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6500000012

第12章 发展厦门文化产业 引领信息消费升级

◎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学院课题组

文化消费是信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信息消费必将有力带动文化产业发展,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信息消费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厦门发展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发展厦门文化产业,引领信息消费升级,对厦门“两个百年”、“五个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厦门应顺势而为,以“宽带厦门”、“数字厦门”、“智慧厦门”、“创意厦门”为着力点,把创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推动“美丽厦门”建设。

一、信息消费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消费是当代高科技、高文化发展的产物,将成为人们未来消费的主流。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提振经济新动力、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美丽厦门”建设。

(一)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需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也是稳增长的根本。扩大内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鼓励和促进消费,以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型的方向是推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而信息产业就属于高附加值产业。

发展信息产业能够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不仅有利于提升信息产业本身,还能促进其他受益产业的竞争力提高,使其产业转型升级更加顺畅。

近年来,我国信息消费群体不断壮大。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14亿部,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91亿。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初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

信息消费规模的迅速扩大,将促进中国需求结构的改变。2013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为7.6%,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基调下,促进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之一,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二)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提振经济新动力

信息消费作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的作用,是近年来各个国家继住房、汽车后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预计,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将达到3.18万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速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

信息消费带动能力特别强,主要是两个层面:一个是信息产品,一个是信息服务。可以预见,信息消费将极大地促进移动互联网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网络游戏、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网络阅读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改善民生

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改善民生。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信息消费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对于信息消费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需要通过信息渠道来实现。

以往以报刊、图书、电视、广播等为主的信息消费方式向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信息消费方式过渡,智能终端和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和电子商务类应用在终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激发了网络支付、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服务需求,社会公众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消费早已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之中。

(四)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美丽厦门”建设

厦门具有生态环境美、山海格局美、发展品质美、多元人文美、社会和谐美等五大美丽特质。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美丽厦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了厦门“两个百年”发展目标,即建党100周年时建成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展示中国梦的样板城市;明确了厦门城市发展定位: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

厦门市加快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是:发展空间不大、市场腹地较小。而信息消费不受地域限制,发展潜力巨大,很适合厦门的产业特色和对台区位优势,有利于加强两岸信息产业对接。而扩大信息消费,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推动厦门社会事业进步的重要手段。

因此,2013年上半年,国家工信部专题调研组向厦门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明确提出:厦门在发展数字家庭产业及应用、促进信息消费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建议以普及数字家庭为切入点,打造“家庭—社区—社会”三级结构的信息消费平台,率先建设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厦门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把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作为加快建设美丽厦门的有效举措。

二、文化产业与信息消费的互动关系

“高技术”与“大文化”结合的信息消费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众多文化产品的生产、设计、流通、消费方式,影响着文化产业的现存形态及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无论是互联网、手机还是多媒体电子产品,都需要海量的文化内容予以支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信息消费容量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随着信息消费大幕的拉开和通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内容需求将随之升级,智能终端产品也将会更加普及。

(一)促进信息消费必将有力地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1.信息消费促进文化产业载体更新换代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品和服务将推动信息消费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对于信息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网络游戏和网络购物在信息消费中占有的比例非常可观。有统计数据显示,十年间,中国网络游戏出版产业已发展成为直接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带动电信和媒体等相关产业收入超过700亿元、消费人数上亿的巨大产业。

随着网络交易在规模和层面上的不断扩大,网络销售产品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实体物品的销售以外,知识产权转让、广告设计、报刊发行等虚拟物品的交易数量也大幅增长。新载体的更新换代,使得信息消费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2.信息消费实现了文化产品多样化的价值呈现方式

在信息消费时代,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让文化产业拥有了更强大的活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信息消费领域中,因为信息传播网络和渠道得到了极大扩展,传统的文化产品、渠道、方式不断得到调整,不同媒体间的互换性及互联性也得到加强。如,文化内容被数字化后,其复制成本越来越低,文化产品的传播、流通成本急剧降低,文化内容产品拥有了更多的传输渠道和接收终端,并在多次售卖中不断增值。例如,一档视频类节目(如《中国好声音》),既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播放,又能够发布在互联网供人们选择观看,还可以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播放,它的价值在多渠道传播中得以不断增加。

3.信息消费不断增加文化产品的积累价值

根据长尾理论,只要储存和流通渠道足够大,众多小市场可汇聚成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在数字化服务环境中,文化内容产品几乎没有复制成本和分销费用,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观众零散的选择、浏览和下载,能够获得相当的边际利润的累积价值。因此信息消费时代的到来,让信息技术对海量内容和超时间存储得以生发,更使得这一长尾理论在文化产业中得以实现。

4.信息消费促进文化产业链结构升级

在信息消费过程中,尖端的信息技术成为开拓文化产业渠道的主要力量,个性化服务方式和成熟的用户业务管理系统改造着文化产业的经营模式,信息业务综合平台更为文化资源的自由流通和交流反馈提供强大的支持。这些变革不仅能够在多个环节提高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还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动态合理化、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成为塑造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新形态的主要动力。例如深圳华强科技集团将动画和数字电影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库管理等先进方法引入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了7~8倍。因此,信息消费也在不断促进文化产业链的结构升级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信息消费的重要手段

1.文化消费是信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消费是满足人们信息消费需求的根本动力。通过文化消费,可以搭建起足够强健的产业生态系统。当今在广阔的综合业务平台上,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自主选择、自主消费,只有保证足够的内容资源支持,才能实现文化内容供给与终端消费的相互促进。从这一角度而言,文化资源是支撑内容生产制作、推动信息消费的源头活水。

2.文化需求是文化业态创新的驱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即提高了,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的内容产品,更加注重高质量的文化消费,这就从根本上驱动了科技进步及业态创新。将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植入科技产品中,催生出动漫、网络游戏、数字内容、手机媒体、多媒体产品等一大批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文化科技业态。

3.文化产业是促进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内容通过数字化呈现出来时,打破了原有的信息文化传播边界,用精神形态的文化充实信息消费领域,促进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集中反映了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相互支撑的关系。只有借助于先进文化的力量来统帅技术、支撑网络空间,才能够保证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人们在充分享受信息消费时代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能保持自己作为人类个体的独立性及情感性,使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更多的人文内涵、更多的人性化内容,才能更加有序、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因此,应从战略上强调文化产业对信息消费的推进和提升作用,整体推进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综观全球文化发展态势,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其产值占GDP比重普遍高于10%;二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态势凸显,先进技术已渗透到文化内容产品开发、制作、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因此,促使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汇流并保持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平衡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文化的大繁荣及人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

1.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相互融合

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相互融合将逐渐形成新型产业形态,进而推动产业的变革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对信息产业发展及信息技术革新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特别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为文化功能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手段,推动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一系列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手机视频、网络艺术品交易等,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2.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相互交叉

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相互交叉将不断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改进,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及附加值提升。现代信息社会中,文化产品的创造无不借助于完美的技术形态得以实现。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很难离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及宽带信息传输技术等的支持,亟须广泛地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增强文化作品的表现力及感染力、作品内容的传播力及产品附加值。

3.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相互渗透

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相互渗透将创造文化传播的新渠道,互联网、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载体。随着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的步伐越来越快,近年来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生机蓬勃,一些传统唱片公司、网络音乐公司每年在数字音乐方面的收入超过千万元,大大促进了中国音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以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为例,在上游与包括全球知名的索尼、华纳等500多家版权提供商合作,下游发展俱乐部会员数近1亿人,2011年正版歌曲累计下载量超过13亿次,产值超过200亿元。

4.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相互协调

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相互协调将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将促进文化产业的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文化产业是科技应用最广泛、科技创新最活跃的产业之一,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不仅表现在书、报、刊、音像及电子等各类出版物的生产、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美术及动漫和网络游戏的生产方面,还表现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文化产业基础设施方面,文化资源的开发、储存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

5.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统一

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统一将有效解决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文化资源的共享。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既是文化传承及保护的需要促进信息消费的需要。文化资源数字化是信息消费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大下一代互联网、光纤入户、云计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用于完成信息消费中通信基础设施,是“硬基础建设”;而文化资源数字化及共享,则是用于完成信息消费中内容生产创作的基础设施,是“软基础建设”。因此要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这一抓手——信息消费,就必须将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统一起来,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中。

三、厦门信息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厦门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厦门文化产业主营收入为863.47亿元,实现增加值217.03亿元,同比增长20.1%,占GDP的比重为7.7%。厦门文化产业的增速和增加值均已超过房地产业,并逐步逼近金融业,显示出厦门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与巨大的发展潜力。全市已初步形成数字内容与新媒体、影视动漫等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也已成为厦门最大产业。2012年,厦门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1700多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461亿元。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对接,产生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进一步提高了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和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当前,厦门正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重点培育数字内容、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创意设计三大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新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创意设计等新兴业态文化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厦门将着力构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的示范区、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国家级数字内容与新媒体产业基地、国家级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基地、区域性创意设计之都和影视产业中心;到2015年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400亿元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0%,成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一)信息消费基础良好,产业发展粗具规模

厦门市信息消费基础良好,在智慧城市、宽带城市、4G无线城市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通信设备、三网融合、民生信息服务平台、软件园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厦门相继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获得2009—2010年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厦门在2012年陆续获得了“中国城市信息化卓越成就奖”、“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奖”、“中国智慧城市推动奖”三大奖项,还成为工信部向全国推广的TD无线城市样板。此外,厦门市政务、交通、医疗、教育等云计算项目成为全国云计算试点项目。

1.信息产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网游动漫、IC设计、服务外包、软件、信息咨询)、移动互联网、电信服务业、电子商务等为主体的厦门信息产业,近年来整体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第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厦门支柱产业之一。从2005年到2012年,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从45.5亿元增加到461.3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9.25%,凸显出强有力的产业优势。仅厦门软件园二期园区,2012年新增认定软件企业73家,累计达到539家;新增软件产品登记665件,累计达到3288件。全省现有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998家,通过登记的软件产品6092个,厦门软件企业约占全省的54%,软件产品约占全省总数的54%。

此外,2012年全市新增认定“动漫企业”20家,动漫相关企业总数达113家,从业人员超过3500人,2013年又新增31家。直联POS终端4.70万台,交易金额1038.83亿元,比上年增长41.9%。易通卡累计发卡441.22万张,全年交易额5.5亿元,增长34.1%。数据表明,厦门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厦门信息消费用户数量迅速攀升。厦门电信业务总量75.04亿元,增长19.0%。至2012年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55.26万户,增长1.1%;移动电话用户586.37万户,增长11.9%;全市电话普及率为202部/百人,增长7.4%;固定电话普及率为42部/百人,比上年略降;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60部/百人,增长10.3%;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为128.57万户,增长27.7%。厦门成为全国首个手机数据流量超过短信收入的城市。

第三,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厦门现有电子商务企业约4000家,应用电子商务企业约25000家,其中网络零售B2C企业约850家,2012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50亿元,增长177.8%,预计2013年可达60亿~70亿元。

第四,信息产业直接带动电子终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如,数字家庭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硬件产品,由于WIFI、3G、4G等无线服务能力的提升而需求大增,已成为电子产品制造业的新增长点。

2012年,厦门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产值1914.6亿元,同比增长14.3%,约占全省全年总产值的49.1%,其中,联想移动大幅增长150%,达运精密增长123%,冠捷显示增长56%,宸鸿科技增长21.2%,戴尔(厦门)增长16.4%。厦门电子终端产品制造业如此喜人的发展,积极地反映出厦门在信息产业链的中低端有着强劲的竞争优势,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优化中,正在向高技术、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

厦门在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宽带城市工作方面步伐领先,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2011年,厦门在国内第一个出台市级光纤宽带建设规范,完成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全覆盖。

厦门已经成为国内首批建成以光纤入户、数字电视、4G网络大范围覆盖的城市,至2012年全市光纤入户率达80%,启动TD—LTE(4G)规模试商用,实现了厦门岛内90%以上的网络覆盖,无线传输速度提高了近20倍,无线城市平台月访问量超过680万人次,厦门步入无线城市发展新阶段。

同时,建立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海峡两岸健康医疗云工程中心和中国统计信息云平台暨大数据研究服务基地等云计算基础设施,以便未来数年内能够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

自2013年6月26日起,厦门电信对具备条件的家庭宽带进行免费提速,部分家庭光纤宽带和adsl(拨号上网)宽带的下行速率免费提速到12M和6M。提速后,2013年实现60%以上的家庭宽带用户网速都达到6M以上。加快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共建共享,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规模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

3.信息服务与信息消费扎实推进

以智慧交通、智能图书馆、智慧政府、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为内容的“智慧厦门”建设,有力推动了厦门信息服务与信息消费,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信息化成果正成为厦门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生信息服务上,厦门逐渐建成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网、数字图书馆、电子政务和便民利民公共服务平台、教育云平台、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市社会保障卡信息网、E通卡系统、市民缴费信息查询平台等便民信息服务平台。

智慧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是国内首个投入实际运行的区域医疗信息化案例,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被称为“厦门模式”。目前,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已覆盖了占全市90%以上医疗资源的医疗机构(共79家),为厦门市80%的常住人口(约320万)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每月在医疗卫生机构间共享1.3万人次以上。

智慧交通方便市民出行,建成“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平台”,率先在国内推出覆盖全市所有公交线路的手机电子站牌服务。厦门在全国第一个开通交通微信平台,利用微信的庞大用户数量及便捷的图文声传播方式,实现了交通路况信息的实时互动。目前,该微信用户数为19万,被称为“中国政务微信第一大号”,厦门每4.3个驾车人便有1个订阅。

智慧图书馆大幅提高图书利用率,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全城“通借通还”的城市,区域图书馆群互联互通,市民使用社保卡账号登录网上图书馆,免费享受图书馆40个T的数字资源。

智慧政府迈向4G高速无线城市。2008年,厦门市政府与福建移动合作,开通了全国第一个TD—SCDMA(3G)无线城市,在国内开创了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要应用内容的无线城市建设新模式。厦门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手机数据流量超过短信收入的城市,无线城市带动了中移动、中国电信手机动漫基地落户厦门,拉动终端、软件、动漫等相关产业年均增长超8亿元,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信息消费的突破性增长。目前,国家工信部在厦门市开展的TD—LTE(4G)规模试商用工作推进顺利,厦门无线城市迈上了4G新台阶。

厦门在部分信息产品的生产领域已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如,联想移动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手机总销量全国第一;冠捷是全球智能电视领先生产商;瑞芯微的数字移动多媒体高端芯片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全国第一,平板电脑芯片解决方案全国第一;美图秀秀软件用户数达1.2亿,在各大软件网站高居图片类软件榜首。

4.电子商务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据厦门市网络零售协会统计,2013年上半年,厦门市网络零售企业B2C销售额超过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另据厦门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市19家限上电商零售额达13.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倍,占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零售总额的4.9%,拉动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增长3.3个百分点。

(二)文化产业渐入佳境,步入提速增长通道

为进一步促进厦门文化产业发展,厦门市逐步确立了动漫网游业、影视业、创意设计业、古玩与艺术品业、演艺娱乐业、印刷复制业、文化旅游业、网络内容服务与新媒体业等八大领域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门类。通过多年的培育与扶持,厦门文化产业发展已粗具规模,一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渐入佳境,全市文化产业步入逐年提速增长通道,并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骨干龙头企业引领产业优化升级与发展

厦门市以新闻出版发行、广告、报业、影视、演艺、印刷、古玩艺术、会展等为主的传统文化产业门类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仅就新闻出版而言,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底,全市出版物发行单位298家(不含互联网出版),营业收入13.37亿元,实现增加值8.99亿元,增长9.84%;印刷业营业收入125.8亿元,比增8.7%,增加值40.77亿元,增长18.04%。

新型业态方面,动漫网游、数字内容与新媒体等领域文化企业已形成聚集发展态势,规模不断扩大。例如4399、趣游科技、翔通动漫、中娱文化、中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吉比特、水晶石科技、青鸟、蓝火焰、大峡谷、好旺角、读客网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业态文化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2.文化休闲业和文化会展业快速崛起

文化休闲业和会展业一直是厦门文化产业的龙头。近年来,经济环境与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使之快速崛起。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2013年1—6月,会展企业的主营收入增长23.21%,营业利润增长259.47%。仅厦门会展金泓信展览有限公司和厦门契合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两家会展企业上半年利润总额就分别增长49.27%和157.38%。上半年厦门市24家文化休闲服务业的文化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72%;互联网与增值电信服务业和电影与影视录音服务业,主营收入分别增长34.55%和30.87%。文化休闲产业的高增长率进一步夯实了厦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3.文化产业展示与交易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厦门,以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展示与交易平台,层次不断提升,效益日渐显著。目前,海峡两岸文博会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文化产业合作交流和投资交易的重要平台。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已成为两岸出版业界最重要的交流平台。这些文化产业的综合性或专业性交易平台在发挥产业对接和投资交易功能的同时,对厦门市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会展业和文化休闲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2012年第五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文博会,参展企业达1320余家。共签订合同项目70个,金额102.3亿元,比上届增加了近4倍;签订协议、意向类项目103个,金额303.3亿元;文化商品与文化服务总交易额8.05亿元,比增70.1%。

再比如,厦门将动漫产业与会展旅游业相结合,成功举办了五届国际动漫节,行业影响力逐步提升。2012年第五届国际动漫节,共有来自30个国家(地区)的3158部作品参赛,比上年增长25.3%。中国动漫集团厦门基地正式开业,国际动画协会厦门分会挂牌成立,这为厦门动漫产业融入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

(三)创新举措推进信息消费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厦门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领域的支撑作用,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营造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努力创建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集聚优势资源,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优化信息产业布局。以打造具有厦门特色的网络视听、数字媒体、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各具业态特色的产业园区为基础,推动信息产业成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实现信息消费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1.新兴业态拓展态势下凸显集群效应

随着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业态得以不断拓新。如,云报纸开启了平面媒体的革命,将传统的纸质媒体与新兴的网络媒体联系在一起,在传承传统报纸思想、内容结构的基础上,融合了应用性、超链接和电商化等互联网功能,使“打开报纸看视频”成为可能。在厦门,《海峡导报》率先试水,其“云报纸”开通1个月读者突破11万。

在文化产业业态不断拓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态势下,厦门信息产业的集群效应也日渐凸显。仅厦门火炬高新区就聚集了11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产品包括影视剧、休闲游戏平台、卡通动漫、儿童教育软件、虚拟物品交易平台等。2012年度园区文化创意产业主营收入约400亿元。

2.重点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开始呈现

在厦门,以中娱文化、青鸟动画、趣游、吉比特、4399、厦门光环等为龙头的动漫、游戏、动画类企业在业界的影响力迅速提升。中娱文化是中国动漫集团旗下承担动漫内容制作、生产、运营及衍生品设计、开发、推广的公司,是全国动漫春晚和全国动漫音乐会唯一制作基地。4399是中国最早的和最有影响力的在线休闲小游戏平台,拥有国内规模最庞大的游戏用户群体,目前用户规模超3.5亿人,单日页面浏览量达到4亿,访问量名列国内网站前10,达到3亿,单日游戏访客达到3000万,单日页面浏览量达到3.5亿,并保持着高速发展趋势。2011年销售额5亿元,2012年销售额10.9亿元,2013年收入将超过15亿元。厦门光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成立于厦门,是一家致力于发展中国原创动漫、网页游戏制作及周边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动漫企业,其网页游戏品牌仙侠类的RPG《神仙道》一经推出即获得了来自大陆、香港、欧洲等众多关系企业及部分电视台的强烈关注并取得了大量合作意向,发展潜力巨大,仅2011年销售额2699.75万元,2012年销售额10746.8万元。

3.文化科技融合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厦门“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强调,要重点发展“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为保障、具有生产性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动漫网游、数字内容与新媒体、创意设计等产业已形成聚集发展的态势,以联想手机、美图科技等龙头企业为核心构建的多媒体显示终端产业链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厦门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首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等一系列荣誉和称号;建立起一整套科技成果转化及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成了国际一流的动作捕捉摄影棚、动漫作品体验室、集成电路及IC设计中心、厦门云计算中心、国家LED检测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厦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业承载平台是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新区”依托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建设“文化十科技”孵化器,推进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应用,重点支持游戏、动漫、出版、音视频等数字化内容的创作以及在电脑、手机及多样化接收终端的推广和应用,在数字出版、网络游戏、移动多媒体、品牌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服务、社交网络应用等领域着力拓展,现已聚集文化科技企业110多家,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出现了以吉比特、大拇哥、翔通动漫、新华频媒、万仟堂等为代表的本土文化品牌企业,以法兰瓷、西基动漫、华榜等为代表的台湾文化品牌企业,以及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电信动漫运营中心、中国联通动漫中心等平台型企业和落地厦门的华强文化科技产业集团、趣游网络游戏有限公司等我国知名文化企业。

(四)厦门信息产业亟待文化产业深度介入

厦门积极举措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拓展新文化产业业态。但在厦门居民信息消费需求增长强劲的形势下,无论从信息消费的文化品质、信息产业的营销渠道、信息产业的服务质量,还是从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延伸、信息产业的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有亟待提升的空间。

1.信息消费亟待文化创意提升品质

文化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内在促动力。高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不仅要求信息技术的支撑,满足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信息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价值链,创新业态,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

厦门信息产业具有良好的技术、市场和政策环境,但在内容创意上存在短板。原因有两点:其一,文化产业自身发展不足,缺乏原创作品培育机制,导致原创作品少、创意水平低、市场认可度不高等常见问题;其二,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缺乏深入融合,不利于数字出版等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而内容创意的滞后导致信息技术发展动力不足和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不能满足信息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实际需求。

据中国移动动漫基地介绍,与欧美、日韩相比,中国动漫企业普遍缺乏受市场认可的优秀作品,制作多产出少,甚至存在成本倒挂现象,厦门本土的原创优秀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而热门网络小说改编漫画因原创度和网络热度均较高,将成为动漫产业的重点培育对象和主要增长点。

2.信息产业亟须文化营销打开消费渠道

营销创意是文化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现盈利的重要环节。但是,厦门信息技术企业普遍存在市场定位不明、营销方式单一、先制作后营销的问题。首先,产品开发、制作前缺乏全面、翔实、可靠的目标受众分析,应对受众类型、年龄、性别、职业等进行详尽分析,以明确产品的核心价值和市场定位。其次,先制作后投放和营销,缺乏营销先行或者边生产边营销的观念,导致产品在生产阶段缺乏市场检验,容易导致资源浪费、成本过高、市场认可度低等问题。再次,营销方式单一,未能将线上和线下营销相结合,达到全媒体营销的效果。

3.信息产业亟须配套服务提升文化附加值

厦门信息产业存在服务低层次和单向化的问题。如,电子产品制造业仅仅生产产品,缺乏软件下载、信息平台、内容体验等配套服务,服务观念滞后,营利模式单一。信息网络公司负责信息平台的搭建和维护工作,较少提供信息内容,更谈不上对信息内容的深度加工,缺少产业咨询、企业策划、合作伙伴建议等方面的人性化服务。网游动漫企业对娱乐休闲产业的定位也相对单一,服务范围较窄,往往集中于网游和动漫上,缺乏原创音乐、文学等体验区,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摸清受众的审美喜好,也就难以建立动漫网游作品原创库,达到优制的目的。

电子商务缺乏市场细分,未能提供企业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移动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与全球供应链等多侧向、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4.信息产业亟须形式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创造公司产品或服务最终顾客价值的关键所在,是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或模仿的核心技术、服务理念或商业模式,是企业的营利根本和制胜法宝。

而信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和更替速度快的特点,其核心竞争力是推动产业和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或不足会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前景,微软、Intel均因核心竞争力停留在桌面时代,对移动网络市场缺乏前瞻性,核心技术和服务理念不及谷歌和高通,从而失去了移动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和最佳发展时期。

就厦门目前的信息产业而言,中小型企业构成产业主力军,产值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屈指可数,且多数企业尚未具备核心竞争力。从电子产品制造来看,固定电话、液晶显示屏等生产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缺乏产品创意研发及配套服务,无法在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

5.信息产业亟须调整结构延伸产业链

产业链长短优劣是衡量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好的产业链一般包括核心产业、授权产业、衍生产业以及边缘产业等,其中,核心产业越强势,它的产业辐射能力就越强,产业链也就越长、越完备。美国版权产业和日本动漫产业均有很强的产业拉动能力,其产业影响力可波及服装、食品、汽车等众多产业。

信息产业的产业链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企业内产业链,如形成产品研发、平台运营、软件配套等一条龙服务,二是信息产业内产业链,如动漫、软件、网络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联动,三是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间的交叉产业链,如信息和建筑、制造、物流等融合,尤其是与广告、设计、影视等文化产业的融合。但是,目前厦门信息产业在产业链上存在四大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电子产业产值反高于信息产业产值;二是核心产业不突出,未形成以其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完备产业链,产业拉动效应受局限;三是缺乏自身具备产业链的超大型企业;四是与其他产业联动少,尤其是文化产业对信息产业的介入不够,对增强和延伸信息产业链作用不足。

6.信息产业亟须储备文化创意人才增强发展后劲

随着厦门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专业人才瓶颈问题日益凸现。尤其是有创意意识、会文化营销且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紧缺,产业高地和人才洼地形成鲜明对比。

以海峡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为例,该基地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入驻数字出版相关企业超过300家,从业人员超过15000人,到2020年,实现入驻数字出版相关企业500家,从业人员达到30000人。而截至2012年11月,全省互联网出版单位仅有13家,专业从业人员2300多人,人才供求严重失衡,人才紧缺成为扼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另据《2009—2012年福建省动漫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10年福建省动漫游戏产业人才新增需求17000人,到2015年新增需求将达43000人。此外,手机出版、数字媒体广告、电子图书、数字印刷等行业均有人才紧缺的问题。从中也可窥见厦门动漫产业领域人才需求端倪。

目前厦门该行业最紧缺的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创意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体如下:

(1)版权交易人才,主要从事版权谈判、信息发布、登记、质押、交易、托管等工作,应具备相关法学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互联网知识、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较为深厚的文化素养等。

(2)游戏策划人才,主要从事游戏人物选择、情节设置、场景安排、玩法设计等统筹工作,应具备深厚的国学基础、游戏创意思维以及组织策划能力等。

(3)数字编辑人才,主要从事数字出版内容的定位、设计、组织和深度加工等工作,应熟悉互联网媒介,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市场营销能力和策划能力以及数字出版物编审能力等。

(4)互联网营销人才,主要从事互联网广告策划、制作、发布等工作,应具备网络营销能力、网页制作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交流与危机公关能力等。另外,数字媒体经营和管理人才、数字报纸记者、网络营销人才、音乐工程人才也有较大需求量。

三、快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力促厦门信息消费升级

厦门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融合亟待加强。在战略上,应着重强调文化产业对信息消费的推进和提升作用,将文化产业融入厦门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中;在策略上,应深化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着重发展以创意为内核、以数字为技术平台的数字内容产业。

(一)促进信息消费,拉动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信息消费、信息产业正是厦门的“长项”。厦门有年产值1700亿元的电子产业,有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很多的信息消费水平和人群,有高水平的信息化、电子化的功用设施。电子信息产业是目前厦门最大的产业。尤其是厦门正在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这对厦门促进信息消费、拉动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来说,既有政策利好,也有环境利好。厦门要以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为契机,以普及数字家庭为切入点,打造“家庭—社区—社会”三级结构的信息消费平台,从市场、需求做起,聚集资源和力量加快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利于更好更快地建设美丽厦门。

(二)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不仅是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且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永恒命题。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将文化科技作为关系民生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总体部署之中。中央财政2013年投入2.97亿元,支持97项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网络文化、文化旅游、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科技服务等相关领域。

厦门要抓住机遇,大力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组织文化领域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转化应用。企业是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主体,扶持一批品牌文化科技企业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好方式。另外,要参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加强文化产业支撑技术认定内容,搭建文化科技融合研发交易平台,营造良好环境,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在技术上,要打破数字内容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壁垒,强调融合发展。要丰富业务功能,改造提升传统电信运营模式,提供综合化、多元化的信息化实现手段,实现从“通信专家”到“信息专家”的转型,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三)推进内容创新,促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

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产业外融合和产业内融合这两条途径,为信息产业提供内容扶持,促进信息消费的高速发展。产业外融合是指文化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信息产业提供文化附加值;而产业内融合是指发展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交叉产业——数字内容产业。

在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上,厦门已经迈出较大步伐。未来几年,厦门要实施“创意厦门”战略,一是必须实现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拓展二者在金融、物流、研发、工业设计、商务等新型服务领域的空间,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有机融合。

二是应将数字内容产业纳入厦门文化发展体系内,作为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建立和健全促进文化发展的数字内容产业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数字产品创意、数字营销创意和数字服务创意产业。

三是要以先进文化引导信息消费,提高居民的信息消费能力。普及数字家庭是推动信息消费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实现家庭信息消费的互联互动和智能控制,最终普及以内容创新为特色的多业务综合应用。

(四)推进业态创新,促进数字内容和新媒体产业发展

厦门文化产业要实现稳发展、快发展、必须促进数字内容和新媒体产业的融合发展。要加快实施“数字厦门”战略,优化数字内容产业结构,发挥传媒“大数据”应用的优势,促进以数字内容创新为基础的新媒体产业发展。

厦门要推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业态创新,必须构建完善的应用服务体系。建议尽快成立“数字内容产业联盟”,形成内部合作与协调机制。优化数字内容产业园区,搭建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平台。建立重大项目带动机制,重点挖掘并培育数字内容产业重大项目。

(五)加快人才培育,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

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但从厦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创新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瓶颈。未来几年,厦门应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加快文化产业人才培育。

一是要以协同创新为路径,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从文化产业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来看,学校的单一培养难以达到产业企业的要求,需要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产业企业、高校、文化机构以及文化传承单位等多方机构围绕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通过以产业企业需求为导向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以校地协作为指向聚集人才培养资源,以行业实战为实践培养方式,以产业贡献为人才培养评价标准的协同创新模式的建立,为厦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完善而持久的人才培养保障。

二是“产学研”结合,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复合型、应用性是文化产业人才的突出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厦门未来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要帮助高校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扩大学校的开放度和社会化,开展横向联系,与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或联合体。尤其是积极探索在文化产业企业特别是跨国文化产业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途径。

在这方面,社会力量也要逐步融入。厦门市政府可以积极吸纳民营企业的资金、人才方面的优势,使其逐步进入文化产业人才教育领域,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短期培训、学历教育、高级人才培训、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的立体化培训体系。政府也可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实现政府同社会力量优势互补,共同搭建集人才培养、实践培训、创新研究三位一体人才培训平台。

(六)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近年来,厦门市政府和知识产权局、信息化局、文化局等相关部门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先后出台了《厦门市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管理办法》、《厦门经济特区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关于加强专利行政执法与维权援助工作的若干意见》、《厦门市专利奖评奖办法》、《厦门市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指导意见》等。但是,厦门还没有针对厦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版权、专利保护及促进办法。今后,厦门市应完善知识产权推进、保护、交易和运营机制,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知识产权、版权、专利扶持力度,保障正规信息企业合法利益,并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有条件的文化事业单位介入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

执笔人:罗昌智、宋雨顺、林朝霞等

2013年10月15日

同类推荐
  • 行业不能告诉你的秘密!

    行业不能告诉你的秘密!

    毒奶粉、毒胶囊,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无处不在,触目惊心,而我们却经常忽视,而且了解得也不全面。这本书就是专门为消费者打造,以规避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本书共分9大章节,分别以消费里的秘密、商场内幕、超市的“道道”、“美丽”的谎言、家电里虚招、房子里的“水”、旅游中被宰的那些事儿、酒店中的潜规则、机票里不得不说的真相几大生活中常见问题为出发点,为读者解密消费陷阱,提高生活中消费的警惕性。
  •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根据作者四十多年会务文书起草、审核、制发经验而写成,全书按照文稿在会议中的地位、作用设计全书框架结构,分为五章:主题性会议文书、辅助性会议文书、记录性会议文书、礼仪性会议文书、服务性会议文书。《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系统介绍了会议文书的规范写法、常用结构和可借鉴的最新例文,例文多为2008年以后市、县区、乡镇和社区、企业、院所会议使用的文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 ??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 爱弥儿(精典教育)

    爱弥儿(精典教育)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热门推荐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沧泽劫

    沧泽劫

    这个世上有太多无奈,比如说魏沧璃,身为灵会第一长老之女,封灵者之一,堂堂学霸,居然被安排去读高中?会长的烂理由竟是灵会太穷?你没看到你儿子的法拉利吗?!
  • 剑游红尘

    剑游红尘

    秦炎,本是太极仙宗的一名核心弟子,观望两位大能决战,欲要趁火打劫,却是两位大能双双自曝,不仅啥也没捞到,反而是送掉小命。剑神大陆,无一不是剑修,秦炎穿越来此,取代了原先那位花痴秦炎,重新走上剑修道路。剑游红尘,练心,练剑!
  • 洪荒巫神

    洪荒巫神

    一个拥有巫族血脉的少年,在一次意外之中,灵魂重新回到了上古时期的洪荒之中,正赶上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借着身体之中那一丝少得可怜的巫族血脉,从而得到盘古大神的照顾,在盘古开天身陨之时,借着盘古赐予的元神和血脉之力,成为开天之初的第一祖巫,后来更是凭借着自己来自后世的优势,在这强者如云的洪荒之中,处处占得先机。直到最后,传下巫神传承,以力破道,掌握天道。
  • 死灵学院

    死灵学院

    作为道家的一脉传承,刘伟可以说非常不负责任,老爸教的不好好学,爷爷气的胡子乱翘,不过有老妈这道附身符在,刘胖子可谓尾巴都翘上天了,现在可好了,估计他那得意劲老天都看不顺眼,让他揣着自己的那本家传秘谱,噗通,扔进了死灵学院里头,这下好了,刘胖子这回可遭灾了,每次考试,都被折腾的死去活来,用性命游走在及格线的边缘。。。(不种马,不后宫,小命要紧。。。)
  • 青云仙侠记

    青云仙侠记

    身世可怜的少年,谱写一部仙侠传奇。我哭,谁与我共劝慰?我笑,谁与我共开怀我悲,当如何对你们。我痴,谁解我心结?倘若我恨,我当如何??人活着有些事,做了就要承担责任,我不悔
  • 末日王权

    末日王权

    开局失误没压好节奏,重新开一本,过几天再发。
  • 绝命凶岛

    绝命凶岛

    十岁那年刘一明被族人驱除出自己生活的岛屿,理由是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邪魔转世······和自己的父亲离开岛屿以驱魔师的身份在大都市闯荡的第十六个年头后,接到岛上传来爷爷意外死亡的消息······和自己的父亲再次踏上阔别已久的岛屿后,一件件离奇的诡异事件向刘一明袭来······同时刘一明也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身世之谜·····正与邪两股力量在岛上撞击,整个人类世界的安危落到了刘一明的肩上······
  • The Life and Letters

    The Life and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绝品仙医

    都市绝品仙医

    医界,我为圣!商界,我为王!武道,我为尊!大千世界,唯我独尊!意外得到道玄天尊的意识传承,少年不仅瘫痪自愈,而且成了顶级强者。终一日,我要与你携手,比翼九天仙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