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61400000007

第7章 莫斯科印象(1)

俄罗斯的科学殿堂

——参加莫斯科大学250周年诞辰庆典侧记

任光宣

在莫斯科,每当我与俄罗斯朋友在麻雀山(苏维埃时代曾经叫“列宁山”)上漫步,眺望山上那座高耸云霄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建筑时,俄罗斯人总会骄傲地说:“瞧,那就是我们的‘科学殿堂’(ХРамнауки)。”

莫斯科大学的确是俄罗斯的一座科学殿堂,是俄罗斯的教育基地和文化摇篮。俄罗斯的科学史、高等教育史、文化史,乃至俄罗斯精神的发展史,离开莫斯科大学是不可思议的。自1755年建校以来,莫斯科大学不但向世界推出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而且培养出一大批蜚声世界的社会活动家、文化学家、文学家、医学家……因此,现任莫斯科大学校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B.萨多夫尼奇说:“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不但是俄罗斯的最高学府,而且是我们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中智力和精神、学术和科学、文化和教育的中心。”莫斯科大学作为俄罗斯最高学府,对俄罗斯国家的高等教育和科学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最古老的一座大学,至今已有两个半世纪的历史。1755年1月12日(公历25日),即圣—塔吉雅娜日,在俄罗斯的伟大学者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和女皇的宠臣И.舒瓦洛夫的倡议下,伊丽莎白·彼特罗夫娜(1709—1761)女皇下诏书创建了莫斯科大学。从此,俄罗斯第一所大学诞生了,它渐渐成为俄罗斯大学生的圣殿,1月25日莫斯科大学的建校日后来被定为俄罗斯大学生节。

建校之初,莫斯科大学仅有3个系,即哲学系、法学系和医学系。如今,莫斯科大学已经发展为一个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和其他类型学生有40 000多人,有8 500多名教师,其中有6 900人获得博士学位和副博士学位。此外,在莫斯科大学学习的还有来自世界各大洲97个国家的近3 000名留学生。莫斯科大学的毕业生成为几个世纪来俄罗斯科学文化的精英和骨干力量。

莫斯科大学不但是俄罗斯的一个重点学府,而且还是俄罗斯的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机构。在莫斯科大学有200多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或通讯院士,他们领导着几十个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其他科研机构,在科学领域不断地进取,创造着俄罗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辉煌。

如今,莫斯科大学还是俄罗斯联邦唯一的一所具有自治权和自我管理权的大学,就是说,莫斯科大学不受俄罗斯联邦教育部的管辖,学校章程由莫斯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制定,学校的一切活动由校务委员会批准即可实施,这为莫斯科大学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莫斯科大学享有崇高的国际威望,它与世界上190多个国家的大学有着学术的交流和往来,莫斯科大学校长B.萨多夫尼奇是欧亚大学联合会的主席,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和学者经常到世界各地讲学,有不少人被授予世界上许多大学的荣誉博士和荣誉教授。

屹立在麻雀山上的莫斯科大学主楼群,是莫斯科大学的核心和象征。这个楼群落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这之前,莫斯科大学的教学楼(1782—1793)建在莫斯科市的心脏克里姆林宫附近,皇家马厩(“Манеж”)的对面,如今这座大楼被称为莫斯科大学旧址,它是由18世纪著名的建筑设计师M·科扎柯夫(1738—1812)设计的。莫斯科大学旧址建在一位昔日贵族的庄园上,但它在1812年莫斯科大火中毁于一旦。后来在1817—1819年间,建筑师Д·日利亚尔迪又在原来样式基础上把它重新建成。在重建时,日利亚尔迪保留了大楼原来的外观和内部布局,又按照19世纪的建筑风格对之加以改建:把大楼中央部分抬高,为利于采光增大了窗户的开口,用8根陶立克式立柱代替过去的伊奥尼亚式立柱,还使用了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一些装饰成分,使得莫斯科大学大楼成为19世纪上半叶莫斯科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随着莫斯科大学的发展壮大,莫斯科大学旧址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需要。卫国战争刚刚结束,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就想到要为莫斯科大学建设新的楼群。1948年,苏共中央主管科学工作的官员们接到了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关于建立莫斯科大学新楼群”的命令后,立即驱车去找当时的莫斯科大学校长A·涅斯缅杨诺夫院士,商量莫斯科大学新楼的选址以及有关问题。据说,那几位来自苏共中央的高官知道斯大林的对高层建筑的喜好(1),因此他们与莫大校长涅斯缅杨诺夫院士很快就达成共识,准备为莫斯科大学建造一座高层主楼,并且把这种想法上报莫斯科市委。不久,涅斯缅杨诺夫院士等人被召到莫斯科市委,并被告知他们为莫斯科大学建造高层主楼的想法已被否定。莫斯科市委的一位官员对莫大校长说:“你们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高层建筑需要很多电梯……因此,主楼最好不要超出4层。至于选址问题……我们先实地考察一下再说。”于是,他们乘车去了莫斯科郊外的伏努科沃村(当时还没有伏努科夫机场),车队停在一片空旷的空地上,莫斯科市委的官员说:“我建议就在这儿建设莫斯科大学的新楼吧!其他方案就不要考虑了!”

但几天后,斯大林否决了莫斯科市委在伏努科沃村建筑莫斯科大学低层主楼的方案。他提出两点,一是新建的莫斯科大学主楼不能低于20层,二是这座大楼一定要建在列宁山上,好让莫斯科市民从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它。斯大林还问涅斯缅杨诺夫:“你们预计有多少学生?6 000?那么,就需要盖6 000个宿舍。”斯大林的想法是:为保证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让每个学生有自己单独的房间。这时,坐在斯大林一旁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插话说:“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2)!您这个建议恐怕不妥,因为大学生是年轻人,年轻人的特点好扎堆、不喜欢独处,一人一间屋子会感到寂寞的。哪怕是两个人一间也好哇!”斯大林听后思考片刻说:“好,那就盖3 000间!让两个学生住一间。”后来,莫斯科大学主楼里的宿舍格局就是按照斯大林的建议建的:一个房间隔成两部分,一个学生占一半,还有公用的卫生间和淋浴室,对于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来说,这种宿舍是相当先进、舒适和方便了。与斯大林的建议不同的是:建成的莫斯科大学主楼里的学生宿舍不是3 000间,而有5 000多间。因此有人说,一个大学生若在每个房间里住一夜,若住遍所有的房间需要13年时间,这话不假。

最初,莫斯科大学新楼群决定建在列宁山斜坡上,即如今莫斯科大学前面的瞭望台那个地方。这是苏联著名的设计师鲍里斯·约凡的设计方案,也符合斯大林的把新主楼建在列宁山上的想法。但是有的设计师认为,如果大楼建在斜坡上,一旦发生山体滑坡,整个大楼会有滑入莫斯科河中去的危险。此外,把这样一个庞大的建筑物建在斜坡上缺乏气派,因为前面就是莫斯科河,缺乏足够的空间。因此他们把这种想法告诉了斯大林,斯大林接受了这些建筑师的建议,让约凡改变原来的设计方案,但约凡却固执己见,不同意移动大楼的选址,结果这位著名的苏维埃设计师被解除了工作,由设计师Л·鲁德涅夫为首的设计小组(建筑师Л·鲁德涅夫,C·切尔内谢夫,П·阿勃拉西莫夫,A·赫里亚科夫和工程师B·纳松诺夫等人)取代了他。鲁德涅夫等人决定把莫斯科大学主楼地址从莫斯科河斜坡往后移1 000多米,即如今大楼所在的地方。这里是列宁山的最高点,主楼建筑占据了整个列宁山的中心,楼前辟出一大片开阔空地,而在约凡坚持选址的地方开辟出一个广场,就是如今的“瞭望台”。

莫斯科大学主楼建设的奠基仪式是在1949年4月12日举行的。巧合的是,12年之后的这一天,苏联宇航员Ю·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完成了第一次宇宙飞行,开辟了人类征服宇宙的新纪元。莫斯科大学楼群的建设使用的是人海战术。据统计,有14 290人参加了大楼建设,3 000多斯达汉诺夫式的共青团员组成了青年突击队。此外,还有几千个有建筑技能的刑事犯罪分子参加了大楼的建设。

莫斯科大学建筑群经过了将近4年的建设,于1953年9月落成了,建筑群包括主楼、物理大楼、化学大楼、文化中心和体育设施,等等。莫斯科大学主楼高达236米,共有36层(教学部分28层),楼顶最初设计的并不是如今的尖顶,而是一尊雕像:一个俄罗斯知识青年双手向两侧高举,抬头仰望着皓空,象征着年轻人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但这个创意被斯大林否决了,他建议用长长的针形尖顶代替,以造成大楼高耸云霄的视觉感,大楼建筑师采纳了他的建议。主楼的几个侧翼建筑是大学生宿舍和教员住宅,主楼前是一片绿草成茵的广场和长方形的喷泉池,每逢节日上百个喷头齐喷,水柱高达十几米,十分美丽壮观。在这个喷泉池两侧有十几尊俄罗斯科学家和学者的胸像,其中有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航空学家茹可夫斯基、化学家门捷列夫、无线电学家波波夫、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这些人成为莫斯科大学的师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主楼正面和背面缀有精美的雕塑作品,其中尤为醒目的是著名雕塑家托姆斯基创作的罗蒙诺索夫纪念碑,此外还有雕塑家B·穆希娜、C·奥尔罗夫、Г·莫洛维罗夫等人的雕塑杰作。莫斯科大学主楼中央尖顶针长为50米,上面的红宝石红星重量达12吨。楼角的表盘、温度计和湿度计的直径9米,每根针长4.1米,重39公斤。楼内有电梯111部。大楼封顶用了4万吨钢、1亿7千5百万块砖头,等等。总之,这座大楼的建设创造了当时高楼建筑的一系列新高,载入20世纪俄罗斯建筑史的史册。

1953年9月1日,莫斯科大学新建筑群落成。据说,原打算在落成典礼上把学校改名为“国立莫斯科斯大林大学”,但是斯大林没有活到落成典礼那一天,以他名字命名学校的计划也落空了。可是,莫斯科大学主楼的设计从选址到楼体外观采纳了斯大林的一些建议,这是斯大林留给莫斯科大学主楼的记忆。

屹立在列宁山上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属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莫斯科最早的一批高层建筑之一。这个建筑物轮廓严谨,构思合理,雄伟壮观,显示出俄罗斯当时的建筑艺术水平,即使在50年后的今天依然保持着其建筑艺术的魅力。如今,莫斯科大学主楼已经成为莫斯科的一张“名片”,吸引着俄罗斯和世界各国的游人,让他们观而叹之,流连忘返……

2005年,莫斯科大学迎来了自己的250周年(1755—2005)诞辰。莫斯科大学在1月24—25日举行了隆重的校庆活动,邀请了世界上近500所大学的校长和领导参加这一重大的庆典。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亲自率北京大学代表团一行6人前往莫斯科,对自己的兄弟学校——莫斯科大学的节日表示祝贺。

莫斯科大学250周年校庆活动是从“纪念莫斯科大学成立250周年学术研讨会”拉开序幕的。1月24日上午,研讨会在莫斯科大学主楼的文化宫里举行。研讨会开始前,在文化宫主席台后面的贵宾接待室里云集着莫斯科大学的几十位最珍贵的客人:有来自世界和俄罗斯的名牌大学校长,有俄罗斯政府要员和莫斯科市政府官员,还有诺贝尔奖金得主,等等。大会快开始的时候,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院士陪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A·阿卡耶夫走进接待室,向各位来宾致意,并且与他们进行了短暂的友好交谈。

10点钟,嘉宾们在莫斯科大学校长带领下登上主席台,在主席台的三排座位上就座。大厅里座无虚席,有白发苍苍、西装革履的老教授,有佩戴着勋章和奖章、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教师,有身穿节日盛装、满面春风的青年学生,有远道而来参加盛会的各国和俄罗斯各地的代表。与中国做法不同的是,大会主持人并没有向大会介绍主席台就座的各位嘉宾,也没有向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而是“直奔主题”,由莫大校长宣布开会并发言。当莫大校长萨多夫尼奇宣布纪念莫斯科大学建立25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始,全体起立,莫斯科大学学校合唱团唱起“莫斯科大学校歌”:

在喜庆、胜利的日子,

我们讴歌莫斯科大学,

莫斯科大学向世界证明:

俄罗斯能诞生自己的柏拉图,

还能培养出思维敏捷的牛顿……

我坐在主席台第三排,就在合唱团旁边,所以歌词听得十分清楚。合唱团的青年男女穿着俄罗斯民族服装,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校歌的旋律优美,声部和谐,合唱队的演唱水平堪称一流,给人以美的享受。

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先生的发言题目是“莫斯科大学校史是俄罗斯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史”,他回顾了从1755年到2005年莫斯科大学近250年来的发展历史,莫斯科大学的历史与俄罗斯教育和科学发展同步,是俄罗斯教育和科学发展的缩影。例如,在俄罗斯17位诺贝尔奖金得主中间,有11位是莫斯科大学的毕业生;俄罗斯科学院近1/3的院士,是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和研究人员。萨多夫尼奇的发言长达1小时20分钟,但发言并不让人感到冗长,因为他的发言内容充实、精彩,同时还配有多媒体音像,为听众提供了了解莫大的极好机会。

随后,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长A·福尔先科、吉尔吉斯斯坦总统A·阿卡耶夫、乌克兰科学院院长Б·帕统,以及俄罗斯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十几位大学校长先后发言,对莫斯科大学250年校庆表示祝贺,回顾自己学校与莫斯科大学的友好合作和交往,并且祝愿莫斯科大学有着更加辉煌的前程和未来。

在研讨会发言的间歇时间,播放了由莫斯科大学的学生自己制作的莫斯科大学历史回顾片。影片从女皇伊丽莎白下达建立莫斯科大学的诏书开始,到2005年1月20日莫斯科大学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和发射莫斯科大学卫星的图像结束,展示出莫斯科大学250年的历史以及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上取得的成就,影片放映结束后,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研讨会的发言持续了大约3个小时,令我感到吃惊的是,在整个会议中间,大厅里鸦雀无声,没有任何喧杂声,可见莫斯科大学乃至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素质非同一般。

晚上,莫斯科大剧院举行招待演出,莫斯科大学请大剧院芭蕾舞团演出三幕芭蕾舞剧《莱蒙德》,招待参加庆典的嘉宾。《莱蒙德》是根据匈牙利民间故事改编、由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作曲的芭蕾舞剧。俄罗斯芭蕾舞艺术家们用优美、精湛的舞蹈阐述了一个悲欢离合的、动人的爱情故事。几位世界著名大学校长受到莫大特殊的礼遇,被邀坐在大剧院二楼皇家包厢观看芭蕾舞。我陪许校长从专门入口和专门通道进入皇家包厢。包厢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内部是一个接待室,从剧场池座看到的是它的外面部分。1989年,我第一次到大剧院看芭蕾舞的时候,就知道大剧院内有这个包厢。那天晚上,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夫妇陪同访问苏联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夫妇坐在里面看芭蕾舞演出。演出开始前,乐队奏起了苏联国歌和加拿大国歌,这表明有国家领导人和外宾要观看演出。皇家包厢是昔日沙皇及皇室人员看戏的地方,十月革命后成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雅座。那天在皇家包厢接待室里的基本上是莫大庆典主席台上坐过的那些客人,此外,还有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夫人及小女儿。当时我们万万想不到两个月后阿卡耶夫就被推翻,全家遭到流亡国外的命运,政治舞台真是变幻莫测啊!

舞剧开始之前,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在空荡荡的大剧院舞台上做了简短的发言,对前来祝贺莫大校庆的来宾表示欢迎,再次回顾了莫斯科大学的光辉历史,之后他登上皇家包厢,与我们一起观看舞剧。在芭蕾舞剧幕间休息的时候,他在皇家包厢里再次与嘉宾们亲切交谈,强调指出在这个包厢里的诸位是他和莫斯科大学最尊贵的客人和朋友,北京大学许智宏校长等来宾也纷纷发言,再次对莫斯科大学的生日表示祝贺,祝愿莫斯科大学越办越好。

芭蕾舞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回到俄罗斯大酒店已经快11点了。

第二天,即1月25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会堂的音乐会和招待酒会把莫斯科大学250周年庆典活动推向高潮。那天莫斯科天气特别冷,户外下着鹅毛大雪。尽管俄罗斯大酒店离克里姆林宫也就是一步之遥(步行顶多用10分钟),但由于参加音乐会的人很多,再加上出于安全考虑,通知我们必须乘车去克里姆林宫。下午4点整,我们从下榻的俄罗斯大酒店出发,乘大会指定的轿车前往克里姆林宫。到了克里姆林宫,排队入克里姆林宫的景象十分壮观,队伍长得都见不到尾,队伍里的人们几乎簇拥在一起,在严寒中静静地挪动着脚步……

5点多钟,我们进了克里姆林宫大会堂。大厅里早已熙熙攘攘,有拍照的,有聊天的,有参观建筑的,也有坐在凳子上休息的。有趣的是,在大厅里有几对头戴假发、身着18世纪俄罗斯宫廷服装的男女向大家招手致意,并且与观众合影留念。我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用相机留下了难忘的镜头。

6点钟,在音乐会开始前,依然是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简短的贺词。他强调,创建这所大学的设想是由俄罗斯学者米·瓦·罗蒙诺索夫提出来的,250年来,莫斯科大学培养出30多万学生,莫斯科大学已经成为俄罗斯文化、科学和教育发展水平的象征。萨多夫尼奇发言之后,俄罗斯的社会各界人士登台祝贺,当东正教莫斯科和全俄牧首阿列克西二世登上舞台时,全体起立,不知道这是一种宗教的礼仪还是表示对他的尊敬,总之,气氛十分庄严肃穆。接着,一位头带假发的老人,拉着一个木桶,在两个顽童的簇拥下登上台来。他以一位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老人身份朗读贺词,贺词充满睿智和幽默,引起台下的阵阵笑声。当他表演结束,摘下假发露出自己的秃顶时,大家才认出这是莫斯科市市长尤里·卢日科夫。这时台下掌声雷动,祝贺他的精彩表演。卢日科夫的朗诵和表演丝毫不亚于专业演员的水平,他在莫斯科大学师生和来自世界各国嘉宾面前展示出自己在另一个领域的才华。也许,只有在俄罗斯才会有卢日科夫的这种表演,如果换在另一个国家,市长的贺词恐怕就是一席板着面孔的程式化宣读了。

音乐会是以莫斯科大学校歌开始的,演员主要由莫斯科大学的师生组成,还有许多俄罗斯著名演员加盟。比如,扮演女皇伊丽莎白的是苏联人民演员艾·贝特丽茨卡娅(就是电影《静静的顿河》的女主人公阿克西尼娅的扮演者)、扮演沙俄教育大臣伊·舒瓦洛夫的是俄罗斯人民演员尼·卡拉琴佐夫。此外,还有数十位俄罗斯人民演员和功勋演员参加了演出,为音乐会增加了色彩。

整个音乐会节目的安排紧扣莫斯科大学的250年发展历史,通过这场音乐会的节目可以概览这所世界驰名大学的历史和现状,晚会节目具有很高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观后不由得对演员们的精湛表演和对莫斯科大学产生仰慕之情。

音乐会后,在克里姆林宫大会堂6楼的宴会厅举行了盛大的校庆招待酒会,有上千位嘉宾出席。在主宾桌上,莫大校长与各位嘉宾频频举杯共贺莫大的节日。在主宾桌背后的舞台上,演员精彩的表演把招待酒会的气氛推向极致。

因第二天还有其他任务,我和许校长提前离开宴会大厅,但是大厅里的那些笑脸、友好的谈笑和亲切的祝贺还久久萦绕在脑际。当我俩走在积雪布满的马路上的时候,突然从远处传来了在俄罗斯久违的歌声,那是由作曲家E.多尔马托夫斯基,词作家Ю.米留金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列宁山》:

亲爱的朋友,我们都爱列宁山,

让我们迎接黎明的曙光。

从高高山上我们瞭望四方,

莫斯科的风光多么明朗。

工厂的烟囱高高插入云霄,

克里姆林宫上曙光照耀。

…………………………

列宁山啊,今天你更加辉煌,

看高楼大厦排列成行。

它们装饰着我们伟大的城市,

大学生成群涌到这山上。

当我们想起年轻的时光,

当年的歌声又在荡漾。

啊,世界的希望,

俄罗斯的心脏,

我们的首都,莫斯科!

这是多么令人熟悉的旋律!歌词又多么让人感到亲切啊!这首歌曾经是我与友人聚会时必唱的一个“保留节目”。一唱起这首歌,我就想起列宁山,想起莫斯科大学的高楼,想起在莫斯科大学学习和工作的岁月,想起我与俄罗斯同行相处的情景……这首歌唱出了苏维埃人对自己首都的热爱,表达出俄罗斯人对列宁山的赞美,因为在列宁山(今日的麻雀山)上有一所俄罗斯人引以骄傲和自豪的“科学殿堂”——莫斯科大学。

莫斯科冬日印象(3)

陈建华

冬日即景

我这次来莫斯科,正值俄罗斯隆冬时节。一下飞机,迎接我的就是漫天的风雪。气温大约在零下10度左右。坐上来接我们的汽车,在暖融融的车厢里眺望窗外银装素裹的北国世界,颇有几分新鲜。久居南国,已经很少能见到这样的景象了。

俄罗斯的冬天特别长,日照又特别短。12月底的莫斯科,早晨9点天还是灰蒙蒙的,下午4点刚过,天色已经暗淡。刚来时,很不习惯,上午的一半都快过去了,可四周还是静悄悄的。人们的活动,诸如商店营业、机关办公、学生上学,等等,似乎都压缩在白天那短暂的七八个小时里。我每次外出,时间都抓得很紧,白天一晃就过去了。

过惯了阳光灿烂的生活的人来到冬日的莫斯科,还有一点很难适应,那就是终日阴霾的天空,很难见到碧空万里的日子。以致每当云开雾散,天空放晴时,我们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不过,当踩着“嘎吱”作响的雪地、迎着漫天飞舞的风雪走在大街上,望着被厚厚的白雪勾勒出鲜明轮廓的建筑、雕塑、树木和教堂金顶时,也许谁都不会否认只有这样的北国景色才最能体现俄罗斯的特色。

莫斯科的冬天自有它的魅力。冰封的河面、皑皑的白雪、挺拔的雪松、落叶的白桦、凛冽而又清新的空气……白雪把一切杂乱污浊的东西都掩盖了,大地异常的洁净。当我独自在大街小巷和莫斯科河边漫步,在名人故居、纪念雕像、古老的建筑和教堂前驻足时,我总觉得正因为有这样的冬景的映衬,这些名胜古迹才显得格外高洁动人。

我曾经徘徊在新圣母公墓,凭吊先贤。那天气温低于零下20度,是今年冬天莫斯科最寒冷的一天,但天气晴朗。公墓里肃默宁静,来的人不多。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积雪的小道上走着,仔细寻觅着心仪已久的俄罗斯著名作家和其他文化名人的墓地。

那是果戈理的墓地,阳光正打在他高高耸起的胸像上。他双肩披雪,目光安详地注视着远方,仿佛还沉浸在自己创造的艺术世界之中;那是契诃夫的墓地,在围着圆形花纹的铁栅栏中,小屋状的墓碑顶上盖满了白雪,这位净化庸俗的大师已经在这里度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那是尼·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墓地,墓碑上镌刻着这位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作家斜卧床榻的浮雕像,积雪将这幅本来就很出色的浮雕勾勒得尤为生动,我想起了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至今记得少年时代它带给我的情感冲击;那是马雅可夫斯基的墓地,远远就能看见在一整块红色大理石映衬下的作家雕像,瘦削的脸庞、蓬松的头发、圆睁的怒目,诗人似乎依然没有放下他那支涤荡污浊的笔,一束鲜花放在墓地上,鲜红的花朵在白雪中显得格外夺目;那是布尔加科夫的墓地,在一片晶莹闪光的雪地上,有人轻轻地扒开了一角,露出一块几乎是平放着的、没有任何装饰的墓碑,上面写着作家的名字和生卒年代,如此的简朴,差点让人失之交臂,但生命就是在这样的简朴中变成了永恒……

寻访名人故居

我曾经在飘雪的冬日里来到莫斯科郊外,寻访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故居。他的故居位于佩列杰尔金诺的“作家村”,多年来这里一直是莫斯科作家别墅所在地。由于不清楚帕斯捷尔纳克故居的具体方位,我们的车绕着诺大的“作家村”转了整整一圈,散落在森林中的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别墅美不胜收。在路人的指点下,车拐进了一条满是积雪的小路,停在了帕斯捷尔纳克的故居前。1990年,在作家逝世30年后,故居才被定名为“帕斯捷尔纳克之家纪念馆”对外开放,这让人想起作家多舛的人生。眼前是多么熟悉的景象,那幢有着圆形露台的赭红色的二层木屋,我曾经无数次地在图片上见到过它。今天不同的是,多了屋前开阔的雪地和屋顶上厚厚的积雪,木屋矗立在一片洁白中,显得庄重而又雅致。帕斯捷尔纳克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20多年的时光,在这里迎来了他无奈拒绝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二楼的大书房里,在那张靠窗的宽大的书桌上,作家完成了他的不朽之作《日瓦戈医生》,见证这一切的那盏老式台灯的灯罩已经有些破旧,靠墙角摆放着的两排书架依然堆满了作家当年用过的书籍。故居的墙上挂着不少作家速写的人物肖像画,其中有别雷、勃洛克、别尔嘉耶夫、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等曾经与主人过往甚密的作家和艺术家。望着封闭的露台里围着长桌摆成一圈的藤椅和桌上精致的茶炊,人们的思绪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到小楼中那“谈笑有鸿儒”的岁月;而在那条通向木屋的雪道上,留下过多少俄罗斯文化名人的足迹……讲解员用诗一般的语言,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诉说着作家动人的故事,但我的目光常常游移到窗外林木掩映的雪地: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洁白的世界呵!我们的诗人一定从中汲取了众多的创作灵感,并将它化做了动人心魄的文字。

又是一个大雪漫天飞舞的日子,我们驱车前往1812年战争的古战场波罗金诺,走了百来公里,才发现开错了方向,来到了克林。于是,我们就走进了克林市的柴可夫斯基故居。那又是一次精神上的丰餐。也是一幢二层的木屋,只是居室较多,19世纪后期这里居住着杰出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和他的亲戚们。这是一幢典型的俄罗斯式的乡村木屋,以蓝灰色为基调,配以白色的屋檐、窗框、门柱和栅栏,屋顶原是蓝色的,但如今也被白雪所覆盖。故居里的一切,19世纪古色古香的桌椅、烛台、画像、书架等,都按原样保存着。客厅中最醒目的是那架铮黑发亮的大钢琴,据说当年柴可夫斯基的朋友们常常在这里弹奏乐曲,而作曲家本人则在隔壁的小屋里谱写新的乐章。如今,主人已经离去,这架大钢琴的琴盖已很少打开,只有每4年举办一届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世界钢琴节的金奖得主才能有幸掀开琴盖,弹上一曲。站在柴可夫斯基创作第六交响曲《悲怆》的小屋里,那熟悉的旋律涌上心头。也许,只有在这里才可以更真切地体验到柴可夫斯基当年创作的心境,才可以把握这部名作中蕴含着的与作曲家心灵相呼应的丰富情感。临离开时,我们站在雪地里留了影,将白雪覆盖的柴可夫斯基故居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节日红场剪影

虽说因故推迟了行程,我到莫斯科时已近年末,但却在俄罗斯赶上了一连串节日:圣诞节、元旦、东正教圣诞节、俄历新年等。

12月25日的圣诞节虽然不是俄罗斯的节日,但如今不少年轻人在这一节日来临时也爱热闹一番,并不在乎它的宗教意义。相比之下,1月7日的东正教圣诞节则要隆重得多。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独立的派系,已有将近10个世纪的历史。由于拜占庭帝国是东正教的摇篮,因此东正教又称拜占庭派系。不过,东正教中心早已移至俄罗斯。我不久前去过距莫斯科70—80公里的一个名叫谢尔盖耶夫的小镇,那是镶嵌在著名的“金环”上的一颗明珠。位于城中心的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内有许多建于14—18世纪的教堂、钟楼和教皇宫殿等,造型各异、色彩绚丽。它是俄罗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如今俄罗斯和世界东正教的中心,里面设有神学院。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出现了宗教热,到处不惜工本地重修和新建教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与克里姆林宫遥遥相望的市中心重修了俄罗斯最大的教堂——救世主大教堂,1999年才完工,耗资4亿美金。我去过一次,外面金碧辉煌,内部的气势也确实不一般。我接触过的一些俄罗斯朋友对于这个教堂的重建反映不一,有的赞不绝口,有的称之为浪费钱财。1月6日下午,在这个教堂里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普京总统出席,电视实况转播。俄罗斯人的新年休假从1月1日至1月7日,与这个节日也有关系。

当然,俄罗斯的大节是元旦新年。这个节日在俄罗斯几经变故,初为俄历9月1日,彼得大帝时改为俄历1月1日(公历1月13日),十月革命后又改为公历1月1日。由于俄罗斯地域辽阔,就时区而言,它是世界上最早迎接元旦新年到来的国家和迎接新年次数最多(11次)的国家。俄罗斯各地的人们往往要在当地时间和莫斯科时间两度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节来临,莫斯科的街头巷尾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到处都能见到挂满了各种饰物的圣诞树和“新年好”的祝词。街头最大的圣诞树当属紧挨红场的马涅什广场上的那一棵,约有2—3层楼那么高,一个巨大的圣诞老人站在圣诞树前,不时地向来往的人们祝贺新年。

节日期间,我曾多次来到红场,目睹了俄罗斯人民兴高采烈过新年的场景。那几天天气时阴时晴,气温较低,但人们游兴未减,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红场上总有许多游人穿着各种式样的漂亮的冬衣,在那里游玩、购物、参观和摄影留念,尽情地享受着生活。许多家长还领着孩子,那些金发碧眼的“洋娃娃”手里拿着气球或玩具,蹦蹦跳跳,十分可爱。有些大孩子还在克里姆林宫城墙边滑雪,他们费力爬上位于博罗维奇塔楼和圣三一塔楼间的高高的雪堆,然后从上面欢叫着快速滑下。

在迎接新年来到的那一刻,随着斯巴斯克塔钟楼上零点钟声的响起,人头攒动的红场上,顿时欢声雷动,冰封的莫斯科河上空升起五彩的焰花,探照灯打出新年字样。此时,普京总统在克里姆林宫内向俄国人民祝贺新年。普京执政以来,在改善俄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这几年俄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这一切使普京在俄国民众中的支持率居高不下。我在红场与俄罗斯人民一起欢度新年时,真切地感受到了在国家形势好转的情况下,人们愉快的心境和对未来的企盼。

复活门前的企盼

新年里,在通向红场的复活门前,我曾诧异地发现不少人围拢在一起,居于人群中心的一个人满脸笑容地在转着圈,并向身后扔硬币,而后另一个人又进入人群中心,快乐地转圈。有的人在转完圈后还蹲下来摸一摸地上画着的黄色的圆圈。原来,这是人们在祈祷来年好运。

是啊,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政局不稳和经济萧条以后,人们企盼着新的一年好运频频。我也由衷地祝愿俄罗斯人民,但在祝愿之余不能不看到俄罗斯目前仍面临的严峻局势。俄罗斯的经济虽然已出现转机,但许多问题仍积重难返,如车臣问题未彻底解决,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居民收入依然偏低,“光头党”阴魂不散等,都是不争的事实。我这次在莫斯科就耳闻目睹了一些以权谋私的现象(俄国人称之为“当班心态”)和乞讨的场景(俄国媒体称之为“乞讨大军”)。那些贫困的老太太、伤残军人和遭遇其他困境的人不说,令我惊诧不已的是,居然有巡警故意纠缠,向我们敲诈酒钱(在胜利广场);有现役军人伫立街头,伸手向我们索讨零钱(在菲列夫斯卡娅大街),当然这只是俄罗斯军警中的个别现象,但这些现象本身是发人深思的。

好在普京总统是清醒的。在庆贺新年的电视讲话中,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明确表示:“我们的计划并没有全部实现,未解决的问题还暂时多于已取得的成就。在过去的一年里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改善了生活,……当我们进行总结和制定未来规划时,我们必须记住这些。”好在俄国政府近期的改革措施正在发挥作用,这些拉动经济、稳定政局的措施已经取得了实效。

当然,俄罗斯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走向复苏,科技等领域都曾达到过相当高的水平。以莫斯科的城市和文化建设为例,虽然变化不快,许多设施在吃老本,道德水准也有滑坡现象,但是总的基础不错。莫斯科市区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但由11条线构成的全长200多公里的地铁网络四通八达,加上其他完善的公共交通和布局合理的道路,出行便捷;城区绿化面积高达40%以上,处处可见成片的林地,有的规模还相当可观,出了中心城区后更是连绵不绝的森林和湖泊,让人叹为观止;文化生活也相当丰富,博物馆、画廊、名人故居等文化设施中举办的固定展览近200个,剧院里每天都有精彩的演出,堪称世界一流水准的芭蕾、话剧、音乐会等令人陶醉;市民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较高,爱好读书,喜爱艺术,遵守社会公德……

对于俄罗斯的前景,人们众说纷纭,如今的俄罗斯是个充满着矛盾的国家,不同观点的人都能就此发表自己的种种看法。友人在红场附近的亚历山大花园拍了一张照片:主景是四匹腾飞的骏马雕像,背景是克里姆林宫的塔楼,题为:俄罗斯在马年能再度腾飞吗?

同类推荐
  • 关于温柔的消息

    关于温柔的消息

    现在每在日落时分,我站在窗前,看着黄昏中灰尘滚滚的大街上,人们表情各异地拥挤着向前奔走,我内心就产生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很想问人群中的某一位,是否有时间坐下来读一首诗或听一支古典歌曲,我常常为自己这种古怪的想法而脸红,不知道是自己堕落了或是别人堕落了。
  • 开着坦克去唐朝

    开着坦克去唐朝

    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阶梯。有一些品质尤其重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事业成就的高低。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获得杰出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 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前世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

    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

    本书分两部分:一是“注目”,作者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国内最知名的作家、文化名人等共二十几位,其中有冯唐、张嘉佳、海岩、几米、九把刀,安妮宝贝 ,梁晓声, 朱天衣,吴念真等,听他们讲述自己如何走上写作的道路、成名前的艰苦岁月、他们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对当前文学市场的现状分析及文学发展前景预测等等。第二部分“回望”记录了作者一些人生感悟的随笔和对周华健、李宗盛等明星的采访。
热门推荐
  • 异界天齐

    异界天齐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阴差阳错的来到了地球星。这是一个灵气稀薄的世界,可是里面却危机四伏,他依然踏上了这条“不归路”俗话说富贵险中求。也因为这次机会,成为了异界的霸主。
  • 程少求放过

    程少求放过

    “今天是程家大少爷程士勋与墨家千金墨菲颜的世纪婚礼,婚礼现场设立在晋市的七星豪丽酒店……”听着电视机里面的报道,白若溪狠狠的将头上精致的皇冠砸在了对面的镜子上。“白若溪,你有本事就砸吧,你砸了这一个,我还有十个,五十个,一百个,反正今天你要给我顺利的嫁给程士勋,不然我就把你那个白痴姐姐送到春和去。”狗血的替嫁?白若溪想着那个与女明星绯闻不断的老公,心里一紧。大少爷,我可不是白莲花,你等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宅的秘密

    古宅的秘密

    崇祯末年,李闯进京。九岁的陈瑞盈(小虎儿)随父母移居江南,来到了四面环山的千灯镇(母亲故里)。并在那里认识了调皮的表哥李玉江,天天跟他混在一起。由于夏季炎热,李玉江告诉小虎儿有个避暑的好去处,便带着他去了一座荒废近十年的鬼宅。并在那里碰到了重重鬼影。会笑的瓷人,池子中的女人头,沉在井里的戏子等等。这次的鬼宅历险,开启了地狱大门。之后李玉江出事夭亡,小虎儿一家与舅舅闹翻。直到有一天,他们遇见了一个叫吴清煌(玄玄子)的道士。才发现这一切的一切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 冲虚

    冲虚

    生当立志,化气冲太虚。……ps:简介不太擅长,可以入内看看再说,觉得还行,就收藏一下,谢谢。
  •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九:心态影响智慧(下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九:心态影响智慧(下册)

    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本套丛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 孤魂怒火

    孤魂怒火

    人生似游戏,总会有一个新手村,总有伙伴,总有强大的坏蛋boss,只有尽情闯关,才能成长。不能死,不能让任何人因为自己而死,谁敢碰他们一根汗毛,绝对不罢休,哪怕是黑道,还是政府,还是世界。段祁云想做的,仅仅只是想保护自己爱的人,或者爱自己的人。
  • 风契

    风契

    二十年一次的武林大会即将召开,作为武林大会曾经最水状元的儿子,他将如何改变天下人看法。盖世神功如何修炼,天下无敌又如何
  • 重生之机甲魔师

    重生之机甲魔师

    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张文龙,走夜路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修真者打架。修真者随便放了几个范围性技能,就把倒霉的张文龙误杀了。未来的天才重工科学家,由于核爆的能量,灵魂被扭曲到了张文龙的身上。重生的张文龙,邂逅天才生物科学家少女,从此夫妻档叱咤修真界。高科武器能量护盾大战元婴之力真龙之躯!基因突变化学毒药对抗玄幻奇术仙丹法宝!魔法仙术?绝对不学!那些玩意都是迷信……
  • 唯一的宠妃

    唯一的宠妃

    俗话说的好,傻人有傻福!现代平凡女在喝醉酒后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朝代,穿越的这具身体是个白痴,但相貌却是一只极品狐狸,且看一个个美男怎么败在她石榴裙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蓝氏千金

    蓝氏千金

    蓝氏千金蓝云幻是一个很孤独的人,只有宋彩凝陪着她。渐渐地,蓝云幻性格外向起来。可是宋彩凝出了车祸,离开了她。蓝云幻对这个世界绝望了,但是想到宋彩凝的遗言,重新振作了起来,在新的学校里,她结交了很多好友。同时也有很多人嫉妒她,她该怎么办呢?PS:亲爱的小读者们,快来看吧!给个收藏推荐水寒就心满意足了!快来吧!欢迎加入蝴蝶粉一群&支持雨蝶,群号:31593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