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5700000010

第10章 学习策略的体系(6)

(十七)思维策略

思维策略是思维主体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思维程序、思维路径、思维方法和思维谋略。常用的思维策略主要有以下二十二类:

1.分析法

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依据分析法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种:

(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对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具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快捷高效;二是逻辑严密;三是紧抓本质。定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判断事物具有何种属性,以便把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科学的定性分析可以明确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区别或联系,从与其他对象的比较分析中确定该对象的性质。

(2)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对事物的量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事物的量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程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定量分析是一种精确分析的方法,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①实证性。即定量分析的过程和结果是可以检验的。实证性是定量分析区别于定性的、思辨的分析方法的最本质特征。②明确性。定量分析所采用的概念一般都具有明确定义,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歧义,从而使分析过程和分析的结果易于理解。③客观性。即定量分析的结果是独立于分析者的,不论是什么人,只要对相同的数据应用相同的方法都会得出相同的结果。

(3)因果分析

因果分析是对某一现象的变化原因进行科学分析的方法。逻辑学家穆勒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被人称为穆勒五法,即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求同法又称契合法,指在被研究对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先行因素是这些场合所共有的,那么这个先行因素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求同法的特点是“异中求同”。求异法又称差异法,是指被研究对象在一个场合中出现,在另一个场合中不出现,并且这两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先行因素相应地出现和不出现,其他因素完全相同,则这个先行因素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求异法的特点是“同中求异”。求同求异并用法又称契合差异并用法,它的基本内容是:如果在被研究对象出现的一组正面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先行因素,而在被研究对象不出现的一组反面场合中,没有这个先行因素,那么,这个先行因素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对正、反两组的场合做大量的考察;二是反面组的场合选择要与正面组的场合相近,场合越是接近,其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共变法是指,在许多不同场合,当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时,被研究对象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么这个因素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例如,科学家在研究磁爆现象时发现,磁爆的周期性与太阳黑子的数量增减周期相同。当太阳黑子数量增加时,磁爆的强度也随之增加;当太阳黑子的数量减少时,磁爆的强度也随之下降,并呈周期性变化。因此,可以推出太阳黑子是磁爆的原因。剩余法又称排除法,是指如果被研究的复合对象是由某种复合因素引起的,并且已知复合因素中的部分因素是复合对象中部分对象的原因,那么复合因素中的剩余部分就是复合对象中剩余部分的原因。剩余法的特点是“从余果求余因”。应用剩余法,必须先确定被研究复合现象与先行复合因素之间的一部分因果联系。

(4)结构—功能分析

结构—功能分析是对于研究对象形成系统、完成一定功能的客观事物所进行的分析。系统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当它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并满足一定功能时,它的子系统及其本身结构必须符合一定的特殊结构。也就是说,有一定的结构,必有一定的功能存在;反过来说,有一定的功能,必有与其相适应的结构。进行结构—功能分析,能掌握复杂事物的本质。事物的一定特殊结构必定有其特殊的功能,对复杂的事物进行结构—功能分析,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借助这种分析的结果去调整、改组一定的结构,使整个系统处于最佳功能状态。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分析方法。

应用分析方法去认识事物时,应该注意两点:第一,分析要客观、全面,避免仅仅着眼于局部的、静态的研究,把事物凝固化、割裂开来。第二,分析既要依据一定的理论,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的理论,而应对对象做深入具体的研究。分析必须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如果脱离了理论的指导,分析就成了机械的切割,难以认识事物的本质。但在进行深入分析时,又不能局限于原来的理论,不能受原有理论的钳制,必须对事物的本质做出新的解释。因此,分析过程也会引起理论上的突破。

2.综合法

综合是指将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个要素结合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整体统一认识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它不是关于对象各个构成要素和部分的认识结果的简单相加。综合的特点是按照事物各个要素、各个部分之间本质的、有机的联系,从整体系统的角度,从动态的过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新的整体性认识。综合方法是一种整体性思维方法,它要求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做整体性把握。这就必须先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进行分析,以掌握这些部分、要素自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对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以得到整体性的认识。因此,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常用的综合方法有以下几种:

(1)科学概念的综合

科学概念的综合,是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之后,从新的角度综合地认识事物,产生出新的概念,以揭示事物的新的本质。这类新概念是在综合了新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维纳提出的“负反馈”、普里高津提出的“负熵”和“耗散结构”等都是科学上的新概念,都是对科学经验事实的综合。这类新概念的形成,往往把人们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开辟新的科学研究领域创造了条件。

(2)科学模型的综合

科学模型是对事物原型的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近似的、简化的综合性认识,它具有简单、直观、易于掌握的特点。科学模型的综合一般又分为直观模型的综合、原理模型的综合和数学模型的综合三类。直观模型的综合是指用人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图像来表示对象的整体结构及其本质的综合。直观模型的综合具有形象化的特点,能帮助人们简洁明了地从整体上把握对象。但是,它们关于对象的综合认识却是不精确、不深刻的,往往只具有近似的意义。原理模型的综合是以抽象化为特点,以反映对象的特性和规律的概念系统来描述对象的整体结构的一种综合。数学模型的综合是以数学公式从整体上来描述对象的特征、关系及运动规律的一种定量化、精确化的综合。数学模型用数学方程式来描述,刻画对象的特征、关系和规律,虽然很抽象,却更为准确和简明。建立数学模型,是科学发展到相当深度和精度的标志。只有建立起数学模型,科学理论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3)科学体系的综合

科学体系的综合是指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综合几门不同学科的成就,形成新的学科,把它们的概念、原理、模型从新的高度予以综合,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这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例如,现代生物科学就综合了生物与物理、生物与化学、生物与宇宙、生物与地理环境、生物与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形成了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宇宙生物学、生态学等一系列生物学科并综合成为生物学科体系。这样通过综合,就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水平,增强了人们的综合科研能力,促进了科学向着纵深、广泛的方向发展。

应用综合方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进行综合,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综合,防止幻想的、机械的综合。二是进行综合必须立足于深入的分析。综合要求得到统一的结论,要求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在深入细致的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高度的综合。如果不对一个事物做出深入的分析,客观的、正确的综合就谈不上。[刘冠军,王维先.科学思维方法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30-134.]

3.抽象法

抽象既是认识的成果又是认识的方法,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作为认识成果的抽象,是指思维经过分析所抽取出来的规定,它是客观对象的某方面的属性、因素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作为认识方法的抽象,通常是指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个属性、因素抽取出来,而暂时舍弃其他属性、因素的一种逻辑方法。科学的抽象是指在思维中抽取对象的各种本质属性,而舍弃一切非本质属性的逻辑方法。科学抽象必须充分利用人们的思维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事物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加工过程,去掉事物的伪装和假象,撇开事物的偶然现象,略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从而获得对事物普遍本质的认识。抽象的过程是理论思维的过程,它的主要手段是思维中的分析活动,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出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抽象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善于从已知中把握未知的东西,敏锐地捕捉到新的不寻常的东西,从看似毫无联系的东西中找出它们的本质联系。科学就是要通过已知的东西把握未知的东西,发现表面上没有联系的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只有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经过科学的抽象才能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并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并把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成为人们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理论。

4.概括法

概括法是在考察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的基础上,抽取其共性并推广到该类事物的全体,从而形成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认识的推理方法。概括的逻辑基础是归纳,是归纳方法的具体运用。概括的逻辑起点是对个别经验事实的认识,在对个别经验事实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概括,得到一般性的经验定律。在科学认识过程中,概括和归纳往往是统一的。概括主要依靠归纳法得到其结论,科学概括离不开归纳,但它本身并不等同于归纳。正确的概括必须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必须遵循归纳方法的一般逻辑程序。要做到正确的概括,就既要掌握科学的经验事实,又要掌握科学的归纳方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概括和归纳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区别。归纳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从个别的经验事实中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而概括则是在抽象的基础上,通过判断和推理,进一步扩大抽象的成果,由已知推进到未知,从而确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括和抽象是分不开的,概括是抽象的成果,没有概括,抽象就变成无方向的,就不能形成对事物本质的和整体性的认识。

5.逻辑法

逻辑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对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的概括反映,逻辑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浓缩和再现,逻辑的东西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逻辑撇开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曲折性和偶然性,揭示了客观事物和人的认识历史过程中的本质、必然性和规律性。逻辑法就是运用逻辑的手段去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逻辑法具有形式化的特点。逻辑法是由一系列的逻辑定理和规则组成的,这些定理和规则都可以简化为一些由逻辑符号组成的形式系统。逻辑思维和推理过程必须遵循这些规则。第二,逻辑法具有系统性的特点。逻辑法不是一些零碎的个别的方法,而是一个形式化的系统方法。它由一个被形式化了的公理系统组成,在这个公理化系统中,包含着许多逻辑思维形式和逻辑规律。并且,随着逻辑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个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密。

6.历史法

历史法是通过考察对象的自然进程来揭示其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方法。历史法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尽可能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再现事物发展的原过程,不仅要考察大事件、重要环节,也要考察小事件和偶然事件,反映出考察对象的丰富性、生动性。历史法是考察事物发展进程的重要方法,只有把事物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历史法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描述性。历史法要求对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细致、详实的考察,这就必须在掌握大量丰富详实的资料的基础上,再现事物的原过程。而要再现这一过程,就必须对这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具体事件按先后顺序一一描述出来,以再现历史进程的真实性、生动性。通过描述再现历史的真实性、生动性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要透过这种真实的历史进程去揭示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第二,顺序性。历史的实际进程决定着历史方法的应用。历史进程表现为一个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各个历史阶段、历史事件都具有前后的继起性。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历史事件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往往是一致的。因此,运用历史方法去考察历史进程时,必须严格按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加以考察,不能打乱事件的顺序,否则,就会感到历史是杂乱无章的、毫无规律可循的。

7.归纳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独立存在的单个事物和现象,它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经过分析、比较,上升为一般(个别事物之间的共同性,即一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规定性)的逻辑思维方法。归纳法是科学认识中常用的方法,根据概括对象范围的不同,归纳法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1)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是指在考察了一类事物的每一个对象后,得到这类事物都具有或都不具有某一性质的一般性结论。运用完全归纳法必须注意两点:第一,所要研究的对象的数目是一定的,并且要全部加以研究;第二,归纳概括出的属性是全部对象都具有的,无一遗漏。

(2)不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中的一些对象具有某一属性而推出该类事物均具有这一属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把已知的事实推到未知的领域,使人们的认识范围扩大,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因此,不完全归纳法对科学研究非常重要,对科学新发现有重要意义。不完全归纳法又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两种。简单枚举法是根据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一属性,并且未遇到相反事例,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全部对象都具有某一属性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法所得到的结论是或然的,但它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提高简单枚举法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必须在不同场合、不同过程中观察大量的对象,取得足够的经验事实。观察的场合越多,范围越广,则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第二,对所得到的结论要进行反复检验,看有无反例存在。如果存在反例,则看其结论能否消除反例,能否以辅助性假设来消解反例,若不能,并且反例越来越多,则要看结论本身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要放弃。科学归纳法是在简单枚举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把握,从而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不完全归纳法。科学归纳法虽然也是不完全归纳,其逻辑形式和简单枚举也差不多,但由于它是在弄清了对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基础上的归纳,因而结论的可靠性大大增加。例如,根据铜能导电,银能导电,铁能导电,铝能导电……而且铜、银、铁、铝……是金属类的部分对象,并且已知金属导电的原理,就可以推出“所有金属都能导电”这个结论。这里关键是金属导电原理已被把握,即金属之所以导电,是因为它们在外电场的作用下都具有大量的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归纳概括,就克服了简单枚举法只进行举例的缺点,把归纳建立在一定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增加了结论的可靠性。

8.演绎法

演绎法是从若干已知命题出发,按照命题之间的必然逻辑联系,推导出新命题的思维方法。演绎法具有方向性、因果性和有效性等特点。演绎法的方向性即从普遍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演绎法的因果性是指演绎法建立在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之上;演绎法的有效性表现为它所推出的结论,是一种必然无误的断定。根据推理的前提知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演绎法分为公理演绎法、假说演绎法、定律演绎法、理论演绎法等不同类型。公理演绎法是指大前提是公理和定义的演绎推理。作为演绎前提的公理的真实性是不证自明的,因此,只要其前提正确,其结论就必然正确。假说演绎法是指以假说作为大前提,通过演绎推理推出结论的方法。假说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是最能体现科学探索精神的一种方法。假说演绎法是以假说为前提推测出可测结果的逻辑思维过程,它只有与实验或事实结合起来,才能证实或否定假说。定律演绎法是指以定律或规律作为大前提进行演绎推理的逻辑方法。科学研究中的定律或规律分为两类,即经验定律和普遍定律。经验定律是人们根据经验事实总结出来的对于客观事物的必然性认识,这种认识往往停留在经验范围内,缺少普遍性的论证。普遍定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必然性,是对事物发展本质规律的揭示。从普遍规律出发所进行的演绎推理在科学认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很多科学事实就是依据这一推理得到的。理论演绎法也叫理论假设演绎法,是指以某一理论为大前提,以在该理论范围内的某一确定事实为小前提进行推论的演绎推理。理论演绎法能够从某一具有因果性联系的学说推导出某些事实或定律。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运用理论演绎法通常有以下几步:第一,人们在对某种新事物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能解释的新属性;第二,假设这些属性符合已知的有关理论;第三,用已知理论去解释这种事物的属性;第四,验证上面的推理和假设是否正确。通过这四个步骤,用已知的理论去解释新的事实,是理论演绎法的主要表现。[刘冠军,王维先.科学思维方法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57-160.]

9.比较法

比较法是确定对象之间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的逻辑思维方法。根据比较的着眼点的不同,可以将比较划分为相同点的比较、相异点的比较和同异综合的比较等类型。相同点的比较是着眼于事物之间异中有同的比较。应用这种比较,可以使人们认识到表面相异的事物之间有着共同点。从不同的事物中寻求相同点,从巨大的差别中寻找共同的本质,这是科学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相同点的比较,可以把握不同事物的共同点,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因此,它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认识方法。相异点的比较是着眼于事物之间同中有异的比较。应用这种比较,能够使人们认识到表面相似的事物之间有着差异点。应用相异点的比较,就是要抓住表面相似的对象之间的差异点,两相对照,发现相似对象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产生新的科学发现。这种方法能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到内在本质,不被表面上的相似性所迷惑。同异综合的比较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同异点同时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其相同点和相异点。同异综合的比较,既能探索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又能发现它们的相异点,因而能提供更为全面的认识。应用比较方法时,正确解决对象的可比性和确定科学的、精确的比较标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解决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比较才可能是科学的、正确的。

10.类比法

类比法是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它们还存在其他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逻辑方法。类比推理的前提不蕴涵结论,所以它不是必然性推理,其结论是或然性的。类比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性质上相似性的类比,称为性质类比,是指作为类比物的系统与应予解释的系统在性质上是相似的;另一类是因果关系上的相似性的类比,称为关系类比,是指作为类比物的系统与应予解释的系统在因果关系或协变关系上是相似的。性质类比是根据类比物与应予解释的系统之间存在的横向的性质类似性而进行的推理;关系类比则是根据类比物与应予解释的系统之间存在的纵向的因果关系的类似性而进行的推理。这两类推理在科学研究中都是大量被运用的。类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应尽可能多地考察类比物与应予解释的系统之间的各种相似性质或关系。第二,类比中的共有或共缺属性应该是本质属性。一般地说,两个或两类对象类比中的共有或共缺属性愈是接近本质,则结论的可靠性就愈高。第三,类比对象的共有或共缺属性与类比结论之间应有本质的或必然的联系。如果类比对象的属性和类比结论所得到的属性之间有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则其可靠性就高,否则,其可靠性就低。

11.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法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路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法。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三个主要特点,即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流畅性是指思维活动灵敏迅速,畅通少阻,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观念;灵活性是指思维具有多方指向,随机应变,不受功能固着、既成定势的约束;独创性是指思维超乎寻常,不同凡响,新颖脱俗。使用发散思维法应注意两点:第一,要从目标出发进行发散思维,寻找与目标有关的一切事物,把它们记录下来;第二,要对与目标有关的一切事物进行筛选、甄别,从中选出最优答案。

12.收敛思维法

收敛思维法又称集中思维法,是指某一问题仅有一种答案,为了获得正确答案,要求每一思考步骤都指向这一答案,从不同的方面集中指向同一个目标去思考,其着眼点是由现有信息产生直接的、独有的、为已有信息和习俗所接受的最好结果。收敛思维法以某种研究对象为中心,将众多的思路和信息汇集于这个中心点,通过比较、筛选、组合、论证从而得出在现有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收敛思维法具有集中性和最佳性特点,即收敛思维的过程是集中指向的,目标单一,就像瞄准靶心,其结果是寻求最佳。收敛思维法在实践中有三种具体做法:(1)目标识别法。即确定搜寻目标,进行观察并做出判断,通过不断的训练,促进思维识别能力的提高。(2)间接注意法。即用一种拐了弯的间接手段,去寻找“关键”技术或目标,达到另一个真正目的。也就是说,要求你把东西分成类别,分类的过程导致另一个后果;对被分类的东西进行仔细考察,去评估每一种有关的价值,这才是使用间接注意法的真实意图。(3)层层剥笋法。即透过问题的表层,层层分析,向问题的核心一步一步地逼近,抛弃那些非本质的、繁杂的特征,以便揭示出隐蔽在事物表面现象内的深层本质。[吴光远.受益一生的44种思维方法[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2-8.]

13.移植思维法

移植思维法是指把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其他领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移植一般由联想牵线搭桥,没有联想就没有移植。移植有两种:一种是先见到“可移”之物,触景生情,引起联想。另一种是根据移植的需要,去寻找“可移”之物,通过联想而导致移植发明的成果。移植思维方法有三个特点,即相容性、相通性和优化性。相容性是指移植体和被移植体之间必须相容,不产生“排异”现象;相通性即事物之间彼此连贯沟通,能够通过某种中介把它们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优化性是指移植不是为了移植而移植,而是为了追求高效。移植法的应用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它自身的客观基础,即各研究对象之间的统一性和相通性。移植也不是简单的相加或拼凑,移植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过程。运用移植思维方法的形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1)观念的移植;(2)原理的移植。移植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中最简便、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应用最广、最多的一种方法。无论是科学研究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只要掌握了移植思维方法的要点,留心世事,就能够巧妙地运用移植思维方法,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14.组合思维法

组合思维法是将若干有用的要素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事物的思维方法。使用组合思维法,首先要选定课题,并围绕课题分析要素,优选要素。例如,围绕我国2008年在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要组合中央、各省、市、自治区、港澳台、海外华人和世界各国的友好人士等在环境保护和绿化、美化、交通建设、城市规划、旅游建设、体育场馆和宾馆建设、运动会总体设计、竞技体育项目水平的提高、尖子的培养、全民体育水平的提高、经济运作方案设计等方面的人才、点子、办法、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要把优选的要素进行合理的组合,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方案。第三是进行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组合。[张新天.创造性思维40法[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200.]

15.求异思维法

求异思维法是指在遇到重大难题时,突破传统的规则,冲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寻求新的解题办法的思维方法。使用求异思维法,首先要针对难题和困难,汇集现有的各种办法,寻找这些办法的不足之处。其次要在大脑的信息库中寻找与现有办法不同的、能突破不足之处的新办法。第三要对新办法进行试验和科学论证。要注重试验和论证的结果,避免消耗精力的不必要的争论。

16.系统思维法

系统思维法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把对象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综合地、精确地分析和研究对象,以便正确地认识事物之间的规律,获得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案。这种方法不仅要分析单个因素,而且还要分析复杂的系统;不仅要搞清楚要素之间的纵向联系,而且要揭示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系统思维方法主要包括结构方法、功能方法、黑箱方法和灰箱方法。

(1)结构方法

结构方法是指通过结构这一中间环节把握系统的要素和功能,从而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主观努力实现结构优化的方法,是通过考察系统内部的组织方式,进而把握系统和获得系统的组织效应的一种方法。结构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掌握系统的结构进而掌握系统的特性,通过造就合理的结构进而获得系统的良好效应。运用结构方法必须注意两点:第一,认真分析系统的结构;第二,不断完善系统的结构。

(2)功能方法

功能方法是从系统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的角度来整体把握系统的思维方法。常用的功能方法是功能模拟法。这种方法是指在未弄清或不必弄清原型内部结构的条件下,仅仅以功能相似为基础,用模型模仿原型的功能的方法。例如,蝙蝠用嘴发出超声波,用耳朵接受超声波,依据超声波碰到障碍物反射的情况,就能判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人们运用功能模拟法,用电子机械仪器模仿这种功能制成了盲人探路仪。功能方法可以克服结构方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可以通过使原型的功能在模型中再现出来而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例如,像人脑这样复杂的系统,内部结构难以弄清,难以复制,难以运用结构方法来研究人脑的机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走功能分析的道路。电脑就体现了功能模拟法的作用。人脑有记忆、选择和计算等功能,功能模拟法可以在弄清人脑功能特点的基础上,用机器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运用功能模拟法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弄清原型与模型的功能的相似点与差异点;第二,功能模拟法中的模型本身就是功能方法的目的,而并非手段。

(3)黑箱方法

黑箱(具有某种功能而结构不清楚的系统)方法,就是通过考察系统的输入、输出及其动态过程来认识系统的功能特性、行为方式,以及探索其内部结构和作用机理的一种认识方法。黑箱方法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中考察和认识对象。二是从整体上探讨系统。它不是以打开黑箱分析其内部结构和性质为前提,而是对其外在表现行为和功能加以信息处理,推导其内部结构和运作状态,从而达到对其本身的认识。黑箱方法的实施通常包括三个基本步骤:第一,确认黑箱。由于任何系统总是与外界环境联系、交织在一起,使用黑箱方法首先要用相对孤立的方式,将作为研究对象的黑箱从环境中“隔离”开来。第二,通过观察和实验考察黑箱。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观测的办法考察黑箱,也就是在对系统不加干预的情况下测量其输入和输出,取得输入、输出的有关数据,进而分析黑箱状态。第三,建立模型,阐明黑箱。获得黑箱的有关输入、输出信息后,必须认真地进行综合整理工作,寻找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类关系推测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机理,并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

(4)灰箱方法

灰箱(“部分白”、“部分黑”的系统)方法是指由部分推论整体、由已知推论未知的方法。运用灰箱方法要注意两点:第一,全面了解和掌握灰箱系统的历史。灰箱的历史构成了系统内部已贮存的“记忆”,“记忆”又是获取系统发展状态的生长点。运用灰箱方法就是要抓住系统内在的“记忆”特性进而认识系统的现状。第二,充分运用各种方法来洞察灰箱整体的结构与功能。在科研过程中,探索之成败,收获之多寡,不仅取决于探索者已有知识储备之丰富程度,还取决于他是否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及是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成功地运用灰箱方法既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李洪玉.思维策略[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17-25.]

17.假说思维法

假说思维法是指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的思维方法。假说具有科学性和假定性两个矛盾特征,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统一体。假说主要来源于:①理论与事实的矛盾,即理论对新事实的解释;②理论外推时的猜测与设想;③为解决新旧事实的矛盾而提出的假定性说明;④为说明同类事实之间的规律性而做出的猜想。假说在科学认识和科学思维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功能,是通向科学理论的中介和桥梁,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假说形成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两大步骤:一是针对问题提出初始假设,它要求人们综合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方法;二是围绕初始假设建构假说体系,它需要人们进一步搜集事实、寻找理论依据,进行系统论证以形成完整体系。假说的建立需要在一定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进行,主要的方法论原则有:①解释性原则——假说能够对该领域中已知的全部事实做出解释,不得有矛盾冲突;②对应性原则——假说不应当与该领域中已有的且经过实验验证的科学理论相矛盾,而且新假说能够把旧理论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之中;③简单性原则——假说在逻辑上具有简单性,以便用最少的假说前提说明最多的现象事实;④可检验性原则——假说必须能够用观察和实验加以检验等。假说形成、提出之后,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只有经过检验,假说才能上升为理论。在检验假说的过程中,逻辑分析(分析假说在逻辑上的合理性以达到对假说进行初步筛选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辅助性手段。但假说的最后检验是实践检验。实践检验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直接检验,即直接用观察、实验方法来验证假说的内容;二是间接检验,对不能用直接检验方式检验的假说,可由其中演绎出若干个直接检验的推论,然后再通过观察、实验来验证。

18.信息交合法

信息交合法是指对客体世界与心理世界的信息场进行调整和交合,从而产生奇思妙想的一种创新思维方法。该思维方法由我国华夏研究院思维技能研究所所长许国泰于1986年首创,其理论基础是信息论。信息论的研究成果表明,心理世界的构象即人脑中勾勒的映象,由信息和联系组成。新信息、新联系是在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不同信息的交合可以产生新信息,不同联系的交合可以产生新联系。信息交合法正是基于这些基本理论之上。信息交合法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定中心。即确定所研究的信息及联系的时间点和空间点,也就是零坐标。第二步:画标线。即用矢量标串起信息序列,画出纵横两条标线,然后注明标线类别。第三步:注标点。在信息标上注明有关信息点。第四步:相交合。以一标线上的信息为母本,以另一标线上的信息为父本,相交合后产生新信息,在头脑中滋生出新构思。采用信息交合法可以突破思维定势,进而创造出新成果。

19.创造性思维法

创造性思维法是指人类在开拓认识新领域、创造发明新成果过程中使用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新颖性。创造性思维法或在思路的选择方面,或在思考的技巧方面,或在思维的成果方面,都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思维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一定层次上的首创性、开拓性。②灵活性。创造性思维法没有固定程式和途径,十分灵活。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人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纵横驰骋,可以凭借想象、直觉、灵感等从一个思路跳跃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进入到另一种意境,多方位地试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随时改变自己的想法,以求获得思维上的突破。③探索性。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对象是那些未知的事物和领域,需要人们大胆探索,运用创造性思维法,去解决新问题,找到新答案。创造性思维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是人类智能的本质所在。所以它对人类的能动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创造性思维法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可以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开辟新的道路。创造性思维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联想与想象

联想与想象都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联想是通过事物的相似性类比,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过程。联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以事物之间的一定的可比性为前提的。它能够克服两个事物及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把它们联系起来。联想的生理机制是暂时的神经联系。人的神经在受到相似物刺激时,马上就会形成联想,想到类似的事物。联想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法,其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联想能够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看起来并无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并从中做出创造性的说明。要获得丰富的联想,就要在实践中取得大量的经验和丰富的知识,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广见博识、广闻博记。这样,一旦需要联想,就会在大脑中动员各种信息,建立起各种联系,不断进行排列组合,在思维中不断变换事物之间的联系,以产生丰富的联想。

想象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法,它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后得到的一种形象思维,也就是在人的头脑中把过去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所产生的一种新的形象。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式,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想象以客观实际为依据,但又不完全拘泥于客观实际,而是一种对客观实际的“超越”和“突破”。想象有助于提出科学假说,有助于提出新的科学概念,有助于建立科学模型,有助于进行思想实验。

(2)直觉与灵感

直觉与灵感是瞬时的顿悟。一般说来,直觉与灵感没有严格的区分,它们往往共同发挥作用,但严格说来,二者还是有区别的。直觉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有助于人们敏锐地发现问题,从而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打开突破口。第二,有助于人们迅速地进行选择,包括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突破口,在解决问题的多条思路中选择正确的思路,从许多可能的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第三,有助于人们进行科学预见,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正确地选择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提前进行研究,以便及早地获得成果。直觉的预见作用还能帮助人少走弯路,准确地把握将来的变化趋势。当然直觉也不总是正确的,有时也会产生错误的直觉。一旦发现直觉上的错误,则要在科学实验中加以纠正,切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灵感与直觉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灵感的产生需要它物的触发。灵感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难以预料的,它完全是由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诱发的。充当灵感诱因的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现实的启示物。如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示顿生联想,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苹果是现实的启示物。二是梦幻中的启示物。由梦幻的启示而产生的灵感在科学上更是屡见不鲜,如德国科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分子结构的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二,灵感的显现具有瞬时性。由于灵感的引发是不可预料的,因而当灵感出现时,如不及时抓住,可能转瞬即逝。因此,当灵感出现时,一定要抓住其瞬间的顿悟,让灵感变成解决问题的契机。第三,灵感有一个潜伏期,它的出现以顿悟为标志。所谓顿悟,即恍然大悟,是指在百思不解后突然悟到一个问题能如何得到解决。第四,灵感的产生总是伴随着情感活动。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认为灵感产生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灵感的潜伏期,人们往往心不在焉,处于一种焦躁不安的心境中;当灵感、顿悟出现时,人们往往表现出惊喜若狂、忘乎所以的心态,情绪异常高涨,行为也异常狂放。如当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时,正在洗澡的他居然裸体冲向大街。这种反常行为是心理过于激动的结果。

(3)逆向思维方法

逆向思维方法就是与一般思维程序相反或从事物的反面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方法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逆向性。方向的可逆性是逆向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方法的主要特征。如果人们依据一定的实验数据和经验材料,概括出某一个理论时,就是正向思维。如果人们从相反的事实或经验材料出发,得到一个相反的理论,就是逆向思维。第二,对称性。逆向思维的结果与原思维的结果呈对称性。一是与错误思想呈相反的关系。如果原来的思维方法是错误的,那么逆向思维正好得到相反的正确结论。二是与正确思想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原思维的结果是正确的,那么,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对正确的思维进行检验和补充,对原来正确的思维进一步加以推论,以达到补充、深化。第三,超常性。逆向思维要求打破常规,从事物的反面和一般程序的相反方向去进行超常规的思考,以达到常规性思维达不到的效果。第四,新颖性。由于逆向思维所思考问题的范围往往超出了人们日常思考的范围,所使用的方法也别具一格,超出常规,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往往十分奇特,具有新颖性。第五,奇异性。在科学研究中,运用逆向思维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与传统的观点不相符合,甚至针锋相对,形成离奇的悖理,使新的结论显得不合常理,出现奇异的结果。逆向思维有助于新的科学发现,有助于解决科学上的疑难问题,有助于人们摆脱思维定势,更好地发挥创造作用。

(4)悖论思维方法

悖论就是在一个看上去合理的理论中,推出了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或者是在一个复合命题中,包含着两个等价的相互矛盾的命题。悖论在物理学中叫佯谬、疑难,在哲学上也叫二律背反,在现代数学和逻辑学中都称为悖论。任何悖论实质上都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体系而言的,它往往表现为两个等价式的相互矛盾的命题,而要证明或推翻其中的一个命题都是十分困难的。在数学、逻辑、物理学、天文学、语言学等各个领域,都发现了许多悖论。悖论思维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方向性。悖论思维是从相互对立或相反关系的两个方向上展开其思维活动的。当我们运用悖论思维去解决问题、寻找答案时,就是要在对立关系中思考,以求达到统一。悖论思维方法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性思维方法,它主张既要进行正向思维,又要进行逆向思维,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②统一性。悖论思维方法的实质是从对立之中去把握新的更高层次的统一。悖论思维方法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前提,只有从一个统一的标准出发,思考才能运用悖论思维方法。因此,在运用悖论思维方法时,必须有统一的信息、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评价标准。③互补性。悖论思维的成果是对立面之间的互补,表现在思维过程中是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互补,这正是悖论思维的探索性特点。在悖论思维中,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选择主要是靠直觉、灵感、想象等非逻辑方法,而在此基础上做理论建构的则主要是逻辑思维形式。因此,悖论思维是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依据一定的思维方向,实现其思维目标的思维方法,它既体现出思维方法的互补性,又标志着理论成果的互补性。④思辨性。运用悖论思维方法去创建新理论主要要靠理论的思辨去推理,这就是悖论思维方法的思辨性特征。悖论思维方法侧重于思维的“自由创造”,它要求科学家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突破经验的狭隘界限,发挥思维中的思辨能力,破除传统思维方法的束缚,以构建出新的理论。悖论思维方法能巩固已有的理论,有利于新理论体系的建立,能够提出解决理论危机的方案,实现科学理论的飞跃。[刘冠军,王维先.科学思维方法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272-282.]

20.公理化思维法

公理化思维法是一种构造理论体系或学说体系的演绎方法,是一种线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它包括两个要点:第一,它明确区分了前提和结论。第二,它明确规定了演绎规则。公理化思维法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应用,在逻辑上促成了现代公理系统的建立,而形式的公理系统是现代公理系统的典型形态,它是一种符号化了的形式公理系统,其特点是符号化和形式化。事实表明,只有把公理化方法加以符号化、形式化,才能使它真正成熟和完善,成为刻画具体科学理论体系的精确工具,才能建立起现代的公理系统,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要求。这样,便形成了建构现代公理系统的符号化方法和形式化方法。

符号化方法是通过系统地、大量地使用人工符号语言,来表达或建构某种科学理论的现代公理系统的重要方法。它既是现代形式逻辑体系的主要表述手段,又是现代形式逻辑体系得以形成和建立的基本方法。符号化方法要求在建立现代公理系统时必须使用人工符号语言。人工符号语言是相对于自然语言来说的,它的特点是规范、明确和经济,不像自然语言那样含有歧义和模糊不定。人们创造并使用人工符号语言,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和表述工具,以简化和缩写的形式反映和刻画复杂的对象关系。在运用这一方法时,人们势必要把与问题的本质无关的、次要的、偶然的因素舍弃掉,把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舍弃掉,然后对研究对象的内在本质关系和结构联系做符号化的处理,从而把握客观对象的一般性规律。

形式化方法是现代逻辑的根本方法,是构造形式语言、建立形式系统的方法。它的第一道程序是把研究领域中的对象和关系符号化,即用形式语言表示对象域或该域中的关系。形式语言包括初始符号和形成规则两部分。初始符号是一些不具有任何意义的字母,它包括常规符号和辅助性符号两部分。形成规则规定,由初始符号任意组合成的符号串,哪些是本系统承认的即合式的,哪些是本系统不承认的即不合式的。合式的符号串称为合式公式,简称公式。形式化方法的第二道程序是提出原始假设即公理,建立变形规则,构建形式系统。形式化方法的第三道程序是对形式系统进行解释,寻找形式系统模型。[刘冠军,王维先.科学思维方法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307-314.]

21.非线性分析法

非线性分析法是指对非线性关系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即关于“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关系的分析法。非线性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

(1)非线性的整体分析法。这种分析法的主要特征是,在分析客体内部关系时,应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思考,分析其内部多方之间的整体关系。

(2)非线性的网络分析法。这种分析法的主要特征是,在分析诸多矛盾双方的关系时,同时分析它们之间的网络关系。在诸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的同时,不忽视对诸多矛盾逐个进行分别研究;也不单是对诸多矛盾各自双方关系进行线性研究,而且还对诸多矛盾及其双方的网络关系进行非线性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揭示诸多矛盾各自的特殊性,揭示诸多矛盾及其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内部规律,避免思考的主观性、平面性。

(3)非线性的比较分析法。这种分析法的主要特征是,在分析复杂事物的各方关系时,同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

(4)非线性的层次分析法。这种分析法的主要特征是,在分析矛盾着的各方关系时,同时对它们进行多层次的分析。

综上所述,非线性分析法就是对任何一个事物,特别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的非线性关系进行的整体的、网络的、比较的、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分析。[张永声.思维方法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34-136.]

22.自组织分析法

自组织分析法是指对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由混沌向有序转变的条件、过程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自组织分析是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的产物。它们认为,任何一个开放系统(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或是生物的、社会的)在到达远离平衡态(平衡态指物质系统内各部分的温度、压力、密度等各种宏观属性取值都达到相同状态)的非线性区时,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克服混乱,维持稳定。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到一定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便可能发生突变,使原来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呈现有序的新状态。这种能够自行产生有序结构的系统便是自组织。

自组织分析法包括系统确定、量度确定、转变机理分析等内容。系统确定就是明确研究对象属于开放系统、孤立系统还是封闭系统,是远离还是近于平衡态的。量度确定就是用一定的量来量度研究对象的秩序或有序度,以便分析无序与有序间的转化机理。不同学科中采用的量度有所不同。热力学中用熵,相变理论和协同学中用序参量,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中用信息量。在社会领域常用经济增长率、利润率、人均收入、犯罪率、升学率等衡量社会系统的有序度。转变机理分析是有序分析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探讨对象系统如何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如何克服混乱无序维持稳定,而且当外界条件变化到什么样的阈值时,系统如何通过涨落而发生突变,完成无序状态向结构、运动和功能有序状态转化的机理。

自组织分析法的意义在于为各门自然科学理论、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进行横向立体研究提供普适性的认识工具,为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内容提供科学素材和实证方法。目前,我国学者已将自组织分析思维方法运用于经济理论研究,创立了非平衡系统经济学。该理论认为,任何经济实体处于封闭状态,都会产生相对静止和经济衰退现象,反之亦然。此外,一个具有内动力的经济系统,必定是一个有差异的、非均匀的、非平衡态的经济系统。那种无差异的经济系统是导致经济系统内部活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予以取缔和改革。[张永声.思维方法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18-620.]

同类推荐
  •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本书为《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指南》辅导丛书之车身涂装考试指南,采用与培训教材相互对应的方式,按照学习要点、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的格式进行编写,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要求,突出重点。模拟试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分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三种题型,模拟试题涵盖了所有的考核点。 本书可作为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机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车身修复人员、车身涂装人员和车辆技术评估人员参加从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参考书,对正确理解和掌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东线序曲

    东线序曲

    《东线序曲》选编了作者曾良才44篇文章和1篇作者的专访。这45篇文章中,有参加集团重大活动时有感而发的札记,有出席相关会议的讲话和演讲,有对国有企业文化的探讨和感悟,有亲身参与调研考察的思考。虽然文体不同、胚材各异、文章各自独立,但又一脉相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航空工业科研、管理、宣传、文化建设的辉煌,展示了一代航空人的思想火花和感人故事。《东线序曲》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少儿必读古文

    少儿必读古文

    《少儿必读古文(国学读本)》中许多篇章对孩子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大有裨益。这是一套帮助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好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孩子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在悄悄地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者参照中学语文课本和教育部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精编了《少儿必读古文(国学读本)》。
热门推荐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 校园灵异少年笔记

    校园灵异少年笔记

    一个诡异校园,黑云笼罩校园上空,下水道婴儿尸,诡异的国辉路,406女生宿.........一切是阴谋还是缘分?他与她是否会在一起?一切尽在本书。
  • 灾变重生

    灾变重生

    一个新鲜的题材,重生穿越,全职变身。因为男主拥有了特殊的能力,所以他想拯救世界。
  • 天净杀

    天净杀

    “世上真有这么一个人,不用气运,不需机缘,不要巧合,只靠一缕因果,踏入无上大道,寻得我们追寻了一生的……无上存在!”染血的八卦光阵旁,一名老者捡起染血的白色羽扇,这样说道。“避开了天地大势……摆脱了机缘巧合……太公,这样的人,真的存在?”老者旁边,一个朦胧的女性这般问道。“卧龙以生命为因,杀玄武取甲,用最古老的占卜术,才得到这样的果。无论是否为真,我们都得探寻一番。否则,卧龙就白死了。”老者遥望星空,道:“卦象的始终,都在我们的起源之地……古老的华夏!”“只有追随那人的步伐,才能找到所有长存者的追求——无上的存在!”
  • 杀伐天地

    杀伐天地

    他,人界数十万年以来最有修炼天赋之人,而他,则是地球上最为普通的一个大专学生;他,修炼七界最强法诀先天八术之《天风七杀剑》,而他,却选择了毕业之后只能当个服务员的专业;他,是被誉为有希望能够成为天阶的存在,而他,放眼望去前途却是一片渺茫;当处于时代巅峰的天赋,遇到了最为废材的灵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天资卓越的剑道之神,遇到了绝对废柴的宅男,会燃烧出怎样的激情?一切的精彩,尽在《杀伐天地》
  • 孤岛丽影

    孤岛丽影

    “纪实风格”为主基调,详细描写她仅通过就地取材和信念处理生存危机以及精神压力的“求生”过程,并真实突出少女“心路”历程。海伦,是一位厌恶淑女艺术却衷于探险的17岁地中海少女,正是该进入教会大学研究神学和医学,将来接替母亲教士医生工作的年龄。但十字军的战争车轮碾平了村庄。胜利者一手拿着圣经和十字架,一手拿着淌血的钢剑将幸存者逼上了贩奴的黑船。航海途中贩奴船又被海盗掳掠,海伦和他的未婚夫在船战中失散,孤身抱着浮木漂落到了一座未知的荒岛。牢困期间,她经历了女性初潮,咬伤处理,生食,自杀幻觉,失火,毒气危机等等生死边缘的屡次徘徊;而她在工具制作,技能熟识,心理暗示,驯化与农耕等等生存细节也将不断展现。
  •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盛宠妖娆小毒妃

    盛宠妖娆小毒妃

    他,是京城中各路贵人避之不及的纨绔王爷,拿世子爷当活靶子掷飞镖,一把火烧了连皇帝都常常“暗访”的勾栏院,偏生长了一副欺世的娃娃脸,哄的太后团团转,连亲生的皇帝老哥都对他束手无策。她,是京中各路贵人所不耻的女子,扒了荣世子的衣服倒挂在树上三天三夜,当众勾引年仅8岁的太子,矮油,典型的老牛吃嫩草。偏生有个当帝师的爷爷当宰相的爹,身为唯一的嫡出血脉,她表示坑蒙拐骗偷毫无压力。适夜,当艾晓菲从墙头跳下去的时候并没有如料想般落地,反而是落入一个温暖的怀抱。艾晓菲抬眸,入眼的便是那张透着无赖气息的俊颜。容月:“未来的瑞王妃,这么快就投怀送抱了?我们好像还未正式拜堂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魔法城堡向爱出发

    当魔法城堡向爱出发

    今天阳光明媚,一看就知道没什么好事发生,果然坏事来了。我亲爱的爹地妈咪,我不可以不去重庆呀?张若萱说。不可以的哦,宝贝!张若萱的妈咪说。爹地,我在法国多好呀!我真的不想去。张若萱说。萱萱,你必须去,因为你长大了要出去历练历练了。张若萱的爹地说。萱宝,你去收拾一下吧!明天早上9点的飞机。学校给你安排好了,重庆八中。张若萱的妈咪说。欲知后事如何,看小说吧~~~~~~
  • 天骄武神

    天骄武神

    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道,复血脉,成就绝世武神,铸就辉煌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