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要获得人们的信用,除了一个人人格方面的基础外,还需要实际的行动。任何一个人在刚跨入社会做事时,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立即就能得到别人的信用。他必须运用所有力量,在财力上建立坚固的基础,在事业上获得发展、有所成就。然后,他那优良的品行、美好的人格总会被他人发现,总会使人对他产生完全的信任。他也必定能走上成功之路。我们杂志社外派去采访社会名人的记者最在意的倒不是那个成功者的生意是否兴隆,进账是否多;他们最注意的往往是那个人是否还在不断进步,他的品格是否端正,他的习惯是否良好,以及他创业成功的历史、他的奋斗过程。”
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越是细小的事情,越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你向人借钱后,到了约定的日子仍没去还钱,你随口说过几天再说吧。对方如果稍有判断力,他定可以看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信用状况又是怎样。
尽管有些人平日为人的确诚实可靠,但他们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对任何事情都太马虎,这样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信用丧失。比如,他们明明在银行里存款数额已经很少,却还是开出了一张超额的支票,结果害得收款的人到银行去碰壁。如果这样做生意,那么他的一切信用将最终破产。一个精明强干的商人做起事来总是很迅速、敏捷,从不显露出拖拖拉拉、行动迟缓的样子,这就是他们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他们订立合同后从不违约,也决不开出空头支票。他们知道,无论是树立信用、还是生意成功都需要小心谨慎,否则,一旦信用丧失,生意必将失败。
要获得他人的信任,除了要有正直诚实的品格外,还要有敏捷、正确的做事习惯。即使是一个资本雄厚的人,如果做事优柔寡断,头脑不清,缺乏敏捷的手腕和果断的决策能力,那么他的信用仍然维持不住。而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别人愿意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愿再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
如果一个人想使自己的信用破产,那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即使你多年来一直有诚实守信的历史,但你从今日开始只要变得糊涂起来,不再把事情放在心上,丢三落四,错误不断,这种情况过不了多久,就再也没一个人会来信任你了。
7.4诚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创业其实很简单。用别人的钱赚钱,是获得巨额财富的好方法。富兰克林、尼克森、希尔顿都是用的这个方法。如果你已很有钱,同样的方法依然适用。
威廉·尼克森说:“百万富翁几乎都负债累累。”他运用别人的钱和余暇的时间投资房地产,把1000美元变成了300万美元。
富兰克林在“给年轻企业家的信”中说:“钱是多产的,具有生产和再生产的特性,自然生生不息。钱生钱,利滚利。”想要“用别人的钱”的大前提是:你的行为必须是正当、诚实、守信用,绝不违背道德良知。同时,要做优惠的回馈。人无信不立,诚实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美德。诚实比人的任何其他品质更能深刻地表达人的内心。
希尔顿以诚信经营的好名声为担保品,贷到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在许多大机场附近建造了附有停车位的豪华旅店。
包玉刚有一次急需筹集一笔巨款,他约了两位银行家共进早餐。席间,包玉刚单刀直入地请求他们贷给他15亿元现金,而他们居然连原因都没问,便一口答应了下来。这就是包玉刚做生意讲信誉的结果,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向你借,也一定能按时还钱,绝不会拖三拉四。
缺乏诚信的人,即使花言巧语,也会被人识破。诚信是所有事业成功的基础。
恪守诚信的卡内基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电报局工作时,有一回他的老板斯考特建议他买下一家快运公司的股票,一共10股,恰好是500美元,红利是每股1美元。卡内基感到十分为难,因为那时候他的父亲刚刚去世,家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而且,他还要支付房费。如此沉重的负担,哪里还有闲钱去购买股票呢?对斯考特先生的好意,卡内基只得婉言回绝。这令斯考特极为失望,他说:“好,我先替你垫上好了,好歹你也要把它买下来。”卡内基不好再推辞,便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斯考特沮丧地对卡内基说:“对不起,人家非要卖600美元不可,你还买吗?”固执的卡内基此时却来了劲:“买。你先代我付出600美元吧。”他写了一张610美元的借据给斯考特,并答应在5个月后还清借款600美元及利息10美元。
接下来的几个月,卡内基和母亲省吃俭用,终于还掉200美元,可剩下的410美元仍然没有着落。为了让儿子能按期归还借款,卡内基的母亲不辞劳苦,乘船来到俄亥俄州的东利物浦,以住宅作抵押,向自己的兄弟借了400美元。
又过了不久,一封写着“安德鲁·卡内基先生收”的信寄到了卡内基的手里,他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张10美元的支票,是他购买的10股股票的红利。卡内基毫不犹豫地将这10美元连同母亲借得的400美元一起还给了斯考特先生。他现在感到一身轻松,因为他如约还清了借款,终于从债务的重压下解脱了出来。
记住,诚信可以使一个人由贫穷变为富有。不要为一时的资金周转不开而发愁,要明白你的诚信就是你最大的财富。
7.5信任是生存的重要条件
枯死的淘金者
两个淘金人在起伏的沙海中迷失了道路。白天炎炎的烈日,夜里透骨的寒冷,不仅耗尽了他们的食物与淡水,也消耗了他们的精神与体力。肩上沉重的金子使他们疲惫的身躯变得极度虚弱,但横亘在面前的依然是那一望无垠的沙海。
随着时间的流逝,淘金人的信念开始动摇。尽管金子的沉重增加了他们行走的困难,他们也知道因此会被夺去生命,但他们仍然舍不得那诱人的灿灿金色。因为,正是为了那些金子,他们才选择了这条人迹罕至的险途。
就在他们百般绝望的时候,淘金人遇到了一个穿越沙漠的当地人,但当地人已没有食物和水送给他们。可他告诉淘金者说,只要跟着他走,他会带他们走出沙漠的,因为他已穿越沙漠无数次。
经过反复权衡,两个淘金者中只有一个肯与当地人同行,而另一个却怎么也不相信当地人的话,坚持留了下来。后来,当地人带着那个淘金者走出了沙漠,而那个留下来的人,就在那硕风浩浩的沙漠中耗尽了生命。直到很久很久之后,一支驼队才在流动的沙丘中,发现了他早已干枯的尸体。因为黄金的重负,淘金人的一大半身体深深地陷进了沙里。
我们已经习惯了邻居猜疑的目光;我们已经认可了危难中的旁观和冷漠;我们理所当然地对来客反复地验明正身;我们更习惯了买东西时售货员仔细地检验钞票的真伪,而我们自己不厌其烦地查明货色的真假的场景;甚至,在发薪水的时候,面对刚刚从银行提出的钞票,我们也会下意识地揉搓一下,听听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