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6000000024

第24章 经验与实践(13)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副学士学位逐渐为社会所接受。副学士学位获得者的就业出路不逊于传统大学生。香港理工大学曾经发布消息称,一项副学士学位获得者的调查结果表明,香港的副学士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情况渐趋理想。近年来,香港副学士的就业率维持在70%以上,而且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副学士学生的素质及表现。副学士的就业途径非常广泛。比如,批发零售业,进出口贸易业,金融保险业,酒店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以及市场推广业等等。副学士当中,以修读工商业课程的学生有较好的就业出路和前景。据调查,70%以上的副学士的薪酬都比较可观,月薪达到6000-9000元不等。月薪超过10000元的也不乏其人,占到了副学士总数的10%以上。除了走向社会就业以外,晋升大学继续深造以获得更高学位的副学士也比较普遍,并且大多数选择升读香港的大学学位课程为主要方向(中国网,2005)。

香港副学士学位制度,正在产生集聚效应。香港高等学校提供的副学士学位课程,正在吸引不少内地(大陆)学生前去香港升学就读。虽然内地现在并未正式认可副学士学位,但大部分内地学生视之为一个升学的阶梯。既有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内地学生,赴香港修读副学士课程以作为负笈海外的跳板,也有学业遭遇挫折的学生,凭借副学士学位,成功升入大学生活之中。

香港特区政府从2005-2006学年开始,进一步放宽内地学生赴港修读副学士课程。除了传统的大学学士学位以外,内地学生可直接报读香港的副学士课程。据估计,目前在香港就读副学士学位课程的内地学生大概200-300人。香港数所高等学校表示,2006-2007学年副学士招生数量比2005-2006学年有所增长,学生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东南沿海地区(中国新闻网,2006)。

大多数副学士学位获得者愿意寻求进一步深造以取得学士学位的机会。数目庞大的副学士学位毕业生,对香港本地和海外的高等教育机构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并促使香港本地和海外的高等教育机构为争取更大的继续学历教育市场而展开竞争和合作,从而推动香港高等教育朝着更加积极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香港副学士学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港内外高等教育资源向香港的集聚必然产生正面的和积极的作用。随着香港高等教育系统与海内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香港必然会吸引到更多的港内外教育资源,包括学生资源。利用香港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副学士学位制度一方面可以吸引到来自包括大陆在内的各方面的学生资源,另一方面又可以为海外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数量庞大的留学生资源。这样,香港就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生成为一个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高等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从而为香港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更加稳固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

五、香港副学士学位制度及其启示

适应香港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要,香港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拥有国际视野,并且理念超前,投入巨资,以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香港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适时引入副学士学位制度,以造就各类人才。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对高等教育人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甚至人才结构上都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特别是以知识经济为特质的服务业经济体系,需要数量庞大的高等教育人才。香港高等教育抓住机遇,适应了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香港构建的副学士学位制度,极大的优化了香港的高等教育结构和人才结构,为适龄青年上学和就业,创造了多种渠道和多种选择,使之能够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经济、简便的深造和提升通道,为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创造条件。香港在引进副学士学位制度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做法,而是结合香港自身的实际,加以创新,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香港自己的特色。

香港的副学士学位制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透明的系统和公平的系统。奉行宽进严出的原则。既鼓励本地学生入学修读,也接纳外地学生赴港修读,并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多种形式的资助和支持,以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修完学业。当然香港也与世界各地的高校合作,以推介香港培养的副学士,为他们的升学和就业提供便利和支持。

香港副学士学位制度,值得大陆学习和借鉴。国内学术理论界和教育界多有呼吁增设副学士学位制度的呼声和建议,并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但是进展不尽如人意。这说明还需要对设立副学士学位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急迫性以及可行性做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特别是境外副学士学位制度的基本状况、发展趋势、经验教训和未来前景等等方面的学习和了解,引介和研究。还需要真正弄清楚副学士学位制度的利弊得失,优劣长短,并在如何结合中国国情,优化和完善学位制度方面多下功夫,以真正造福于国人,切实推进国民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

在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引入副学士学位制度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接受过高等专科或者大专层次教育的学生,应当授予副学士学位。副学士学位在我国已悄然出现,不应当回避(刘会胜,王运来,2003)。对于副学士学位制度,应当用其所长,规范运作,严格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要求,在中国大陆引入副学士学位制度,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大陆的学位体系,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

构建副学士学位体系,应当明确何种机构可以提供副学士学位课程和学位,应当有一个系统、完整而又具中国特色的准入和质量认证体系,应当构建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权威的和透明的质量监督体系,应当为副学士学位课程的修读者提供尽可能完善周详的资助体系,以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修读课程和学位,还应当为副学士学位获得者就业和升读更高学位提供便利和支持。

在中国目前高等教育体制下,高等教育机构之间适当进行分工还是必要的,以避免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比如,“211”高校和“985”高校,可以考虑暂时不赋予其副学士学位课程提供资格,以确保教育资源能够优先用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剩余资源可利用的“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可以考虑从严控制和筛选,避免为利所困。高等专科教育机构和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应当是提供副学士学位课程和学位的骨干和主体。

六、结语:初步的构想

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而就业的主要领域为服务性行业。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依赖于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撑。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软性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国民素质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要求无疑会越来越迫切。因此,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非常重要和紧迫。早就有未来学家和战略家指出,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把中国的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口质量优势和人力资本优势,加快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非常重要和紧迫。为此,做好学位制度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以及义务教育制度改革,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做好制度准备非常重要和紧迫。借鉴香港等地区实施副学士学位制度的经验,笔者提出如下之构想,以供理论界和管理层讨论。

借鉴成都等地的做法,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将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全面实施从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的无缝联接,从而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打下坚实基础。在全民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兵分两路或者三路以接受高等教育。一部分通过了高考的进入全日制普通高校学习;一部分达到入学要求的进入高等专科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一部分可以通过远程教育修读或者自修高等教育课程。前者达到要求的,授予学士学位;后两者达到要求的,授予副学士学位。副学士学位获得者应有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并合格后取得进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深造以获得学士学位的制度通道以及通过学习而拥有“同等学历”资质以取得申请攻读更高一级学位即硕士学位的资格条件。获得硕士学位的副学士和经权威机构认证的具有硕士同等学历资质的副学士可以取得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课程的资格条件。这样,学历学位制度和高等教育制度有机结合后,为构建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新架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和新形式。在这样一种背景条件下,中专教育制度和机构可以考虑通过合并、重组和改造以提升其办学质量和水平而跃入高等专科教育或者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之行列而逐渐淡出,使之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概括起来,中国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化框架。

主要参考文献:

王忠烈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刘会胜 王运来:《我国应当增设副学士学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2003年第4期;

郭玉贵:《美国和苏联学位制度比较研究——兼论中国学位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王忠烈:《台湾、香港、澳门的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俞文:《世界学位制度发展的新趋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1993年第5期;

秦惠民:《关于我国学位类型的多样化趋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1994年第1期;

粟莉:《香港高等教育发展新策略——副学士学位课程计划》,《教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4期;

刘晖:《香港高等教育发展评述及对我们的启示》,《北京教育》(高教版)杂志2005年第6期;

张金辉:《美国社区学院副学士学位制度分析》,《教育与职业》杂志2005年第2期;

李阳琇:《美国社区学院副学士学位课程比较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2004年第2期;

朱同琴:《论海峡两岸学位制度的发展趋势》,《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杂志1997年增刊;

冯增俊:《香港澳门台湾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启示》,http://www.cnki.net;

李剑阁:《终身学习:提高中国的竞争力》,《管理世界》杂志2007年第7期;

潘晨光、李萌、娄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基于全国32所职业院校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杂志2007年第2期;

中新网2005年11月3日消息:《香港副学士升学就业理想 欲与内地大学合作》,中国网2005年11月4日;

中新社香港 2006年3月26日消息:《香港改善“副学士”资助计划 下学年助学金超5亿》,华夏经纬网 2006年3月27日;

《赴港升学非尖子生专利 香港“副学士”吸引内地生》,中国新闻网 2006年12月15日;

《暨南大学拟推行学分制招香港副学士学生》,中新网 2005年10月27日;

康翠萍:《学位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孔宪铎:《我的科大十年》(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谢媛媛:《副学士学位制度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侯林利:《成都义务教育有望扩大到高中》,《天府早报》2007年8月27日第3版;

涂又光:《序》,载康翠萍著:《学位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任彦申:《从清华园到未名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同类推荐
  • 中国对外金融关系演进分析

    中国对外金融关系演进分析

    本书以系统论和协调论作为观察和研究的支点,把中国金融系统放在世界金融这个大系统之下来研究对外金融关系,研究中国与世界金融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影响等。
  • 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在我国航空公司创业史上,没有一家航空企业可以与四川航空公司的辛酸史相比。一个靠租来的猪圈起家的航空企业,为了实现梦想,经历了几代人的磨难,创造了一代人与旧思想、旧体制的斗争史,战胜自我的牺牲史。川航的创业史必将诱发传媒和读者去思考、去品味、去学习、去推崇。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一部通俗易懂的老百姓经济学手边书。以讲事实、过日子的方式说事儿,在嬉笑怒骂中让艰涩难懂的经济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为大家开启一扇个人理财、经济形势分析、经济政策解读的窗口,帮助那些也许对经济学知识不那么了解的P民“活明白”,不再给资本家、投机客、“砖家”当炮灰。
  • 聚焦新秩序

    聚焦新秩序

    本书由肖钢倡议和牵头撰写,作者选取了5年来国际金融领域的60个热点问题,从历史、现状、趋势、对中国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探讨,以短小精悍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平实生动的评述,加以阐释。这些问题涵盖财政货币政策转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塑造、金融业重组与变革、金融基础设施完善等五大领域,为各级领导和有志于从事国际经济金融研究的人士提供了难得的、鲜活的史料参考。
热门推荐
  • 玩转清朝商界

    玩转清朝商界

    经济学博士徐俊南救孕妇出了车祸,虽然人身已死,尸体火化,可他的魂魄对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恋恋不忘,终日在旁边阴魂不散,牛头马面抓去冥府无数次,想方设法逃回来,逼着喝了两大碗孟婆汤,还是口中恋恋不忘爱妻芷荷。判官见他性情顽固,心也善良,让他去追寻芷荷的前生,投胎到清朝康熙年间,长相绝美,意志坚定,记忆完整的他在康熙年间该怎样利用自己的经济学知识玩转清朝商界,同时寻找他爱妻前生。
  • 邪妻:难逃夫君的温柔陷阱

    邪妻:难逃夫君的温柔陷阱

    一着不慎,穿越异世,黑道彪悍女莫名其妙做了青楼的奴仆?本想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但总是有人找茬。怎样,长得帅就可以招惹本小姐吗?于是,她和他们的战争升级,关系越来越复杂,管你是王爷还是皇上,招惹她,一律揍趴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美味溜烩菜600款

    美味溜烩菜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溜烩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宅男的奋斗人生

    宅男的奋斗人生

    不做孤独的宅男,不让家人操心,友情我欲得之,爱情我亦欲得之;房子我欲得之,车子我亦欲得之;所以,要努力的奋斗、、、、
  • 贞观间编年纪事

    贞观间编年纪事

    内容简介:一位爱好国学武术的现代医生,因空难穿越到了大唐贞观年间的扬州一世家子弟身上.他仁心妙手医百姓,救贤后,锦绣文章会群儒,号文魁。战吐蕃,征高丽,引领江东士族雄踞朝堂,提前叩响了大唐盛世之钟。其间儿女情怀,英雄豪气,荡人心魄,万世流芳。
  • 穿越封神之申公豹

    穿越封神之申公豹

    穿越成圣人太普遍了,穿越为应劫之人。看小龙有精彩。
  • TFBOYS感动瞬间

    TFBOYS感动瞬间

    TFBOYS和三个女孩之间的故事,从高中到大学的经历
  • 伪神之章

    伪神之章

    神话时代遗留的战役延续至今神对人的爱,愤怒,痛惜人渴望自由的心情自从那一场焚林大火之后苏醒的神与各式各样的人见过面最终的结局是毁灭......亦或是新生。腾讯大爷准备的标签实在让小生无力吐槽,除了第一个全都是附加元素好米昂。
  • 女妭传

    女妭传

    上古逐鹿之战。蚩尤以风伯雨师之力压制黄帝大军。风雨飘摇之际。有一青衣女子自昆仑踏风而来。她所至之处云销雨霁,风雨消散。黄帝大军因而反败为胜。很少有人见过她的容貌,却有不少人听说过她的名字。她是黄帝的女儿,旱与火的化神,天煌公主,女妭。但其实,她只是一个很简单,很简单的女孩子,也有一个很简单很简单的愿望。
  • 本宫为妃不为后

    本宫为妃不为后

    水月微入宫是奔着太后的位置去的,熬死了皇帝她便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眼看皇帝是病殃殃的只剩下一口气,谁知道她入宫之后发觉目标竟离她越来越远……什么?皇后为天下表率,要三从四德?那本宫只做宠倾六宫的妖妃好了!其实这是玩世不恭穿越女与腹黑冷酷纯情帝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