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800000021

第21章 换位思考彼此体谅 (1)

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突破固有的思考习惯,学会变通,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事情;换位思考一下,你会理解别人为什么会那样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对别人多加宽容,多加体谅,多一份包容与理解,多一点体谅与信任,生活也就多了一分和谐。

换位思考是良好沟通的关键

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各种矛盾,如果能做到“换位思考”乃至“换位体验”,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感受体验,那就容易理解、容易沟通了。

换位思考和换位体验,就是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需求,体谅对方的感受,从而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达成共识。

有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感到非常辛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更是感到苦不堪言。他每天去田里劳动时,都要经过一座庙,看到一个和尚经常坐在山门前的一株大树树荫下,悠然地摇着芭蕉扇纳凉,他很羡慕这个和尚的舒服生活。一天他告诉妻子,想到庙里做和尚。他妻子很聪明,没有强烈反对,只说:“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大事,去了就不会回来了,平时我做织布等家务事较多,我明天开始和你一起到田间劳动,一方面向你学些没有做过的农活,另外及早把当前重要地农活做完,就可以让你早些到庙里去了。”

从此,两人早上同出,晚上同归,为了不耽误时间,中午妻子提早回家做了饭菜送到田头,在庙前的树荫下两人同吃。时间过得很快,田里的主要农活也完成了,择了吉日,妻子帮他把贴身穿的衣服洗洗补补,打个小包,亲自送他到庙里,并说明了来意。庙里的和尚听了非常诧异,说:“我看到你俩,早同出,晚同归,中午饭菜送到田头来同吃。家事,有商有量;讲话,有说有笑,恩恩爱爱。我看到你们生活过得这样幸福,羡慕得我已经下定决心还俗了,你反而来做和尚?”

这则故事不仅表现农民的妻子贤惠,还有一个换位思考的道理在里面。换位思考,让他们夫妇有了良好的沟通和理解。不仅没有伤了夫妻间的和睦,而且更加巩固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与人处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全面考虑问题,这样看问题比较客观公正,可防止主观片面;对自己能将心比心,做到知足常乐;对人能够产生宽容态度,越发利于理解和沟通。

沟通是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通常要花费50%~75%的时间同别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通过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实现我们的目标和抱负,使我们的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使日常的工作计划圆满完成。

良好的沟通谁都不会拒绝,企业希望与它的合作伙伴和顾客沟通无碍,个人希望和他的家人、朋友、同事融洽相处。但是,良好的沟通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能会误解对方。你肯定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在和别人谈话时总是滔滔不绝;但是在别人说话时,他们却不肯认真倾听,而是在思考,思考如何进行下面的讲话。这样的人和别人的沟通肯定存在障碍,原因就是他们不会进行换位思考。

可以说,换位思考是良好沟通的关键。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国庆节的假期里,一位教授接待了十多位学生。教授和他的学生关系很好,在一块儿坦诚相待,不用说客套话、好听话,气氛自由与开放,让人舒畅。这些学生中还有人带来了自己的孩子。

吃过饭后,大家很自然地围坐一圈自由地交谈,渐渐地,大家不再以孩子为中心,转而谈到了教育、社会等较为严肃的话题。有个11岁的男孩悄悄地加入了谈话的阵营,他坐在地毯上依偎在他妈妈的脚下,而其余所有的人都坐在椅子上,只有他一个人因为没有座位而坐在地上。教授当时有一个闪念:“我应该坐在地上与他为伴。”但是,这个念头稍纵即逝,他并未采取行动。

突然,这个11岁的小男孩说:“我可不可以打断你们一下,我也想说句话。”大家说:“当然可以。”那个11岁小孩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教授:“你们知道婴儿为什么会在人多的场合哭吗?”大家都猜测,有人说,因为太吵了;有人说,因为他要引起注意……这个男孩继续说:“有个心理学家为了了解真正的原因,就蹲下来从婴儿的位置来看世界。他发现,婴儿没有办法看到别人的脸,只能看到大家的腿。”

这个时候,大家都睁着眼睛看着这个男孩,也彼此相望。教授非常赞赏他的勇气与所说的话,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高高在上”。于是,教授从座位上滑下来,坐在小孩的旁边,不仅给予他口头上的肯定,也用行动表示:“我听到了你所说的。”于是,他们开始交谈,特别是谈到对“恋爱”的看法,11岁小孩的言论让教授惊讶于他的成熟。最后,小孩和教授谈得很开心,年龄一点也不妨碍彼此的交谈,两人可以平等交流与分享彼此的经验。

不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及想法,我们就无法正确地思考与回应。这个时候,替别人想想,在人际沟通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问题或需要作出决策的时候,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就容易沟通得多,结果也就好很多。

有位部门主管,近来与同事搞得不大开心。有一天,他紧锁双眉,两手不停按摩着心脏,生气地找朋友倾诉。朋友见他一脸苦恼,忙问:“出了什么事?”——原来,那天早上上班,进办公室时,大家居然都没有和他打招呼。

分配工作时,他们也是各人做着自己手里的事,没有人抬头答应一声,简直不把他放在眼里。他想想实在气不过,走出办公室时,竟又回过身来,气冲冲朝众人大吼一声:“都听见了吗?”谁知,竟然还是一片沉寂。他实在想不通:人与人之间怎么可以这样?

过了几天,他的朋友无意中遇见这位主管的一位同事,不无嗔怪地问:“你们明知他人不坏,为什么要那样对待他呢?”谁知,这位同事却也是满腹委屈地说:“哪里是我们不理他!你不知他那天走进门的样子,肌肉紧绷,满脸冰霜,真是吓死人,谁还敢开口?我们中的一个人小声唤了他一声,他也不答理,连正眼也不瞧他一下,我们如何凑得上去巴结他?”“那么,分配工作时,你们又为何不响呢?”“不都是照他的吩咐在做嘛!还要怎样呢?后来,他猛地大喝一声,真让我们吓了一大跳,他的脾气也太大了。”

听了在一件小事上两方的不同感受,他的朋友悟出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就如物理现象中的“作用与反作用”。若你想着别人的优点,想着他平日待你的种种好处,抱着爱的情绪去与他交谈时,你同样会感觉到他对你的喜爱和欢悦;但如果你心里对某人有了成见或疙瘩,尽管你口中没有说出来,但你的脸部表情、你的身体语言、你说话的口气,已将你心中的愤懑暴露无遗,因而你也就不可能得到热情的笑脸。如果有人在背后长时间的用目光盯着你看,尽管你背后没长眼睛,但你仍能感觉得到,你会情不自禁把头回过来看个究竟。可见,人的整个身体都能接受他人传来的“电波”。

所以,如果彼此有了误解和矛盾,不要埋在心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坦诚相见,及时与之沟通,不然的话,不良情绪会越积越多,误解会越来越深,以至发展到难以愈合的程度。反过来,如果及时沟通了,就会发现让你愤怒到极点的东西,原来只是小事一桩,并没有多少了不得的矛盾。正如上面故事中的主管,原来是他因为家里的事不开心,上班时不自觉地拉长了脸,从而引起了同事的误会。后来双方说开了,意见也就冰释了。

这件事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想得到友谊,必须先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别人。出现矛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及时沟通,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如果主管和他的同事能够彼此体谅,为对方着想,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了。

听一位老人讲,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老人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在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听了这话,老人心里热热的,联想很多。

我们不信冥冥中的上帝,但我们坚信自然中的法则。“换位思考”就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法则。

换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谕。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

真理的身上布满伤痕。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日近日亲,日远日疏。”一个时间不接触,就会产生陌生感、疏离感,甚至无端的隔阂。但当我们接近、沟通之后,就会发现彼此仍是老朋友。但人毕竟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和苦衷。因此,和别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多多地体谅他人、信任他人,尤其是对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不要轻易去怀疑和诋毁。

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人们之间的交往,总有许多分歧。如果你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你就会获得解决事情的办法。如果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并满足对方的需要。

成功人士所用的方法很简单,若想得到成功,就要转变一下思维方式,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如果将这条法则放于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同样适用。有了这条法则做后盾,就可以从容应对,最终获得融洽的人际关系,也赢得事业的辉煌。

同类推荐
  • 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本书运用12个字——韧、勤、诚、稳、势、远、借、变、合、义,从四个大方面探索出李嘉诚做大做强的秘诀:首先是因为他具有一番雄心壮志,不甘屈于人下;其次,是因为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创业;第三,是因为他能够抓住机会,敢于冒天下先的风险,抓住机遇,顺势发展;第四,是因为他在遭遇挫折时不气馁,表现出百折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这些都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内在品质。
  • 凝聚人脉(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凝聚人脉(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先生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一直对人文精神的高度关切,并且由此总结出了许多动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本书将他的“半半哲学”讲述给广大读者。学习大师的“半半”处世之道,在繁杂中找到一份随意和超然。
  • 戴明人性管理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戴明人性管理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主要阐述了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方式与理论、适者生存的理念、改变旧观念、以人为本与以人促产、分散经营的创新方式等管理方法。
  •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全集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全集

    本书遵循“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真谛,将做人寓于做事之中,通过精彩的事例和精辟的说理来阐述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成为开启事业与人生成功的钥匙,旨在带给读者说话办事的实用策略和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从而帮助读者走向成功,成就完美人生。
热门推荐
  • 求生

    求生

    武道宗门的少年被暗害死亡,灵魂落入了冥界,人变成了鬼!这里是弱肉强食的冥界!这里是压制了一切凡间肉身欲望的冥界!但他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鬼身,是冥界中唯一能享受欲望的鬼身,你懂得。所以他要求生,他要返回人间!什么?人间界之上还有极乐无穷的天界?
  •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不容忽视、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事。不过,我们也不用着急。因为任何一位妈妈,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位不错的妈妈,都可以成为一位称职的家长。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我们做妈妈的要努力,努力学点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常识。
  • 沧海仙缘录

    沧海仙缘录

    梅花又一处,春来无几枝。尚云观星阵,缘往何处寻
  • 突破点:走进市场的国有企业

    突破点:走进市场的国有企业

    本书分为三篇,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国有企业实现形式及其如何利用股份经营的问题进行研究。
  • 神迹之幻城

    神迹之幻城

    幻,冥想之物,思绪空间,存在亦或不在,都只在你信与不信之间……这本是一座空城,许多年前,一些发现自己有不同于常人能力的人,因受到人类异样的对待,而选择远离……于是这座孤城住进了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因此就有了幻城……她,圣域的幸存者,背负着孤独,寻觅宿命;他,幻城的咒术师,谁能打开他冷如冰霜的心;他,生长在嗜血的冥界,被世人所恐惧的他,那份心底的温柔为谁而存……
  • 神剑苍茫

    神剑苍茫

    一柄漆黑剑,一道虚空门。一个少年郎,一群靓红颜。一世千变幻,终成湮灭枯。一路激情,一生风流。剑出八荒灭,剑合万物生。神剑在手,天下我有。
  • 春眠不觉晓

    春眠不觉晓

    前生,她是丈夫最爱,但弱水三千,她不是唯一存在,空闺独宿时,她泪湿绣枕,心碎神伤,向天上神仙祈求,求来生有一段没有第三人的婚姻。今世,她仍是丈夫最爱,唯一最爱,阴阳两隔,断不去情深意重,重归阳世,自是恩爱逾恒,但不能为心爱之人孕育子嗣,成她心口之痛,公婆求孙心切,如何自处?前世爱人来寻,如何抉择?前生,今世,两难题……
  • 神做奴仆我为王

    神做奴仆我为王

    从一名和平年代的普通大学生蜕变成一代天下归心的君主需要多久?穿越成为被前夫囚禁凌虐的公主殿下,一朝尊荣尽失,唐欣愤恨之下激发了血脉传承。神圣骑士是她敌人的座下走狗,兽人是只有脸能看的金钢芭比,精灵的柔美与她不相上下,法圣太过年长,海妖远居海外,魔族又是她此生最恨,好容易捡到救活个小巫妖还惨遭背叛惹人伤心。这异世各族的顶尖美人,竟个个都不如她前世暗恋的男神。“那我呢?”某人拢着她的发,轻声笑问。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合约总裁,娇妻别想逃

    合约总裁,娇妻别想逃

    选择放弃还是继续——彼此相爱的感情江月昕这辈子做最后悔的事是招惹上了甩不脱的钟廷轩,一步一步,走进爱与恨的深渊。“钟廷轩你真是个混蛋,多谢你的爱!你的爱让我在其他女人面前毫无尊严!呵呵,以后再也不见!”江月昕豪言壮志说出口男人嘴角略带着点坏坏的笑伸手把她拉进怀里“是吗?那走之前请容许我好好解释交流下!”“不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