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4700000018

第18章 百时屯(5)

这个灯亮到天明,叫“长明灯”。

①髢髢:“髢”读dí,假发。

②袼褙:读gē bei,用碎布或旧布加衬纸裱成的厚片,多用来制布鞋。

四、媳妇的规矩

有钱人家的男孩,五六岁就上媒人了,订下娃娃亲,到了一定岁数就结婚。老辈子留下来的规矩是,女方得比男方大。俺爹结婚的时候,爹十三,娘十七。俺丈夫的亲表弟十岁结婚,媳妇比他大八岁,虚岁十五就有了儿子。

有一回,表弟媳妇病了,表弟和大儿子带着媳妇看病。表弟媳妇是小脚,大夫看完病,她往起站,身子直晃荡。大夫招呼表弟:“你们哥俩搀着老太太呀,别叫她摔倒了!”

回到家,表弟指着媳妇骂:“你这龟孙!今后,你就是死了,俺也不给你看病了!还有那个龟孙大夫,你不问啥关系,就他娘的瞎说!”

这个表弟比俺小一岁,还活着呢,他媳妇前些年死了。

俺婆家冯庄有个郭家乐,八岁娶媳妇,媳妇比他大九岁。刚结婚的时候,他不跟媳妇睡,叫他去睡觉他就哭:“俺跟娘睡!俺跟娘睡!”他娘一看不行,买来很多好吃的,放在儿媳妇屋里,他就慢慢去那屋了。

晚上,郭家媳妇在月亮地里纺棉花,郭家乐玩一天累了,不敢一个人进屋睡,媳妇就把他放在怀里纺棉花。啥时候看他睡实了,再把他抱到床上。

从前,小闺女七八岁就裹完脚了,裹完脚学纺棉花。老实的女孩子,听娘的话;不听话的孩子,趁娘不注意,抖搂开裹脚布就跑。

大妮儿比俺大四岁,她娘给她把脚裹好,让她学纺棉花,她把裹脚布抖搂开,跑出去找小孩子玩。

她跟俺们说:“当闺女真受罪。回家挨打,也比裹脚好受。”

人家和她同岁的,都把脚裹好了,她还大脚片子呢。她娘愁坏了,说:“不裹脚,还不学活儿,以后咋找婆家?”

大妮儿赶上好时候,她十八岁那年,老家开始放脚了。她的脚不用放,听说找的婆家还不孬呢。

女人要是死了丈夫,得在婆家住着守寡。寡妇要想改嫁,婆家娘家都觉得丢人。

寡妇改嫁,不能从娘家上车,说是从娘家上车,娘家得家破人亡;从地里上车,寡妇坐过的地方三年不长草。很多寡妇从庙里上车。

老辈子留下的规矩还有:娶寡妇在夜里,只要没娶进家门,谁抢到手是谁的。

到了一九五五年,俺百时屯还黑天娶寡妇呢。

从前女孩结婚,嫁到婆家,管公公叫爹,管婆婆叫娘。男孩就不一样了,岳父比爹大,叫岳父岳母“大爷”“大娘”,岳父比爹小,叫岳父岳母“叔”“婶”。

小妹的两个闺女婿,一个五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小闺女婿叫她大娘,大闺女婿叫她婶子。

闺女婿是家里的贵客,岳父、岳母叫他“客”① 。家里的弟弟妹妹,管姐夫叫“哥”。

到现在,外甥女说起闺女婿,还说“客”呢。

从前,公公、大伯哥回家的时候,走到大门口,得咳嗽一声再进院,特别是热天,在门口咳嗽一声,还得站一会儿。

到俺那儿,生过孩子的女人,热天进厨房,都把褂子脱了,光膀子。在门口咳嗽一声,是叫她们把褂子穿上。

小姨子不见姐夫,也是规矩。到了三四十岁,小姨子才不躲姐夫,见面也说话了。

一九五七年,俺丈夫拉地排车,出去挣车脚钱,回来路过董官屯俺妹妹家。从董官屯到俺家还有十八里,他又渴又饿,想到妹妹家喝点儿水吃点儿饭再走。那时候俺结婚三年多,小妹结婚一年多,两人没说过话,也认得。

丈夫进屯子,正好妹妹端个盆出来,要去大坑洗衣裳。他刚想说话,妹妹吓跑了。

二零一三年秋天,俺回山东,看见妹妹家有很多毛巾。

俺问:“你买这么多毛巾干啥用?”

妹妹说:“这是新媳妇给的,这不是规矩吗?”

这个老规矩现在还有。新媳妇过了门,得给长辈一对大毛巾,磕个头,奶奶、姥娘、大娘、婶子、姑、姨、妗子这些长辈得给钱,这个钱叫“拜钱”。新媳妇给平辈的哥哥、嫂子、姐姐的是一对小手巾,跟手绢差不多,磕个头也给拜钱。

拜钱是给新媳妇的,新媳妇留着自己花。俺结婚的拜钱,婆婆当年一分没给。过了年,俺跟她要,她问:“你要钱干啥?”

①客:读kēi,客人。

俺说:“买枣树栽子①。”

婆婆从会上买了十棵枣树栽子,剩下的钱她都黑下了。

十年前,俺回徐庄给太爷爷上坟,当年的枣树还有两棵,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了。

从前,女人生完孩子,不出满月不能去人家串门子,上谁家去,对谁家不好。要是在娘家生孩子,娘家有哥哥弟弟的都烦,说闺女在娘家生孩子,“妨”他们,就得“破”。

摊上个好婆家,公公赶车,带着婆婆,带着月子里吃的东西去看看大人孩子。不好的人家,啥都没有。

孩子满月那天,婆家去接大人孩子,都得往车上装犁子,装红高粱。到娘家卸了车,先套上犁子,在娘家的场里犁一圈,再用红高粱把娘家的锅填满。这叫“填锅犁场”,这样一来,就把不吉利的事破了。

五、丧事的规矩

儿媳妇娘家老人去世,先得去婆家讨孝。到了婆家,给公公婆婆磕头,见了婆家平辈的也磕头,平辈的要磕头还礼。在婆家讨完孝,回娘家才能穿孝服。

二嫂的娘去世了,嫂子给俺磕头,俺不知咋回事,也给她磕头。娘说俺做得对。

俺姑去世了,表哥到俺家报丧。他穿着白布糊的白鞋,趿拉着走路,给长辈、平辈的都磕头。表哥长得又粗又高,吃饭的时候坐小板凳,看着不舒服。俺小,不懂事,叫表哥坐椅子,他不坐。

①栽子:供移植的植物幼苗。

娘说:“爹娘死了,一百天里不坐高凳,这是规矩。”

老人死了,儿子、媳妇、闺女都穿重孝,三七以里都穿白布糊的鞋,男人趿拉着走。一个老人没了,用白布从外面糊鞋,后边留一块不糊满;两个老人都没了,才把鞋全糊上白布。

三七以后,糊的鞋不要了,穿家做白鞋。白鞋也不一样。穿重孝的,白鞋边上是白毛口。侄子、侄女、侄媳妇得穿一年白鞋,五服沿上的晚辈也得穿白鞋,一双鞋穿碎拉倒。

一个老人没了,子女穿孝两年半;两个老人都没了,子女穿孝三年。男人穿黑衣服,上个白领子。女人黑衣服上沿白毛边,也有在衣服下面缝一圈白线的。男女都穿白鞋。

岳父、岳母去世,闺女婿去吊孝,远门的小舅子用棍子拦着不让进,要赏钱。拿了赏钱,才放人进去,这也是规矩。

赶会

六岁那年,爹从城里回来。他说:“今天是仓集会,我带四妮儿去赶会。”娘吃完饭就忙着打扮俺。

从百时屯到仓集七里路,爹骑洋车子,叫俺坐在大梁上。

那是春天,娘给俺穿了个薄棉裤。刚坐上洋车子感觉很美,很高兴。美的是,俺也坐上洋车子了;高兴的是,长这么大,俺第一次赶会。

走了三里多地,俺的半拉屁股疼,两条腿都不舒服。后来疼得俺龇牙咧嘴,也不敢说。爹像个陌生人,话很少,俺一年看不见他几回。

到会上了,爹给俺买了个吊炉烧饼,又买了个肉合子,夹在烧饼里边。

爹把洋车子锁上,说:“你在这儿吃吧,我到里边买点儿东西,一会儿就回来。”说完,爹走了。

烧饼夹肉合俺就咬了两口,过来一个人抢过去就吃,吓坏俺了。那个男人二十多岁,抢走烧饼大口咬着吃。

爹回来问:“你吃这么快啊?都吃完了?”

俺说:“俺就咬了两口,叫个男人抢走了。”

那时候,这种人叫“欻子”①,哪个会上都有三两个欻子欻饭吃,他们专门欻老人、小孩的。要是人家儿子看见了,追上他,他就往欻来的干粮上吐吐沫。人家看见干粮脏了,不追了,他接着吃。

除了欻子,花子也跟着会走,花子头就在一个棚子底下坐着。很多花子都是“三把手”,偷东西。十二点下集,那些花子都把钱给他。

会上还有犁头的,专门欺负外地人。从前到会上卖姜的,有泗水的,也有滕县的。犁头的先跟人家要银圆,人家给他几个铜钱,他嫌少,不走。不少人认识犁头的,一看他不走,围上一圈看热闹,外地人啥东西也卖不了。

再不给钱,犁头的就拿刀往自己头上一划,划出来一个大血口子,滴滴答答往外淌,生姜摊子上都是血。

卖姜的狠狠心,再给他一些钱,相当于现在的四十块、五十块。犁头的把钱收下,不知用的啥药,往头上一抹,血就不流了。

外地人遇到犁头的,最好快点儿给钱,一开始就大方点儿,用相当于现在的二十块钱就能打发了。

会上还有跑马卖艺的。在一处宽敞地方,两匹马跑得飞快,两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在马背上表演,倒立,翻跟头,在马肚皮下来回钻。最后出来的,是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她的头发辫子往上扎。有人用绳子绑上她的小辫,把她吊在空中来回悠。俺们都看见她脸上有泪,没听见她哭出声。

看热闹的人乱猜。

①欻:山东人读chuǎ,意为“抢”。

有的说:“这孩子是不是没舌头了?咋光哭不出声呢?”

有的说:“肯定不是自己家的孩子,这孩子不是偷的,就是买的。”

爹不愿让俺看这些卖艺的。他把俺领进一间屋子,一个穿长袍的男人过来问:“清车,这就是你家小姐啊?”他们在一起说话、喝茶,给俺买了一堆吃的。

回家的时候,俺跟爹说,洋车子大梁硌。俺脱下来一件小衣裳,爹用绳子绑到大梁上,回来好多了。

第一次坐洋车子,就像现在第一次坐飞机那么新鲜。整个百时屯,就俺爹有洋车子,就他会骑。洋车子就是现在的自行车。

百时屯有去龙堌赶会的,说在龙堌又看见那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用绳子绑着头发,在空中来回悠。谁看见谁可怜,可没人救她。

收钱的说:“俺这孩子也是娘生父母养的,为了挣钱,叫俺的孩子受罪,你们多给俺点儿钱吧。”

种牛痘

俺小时候,一脸大麻子的人很多。挺俊的人,脸上有了麻子,就没法看了。

那时候,很多孩子出天花,出完天花落下麻子已经算好的了。俺舅家的二表妹跟俺同岁,出天花出得一脸大黑麻子,左眼里有个玻璃花,右眼眯缝着,好像怕阳光。三姨家的二表弟也和俺同岁,出完天花没麻子,双眼瞎了。他俩俺都见过,娘说:“可惜了两个好孩子。”

当时还有个唱:

麻妮儿找个麻女婿,你麻俺也麻,咱俩麻得不差啥。

点上灯,找麻坑,咱俩麻得都不轻。

出麻子,瞎眼,都是轻的,出天花还死人呢。听二奶奶说,她一辈子就生过一个男孩,孩子四岁那年出天花,二奶奶请来先生。先生看完病,没给开药,只说:“给孩子煮点儿鸡汤喝,往外表表①。”

先生没开药,二奶奶知道好不了了,两天以后孩子就死了。二奶奶说,出天花死过很多小孩。

一九四一年春天,俺虚岁五岁。

①表表:排毒。

有一天,俺家牛屋挤满人,都是大人领着孩子,不知道他们要干啥。俺家牛屋三间房,地上天天撒新土,隔出一间屋住长工,那间屋里很暖和。

挤进牛屋,俺看见大人给孩子脱袖子,有个人往孩子胳膊上滴三滴药水,再用小刀在有药水的地方划十字。俺看着划了好几个,孩子都吓哭了,这个人就说:“别哭了,种完牛痘,不长大麻子。”

俺怕脸上有麻子,俺也脱下一个袖子,把小胳膊伸过去了,说了一声“俺也种”,就把脸转过去,不敢看了。这个胳膊种完,还得种那个,两个胳膊上都种了三个。

种完牛痘,往外走,大家都喊:“别蹭着!别蹭着!”

大家把路闪开,俺就回家了。

娘正找俺哩,想领俺种牛痘,俺说:“俺种完了。”

“谁领你去的?”

“俺自己去的。”

过了几天,俺舅俺姨都来了,拿着吊炉烧饼,说来给俺“揭嘎巴”。

俺害怕,对娘说:“揭嘎巴多疼呀,俺可不叫他们揭嘎巴。”

娘说:“放心吧,不是把你胳膊上的嘎巴揭下来。他们一来,就是给你揭嘎巴了。”

那时候刚兴种牛痘,老百姓叫“栽花”。种牛痘以后,麻子

少多了。

有个邻居跟俺同岁,他有四个姐姐,就这么一个男孩,长得很漂亮。十二岁那年,有个媒婆给他说媳妇。

媒人说:“闺女的脚小,身材好,四个哥哥,就这么一个闺女。”

媒人又说:“这闺女,别的没毛病,就是有点儿浅白麻。”

那时候还没兴登记哩,男孩十三岁这年结婚了。结婚那天,一看新娘满脸大白麻子,还是红眼边子,男孩号啕大哭说:“这媳妇谁愿意要谁要,俺是不要!”

他爹、他叔赶紧哄:“别哭,以后咱再娶一个。”

媳妇比他大四岁,哄着哄着就好了。

后来,政府不叫多妻,他再也没娶,两个人也过了一辈子。

吃苹果

一九四二年,爹去济南办事,买回四五斤苹果,用蒲包装着。回到家,爹掏出来一个问俺:“四妮儿,这是啥?”

俺说:“不知道。”

娘说:“你还问孩子,俺都不知道那是啥,干啥用的。”

爹说:“这叫苹果,好吃的。这个品种咱中国没有,是外国进口的。”

爹一个一个掏出来,放在瓷盆里,用水洗干净,捞到干粮筐子里控。

苹果控干了,一个苹果一切四块,俺全家一人一块。

爹说:“这不是叫你们吃的,是叫大家尝的。”

那年俺五岁,娘四十多岁,都是第一次吃苹果。那一小块苹果滋味太美了,又脆,又甜,又香,还有一点点酸味。苹果的模样跟现在的水晶富士差不多,比水晶富士好吃多了。眼下这几年,俺吃过很多种苹果,再没吃出那一小块苹果的滋味。

剩下的苹果,爹还是一个苹果砍四块,砍完了,把活儿交给俺。

娘说:“谁家有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一个人送一块。”

俺挎着小篮子出去分苹果,头几家的狗都认得俺,不咬俺。那几家老人都问:“妮儿来,这是啥?”

俺说:“这是苹果,好吃的,俺爹俺娘让你们尝尝。”

再往外送,俺刚进门,那家狗就咬,俺跑它就追,追了老远,把俺吓哭,哭着回家了。剩下的苹果是二哥送出去的。

同类推荐
  • 怀石逾沙

    怀石逾沙

    第二卷内容以《岛》前期散文和《最小说》前期专栏为主,那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经历很多挫折,也遇到很多变故。书名逾沙二字,取自成语逾沙轶漠,形容跋涉了很多路途,经历了很多事情。而怀石,则是指这段岁月的跋涉,尤其沉重,负担着心中的壁垒,依然艰难地前行。
  • 河流穿过针眼:音乐卷

    河流穿过针眼:音乐卷

    本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音乐卷《河流穿过针眼》为作者的音乐随笔,共计73篇文章,皆与音乐,乐器,歌曲相关,语言流畅,写作手法独特,篇篇角度不同,独树一帜,优美感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与音乐有关的散文集。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废都后院:道不尽的贾平凹

    废都后院:道不尽的贾平凹

    贾平凹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和符号,他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和潮流。贾平凹以独特的文学风格,旺盛的创作活力,轰动的社会效应,一次又一次地证实着他在中国文坛的巨大影响。他的长篇小说《浮躁》和《废都》,不仅在国内引起诸多关注和争议,而且得到世界文坛的赞誉和肯定。
热门推荐
  • 月色寂寥

    月色寂寥

    落家,是一个神秘的家族。这个家族在黑白两道均站顶峰。然而这个大家族有一个祖先遗留下来的迷信祭祀——每过100年,执政的落家当家就要从自己的孩子中选出一个杀掉献祭......她是落家的二小姐,从小在黑暗奢靡中长大。黑道的人是要封闭内心的,可是她却敞开心扉,不可遏制的爱上了他......
  • 都市修行高手

    都市修行高手

    一个神秘的古门派弟子,一个传奇的佣兵之王,一个使人胆寒的杀手组织头目,一个无所不能的强者,在杀手界他被称为撒旦,在佣兵界他被称为凯撒大帝,在国外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作者的QQ:1662550677,群号:494241882)
  • 灰姑娘的玻璃筷子

    灰姑娘的玻璃筷子

    他是亚洲第一首富的孙子,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太子爷,但却在爷爷的威逼下,来到一所并不起眼的中学上学。有时候,缘分真的很奇妙,从来与世无争的她,竟会在遇到他之后,状况百出?她可不信什么灰姑娘的桥段,遇到这种男人,还是开溜比较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兄弟的唯一情人

    总裁兄弟的唯一情人

    初恋时她义无反顾,准备献身的最后时刻被他从床上赶走。她因此下定决心,再也不爱,直到遇到了她的总裁大人......总裁大人温暖宽厚,爱她至深......然而,初恋回来了,也成了这家集团的总裁......她该如何选择?
  • 王俊凯之苦涩巧克力的眷恋

    王俊凯之苦涩巧克力的眷恋

    童年时代的一块巧克力,掺和了一种说不清道不白的情愫。原来在不知不觉间,早已被你俘获了心。那时,她七岁,他七岁。异界的孩童肩负着沉重的责任。“我用十年的训练换我的一生自由。”稚嫩坚定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异界大殿。“好——你不要后悔……”磁性而又阴冷的声音透着一丝无奈。那时她八岁,他八岁。亲爱的少年啊,你可知有一个深深爱恋你的人儿在十八层地狱中苦苦煎熬?“冥儿,你就要走了吗?我真的好舍不得你。你回来就……来当我的……新娘,好吗?你一定要回来。”“小凯,等我十年,好吗?就十年,回来我就来当你的新娘。你一定要等我哦,不要被别的女孩勾了去。”爱神大人啊,你可听到我的呼唤…………
  • 器尊

    器尊

    在天凡大陆一切实力为尊,一把好的神兵可以让实力飞升,炼器师更是令人追捧的职业,看一代天才墨宸如何让炼器师们臣服,成就器尊之名!《器尊》书友群147106101,喜欢器尊的都可以加进来,一起讨论,后期角色也可是预定~
  • 江山恋

    江山恋

    江山如画,陶尽了古今多少帝王?美人如酒,醉倒了世间多少英雄?试问,哪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美人泪,英雄冢,万里河山,埋葬了多少红尘美梦?江也醉,山也醉,金樽一杯,美人一笑,今宵一醉方休,从此山亦是山,河亦是河。——《江山恋》将演绎一场颠倒历史的铁血传奇故事,带给你非一般的至尊享受!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是否有历史的观念也许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最根本区别之一,只有人才有历史,因为他不断地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过去,历史正是在这种反思的过程中呈现和确立起来的一种对于过去的特定观念。这种习惯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在先民的生产和生活中,总是会有许多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先民一方面是恐惧。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积极地努力解决问题的尝试,人类正是在这种对于困惑的不断努力和尝试着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和成长起来。
  • 五家宗旨纂要

    五家宗旨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