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3100000017

第17章 兰州鼓子话沧桑

据清乾隆年间,曾任西宁、凉州总兵的永登籍武官张世伟著《家训珠玑》载:“……惟赌博处,饮酒处,唱小曲处,万不可久座。”这里的“小曲”并未明确道出是“兰州鼓子”。据《兰州鼓子研究》记录的兰州鼓子老艺人米永庆(回族,1911年生)回忆:“小时候听爷爷说过,道光时节有一个旗人官员的女儿,大家都叫她‘五耶’(即排行老五之意),曾组织过一班子人,亲自教唱八角鼓,但学唱的都是衙门里当差的人,市民中还很少唱,直到以后才传开了。”说明在1821年以前兰州鼓子还不曾问世。

据另一位老艺人马成福(回族,1899年生)说:“我八九岁的时候,常偷偷地跑到洞天春、木塔寺去听鼓子,记得有一个姓林的白胡子老汉,唱得特别好。但听旁人讲,林老汉从小唱鼓子,旗人却老笑他的韵不正,但‘多数’却很爱听。”大约在1830年前后。所谓“韵不正”是林老汉用兰州方言按字行调的结果。说明兰州鼓子正处于萌发初期。

经过分析,学者王正强先生认同兰州鼓子“发自故都”之说。也就是说由来兰任职的八旗满汉人士将北京八角鼓传人兰州。在北京八角鼓逐渐向兰州鼓子演进过渡之时,必然要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并受到地方字调的影响。他认为由于地理、语言、风情的关系,眉户音乐同甘肃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的演出形式是曲牌联缀的演唱形式,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兰州鼓子既具八角鼓,又具眉户的双重艺术特点的两大腔系,即由八角鼓牌子曲发展而成的“鼓子腔系”,由眉户牌子曲发展而成的“越调腔系”。一种受陕西眉户早期亦歌亦舞演出形式的影响,成为兰州小曲;一种偏重清唱,形成了兰州鼓子。这两大腔系的稳定成型,奠定了兰州鼓子地方曲种的坚实基础。

根据明确的文字记载,到了清同治、光绪时期,兰州鼓子及兰州小曲不仅在市区的茶馆酒肆演唱,而且在榆中、永登、皋兰的农村广为流传,成为婚、寿筵前的助兴之曲。在一些艺人的推动下,产生了“兰州小曲子戏”及“兰州鼓子戏”的剧目及小戏班,鼓子唱家大量涌现。载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西北日报》7卷3期的一篇署名文章《兰州流传民间文学考》,描述了清光绪中叶出现的两次鼓子演唱活动,可以想象它“名噪一时,男女皆习之”的盛况。

光绪二十一年,布政司丰仲泰、按察司黄云、兰州府傅重鉴等,曾在府中设备酒筵,令皋兰县府衙役,邀约善歌词曲者,来府演唱。而一时善唱词曲者,大有“青萍结缘,长行于薛卡之门”之概。而当时在茶馆酒肆间,为学咏词曲,每得一词曲,其运动费辄耗一二十金以上。据传当时兰州词曲界之权威者,以皋兰县府门前之一茶馆为冠。凡善唱词曲者,得置身此间,即有“一登龙门,身价十倍”之势。

据载《西北日报》1948年9月8日《兰州鼓子出故都说》一文描述:

“清光绪二十三年时,调甘肃董福祥部拱卫北平。军人当中就有两位兰州名票,这是唱鼓子的第一第二人物。一肩背毛瑟枪,一肩则负其弦子袋,夜晚宿店自弹自唱,颇能增进军中士气,而忘荷戈行役之苦。到了北平后,并应故都名士之约,在某茶馆公开演唱,一时北京的名歌善才都被应邀列席,拍节欣赏,别有风味。后来这两位老唱手,随着大队保卫清太后西狩,后退役返兰,仍是一路马蹄,弦歌载途,传为佳话。”

上述记载,可知它在兰州城乡已家喻户晓,自成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成熟曲种了。

此后,光绪年间,榆中刘德林老艺人同皋兰水川鼓曲艺人张海润等人合作,根据《西厢记》故事,创作了八折由兰州曲子戏,其剧目有:《游寺》、《借厢》、《酬简》、《请宴》、《传简》、《递简》、《越墙》、《拷红》,广为传播。稍后出现的皋兰水阜的“宋发良班”、山字墩的“贾国相班”、石洞的“杨义春班”活跃在兰州城乡,演出的小曲子戏剧目约30余种。到清末民初,随着秦腔的勃兴和广泛传播,许多小曲子艺人纷纷转行唱起了秦腔。

兰州鼓子作为八旗子弟染指的封建文艺,在曲调上追求“雅驯”,使之变为一字数十音、呆板缓慢、衬词极多的吟诵调。失去了来自于原有民歌曲调的朴实、泼辣、欢快、活泼的生活气息,唱起来曲高和寡。兰州鼓子文学曲本的前身,是清代乾隆时期满族八旗子弟所创的“子弟书”。这些曲本受唐诗、宋词、元曲的影响,用词典雅绮丽,讲究平仄韵辙,如《晚妆残罢》中《赋唱》曲牌的小段唱词:

铁马丁冬,

月照窗纱,

云歙晴空,

孤雁鸦鸦。

在兰州鼓子的演进过程中,与当地人民的口头语言和俚巷俗语结合后,树立了自己的语言特色。如《燕青打擂》曲本《倒插秧》曲牌唱词:

四人来到擂台旁,

举目抬头观端祥,

郜说任元是好汉,

今日一见果然强。

兰州鼓子的音乐结构属“曲牌联缀体”式,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且乡土气息浓郁。目前搜集到的曲牌有一百多种。从声腔上讲,可分为平调、鼓子、越调三种。平调腔多为单支的小令和大曲;鼓子腔是由鼓子头加若干曲牌再加鼓子尾联缀而成;越调腔也是由越调加若干曲牌再加越尾连缀而成。各种曲牌都有其特点,可以表达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绪,如“边关调”的悲壮,“北宫调”的凄凉,“紧诉”的热烈紧张,“慢诉”的舒缓轻快,“石榴花”和“倒推桨”的抒情婉转,“金钱调”和“剪靛花”的喜悦平和,还有“罗江怨”与“叠断桥”的忧郁悲伤。再如提炼全曲精华的“鼓子头”,叙事情节的“诗牌子”,倾诉衷肠的“悲调”,还有抒情豪放的“依尔哟”,真是千啼百啭,各尽其工。

乐器伴奏以三弦为主,板胡、二胡、三弦、月琴、扬琴、琵琶、竹笛等,早年还有八角鼓、四叶瓦、瓷碟等击节伴奏。主要作品有《燕青打擂》、《林冲夜奔》、《武松打虎》、《三顾茅庐》、《岳母刺字》、《拷红》、《莺莺饯行》、《木兰从军》、《小尼姑下山》、《独占花魁》等。鼓子戏的唱腔其发声与吐字,均依兰州方音为规范,演唱分柔口唱法和刚口唱法。柔口唱法多以演唱才子佳人的戏剧内容为主,演唱要求吐字轻放轻收,运气徐出缓入,力求仔细柔和、委婉绚丽的风格;刚口唱法适合演唱英雄豪杰。演唱要求声腔饱满,运气高抬猛压,吐字多用“喷口”,故能充分表现舞台人物的豪爽性格和情绪。

兰州鼓子词,不僻不俗、雅俗共赏。传统曲目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赞颂祝贺之词;二是咏物写景之言;三是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由于它涉及的内容和题材大多突出风花雪月,宣扬清静无为的伦理道德,游离于急剧动荡变迁的现实生活之外,人们难免也就逐渐对它产生阻隔和排斥的心理。兰州鼓子的演出一直处于自流状态,缺乏正常的学术争鸣和流派交流,在历史的转型期没有抓住机会通过自我更新而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此时秦腔顺应时代潮流,完成了自身的革新,艺术的传承打破了主要靠师徒关系的唯一性,确立了一套较为科学而规范的训练方式和手段,通过与各剧种之间的交流、学习、吸收借鉴,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身。“易俗社”提出的“易风易俗”的口号,是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的典范,这种进步的艺术观点是实现艺术自觉和变革的前提。秦腔做到的兰州鼓子没有做到,这或许是兰州鼓子衰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衰落并不意味着消亡,爱好兰州鼓子的艺术家们是不甘心任其衰落或消亡的。兰州名医黎元锦,武威举人段继成,兰州学者张式儒,陇东宿儒慕寿祺,以及辛亥革命后期的苏韶琴、水梓以及现代的李海舟等人,他们辑词抄谱,引讹勘误,为兰州鼓子的继承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李海舟先生(1907—1983),用毕生精力和全部家业倾注于鼓子的搜集研究。为了抢救一个绝版词谱,他不惜荡尽家业巨金收买。全然不顾来自家人的阻挠和他人的嘲讽,成天置身于茶馆酒肆征集第一手资料,就像把毕生精力用于“花儿”搜集研究的张亚雄一样,与贩夫走卒并肩比坐而同悲同乐,对兰州鼓子的搜集整理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仅他所收藏的民抄本也近二百之数。但近代歌场所见传唱的却不过百篇。20世纪40年代中叶,李海舟先生广罗知音艺友,组织南山学会鼓子研究会。新中国成立后,又在提倡创作和演唱编曲本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外,唱技高超的鼓子名伶王义道、曹月儒、唐江湖、张国良、段树堂、王子英、张麟玉、王雅录等人,承师带徒,对于兰州鼓子的薪火传承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专业和业余的文艺工作者对它进行过几次大的挖掘整理,出版了一批优秀传统曲本,编写过一批现代段子。其中《杨子荣降虎》、《夺取杉岗站》、《劫刑车》、《韩英见娘》等,均在群众中广为传唱。

兰州市秦剧团、兰州市戏曲学校等专业性文艺团体对兰州鼓子作了可喜的探索,将其和戏曲表演技巧结合起来,搬上舞台,成为“兰州鼓子戏”。计有《三难新郎》、《拷红娘》、《一文钱》、《镇台念书》等,其中《三难新郎》和《拷红娘》参加了“甘肃省首届青年演员会演大会”,并获得演出优秀奖和个人表演奖。鼓子戏的道白均采用陇剧的道白,曾试图用兰州方言道白但未能成功。在表演程式上与秦剧相同,而化妆又采用越剧的手法,力求淡雅。由于戏曲表演艺术要求表现复杂的思想情感和曲折的故事情节,鼓子曲表现手段单一,作为坐唱形式尚可得心应手,但要像戏曲艺术那样则缺乏必要的表现手段。因此,鼓子戏的演出昙花一现,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

1962年,兰州市戏曲学校撤销。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兰州鼓子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美籍华人教授赵如兰专程来兰录制兰州鼓子,她回到美国后翻译成英文放映,美国音乐家们视这门古老的艺术为“中国的瑰宝”。

1983年3月,召开兰州鼓子老艺人座谈会,录制了部分曲子。

1984年11月8日,成立了兰州鼓子协会,为兰州鼓子的抢救及组织演出作出了一定贡献。

艺术的发展是条长河,其历史传统无法割断。要使兰州鼓子长留人间,不单取决于它本身的艺术素质,还取决于社会的支持和鼓子艺人兴微继绝的精神,否则,衰落的结果就是彻底消亡。

同类推荐
  •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本书以历史为经,风俗事象为纬,详尽描述了汉民族风格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本卷记述的是秦汉魏晋时代的汉族风俗史,包括汉民族的形成、发展、汉族风俗的形成和发展,秦汉魏晋汉族的生产风俗、生活风俗、礼仪风俗、岁时风俗、信仰风俗、社会风俗等内容。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万吨巨轮顷刻间支离破碎永沉海底;飞机失踪数年后出现在遥远的月球;数十人被在黑雾中迷失灵魂;人畜眨眼间被吸入魔窟化为白骨;沙漠中幻象纷繁引人赴死;峡谷里众多冒险者神秘死亡……对于这些神秘之地,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人类不得入内;有人说是死亡笼罩的所在,误入者必死无疑;也有人说是大自然的禁区,一旦踏入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死亡无法形容的恐怖;神秘不能诠释的离奇。这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密,我们称这些区域为——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其内涵丰富,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也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本书所呈现的是国学常识,包括官场政事、法典制度、饮食文化、礼仪习俗、文化生活、哲学宗教、择占秘术、行当人物、文艺娱乐、文学语言、轶闻趣话等方面,以追本溯源为目的,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探究传统文化的精髓。石赟编著的这本《国学常识一本通》内容丰富而精练,囊括了人们日常关注的、重要的、喜闻乐见而又不知其然的常识。
热门推荐
  • 全球通缉:追捕出逃少夫人

    全球通缉:追捕出逃少夫人

    “白宥熙,三秒内把我的浴巾还回来!”“好呀,出来摆个POSS,我就给你。”洗完澡后浴巾不翼而飞,他堂堂宫家掌权人竟然险遭偷拍!她是父亲临死前钦定的儿媳,钦定开始就肆无忌惮的搬进他别墅,美名其曰培养感情,但是自此后抓小三,警局赎人的事就络绎不绝。最可恶的是这女人竟然在他水里下药,拍了无数照片后逃跑!他咬牙,实在忍无可忍,全球下达通缉令。如有抓到少夫人并带回来者,赏金千万!
  • 《落跑皇后》

    《落跑皇后》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女在课堂上睡了一觉,,,莫名其妙,,,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从来出现过的年代,还是一个废物,,,,被逼婚三次。烦啊!姐还是一初中生好么?为什么还要嫁人?
  • 阵纪

    阵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出劫纪略

    出劫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使者的混沌之路

    穿越使者的混沌之路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自己竟是穿越使者。她的命运,是如何的难解,穿越使者的使命,把所有穿越到异界的少女全部带回21世纪,一次次的失败,使她遇到了他,是命运的邂逅,使她拥有了这一次爱情,通往异界的大门向她敞开。你若不离,我就不弃,上天入地,生死相依!忻府大小姐,出生就被视为异类,不过,就在此刻之后,她的命运会被彻底改变,她是穿越使者,异能?这是不是帮助了她?却为何一步步深陷,手掌心融汇出的冰冷,是否冰冻了她的心,迷雾一重重揭开,穿越使者比穿越少女的经历更离奇,身份更离谱。她发誓,与这世人水火不容,冰尖相向。
  • 昭陵独宠之王妃九公主

    昭陵独宠之王妃九公主

    六岁之前,她是御楚国皇帝云天最宠溺的九公主,封号:君玥。父皇说,她是他这一生最爱的宝贝,是御楚国最耀眼的明珠。六岁之后,她依旧是君玥公主,只是她的父皇便成了那个曾经被她称作皇叔的男人。坐在前往封赫国的花轿上,母后临死前的一幕在她眼前重现。她闭上眼,从那一刻起,从所有的家人都被云峰全部杀掉的那一刻起,她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嫁给昭陵王,是她自己的选择,隐忍多年,复仇的路她一定要走下去。伸开纤细的柔荑,就算这双手染上鲜血,就算赔上自己的一生,她也在所不惜!
  • 山家义苑

    山家义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治愈系恐怖游戏

    治愈系恐怖游戏

    在这个金手指盛行的年代,你想成为强者么?没错,别人不给你金手指,你自己给自己开。为什么恐怖片里就一定要被怪物追杀满世界跑,只要我知道BUG,你这怪物只能被我逆袭!为什么异形,贞子就一定是无敌的?看我利用你们的弱点把你们虐死!为什么恐怖片一定要很恐怖,错了,当你够强了,这些恐怖片能在一群逗比的演绎下变成搞笑片!所以,这是一部治愈系的恐怖电影大穿越,其实,就是送给一群喜欢看恐怖片却不敢看的人们!全民吐槽的年代,无限恐怖也该吐槽般的写!看起来很牛的内容简介,其实就是一群逗比玩的无限流游戏!
  • 这个王爷很迷人

    这个王爷很迷人

    一朝穿越,她穿越到了架空王朝的一个高冷王爷澡堂中。钱多多的特点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一个词:贪财!一个词:吃货!在高冷王爷家混吃混喝了那么久,可是,最后为什么却被抹吃干净?他奉送上了自家金库的钥匙给她……再送她了一间酒楼……嗯?还不够?那把他自己送给你好不好?某女牙一咬,脚一跺,嫁!怎么不嫁?【蠢萌蠢萌的王爷来袭!】
  •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