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62200000023

第23章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2)

改革教材和课程适应大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重庆一中也在改革课程和教材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一、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改革的基调不再一味强调“学科”、“学问”、“卓越知识”,取而代之是“人性”、“个性”、“自我实现”、“文化知识基础”、“完整的人”等概念。从终身学习观看课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他必须从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的生存技术,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继续学习。正因如此,所有的课程都是为培养完善的人格和为日后的生活作准备的,学生能够较为自由地转换课程类别,以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人的发展观看课程,课程已成为一种发展的过程。课程旨在改变学习者的思想与行为,以促进其发展。课程通过给予学生自我调整的时间和机会,在最有利的时机引发其内部的不平衡,以实现新的发展。从科技发展的综合性看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研究方法的多变,学科知识之间不断交叉、整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渐合流,由此而导致教学科目不断综合,当今推行的“3+X”考试制度就是课程综合化的标志。中小学将出现文科内混编与理科内混编,乃至文理科混编的教材体系,课程与教材编配显示出更大的弹性,不同的人将有不同的发展,才能构筑学生发展的立交桥。课程设置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必修课程体现共性要求,旨在培养普通的大众化的素质。选修课程体现个性要求,旨在发展学生的兴趣与潜能。教材内容应体现层次性,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学习的基本素材。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本次课程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正好体现了发展性教学的课程观念,从课程体系到结构、内容,从教学方法、手段到目标、要求和评价标准等等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师的角色、技能、教学策略必须发生重大的变化,由知识的传授者、研究者身份向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转变,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从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从统一规格的模式化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如《数学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数学课程的决策,数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指导思想,而且提出了教材编写建议;选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中的素材,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体现数学知识的形式与应用过程,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内容设计要有一定弹性,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应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数学学科课程标准》还提出了教学建议: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身探索与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应关注证明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就为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建立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一)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发展不同学生的学习潜能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改变了过去那种过于集中管理的封闭型课程体系,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3级课程结构,并出台了“一纲多本”的政策,学校对开放式课程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这对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要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生自身发展为目标,明确规定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建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机制。特别是要把学生的人格、情感、审美、行为等素质发展纳入课程开发的范畴来设计实施。在课程的目标结构中既有基础性目标,又要有发展性目标。在发展性目标中采取开放的弹性管理方式,要求教师创造各种条件,为每一个学生精心设计适合其个性发展的课程,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天赋所及的领域里展示并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是开放的课程目标结构的宗旨。开放式课程不仅要求目标结构是开放的,而且要求内容也是开放的,以超前学习课程内容,解决实际中的研究性课题。例如:重庆一中李长鸿教师指导学生邹静娴等自学了高等代数中的最小二乘法,通过实地多次调查与分析,写出了研究报告《重庆百货公司沙坪商场家电销售预测》,这就是一次课程开放的成果。

目标层次的差异性既兼顾了普通学生的发展,也适应了高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内容的开放适应了不同学生的爱好。因此,开放式课程的实施,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发展筑起了立交桥。

(二)多元化课程设置为学生全面发展铺平道路

课程按制定的级别来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中,国家课程是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主要形式,系统地组织学生学习现代社会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适应地方需要,突出地方特色,仍以学科课程为主要形式。校本课程是以应用为主的活动课程为主要形式,以乡情校情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组织指导学生运用国家、地方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形成在内容上互相补充,在结构上学与用结合的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课程从功能上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3类。基础型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学习,但也注意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培养。拓展型课程在功能上可进一步着眼于对基础学习并进行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等方面进行培养,但更注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培养个性,培养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习,同时兼顾创造性学习的培养。研究型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在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在专题性与综合性研究或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课程从要求上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必修课程是基础,旨在让学生掌握为后继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选修课程是拓展:一是从开发学生的潜能出发,纵向延伸知识深度和能力高度,为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奠定基础;二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横向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从形态上看,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以学生书本知识为主,继承前人总结的间接经验;实践课程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这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摆正这些课程的位置,彼此整合,发挥课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各种课程达到水乳交融。这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将会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学校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建设是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程是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机统一。

(一)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每所学校在环境、风气、校园文化、教师优势、教学设施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传统和特色,这些都是本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就是要让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学生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型的。校本课程就是为学生发展的层次性和个性化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而开设的。本校教师最熟悉本校学生的学情,因而最能开发出贴近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为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发展提供平台。

(二)重庆一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1.突出个性化与人性化建设,使校本课程富有生机活力

课程的人性化、个性化表现在承认个体差别,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步入适合他自己的发展之路。我们充分重视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将信息时代富有生命的新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在校本课程体系之中。如开设了《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厨房的化学》等课程。

2.突出发展性、多元化,搭建面向未来的课程“多元立交桥”

校本课程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要为目标,与国家课程相呼应,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如开发了《现代农业技术》、《计算机编程》、《新能源与新生活》、《平面广告设计》、《汽车维修》等课程。

(三)编写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的物化载体,学校根据本校学生发展的需要,组织教师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保证。编写校本教材要遵循以下原则:

1.内容要有思想性、科学性

保证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是任何教材编写所遵循的共性原则。精选和编拟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事实,且教材必须体现时代性,符合国情。与此同时,还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

2.要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活动的空间

校本教材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与交流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编写校本教材时,要多设置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如讲授《汽车维修》时,我们就把学生带到附近的汽修厂去看,并参考书本找问题、查原因,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学生兴趣非常浓厚。

3.内容、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校本教材的吸引力离不开内容的趣味性、呈现方式的生动性。因此,校本教材呈现方式力求图文并茂,同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适当运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文字实物照片、音乐、动画等形式,力求语言生动、情节感人。如《现代园艺》一书就配有世界园艺经典的VCD片,《广告平面设计》附有精美的插图等等。

4.应体现学生发展的层次性

编写校本教材不能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既有大众化层次的要求,又有深化发展层次的要求;既有继承方面的内容,也有创新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相应层次的发展。

5.应突出学科间的综合性

学科课程整合化必将影响到校本教材综合性,这是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因此,编写校本教材可以采取跨学科的办法,文科中渗透理科知识,理科中贯穿文科知识,以便造就文理兼通的通才。比如《摄影和暗室技术》,就涉及到物理、化学、艺术构图等学科,《生活小百科》更是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发表于《重庆市中学校长文选(二)》2002年10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创新与实践

历史在前进,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变革精神迎接一个崭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构建创新体系,提高全民族的创造能力,这是保证我国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两个文件明确地为当代教育指明了方向: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众多的教育者们孜孜以求。在众多的探索中,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形式应运而生。

一、重庆一中“探究实践活动”回眸

重庆一中探究性科技活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具有悠久的传统,半个世纪来,经历了4个阶段的大发展。

(一)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开始阶段,以航空模型为主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校一直有重视课外科技活动的传统,当时的活动小组叫兴趣小组。当时的活动内容主要以航空模型为主,弹射飞机、索引飞机和线操纵飞机,由于经费少,条件差,因陋就简,参加活动人数不多,但是学生素质高,活动时间充裕,参加比赛,也获得了一些成绩。其中当年在校参加航模组的学生赵济和,在活动中培养了他制作航模的才干和对航模活动的极大兴趣,考入大学后学习机械,更增强了他对航空和航模的兴趣。他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航模发动机进行多次改进,使飞行性能逐步提高,飞机速度大大加快,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曾4次打破航模速度飞行世界纪录,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二)第二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两模(航模、海模)一电(无线电)活动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航空模型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海模和无线电,主要活动内容是制作航模如弹射、牵引和自由飞模型,海模如帆船、自航船,无线电以安装收音机和无线电测向等军事项目为主,参加市一级的航模和无线电竞赛,取得过很好的成绩。有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课外科技兴趣小组,进行小火箭的研究和试制,做过多次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物理、化学教研组教师在实验室举办了科技游园活动,学生动脑动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学生学工、学农、学军的时间很多,了解了工业、农业和军事方面的一些科学技术知识,劳动生产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科技活动大发展,内容日趋丰富多彩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教育改革蓬勃发展,正是学校科技活动大发展的年代,活动内容增加了小设想、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科技“四小活动”和计算机活动,经常举办科学讲座,开始开展科技月活动。这个时期的科技活动不仅活动量增加了不少,更重要的是从以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为主,发展到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主,整个活动发生了质的飞跃。因为以科技小发明和小论文为主的科技“四小活动”,实际上是科学研究的模拟,它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开拓,去创造。为了搞好这项活动,学校成立了科技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一个中层干部担任副组长,负责日常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吸收科技辅导教师参加。科技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全校科技活动规划,协调管理全校科技活动,开学初抓各小组的计划,平时抓检查,期末抓总结评比。经过几年的探索,制定了考勤、考核、命名、档案、总结、表彰等一系列制度,保障了学校科技活动正常开展。以小设想、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为中心的科技“四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学生的思维活动空前活跃,涌现了一大批科技活动积极分子,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校教育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升学率也大大提高,社会反映强烈。

(四)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设了选修课,加强了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在80年代的基础上,活动内容增加了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开发创造力为特点的头脑运动,深受学生喜爱。这期间,主要是把科技活动引向深入,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全校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同时对科技活动更注意理性化探讨,研究如何使实际活动同课内教学相结合,经常性的科技活动同定期在全校普遍开展的科技活动相结合,开设了选修课。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通知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大了开展科技活动的力度,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科技素质教育列入学校的“十五”发展规划之中,成为学校建设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之一。为了探讨科技活动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情况,申报了“科技活动与素质教育”课题,通过研究、理顺关系,探索规律,努力把科技活动提升到新的高度。近年来,学校又以科技活动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开始通过科技活动开设研究性题目,并经过实验、总结、提高,使之逐渐完善。

学校已把科技活动列入“十五”发展规划之中,成为学校建设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之一。我们将大力抓好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全校科技活动的领导,加强对科技辅导教师的培训,加强对科技活动的科学研究。

(2)加大投入,优化科技活动设施,完善天文台、天象馆,建立植物园、水族馆、气象站、环境检测站、地质标本陈列室等等。

(3)做到科技活动形式多样化,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必修课、选修课,课外组织科技活动小组;经常性活动与集中时间活动相结合;传统科技“四小活动”与现代尖端科技活动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带动下普及。

(4)依托周边的大学和科研所,组织学生开展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激光、超导、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当前科学研究的动向,在中学阶段就触摸时代的脉搏,呼吸现代科学的新鲜空气。

(5)加强科技活动的科学研究,拟定研究课题,充实研究队伍,增加研究经费,提高研究质量,争取更大成果,使科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新的突破。

现代教育,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开发我们的各种潜能。我校在过去对“探究实践活动”的探索中,真正认识到了这种学习方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这种学习方式与国家课程中新增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功能是一致的。我校在对研究性学习深入研讨和思考之后,结合我校本身的实际特点,逐渐探索出具有重庆一中特点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二、重庆一中研究性学习模式

(一)课程设置的研究性学习形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的实施,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作用已愈来愈为我校所认识,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的国家、地方、学校3级课程管理框架,改变课程管理国家一统的状况,使学校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在重庆市教委提倡研究性学习的激励下,为了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应学生实际,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重庆一中于2001年开设研究性学习形式,把它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1.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为了真正贯彻执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思想,更加突出地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庆一中把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于以下3点:

(1)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设置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课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并将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要求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多渠道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为学生提供一个挖掘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

(3)为了适应现代发展人才的需要,以研究性学习为契机,逐渐地把过去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2.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1)学校参与性原则: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研究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

(2)学校的管理性原则:学校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宏观的调控,微观的指导,并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比如考勤、评分。

(3)教师的指导性原则: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的主体,允许他们的自由见解,允许他们的自由研究设想,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只是起到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及组织和管理的作用。

(4)学生的全员参与性原则: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必须参加,学分将记入档案。

(5)学生选择自主性原则:学生的研究课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同,可以是自己提出的课题,也可以是别人提出的课题。指导教师可以由研究小组自己确定。

3.重庆一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具体实施

(1)以学校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的成员为核心:随着教育研究的日益深入,加上几次出国访问、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我有一个感受越来越强烈了。要把研究性学习这门新兴的课程搞好,必须要有一些核心成员,他们不仅要有实际的操作经验,而且要善于总结,善于把实践升华为理论,从而逐步完善重庆一中的研究性学习。我在认真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深入思考我校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广泛征求了相应老师的意见之后,向重庆市教委申报了课题《西部地区城市重点中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及实效性研究》。重庆市教委经过认真审核,同意了我的申报,于是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了核心成员,这为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保障。

(2)以“教师”的培训为支点: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教师能否指导将决定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发展。为了开发教师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潜能,我校采取的方法主要有3个:一是组织部分教师到研究性学习的发源地上海去进行实地考察;二是聘请研究性学习的专家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三是课题组成员组织部分教师采取座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讨论,并把讨论出来的一些具有指导性价值的意见整理成文,让所有的指导教师学习。

(3)以“学生、家长”的动员为契机:我校从2004级开始,正式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每周2课时。它作为一门新课程,还为很多人所不认识,需要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于是,在开课之前,学校专门组织教师对学生、家长进行动员。给他们讲清楚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价值。当学生、家长对它有了足够的认识之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也就水到渠成。

(4)以“年级组”的实施为依托: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主要以年级组为单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同一个年级的学生之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比较接近,这有利于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二是以年级组为单位统一学生选出的课题,课题所涉及的领域也就比较大,更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三是便于教师的指导;四是便于统一的管理。

(5)以教务处的管理为保障:因为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它本身的组织形式相对松散,学生的自由空间很大,如果在管理上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学习的过程中也许就会有个别课题组得不到落实。为了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保证每一个同学都能学有所益,教务处制定了相应的一些管理措施:①课程开设时间(课堂时间)的统一性,一个年级每周研究性学习是哪两个课时是明确的,其余的时间只能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进行;②以年级组为单位,上交年级研究性学习的计划,如学生动员的时间,开题报告的大致时间等;③课题成员汇总制度,如每个课题以及课题小组的具体成员都必须明确;④课题实施的计划制度,即每次课题实施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应的时间、地点;⑤课题实施的报表制度,即每次课题实施之后,要求课题组填写“课题实施反馈表”;⑥课题结束评分奖励制度,即一个课题结题后,要审查结题报告,对开展得好的课题组要实行奖励。正因为有了相对完善的管理措施,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在有条不紊中前进。

(6)具体实施流程图

鉴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整个学习过程要在学校统一组织安排下实施。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规划准备→组织实施→成果评价。

1)规划准备阶段:包括师资培训、学生家长动员、课题的提出、相应指导教师的确定。

2)组织实施阶段:在核心课题组成员的组织下,请教师举办专题讲座,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实施过程及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实施,待实施过程结束后,共同开展研究工作,由小组成员共同写出研究报告。

3)成果评价阶段:由年级组统一安排把研究过程中的成果分类,分层次进行展示,并安排举行研究论文宣读答辩会,由学生代表在会上宣读,并接受答辩。然后,由教师、学生代表组成评委会进行评估,教务处进行表彰和奖励,将研究报告汇编成册。

4)流程图

师资培训→学生、家长动员→学生、老师提供研究课题的题目→以“年级组”为单位,汇总课题→由学校“研究性学习课题组”会同年级领导小组,研究汇总出可行性的课题→指导教师选择汇总出来的课题→将汇总的课题以及相应课题的指导教师在年级张榜(学生也可以在组成课题组后,自己选择指导教师),学生选择课题,组成课题组→年级组在征求学生和老师意见的基础上对个别课题组进行微观调整(不要让个别课题组人数太多,而个别课题组人数又太少)→老师带领自己的课题组实施“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对“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进行辅导→年级组对“研究性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对“研究性学习”结果汇总→年级组将比较好的研究报告展出→教务处对搞得好的课题组的指导教师和同学给予相应的奖励→课题组会同教务处把“研究报告”汇编成册。

(二)其他的研究性学习形式

1.科学家故事会

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的故事广为流传,在科技活动月中,每班推选出1~2名选手,在全年级演讲。通过研究,每个学生不但了解了许多科学家的动人故事,而且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那种不断追求、坚忍不拔的忘我精神,为科学为人类作出的突出贡献,都深深地印在每个学生的心上。许多学生听了故事,崇拜科学家,崇尚科学,都立志要像科学家那样,好好学习,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为人类作出贡献。

2.与科学家见面、座谈,听科学家报告

在科技活动月中,学生讲了科学家的故事,听了科学家的故事,接着学校就把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专家、教授等科学家请进学校,让学生直接与科学家见面,与科学家座谈。科学家用他们的学术魅力感化学生,学生听了科学家的报告,同科学家亲切交谈,异常激动,纷纷要求签名留念,场面十分感人。

3.参观大学实验室和科研所等单位

大学实验室和科研单位有许多用于科学研究的仪器和设备,把学生带到这些地方参观、访问,见到了从未见过的高、精、尖仪器设备,使他们大开眼界,经过科研人员的讲解,使学生知道每个仪器设备的用途,了解科学工作者研究的情况,不但使他们产生对大学和对科学研究的向往,更是对科学的向往。

4.“六个一”活动

科技活动月期间,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活动中去,学校组织了“六个一”活动,“六个一”活动是指学生读一本科技书籍(或一篇科技文章),了解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拟出一个科技小设想,做一件科技作品,搞一个科技小发明,撰写一篇科技小论文。“六个一”活动有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全校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加一项或几项活动,是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大动员和大普及。

5.科技讲座

为了配合“六个一”的活动,科技活动月期间,分别举办小论文写作讲座和小发明小制作讲座。小论文的写作主要讲论文的选题,介绍学校获奖小论文的选题情况,启发学生去选择新的、自己比较熟悉的题材,讲解小论文的论证方法和撰写要点。同时印发往届获奖小论文,提供参考。小发明讲座主要是讲什么是小发明技法,鼓励大家制作。通过讲座,一部分学生本来已经酝酿的一些课题,马上就开始行动。一部分学生开始受到启发,跃跃欲试,向老师征询意见。科技讲座由学校的科技辅导教师主讲,及时给学生进行指导,效果很好。

6.举办科技竞赛

中学生争强好胜,追求竞赛刺激。在科技活动月期间,把平时科技活动进行“包装”,用竞赛的办法组织活动,竞赛由教研组和年级组联合举行,不同年级举行不同的竞赛。要求竞赛题目新颖别致,一年一个样,每年专为命题人设立创新奖。竞赛以实验操作为主,以班为单位,学生动脑动手,活泼有趣,竞争十分激烈,吸引了广大学生,增强了科技活动的气氛。

(1)趣味数学竞赛

(2)物理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比赛

(3)化学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比赛

(4)显微镜操作和动物解剖实验比赛

(5)地图拼图和地理知识比赛

(6)环境和环保知识比赛

(7)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绘画、中英文字录入、网页制作比赛

(8)科技英语阅读和英语科普演讲比赛

7.科技游园活动

物理、化学和实验室的教师带领学生准备一些有趣的物理化学实验,作科学魔术表演,如人工喷泉、烧不烂的手帕、秘密书信等化学魔术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亲手做这些魔术,也可进行一番表演。在实验室里,还把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摆出来,学生既可以看一看,也可以亲手做一做。此外,如自由落体的毛线管实验等力学实验和电学、光学实验仪器等等,学生平常在课堂上只能看、不能摸的东西,现在也都让他们亲手摸一摸,做一做。在科技游园活动中还组织科技相声表演、播放科技录像、放映科技电影、举办科技灯展、燃放孔明灯(热气球)等,学生在游园活动中像过节一样快乐,留下的深刻印象,多年后还津津乐道,记忆犹新。

8.航模、海模、车模、无线电汇报表演

“三模一电”活动是我校的传统科技活动项目,平时的活动开展得很好,在全国和重庆市级竞赛中取得了许多好成绩,科技活动月期间,要求他们作一些汇报表演,以展示他们成绩,借以推动航模普及活动的开展。

9.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动植物标本评展

每年小设想、小制作、小发明评比展览,是科技活动月的重要内容。科技小制作的评选条件主要是看作品制作的科技含量,科技小发明的评选条件主要是看作品的创造性,构思新颖独特、科学性强的小发明得高分,然后了解小发明的实用性,最后评价制作工艺。每年学校把小制作和小发明展评过程当成一个教育、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对于那些科学性强、独具创造性的小制作和小发明,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改进,使之完善,则推荐参加重庆市和全国青少年小发明比赛。特别突出的作品,帮助申请专利。这既是对学生创造发明的肯定又是对全校科技活动的促进。制作的动植物标本与小制作小发明同时展出,同样评奖。

10.科学知识绘画、科幻绘画、摄影作品评展

科学知识绘画和科幻绘画是近年美术组开展的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把他们心目中未来的世界,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科技活动月时全部张贴出来,使全校同学和老师浮想联翩,到森林中呼吸清新空气,乘坐航天飞机在宇宙翱翔。几幅获重庆市一等奖的作品还送北京参加全国展出,其独特的构思、娴熟的绘画手法充分表达作者在绘画上的天赋,受到好评。此外摄影作品也与科学知识绘画一起展出,供全体师生欣赏。

11.小科学家协会年会

小科学家协会的年会是全校科技活动爱好者的节日,是科技活动月的重要活动,一般都在科技活动月结束之时举行。年会全部由学生当家做主,年会会场由学生自己布置得隆重热烈,彩旗飘扬,一派节日气氛。

小科学家协会年会充分体现了自主性原则,小科学家协会是学生们自己的组织,他们是主人,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是他们邀请的客人,一切活动由他们设计。通过年会,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12.头脑运动会

头脑运动会是中央电视台1989年组织的旨在开发中学生创造力的一次竞赛,它将深受世界青少年欢迎的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移植改造而来,更名为“智慧之光头脑运动会”。节目播出后,受到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这种新兴的、普及型的、开发创造力的头脑运动会,分长期题和即兴题。长期题在赛前一个月或两个月就告诉参赛选手,一般都是要求选手动手设计制作;即兴题是在竞赛时告诉学生,在赛场作即兴回答。“头脑运动会”题目内容丰富多彩,要求学生打破常规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回答。题目有的动脑动手制作完成,有的用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回答,另外还有一些创造性表演性质的题目。重庆一中1989年参加了全国初赛重庆赛区的竞赛,获得第二名,1990年参加重庆组办的“头脑运动会”,获得第一名。为了丰富科技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重庆一中一直坚持在每年科技月活动中,组织一个年级的学生参加“头脑运动会”,进行比赛。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头脑运动会的内容和形式作了一些调整,删繁就简,以利于操作。除长期题外,活动不需要学生作太多的准备,竞赛时动脑动手,十分有趣,每年竞赛题目花样翻新,做到了每次竞赛都有新的感觉,不论在高中或初中,都深受学生欢迎。

三、结语

中国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在于全面理解和准确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树立基础教育要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的大功能观。我校的研究性学习,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适应当代发展性学习倡导的终身教育观念;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内涵。可以说,“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得更好”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价值取向。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塑造了自信和自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储存知识的顺从守规思维中,转变为乐于想象、敢于批判、大胆提问、标新立异、大胆质疑。研究性学习体现在课外、校外时,则是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去探究自然、探究社会、探究人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探索实验、撰写报告等。应该说,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应当而且可以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探究和实施研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附:重庆市教委下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立项”通知的全文: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立项通知

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由李常明同志负责的“适应西部地区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研究”已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号:FHB011567)。

经总课题组学术委员会审查,批准鲁善坤同志申报的“西部地区城市重点中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及实效性研究”课题立项,列为本课题的子课题(课题立项号:FHB011567)。

子课题的主要参加者有张发光、王晓明、杨祖旺、舒义海、王海洋、唐绍友、王维刚、付申珍。

特此通知。

“适应西部地区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研究”总课题组

2002年9月31日

(发表于《重庆教育课改通讯》2004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不仅是学术大师,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的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散文、小品文、游记等,都蕴含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写作功力。本书收入了季羡林先生谈写作方面的文章,相信对广大读者提高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 无中生有:中国人的诬陷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人的诬陷往事

    本书之对历史做一番研究,以求找到破解诬陷的秘籍,让天下所有的诬陷者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处藏身,无所施展其技。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把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

    把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

    为了帮助广大家长掌握正确的家教策略,切实有效地把自己孩子的缺点转变成为优点,我们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成功与失误家教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编著了这本《将孩子的缺点变成优点》一书。书中深刻地分析了孩子身上形形色色的缺点形成的原因,为家长蒋孩子学习中的缺点转变成优点献计、献策,为家长把孩子不良的心理塑造成健康心理支招。书中既突出了富于时代特色的全新宗教理念,又吸纳了心理学、教育学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又有丰富生动的家教案例;既有高屋建瓴的家教思想的指导,又有切实可行的教子方法的传授,是启发广大家长教子成才的有益读物。
  • 半世之遥

    半世之遥

    咫尺之遥,心却远隔万水千山,在天涯的两端背对背的倔强。待到天各一方之时,才真正明白,曾经排斥着的每一天,才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如果这是一场梦,我宁愿活在梦中,永远不要醒来。哪怕他人笑我痴笑我傻,哪怕以余生为代价——至少在梦里,有一个疼我爱我的你。
  • 重生之魔女太妖孽

    重生之魔女太妖孽

    听说这是一本书?老娘还是书中的炮灰女配?还是一个没有名字的炮灰女配?尼玛,叔可忍婶,也忍不了了!!!(作者有话:其实这就是个炮灰女为了逆袭,一路打怪(雾)升级收小妹(大雾)的故事。)
  • 圣武帝尊

    圣武帝尊

    因身怀绝世剑法,引他人觊觎,剑狂风玄被七大掌门围攻,穿越异世!沧海桑田,在异世他重踏征途!习兵法、练武技,应招入军,掌控百万雄师!乾坤,为之颠覆,大地,为之颤栗!在这陌生异世,且看风玄如何东征西讨,成就帝王霸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启宏图

    天启宏图

    未来,我们看得到,我们也摸得到,时间,将像沙漏一样慢慢流逝,但是,我们正拿着那个沙漏。
  • 绣面女

    绣面女

    "我会成为绣面女出自外婆的手笔,她毁了我,从我五岁那年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的抢爱行动

    总裁的抢爱行动

    他是耀眼钻石男,她是单纯良家女,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两个人。本该是和男朋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因酒醉失状,反而让他捡了个现成的便宜。男朋友没了,肚子里却多了父不详的孩子,麻烦啊麻烦!不过有个宝宝陪伴也不错,只是再遇孩儿他爸,偷种的事——他好像打算跟她计较计较!哥哥,你有钱有势有相貌,犯得着这么精精计较么?
  • 我最想要的朋友

    我最想要的朋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邪王狂妃:废材逆袭

    邪王狂妃:废材逆袭

    她,是二十一世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身怀古夏秘术;她,是国公府的嫡女,花痴废物一只,只因与当今最受宠的三皇子有婚约,背白莲花郡主陷害而死!一朝穿越,她变成她,再睁眼,一代风华惊呆众人!话说,人家穿越都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凤曦染纳闷了,自己家就是特护短,原主这花痴也是让他们惯的!这也就算了,可这个从天而降的美男是谁?卧槽!竟然叫我滚,玛蛋!老娘不发威,你当我是hollekitty啊!说不过我还打不过吗?卧槽!这变态是谁呀!说又说不过,打又打不过“我在走还不行吗?”“不行,你压了我,你要对我负责。”某人邪魅地笑着对凤曦染说……强强联手,看他们怎样携手走上巅峰!
  • 撕天

    撕天

    神通与法宝的碰撞,各种世所罕见的天才汇集。神族,天魔族,远古大能,共同在荒古大世界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争战史诗。一个充满热血激情的爽文,希望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