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2900000044

第44章 挥之不去的怆然

为韩国苏秉锡君作

尽管我不愿,但我不能不写下这篇文字,在这平常的年代,为一位异国年轻人的不幸死去。和平的日子少有壮烈的死亡,因此人们也就习惯了死亡。但现在,我却无法遏制我的伤感,为这位值得纪念的普通青年。

1995年6月20日,我接到一封寄自汉城的信。信很短,全文如下:

老师、师母:

你们好。我是苏秉锡的太太,叫申浩祯。一直没给你们写信,真不好意思。你们的信,我念给我先生听,他受感动了。他平常很喜欢谢老师和师母。他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终于上天国了。就是6月3日的下午。

他一直信主耶稣基督。他不觉得不安,相信自己死了以后,会去神的国。我很感谢神,神赐给我平安。所以我和孩子生活过得挺好。

真感谢你们的关怀,我不会忘记的。我现在还没决定是继续读书,或者干其他什么。如果再去北京,我们会再见面的。谢老师,您身体怎么样?师母的胃病有好转吗?师母!请你好好照顾身体。愿主耶稣保佑你们两位,神的平安与你们同在!

这封信确定无疑,尽管我希望它不真实。但事实却百倍无情:这位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韩国青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苏秉锡是我的一位外国博士生。为了考取这所他所向往的大学,他已在中国先后住了3年。第一年他在北大校外租了房子做自由的研修生,同时准备应考。次年考试,成绩不错,但因名额所限未能入学。但他不折不挠,以坚韧的精神迎接第二次考试,终于成为攻读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位韩国博士。事后我得知,在此期间,正是他新婚妻子怀孕生产的紧张时刻,但他仍然以极大的专心在燕园“安营扎寨”,直至达到目的。1994年是苏秉锡事业有了眉目的年份。他的妻子申浩祯也被北大录取而成为中文系的留学生。正是那年暑假,他带着成功的喜悦,携刚出生的孩子举家迁到北京。一套中国式的单元房子,雇了一名保姆看管孩子,正是夫妻二人可以用功上进的时刻,恶意的命运便盯上了这对经过艰难困苦而终于拥有机会的年轻人。

记得苏秉锡说过他胃不好。但他不以为意,仍然全身心的投入于他的追求。他因自己的疾病而惦记着师母的胃疾。他曾建议由他陪同师母去中日友好医院检查,又亲自去药店买了许多药。他总是记着别人,而总是不考虑自己。如同往常一样,他参加导师组织的课堂讨论,完成布置的各种作业,直至病重归国。

其实,也就是这个期间,就是他考取北大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他病情急速发展而濒临绝境。而他依然不与同学、也不与老师说到自己的病。1995年1月底,学校放假,快到春节了,苏秉锡来电话,说要带妻子及孩子回国,前来辞行。我等他至中午12点,一贯守时的他竟不见来。苏秉锡来到的时候,我已午休。他不许叫醒我,留下三箱水果,便走了。他告诉家人说,因他的胃病,医生建议他回国治疗,“也许下学期不能回来了”。这是苏秉锡最后一次找我,而我却未能最后一次见他。

寒假结束了,新的一个学期开始了,苏秉锡果然不能返校。他的妻子来京办休学手续,申浩祯告我,苏在京时已有确诊,现正在汉城医院接受治疗,已有腹水,正是胃癌晚期。我在她写的休学一年的申请书上签了字。我心情沉重。我知道他也许竟不能回到中国,但还是希望出现奇迹,我甚至希望精神力量能创造生命的转机。我强忍那种无可挽回的悲怆,写下了如下一封申浩祯开头提到的、在苏秉锡弥留时节读给他的信:

秉锡君:

小申返校,谈到你的病情,我们很是挂念。那曰你来辞行,我巳午睡。你不让叫醒我,这令我非常感动。其实,我起来和你谈谈,也许有好处。你把病情向我们隐瞒了,其实不该,我们应当尽一切努力帮助你。

生病是常有的事,生大病也难免,重要的是人如何对待它。我曾给一位博士生(你认识的)写过字:“沉着、坚定、向命运抗争。”他患的也是癌症,他战胜了死亡,此后,工作得很有成绩。现在我也把这话送给你。我们在北京一一在你热爱的中国大地上,向上天祈祷,让它,你信上帝吗?总之,让神保佑你。

我们为你祝福。中国人常说,“好人一生平安”。你是一位很好的人,你应当有好命运。

我期待着你战胜疾病,回到北大,回到我们身边。中国和韩国的文化交流,你作为第一名研读中国当代文学的韩国博士生,我们对你怀有殷切的希望。在治病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我们会尽力帮助你,祝你胜利和成功。

你的中国老师1995年2月160于北京

这封信,信中的这些话,都是真实的一一当然我们都隐匿去真正的悲痛——然而,死亡也是真实的。命运不顾你的抗议,肆意施暴于希望并声称是坚强、实际却异常脆弱的生命。而且,最后把它置于死地也是真实的。一个顽强的生命终于化为虛无,化为了此刻我笔下的这一缕驱之不去的哀愁。哀愁是沉重的,它不仅属于失去亲人的申浩祯,属于失去学生的我,而且属于众生,属于永恒。

我身边聚集着这样一些坚定的青年。他们在艰难中奋斗,有一种肃穆和崇高的志愿。物质的贫乏并不能夺去精神的富有。在四周习以为常的世俗和庸常的氛围中,他们坚持着一方净土。他们谈论受到嘲谑的“古老”话题,当然也谈论新鲜的、甚而是陌生的题目。他们使用着平易通俗,有时也生涩和僻奥的概念。尽管老师要求他们力戒喧嚣和浮躁而力求切实,但往往不乏腾云驾雾的奇思异想。然而,也就是在这里,也许竟触及了当代一些敏感的神经,也许更大的意义却在于它保留了当世罕有的那份纯净和执著。

然而,死亡却濒临于此,顽症和恶疾威胁着这一片神圣的孤岛,他们总是与悲苦为邻。如今,那恶魔的巨掌却伸向了异国前来求知的年轻 人。冥冥之中的那一只黑手捉弄这一棵棵“脆弱的芦苇”的居心毫无遮掩,它肆虐于最无防护能力的一群。而且这种肆虐往往不是在他们追求和困扰的时候,而是当他们梦想求真、追求达于至境之时。欢乐在别处。欢乐属于那些财富和权力的拥有者,而悲哀却留在了此时、此刻、此地!

苏秉锡,1959年8月18日生于汉城京畿道安城郡。1987年毕业于高丽大学中文系,1989年获该校中文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赴台湾淡江大学进修。1993年至1卯4年在北京大学进修。1994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5年6月3日病逝于汉城。

(原载)996年4月12日《济南日报》随笔版)

同类推荐
  •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本书以“两浙”地域文化视角来探讨“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联,目的是要努力地揭示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浙”作家为什么会整体性地崛起的文化根源,并试图结合文化原型和母文化的孕育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等特点,探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发展中的思想理念、价值建构、心路历程、精神轨迹和艺术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为中国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确立他们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本书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 低调(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低调(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周涛所著的《低调/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精选“文坛奇才”“新疆名片”周涛的散文,既收《莫提娘》、《李双江轶事》和《申怡敏上边防》等名篇,又囊近期佳作,经典性与时代性兼具。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残局

    残局

    《残局》系梅承鼎从他一千多篇小小说中精选出来的几十篇精品文集。作者以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去勾勒时下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热门推荐
  • 找人办事有方法

    找人办事有方法

    人的谋求生存与发展,所要依靠的有两种能力,一种是专业技术能力,一种是在社会上的办事能力。提高办事能力就能提高生存质量,办事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本书讲述了该如何去编织自己广阔的人脉,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何与人交往,从而使自己可以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办好每一件事。
  • 天上掉下大麻烦

    天上掉下大麻烦

    他随着一场“宝雨”出生,但他一睡就是十年。世界因他的出现达到跨世纪的发展,十年后他醒了。如今的世界经过这十年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醒来的他“疯狂”的学习这个世界的知识,最后把目光定格到娱乐圈……
  • 绝色锋华:邪妃

    绝色锋华:邪妃

    她本是现代的半吊子挂鬼天师,因为抓错鬼搞乱了地府的人员流动,被丢去穿越。这是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将门世家的废物三小姐惹是生非,不学无术,逃学爬墙摔死,再次醒来,她将彻底改变。什么惹是生非,都是被人陷害的。什么不学无术,纯粹是没有天赋。不过现在都不一样了,她要改变过去,做万人瞩目的天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惜这个世界上得罪她的人太多,那么就一一的讨回吧!她有个护短的爷爷,有个聪明的弟弟,有只自卑的魔兽,有个威武的心上人。
  • 猎狐

    猎狐

    宋文很幸运,却又很不幸。当他以为自己能自由自在的过着日子的时候,却总是一次次卷入意外的案子中去,相当个吃拿卡要的小片警却往往屡破奇案,想要向上爬却总被人踹到谷底,到底是上天的安排,还是有人刻意为之?
  • 是非曲直你无奈

    是非曲直你无奈

    生活在21世纪的六六成为世界的宅男中的一个,他的思想带给了世界一股新风,就像19世纪马克思带给了人们社会主义,网络成为连接大众的渠道。你想表达的是非曲直是让你没有勇气去透露的,而本书带给你的不是闲暇时刻读小说打发世界,而是你对生命的真正认识,而我作者敢于表达。只有死过的人才配拥有对生命的认知吗?一切都是错的。胆小怕死的人才懂得生命。
  • 神荒纪

    神荒纪

    修炼之途,凭造化之根骨,纳天地之元气,筑根基,抱元丹,修元神,证得大道!贫苦少年顾尘,为心中执念,一步步羽化成仙,证道长生……“人生在世,有仇必报!”被逐出宗门的少年,蓦然转身,随后将宗门灭了个通透。踏宗门十万弟众,凌九脉绝顶之峰。待从头,谈笑灰飞烟灭!“我等了这么久,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一定会亲手拿回来!”————————超越永生之障,而又凌驾于九天之上,是为《神荒》!
  • 误惹校园拽公主

    误惹校园拽公主

    一个帅气冷漠的男生转到一个贵族学院,刚进校园就惹上了一个拽公主,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
  • 漂在东莞十八年

    漂在东莞十八年

    《漂在东莞十八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打工题材作品,在社会上颇受好评,凡看过此书的作者,均以为深入人心,写的是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沧桑史,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一部历史写照。
  • 凰臣

    凰臣

    ”愿为敌,愿为友,不能为妻,为妾!“——言溯人下人,人上人,其实,只差了一字
  • 单眼重瞳少年的阳判人生

    单眼重瞳少年的阳判人生

    我是一个重瞳人!双眼重瞳?不不,其实是一只眼重瞳罢了,不过除了重瞳之外,我还是一个隐藏在腐败社会中的阳判!你问我什么是阳判?呵呵,如果我告诉你,这是我在梦中获得的一种职业你信么?这是一种人鬼神都畏惧的职业,一种不受人间约束,不受阴间欢迎,不受神界喜爱的职业!你有没有兴趣来听听我的故事?关于我的阳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