多“第一”: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在这里创刊,毛泽东亲笔题写报头;中国人民银行在这里建立,中国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诞生,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事业的起步;华北地区第一座水电站在这里兴建,神奇的电流从这里流向西柏坡和周边的兵工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在这里设立,多座天线塔分别向中国和全世界播发信号;在这里,毛泽东为新创刊的《人民邮电》题词,为新华书店题写店招……同时,石家庄的安定环境为发展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批高等学府在这里成立,中国共产党自己兴办的华北军事政治大学(今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前身)、华北大学(今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前身)等高等学校,先后在这里开学,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从此,戴逸与戴秉衡迥然不同,他对党的历史和发展,对马列主义理论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进入正定华北大学培训学习之后,感觉发现了一个新世界,思想上产生了质的飞跃。

2.学术始航

此前,上海交大严谨踏实的校风及北大民主自由的氛围,这两种学院精神相辅相成,给戴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影响了他以后漫长的治学道路。尤其是北大,戴逸热爱那里浓郁的学术气氛,敬佩那些学识渊博、和蔼可亲的师长们,但两年的学业中,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从事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所以自己深感对历史专业学得很不够,感到对历史尚未入门。

1948年,进入解放区华北大学的戴逸,跟无数热血青年一起学习,更加体会到学无止境。成立于1948年8月的华大,前身为华北联大,由吴玉章任校长,当时在校学生达到一万五千余人。它犹如一座革命熔炉,以锻炼、培养青年干部为办学宗旨,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输送党的人才。华大下设四部两院,其中一部是政治部,对进步青年进行短期培训;二部是教育学院,为比较正规的本科学业;三部文艺学院;四部是研究部。两院分别是工学院和农学院。

1948年,华北大学正定校区

当时,无数进步青年积极投奔解放区,到华大上课的学生迅猛增加,没几天就新编一个班。戴逸在华大一部进行政治培训,被编在第十七班。学员们来自五湖四海,共同的信念使大家走进一个全新的大家庭。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彼此建立了友谊。在这片广阔天地里,戴逸感觉自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时时刻刻都有一种激情涌动。这种激情来自课堂,来自老师们的教学之中。上课的情景非常壮观,课堂就设在广场上,上千名青年学员坐在小马扎上,握着自来水笔认真听课。华大的老师们既富有革命经验,又学养深厚,上课激情四溢。教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即中共党史)的老师是胡华,戴着黑框眼镜,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感情充沛地讲解着党的诞生、成长、奋斗以及历经挫折并最终走向胜利的历程。胡华用历史学家的犀利眼光,精辟而深刻地分析史事,既生动且富哲理。同时,他的讲课非常具有感染力,当讲到前赴后继的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时,慷慨激昂,甚至热泪盈眶,戴逸和同学们无不为之动容,心灵被深深撼动。从未听过中共党史的戴逸,听到这些全新的知识,了解当代最重要的历史发展,犹如发现了一个新世界,既新鲜、惊奇,又兴奋、感佩,对党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在短短几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戴逸被革命斗争宏伟壮丽的场景所吸引,被先烈们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所感动,被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所激动。培训结束时,分配工作需要填写表格,戴逸在志愿这一栏里,毫不犹豫地写下“历史研究”四个字。没想到,他居然幸运地被分配到华大一部政治研究室革命史组,并在组长胡华的领导之下工作,从此,戴逸正式走上专业研究历史的道路。

多年以后,戴逸还清晰地记得向胡华报到的那一天。1948年底,戴逸兴高采烈地走向胡华的办公室。胡华正伏案写作,看到戴逸来了,马上放下笔,亲切地招呼他在炕沿边坐下。环顾四周,小屋光线昏暗,简陋的一桌、一椅,房间里最多的是书籍和报刊,这是胡华的书房、会客室兼卧室。当时胡华正在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同时开始担任吴玉章的学术助手。胡华在工作中经常教导大家多读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的书籍,勤阅读才能促思考。当时胡华27岁,只大戴逸5岁,听着年轻的领导亲切友好的声音,语重心长的教导,使戴逸感到自己的学术生涯开始了。

作为胡华的助手,戴逸深感幸运,他迫切想多了解那些伟大的、激动人心的著作。胡华珍藏着一套《毛泽东选集》,是解放区出版的,也是当时难得的珍本。戴逸借来阅读,细细翻看,这是他第一次通读毛泽东的著作。从胡华那里,戴逸学到很多革命史知识,阅读了他所收集珍藏的革命史文献、书籍,也帮着他从事教学,收集资料,获益匪浅。

1949年,随华北大学迁入北京

在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战略决战,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1949年初,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即,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迁入北平办公,表明中华民族即将揭开历史的新篇章。华北大学也在这年春天,迁入北平。

进入北平后,政治研究室革命史组的工作更加忙碌了,又有彭明、潘喆、何东、王淇、戴鹿鸣等同志加入。胡华的工作也更加忙碌了,除了教学及主持华大第八区队的行政工作,还经常去校外讲课、作报告,同时还在勤奋写作。作为胡华的助手,戴逸等也都投入忙碌的工作之中。胡华在校外讲课作报告,大都在大礼堂内,台下是成百上千的听众。长期生活在国统区的人们对中共党史相对陌生,尤其是其中的很多人名、事件、词汇,需要有人写在黑板上,以方便听众听讲作笔记。戴逸和彦奇协助老师讲课,担任这项板书工作。每次胡华讲课作报告,总有他们两人跟随着,久而久之被大家戏称为“哼哈二将”。革命史组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胡华非常关心大家的思想、学习及生活,从来不摆领导的架子,平时总是亲切地问寒问暖,乐意听取大家的意见。他总是鼓励大家发表不同见解,即使说错话、做错事也不要紧。有时,胡华一拿到不多的稿费,就给大家买点毛巾、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还请大家打牙祭,在小摊上吃一碗馄饨,感受生活的美好。在这样一种友好的氛围之下,大家愉快地学习并生活着。

胡华忘我工作的精神,常常令大家感动。他不停地撰写并编辑书籍、文章,还组织和指导别人写作。当时他正在撰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时常跟戴逸等人谈论写作中的问题。他常说,书不能写假的,文章不能写空的,史料要可靠,观点要正确。而史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注意不断地发掘新史料,以充实或修正原有的结论,更好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胡华的写作态度极其认真,经常跟大家一起分析资料,写成草稿后又进行反复修改。对于胡华治史的态度和宝贵的经验,戴逸牢记心间。胡华很欣赏戴逸的才华,有一次谈话间,他鼓励戴逸挑选一个研究题目,说可以试着写作。

戴逸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校,他最喜欢去的地方便是校图书馆。当年,在北大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借阅到进步刊物,曾为孑民图书馆的筹建四处奔走,留在华大当研究生后,戴逸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华大创办于陕北,校图书馆里珍藏有许多解放区出版的书籍、报刊,都是戴逸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在师长的指导下,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眼前豁然开朗。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不仅了解了整个党史的发展历程,也知道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常熟沦陷时戴逸年仅11岁,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日寇的刺刀下度过的。通过看书,戴逸对与八年抗战相关的所有事件、战役、人物,以及双方的战略部署、政策措施等等,都了然于胸,日久在头脑中形成了抗日战争史的大体轮廓。当时,刚好有一本叙写解放战争史的读物出版,它容量不大但写得通俗而生动,很受读者欢迎。戴逸看了这本书之后很受启发,于是萌生了创作的冲动。

八年抗战在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沉的伤痛,虽然胜利的喜悦带给中华民族无比的自信与自豪,但是原国统区人民对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作用并不十分了解,戴逸想用通俗的演义体裁写一本抗日战争的简史。由于戴逸小时候读过很多章回体的演义,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民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等等,他太熟悉这种体裁了,这种讲故事的形式非常适合向大众介绍革命历史。这个课题一经提出,立刻受到胡华和同事们的支持,他们一起商议,给了戴逸很多帮助和指导。1949年冬天,刚满23岁的戴逸开始着手写作。他开始大量收集资料,思考并写作,常常奋战到深夜。过了一个多月,竟然写了八回约四万字,内容从“九一八”写到“七七事变”。戴逸把初稿交给胡华看,胡华认真阅读后提了不少意见,但总体感到满意,他鼓励戴逸坚持写下去。但由于工作繁忙,戴逸曾两次不得不中断写作,可心里时常牵挂着,一有时间便又重新握起笔写作。

夜深人静,戴逸于一方斗室间奋笔疾书,耳畔时常回荡着《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的旋律。少年时代,戴逸兄弟姊妹和同学经常聚集在戴家后院,稚嫩而真切的歌声冲向云霄,宣泄着悲愤的抗日之情。国难与家仇一桩桩、一幕幕,又重新浮现在眼前,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深深铭刻在内心深处。这种深切的情感推动着他、催促着他,不停地书写着,让新中国的人民了解抗战的真相。戴逸大量查阅参考书,主要是第十八集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印的《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书中记录了抗战各阶段、各地区及各战役的人物、事件的详情。字里行间中,抗日军民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团结战斗的精神鼓舞着戴逸。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谱写好这段气壮山河的抗战史。凭着满腔的创作热情,戴逸终于写完此书。导师胡华一直等着这一天,当他看完书稿,马上推荐给新潮书店,并于1951年3月正式出版。

同类推荐
  • 十年树人

    十年树人

    本书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建院十周年的一本故事集。记录了十年来一批学生的成长故事,故事内容由在校学生采写,真实、鲜活,分为就业故事、考研故事、励志故事、留学故事、实践故事等篇章。
  •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介绍了:赵匡胤、乾隆帝、唐玄宗等帝王的故事。帝王的位置,原本是属于一家一姓的,谁得到了都不想拱手相让,哪怕是一个白痴都要死抗到底。要想坐上去,靠的是诡计多端的手段。因此,历史上大多数帝王的结局,都是悲局。帝王是权力、富贵的象征,它的诱惑力让人摇着船橹一波一波地驶去,一直驶入腥风血雨之中。
  • 李敖自传(节选)

    李敖自传(节选)

    中国大陆首次出版,李敖最后一部自传。他独坐书斋、独步文坛、独立抗争;他狂放不羁、锋芒毕露、风流多情;他博闻强识、皓首穷经、纵横捭阖;他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他用一支笔震撼海峡两岸, 用一张嘴影响无数华人。他是李敖,他阅尽人情世事,豪显文采风流。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本书讲述了蒙巴顿、哈尔西、巴顿、尼米兹、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共八位著名将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欧战爆发勇斗德国潜艇、普升上将发动英帕尔战役、珍珠港被炸率舰队出海复仇等。
热门推荐
  • 傲立九天

    傲立九天

    诸圣争霸,乱天动地,傲立九天之上,求出一条仙路……一个少年转世重生,一切将从这里开始……
  • 开在废墟上的花

    开在废墟上的花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写故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从故事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哪里去寻找中国的好故事?《中国好故事》特邀国内顶尖故事家,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 农门桑女:守地守财守夫君

    农门桑女:守地守财守夫君

    一朝穿越成为种桑女,对着无际的桑田,杨含雪不忍不住仰天长叹,老天爷这个玩笑开大了吧?她一不会养蚕,二不会抽丝,为毛让她穿成种桑女?穿成种桑女也就算了,可为毛还让她一觉醒来就差点成为别人的童养媳?差点成为别人童养媳也罢,可为毛还要让她刚脱离虎爪又落入“狼圈”?且看小小种桑女怎样在重重压迫下携带家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群号:245445209,敲门砖~~任意角色名~~~推荐温风新文《山里汉宠妻:空间农女田蜜蜜》
  • 重生当弃妇

    重生当弃妇

    重生了面对上辈子的杯具的生活她装疯卖傻,扮痴卖癫——只是为离开这,让自己成为别人口中的弃妇!但是新生活真的就再眼前吗?挫折磨难真的是过眼云烟吗?
  • 人民的主张:1789—1814法国革命史

    人民的主张:1789—1814法国革命史

    本书以较近的距离、严谨的态度、丰富的史实和新颖的观点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热月政变、督政府时期、执政府时期和第一帝国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书中,作者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了法国大革命这一历史巨变,明确指出“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他颂扬法国革命摧毁了旧社会,也认为恐怖统治与拿破仑一世专政都是法国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预言复辟王朝必将为资产阶级政权所代替。
  • 绝代风华之逆天凤妃

    绝代风华之逆天凤妃

    一次刻骨铭心的背叛,一颗洞穿心脏的子弹。呵呵...老天没让我死全!竟然穿到了这个废物身上!没事!那个举国皆知的废材,当她褪去青涩,一双冷眸张开,举世上下谁与争锋?灵力?姐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灵力。灵丹?有钱买不到的灵丹妙药?不好意思,咱家宠物把它当饭吃。玄冰?天上公主?啥玩意?姐不稀罕。步步精密,步步算计,却将自己带入了他的圈套,也唯有他,让她束手无策。他上天入地唯我独尊的魔王殿下,也只有她才让他露出温色。她曾说过,也许,我穿越来此,只是为了遇见你吧!他也曾说过,也许,我来到这世上,只是因有你吧!这一世,她,他,没有放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一世一双人
  • 帝灵诀

    帝灵诀

    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也是一个无数英雄值得为之奋战的时代!聂风紧握手中的剑,良久无言。身后的帝灵静默在一侧,两丈长的辉煌羽翼在夜空中张开,琥珀色的月光再次将自己笼罩……
  • 衡中,梦开始的地方

    衡中,梦开始的地方

    228班是衡中历史上第一个实验班。2005年高考,8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创造了衡中历史上的一个传奇,66名同学,37人考入北京名牌高校,河北省前2000名,228班占46人,全班同学都考入重点大学。进入大学后,228学子继续秉承衡中“追求卓越”的校训,热心学校各种活动,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取得了很多优异成绩。现在228学子分布在祖国各地,有的已经参加了工作,有的还在学校深造;有的组成了家庭,有的还在一个人打拼。不管身在何处,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228。留给学弟学妹的不仅仅是一个骄人的高考成绩,更是一种“永争第一,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成为228,也是所有衡中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 重生之御龙三国

    重生之御龙三国

    他本是《御龙在天》的国战指挥却在一次游戏中意外猝死重生回三国的他发现自己携带着自己在游戏中的职业技能看他会经历一个怎样精彩的故事
  • 七日约定:总裁新娘太冷淡

    七日约定:总裁新娘太冷淡

    她被当成礼物送出,供他在生日那天享用。再遇时,她却发现他是跨国集团的掌门人。这个男人,传说中无情冷硬更残酷,换女人就像换衣服。她不甘心,决心挣脱他无休止的掠夺,可是她的“背叛”,换来的是他更狂肆的夺取,没有温柔,没有疼惜。一切从夜晚开始,又以夜晚沉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