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做事一样,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做的事所带来的利益,所带来的效益等等。说话也一样,说话贵在精,才能使事情更有效率地去解决。
在公共场合讲话,有人的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妄想用语言的触角抓住了每一位听众的心。但值得令人敬佩的是,有的人则把自己的意思浓缩一句话,犹如一粒沉甸甸的石子,在听众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
一次司法学校项目公开讲座,流程是:主持人做为培训中心代表先介绍会议内容而发言, 下一步是总校的校长发表讲话,最后就是总校著名司法教授精彩的讲座。
主持人几句话表述完毕,而到这位校长讲话的时候,开始,大家都被他深深的感动了,大家都打起十二万精神来听他讲话.二十分钟过去了,校和的话差不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但校长滔滔不绝的继续着,现场学员有点不耐烦了,突然有个学员离身而去。三十分钟过去了,校长还在喷着唾沫星子在讲发表激情洋益的讲话,现在现场都有些反感起来,四十分钟过去了,校长还在翻来覆去地讲着同一个道理,大家终于安奈不住了,一下走了一批人,现场工作的同事们急着走来走去,直冒汗。待到校长总算把“演讲”结束的时候,现场差不多走了二分之一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这便是长篇大论把事情搞砸的典型。
曾经有一次,马克·吐温到教堂做礼拜,恰逢一位传教士在搞募捐活动。刚开始,传教士声情并茂地讲述着非洲的苦难生活,希望大家能够伸出友爱之手,帮助那些穷困潦倒的非洲人。马克·吐温听后十分感动,决定等教士讲完了捐出50元。
但是过了十分钟,传教士还在絮絮叨叨地讲个没完。马克·吐温有点儿不耐烦了,心想:看来,待会儿我只能给他捐20元了。
又过了十分钟,传教士还没讲完,马克·吐温生气了,对自己说:待会儿我一分钱也不出,看他能怎么样。
终于,半个小时后,传教士讲完了。当他拿起钵子挨个向听众募捐时,思无可忍的马克·吐温不但一分钱没掏,反而从钵子里拿走了两块钱。
这就如一位妈妈三番五次地对孩子说“你要爱干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快点把屋子收拾干净,被子叠整齐。”而孩子却将妈妈的话当作耳边风一样,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刺激过多、过强、过久,已经超过了可以承受的合理限度,从而引起心理上的不耐烦或者是反抗的情绪,使得事物朝着相反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如果希望自己的说服能够多快好省地发挥效用,就不要采取简单的重复、重复、再重复,而是要灵活机动地换个角度或者换种说法,把对方的厌烦、逆反心理降到最低。到那时,你也许就能真正体验到“一语千金”的魅力。
达人悟语
说服他人,最关键的就是说话一语中的,言辞鞭辟入里,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唠叨。因为现在是个注重时间和效率的时代,没有人肯花太多的时间去听别人乏味的说教。
说话办事要避免急于求成
现代社会一切都变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变越快,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大潮,接着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工具被制造出来,于是人们便一站一站地奔个不停。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人心态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大家都太急于求名,急于求利,急于求成。总言之,太急功近利。
急切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根本道理,就是急功近利。人一旦陷入急功近利,一定会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境况,盲从世俗,胸无大志,心胸狭窄,认为吃好穿好玩好便就是好。而为了吃好穿好玩好,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廉耻,成天绞尽脑汁,时刻伺机取巧。结果搞得自己整天大汗淋漓,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可最后什么也没捞到,什么也没享受到。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越是急功近利的人,越难得到功利;越是不顾廉耻的人,越难得到快乐。
一个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用以滋润每一个细胞,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
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而另一棵树同样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
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而且自己也因此而累弯了腰。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终于用斧头将它砍倒,当柴烧了。
急于求成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就像那颗最后被砍去当柴烧的果树一样。既然无功无利无幸福无快乐,为什么还要急功近利呢?人活着,就是要创造美好,如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家庭,美好的社会,美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宝贵的生命对人只有一次,一次性的生命旅程如何行进,大概是人类诞生以来的第一个不解之谜。我们可以设计生活,并为生活而奔波;我们可以设计人生,并为人生而努力。但生活只是对生命的维持和延续,人生只是对生命的储存和安放,当生命的全部在生活和人生中产生震撼、发光发热的时候,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才体现于生命的全部。生命的全部以旅程计算,每一程都不能虚度,每一程都不能耽误,每一程都不能留有空白,这样,回忆往昔的时候,你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缺衣少食而羞愧。所以我们不妨放远眼光,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
说话办事,对方能不能答应你的要求,能不能全力帮助你高效率地把事情办成功,不是急功近利就能做到的。相反,那些总是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循序渐进办事的人,却总能达成愿望。
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弗利特曼和弗利哲两位教授,曾同学校附近一位家庭主妇巴特太太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打了个电话给她:“这儿时加州消费者联谊会,为具体了解消费者之实况,我们想请教几个关于家庭用品的问题。”
“好吧,请问吧!”
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两个例如府上使用哪一种肥皂等简单问题。当然,这个电话,不仅仅只是打给了巴特太太。
过了几天,他们又打电话了:“对不起,又打扰你,现在,为了扩大调查,这两天将有五六位调查员到府上当面请教,希望你多多支持这件事。”
这实在是件不好办的事,但却被同意了。因此,说话办事,只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慢慢跟进,就会有实现的可能。
很多人说话办事心急火燎,巴不得所有人马上就着手办。结果,对方仅一两天没什么动静,百年沉不住气了,一催再催,最后得罪了所有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都要为自己做打算。既然有求于人,就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否则不但办不成事,还伤害感情。
达人悟语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人们在不耐烦时,往往容易变得粗鲁无礼,固执己见,而使人觉得难以相处。要知道,当一个人因急于求成而失去耐心的时候,同时也就失去了促成事情成功的机会。
懂得与人商量,办事效率才会高
每个人都具有或强或弱的逆反心理,尤其不愿意接受别人强硬的话。为官者对部属以呵斥的口气发号施令,虽然暂时能征服对方,但对方的内心是抵抗的、反感的,只不过迫于权力等等什么压力才屈从了。所以,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才是最佳的方法。
苦味的药丸大多裹着一层糖衣,使人先感到甜味,容易一口吞下肚子里去。药物进入肠胃,药性发生效用,疾病也就好了。你在要求别人做某件事时,与人好好商量,使人先尝一些甜味,然后,你再命令他做事,即使是对方觉得委屈的事,人家也会接受。
如果想要别人遵照你的意思去做事情,总应该用商量的口气。“我要你这样那样做。”“你应该这样做,”不可这样用命令的口气说话,而要用商量的口气说:“你看这样做好不好呢?”假使在一个盛夏的中午,一群工人正在休息,一位监工走上去把大家臭骂一顿,说拿了工钱坐着不做工是不对的。工人们怕监工,当然立刻站起来去工作了,可是当监工一走,他们便又停手了,这是肯定无疑的。因为那位监工不了解人们的心理,用一种强硬的态度,反而使人们产生了逆反心理,更要与你作对。如果那位监工上前和颜悦色地说:“天气真是热死人,坐着休息还是不断地流汗,这怎么办?朋友,现在工作任务紧,我们忍耐一下赶一赶好吗?我们早点干好,早点回去洗一个澡,怎么样?”我想,工人们听到这话,一定忍着酷暑去工作的。
会有谁不喜欢温柔的话呢?小洛克菲勒深明此理,他就是一个善于与人商量的人。1915年,小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当时,发生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激烈的罢工,并且持续达两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燃料钢铁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负责管理这家公司。由于群情激愤,公司的财产遭受破坏,军队前来镇压,因而造成了流血事件,不少罢工工人被射杀。
那样的情况,可说是民怨沸腾。小洛克菲勒后来却赢得了罢工工人的信服。小洛克菲勒是个有平民思想的人,花了好几个星期结交工人朋友,并向罢工者代表们发表了一次充满人情味的演说。那次演说可称之不朽,它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誉。他的演说始终是以诚恳的商量的口气:
“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公司的员工代表见面,还有公司行政人员。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由于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整个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还拜访了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了面,大家谈得很开心,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因而今天我站在这里,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由于这个会议是由资方和劳工代表所组成的,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虽然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感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代表了资方和劳工。”
多么出色而感人的演说,这可能是化敌为友的最恰当的表现形式之一,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的是另一种强硬的态度,与矿工们争得面红耳赤,用不堪入耳的话骂他们,或用话暗示错在他们,用各种理由证明矿工的不是,那会是什么结果呢?可想而知,只会招来更多的怨恨和暴行。
商量并不是妥协,而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作为一个上司,要学会摆脱颐指气使的命令和吆喝,而是学会用商量的语气。这样的话,管理者才能得到被管理者的拥戴,这样的和颜悦色也才会带来更高的办事效率。
达人悟语
在职场中,领导者要明白,作为管理者的重点是怎样团结下属,让他们心甘情愿替我们办事,而不是用耀武扬威体现自己的领导地位。当一个人学会尊重他人的时候,就懂得运用商量去提高办事效率了。
“谎言”说到位,也能巧办事
很多时候,编造出的“真实”未必就是让人们深恶痛绝的东西,相反谎言由于经过周密思考和精雕细琢,往往更有可信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你的谎言合乎情理,就比真诚更能打动人,更能促成一件事情的成功。
1.要编得合情合理,让对方真假难辨
在你编造某种真实的时候,要尽量显得合情合理,不能与现实生活的差距过大。要编得大致符合当时、当地、当事人的实际情况。
在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对你抱有某种程度的戒备与警惕,对你所说的一切也会本能地产生怀疑。这就更需要在编造时,在合理上下些工夫。有时,不妨来一点真真假假,造成一种虚虚实实的混沌局面。这时,对手的知觉是“实亦实,虚亦实”。于是,也就自然而然地相信你编造的全部内容,而落入圈套。
2.表达要疏而不漏,态度诚恳
表达形式是言语。同时,应当辅以情感、神态、动作、语调等的帮助,对手对你所编造内容的接受程度,取决于对你表达的感知与理解的深浅。自己的表达越明晰、越确切、越执着、越有诱惑力,对手的感知与理解力就越强,从而,导致其产生错觉的概率也越高。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孙刘联合抗曹,在劝说周瑜时,便编造出“曹操征伐江南,是为了得到二乔”之说。而为使周瑜深信不疑,其示意就相当细致周密,先是将曹植《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虫带虫东”,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巧妙地移与二乔。激起周瑜大怒后,又佯作惶恐之状,连称:“失口乱言,死罪,死罪!”之后,又故意劝他“事须三思,免致后悔”。这样才巩固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