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9400000009

第9章 玉米生产技术问答(4)

80.玉米黑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是什么?

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主要是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形成菌瘿,破坏玉米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供应。病株减产程度因感病时期及菌瘿生成部位、数量和大小而异。一般发病愈早危害愈重,幼苗期受害,常引起早死。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的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过程中陆续发病,植株的根、茎、叶、叶鞘、腋芽、雄花及果穗等幼嫩组织都可被害。幼苗长到3~5片叶时即可显症,病苗茎叶扭曲畸形,矮缩不长,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小的病瘤,有的病瘤可沿幼茎串生。一般在干旱年份,受旱地块的感病品种发病最重。

该病广泛分布于山西省玉米产区,资料记载已有60多年的历史,分布普遍,危害严重,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1949年,全省玉米黑粉病发生面积为23.3万公顷,发病株率为15.6%。20世纪50年代初,全省玉米面积不大,且多采用轮作倒茬,玉米黑粉病的发生不甚严重。特别是大面积秸秆处理,对控制玉米黑粉病起了很大作用。到1957年,全省黑粉病的发病株率下降到6.5%,到1959年发病株率压低到3%,危害基本得到控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由于放松了防治,玉米黑粉病开始回升。1961年全省发生面积达32.5万公顷,被害株率上升到7.8%,每公顷减产约40千克。到1966年危害再次被控制。进入70年代,由于玉米面积扩大、复种指数提高,曾经一度被控制的玉米黑粉病又开始回升。80年代初,连续几年进行拌种防治和品种更换,以及包衣种子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黑粉病的发生趋于减轻。90年代以来,我省玉米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连作和秸秆覆盖玉米田面积逐年增加,从1995年开始,黑粉病在我省部分地区又明显回升。1998年和1999年,阳泉市郊、晋中东山和大同市玉米黑粉病重发。仅1999年发生面积达3.3万公顷,一般病株率达30%之多,严重的可达66%。特别是浑源县晋单35号玉米因受玉米黑粉病侵害,发病株率高达80%以上,近0.5万公顷玉米基本绝收。

81.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是什么?

玉米丝黑穗病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雌穗发病后,一般短小,基部大而顶端小,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的黑粉包。苞叶不易破裂,黑粉并不外露,后期有些苞叶破裂,散出黑粉,黑粉黏结成块,不易飞散,内部夹杂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雄穗受害的以主梗为基础膨大成黑粉包,外面包被白膜,以后白膜破裂,露出黑粉。一旦发病,往往全株无收成。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病为主,只有苗期的初侵染,而无再侵染,故发病轻重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和土壤中越冬菌源数量以及播种和出苗期环境因素的影响。

玉米丝黑穗病于1876年在意大利首次报道。我国于1919年在东北发现以来,扩展蔓延很快。我省春播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发病株率2%~3%,重则可达60%。在夏玉米区发病较轻,一般发病株率不到1%。过去丝黑穗病在我省虽有发生,但未流行成灾。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高感病杂交种如白单4号、群单105和525、埃及205等大面积推广,危害迅速扩展蔓延。到70年代中期,丝黑穗病在我省晋中、晋东南等地的发生已相当普遍,危害严重,全省发生面积达到31.6万公顷。当时介休县由于大面积种植不抗病的白单4号杂交种,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株率一般在20%以上,严重的达50%。发病株几乎绝收,连同玉米黑粉病的危害,全县损失粮食达2000吨。1980~1983年,玉米丝黑穗病在我省严重发生,发生面积19.2万~32.5万公顷,占到玉米播种面积的32%~52%。发病株率一般为10%左右。从80年代开始,全省连续几年进行拌种防治和品种更换,丝黑穗病的面积控制在15.6万公顷左右,发病株率一般控制在5%以下。特别是地膜覆盖田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明显减轻。进入90年代,发病程度又有所回升,尤以晋中东山和阳泉市最为严重。1998年晋中地区调查,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平均达到7.3%,其中东山地区为10%以上,平川区为5%。寿阳县温家庄乡一带种植高能1号品种0.27万公顷,发病株率达到50%以上,减产损失近1.5万吨。1999年,寿阳、昔阳、左权种植的张育1号发病株率达80%。

82.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是什么?

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发生大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危害加重。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苞叶和叶鞘。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状病斑,病斑初期为灰绿色或水浸状的小斑点,几天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病斑的大小、形状、颜色及反应型因品种抗病性不同而异。分生孢子形成的大斑病一般是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由下向上发生,但在较干旱的年份也有中上部叶片先发病的。多雨年份,病害发展很快,一个月左右即可造成整株枯死,受害果穗松软,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穗柄紧缩干枯,严重时使果穗倒挂。大斑病菌是以分生孢子形成的厚垣孢子越冬。

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但在抽雄灌浆期发生严重。该病主要侵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苞叶、果穗及籽粒,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残体内越冬。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早且严重。

我国玉米大斑病最早于1899年发现于东北。山西省在1955年病虫普查中,就发现有玉米大斑病的危害。因当时以农家品种为主,密度稀,品种杂,其中不少品种虽不免疫,但都有一定的抗病性,因而未大面积流行成灾。1964年,我省大面积推广维尔156、罗马尼亚311和409等高度感病的杂交种后,病害开始蔓延加重。1966年昔阳县种植的维尔156,由于大斑病的危害,到8月份植株全部死亡。到20世纪70年代,玉米大、小斑病成为我省玉米的主要病害。1970年玉米大斑病在全省大流行,发病面积达20万公顷,仅晋东南地区减产损失就达5万吨。1976年和1977年玉米大斑病连续两年在我省大面积流行,发病面积达26.7万公顷以上。1976年雁北地区发生严重,全区发病面积达6.6万公顷,天镇、阳高、浑源、朔县的发病面积均在0.67万公顷以上。其中浑源县发病最重,全县1.2万公顷玉米全部受害减产,轻度受害的0.26万公顷,减产15%;中度受害的0.53万公顷,减产20%;严重受害的0.4万公顷,减产30%以上,全县减产1.05万吨。1977年全省玉米大斑病成灾面积达28万公顷,损失率为11.5%,损失玉米达30万吨。其中安泽县发生最重,该县种植的0.4万公顷玉米普遍发病,发病株率在30%~50%以上的面积有0.1万公顷,减产2成;发病株率在80%以上的面积有0.2万多公顷,占玉米播种面积的50%,减产在3~4成以上。受害后的玉米叶片干枯,籽粒秕瘦。严重受害的晚播玉米,在未进入灌浆期就已青枯,发病之重、损失之大是我省历史上罕见的。全县因病害造成减产4500吨,其中复播玉米因成熟较迟,受害最重,减产1200吨。1978年,玉米大、小斑病在我省再次流行成灾,发病面积15.8万公顷,损失率为3.7%。这次发病主要在临汾西山和雁北,安泽县仍受害最重,全县0.43万公顷玉米,有0.20万公顷发病率达100%,733公顷穗下部叶片干黄青枯无收成,全县损失玉米5000吨。同年,广灵县0.67万公顷玉米也损失粮食4000吨。

由于玉米大、小斑病的流行,促使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感病杂交种被迅速淘汰,中单2号和丹玉6号、丹玉13号等抗病品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基本上控制了此病的发生和流行。80年代我省玉米大斑病的发生面积维持在6.67万公顷以下,未对玉米生产造成大的损失。

90年代以来,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和紧凑型杂交玉米的推广种植,以及品种纯度的退化和大斑病2号小种、小斑病新的生理小种——C小种成为优势小种后,部分地区的大、小斑病又有所回升。1996年我省遭到50年不遇的涝灾,由此引发玉米大斑病在北部大流行。应县、定襄、代县等地发病株率达100%,损失相当严重。目前遇夏季多雨的年份,玉米大斑病仍是我省春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

83.玉米干腐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是什么?

玉米干腐病是我省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作为国家植物检疫对象的玉米病害。干腐病除危害果穗外,还可造成茎基腐和苗枯。发病严重时,由于缺苗、弱苗成株衰弱、后期倒伏和穗腐,减产很大。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组织和种子上越冬。翌春遇雨水,分生孢子器吸水膨胀,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玉米地上部均可发病,但茎秆和果穗受害重。茎秆、叶鞘染病多在近基部的4~5节或近果穗的茎秆产生褐色或紫褐色至黑色大型病斑,后变为灰白色。叶鞘和茎秆之间常存有白色菌丝,严重时茎秆折断,病部长出很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染病多在叶片背面形成长条斑,长5厘米,宽1~2厘米,一般不生小黑点。果穗染病多表现早熟、僵化变轻。剥开苞叶可见果穗下部或全穗籽粒皱缩,苞叶和果穗间、粒行间常生有紧密的灰白色菌丝体。病果穗变轻易折断。严重的籽粒基部或全粒均有少量白色菌丝体,散生很多小黑点。纵剖穗轴,穗轴内侧、护颖上也生小黑粒点,这些症状是识别该病的重要特症。茎秆受害则以下部的节和节间发生较多,后期病部纵裂,分生孢子器突出。

1957年,山西省农林建设厅在玉米干腐病调查中,对晋东南等地23个县、237个乡、1121个农业社,选10~12点随机取样进行了贮藏期玉米穗调查,在晋城、潞安、阳城、长子、沁水、陵川、黎城、平顺、左权、新绛、昔阳11个县的17个乡镇发现了玉米干腐病。1974年调查,平陆县王崖第三生产队晒场上病穗率达47%,为由忻州引进的忻黄单17号杂交种发病所致。临猗县城关公社崇相西大队晒场上病穗率8%,品种为新双1号。同年,在襄汾、侯马等地也发现有干腐病。1977年忻州地区报告,在代县的代白1号玉米上发现该病。同年,在黎城和武乡也有发现。1979年在太谷发现有干腐病。几十年间,玉米干腐病虽时有发现,但作为检疫对象,各地均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了严格控制封锁,未造成扩散和蔓延。目前主要分布在晋南的个别县(市)。

84.玉米矮花叶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是什么?

玉米矮花叶病又名花叶条纹病、黄绿条纹病、花叶毒病、黄矮病等。玉米矮花叶病的症状因病毒株系和玉米品种不同有很大变化。该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侵染发生,以苗期发病受害最重,抽穗后发病较轻。一般年份3~5叶期,大发生年份1~2叶期即可表现症状。病苗最初在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大量椭圆形褪绿小点或斑驳,沿叶脉排列成长短不一断续的条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逐渐扩展至全叶,在叶脉之间形成长短不一、颜色深浅不同的褪绿条纹,脉间叶内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因而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因此得名花叶条纹病。花叶条纹症状在新叶上最为明显,随着玉米的生长,病情逐渐加重,病叶叶绿素减少,叶色变黄,组织变硬,质脆易折,从叶尖叶缘开始逐渐出现紫红色条纹,最后干枯。病株黄弱瘦小,生长缓慢,严重矮化,株高常不到健株的1/2,多半不能抽穗而提早枯死。少数病株虽能抽穗结籽,但穗小籽少而秕。轻病株常不形成明显的条纹,而多斑驳,也有不同程度的矮化,因此也有矮花叶病之称。后期感染的病株,仅上部几片叶表现花叶症状,对玉米产量一般影响不大。果穗的苞叶及其顶端小叶也表现花叶症状,病株根部生长受阻,吸水能力减弱易腐烂。由甘蔗花叶病毒所引致的玉米普通花叶病与上述症状有所不同,病株不矮化,心叶基部出现空心的梭形斑,并沿叶脉延伸至全叶,或呈现褪绿条纹状。玉米矮花叶病毒和甘蔗花叶病毒还可以侵染高粱,造成高粱病毒病,其典型症状为叶片上的淡黄或紫红条斑,在有些自交系上还表现系统坏死和心叶坏死症状。

玉米矮花叶病和普通花叶病分别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和甘蔗花叶病毒(SCMV)引起。玉米矮花叶病的侵染循环尚未完全清楚。据目前所知,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是主要越冬寄主。石银鹿(1986)报道,山西省玉米矮花叶病毒越冬寄主主要有白草、印度白茅、牛鞭草和茅叶茸草,在田间的发生和流行与蚜虫介体种类、虫口密度及自然带毒率关系密切。一般久旱不雨,适合蚜虫繁殖及迅速大量迁飞,发病严重,也与品种抗性密切相关,有报道与种子带毒也有一定关系。

玉米矮花叶病于1962年首先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现,随后该病迅速传播蔓延,现已分布于世界各玉米产区,我国玉米种植区也都有发生。该病不仅直接危害玉米,而且能加重小斑病和黑粉病的发生。一般而言,病株穗粒减少、粒重下降是减产的主要因素,早期侵染的植株或提早枯死或结穗率大大减少。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国发生较早,但因是零星发生而未引起重视。20世纪60年代中期该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郊、邯郸,河南省辉县、新乡、安阳等地区严重发生,不少田块颗粒无收,引起人们重视。此后,该病逐步扩展到我省,虽发病比较普遍,但危害损失较轻,对产量影响不大。到7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省部分地区形成较大危害。

进入90年代,我省推广的高产型单交种M017系列杂交种、5003系列杂交种和黄早4系列杂交种面积分别占到播种面积的51.8%、25%和14.5%,而且这些杂交种在我省推广应用已达10~20年。由于亲本纯度下降,品种抗性退化,杂种优势减退,病情扩展速度逐年上升,导致矮花叶病在全省大面积流行,局部地区造成的减产绝收已屡见不鲜,成为我省春玉米的主要病害。1992年,祁县古县镇下古村0.34公顷玉米发病,病株率达32%。1995年,祁县玉米矮花叶病发生0.57万公顷,占到全县玉米播种面积的69.5%,发病株率轻者43%,重者达69%。全县334公顷玉米制种田全部发病,感病后每公顷产量仅225~300千克。同年,盂县种子公司17公顷中单2号制种田100%的植株发病。当年仅盂县、平定、祁县、忻州、乡宁、灵石、寿阳等县市的中单2号、沈单7号等玉米制种田有近667公顷绝收或基本绝收。1996年,矮花叶病在我省玉米主产区普遍发生,田间发病株率25%~50%,高的达100%。当年全省有11个县(市)的玉米减产与矮花叶病流行危害密切相关,全省共减产玉米达20万吨。1998年玉米矮花叶病在全省大暴发,病害侵染初期为5月中旬,流行盛期出现在6月上中旬,发生面积达45万公顷,占到播种面积的51.8%。其中发病株率在10%~20%的面积有13.3万公顷;20%~50%的面积有12万公顷;50%~80%的面积有6.67万公顷;80%以上的面积有4万公顷。晋中地区发生最重,发病面积占到播种面积的85.5%,特别是玉米制种田发病株率高达80%,产量仅为正常年的3~5成。虽经大力防治,全省仍损失玉米30万~50万吨。

85.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是什么?

玉米粗缩病俗称“坐坡”,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发病,但在苗期发病危害最重。玉米出苗后即可感病,至5~6片叶时才开始表现症状,病株先在心叶中脉两侧细脉间出现透明的褪绿虚线小点,以后透明线点增多,叶背主脉上产生长短不等的蜡泪状突起,即脉突。病株叶片浓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严重,常不及健株高度的一半;轻病株尚可抽穗,但雄花发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短,花丝少,籽粒不多。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即使抽出也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极少;病株根系少而短,不足健株的1/2。病株症状的轻重因感染时期不同而异,一般感染越早发病越重,后期感染的植株发病较轻。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IWY)侵染引起的。该病毒只能由昆虫传播,在自然条件下,灰飞虱是主要传毒介体,属持久性传毒。在我省玉米产区,粗缩病可在冬小麦上越冬,也可在禾本科杂草及传毒介体中越冬。玉米4~5叶期最易感病,10叶期后抗病性逐渐增强,即使受侵染,发病也轻。该病的发生发展与灰飞虱关系密切,因此与灰飞虱消长有关的气象因素及各种栽培措施等均与该病发生轻重有关。

玉米粗缩病最早于1929年在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的燕麦上发现。在我国从1954年以来发生在新疆南部和甘肃西部,曾造成大面积危害。1961年河北中、南部发生。1963年浙江玉米产区的东阳、金华大流行。20世纪70年代中期,河北、北京推广小麦套玉米三种三收耕作制度的县、乡、社,病害暴发成灾。90年代以来,山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云南丽江地区都有发生危害的报道,面积逐年扩大,并逐步扩展到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北部春玉米区。

1987年在运城市王显首先发现,1989年又在夏县晁村发现。1990年运城地区少数制种田因该病绝产。1992年临猗、河津等地发病近0.1万公顷,部分春玉米田和制种田绝收。1993年该病进一步扩散蔓延到运城地区各县和临汾、侯马等沿汾河平川县,全省发生面积8.7万公顷,给南部春玉米的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以后又逐步扩展到祁县、平遥、太原、汾阳、文水等地。1996年全省发生面积超过16万公顷,轻者病株率10%~20%,重者高达95%以上,以致绝收;估计减产在10万吨左右。由于粗缩病的严重危害,运城地区各县春玉米因此基本停种。粗缩病逐步从南部春播玉米种植区向中部春玉米产区扩展蔓延,给我省玉米生产带来严重损失。1998年玉米粗缩病在我省中部地区与矮花叶病混合发生,全省发生面积达20万公顷,晋中地区发病率轻者3%~5%,重者达20%以上。仅祁县玉米发病面积达0.2万公顷,占全县玉米面积的30%,重病田有667公顷,病株率在30%~100%。20公顷川单11号制种田因病绝收。全省损失玉米约在30万吨。1999年太原市晋源区金胜乡棘针村种的晋单35号病株率高达95%,这是粗缩病殃及太原市的一个典型例子。我省南部的粗缩病通过调节播期等措施已基本控制,但仍有潜在流行的威胁,种植上稍有不慎就可能暴发。

86.玉米青枯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是什么?

玉米青枯病又称茎腐病,在自然条件下,该病为成株期病害。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从始见病叶到全株显症时间,一般经历1周左右,历期短的仅需1~3天,长的可持续15天以上。

茎部发病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褐斑,随后很快变软下陷,内部空松,一掐即瘪,手感十分明显。剖茎后组织腐烂,维管束呈丝状游离。茎秆腐烂自茎基第1节开始向上扩展,可达第2、第3节甚至全株,病株极易倒伏或折断。叶片发病不产生病斑是茎腐所致的附带表现。青枯病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灰绿色、水烫状或霜打状。黄枯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逐渐变黄枯死,显症历期较长,一般见于抗病品种或环境条件不利于发病的情况。多数病株明显发生根腐,初生根和次生根腐烂变短,根表皮松脱,髓部变为空腔。须根和根毛减少,整个根部极易拔出。果穗苞叶青干、松散,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籽粒干秕,脱粒困难。玉米青枯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病害,迄今报道的病原菌已有20多种。病原菌在土壤里和种子上越冬,残留的病茬、遗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和带菌种子是该病发生的主要侵染来源。

青枯病是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我国20世纪20年代即有发生。60年代后随着抗大、小斑病玉米品种的选育推广,由于主推的自交系和杂交种子对青枯病多数抗性不强,使其很快成为玉米生产上急需重视的重要病害。

70年代后期,玉米青枯病成为我省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1979年太原市南郊区玉米青枯病大发生,几十公顷玉米全部倒伏,发病株率高达97%。1981~1983年,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和省农科院植保所先后对吕梁、晋中、晋东南、雁北、忻州5个地区的18个县进行了调查,发病株率平均为18%,有的连作田如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品种地1983年平均发病株率高达49%。1991年我省部分地区在玉米生长期内两个多月未降雨水,干旱致使玉米卷叶甚多,但在田间仍能查到青枯病,太选901的发病株率高达90%。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试验区农大60发病株率高达76%。1996年吕梁地区玉米青枯病发病株率达10%~20%,长治市为4.63%。据多年调查,玉米青枯病在我省一般年份发病株率为10%~20%,严重的超过50%。收获前15~20天发病的千粒重减轻48%;收获前10天发病的千粒重减轻20%左右。

87.山西省玉米虫害有哪些?

玉米害虫,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快,大发生时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目前已知的种类有近百种,在我省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有:玉米螟、玉米红蜘蛛、玉米蚜、玉米蓟马以及地下害虫和黏虫。从危害阶段来看,玉米播种以后,就有地下害虫如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危害,造成缺苗断垄。玉米出苗后又受到小地老虎、玉米蓟马的危害。玉米拔节期常遭到玉米蚜、黏虫、棉铃虫、盲蝽象等多种害虫的危害。主要危害玉米的心叶,蚕食玉米幼嫩的叶片使之仅剩主脉,吸食幼嫩组织内的汁液,使细胞坏死或促使畸形生长,甚至造成玉米生长停止。

黏虫大发生时,常常给玉米生产带来毁灭性灾难。1953年黏虫在山西省大发生,忻州地区损失惨重。黏虫吃光麦穗后,又到玉米田、谷田危害,有的玉米田一夜之间叶片被吃光。1963年夏,黏虫在我省31个县市普遍发生,洪洞县9个公社52个大队发生面积达11.4万公顷,玉米被害株率60%~80%,有的地块吃成光秆。当年文水县北徐大队40公顷玉米被吃光。介休县8个公社49个大队发生黏虫667公顷,每平方米有虫568头,麦田套种玉米因被吃光而毁种的达152公顷。1977年6月中旬,黏虫在我省暴发成灾,虫口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00~200头,阳高、天镇、定襄等县百株玉米最高虫量达2000~3000头,给全省玉米生产造成重大损失。1984年黏虫大发生,运城地区垣曲县受害严重的玉米田百株有虫4500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面积最大,虫口密度最高的一年。雁北部分玉米也被吃成光秆。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黏虫是麦套玉米生产中重点防治的虫害。90年代以来,黏虫的发生危害在全国范围内呈下降趋势,加之我省麦田机收面积的逐年扩大,黏虫自然死亡率增加,缓减了麦套玉米田受害程度,除个别地方外未形成较大范围的危害。

80年代以来,由于复播套种面积的增加和气候的异常变化,遇干旱年份,在玉米拔节至开花期,玉米蚜多聚集到雄穗上危害,雄穗枯萎时转入雌穗苞叶内危害,影响玉米正常授粉和籽粒发育。我省伏旱频繁,遇高温干燥年份,玉米红蜘蛛极易暴发成灾,给玉米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灾害。而作为玉米主要害虫的玉米螟,50年来,此起彼伏,始终威胁着全省玉米的正常生长。

88.蝼蛄的发生、危害规律是什么?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我国共有4种。我省发生的蝼蛄主要是华北蝼蛄,其次为非洲蝼蛄。蝼蛄的食性很杂,成虫和若虫均在土中危害。喜食种子幼苗,常把幼苗的嫩茎咬成乱麻丝状,使幼苗枯黄而死。此外蝼蛄在表土层活动时,由于造成纵横隧道,使幼苗和土壤分离,导致幼苗因失水而枯死。蝼蛄多发生在轻盐碱地,土质为沙壤土或粉沙壤土,质地黏软、多腐殖质,地下水位高或土壤湿度大的地块。一般多在夜间活动,以傍晚至次日黎明前为最盛。初孵的若虫有群集性,成虫有强烈的趋光性、假死性、趋粪性及趋湿性。因此,村庄附近的地块比远离村庄的地块虫量多,受害损失重。我省忻州南湖大队农民科学家赵月亮和大队科研队发现,华北蝼蛄活动后在地面留有长约10厘米的隧道;非洲蝼蛄仅在洞顶壅起一小堆新鲜虚土或很短的虚土隧道。这是两种蝼蛄最初到地面活动的主要区别和重要标志,也是春季调查蝼蛄密度的有利时机。

89.蛴螬的发生、危害规律是什么?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科幼虫的总称。我省记载有139种,其中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主要种类有20多种。常直接咬断玉米幼苗的根茎部分,使幼苗很快枯死,断口整齐平截,易于识别。其成虫也危害植物的叶、花、果实。由于蛴螬不同种类的生活习性各异,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也不相同。如华北大黑金龟子多发生于较湿润的旱地、水浇地;而铜绿金龟子主要发生在比较潮湿的林地和果园。一般来讲,金龟子幼虫多发生在比较湿润的沙壤土中,连作田、周围树木较多或靠近果园的地块易发生。金龟子成虫多为昼伏夜出,少数可在白天飞行活动,多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假死性,牲畜粪便、腐烂的有机物常是成虫产卵之地,幼虫在土中具有垂直活动的习性。

90.金针虫的发生、危害规律是什么?

金针虫是鞘翅目、叩头甲科的幼虫。山西省主要有3种,即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和褐纹金针虫。幼虫在土壤中蛀食播下的种子和幼苗,一般受害苗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位不整齐,呈丝状,这是金针虫危害的显著特征。沟金针虫主要发生在有机质较为缺乏而土质较为疏松的粉沙壤土,细胸金针虫对水浇地、低洼过水地、有机质较多的黏土地危害较重,褐纹金针虫常与细胸金针虫混合发生。3种金针虫的成虫均有较强叩头反跳能力和假死性,趋光性弱,但对新鲜而略萎蔫的杂草有极强的趋性,昼伏夜出活动。一般精耕细作的田块发生较轻,多年不耕或新开垦的荒地是金针虫的严重危害地。

91.地老虎的发生、危害规律是什么?

地老虎类属鳞翅目、夜蛾科、切根夜蛾亚科,危害农作物的大约有20种,其中以小地老虎分布最广,危害最重。地老虎是典型的多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十分广泛。1~2龄幼虫危害作物的心叶或嫩叶,3龄以后幼虫咬断作物的幼茎、幼根和叶柄,造成缺苗断垄。地老虎是迁飞性害虫,成虫白天潜伏于土缝、杂草丛或其他隐蔽处,夜间活动,对黑光灯、食糖、蜜和发酵物具有明显的趋性。幼虫有假死性,低龄幼虫昼夜活动危害,4龄后表现出明显的负光性,白天潜入土中,晚上出来危害。常将作物苗齐地咬断,连茎带叶拖入穴中。多发生在土壤湿度较大的低洼下湿地和杂草较多的地方。

92.玉米蓟马的发生、危害规律是什么?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普通名称,种类较多。身体通常微小而细长,仅为肉眼所能见。我省危害玉米的蓟马有两科七种,其中以稻管蓟马、玉米黄呆蓟马为优势种,分别占到59.4%和34.9%,其次为禾蓟马,占2.6%。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中,苗期对蓟马的危害最敏感,易受害。由于蓟马虫体小且活动隐蔽,危害初期不易察觉,往往在酿成灾害后才被发现,造成很大损失。蓟马危害习性及症状亦多种多样,以其锉吸式口器刮破植物表皮,口针插入组织内吸取汁液,危害后留下银灰色条形或片状斑纹。植物叶子被害后扭曲,伴随枯黄,叶端甚至全叶枯萎。

玉米黄呆蓟马行动迟缓,阴雨天活动减少,有时被触动后也不起飞或爬行。成虫取食处,就是它们产卵的场所,成虫除长翅型外,尚有少量短翅型及少数半长翅型。孤雌生殖,主要在已伸展的叶片反面危害,危害后的叶反面呈现断续的银白色条斑,并伴随有小污点(即虫粪),这是与其他异常症状区别的主要特征。叶正面与银白色条斑相对应的部分呈现黄色条斑,叶片越薄这种反应越明显。玉米黄呆蓟马在玉米苗期和喇叭口期发生数量较大,此后数量趋向下降。过了苗期虽然虫数仍很多,但危害的严重性减轻,因而它主要是玉米苗期害虫。玉米黄呆蓟马在低洼窝风环境干旱的玉米上发生多,危害重。在同一块玉米地中,以在沟、路、渠边的玉米上发生多,危害重。其原因是这种环境下的小气候比较干燥,较为适宜玉米黄呆蓟马的发生。干旱年份发生多,危害重。在一年的5~7月份,温、湿、雨三种气候因素中,降雨对玉米黄呆蓟马发生危害有抑制作用。除降雨直接导致其数量下降外,玉米生长状况对其发生也起着间接的影响作用。一般来说,春玉米上虫数最多,中茬玉米次之,夏播玉米最少。这种蓟马多集中在自下而上第2~4片叶或第2~6片叶上危害,新叶长出后,也很少转向新叶危害。

稻管蓟马成虫有较强的趋花性,常于植物的开花期群集在花、穗上取食繁殖,很少在玉米苗期危害。6月下旬在春玉米、中茬玉米上数量稍多,多在心叶内活动,难见其危害症状。玉米抽雄后,大量集中在雄穗上危害繁殖,但危害性不大。田间常出现成虫多、若虫少的现象,这与成虫寿命长但繁殖力低有关。这种蓟马随着玉米雄穗花期的开始与结束,在玉米植株间转株迁移。

禾蓟马成虫、若虫都较活泼,多在心叶中活动。玉米上往往成虫多、若虫少。它比较喜欢郁蔽环境,喜在生长旺盛的植株上集聚。食害心叶时,不甚显现银灰色斑;食害伸展叶片时,多在叶正面取食,叶片呈现成片的银灰色斑。其危害状不如玉米黄呆蓟马危害的那样白而明显。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大批死苗。麦田套种玉米,以在小麦植株高而稠密的地块中的玉米上发生多;在同一块套种玉米田中,以在小麦垄内的玉米上发生多,这是因为小气候环境比较郁蔽潮湿所致。禾蓟马在玉米上的发生期晚于玉米黄呆蓟马,多发生在玉米喇叭口期前后,这与它喜欢在喇叭口内取食活动有关。我省玉米常年受到蓟马的侵害,但造成的危害损失较轻。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耕作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旱涝不均的气候影响,发生在玉米上的一些蓟马,由原来的潜伏性危害,相继上升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有逐渐加重危害的趋势。在个别年份和个别地方可给玉米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93.玉米叶螨的发生、危害规律是什么?

玉米叶螨又称玉米红蜘蛛,山西玉米产区的主要危害种是截形叶螨和二斑叶螨。一般在干旱年份或干旱季节发生较重。以成螨、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处呈现失绿斑点;严重发生危害时,叶片完全变白、干枯,影响光合作用,籽粒秕瘦,造成减产。

玉米叶螨在我省中部地区一年发生10~15代,以雌成螨在作物和杂草根际或土缝中越冬。5月下旬转入玉米苗上危害。田间的叶螨主要来自早春的螨源孳生地——草埂。螨从草埂逐渐扩散到玉米全田,一般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玉米叶螨在整个发生过程中世代重叠严重,5~6月份在春玉米和麦套玉米田呈点片发生,7~8月份气候条件适宜,则迅速蔓延至全田,进入危害盛期。玉米叶螨在杂草和玉米等寄主的叶背活动,先危害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转移,当叶片被害失绿干枯后,即转向其他绿叶。玉米近成熟时,叶片变黄,便转向附近的绿色作物或杂草,直到杂草枯黄后,方转入根际的土缝内越冬。

影响玉米叶螨种群消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以22℃~28℃最适宜繁殖危害。若5~6月份干旱少雨,螨量上升快;若7~8月份干旱少雨,有利于大发生。雨季降水强度大,可冲刷大量叶螨,使螨量下降。

进入20世纪80年代,玉米播种面积的扩大以及推行玉米套种豆类和小麦带状种植,为玉米叶螨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由于免耕法的推广,在作物和杂草根际或土缝中越冬的叶螨不能被杀死,以及过量施用农药,杀死大量天敌,使玉米叶螨有逐年扩展和加重发生的趋势,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威胁。特别是玉米田覆盖后,玉米叶螨发生更趋严重。据调查,覆盖田平均有虫株率和百株虫量分别比露地增加1.9倍和4.4倍。1980年,定襄县1666.7公顷覆盖玉米,有466公顷发生玉米叶螨,减产达30%~50%,其中有3.3公顷抽雄时死亡。1987年,玉米叶螨在朔州的北邵庄、神头等地大发生,有近66.7公顷连片玉米受到严重危害,造成穗期枯死,收成无几,损失严重。1991年,玉米叶螨在我省中北部地区严重发生,全省发生面积达6.7万公顷以上。一般田块有虫株率达100%,单株有虫少则3000~5000头,高者达万头。1995年玉米叶螨在全省大发生,发生面积近20万公顷,单株虫口密度少则千头,多则近万头,严重地区减产达20%,全省当年玉米减产近30万吨。此后的1997年、1999年全省遭特大旱灾,玉米叶螨大发生,面积达到34万公顷以上。大同市玉米叶螨发生2.8万公顷,几乎占到播种面积的一半,其中包括近2万公顷地膜玉米田,单株螨量达万头以上,造成减产损失达60%,仅此损失玉米2.5万吨;受害后的秸秆散发着腥味,作饲料大牲畜都不吃。90年代以来,玉米叶螨成为我省玉米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大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已成为我省玉米生产中重要的害虫。

94.玉米蚜的发生、危害规律是什么?

玉米蚜属同翅目、蚜科。以成蚜、若蚜刺吸植株汁液。苗期蚜虫危害均群集于心叶,受害严重时,植株生长停滞,发育不良,甚至死苗。穗期虫体聚结成堆,遍布整个雄穗,形成黑穗,使玉米雄花不能发育成熟和散粉、授粉,造成玉米雌穗出现明显的少行缺粒和“秃顶”。蚜虫分泌的大量蜜露下滴污染叶片,形成霉污,使玉米整株变黑,严重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同时蚜虫大量吸取汁液,使玉米植株水分、养分供应失调,影响正常灌浆,导致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甚至造成无棒空株,从而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此外,它还传播玉米矮花叶病病毒,危害更大。玉米蚜以成蚜、若蚜在麦类及早熟禾、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心叶里越冬。5月中下旬陆续迁入春玉米田,当玉米未抽雄前,一直群集于心叶繁殖危害,孕穗期则群集于剑叶正反面危害。抽雄后扩散在雄穗、雌穗上繁殖危害。到扬花期,由于气温适宜,植株生长旺盛,营养丰富,为玉米蚜繁殖最有利时机,蚜量要比抽雄前激增百倍左右,对玉米危害也最严重。故防治适期应考虑放在玉米抽雄之前较为适宜。

玉米蚜主要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在气候和营养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其所产的后代,大多为无翅孤雌胎生蚜。当寄主植物黄熟衰老,由于营养条件恶化,水分不足,其所产生的后代大多为有翅孤雌胎生蚜,进行迁飞扩散。玉米蚜有匿栖于心叶生活的习性,一般在叶面不易找到。随着心叶的不断展开,玉米蚜也随之陆续转移到新生的心叶集中繁殖危害。因此,在展开的叶面可以见到一层密密麻麻的玉米蚜蜕皮壳,这是玉米蚜危害的主要特征。一般来说,适温高湿,即在旬平均气温23℃左右,相对湿度85%左右的情况下,玉米正值抽雄扬花期,最适于玉米蚜的孳生繁殖。玉米蚜在此时期内往往增殖最快。此外,暴雨对玉米蚜有抑制作用。

玉米蚜虽在我省时有发生危害的报道,但仅限于局部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危害报道的次数渐增,特别是在中部地区对玉米造成一定的损失。我省玉米蚜危害最重是在1994年7月下旬,忻州地区的忻州、定襄、原平等地玉米蚜突然大暴发,蚜虫密布整个雄穗,以致把雄穗压弯,当年损失玉米6万吨。

95.玉米螟的发生、危害规律是什么?

玉米螟是一种具有巨大危害潜力的世界性蛀食大害虫,主要有欧洲玉米螟和亚洲玉米螟两种。在我国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第一大害虫。亚洲玉米螟每年的发生代数随发生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不同而差异甚大。总的趋势是不同纬度的地区,年平均温度越高,发生代数愈多。在纬度相近的地区,海拔愈高,温度愈低,代数愈少。因此,海拔在1500米以上,无霜期不超过100天的区域,为玉米螟不发生区;海拔低于1400米以下的山区县为玉米螟1代发生区;忻定农业气候区和吕梁山区农业气候区,地势低洼,气候温暖,无霜期为120~140天,为玉米螟的1~2代发生区;太原农业气候区、上党农业气候区、晋东南山区农业气候区、晋中丘陵农业气候区等全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左右,无霜期在120天以上,为玉米螟的2代发生区;晋南农业气候区和晋东南农业气候区的部分地区,为玉米螟的2~3代发生区,南部部分低海拔地区为玉米螟的3代发生区。

亚洲玉米螟食性很杂,国内现确认的寄主植物约25种。亚洲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如蛀孔处遇风吹折,则减产更重。幼虫在穗期亦直接蛀食雌穗,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降低。

玉米螟成虫常在晚上羽化,雄虫比雌虫早1~2天羽化。成虫白天躲藏在杂草丛或作物间,夜晚飞出活动,飞行力强。有趋光性和较强的性诱反应。一般羽化后当天交尾,1~2天后产卵。卵均产在叶背面,以中脉附近较多。幼虫孵出后,先群集在卵壳上,取食卵壳,约经1小时即开始爬行分散。初孵幼虫行动敏捷,能迅速爬行,遇风吹或被触动,即吐丝下垂,转移到植株其他部位或扩散到邻近植株。幼虫具有趋糖、趋触、趋温和强趋光等多种特性,幼虫蜕皮4次,共5龄。玉米螟幼虫有明显的趋触性,低龄幼虫表现为潜藏,而高龄幼虫则表现为钻蛀。春玉米在1代区仅在心叶期受第1代螟虫的危害,在2代区则穗期还受到第2代螟虫的危害。第2代螟卵高峰一般在抽丝盛期前后,即60%以上的雌穗吐出大量花丝的时期。夏玉米通常遭受两代玉米螟的危害。在3代区,心叶期受第2代危害,穗期受第3代危害。幼虫的危害习性与2代区春玉米上略有不同。一方面,2代螟卵盛末期与3代螟卵始盛期交叉重叠,在抽穗初期仍有初孵幼虫陆续侵入雄穗,到扬花授粉时仍潜藏在小花内取食,到4龄后即向下转移蛀茎危害,影响雌穗的大小。因此,防治危害夏玉米的螟虫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玉米螟造成的危害损失与其发生世代、发生量及寄主的生育期关系密切。一般心叶期世代螟虫造成的减产损失大于穗期世代造成的减产损失。当心叶期世代幼虫转移蛀茎时,蛀孔部位离雌穗越近减产越大,蛀孔在雌穗着生节以下比在雌穗以上减产多。如发生倒折,则只要在雌穗以下折断,无论蛀孔距雌穗多远,都会造成严重减产。而雌穗以上的倒折一般减产较轻。幼虫钻蛀时,雌穗越幼嫩,减产越大。

玉米螟的发生消长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玉米螟是喜高温高湿的害虫,在适宜生长发育的温、湿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育历期就越短,但高于或过低于适温则都不利于玉米螟的生长发育。湿度是影响玉米螟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如越冬幼虫必须咬食潮湿的秸秆或直接吸食雨水、露滴,取得足够的水分后才能化蛹。成虫羽化后,也必须饮水才能正常产卵,产卵时又要求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春季雨水充足,相对湿度大,气候温和,常有利于玉米螟的大发生。春季干旱,则羽化不整齐,第1代卵发生期推迟,卵量减少,形成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玉米螟雌蛾产卵时对播期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植株有明显的选择性,一般不在株高不足35厘米的植株上产卵。玉米寄主抗虫性的强弱与遭受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省玉米螟的发生面积为25万公顷,危害损失率为20.3%。20世纪50年代初,田间有虫株率平均达50%左右,一般减产2成,严重的减产达7成以上。1953年,仅临汾地区即有近10万公顷玉米受害。山西省农场玉米被害重者达95.4%,轻者也达39.1%。由于被害严重,植株大部折断,造成严重减产。1954年据各地调查报告,全省发生面积达到29万公顷,被害株率一般达60%左右,重者到90%以上,损失率为15.4%~22%,当时估计全省损失玉米约12.5万吨。从1955年到1956年,各地普遍大力推广高温堆肥来消灭玉米螟主要越冬寄主及开展心叶期防治等措施,玉米螟的危害有所下降,但大部分地区危害仍较严重,平均被害率为18.6%。1959年全省玉米螟发生面积突破40万公顷,但损失率下降到5%~10%。

20世纪60年代初,山西省玉米螟在各地的危害回升。1962年和1963年全省玉米螟的发生面积都在40万公顷左右,损失率为8%~10.5%。据调查,忻州春玉米被害株率达100%,百株有虫373头。晋中地区祁县因玉米螟危害,造成的玉米折株率达30%以上;临汾春玉米被害株率100%,百株虫量达436头,夏玉米百株虫量高达1370头。晋东南地区玉米螟经多年防治,被害株率为54%~86%。一般玉米受害后千粒重下降20%,出粉率下降14%,减产率在15%~20%,严重年份高达50%~60%。1964年全省广泛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狠抓了秸秆还田等主要防治措施,推广昔阳县综合防治经验。全省玉米螟的发生面积控制在30万公顷,以后全省玉米螟发生较轻。70年代我省大部地区的发生一直控制在中等发生水平。全省发生面积在20万公顷左右,损失率在6%~10%。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小麦套种玉米的比例逐年扩大,玉米螟的危害也逐年加重。近年全省发生面积上升到34万公顷左右,被害株率一般为35%~65%,平均百株虫量达30~80头。

96.山西省对玉米病害的防治经验是什么?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山西省种植的玉米以农家品种为主,垄大苗稀,生产水平较低,病害发生比较单一,玉米黑粉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采用的防治方法是轮作倒茬,选穗留种,苗期结合田间管理拔除病株,在拔节至成熟期发现病瘤早期切除,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遗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以减少来年菌源。一些重病区推广应用赛力散、西力生等杀菌剂防治,但由于杀菌剂是以保护剂为主的汞制剂,缺乏治疗作用,所以在生产中主推的是发动群众以预防为主的措施,较好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60年代中期,我省开始推广玉米杂交种,玉米大斑病和玉米丝黑穗病开始形成危害,且发生面积愈来愈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最终导致了两种病害70年代在全省大面积流行,成为玉米生产中重点防治的病害。利用品种抗病性是病害防治的首选。1976年玉米大斑病在我省大流行后,感病杂交种如维尔165等被迅速淘汰,抗病杂交种中单2号和丹玉6号的面积急剧扩大。到1979年,全省玉米杂交种推广面积为64.1万公顷,主要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达26.4万公顷,使玉米大斑病的问题得到了迅速解决。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除继续沿用60年代防治玉米黑粉病的办法外,随着高效杀菌剂的开发,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起初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多采用五氯硝基苯毒土处理,因用药量大,费工且成本高,未能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此后又采取萎锈灵、拌种灵等内吸杀菌剂拌种,但防治效果仍不理想。到70年代后期,残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粉锈宁、羟锈宁)杀菌剂投产,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防效。1981年我省开展了对禾谷类黑穗病的防治工作,1983年防治面积达到77.5万公顷,占到禾谷类作物播种面积的70%以上,其中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面积达20万公顷,基本上控制了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的提高,水肥条件的改善和品种的大量更换,我省玉米病害种类增加,流行频率加快,危害损失加重。针对玉米生产中突出的病害问题,农业推广、研究、教学三方分工协作,从发生流行规律、品种抗性及其综合防治等各个方面对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开展了系统研究。在总结防治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们控制玉米病害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出了“以玉米健身栽培为基础,合理安排品种布局,应用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等一整套综合治理措施。这些措施在近20年的生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90年代以来,玉米种衣剂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保护了人畜安全,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有效防治了玉米病害。其中对丝黑穗病的防效达70%左右,开创了农药应用的新领域。1998年玉米矮花叶病在全省大发生,各地在加强玉米健身栽培,结合田间管理浇水施肥,提高玉米自身抗病能力的同时,开展了积极的防治。综合防治面积达70万公顷,防治效果达31%~46%,对缓解病症、控制病情的发展和蔓延起到了明显作用。1999年,全省对矮花叶病提早做了大量的预防工作,在主要发生区更换了抗耐病品种,播种时进行种子处理,出苗后加强了田间管理,及时铲除杂草,消灭蚜虫等传毒介体,有效地控制了矮花叶病的发生。

同类推荐
  • 森林资源社区共管脆弱性研究

    森林资源社区共管脆弱性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有:社区共管、脆弱性理论介绍与评估、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技术路线、森林资源社区共管脆弱性的界定与现状等。
  • 特色花生

    特色花生

    本书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介绍了特色花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加工方法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等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强。相信该书的发行,对全面提升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作用。
  • 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奶牛高效养殖技术》以公害、环保新技术为基础,以实现奶牛高产、优质、生态为目标,介绍了奶牛的优良品种,奶牛饲料的节约化、生态化使用,奶牛的优质繁殖和高效培育,奶牛常见病防治等内容。
  • 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淀粉品质

    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淀粉品质

    详细介绍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淀粉品质的专业类书籍,希望对有该需求的读者提供帮助。
  • 科学除草

    科学除草

    《科学除草》一书提醒您,除草剂的使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提高了除草效率,大幅度降低除草成本,如果不合理使用,则容易产生药害。为避免危害现象发生。
热门推荐
  • 早领悟,早幸福

    早领悟,早幸福

    领悟人生哲理,踏上成功之路,开启幸福之门。人生的哲理年轻时不明白,也不曾想要去明白。中年时想要明白,却经常想不明白。年老时都已明白,失去的东西却太多了。早一天领悟,就早一天少走弯路,少受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平稳、顺利,使我们加快走向成功的步伐,早日拥有幸福。
  • 老兵记忆

    老兵记忆

    一个老兵的战斗经历,一群群士兵的战火岁月,那些艰难黑暗的日子里,日寇入侵的国战之中,有这样一些人,在默默地战斗,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直到付出自己的生命!请看一个小兵在战争中带来的变数,胜利!“马少爷!幸会幸会!你可抵几十万石粮食啊!”“哇!好多的黄金!”“麦克阿瑟?谁啊?天皇他亲爹?”“美国人?嫌他们在战争中死伤惨重?那是他们自找的!”“我只是一个小兵!别他妈的拿贵族的派头来恶心我!”
  • 野菊花

    野菊花

    野菊花,经风雨,傲霜冻,鲜艳美丽,芳香迷人;花中强者,品质高洁,多好的野菊花!它是浓缩作者七十余年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他们夫妻神圣而纯洁爱情的象征。作者以野菊花作书名,含义深刻。
  • 都市杀手引

    都市杀手引

    六年前唯一能和“影子杀手”曹飞影抗衡的“浪子游侠”杨秋,在经历情事重重打击之后,毅然远走异域港城,做了杀手,开始了“第一杀手”的生活。六年后,杨秋携“第一杀手”的称号重返家乡,却与黑道大哼九哥反目。而这时警方已开始着手一举围剿杀手的行动。作为“第一杀手”的杨秋,是否能再叙当年“浪子游侠”的风采,一举挽救杀手的命运呢?
  • 异星决

    异星决

    这是一个以星色来划分实力的世界;这是一个以实力为尊的世界;这是一个神兽常现的世界......红橙黄绿蓝锭紫,这便是用来划分实力的颜色;强者呼风唤雨弱者残喘苟活;四方神兽轮回转世,威震四方;八方魔兽频频现身,风起云涌......韩骁靖修异星,收麒麟,寻佳人,震宇宙,踏凰城,闯轮回。到最后,万物皆虚,天地唯实。一场血腥一场梦,一番杀戮一般情。
  • 妖妃倾城

    妖妃倾城

    她本是修行了一千年的狐狸,一心修道期望成仙,却不想因为一场好心,不经意间步入红尘。他本是任人欺凌皇帝四子,一心装疯卖傻,只求冷宫中母妃平安,不曾想夺位之争最终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审判。这究竟是前世的宿命还是今生的轮回。他说:“夭儿,如果这是你想要的,那么我便为你夺来!”惊鸿一曲绝,照影舞动天下,广袖轻舒,唯留清影落人间。
  • 宗玄先生玄纲论

    宗玄先生玄纲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十六计大全集

    三十六计大全集

    有人说《三十六计》是南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所作,但具体作者和准 确成书年代都已不可考。全书共分六套计,即胜战、敌战、攻战、混战、并战、败战等计。在这六套计中,每一套均包含有六条具体计谋,总共三十六计,集历代兵家智慧之大成。 本书在结构安排上,分为原文、注释、译文、兵家活用、商家活用、职场活用、处世活用等板块。全面解析经典智慧,给读者以人生启迪。所选的 荟萃古今中外的精彩案例,不但能让你从先人那里得到启示,学会深谋远虑 ,而且能让你在处理各种复杂事务时,更加得心应手,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
  • 阴阳之秦坤

    阴阳之秦坤

    小时候的秦坤,原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但在他十岁生日那天,一次偶然的意外事故失去了最亲爱的爸爸妈妈……他在痛苦之中,是神在他身上施了魔法让他沉睡十年!十年过后,他已经淡忘了过去的悲伤,从此以后,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弃恶扬善、灭黑势力、为人们打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