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是很不幸的事情,要知道,事业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缺少爱与被爱的生命并不完美。或者说,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着人人想得到的功成名就,但它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照亮世界的太阳,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活得潇洒。明白这一点,对于那些整日为工作而奔波劳碌的人大有必要。工作狂们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倾注了无限的精力和时间,因此,无暇亲近他们可爱的亲人,以至于疏远了彼此生命中最为宝贵的感情。他们并非不需要温馨,他们只是想先把眼下的工作完成,所以他们总是暗示自己:“不要紧,这只是暂时的,等我忙完以后,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的,我会轻松平静下来,我将愉悦地陪伴我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现在再坚持一下就行了……”但事实上他们的这种愿望少有实现—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要改变人们对你的看法,你必须要合理地调整好你的工作与休息的关系,不要抛弃自己的健康,也不要让工作支配你的生活,不要以生命的代价去换取虚妄的名声,要靠你的高质量的工作效率取胜于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既会工作又会休息的人,这样你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不要让你的工作侵占你的生活,视自己的健康为首要。经常与你的上司坦诚地探讨你的工作量、实际工作时间、你的期望及优先处理的事情,你要成为一个既会工作又会生活的人。
繁忙之余要学会休闲
在这个加快生活步伐成为习惯的世界里,放慢脚步似乎有点逆道而行。工作场合下我们总是使自己看起来很忙碌。即使知道慢慢地完成工作一般都会更有效率,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匆忙地周旋于大大小小的会议和项目之间。你也许正在为日益加快的生活步伐而痛苦烦恼着,但还好你现在看到了这篇文章。人不是机器,不可以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的快速高效地运转着的。蜡烛不能两头点,精力不可过分耗。
人需要休息,放松和娱乐。我们不时地需要时间来思考一些事情,整理思绪,愉悦身心。但对于一个总是叫嚷着时间有限的人来说,生活乐趣好像是触不可及的事情。
德国作家约瑟夫·皮鲌的《休闲:文化的基础》一书早在1940年就告诫大家不要让社会进入到一个他所称为的“全民工作”的世界里。我们都需要闲情去放松,去创造,去与他人相处以及学会如何思考。当我们对那些理所当然的生活原理和习惯顶礼膜拜时,也是我们的文化慢慢趋于毁灭之时。
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不同的节奏中度过,你不可能踩着一个步点悠然自得。现代的工作需要快节奏,每分每秒都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在紧张纷繁的夹缝中,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用比别人哪怕是快半步的节奏去寻求超越。
然而,在一天的繁忙之余,很多人忘了生活的本质,一味地追求无止境的速度和效益,而无暇去打点自己的生活,进而快得茫然所措,快得近乎无奈,快得忘记了生活本来的意义。
其实,在追求工作的高效率和高回报时,你可千万别忘了要在闲暇之余体会生活慢节奏带来的欢愉。
因为选择慢节奏,也是选择了那种自由随行的人生态度。有一家知名的电台搞了一次题为“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慢节奏了?”的调查,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有的听众认为自己从退休之后才开始了慢节奏,一生忙忙碌碌,即便在工作的时候伸个懒腰都抽不出空来。现在回过头来一想,美好的时光根本没有机会细细品味,想起来内心充满了遗憾。有的听众说自己天生下来就懂得享受,生活、工作几乎是慢条斯理,慢节奏从上小学就开始了,可也没觉得好在哪里。以上两种是这次调查中截然不同的看法,看起来处在了问题的两极,而我们经过观察,社会上有一大部分人竟然身在两个行列之中,这就不能不让调查者感到意外了。
纵观人们的不同看法,我们应该从那些成功人士上寻求答案了,你会寻求到共同的一点,那就是:工作的快节奏与生活慢节奏的自然结合。在为自己从事的事业奔波时要不遗余力,竭尽所能,追求工作和成功的最高境界。在生活的闲暇把节奏尽量放缓,听听音乐、散散步、聊聊天,找到最适合你的休闲方式,在一分一秒中体会生活的甘甜。你只有放缓了身心才能用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去,生活慢下来,心情就会亮起来。又到午间休息了,您是不是该放松一下了?
放慢脚步在某种程度上能成就一个唯一独特的你,这对于自己或是他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礼物。同时,从中你也许能体验到与众同乐其乐更乐的感受。
偷得浮生半日闲
如果你因为现实需要,无法减少工作量,另一个解决办法是:管理你的一天,减少压力上门。
工作的情绪和环境,影响健康深远。美国上班族协会最近做了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发现将近一半的上班族认为工作是生活最主要的压力源,45%的受访者经常超时工作。
紧张、充满压力的工作容易滋生孤立无助感,心理学家强调:长期放任自己独处在如无菌室的工作环境中,找不到出口的压力将一点点吞噬掉健康。麦斯庆博士建议,利用午餐或下班后找同事聊天,要“很具体地说出挫折”,共同找出问题和压力源后,再想办法解决。必要时,可以告诉主管,你所承受的压力已经影响到工作的士气和产出了。
有些人不敢休假,担心工作做不完、想求更好的表现加深老板印象等。事实上,休假是解除压力、增强创造力的好时机。多珍惜休假的权利,改善疏忽已久的家人关系吧。休假归来,你将浑身是劲。
科学家发现,听音乐可以减少压力,减缓心跳,并能降低血压。为了获得最大的益处,最好选择轻音乐。
慢节奏的音乐要比快节奏的音乐轻柔,弦乐器比管乐器轻柔,演奏比演唱轻柔。例如,斯蒂芬·哈尔泊的《黎明》、保尔·维特的《保罗·维特》。当然,也可以选听一些背景音乐,如夏季风雨声和海啸的声音。
另外,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是减轻压力的一个好方法。
对一般人来说,不需要成为专家,不需要每天锻炼,也没必要带着满头大汗去休息,即使只是散散步也会对身体有好处。
如果工作实在太累,可以考虑按摩治疗这种减轻压力、舒缓神经的好方法。按摩可以降低心跳和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焦虑情绪。
在按摩时,紧张的肌肉会放松,由紧张感而带来的疼痛也会消失。当血液循环加快时,肌肉便会得到更多的氧气和营养。
很多人通过热水淋浴、泡浴、桑拿来蒸发自己的压力。热量可以使紧张的肌肉放松,如果你带着紧张的头痛感回家,洗个热水澡将会使你放松不少。
专家认为,热蒸气会促使体内产生压力的化学物质释放,从而降低压力激素。睡前洗个热水澡会使人进入深层次的放松状态,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还可以在洗澡水中加入柏木、甘菊、天竺葵、香草、玫瑰或檀香木。
实质上掌控工作压力、释放神经的方式是要学会控制工作节奏。即使是迈克尔·乔丹也不能在场上一直运动而不休息。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从早干到晚是完全合理的呢,过多的压力会对人的工作能力造成影响。为了能在高峰期高效地工作,要注意一下那些容易让人陷入倦怠的波谷,并且小憩一下,而不是沉湎其中形成压力。
留下一点时间给自己
人们总赞赏蜜蜂的勤劳,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蜜蜂的种种极端习性,实在是生命的一大悲哀。
蜜蜂积累财富无止无休,它们恨不能把天下的蜜、粉都采集到巢中,所以,只要外界还有蜜有粉,它们就不会休息。疲惫不堪、早衰和过劳死的现象,是它们的不幸。
蜜蜂不懂得适时的机变和改向。有生物学家做过试验,将数量相等的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透明的玻璃瓶,然后将玻璃瓶瓶底对着光源,将瓶身与瓶口置于黑暗之中。结果,瓶中的蜜蜂都朝着光源挣扎而死,而苍蝇却都从背着光源的瓶口飞走了。
纵观四周,不少现代人都在重演蜜蜂的悲剧,为了追逐更大的名利,为了获取更多的钱财,一往直前毫不停留,就连吃饭,也是不知其味地匆匆填饱肚子。结果却是心累体衰,没有时间充分品味生活的美好与芬芳,最终留下生命的遗憾……
朝九晚五,成了朝九晚“无”。华灯初上,别人下班了,你们的工作日是不是却才过去了一半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出现焦虑、失眠、记忆力衰退等症状。他们虽然拿着较为丰厚的报酬,但是却因“加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身体健康被严重透支。
调查发现,六成上班族由于频繁加班而身体每况愈下,但面对企业的晋升和淘汰机制,他们常常“自愿加班”。六成员工之所以“自愿加班”,主要是出于“三怕”:
一是怕丢了来之不易的饭碗。即将投身某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小欣说:“如今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找到这份让许多人艳羡的工作,我已经拼掉了半条命,工作后如果连加班都不乐意,万一被开除怎么办?”张某是一家房地产代理公司的置业顾问,公司实施末位淘汰制,为了不被淘汰,他已经很久没过双休日了。
二是怕在与同事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在“自愿加班”的员工中,有近半数是出于竞争而被迫“加班”,或是想通过加班博得老板的赏识。在一家贸易公司上班的刘小姐说,自己下班后经常得陪客户参观工厂,否则到手的业务就可能被别人抢走。在长乐路某知名咨询公司上班的施先生说:“其实同事谁也不想主动加班,但在老板面前表现一下,也许能得到更多机会。”
三是怕影响自己的事业发展。一家跨国公司的销售经理毛先生说,他所在的公司,个个都是“人中之精”,一个比一个优秀,要想不落后,必须把加班当作工作的一部分,“习惯了就好”。在上海恒隆广场上班的秦小姐对此完全认同,“想要升迁,怎么能不加班呢?”
有位哲人说过:“爬山的时候,别忘了欣赏周围的风景。假如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挣钱,挣钱的目的是为了投资,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你就会在“爬山”的路上只顾低头爬山,完全忘记生活的目的了。”
不会欣赏和享受每日的生活是我们最大的悲哀。学习享受已经拥有的时间、金钱与爱是我们最重要的一课……
不要以为等你赚够了钱再来放慢脚步享受生活,时间不会等你的。你孩子的天真笑脸,太太的杨柳腰肢,还有你壮如铁塔的身体都会成为过去,而你那时除了抱着赚来的钱又可以做什么呢?
正如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所说:“工作、爱情、游戏是人生的三个重要方面,偏废了任何一方面就不能算作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蜜蜂是勤劳的,但蜜蜂确实活得太累。现代人不必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紧紧的,留下一点时间给自己,来欣赏一下四周的好风景吧。
工作忙,不忙心;生活动,不动心
平衡是生命和谐的标志,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基石。慢生活只是权宜之计,它并不能真正平衡极端动态的动生活,最多只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只有静生活才能真正平衡极端动态的动生活,才是提高生命质量的最优方案!
静极生动,只有心静下来,驱除杂念,无思无想,元气才能自行畅通,流经百脉。如果用意志支配精气,必然破坏气流的正常秩序,扰乱它的正常运行,乃健康之大忌。
心静神清。心不静,则意不定;意不定,则神不凝;神不凝,则心必粗暴、强硬,必冲突多多,痛苦烦恼。
著名作家金庸说:“乐观豁达养天年,人要擅于有张有弛,要像《如歌的行板》韵律一样,有快有慢,有动有静,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平衡。我的心很静,无论遇到什么都心如止水,这样对健康很有好处。”
著名作家、国际文学奖获得者、多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候选人米兰·昆德拉说:“事业成功而又健康的关键,是每周一小休,每月一中休,每年一大休。”
静生活不是支持无所作为,而是让人们在动荡不安的生活中找到平衡。
当然,工作很重要,但闲静也不能丢,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所以才要学着停下脚步,静下心来,让自己不至于太辛苦,这样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点。
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人们感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寻求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直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