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7900000009

第9章 国学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以闽南文化为例

林华东

林华东,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福建师大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辞书学会、美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会长;中国语言文学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和台盟中央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泉州师院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学术负责人;福建省第六届社科联委员会委员;《东南学术》编委;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专家委员会委员;泉州市海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

学术研究领域涉及语言学、汉语方言学、闽南文化和高等教育等学科。在闽南方言与区域历史、闽南思想文化研究方面成果丰硕。2009年以来受邀在新加坡安溪会馆、台湾成功大学、泉州各级党校和有关高校举行十多场闽南文化和闽南方言专题学术讲座。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投标子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及一般项目、福建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已撰写和主编著作18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东南学术》《方言》《人民论坛》《中国语研究》(日本)及各大学学报发表论文80多篇;多次获得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和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被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评福建省本科高校教学名师。

主持人(黄科安处长、教授):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我们的讲坛人气很旺,不仅有卓越人才班的同学,还有文传学院、政发学院、化生学院的同学。今天为我们开讲座的是林华东副院长。他讲演的题目是“国学与中华文化的传承——以闽南文化为例”。我们的同学,尤其是卓越人才班的同学,曾多次见到过林教授,因为他多次为卓越人才班主持讲座。在座的同学可能还不了解林教授的业绩,所以借这个机会我简略地向各位介绍一下。林副院长是学校第一轮岗位评聘的二级教授(全校只有两位),福建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有语言学、闽南方言、闽南文化和高等教育。他主要的社会兼职有泉州市政协委员、中国语言协会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副会长、福建省辞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会长、福建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泉州市郑成功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学术》编委、福建省第六届社科联委员会委员、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专家委员会委员、《泉州学林》编委。林教授的学术成果多次获得福建省社科的一等奖和三等奖。林教授已出版专著十几部,是闽南方言和闽南文化的研究专家。他不仅是学校的校领导、高等教育的管理者,还是知名的专家学者。2009年以来,他每年都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关于闽南文化研究的学术文章,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今天的这场讲座,将会非常精彩!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主讲人(林华东副院长、博导):

非常感谢教务处处长黄科安教授的褒奖。学术研究纯粹是一种兴趣爱好,能带给我开心的感觉就好。正如我打乒乓球,只是为了锻炼身体。我不想参加比赛,因为比赛会带给我很大的压力。这就是一种心态。今天主要跟大家谈一下“文化”问题。大家想一下,今天是5月8日,对于泉州师院的同学来说是一个什么日子呢?(同学:校庆!)对了,泉州师院的同学如果不知道今天是校庆日,就可能说明你缺少一点有关泉州师院的文化。看来我们卓越班的同学对文化确实是比较关注的。我记得龙岩学院院长李泽彧教授在为卓越班开讲座时问道:“哈佛大学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当时在座的同学们马上抢着回答。这也说明同学们是很优秀的。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泉州师院办了一个航海学院,最近省委领导来学校参观,泉州市委书记陪同。他们看了学校用于跳水教学的船台模拟起名“泉州号”,很是高兴,这里包含着我们对泉州历史文化的认识。我在备课时,看到《光明日报》上的一个论点摘编,写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作者杨义(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澳门大学讲座教授)是黄科安处长的导师。他说,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包容力和很强的统合力,这里,我还要补充一下,除了能够包容和统合,中华民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向心力。有向心力就能认定一个核心集中团结。我没有看到他文章的全部内容,只是看到他的观点。我认为,中华民族的特性除了包容力、统合力之外,还有一个向心力。

今天我的讲座题目很大,但我只能蜻蜓点水,就以下两个问题讲点自己的理解,希望大家能有所受益。

一、国学、中华文化与闽南文化的关系

近十来年“国学热”重盛,大家都在倡导国学。前不久在山东掀起了一股“孟学热”。由山东孟子的家乡组织聘请12位专家开讲12个讲座,专门介绍孟子的思想,探索孟学对今天社会发展的意义、作用和可以借鉴的地方。孔子和孟子就是那个时代的国学大师。

那么,国学是什么?和文化又有什么关系呢?

国学是指传统的中华文化艺术与学术,具有历史性、延伸性、发展性、现代性和国家性。国学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有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讲的“国学”是“中华之学”。“国学”这个概念是清朝后期提出的。清朝很长一个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来,当国门被打破了,“西学东渐”。有了“西学”,才有人提出了“国学”。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也就是说要用“国学”来治理国家。古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想,那一部《论语》不就可以治理宇宙了。北宋张载说过,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和学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说到了“国学”的价值。国学在过去泛指五术、六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刑、名、法、墨等)要“为天地立心”。“六艺”又分大、小六艺。大六艺指《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这六部经典;小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旨在培养人格和各种技能。大、小六艺是“为生民立命”之术。“五术”包括“山、医、卜、命、相”等,是一门“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所以国学所包含的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文化是指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思维意识、共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共同的历史和血缘构成的一种综合性现象;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之分。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文化以民族命名。比如,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就叫“中华文化”。汉民族创造的文化就叫“汉文化”。同理,由闽南人创造的文化就叫“闽南文化”。

文化承载着民族的精神。我们先来看几个故事。

一是关公的故事。它是一种很深刻的文化。众所周知,关羽是备受历代推崇的一个人物。他的忠义和勇武被民众尊称为关公。泉州关帝庙中祭拜的就是关公,香火旺盛,泉州话尊称“帝爷公”。这是人们对忠义勇武的崇尚,也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民族思维。

再举一个例子,清明的故事。大家知道介子推的贡献,但他宁愿在山上被焚死,也不求俸禄。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推的根本原因。黄庭坚曾赋诗赞叹:“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黄庭坚《清明》)历代民众包括当朝者对介子推种种高尚的评价,就代表着一种文化意识。把清明作为传统的祭祀节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形成寒食、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因此被无限关注,由于诗中时间、地点、场景、人物、过程、问答、动作等全有,甚至被改编成小短剧。

再一个是妈祖的故事。妈祖生于公元960年(北宋时期)湄洲岛,仙化于987年,在世27年。妈祖出生平民之家,终生未嫁。传说妈祖识水性、知天时、救海难,许多奇迹的出现据说都与妈祖有关。闽南航海的人都相信妈祖的庇佑。自宋朝起,民众基于对海事安全和祈求平安的强烈渴求,渐渐在东南沿海兴起妈祖信仰。发展到后来,中国沿海的港口城市几乎都有天后宫或妈祖庙,只要有闽南人到的地方都建立了妈祖庙或天后宫。同时闽南人到海外,到东南亚、欧洲、美国等世界各地航海、经商,也将妈祖信仰带出去。通过华侨的足迹,妈祖信仰传到了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妈祖庙(或天后宫、“温陵妈”)大都是从泉州分出去的。所以,也可以说,有妈祖庙或天后宫的地方就有闽南人(华人)。认定妈祖能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这就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妈祖庙2500多座,信众2亿多人,这是一种多么大的文化力量。妈祖文化展示了中外关系史,妈祖的救世济民、和谐向善、爱国爱乡、祖先认同的核心精神,表现了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所以,今天弘扬妈祖精神,还可以揭示海峡两岸民众渴望和平与安全、反对战争的共同心声,推进“两岸文化共同体”的共识,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向心力,促进两岸沿着和谐共赢、和平统一的轨道走向未来。

再讲一个“年”的故事。我们讲的“过年”也就是“春节”。“年”有两种释义。一是指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每逢除夕夜出没祸害人间,百姓以红色的灯笼或爆竹驱赶。正所谓“爆竹一声除旧岁”!二是表示收成。“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过年”在中国人的心里是一个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教育中并没有十分强调“过年”的重要性,但是每逢过年,尤其是汉民族的人,都要飞奔回家合家团圆。记得2008年的那场雪吗?大雪阻断南北交通,多少民工、多少师生没能回家团圆,许多高校因为学生滞留使得校领导也因此无法休假。作为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民族,这个“年”是特别特别重要的,重要到谁也说不清楚,这就是一种文化,是藏在你心底里面的一种概念,融化在你血管中的血液。所以冯骥才建议:“要说申遗,在中国首选应是春节。”这是一个影响力最大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叫文化?大家想想“过年”、“春节”,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文化不仅有民族之异,还有地域之差。今天我们在座的有北方的同学和南方的同学,大家想想“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就可以体验不同文化的鲜明对比。一边是奔驰潇洒的北方,一边是柔和连绵的南方,这是一种刚与柔的差异。我们再看看文学作品的南北差异,王国维曾说:“南方学派则仅有散文的文学,如老子、庄、列是已。至诗歌的文学,则为北方学派之所专有。《诗》三百篇,大抵表北方学派之思想者也……然南方文学中,又非无诗歌的原质也。南人想象力之伟大丰富,胜于北人远甚。”这什么意思呢?南方人写诗歌充满想象,但是真正诗歌集群大多都在北方。这是王国维的话,正确与否,由大家去品读。还有我刚刚说到的杨义教授,他有一部书《中国现代小说史》,把文学分地域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锻造出不同的文学。他把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文学分为京派、海派、东北流亡作家群、四川乡土作家群、华南作家群、上海孤岛、香港、台湾、大后方、解放区、战区;左翼分出上海、南京、北平;沦陷区分为东北和华北两个沦陷区。今天早上,泉州晚报记者来采访我。他发出一连串的问题:闽南方言怎么来的?闽南文化是如何形成的?闽南人是海洋性格吗?的确,闽南人来自中原,闽南话是从北方带过来的,那中原人有海洋性格吗?答案是没有。那么,闽南人的海洋性格怎么来的?我告诉他,闽南人是中原人融合了闽越人以及后来的阿拉伯人形成的。古代闽越人,以海为生,受海洋影响形成海洋性格。闽越人的共性在闽南人身上留下了烙印,因此,即使是山区的人,来到海边照样很快就适应。所以,这种海洋性格不是与生俱来或者是北方带来的,是跟这个生活环境有关系。整个福建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所以福建更倾向于海外,许多闽南人都到海外去了。与此同时,闽南人更加心系中原,眷恋祖先,更加害怕中原人把闽南人给忘了,这是一种闽南文化心态。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国学的经典。

《易经》第一卦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君子要厚德载物,宽宏大量,像大地一样;同时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今天我们还是这样倡导的!

《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说我们要慎重地对待亡灵,要追随先祖,尊敬长辈,我们的道德才会厚重;要存有孝心,如果人都没有孝心,社会就乱套了。所以,必须“慎终追远”,不要忘记历史。《论语》还说:“礼之用,和为贵。”讲的就是创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远古生民对社会建设的一种共识。在远古洪荒时代,人们要对抗恶劣的环境需要集体的力量,中华民族很早就意识到民族团结和建立和谐社会对生存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强国,更需要凝聚人心,更需要社会和谐,更需要把“和为贵”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所以,《诗经》的开篇就讲“美”要从“爱”开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好山、好水、好人、好心情、好社会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从古籍经典可以看出国学和中华文化的一种血脉关系。“慎终追远”,不要忘记祖先,不要忘记生我养我之地,跟民俗中“回家过年”是那么的一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沧桑,这些都被总结在中华经典名著之中,借助国学经典为后代延续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所以我们说,国学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学说,国学总结中华文明,引领中华文化前行。

我在和导师制学生交谈时说过,几年前,美国曾经遴选优秀学生办一个领袖班,致力于培养全球领袖人物。我们卓越班的第一堂课就是讲领袖的素质对吧?(同学:对)美国的领袖班就是试图让学生了解全世界,毕业后能到世界各地做领袖人物。为了了解中国文化,教师给出一个材料:中国有一条河叫“黄河”,有一条江叫“长江”,为什么黄河叫“河”,长江叫“江”?我就拿这个材料让学生去查资料。查了半天,学生也没弄懂为什么黄河不叫“黄江”,长江不叫“长河”?虽然古诗“长河落日圆”也有“长河”这个词,但是为什么祖先不这么叫?有的人说北边叫“河”南边叫“江”。我觉得不对。“黑龙江”也叫“江”。其实这里就有一种文化积淀,值得我们探索。如今,我们进入全球化时代,许多历史文化渐渐淡忘。许多人知道“情人节”,却忘了“七夕”;知道“圣诞”忘了“端午”。端午节在韩国成为国家民俗。所以,文化如果不传承,我们的文化就会被人家挪走,我们自己的文化就没了。

欧美国家之所以发达,不仅在于高科技,而且还在于他们的思想和文化达到一定的水平。他们不仅是近两百年来高科技的发源地,也是现代思想的发源地!我们一味地向西方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化到哪去了?没人去在意,所以我们有必要把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中华文化提炼、阐释出来,弘扬下去。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江泽民说过,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精神的高尚品德,不可能伫立于民族之林。胡锦涛说过,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所以,我们当代中国的发展既不能复古,也不能割裂传统,民族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现代化不可能全盘建立在西化的空中楼阁之上,国学教育仍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文化要从宏观和微观去把握。咱们学校办在泉州,所以我想以闽南文化为例,从个案角度谈谈文化的传承。

历史上闽南人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引领中国航海事业400多年。泉州是中国航海事业的领先者,今天闽南文化继续支撑着闽南人海洋商贸,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往来,这里面有很值得研究的东西。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讲讲闽南文化。

(一)闽南文化的定义

闽南文化是以闽南方言为外在特征的世界各地闽南人,在传承中华文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共同的习俗、共同的思维意识、共同的生活方式的区域文化。这是我经过反复思考斟酌后,为闽南文化给出的定义。它大体能够从整体角度说明什么叫闽南文化。关于闽南文化的方方面面,最近我撰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闽南文化:闽南族群的精神家园》。这本书是我2009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已交付出版社付印。该书致力于从闽南文化的历史形成、闽南文化的历史影响、闽南文化的内涵透视、闽南文化的历史映象和闽南文化的未来走向五个方面做出阐释。各位如果感兴趣,书出了你们可以批评指正。

(二)闽南文化的历史

文化是人创造的。先有人然后才有文化。谈闽南文化,就得先了解闽南族群的历史。闽南地处福建南部。福建古代的土著叫闽人。史书记载,闽人有七个部落,所以叫七闽。今天我们所讲的“八闽大地”是宋朝之后的事。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交战,越王勾践战败后卧薪尝胆,最后战胜吴王夫差,占领吴国。后来,越国的第七代子孙又被楚国打败了,许多越人飘海来到福建。当时越人相对闽人来说比较文明先进,逐渐地越人和闽人就融合了。北方的汉人看不出越人和闽人的差别,所以就统称为闽越人。楚汉相争时期,当时福建闽中郡首领无诸带领军队到中原支持刘邦。最后刘邦取胜,就封无诸为闽越王,只要每年去朝贡即可。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发现闽越王没来朝贡,自己闹独立,就派了四支军队入闽,把闽越国灭掉了。同时,怕闽越人再反叛,就把战败的闽越人遣送到今天的安徽黄山脚下。沿海的一些闽越人则跑到了台湾(成为台湾高山族始祖),或飘洋到东南亚。据说,今天的沙捞越人,很可能就是当时的闽越人。前年,沙捞越人就曾经组织一个团队到福州寻找自己的祖先。汉武帝平闽后,福建这个地盘闽越人就非常少了,周边的汉人此后开始成批进入福建。关于汉人入闽的时间虽说查无实据,但是这个时期肯定有人进来。一直到汉献帝公元196年,历时300余年,福建已经形成了很强大的势力。刚才说了,原有的闽越人已经非常少,那么这些民众是如何来的呢?就是从各地入闽的汉人。大家看《三国演义》吧?那时候的吴国孙权,为了在闽东开辟船厂和渡口,就跟当时的福建人打了五次仗。由此可见,当时的福建人应该是很强的。这些人应该就是闽越遗民和入闽的汉人。西晋时期,朝廷建立东安县于今天泉州的丰州镇。公元280年又设置绥安县于漳浦。282年,东安县改名为晋安,并分出同安县。由此可见,早在三国之前闽南人就有一定数量。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汉人入闽数量不断增多,闽南族群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闽南族群是在北方汉人大规模入闽并融合当地闽越遗民形成的。黄土文化与闽越人善舟楫的海洋文化结合形成了闽南文化的最先基础。北京大学教授徐通锵曾经用思瓦迪斯的语言年代学方法检测汉语方言的分化年代。他发现,最早从古汉语分化出来并保留古汉语最多特色的是闽语,特别是闽南语,他认为分化时期应该是在汉末。语言附属于人,人语相随。所以,可以说这个时期,在福建就有汉人很好地保留着古代汉语,使我们能够区别出古汉语后来的变化。从古汉语分离出来的顺序分别是闽南语,然后是吴语,其次是粤语、客家语、赣语,最后是湘语。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一种文化的形成,首先是语言的形成。所以,闽南文化的历史,应该从闽南方言从古汉语剥离开始说起。

南朝以来,闽南人借助舟船对外贸易。到了宋元,泉州港发展到鼎盛时期。许多阿拉伯人来到闽南。闽南人称他们“番人”。许多番人定居泉州,并和闽南人结合,他们生下的孩子叫作“半南番”。宋末泉州市舶司“掌门人”蒲寿庚,就是“半南番”。由于泉州的开放经商,泉州城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各种人和各种宗教文化纷至沓来,泉州成为各种宗教的聚集地。天主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基督教、景教、日本教、印度教等,和本土的道教、儒教以及本土化的佛教共处泉州“光明之城”。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正如果戈里所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透过建筑,比如佛教的开元寺、儒教的文庙、伊斯兰教的清净寺、摩尼教的草庵等,我们今天还深刻地感受各种宗教在泉州的文明对话。

泉州清净寺建于1009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清净寺,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草庵是全国仅存的摩尼教遗迹。摩尼教在唐高宗、武后时期就传播到中国,又叫明教。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就是明教的信徒,他是依靠明教建立国家的。清朝改国号金为清,与明教名称也有直接关系,寓意“清明”。明教后来融入了清代的天地会,又融入了清末民国之前的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明教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闽南地区还留下了欧阳詹、朱熹、苏颂、俞大猷、李贽、王慎中、张瑞图、郑成功、李光地、李叔同、林语堂等历代名人的踪迹。1000多年来,闽南社会始终保持着开放、兼容的心态。闽南文化如同一个雪球,顺着历史的轨道,不断滚动,不断壮大,不断发展,不断成熟。

(三)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

闽南文化之所以被关注,是因为他有历史、有特色、有影响!闽南文化精神内涵此前还没有人系统地进行专题研究过。2009年,我在《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这篇文章中,从四个角度全面系统地概括了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第一个是闽南人的生活哲学:重乡崇祖。闽南人非常注重生我育我的家乡,乡情浓厚;稍微有点成就就想为家乡做点事,树碑立传,这是重乡的表现。同时闽南人十分注重祖先,注重家世,致力于撰写族谱家世。第二个是精神气质:爱拼敢赢。有人说闽南人主要就是爱拼敢赢。其实,单单爱拼敢赢还不足以说明闽南人。这个世界上,爱拼敢赢的人很多,广东人和山东人也都特别会拼。“爱拼敢赢”只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部分。闽南文化的描述应该是一个立体的架构。这也就是我要说的为什么是四个方面。第三个是闽南人的价值观念:重义求利。第四个是闽南人的行为模式:山海交融。在山可以居山求生,在海可以靠海生存。2010年元宵节,泉州市委市政府举行闽南文化节,并组织闽南文化新视野学术研讨会。在闽南文化研讨会的开幕式上,请来了北大原校长许智宏院士。他在开幕式上说:“有位学者叫林华东的(当时他并不认识我,也不知道我在场),他在去年的《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一篇文章,用16个字概括了闽南文化的精神,我看了一下就记住,现在还可以背出来。”他说他是无锡人,对吴文化也知道一些,比较一下,跟闽南文化还是有一些不同。我当时听了很开心。假如闽南文化与吴文化完全不同或完全相同,那我的研究就有问题。因为闽南文化跟吴文化都源于中华文化,所以二者肯定有相同点;但是,闽南文化和吴文化又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肯定会有些不同。许智宏院士的评述很科学,如果所有文化在各地都没发展变化,每个地方就都是“骏马秋风冀北”,那就没有“杏花春雨江南”存在了。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各族群创造的文化都值得深入探索挖掘。下面我比较具体地阐述一下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

第一,闽南人的思维观:重乡崇祖。

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本位和乡土色彩在闽南人中表现得特别突出。整个中华民族都有原乡情结,但闽南人显示得更突出一点。迁移到台湾的闽南人还以自己在闽南家乡的地名来命名台湾的村庄,如“永春村”、“安溪厝”、“晋江寮”等等,以此记录自己的来源。除了儒、释、道,在台湾,还沿袭了很多闽南一带的习俗信仰。比如说,妈祖信仰,郑成功信仰,清水祖师信仰,保生大帝信仰,开漳圣王信仰等等。这些都表现出一种原乡情结。闽南方言保留古汉语最主要的特征,彰显了闽南文化的继承性。在汉语的其他方言当中,闽南方言保留最多的古汉语成分。比如说,“飞”、“蜂”、“肥”,闽南话不是读f声母,它是读b或者p声母。再比如说“猪、抽、除”,闽南人不读zh、ch、sh,“唇”也不读ch,“召”也不读zh,它们读d、t。这种读音正好跟上古先秦的读音一致。北方话经过中古的时期的演变,上述例字声母已经改发f、zh、ch了,但闽南语始终不变。

闽南方言的词语也是古色古香。像读书就说“读册”,筷子叫“箸”,中午叫“昼”(或“日昼”),眼睛叫“目(或“目睭”)”。这些闽南语词,都是古汉语里面的词,普通话一般不这么用了。再比如说这个“鼎”字,秦汉之前,先民们就是用鼎做饭的。中国人“民以食为天”,又崇拜祖先,饭做好了之后先祭拜一下,最后干脆就把“鼎”作为祭祀的神器,做饭的工具改称“镬”。“镬”这个词传到江南(吴语区)后,北方人又以“锅”代“镬”。闽南人直到今天仍然继续称做饭的工具为“鼎”,几千年不变化。

再比如说,《孔雀东南飞》里的“新妇”指“媳妇”,闽南方言直到今天都在用着。闽南话里的公鸡叫“鸡翁”,母鸡叫“鸡母”,客人叫“人客”,酸臭叫“臭酸”。有人以为闽南人说法跟北方人不一样,可能是闽越语遗存。但据我所知,河南有个“鸡公山”,华北有“鸡公车”,重庆有“鸡公煲”。这跟闽越语似乎无关吧!

鸡母、鸡翁这个叫法其实在国学的名著里面都有。北魏·张丘建《算经·百鸡题》就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的记录。到了元朝,关汉卿的元杂剧里还使用“鸡母”这个词。他的《刘夫人庆赏五侯宴》中有台词曰:“王员外道:‘可怜,我道鸡母为何叫唤,原来见此鸭雏入水,认他各等生身之主。鸡母你如何叫唤?’”关汉卿不是闽南人,他是大都人,但他为什么把母鸡叫成“鸡母”?因为在他那个时代还是这种说法。不知道什么时候北方人把它改成母鸡,但闽南人的叫法仍然不变。《诗经·大雅》的“桑柔”就是“柔桑”(柔弱的桑);《国风》的“羔羊”即“羊羔”,现代汉语至今还并存“羔羊”和“羊羔”两种说法;《国风·将仲子》有“无折我树杞”、“无折我树桑”、“无折我树檀”,其中的“树杞”、“树桑”、“树檀”就是杞树、桑树、檀树。《左传》中《晋楚城濮之战》就是“濮城”之战。从以上例子可见,闽南话保留了很多传统的特点。今天很出名的闽南戏曲艺术,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提线木偶、南音,就因为用古汉语“活化石”的闽南方言演唱,得以保存并显出存活价值。这样传承古代语言和艺术的典型文化特征,与中华文化的其他支流相比,特显突出。闽南人在重乡崇祖、追溯祖先方面达到了巅峰。

第二,闽南人的气质观:爱拼敢赢。

闽南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家都想当老板,个个都是英雄汉。闽南人的坚韧不拔,就像在宣纸上滴下的一滴墨水,顽强地浸漫开来。闽南人的求生正是如此。给一个机会,就像给一张宣纸。闽南人一旦在这个地方站稳脚跟,就会拉亲带故,慢慢地扩展,借助家族体系,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就是闽南人的坚忍不拔爱拼敢赢。这样的气质跟闽南人对外航海作业和贸易经商有关。闽南人认为,出外打拼需要集体的力量。因此,从北方移到闽南,再从闽南移到台湾、移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都需要爱拼敢赢的精神,所以闽南人坚持“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靠自己的骨头长肉。尤其需要提示的是,闽南人的爱拼敢赢不仅仅是男人的事,在妇女身上也尤为突出。泉州的“惠女精神”就十分值得称颂。同学们去过惠女水库吗?这是一个由一万多名年轻女孩集体建造起来的水库。她们用肩膀扛,锄头挖,铁钎凿,硬是建成一个闻名当代、让后人受益无穷的水库。作为闽南人的精神气质,泉州的“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已被全社会所公认。

第三,闽南人的价值观:重义求利。

闽南人尤善追逐利益。虽然,古代社会,士农工商,商最让人鄙视,最不受朝廷支持;但是,闽南人为求生存,仍坚持商贸而不疲。闽南人的价值观就是商农并重,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赚什么就赚什么。闽南有一句民谚,“敢死拿来食”。就是只要有利益,拼死都敢做。还有一句谚语:“鸭仔落水身就浮”。意思是只要认定了的事,哪怕没经验也不要紧,只有亲身经历,跳到海里了才会游泳。民谚还说:“卖三占钱土豆也要做头家”(“三占钱”即三分钱,“土豆”即花生,“头家”即老板)。比如,我摆了地摊卖土豆,也许我的名片就会写上“总经理林华东”,卖花生也要有名号。只要有机会,泉州人个个都想当老板,“输人不输阵”。闽南人认为“花无百日红”,“三年水流东、三年水流西”,不可能永远晦气。闽南人还觉得“有钱有人扛、无钱臭尻川”(“尻川”就是屁股)。务农求生存,做生意求赚钱,闽南人有着极强的创业能力和经商天赋。闽南人还亦商亦儒成风。做生意还很想表现出儒家风范,这也是闽南人的特征。所以朱熹说,泉州这个地方“满街都是圣人”。南宋诗人刘克庄曾写诗说:“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耕樵便业儒。惟有桐城南廓外,朝为原宪暮陶朱。”(“桐城”就是刺桐城,就是泉州)就是说闽南人不但会经商,还会读书。闽南人自古以来善于经商,在2009年福布斯公布的世界华人富豪中,资产20亿美元以上者,世界各地的闽南人约占60%。闽南人一方面善经商,一方面重义气;既务实求利,又获利反哺,通过回报乡梓,使义利一致。闽南人信仰关羽的忠武、勇毅,从泉州关帝庙的香火兴旺中可以看出,闽南人十分重义。在现实中,闽南人急公好义之风,四处皆然。著名的洛阳桥、安平桥,建设经费就来自商人和广大民众的募捐。毛泽东誉之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杰出侨领陈嘉庚、台塑大王王永庆、侨亲李陆大这些人都是崇尚正义很讲义气的。比如,陈嘉庚倾囊兴学,办了厦门大学还办了集美学村;王永庆在汶川地震的时候一次性捐资人民币一个亿。李陆大爱国爱乡,捐巨资兴学办教、扶贫济困,声名远播,天上有一颗星星就用他来命名,叫“李陆大星”。闽南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这些闽南人,他们赚钱都愿意回报社会。闽南人一方面大把赚钱当老板,另一方面大把捐献回馈社会。这就是闽南文化中的典型义利观。

第四,闽南人的行为观:山海交融。

地理环境能够塑造人,能够催生文化特色。闽南地区背山临海,依山者从山求生存,面海者向海谋发展。生存环境造就了泉州人不安现状的打拼精神,漳州人安于鱼米、花果之乡的心态,潮汕人积极向外的拓展意识。虽然,闽南文化内部有这样的差异,但是,其骨子里却有着山海交融的共性。一旦有了支点,耕山者照样可以临海。家住山区的人,照样可以闯荡江湖,可以漂洋过海,可以“过番”,可以入台。比如,安溪县不靠海,但是为了生活需求,他们也和晋江人一样,离乡背井,渡海求生。目前安溪籍台湾乡民多达200多万人,占台湾省总人口的1/10强。漳州是闽南区域的鱼米之乡,本来生活也比较舒适,但漳州人也会跨海东渡,参与开发宝岛,漳州籍台湾乡民也已超过700万人。新加坡350万人口里面大约有50万是安溪籍的,平均7个新加坡人里就有一个是安溪籍。山海交融的行为模式已经成为闽南人的典型特征。

今天我们看来,大凡海水潮汐所能达到之港湾,都有闽南人驻足之所;不仅海岸是这样,就是江河流域地带,舟楫可以往来的地方,也到处有说闽南方言的帆影和村落。不久前有一个记者问我,他想到一个离我们这里比较远的闽南地方去调查一下闽南文化,我建议他去湛江或浙江平阳。我曾经在火车上用闽南话与素昧平生的平阳人交流过,开初我还以为他们是惠安人。我也建议记者到柳州,沿着西江下来,有十几万的闽南人。近一点还可以去三清山,那里也有三万多的闽南人。宁德、南平都有好几万的闽南人。据徐晓望说,北方港口妈祖庙的建立大都与闽粤商人有关,尤其是泉州商人。烟台有妈祖庙,是来自泉州的商帮和船帮建造的。辽宁的妈祖庙,还挂着“泉州会馆”的横匾。沈阳、丹东、营口也都有妈祖庙。闽南人的足迹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他们为传播中华文化和闽南文化做出了贡献。巴黎的一本著名杂志曾提出一个问题,我觉得很启发人,提出来与大家共享。杂志上的问题是:“卢浮宫起火了,你最先抢救什么?”我想问大家,知道卢浮宫吗?(同学:知道)卢浮宫都藏着些什么?那是世界最珍贵的宝物。卢浮宫起火了,你最先抢救什么?是《蒙娜丽莎》?或是断臂女神?如果是闽南人他看到起火,身边有哪一件他就把哪一件抱起来就走。当其他的文物都烧光了,这一件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即使拿到的不是一个珍品,只是一个架子,这个架子也会变成珍品。成功的道路上有多种选择,这时候你应该选择离你最近的目标。闽南人最懂得选择成功路上最近的那个目标,这就是闽南文化的一种智慧——选择最能做到的那件事去做。

上述闽南文化的四个基本内涵,在闽南人中表现特别明显。我们一旦把上述四个方面综合起来理解,那么,闽南文化的精髓就清晰可见。

三、结语

最后还有个问题需要讲讲——文化需要继承,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

只要民族还在,语言尚存,文化就会发展。庄国土教授说,闽南人的精神有三个缺陷。第一个问题是能重商、敢逐利,但缺政治领袖人物,缺引领新潮的思想家。历史上仅有李贽一人。李贽的确是一个大思想家,可惜在家乡泉州重视不够,倒是在别的地方受到很大的尊重和宣扬。第二个问题是缺乏大团队精神。每个人都想当头家,不愿意当伙计。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区域文化显示大团队精神。比如说,湘军、淮军、山西票号、粤军、江浙帮、桂系、川系军阀等,无不具有以区域势力逐鹿中原之势,能在一面旗帜下聚合区域资源,呈现一种大团队精神。我们泉州其实也有一个郑成功。郑成功可以算是闽南人的骄傲。第三个问题是闽南人的重商意识包含了蔑视传统权威和法制观念的意识。从历史上看,传统观念轻商重农,闽南人商农并重,善于经商,敢于突破中央规定,不愿安分守己。当然,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获得继承和创新,每个族群都会不断调整文化内涵以适应社会变革。闽南文化也将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进步!

文化对于社会具有内在的推动力,对于民族具有内在的凝聚力,对于国家具有与经济相对应的软实力。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已经成为新世纪一个国际性的中心话题。闽南文化包涵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闽越文化以及异域文化,是多元和谐的融合。所以,闽南文化具有草根性、延展性、进取性和开放性。创造闽南文化的闽南人既能坚守历史传承把根留住,又能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既能海纳百川,又勇于搏击浪尖;既追求中庸和合,又敢于推陈出新;既有浓厚的乡土观念,又积极向外寻求拓展;既崇尚名义,又敢于逐利。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山海交融的鲜明特质正是闽南文化的精神所在。一统性和草根性并存,兼容性和排他性俱在,尚义性和功利性共生,漂泊性和回归性合一,是闽南文化独具的双重性特征。我们从闽南文化的体验中可以感受到闽南族群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从闽南文化中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影子,因为闽南文化源于中华文化,又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

好,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各位同学!

主持人(黄科安处长、教授):

各位同学,今天林副院长从几个层面为我们做了一场的非常精彩的讲演。他首先从国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谈到文化的深层含义;又从闽南族群的形成谈到闽南文化,解剖了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林副院长的视野非常开阔,从国学到闽南文化,从闽南历史到闽南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内容深邃精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同身受?也许还需要理解消化。我想大家生活在闽南,关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内涵大家还是有必要解读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记下来。精神内涵的第一个是什么?(同学们:重乡崇祖)。第二个呢?(同学:爱拼敢赢)。第三呢?(同学:重义求利)。最后一个(同学:山海交融)。我觉得我们卓越课程班的同学应该把这样的东西学进去,卓越人才更需要对地方文化深入了解。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讲座,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闽南社会,融入闽南文化。毕业班的同学今后有可能在闽南地区工作,了解这些相信会有所助益。今天的讲座到这里结束,谢谢林华东教授,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语言罐头:智慧谐趣的现代生活语典

    语言罐头:智慧谐趣的现代生活语典

    这是一本妙趣横生、适合各个层次读者阅读的语录体读物。语录体是口传式文体,通过简单的话语,表达说者的感情和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它说的是社会,说的是百姓,说的是凡尘俗世的喜怒哀乐,说的是最普通直白的话,说的是我们的心里话。在观察人生和社会的时候,它不是从那种惯常的、庸常的视角出发,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多层面、多方位地切入事物的本质,始终给人一种生动、活泼、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体验。在描述人生的时候,它不是以那种端着架子、板着脸孔的姿态,而是以一种调侃、顽皮、松弛甚至狡黠的态度,或寓庄于谐,或寓谐于庄,谈笑风生。本书中这些精彩的时代语录,有的出自名家精英,引人沉思;有的出自普通百姓之口心有戚戚。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二章涉及对生命伦理学原理、基本理念及重要范畴的理论思考,其他章节则分别从临床治疗、人体研究、疾病与健康、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器官移植、人类基因组研究、临终与死亡等方面介绍或探讨相关的伦理原则、规范及问题,最后一章粗略地阐述了卫生政策制订中的伦理影响与选择。作者通过对最新的生命伦理学理论的阐述,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试图找到能适合于中国国情、哲理的道路。
热门推荐
  • 七龙夺凤:弃妃倾城(全本+番外)

    七龙夺凤:弃妃倾城(全本+番外)

    人生的桌面上,总是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杯具’。叶子莫明其妙地被车撞死了,附身在洞房花烛夜的新娘子身上,被人吃过之后,才知道她居然将新郎搞错了对象…还无巧不成书地被正牌的王爷相公带着一群下人捉奸在床。于是圣女变荡妇……她被一纸休书赶出王府,受尽世人凌辱唾骂。————————————————————————————————传说异世红鸾随缘落,得红鸾者得天下!于是一时之间,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各方群雄齐齐并起……她一生孤苦,寻寻觅觅,只为有一个家。七宿并起遂红鸳,到底最后,谁才是她的归宿?给她一片遮风之瓦。—————————————————————————青龙——他是风离国百姓心目中天神般完美的宝玉王爷,飘渺若仙。他是娶了她的人,也是伤她最深的人白虎——他是承淦国玩世不恭的六殿下,只因输了一个赌约,答应饰演她的奸夫,没料却遇上自己自己一生中的劫朱雀——他是凤玄国俊美无双却遭人鄙视的皇室私生子,他将以前的她送到敌人身边,却爱上了以后的她玄武——他是女儿国水月圣女左护法,为寻找沉睡了五百年,带着命运转生而来的圣女灵魂,他从遥远而神秘的女儿国而来天文——他从千年后追随她的脚步而来天武——他是承淦国风流成性的太子,为她,他放弃了整个花园。却因为伤过她,不得她,回头一顾紫薇——他是天生的帝王,他有大将之风,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他九年收复六个国家。他将她的命运掌控在手心,可是何时,所有的一切竟都超出了他的掌握穿越+搞笑+真情+虐恋+绝色+美男……群1:84270542(将满)群2:139975303敲门砖,文中你喜欢的名字。
  • 异界国之守护

    异界国之守护

    空瞳立世,天之将变;梦幻花开,乾坤倒转;灭世一出,武战长空;苍穹再现,尽皆虚无。
  • 牧云和尚七会语录

    牧云和尚七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亿万继承者的独家妻:爱住不放

    亿万继承者的独家妻:爱住不放

    【本文已完结,请放心阅读】“男神大人在上,小女子不该对您犯了侵占罪,跟踪罪,窥视罪,梦中情人罪……”林深深一边对着面前冷若冰霜的锦洋讨好的说,一边暗自握住拳头,心底愤愤的想:哼,锦先生,你在逼我,在逼我,我就晚上回家,虐你,狠狠的虐死你!
  • 圣古

    圣古

    秋黎,一个生活在母亲折磨下的孩子渴望力量胜过了其他,但是等到身边没有自己的亲人,朋友,爱人时......少
  • 闺蜜的爱情

    闺蜜的爱情

    现代生活的言情小说,我写的我们现在闺蜜的爱情片短,第一次写,请多多支持!!有意见可以提。
  • 你还在未来等我吗

    你还在未来等我吗

    人家穿越穿到古代,她倒好穿到到大跃进刚闹完饥荒天灾但是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女主:安雪韩倩(冉韵漠)男主:上官千儿墨凯辰夜沐源安雪:穿越明朝,用嘴巴改变了自己的历史。回到现代…以男主为偶像韩倩:安雪最好的朋友,贵族千金以男主为偶像上官千儿、墨凯辰、夜沐源:小时出道,现在已红遍全球上官千儿:全亚洲首富为了那一个不存在的约定
  • 魅帝:拥得三千毒宠

    魅帝:拥得三千毒宠

    她悲摧的穿越了她从没想过她的阴狠毒辣残忍无情能在这里大有用途她这个别人眼中懦弱无能死而复生的倒霉郡主,突然性情大变,用她的卑鄙手段,在皇宫中兴风作浪她没有想到外表看起来腹黑的要命的俊皇帝,竟然是传说中的无能帝王于是她怀着同情弱小的心,为他摆平困扰杀了肆意嘲笑他的内宫,捉弄了硬塞进来的妃子,吓走了冷面邪心的太后,扳倒了做作虚伪的皇后,废掉了无事献殷勤的男人,她瞬间成为皇宫中令人闻风丧胆的女魔头某日无聊,她道,你是无能,我是无聊,不如你娶了我吧,万事大吉他却轻笑。她怒,MD老娘虽然狠了点,但是也给你做了那么多事,这么点小要求你竟敢拒绝……ο★ο★ο★ο★ο★ο★ο★ο★情真意切遇上了阴谋诡计,她笑,鸿雁在云鱼在水,花开花落不同赏,独悲切我爱你,爱不到你,就摧毁……
  • 苍穹妖王

    苍穹妖王

    远古妖族黑水大帝横空出世,囤妖汤冥山脉祸乱天下,一时天下动荡生灵涂炭。仙佛两道为之震怒,天道宗一呼百应,天下群雄联手扫荡汤冥,黑水大帝却不知所踪,多年过后少年孟飞初次下山,却阴差阳错的被大帝附身,从此修为突飞猛进,惊为天人!
  • 老婆别走:前夫倒插门

    老婆别走:前夫倒插门

    “相爱”两年,结婚五年,最初的她本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二十岁那一年,新婚之夜,当她把最完整的自己献给他的时候,本是最幸福的时刻,却听到他低喃着不属于她的名字。后来,她才知道,原来,自己只是一个替身。她本以为从此以后两人再也没有交集,可是,为什么,离婚后,他对自己,仍旧不放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