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8100000007

第7章 有谁风雪看梅花(1)

唯有葵花向日开

客中初夏

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山水诗是诗人精神风骨的写照,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独钓寒江,傲视风雪,坐成一尊雕像,展示万古风流;山水诗是诗人美好理想的暗示,如王维《山居秋暝》(节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静观松月,耳听清流,乐见山民安居,歌吟世外桃源;山水诗也是诗人信念操守的含蓄表达,是诗人生命意志的沉静宣泄。宋代诗人、政治家司马光的小诗《客中初夏》,描绘初夏秀丽风光,隐含人生志趣操守,情景交融,物理兼蓄,堪称怡情悦志、启迪人生的山水佳构。四月初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雨过晴和,万物空明。诗人的居所面对南山,静默无语。悠闲的诗人推开窗户,极目远眺,阴晴变化历历分明,绿水青山如诗如画。雨转天晴,空气清新,呼吸也清爽;天气和暖,晴空万里,心神也畅快。尤其是那扇迎山而开的窗户,简直就是一架画框,纳山水万千于一室之内,见流风气韵于咫尺之间。山清水秀,秀美如画,扑面而来,赏心悦目。

王安石诗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诗人打开窗户,看到的是水田漠漠,青山隐隐,而且,青山有意,翠色迷人!杜甫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同样是以窗为观察点,远眺西岭千秋积雪,近观东吴万里船只,气象恢宏,境界壮阔。

可见“窗”作为框景艺术的重要载体,无论在诗中还是画里均有独特韵味和情趣。司马光的诗中,透过南窗可见青山秀丽,天气晴明,更见诗人心旷神怡,精神焕发。初夏的风光,不是烈日炎炎,酷热难当,不是挥扇取凉,喝茶去暑;而是一山青翠,一山生机,而是一天清明,一天欢悦。诗人心中自有一片风景,诗人心态绝对积极乐观。

风景灿烂人的心灵,乐观感染人的心态,品读诗歌一、二两句,我们和诗人一道欣赏到了一幅秀美亮丽的风景画,我们更体会到了诗人开朗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描写比较含蓄,情思比较隐晦,转入诗歌三、四两句,就可以看出诗人之意不在赏景,而在言志。

诗咏情,歌言志,诗歌是情感的艺术,也是心灵的呼唤。情志一体,景物相融。诗人看到春尽夏来,时光飞逝,因风起舞的片片柳絮无影无踪,只有那一棵棵躯干挺拔的葵花,紧紧向着太阳倾斜。柳絮和葵花相对比,蕴藏含深,耐人寻味。柳絮随风起舞,无根无底,漂泊不定;向日葵坚强挺拔,不折不挠,一心向日。前者象征与世沉浮、同流合污之徒;后者象征忠贞不渝、信念如山之士。

文天祥诗云“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忠肝义胆,可歌可泣,爱国浩气,长存天地。苏武牧羊,历尽千辛万苦,恪守信念不变,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屑敌人的凶残暴戾,堂堂正正,铁骨铮铮,捍卫了人格操守,捍卫了大汉尊严。司马迁挫而弥坚,辱而更勇,发愤著书,功盖千秋,信念如山,意志如铁……凡此种种,都是“向日葵”精神的生动诠释啊!

诗人呢,为官朝廷,反对王安石变法,几经挫折磨难,退居洛阳时,仍不改心志节操,不与政敌同流,忠贞之志弥坚,这就是诗人心中的“向日葵精神”。一心向日,不改志节,忠义爱君,岿然不动。另外,还要注意诗中“柳絮”这个意象,其用有典,东晋女诗人谢道韫诗云“末若柳絮因风起”(参见《世说新语》),诗人引用典故,用“更无”断然否定,表明作为政治家的司马光赏的不是风花雪月、浪漫风雅,他欣赏的是磊落之气、忠义之节,而且心中“唯有”此节此气,再无其他花柳草木,可见胸怀气度和生命意志,的确非同寻常。

笔者喜欢向日葵由来已久,自小生活在乡下,整天混迹于山峦田园之间,总感觉到向日葵躯干硬朗,高大挺拔,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远不是一般花花草草所能媲美的。特别是它生性向日,决不苟且,更是让人惊奇、感佩。及至长大,读了一些诗词歌赋,更觉得这种一心向日、永不褪色的精神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笔者想,今天这个繁华喧嚣、急功近利的社会,有太多的诱惑和陷阱,有太多的软弱和怯懦,也有太多的空虚和无聊。的确需要呼唤一种坚忍顽强、心志不改的向日葵精神;需要坚守一种如山信念,如铁风骨。向日葵是司马光心中的火把,照亮诗人的内心,引领诗人前进,也必将照亮读者的人生,引领人们前进。

一年好景君须记

赠刘景文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有一个朋友,名叫刘景文,名季孙,开封祥符人,曾任两浙兵马都监。苏轼很器重他,举荐他为隰州(今山西隰县)知州。朋友之交,贵在知心知音,志同道合,苏轼很了解这位朋友,曾写此诗勉励朋友。

送朋友一片风景,让朋友从风景中读到坚强和无畏;送朋友一片真诚,让朋友从真诚中懂得珍惜和坚守。

写作这首诗的时间大概应该是深秋或初冬时节。诗人和朋友一道出游。本来,天朗气清,山寒水瘦,似乎也没有什么风景可观,但是,敏感的苏轼毕竟发现了万物萧索中的别样精彩。荷花谢尽,荷叶凋零,再也看不见圆如车盖、片片相叠的荷叶;菊花枯萎,光色暗淡,但是还有凌寒傲霜、英勇无畏的残枝。荷、菊相比,同遭严寒秋霜拷打,同遇瑟瑟秋风侵袭,一个落花流水,风光不再;一个坚劲挺拔,突兀天地。

诗人精描细绘荷菊风景,用心并不在于让朋友领略风景之美,而是希望朋友从中读出一种人生风范,读出一种意志品格。人生也会遭遇严寒秋霜,坎坷不幸,是像荷花那样萎地成泥,粉骨碎身,还是像秋菊那样凌风傲霜,不屈不挠呢?当然是后者,朋友总是志趣相投、品性相通的,志节激励志节,操守鼓舞操守,我们相信苏轼的坚强和自信,我们也相信刘景文的志节和操守,风景就在眼前,精神就在心中。两个朋友,分享严寒秋霜的冷峻无情,也分享秋菊残枝的英勇无畏。

注意诗句中两个副词“已”“犹”,很有韵味。前者表示过去完成时态,暗示荷花花谢叶败,荡然无存,它们经受不住秋寒风霜摧残,早就不堪一击;后者意为“仍然”“还是”,表明菊花花败枝存,不畏严寒,顽强抗争,自有铁骨风范,诗人钦佩感动,由衷歌咏。

诗人还放开眼光,拓展思维,提醒朋友,要看得更远更深,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观,您可要记住了,就是这橙子黄、橘子绿的时节。此番劝导,可作两种理解,一是字面来看,似赞实惜,曲尽其妙。橙子金黄,橘子碧绿,正逢其时,风光最美,早前看不到,过时会消逝,刚好这个时节,你我有幸大饱眼福!在一般文人心中、笔下不会成为风景的东西,经过苏轼诗心点化,竟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不能不佩服诗人的眼光和用心:记住灿烂的风景,珍惜风景的灿烂。

二是深层而论,寓志于景,寓理于物。为什么要劝告朋友记住一片美丽风景呢?纯粹是风景吗?其实不然,橙黄橘绿,生机勃勃,丰收在望,农民收获的是累累硕果,诗人收获的是沉沉思考,人生不也有一个春秋代序、时节推移的过程吗?正当盛年,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才华卓绝,正可大展宏图,建功立业啊!这个时节不能错过,错过就再也不会回来。因此,“一年好景君须记”,“须”是“必须”“一定”的意思,可以看出诗人的体会之深和劝诫之切。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少年。其实,对于不同的人生来说,各有侧重,各有考虑,正当盛年当然是那些大志有为、大展宏图的人们的黄金时段。“正是……时”这种表达提醒朋友,懂得珍惜,奋发进取,切勿错过。

唐代诗人韩愈写过一首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从主观上讲,韩诗侧重于写景状物;苏诗侧重于抒情言志。韩诗意在抒发对京都早春的喜爱、赞美之情;苏诗意在劝勉朋友积极奋进,英勇无畏。韩诗写早春之景,生机勃勃,清新可喜;苏轼写秋冬之景,惨淡萧索,不乏生机。韩诗体现了唐诗以情韵取胜的特点;苏诗体现了宋诗以议论见长的特色。两诗各尽其妙,各臻其美,对照参赏,乐趣多多。

清明时节好风光

清明

陈与义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读陈与义的这首诗,我马上想起当今流行的两句话: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钟升起,但是你可以决定几点钟起床;你不能改变天气,但是你可以改变心情。是的,诗歌告诉我们,清明并不是一味的忧愁苦恨、伤感连连,清明也有风光明丽、引人入胜之处;人生并不一定要叹老嗟病,也可以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欣赏生活的美丽风光。

这首诗带给我们一份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你看,诗人自称“病夫”,应该是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了吧,而且病情不轻,体质虚弱,以致整天不能外出活动,只能端坐高堂,静心休养;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却惊奇地看到,诗人一点也不悲观沮丧,一点也不颓靡低落,他对美丽的清明风光,对多姿多彩的世俗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憧憬。独自静坐高堂,张耳聆听市井之声,那些欢乐随风吹来,那些烦恼随风飘散。张眼欣赏窗外风光,帘外的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染红了天空,微风中的杨柳,婀娜多姿,百般娇媚,满目诗意满室生辉啊!诗人看得很专注,很投入,他用深情的目光护送夕阳落山,直至消失在遥远的天边;他用多情的诗心感受杨柳风采,记录下多姿多彩的娇媚。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夜色;他沉浸在美好的风景中,沉浸在诗意的快乐里。

清明是一个令人伤感、令人悲痛的节日,杜牧早就给清明定过调“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般的老迈多病之人更容易感时伤身,叹老嗟病,可是你看,诗人全然不是这样,他有滋有味地体味世俗的欢乐,兴致勃勃地欣赏清明的风光,他心里清明,眼里清明,人生态度、胸襟心怀亦很清明,面对生活,多灾多难,坎坷不幸,不可消极沉沦,不可灰心丧气,而要积极正视,坦然应对,保持一种昂扬奋发的心态,用快乐驱散郁闷,用美好代替不幸,人生清明,人心通达啊!

这首诗歌也带给我们一幅幅优美迷人的图画,令人流连,令人沉醉。春风卷地,市井留声,何等朴实、亲切,何等欢快、清新。人生不就是这样吗?世俗一点,快乐就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家长里短,生老病死,只要自自然然,平平淡淡,坦然应对,处之泰然,用心生活,用心体会。这就是一种快乐,这就是一份充实。

诗人特别用一个“抛”字来描写市井之声,看起来有点反常,其实暗藏机趣。声可闻而不可视,以“抛”状声,犹言风送喧嚣,神采飞扬,形象可睹,画面直观,让读者在聆听欢快之声的同时,脑海(或眼前)浮现世俗生活的种种热闹场面,此字沟通了视听感觉,增添了诗意韵味。

卷帘而望,夕阳缓缓西沉,余晖静静斜照,杨柳迎风而舞,婀娜多姿,都是风景,都有诗意。诗人表达“一帘晚日”恰似“一帘幽梦”,超常搭配,极富韵味。“一帘”,一则见满窗生辉,轻盈灿烂;二则显余霞退去,依依不舍,似乎日为帘笼,日为人拥,依依相送,难舍难分,诗人看“尽”日落,看“尽”霞退,几多深情凝聚其间。换成“一轮晚日”则毫无诗情画意,索然寡味。风生柳舞,千姿百态,诗人说是“百媚生”,空灵活脱,浓情四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女子,顾盼生辉,娇媚迷人。如此写柳,神情飞扬,全是魅力,全是欢乐。正因为清明有如此热闹迷人的风光,而诗人心情如此欢悦,所以,他要“病夫危坐了清明”。何谓“了”?了结、度过、完成之意,强调过程与状态,而不是指结果。诗人唯恐错过每一声欢乐,每一份精彩,每一道风景,他要聚精会神,沉心静气,细细欣赏,细细品味,将清明风光看得明明白白,彻彻底底;他要整天危坐高堂,饱览清明风光。一个“了”字写足了这份满足和惬意。

全诗来看,观赏风光是一种审美享受,感受人生是一种精神洗礼,诗人用如画诗笔在给我们描绘迷人风光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引导读者体会快乐人生,笔法构思的确高妙。首句写热闹,以见世俗之乐;次句写冷峻,以见思虑之远;最后两句写热情,以见人生之乐。总而言之,诗人是在用心体会,用情品味,他想告诉我们不一样的清明,启迪读者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清明是欢乐,还是愁苦,不在于阴晴风雨,不在于身老病衰,而在于心态,在于生活态度。

人生难得几回乐

绝句

陈师道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议论入诗,如果远离生活,远离自我,远离心灵,则容易流于空洞抽象,索然寡味;相反,如果议论紧扣生活,联系自我,贴近心灵,则议论风生,兴味盎然,引人共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绝句》就是一首议论说理、感悟生活的佳构。

这首诗歌从读书人的体会写起,全诗由此及彼,生发议论,阐述生活哲理,点破人生真谛,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广泛回味。

同类推荐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阳光里浮游的尘埃

    既做父母官,就须为民请命,身体力行,体察民情,造福一方百姓。树一身浩然正气,鼓荡起一腔激情,把歪风邪风统统击退,把人民利益永远放在首位!
  • 精彩,于驻足间呈现

    精彩,于驻足间呈现

    《精彩于驻足间呈现》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精彩于驻足间呈现》编辑推荐:一篇好的游记,不仅仅是作者对他所观的大自然的描述,那一座山,那一条河,那一棵树,那一轮月,那一潭水,那静如处子的昆虫或疾飞的小鸟,那闪电,那雷鸣,那狂风,那细雨等,无不打上作者情感或人生的烙印。或以物喜,或以物悲,见物思人,由景及人,他们都向我们传递了他们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阅读《精彩于驻足间呈现》,满足畅游中国和世界人文或自然美景的愿望。
  •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

    十九年冬到天津,时其地甫由天津特别市改为天津市。行至街上,时见平顶砖檐、铁门圆窗之洋楼,高鼻蓝眼、狐裘貂帽乘车招摇者,亦不绝于路。甫至之时,寒冷无比,如苏武漠北,时时搓手;而夏季至初秋则又极热,如羲和汤谷,整日流汗。从初夏至初秋,晚饭后与杨映斗骑车至运河边游泳,顺便过天后宫,买得小说数种,中有《牛郎织女》一册。
  • 孤旅

    孤旅

    这部诗集着意内在情思的直白坦露,并蕴含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高扬的生命意识,长于用平实的生活语言暗喻哲理,又以意象符号创造艺术意境,因之这些诗超越了繁复的意象而实现了更高层面上的语义简约,使之成为淡泊诗人独抒性灵的精神自传。
热门推荐
  • 幕阜山人的世界

    幕阜山人的世界

    公元1927年秋,在中国南方湘、鄂、赣边境的莽莽大山中,爆发了一场被后来的史学家们称之为“秋收起义”的著名战争。这场史诗般悲壮的战争产生了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成就了一代人民英雄,成就了共和国元帅将军……这是一部描写秋收起义的小说,作者用抒情、考证的笔法再现了1927年秋收起义军在赣西北的幕阜山中酝酿、筹备起义的场景。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令人心旷神怡,不由得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幕阜山是世上最美的风景区!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虽为虚构,但无一字无来处,足见作者对晚清和民初史料研究的广阔性和透彻性。
  • 哈萨坟记事

    哈萨坟记事

    这是一本叙述行走的随笔。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对行走者而言,与其说行走于异地的山水间,毋宁说行走于自个的心灵中。在我看来,行走者于山水的行走是外象,于心灵的行走是真谛。我于多年的旅游,是爬过一些山的,如本书写到的衡山、嵩山、天台山、莫干山、烂柯山、九华山、黄茅尖、清凉峰等,但爬山不是真正的行走。爬山的目的是爬到山顶,一览众山小,而真正的行走,并无明确的目的,千纵百随,随遇而安,遇到意外,意想不到,这就有意思。”
  • 偏偏喜欢你之爱的选择

    偏偏喜欢你之爱的选择

    天龙关的最终一战,项昊失去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钱宝宝、沈文涛。一个是兄弟,一个是爱人,无法承受失去的痛苦,项昊决定寻找钱宝宝……萧晗和欧阳飞在纪念钱宝宝的同时,也继续任职于龙城军校。新的教官来到,是福是祸?项昊和钱宝宝的恋情能否继续走下去……ToBeContinued……
  • 奋斗改变人生:80后成功典范的励志经验

    奋斗改变人生:80后成功典范的励志经验

    本书根据中央电视台《奋斗》栏目改编,选取80后的知名人士,如商界的李想、茅侃侃、郑亚旗、林福广,投资界的戴周颖、苏禹烈,艺界的张伯宏、何云伟、曹云金、任月丽,金牌网络写手南派三叔以及男子击剑奥运冠军仲满,采用与嘉宾问答的形式,间插点评,再现80后的奋斗历程,与读者一起分享成功者的经验、智慧和人生哲学,诠释了“励志照亮人生 奋斗改变命运”的格言。这些80后的年轻人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有着各异的身世经历,但他们身上闪烁着相同的光芒,真实、坚韧与执著。80后的年轻人在奋斗的过程中更注重自我,他们勇于展现完整的、真实的自己。
  • 芳华流尽书白

    芳华流尽书白

    她本是书香世家小姐,一场灾难将她的家摧毁,母亲也因此逝去。但她心性坚定,与父亲带着弟弟前往京都。为了生计,她成了他气质卓绝的贵公子清雅隽秀的小管事谁能与她写尽这一世芳华
  •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胎藏金刚教法名号

    胎藏金刚教法名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落笙起

    月落笙起

    三千年前天界联人共封魔界,联盟气数将尽两位神使只得化自己魂魄为晶石沉溺通魔桥阻断魔界通向人界的结界。三千年后,断云山的施工晶石被专家意外打破,神将驻留的肉身感应到,遂唤来破龙族人去找来天巫转世共同应对。晶石内的魂力将被日月稀释殆尽,魔界将直通人间,天下必将打乱。神使重生不知道能否挽救危在旦夕的人间。
  • 驭海史话

    驭海史话

    本书讲述了人类行为对海洋中数以万计的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冲击与影响。书中研究了人类与海洋过去和现在的联系,主要阐述了人类对海洋生命及栖息地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大气和海洋的污染以及商业性的捕鱼等,导致濒临灭绝的海洋生物种类不断增加,使得巨大的海洋资源被人为的破坏。书中呼吁人类与海洋应该健康和谐地共处,保护这个看似强大实则脆弱的海洋生态。
  • 养魔成妃

    养魔成妃

    她是魔族女君,嗜血无情,杀人如麻;某日遭了天谴,竟将暴戾无情的她依附在一只小猫咪身上。曾经她想抢就抢的东西,如今却要被所谓的主人摸着头教导,人要讲道理?呸!暴拳出真理,男人,你等着瞧!谁知,修炼承认的那天,居然被无良主人捆绑吃干抹净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