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1200000014

第14章 钱锺书(1)

上海订交

2011年7月24日,我应香港书展主办单位之邀,做了一个题为“我的父亲与钱锺书”的演讲,首度公开我父亲宋淇与钱先生的部分书信,也略述了他们一生的交往。钱锺书生于1910年,比我父亲年长九岁,他在1998年逝世。我父亲和钱锺书从1979年起至1989年间通信,有138封。

尽管父亲是钱先生的知己,但我始终跟他们家缘悭一面,只偶然从父亲口中听到几件趣事。例如他有天就告诉我:钱锺书曾顽皮地把莎士比亚的名字,用上海话念成“邪士胚”,就像他在《围城》和《谈教训》中把T.S.Eliot译为“爱利恶德”一样。由于我所知有限,要完整讲述他们的事,就只好参考大量文献,所以那个讲座除引用宋、钱书信外,也穿插着不少别人的话,而我则负责剪裁、解释这些资料。后来我把讲座内容稍加整理,写成文章率先发表在《东方早报》上。下面写的,将以《东方早报》的文章为基础,再增添一些新材料,希望让大家了解到这两位近代才士的文学因缘。

我家里现在藏有一本《围城》,扉页清楚可见钱锺书的题款,写着“悌芬畏友惠存”。“悌芬”即我父亲的笔名。现在让时光倒流,回到40年代初的上海。当时父亲和钱先生都在上海。父亲住在江苏路284号(1941至1945年),钱锺书住在辣斐德路609号。他们如何邂逅,父亲没向我提起过,我不得而知。只知道钱锺书在1942年送过一首诗给父亲,题作《赠宋悌芬君索观〈谈艺录〉稿》:

微言妙质得谁如,年少东来信起予。

将母呕心休觅句,绍翁剖腹肯留书。

人癯恰办竹兼肉,文古能穷柳贯鱼。

疏凿诗中惭出手,君家绪有茗香馀。

自注:君先人宋春舫先生藏西籍书甚富;《中州集》卷十元遗山兄敏之诗自注:“先人临终有剖腹留书之嘱。”

我的友人冯睎乾曾写过《钱锺书与宋淇的交往》一文,刊载在2011年4月12日《南方都市报》上。他的文章详细“破译”了这首诗。他认为,要了解钱锺书如何看宋淇及两人相交之始,就要从此诗入手。现在我借花献佛,节录一下冯睎乾的分析。

首联出句的“微言妙质”,化自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之二“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当中的“妙质”又出《庄子·徐无鬼》,借喻难得的知音,全句大意就是慨叹曲高和寡。据《王直方诗话》记载,王逢原因为厌恶络绎不绝的访客,曾大署其门曰:“纷纷闾巷士,看我复何为?来即令我烦,去即我不思。”钱锺书晚年也有王逢原的烦恼,我父亲便计上心头,为老友设计一个“逐客书”的样式,供他复信时随意套用,但钱锺书未采纳。

首联另一句的“年少东来信起予”,依然是袭用王安石成句,来历是《示公佐》的“残生伤性老耽书,年少东来复起予”。他刻意用王安石语,可能是暗伏王诗上句的“耽书”,以示自己爱书成癖。父亲比钱锺书年轻九岁,当时二十二三岁,故称“年少”。所谓“起予”,是孔子称赞子夏谈诗能发明己意,见《论语·八佾》:“起予者商(子夏)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由于此诗涉及《谈艺录》,故“起予”二字便比王荆公下得更贴题。自1938年起,父亲写了不少西洋文学评论,发表于《文哲》《燕京文学》《西洋文学》等,其好友吴兴华曾称他为“批评家中的王子”。钱锺书第二句赞扬我父亲鉴赏文艺的才华,诚非虚誉。

颔联“将母呕心休觅句,绍翁剖腹肯留书”是咏父亲的性情、嗜好及家学。出句“将母”见《诗经·四牡》,指奉养母亲;“呕心”则用李贺故事(见李商隐《李贺小传》),这里指我父亲身体欠佳,却耽于创作,嗜诗更甚于命。其好友吴兴华曾说,跟我父亲在大学时“玩命念英国文学,恨不得要赛过英国人”。我在前章已提及,父亲在抗战逃亡期间得了肺病,当时没有盘尼西林,接受了土法(硫黄疗法)治疗,结果引致后来几十年疾病丛生。父亲晚年给金庸和董桥写信时,更幽默地署名“五湖废人”(《射雕英雄传》一角色的别号)。全句是钱锺书对年轻诗人的忠告,即劝他要爱惜身体,好侍奉母亲,切忌呕出心肝去作诗为文。

对句“绍翁剖腹肯留书”,钱锺书已有自注。这句诗以我祖父的藏书楼褐木庐为背景,称许父亲能继承父志,广蓄书籍。但我认为父亲喜欢阅读远多于藏书,不肯定钱的诗句是否反映事实。

颈联“人癯恰办竹兼肉,文古能穷柳贯鱼”是钱锺书夫子自道。出句的用典来自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照字面上讲,是说自己这么清癯,正宜栽竹烹肉,好消俗虑、快朵颐。当然,我们知道钱先生尽管吃肉,却不见得真喜欢像王子猷般看竹,所谓看竹食肉,不过是从“人癯”引申出来,聊以自宽。落实到生活去讲,也可借喻钱锺书跟我父亲这类文人雅士吃饭畅谈,一扫闷气。

至于颈联对句“文古能穷柳贯鱼”,则由黄山谷《再答冕仲》化出:“他日过饭随家风,买鱼贯柳鸡著笼。”而所谓“文古”则有两义:古典指“石鼓文”,其中有“其鱼维何,维鱮维鲤,何以贯之,维杨与柳”(这是苏、黄的读法)四句;今典则指用文言书写的《谈艺录》。“文古能穷”,也暗用了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的“然则非诗之能穷人”一语。曰穷曰瘦,此联虽写沦陷年间的困境,但自嘲而不失豁达,言“文古”则益显傲岸,是百分之百的钱氏本色。

尾联“疏凿诗中惭出手,君家绪有茗香馀”先是自谦,再称颂宋氏家学渊源。“疏凿”一句,典出元好问《论诗》绝句:“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末句“茗香”,指跟我们同宗的宋大樽(号茗香),乾隆年间人,著有《茗香诗论》。文人赠诗用对方同宗的典故很常见,这“茗香馀”句按字面直说当然可以,但未免流于文字游戏,所以不妨这样理解:我祖父精于西洋文艺评论,风流余绪披于其子,致诗人也“惭”于跟我父亲商略文章。

依据此诗,父亲与钱锺书相识大概始于1942年。他们见面有多频密呢?至少有段日子,他们每星期都有聚会。我父亲写过一封信给钱锺书,可以做证:“此信写时,不免想到从前每周必去尊府受教,恨不得时间倒流,再能受先生教诲也。”(1980年3月19日宋淇致钱锺书信)

那年头,父亲喜欢在家中开派对,亦即文学沙龙,钱氏夫妇都是座上客。正如杨绛所记:“李拔可、郑振铎、傅雷、宋悌芬、王辛迪几位,经常在家里宴请朋友相聚。那时候,和朋友相聚吃饭不仅是赏心乐事,也是口体的享受。”(见《我们仨》)也全赖这些“宋淇饭局”,傅雷、朱梅馥、夏志清等才有缘结识钱锺书和杨绛。

当时见面的情形究竟是怎样的?不妨看看几位当事人的回忆。杨绛在《〈傅译传记五种〉代序》中这样写道:“抗战末期、胜利前夕,钱锺书和我在宋淇先生家初次会见傅雷和朱梅馥夫妇。我们和傅雷家住得很近,晚饭后经常到他家去夜谈。”

2011年,正是杨绛的百岁诞辰,她接受《文汇报》记者的采访,也提到当年谈话的内容。她回忆道:“我们身陷上海孤岛,心向抗战前线、大后方。当时凡是爱国的知识分子,都抱成团。如我们夫妇,陈西禾、傅雷、宋淇等,经常在生活书店或傅雷家相会,谈论国际国内战争形势和前景。”(《坐在人生的边上-与杨绛笔谈》)

夏志清在《追念钱锺书先生》中则生动地描绘了风华正茂的钱锺书:“钱锺书定居上海后,宋淇即同他交识。那时宋淇以鲍士威James Boswell自居,待钱如约翰生博士,钱是非常健谈的人,有这样一位中西学问都不错的青年不时向他讨教,当然非常欢迎。有一次,想是1944年秋季,宋淇在家里开一个大’派对‘,把我也请去了。钱锺书本人给我的印象,好像是苏东坡《赤壁怀古》中的周公瑾,的确风流倜傥,雄姿英发,虽然他穿的是西装,也戴了眼镜。”

比较鲜为人知的是,钱锺书早于三十多岁时已被视为“国宝”。当时跟宋淇最投契的同辈朋友为吴兴华,他学贯中西,博览群书,宋淇一直视他为继钱锺书之后的学术典范。在1943年12月10日吴兴华写给宋淇的一封信中,我就看到以下这段:“念英文的前辈常风称钱锺书先生为’国宝‘,十足表出五体投地之概,使我益发引未能一见钱先生为恨事。”现在我读到这些文字,总算明白上一辈何以流传着“平生不见钱锺书,便称英雄也枉然”这句话了。

与钱锺书通信

1949年,宋、钱两家“分道扬镳”:钱家留在内地,我们则南来香港。双方的抉择都是深思熟虑过的,没有所谓高低之分,毕竟命运是不可测的。父亲的抉择其实很容易理解,理由在前章也已经说明过了。他的友人中,夏志清早在1947年便负笈耶鲁,吴兴华也计划出国,可惜因为肺病无法成行。傅雷夫妇、钱锺书夫妇则选择留在国内。据杨绛说,抗日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曾给钱锺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但钱却一口拒绝,说“那是胡萝卜”,他不受“胡萝卜”的引诱,也不受“大棒”的驱使(见杨绛《命与天命》)。而根据邹文海所述,1948年香港大学曾约钱先生任文学院院长,牛津大学又约他任讲师,都被他一一推辞了。理由是:“他唯一的爱女患有肺疾,因此认为伦敦的恶劣气候不适宜于她的健康,而香港呢,他又认为不是学人久居之地,以不涉足为宜。”(见邹文海《忆钱锺书》)

到1949年,钱先生依然故我,选择留在祖国。对选择的原因,杨绛说得很清楚:“钱锺书不愿去父母之邦,有几个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深爱祖国的语言--他的mother tongue,他不愿用外文创作。假如他不得已而只能寄居国外,他首先就得谋求合适的职业来维持生计。他必需付出大部分时间保住职业,以图生存。凭他的才学,他准会挤出时间,配合职业,用外文写出几部有关中外文化的著作。但是《百合心》是不会写下去了。《槐聚诗存》也没有了。《宋诗选注》也没有了。《管锥编》也没有了。”(杨绛致汤晏函,2001年10月28日)

至于钱先生本人,也许在《管锥编》释《离骚》一节中就已借屈原身世寄托了自己不走的理由:“盖屈子心中,’故都‘之外,虽有世界,非其世界,背国不如舍生。眷恋宗邦,生死以之,与为逋客,宁作累臣。”

我父亲来港后,考虑到政治敏感问题,不想累及好友如傅雷、吴兴华、钱锺书等,不久便跟他们断绝了通信。

1979年,我父亲跟钱锺书已阔别了三十年。就是这一年,他收到钱先生从北京寄来的信。那封信用打字机打出,语言是典雅的英文--对三十年没联络的老友,钱锺书第一句会说什么呢?我读信前不禁好奇地猜。翻开一看,原来是:“Many thanks for the windfall of two booklets.”(意外地收到你的两本小册子,非常感谢。)

我父亲与钱氏夫妇的通信,由1979年开始,一直写到1989年,十年间共有138封。我父亲写信只用圆珠笔,信纸也有固定尺寸,语言一律是中文。钱锺书则毛笔、圆珠笔、打字机都用,似乎信手拈来;语言主要是文言,只有第一封是全英文,但实际上每封信都点缀着多国语言;字体是行草之类。看他用毛笔写中、英、法、德、意、拉丁文,广东话所谓“舞龙咁舞”,我看着真是有点头痛。

曾看过一段报道,说钱锺书致吴祖光信札,不到十行字,2008年12月在上海竟以一万一千元拍出,翌年5月又在北京以两万三千元成交。我检视一下家中的钱氏信札,每封都密密麻麻,甚至大爆“内幕”,若拿一两封去拍卖,岂非天价?当然,这是永远不会发生的。对我们而言,读钱先生的来信有一种知性的快乐,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我父亲曾给钱先生写道:“读来示是人生一乐,妙语层出不穷,智慧与幽默共存,而书法圆浑自如,已臻化境,赏心乐事,莫过于此。”以下我尝试摘录一些书信,让大家也可领略一下钱先生当年的智慧与幽默吧。

第一封信跟钱先生的女儿钱瑗--即《我们仨》的“圆圆”-有关。我也是读了信后,才知道钱瑗曾在我家做客。1984年,钱瑗来港,我父母款待她,回京后她就来函跟我父亲说:“八月到香港后,承您和叔母盛情招待,并冒雨送我回中大,真是太抬举我了。那是香港之行中给我留下最美好印象的一天。也许是因为没有’港‘味,一切都那么自然和亲切。”

同时杨绛也来书问候:“圆圆归来,听她谈到贤伉俪近况,稍慰想念,也增添了想念。她反复讲和两位住在一起多么快乐,显然这是她此行最称心的事。我感同身受,同时但愿我和默存也都亲自在场。”

同类推荐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本书以中国古代名人的情感轶事为立足点,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背后也是一个个鲜活立体的生命。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十多年前,我曾很高兴地为史扶邻教授的名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译本写过一篇前言,说到这本书有三个重要优点:第一,富有历史感,把孙中山初期走过的道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并且力图探索和说明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第二,把个人传记同对当时整个历史环境的考察结合起来,写的虽是孙中山的传记,读者却能从中看到一个时代,并且多少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第三,搜集了他所能得到的一切历史资料,包括国外的资料,经过认真的考订,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也提出一些商榷性的意见。
  • 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风云变幻,朝代兴替,本书精选了历代宰相100位,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张之洞。100位名相,100段永世鲜活感人的传奇……按朝代顺序编排,虽不能反映历代宰相的全貌,但读者可通过本书窥一斑而思见全貌。编写这本书,使读者一睹昔日帝国的辉煌与破败,活现良宰贤相与佞臣奸相之真容,以彰其形、其志、其人,同时更为了以史为鉴,以古人旧事为鉴,为我们今日的修身明志与施展抱负起到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
热门推荐
  • 五番队

    五番队

    不一样的死神,不一样的一个人,不一样的世界……
  • 霸天拳皇

    霸天拳皇

    身为特种兵的李昊意外穿越到天风大陆,看本该是天生经脉缺陷的他如何在异世保护自己身边的亲人,从而走上巅峰的道路
  • 高碑:霾都

    高碑:霾都

    在KOH月球监控站崩溃后,监控并管理‘霾都试验场’的高碑开始失效。霾都的人们因为粮食短缺而组建先遣队,前往霾气密集的外界寻找出路。穷学生陆野由于父亲的陡然去世,不得不顶替其参加先遣队。在告别女友安夏夏和妹妹陆凉后,陆野和朋友倪源宏、郭巍一并离开了霾都。这支由警察、无业游民、罪犯构成的先遣队缺乏武器弹药,但在队长吴邦洲的带领下仍旧踏上寻找出路的旅途。由于霾气浓厚和队伍对地理环境的不熟悉,导致队伍在行进中迷失方向,食物和水开始逐渐匮乏。队伍中不断有人死去,尸体被队员们吃掉,甚至陆野的好友倪源宏都不幸逝世。悲观情绪慢慢在队伍里蔓延,在吴邦洲的一次外出中,队伍中的刺头黄狗等人差点聚众闹事起来。
  • 婚礼

    婚礼

    神马,谁能告诉她,面前这个小孩居然是她的夫君?真的假的?坚决跑路!可是那小孩怎么粘上她了,好吧,反正多一个人也好。等等,一夜之间,这孩子居然长成风度翩翩的少年,再次华丽晕倒!上天,你跟我开什么国际玩笑?
  •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

    《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是微软人给年轻人的职场奋斗说明书!告诉你职场精英是如何炼成的!改变青年人的自信励志经典,为新手打开职场之门,为老人解决职场困惑,帮助你找到成功法则的奋斗说明书。在思维和方法论上强大自己,改变原地踏步的人生,掌控未来的职业命运。善用你的人生,把自己推向成功耀眼的人生舞台。基于年轻人的职业现景,着眼于未来,结合现实状况,策划了此书。
  • 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盛世瘾婚:宸少追妻求攻略

    盛世瘾婚:宸少追妻求攻略

    腹黑宸少遭遇顽劣名媛,针锋相对,相爱相杀!什么?早有未婚妻?还敢来挑衅她?她本以为能忘记一切,却不想他成了自己的一道魔障。他翻山越岭苦苦追妻,再见面,她俏然一笑:“不知这位先生姓甚名谁?好眼熟。”他只是霸道搂住她的腰肢:“我是你男人!”
  • 霸三国

    霸三国

    小兵林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在无数的势力之间游走,却扇动了蝴蝶的翅膀,引出一段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故事!争霸天下不是他想做的,可只有夺取这个天下,才能比别人活得更好!一段不一样的三国历史,在林强的手中缓缓展开!
  • 强悍废小姐:休夫无止境

    强悍废小姐:休夫无止境

    穿越遇到一群妖孽,争先恐后扑倒她。人妖,狼妖,龙妖,通通化身为人……一日,随身仆从:“不好了,外头有个自称国师的男人,说他是小姐的夫君。”某女懒懒躺在床上,眼睛没睁,挥挥手:“叫人,乱棒打死。”又一日,随身仆从:“不好了,外头来了一个自称龙太子的男人,说他是小姐肚子里宝宝的爹。”某女嗯一声,眼皮撩了撩:“口说无凭,关门放狗!”隔一日,风云剧变,随身仆从匆匆跑来,“不好了……”某女立即跳起:“快快,快摆驾,快摆驾,行大礼,要行大礼呀!”
  • 二十四画品

    二十四画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