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0000000009

第9章 微软帝国的崛起(3)

合同的第一项订货是操作系统。由于所有的语言都要能适用于这一操作系统,所以程序编制人员就得了解工作中的技术细节。盖茨雇用了蒂姆·帕特森来协助设计操作系统。盖茨负责将原为老型阿尔塔机设计的微型软件公司的BASIC软件改进为能用于国际商机个人电脑上的软件。盖茨和保罗·艾伦及另一名微型软件公司的人员一起从事这项工作。微型软件公司的其他程序编制人员也为各种语言转换的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在与国际商机公司正式签订合同之前,盖茨、艾伦曾对能否完成这么巨大的工作而忧心忡忡,但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以求一逞,盖茨无时无刻不感到来自国际商机公司的压力。在这以前,盖茨通常是回家与父母一道共进晚餐,但有一天,他对母亲说:“妈妈,你有可能将近半年见不到我的面了。”盖茨整天呆在房间里忙于工作,几乎达到足不出户的地步,除了飞往佛罗里达外。

盖茨同国际商机同事(通常情况下是同埃斯特里奇)经常商讨电脑的设计工作。盖茨指出,苹果电脑的开放型设计为其取得成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微型软件公司的惟一硬件产品软件卡是该公司的王牌产品,因而盖茨对设计公开的好处很有体会。由于埃斯特里奇本人有一台苹果E型电脑,所以从一开始就倾向于公开性设计。在盖茨的促进下,国际商机公司一反以往的设计规格保密的做法,对首次生产的个人电脑采用了开放型系统的设计。

商机公司正在精心换掉自制的礼服而穿上业余电脑迷与平庸辈们批量生产的“服装”。这具有革命性的举动是盖茨的杰作。这一点从根本上让国际商机公司改变了自尊自大,而且令它在个人电脑领域独霸一时。

盖茨放弃了微型软件公司与数据研究公司一度存在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便潜心研究,设法使MS-DOS成为整个电脑行业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他极力主张在操作系统的设计上也采用开放型。他列举的理由是很有说服力的:如果人们知道了操作系统的技术细节,便能很容易为其设计软件,艾伦也同意了这种看法。

尽管完成软件设计压力十分大,但盖茨对自己和自己公司的能力却信心十足,因为公司并不缺乏程序编制方面的天才。但,不知国际商机公司何时宣布制成这种电脑。还有就是商机公司会不会放弃这项计划?盖茨知道,国际商机公司进行着的众多技术项目的研究中,只有极少项目最终能搞到底。

盖茨感到压力很大,为要取消这项研究而使他心神不定。自取得了帕特森的SCP-DOS之后,盖茨的首要问题便是让它能够在IBM提供的样机上运行。这个任务将由奥尼尔完成,这意味着假如帕特森的东西与IBM的样机不能合作,其他人的改进工作将成为无米之炊。奥尼尔倒是不错的棒小伙,立下军令状之后,整个年度都泡在机房里,甚至圣诞节也没有回家,终于不辱使命。但是,此时的比尔·盖茨并不忧心于技术,而是法律。

自从艾伦对西雅图电脑制造公司说过有一家大公司将通过他们购买操作系统后,微软取得了SCP-DOS的使用权,这对西雅图公司并非一件坏生意,因为西雅图公司还可以将这种操作系统转让给其他客户。因为这是一种不排他的转让。帕特森与卡洛克对此协议没有异议,而且觉得值得签。这下,一块石头落地了,轮到盖茨欣喜若狂了。他并没有走出他的办公室来见卡洛克,而是等着艾伦将协议送过来,隔着窗帘他可以看见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可怜人,他们还自以为捡了个大便宜!从此微软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决定性的一步就迈开的。

5、小小的窗口,大大的市场

在80年代初,盖茨将微软的目标定在两个方向上:为个人电脑的使用者研发产品和建立国际销售能力。他建立了微软出版社,出版和发行怎样使用各种微软软件的指南、手册;他还建立了若干办公室,针对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市场,发给一些公司销售微软产品的许可证,并为他们增加了客户服务部门……

微软发展扩张的速度引人瞩目。人们都知道,在早期电脑产业中赫赫有名的苹果公司独树一帜,他们的麦金塔电脑流行一时。为使电脑操作简便,苹果公司研发了一种叫做“图形用户界面”的系统。这个系统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研发,它使用鼠标,而鼠标是由斯坦福研究所的道治·英格伯特在1963年发明的。麦金塔电脑的使用者可以移动鼠标,在显示屏幕上点击很小的图像来操作电脑,不需要去记住非常繁复的指令。

盖茨看到,让电脑简便易用,是电脑业扩大市场的关键,他相信“图形用户界面”是打开未来电脑大普及的一把钥匙。

微软与IBM从合作伙伴转变成了竞争对手之后,IBM搞出来的S/2就成了比尔的眼中钉。为了取代S/2,比尔作出了一个沉甸甸的抉择:把自己公司的前途,押注在取名为“视窗”(Windows)的操作系统上——“视窗”是指那些能独立分开的框架平台,使用者能在电脑屏幕上将它设置出来。它的特点是使用图形用户界面,使用者用鼠标来操作电脑,这样电脑使用者就可以不用除去死记硬背那些难写的指令,只要让你的鼠标跑去舔舔那些图标就行了。视窗也更加人性化,会使用户感到亲切。它还允许使用者在同一时间内运行多个程序——这种操作也叫多重任务处理,它使人们很容易地把信息从一个程序挪到另一个程序中。

盖茨对视窗寄予厚望。他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来思考:这个程序应该以什么面目出现?它应该怎样工作?这视窗应该彼此遮盖还是并列?图标应该是什么样的?视窗的框架该用什么颜色?用什么名称?他为所有那些视窗上可视的要素操心。

为第一代视窗工作的有30个程序师,这个新产品的挑战着实令人振奋。为了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任务,他们废寝忘食,有时累得筋疲力尽。到了1984年,视窗的研发仍然远远地落在计划的后面。盖茨越来越急躁了。他对程序师赶出的活儿不满意,经常要求程序师做伤筋动骨的修改,有的时候甚至要求他们把花费几个星期写的代码全部扔掉,重新做起。公司里的这种气氛使得程序师非常沮丧,管理人员也感到压力很大,若干人员索性离开了公司,“他们忍受不了盖茨阵发性的叫喊和鲍尔莫的扔东西”。就是鲍尔莫本人,日子也不好过,他回忆说,因为计划拖延,有一次盖茨甚至威胁说要解雇他,不过事后盖茨不认账,说那种威胁“只是开个玩笑”。

1985年,盖茨庆祝了他30岁的生日,家人和朋友、同事一起举办了滑旱冰生日聚会。这一年也是微软公司成立十周年。十年来,盖茨把全部精力放在他的事业上。付出的心血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一年微软公司的销售额达到创记录的1.4亿美元——微软什么都卖,包括操作系统、商务软件、硬件和电脑工具书。盖茨本来计划让公司保持在1000名员工的水平,但是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越来越多的部门,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手,公司的规模一个劲儿地膨胀,这个人数很快被突破,他已经不能像往常那样随口叫出所有员工的名字了。

盖茨最欣慰的是,视窗的第一个版本这一年在全美出售,成为他赠送给自己“而立”的最好大礼。不过,视窗还有一些程序上的瑕疵,与之配合运行的应用软件也还不多。有些电脑专家甚至怀疑:视窗图形用户界面是否真的就像微软所说的那样,是个人电脑的未来?但盖茨可不是轻易能动摇其信心的,视窗才刚刚起步,前途无可限量呢。

6、无敌的微软帝国

微软耀眼的光芒也吸引了美国反垄断法的注意力。199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始调查微软的市场行为,主要是针对其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一起捆绑销售的方式,这种搭售方法正是反垄断法“专政”的对象之一。不过作为信息时代的美国传奇,微软习惯了法律对它网开一面的照顾。1993年,司法部接管调查工作,才使微软有点紧张起来。1994年,司法部对微软的市场行为作出限制性裁决。尤其是当微软准备购并财务软件市场的领头羊——Intuit公司时,司法部挺身而出,指控这起兼并为非法,微软不得不放弃了这个烫手的山芋。1995年,法院作出裁决,禁止微软将不同软件产品强行捆绑,这与其说是司法部的胜利,不如说是双方体面的“言和”,因为微软毫发未损,而且也认定这项裁决将束之高阁。

微软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其好战的本性及一贯咄咄逼人的策略,用比尔·盖茨的话来说:“任何会动的东西,都是我们的猎物。”也正是非凡的野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成为微软不断成功的动力源泉。20多年来,微软如同一头风度翩翩的大白鲨,游进了金鱼池中,令对手闻风丧胆。在比尔·盖茨的率领下,不但在原有的业务领域内巩固了垄断地位,也频频开拓可供占领的全新疆界。

1994年元旦,这位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年近40岁的单身汉终于结婚了。成家后的盖茨并没有收敛自己的野心,而且他马上投入了一场更赤裸裸的野蛮战争中:围剿网景公司的浏览器。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肉搏,胜利的天平必然要向盖茨倾斜。但是,这场计算机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不会有任何胜利者。盖茨在市场上笑傲江湖,但他的代价可能任何人都难以估量。1996年,盖茨喜得千金,但反垄断法也开始收网。

如今微软已成为了业内的“帝国”,除了主宰PC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外(这是微软的命脉),还插足个人财务软件、教育及游戏软件、网络操作系统、商用电子邮件、数据库及工具软件、内部网服务器软件、手持设备软件、网络浏览器、网络电视、上网服务以及近20个不同的万维网站。拉尔夫·纳德说:“与约翰·洛克菲勒不同,盖茨清楚地认识到,他的垄断行为没有界限,除了反垄断法,他已天下无敌。

胡德高度评价了盖茨的付出,他说:“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正在改变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盖茨很早就清晰地意识到了这种融合的重要性,他在信息产业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他希望再在生物技术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同类推荐
  • 所有的幸福和美好都值得期许

    所有的幸福和美好都值得期许

    伍迪艾伦说,如果想让上帝发笑,把你的计划告诉他就行了。人生在世,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挫折时,不要一味抱怨生活的模样长得难看。谁的脸上没有几颗雀斑呢?重要的是有个好心态。心有多空阔,人有多喜乐。本书作者用细腻优美的笔触,为你献上一篇又一篇禅意芬芳的情感美文,既可慰藉心灵,又能启迪人生。
  • 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做事难,难在方法,人们都想成功地做一番大事业,但却苦于找不到做事的方法。其实,做事的方法虽然五花八门、形式不一,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点,形象点说就是三“刀”:软刀、硬刀、险刀。“做事用软刀”就是说把脸皮放厚,能忍会磨,能退善让,不要太过于精明好胜,也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一切以做成事为最终目的。“做事用硬刀”则是说以硬碰硬,以强攻强,拿出自己的勇气和实力,坚决地去做事,不要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做事用险刀”就是不要按常理出牌,而要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要敢于冒险,懂得创新,能出奇制胜。做事若能将此三“刀”灵活运用,必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方法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方法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在一定时间段内,发挥出工作的最大价值,需要我们要对工作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懂得工作方法的人,做起事情来,就会显得从容、稳重,把工作做得有质有量,深得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赞誉;不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整天忙忙碌碌,非但不能出成绩,反而把自己累得一塌糊涂。效率、质量、态度是对现代职场人的基本要求,本书如何用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从而提升你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 现代礼仪知识手册

    现代礼仪知识手册

    从仪表礼仪、语言礼仪、公共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餐宴礼仪、涉外礼仪、求职礼仪、电话礼仪等十个方面对现代礼仪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 比尔·盖茨的10大工作法则

    比尔·盖茨的10大工作法则

    本书系统地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深人剖析了比尔·盖茨从创业之初到功成名就的种种工作实践,为读者总结出了10大工作法则:1.独立法则:独立自信地开展工作;2.时间法则:惜时如金地有效工作;3.心态法则:积极地投入工作;4.珍惜法则:抓住机遇成就工作;5.行动法则:激情满怀享受工作;6.决策法则:准确果断地决策工作;7.情报法则:海量信息充实工作;8.协作法则:高效团队提升工作;9.律己法则:严于律己完善工作;10.处事法则:和谐人际润滑工作。
热门推荐
  • 洪武聖政記

    洪武聖政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门密码

    鬼门密码

    一梦醒来,我发现我的师父不见了人影。师父留言,让我下山去找我的师叔,切记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乱了阵脚。我收拾行李下山,路过山脚下的村子时我发现这里的人竟然都死了,全部是活尸!我大惊,不过很快就镇定下来,利用师父教的东西躲开这些东西。我来到公路上,恰好有一个红色跑车经过,我拦下车后发现,车上是一个非常妖娆的女人,我上车之后开始有搭没一搭的跟她聊天,惊讶的发现她竟然也是道术中人。在问她为什么放心搭载我的时候,她竟然邪魅的勾了勾手……
  • 佛说心明经

    佛说心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彼岸传说

    彼岸传说

    莫道长生无人求,只因路上已无仙。且看少年手执封帝令,笑傲天地间。
  • 倾城梦默

    倾城梦默

    大火焚身。。。是前世的经历?抑或只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梦境?他,温暖如玉,却对她极尽宠爱。他,霸道十足,却对她执念深种。而她却为了他义无反顾,死生不离。。。
  • 妖眸极品邪少

    妖眸极品邪少

    此子似人非人,似神非神!却有一双判众人生死的妖眸。一方霸主,一世巨臂,亦能一手遮天,煊赫一世。暮然回首,却已在巅峰之冀,睨傲众生!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兄弟姐妹担待点。也希望众位兄弟姐妹多多给予支持。感激不敬!谢谢。给自己设定四个字:持之以恒,决不放弃。
  • 剑圣十三

    剑圣十三

    独孤求败曾经说过:“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又说:“四十岁後,不滞於物,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穿越到异大陆的猥琐胖子欲哭无泪地看着器神赐给自己的百斤玄铁重剑,破口大骂道:“我XXX你个狗屁器神,独孤求败是成人后才换的重剑,丫的,老子现在的身躯只是一个八岁小孩!”众人信仰的器神海克斯托,一脸盛怒地掐住胖子脖子,低吼道:“大胆,你竟敢忤逆我?!”“对、对、对......”憋得满脸通红的胖子,艰难地辩解道。“什么,你还敢说对?!”海克斯托勃然大怒,手上力道又加几分。“我干,你Y倒是让老子把话说完啊,我本想说对不起的,但现在老子改变主意了!”快喘不过气的胖子,一脚把海克斯托踹翻,跳脚大骂道。哦,对了,忘了做下介绍胖子异世的名字叫剑十三,不过十三总让胖子郁闷地联想到一个字母所以胖子说:请叫我剑圣十三,谢谢!
  •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随着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父母进入更年期时孩子大多也处在动荡的青春期,当不安分的“青春期”撞上了孩子们口中的“更年期”,当矛盾激化到难以调和时,一场场或冷或热的家庭“大乱斗”不可避免地上演。“青春期”VS“更年期”,碰撞出“火花”的两代人,在亲子大PK中,如何化解双方的矛盾,“两期”如何相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本书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分析了“两期”冲突的原因,为陷入冲突苦恼中父母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 逢遇篇

    逢遇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创业哈密

    创业哈密

    那些从南征北战的硝烟中走来,又在戈壁中开辟了灌溉绿洲“天河”的兵团战士;那些怀揣梦想、懵懂离家、不让须眉的湖湘女子;那些少小离家、胆识过人的创业精英;那些在荒滩戈壁架起擎天井架、外输原油产量千万吨的石油健儿;那些敢于直面贫困,挥汗如雨为村村农牧民奉献“富路”的筑路人;那些任狂风暴雨洗刷帐篷,却满怀无限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宝藏的勘探工人;那些从片片沙砾间拔去芨芨草、骆驼刺,却住着地窝子开发煤炭资源,为国家生产煤炭亿万吨的煤矿工人……都无不淌着汗、挂着血、和着泪、牵着笑而历历在目、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