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3100000007

第7章 须生泰斗郗德育

郗德育(1981—1942),陕西长安人,“德盛班”第一期学员。这期学员招收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随班进行培养,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毕业,教师为当时著名艺人李云亭、晋公子、姜科儿等。学生均以“德”字命名,须生郗德育、小生王德孝、净角田德年是其中的佼佼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据说长安县仁村的一次庙会邀请“德盛班”演出,庙会主持人指名该班台柱子须生李云亭(老麻子红)主演《拆书》,而李借机以高额报酬要挟班主,否则罢演。班主并未屈服,而是大胆起用新人,让郗德育顶替演出。郗以酷似李云亭的唱腔和绝妙演技博得全场喝彩,因此被誉为“麻子红”,为了区别于老麻子红李云亭,兰州人称他为“小麻子红”或“兰州麻子红”。

艺术与一方山水有着扯不断的血缘关系,任何艺术无不打上本地人民精神气质的烙印。说起兰州人的精神气质,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雷达直言不讳:“兰州有一种诡异而神秘的气息,我觉得,它就像那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一样,晨与昏,夜与昼,骄阳与大雪,旋风与暴雨,反差十分强烈;在这里,山与河,干旱与滋润,安静与狂躁,扭织在一起,最保守、最愚昧、最狡诈、最麻木、最凶残的表现,与最坚韧、最具有叛逆性、最感天动地的精神相映照,构成了一道独特的城市文化风景线。”

富有这种人文气质的兰州观众,面对古老的秦腔以净行演唱的声大、音高、气壮、卖劲为审美标准,像张福庆(福庆子)、陈德胜(十娃子)、唐华(唐待诏)、耿忠义(福保子)等一代花脸宗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威信。注重工架、做打与念白是净角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唱工,一是它专尚“炸音”、“沙音”、“犟音”,虽然气出丹田,却在喉头嗌词,因而形成旋律高亢激愤的所谓努挣式“喊唱”的声腔艺术特点,非一般演员所能及。工架则显示的是一个演员的身手气质。甘肃的表演艺术家大都崇尚武术,在其表演艺术中揉入了大量武术的成分,经过长期的积淀、充实、规范之后,形成了高古、展拓、挺拔、矫健的气势,乡土气息极浓。面对来兰闯荡江湖打天下的外地演员,尤其是以须生、花脸挑班的演员,挑剔的兰州观众是以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作为标尺来打量和比照的。陕西来的好演员面对兰州观众的这种心态,就会很快看到兰州秦腔的长处,入乡随俗投其所好,倾心学习,改进自己的表演方式,否则一旦栽了跟头,就很难有出头之日。

据《兰州戏曲志》记载,郗德育于“民国初年,因伤人犯案,避兰谋生”。初来乍到的他并不完全了解兰州观众的喜好趣味,或者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演出《辕门射戟》一剧时,依陕西惯例,着周瑜服饰扮演吕布。在戏曲科班里对行头有“宁穿破,不穿错”的讲究,郗犯了大忌,遭到兰州“看家”陈疯子的唾骂羞辱。自古以来,贩夫竖子,只要入园聆剧,一腔一板,均能判别其是非,善则喝采以报之,不善则扬声以辱之,可以想见当时的郗德育是多么的羞愧和尴尬!

“是真名士自风流。”但凡名角儿,其人生阅历,必有可圈可点之精彩处。千锤百炼,艰难玉成,其中甘苦,唯有自知。初次登台铩羽而归,郗德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黯然离开兰州,专程赴凉州(今武威)拜“永和班”班首李富贵为师。清光绪二十年(1895年),李富贵从陕西来兰演戏,初唱旦角,因不堪当地流氓地痞的欺凌,联系陕甘艺人到武威组班演出,其人戏路很广,最拿手的是文武须生。拜李富贵为师后,郗德育淬励奋发、苦心研练甘肃秦腔表演特色,学艺五年重返兰州后又得李夺山指教,技艺精进。在搭班演出中深刻地体会到:“唯有陕、甘合璧,方能完美。”吃一堑,长一智,郗德育从不放弃一切学习的机会,“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力争将陕、甘秦腔艺术熔为一炉。

据张慎微先生《甘肃秦腔漫笔》:“民国七八年(1918—1919),郗德育在‘化俗社’搭班演出。”这是郗德育五年卧薪尝胆,由凉州返回兰州后的首次登台亮相。他雄心勃勃发誓要重新检验并证实自己的能力。出台一场《九连灯审刺客》一炮打响,热情的兰州观众毫无保留地接受了他,从此奠定了他须生泰斗的地位。这一被史家所忽略的事件,不仅是郗德育本人艺术生涯的转折点,同时也曲折地折射出兰州秦腔艺术的变化、发展、成熟的历史络脉。

民国十四年(1925年),红得发紫的郗德育随“化俗社”到靖远演出。当时的风气,演员可以下田要大烟,靖远观众一见郗德育就欣喜若狂,不亚于今日之明星,一两、三两抢着送大烟,几天下来,已有千两的收入。一次演出间隙,在与当地文人冯仙槎的攀谈中了解到:靖远老艺人田犏牛是甘肃戏路的生净名角,在靖远“福喜班”演过戏,现隐退在乔山务农,他演的《五雷阵》、《芦花荡》有绝招,无人能学。乔山距县城60余里,郗德育当即备了礼物专程到乔山拜访,二人相见,引为知己,田犏牛毫无保留地把《芦花荡》、《访白袍》的戏路作派一一传授给他,同时把《五雷阵》中孙膑“踏罡布斗”的台架予以示范。经田犏牛的点拨指教,郗德育得了甘肃戏路的精髓,更加名重西北。

“新声社”在兰演出期间,曾邀请秦腔表演艺术家刘立杰来兰献艺三天,郗德育场场不落地仔细观摩刘立杰卓越的演唱艺术。看后他说:“当年我还是娃娃时,刘先生已经成名了,我这次是为了学艺而停戏专来看演出的。”其实,刘立杰先到中山市场(今兰园)看了郗德育的《烙碗记》后,对学生王斌秦、姜望秦说:“郗先生在兰州戏剧界有名望,演戏的确名不虚传啊!”两位艺术家谦虚好学的精神被艺坛传为佳话。民国二十九、三十年(1940—1941),胜利大舞台先后邀请号称京剧“五大名旦”之一的徐碧云、著名红净刘奎官来兰献艺,让郗德育过足了戏瘾,为京剧艺术典雅优美的作派深深折服。

在陇上秦坛,领衔戏苑的须生高魁三元官、张福庆、唐华、李夺山等人作为兰州派秦腔艺术的奠基人,由于过分强调技巧的难度和高度,导致他们的艺术后继乏人,及身而止。郗德育吸取马失前蹄的沉痛教训,以有容乃大的胸襟气度、忍辱负重的精神品质,在深入陇原大地的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逐渐掌握了兰州秦腔提手顿足、亮相扎势追求造型高大、雄威、精干的艺术特点,在讲究好看的同时,并不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而故弄玄虚,塑造角色时力求符合人物的真实身份,踩着生活的尺寸,合着舞台的标准,让程式具有深意,使道具变成台词的一部分。

民国三十三年(1933年)左右,郗德育与徒弟黄致中、“化俗社”毕业生任易俗以及名旦梁培华在河州演出。因任易俗演出拿手戏《黄鹤楼》时对头帽箱官动怒,郗德育息事宁人帮他戴帽时任易俗反而表现得极为不恭,黄致中为此心中不平,借故在任的脸上扎了一刀。闯了大祸的黄致中逃到西安,在“三意社”搭班唱戏期间,学了“三意社”苏哲民演出的独有剧目《苏武牧羊》。黄致中返回兰州演出此剧引起轰动。郗德育看后颇感兴趣,经过一番精心学习改进后挂牌演出,一时剧场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开场锣鼓响过,郗在后台的一句尖板显示了极深的艺术道行。紧接着在处理“汉苏武”的唱腔时更为精到,用拖腔将“汉”与“苏武”分开,以区别朝代与人名,拖腔极尽婉转悠扬,唱出了苏武的悲壮情怀,给人一种深沉、遥远、起伏不平之感。穿戴符合人物身份,显得精干利索,令人叫绝的是他在手中所持的节旌上精心制作了一朵一朵的大白花,一朵白花象征他在北国守节一年,突出了苏武的忠节形象,视觉上给人一种夺目的艺术美感。从此,陕西的《苏武牧羊》,经黄致中的引进,郗德育的创新,成为行家竞相仿效的热门剧目。还有一次,生行名角沈和中演出《详状》,剧中的连贤是一个很不起眼的配角,郗德育主动提出给沈配戏。一般的演员演出此角时极其随意,化妆胡乱涂抹二笔就上场。郗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净面、打底色、画眉一样也不马虎,与别人不同的是在腰间系上板带,脚穿厚底靴,从造型上表现出连贤忠厚、善良的性格。角色的道白不多,却是刻画人物的关键。郗德育口齿清楚,抑扬有致,人物的举止与神态浑然一体,稳健大方,极其美观。观众对他刻画人物的独到和精彩之处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连贤这个无名角色,由于郗德育别出心裁的示范演出,成为老生道白的拿手戏。有人对此感叹不已,俗话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郗德育能以对待主角的态度对待配角,反映了一个艺术家高尚的艺德风范。

范克峻先生曾做过统计,认为郗德育一生能演的戏不下百余部,一部戏包括大小角色,少说也有三万字左右,百部戏也有三百多万字,历史上能通背三百万字书卷的文豪能有几人?对此不禁感慨之:上千年古今传奇中无数人生的悲欢离合无不囊括其中,这些历史人物如何穿戴,如何行事,以及他们的心灵气度,无不通过他的心慕手追而物化,再现为完美的舞台艺术形象。以他的文化涵养之深博,艺术造诣之精湛,而臻于艺术之化境自在情理之中。

从总体上讲,郗德育先生的表演风格比兰州派温文尔雅,比陕西派挺拔矫健,陕、甘不同戏路的剧目他演来均得心应手,因此而深得陕、甘广大观众喜爱。有幸看过郗德育演出的范克峻先生撰文写道:“麻子红先生的嗓音,圆润而浑厚,善于利用共鸣,装饰音很好听,具有中年人和老年人的音质。听其唱,如饮醇酒,韵味隽永。”并对他的表演做了细致的分析,说他很讲究喷口,具有先声夺人、“一腔定太平”之功。如唱《祭关张》的苦音慢板,一口气喷出“满营中”三字,如同瀑布倒泻,气势汹汹,感情激越,催人泪下。演《六部大审》的闵刑部,唱到“恨不得把刺客一声叫喘”,他选定“恨、一、叫”三个字,有间隙地、巧妙地表达了人物愤懑而仇恨的特定情感,纡缓中蕴藏着激越,随心应口,委曲尽情,显得变化莫测。一般人认为秦腔粗犷,弦律急促,唱腔太快,吐字不清。郗德育处理再紧张的唱腔,也能字字透入观众的耳鼓,范克峻先生形容他确有在暴风雨中数珍珠的本领。

郗德育先生的作派舒展洒脱,很讲究造型的优美。一戳一站,一动一转,都要顾到四面八方,要叫人人爱看。他演《炮烙柱》的梅柏,念完上场诗下轿,右手执笏板,左手提袍,亮左靴底,力求尽善尽美,举止洒脱优美,及至梅柏面临死刑时,他运用眼神、鼻翼、面颊、甩发、胡须、水袖、大带、靴底,在起伏舒缓的锣鼓声中,以各种不同的姿态和神色,刻画了极为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如右臂反翻水袖,左手向右捋髯口,站丁字步,两眼向前凝视,展示了愤慨和惆怅的情绪。在静穆的气氛中,树立了一个临大辟而不乱,顶天立地、视死如归的忠烈形象。

郗德育先生就是这样善于融合外形和心劲,举手投足有意无意地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自然随化,神韵天成。

郗德育先生是一代秦腔大师。“黄山归来不看岳”,面对心中只有郗德育的观众,杰出的须生演员萧和顺、耿善民演得再好,据说在郗德育的比照下吃了大亏,一生未能红起来。兰州唱须生的演员黄致中、梁培华、周正俗、孔新成、李智中等,无不拜其门墙而受其熏染。郗德育除了同陈景民、田德年组建“三兴社”外,曾先后在“维新社”、“中兴社”、“云育社”、“新兴社”等搭班演出,足迹遍及陇原大地。他所演的《辕门斩子》、《炮烙柱》、《拜台》、《葫芦峪》、《金沙滩》、《击鼓骂曹》、《草坡答话》、《苏武牧羊》等杰作,成为秦腔艺苑的珍品。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个阴霾的下午,郗德育以一出《紫霄宫》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郗德育离去时,街道两旁站满了送行的老百姓。秦腔是农民大苦中的大乐,郗德育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在为人们演唱。上帝是公平的,劳苦大众痴迷秦腔,是因为秦腔具有超越苦难的能力。生活在艰难困苦中的人们是多么的不幸,但他们却有幸享受了精神上的盛宴。

同类推荐
  •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本书考察了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文化进程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统一关系,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文化前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即:以文化主体和主体文化转变为主要标志的政治文化变革,以商品经济和市场改革为导向的价值重建以及正在进行的以培育大众文化为重要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以此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历史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作简要论析。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古埃及之谜

    古埃及之谜

    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胡夫大金字塔的西南与东北角。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不过,从我们坐着的地方看去,这条想象的对角线如往相反的西南方向延伸,再怎么也不会与第三座金字塔相会,因为第三座的曼卡拉王金字塔坐落在这条延长线稍微偏东的位置上。
  • 中华谚语(第七卷)

    中华谚语(第七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热门推荐
  •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和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分优雅的心情,一种高尚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义殇学堂

    义殇学堂

    凝丹,注灵,魄神,幻化,雷劫,一指成仙,举身修神,至尊无上,万古长存
  • 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本书收录的都是和成长息息相关的励志小故事,每一则小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每一段名人的人生片段细节浓缩了生命的真谛。这些名人的小故事正是一缕温情的阳光,将照耀人性的每一个角落,是一把智慧的钥匙,将打开成功的通道,是一位心心相印的朋友,将和青少年一起提升人生的境界。
  • 孤身男女

    孤身男女

    这是一个平凡的都市男女生活的故事,男主是在城市里面拼搏追求希望,却又有着无数的无奈的人。孤身的男女在这个城市里面相遇相知分离分别,有交集最后又各自走各自的道路,在异乡城市里面拼搏的苦楚和收获。
  • 珍藏的时光:灵武园艺试验场文学作品集

    珍藏的时光:灵武园艺试验场文学作品集

    本书文章以特定时代园艺工人奋斗前行、建设家园为背景题材,记述灵武园艺场的发展历程和业绩。
  • 苍穹独尊

    苍穹独尊

    来自地球的小人物夏远,得到大修者的传承,从此唯我逍遥,苍穹独尊。悠然闲适意,偶作潇洒吟。唯我自在心,随性逍遥行。
  • 盛世长歌

    盛世长歌

    主角的穿越使得历史开始动荡起来,李隆基的兄弟们开始动了心思;他的儿子也等迫不及待的想跳出来;武后朝未远,妃子们心里还是火热的;朝臣们也心思浮动,结党私营;边疆的外族,也想趁火打劫……
  • 比神剧更狗血的是生活

    比神剧更狗血的是生活

    80后女孩舒然家境贫寒,却成长得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大学刚毕业就挑起高家庭重担。在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中,历尽艰辛仍坚持努力,最后终于收获了全世界。
  • 香宋杂记

    香宋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本书练好口才

    一本书练好口才

    在日常交往中,口才总是以人际交往的形态,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各自的愿望和目的,相互接触,相互了解和表达,彼此都需要有一个友好祥和的环境。如果每个人在平时都能讲究礼仪、注重口才,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无疑有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三百六十行,行行要口才。社交的得心应手,求职的轻松过关,推销的业绩倍增,职位的直线上升,谈判的无往不利等都有赖于一张会说话的嘴。西方的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间有一种途径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可,那就是优秀的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