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4500000073

第73章 更新评论理念打造品牌媒体

——《中国环境报》评论初探

张苏敏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代表着媒体的立场、观点,体现着媒体的风格、品位,在舆论引导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环境报》作为目前唯一一张国家级环境保护专业报纸,近年来在重视“独家观点”、打造行业报特色中有突出作为。本文先对2009年《中国环境报》进行抽样统计,然后分析该报评论的特点,探寻其特色背后的理念。

一、《中国环境报》评论特点概述

《中国环境报》于1984年创刊,如今作为环境保护部主办、主管的报纸,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该报自2007年改版以来,在办报理念上与时俱进,重视言论写作。仅从2009年的抽样数据统计中,其特点就可见一斑。

1.评论量大

从见报评论占发稿总量的比例来看,《中国环境报》高达13.8%。这得益于《中国环境报》近些年办报理念和风格的转变:加强言论写作,打造报纸风格。

2.形式多样

从评论种类看,《中国环境报》的评论涵盖了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编辑部文章、编者按、编后、短评、署名评论等多种样式。

从栏目设置看,《中国环境报》二版固定为“言论”专版,由“业界评说”、“基层评说”、“局长论坛”等栏目构成。其余各版的评论专栏与“言论”专版相得益彰,对当前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说明、解释、剖析。请看表1:

从表1版名和评论栏目可以看出,《中国环境报》的评论凝结着集体的智慧,代表了整个报社的声音,体现出整个报社的力量。譬如,该报总编室负责的评论栏目“有事说事”,由总编室成员议题,总编辑定题,评论员执笔,集体讨论修改,其运作如同《人民日报》重点评论“任仲平”团队。

其一,从评论选题看。选择评论所要论述的事物或问题谓之“评论选题”,它规定评论的对象与范围。在一定意义上,选题就是择定通常所说的就事论理的“事”,有的放矢的“的”。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中国环境报》的评论选题不仅有关乎全局的中央决策、全国性突发事件,而且有部分省、市、县热点问题。请看图1:

其二,从评论的论点看。论点,是经评论员提炼和浓缩了的,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观点、思想,回答了评论所提出的问题。邵华泽:《同研究生谈新闻评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构成《中国环境报》评论诸论点的,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主管部门关于环保的重要论断,又有关乎环保热点的街谈巷议。

其三,从评论作者看。在《中国环境报》评论园地驰骋者,既有环保战线的领导干部,又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教授、学者,还有不少企业员工和媒体受众。

4.具有权威性

《中国环境报》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环境保护部机关报的职能。它是我国环境保护宣传的主阵地,担负着阐释党和国家环保政策、传播国内外环境信息的重要使命。换言之,《中国环境报》的“权威性”看似“与生俱来”,但是,真正的“权威性”却不是凭“机关报”三个字便唾手可得的,它要靠一篇篇报道、评论,长期获得读者认同才能树立起来。近年来,《中国环境报》评论的权威性首先体现在政策解释和决策参考上。譬如,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刊发了《环境标准要瞄准公众健康》(2009年3月12日第三版)、《以保障健康为中心制定环境标准》(2009年3月16日第一版)等系列评论,对党和国家制定相关环保政策进言献策。

《中国环境报》评论的权威性还体现在议程设置上,在评论写作上形成近期及中长期规划,避免出现应景式或守株待兔式的零打碎敲的被动局面。譬如,2009年7月和8月推出的“绿色奥运系列评论”,从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设置议题,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周年后,阐释绿色奥运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正确引导了舆论。

二、《中国环境报》评论理念的突破

理念,决定着报纸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长期以来,一些报纸在环境评论上的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在于理念。近年来,《中国环境报》之所以在环境评论方面胜出一筹,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环境评论理念的转变。

1.变“泄愤”为“理性”

工业化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使环境问题与战争、贫穷一起,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环境报道和评论在这种背景下勃兴。早期的环境新闻以揭露和曝光为主,环境评论则以“泄愤”为主,旨在谴责污染环境的国家、组织、企业和个人,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

在新闻传播格局发生变化的今天,媒体如果仍停留在对环境问题的揭露和抨击,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希望看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理性分析,并从中看到希望,找到出路;再说,简单的“泄愤”还可能带来悲观情绪,忽视中国人民为解决环境问题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已经取得的成果,使人对未来失去信心。因此变“泄愤”为“理性”势在必行。请看《中国环境报》就“江苏盐城水污染案”“江苏盐城水污染案”:2009年2月20日,位于盐城市主取水口附近的盐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偷排导致城西水源遭酚类化合物污染,两家自来水厂关闭,至少20万市民的饮水受到影响。2009年8月,嫌犯被诉投放毒害性物质罪获刑11年。撰写系列评论时体现的理性色彩。

“江苏盐城水污染事件”发生后,《中国环境报》的系列评论分三步走:问责—思辨—警醒。《与其事后问责不如事前履责》(2009年2月25日第二版)、《别让违法企业太轻松》(2009年3月5日第六版)等评论向违法违规企业发出问责,表达对缺水市民的同情;接着,关注点聚焦于此次有关企业偷排污水在法律上究竟是按“投毒罪”还是“重大环境污染罪”量刑,法学专家在法制版进行激烈讨论,并配以评论《不用重典保不住青山绿水》(2009年8月18日第一版)等,在业界和学界都引起了反响;在整个事件看似尘埃落定后,《中国环境报》又推出评论《应该从污染事件中警醒了》(2009年9月9日第一版),给当地政府算经济账、政绩账和损害人民健康这笔算不清的损失账,希望其今后以此为戒;此外评论《从污染事件看制定有毒污染物国家名录的必要性》(2009年9月17日第三版)还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建议。显然,这些评论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并重,体现了《中国环境报》评论的理性。

2.变“浅绿色”为“深绿色”

环境新闻传播学界通常把“就环境报道环境”者称为“浅绿色”,而把“从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中思考环境问题的发生和防止”者称为“深绿色”。

《中国环境报》的评论队伍认为环境问题和环保事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迫使环境评论由“浅绿色”向“深绿色”转变。其一,环境问题并非孤立存在,环境新闻传播题材可涉及环境科技、环境文学、环境组织与活动、绿色教育等各方面;其二,我国环保事业正向纵深推进,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区域限批、排污权交易等都需要综合决策;其三,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在人口增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求得发展,成为目前各方热议的话题。凡此种种,若单从环境角度进行分析,难以做到客观、深入、公正。因此,他们在撰写环境评论时,力求把握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将笔触指向人与自然的矛盾及其导致的社会问题。

且看表2:《中国环境报》就“西南水电开发”事件“西南水电开发”事件:2009年6月11日,环境保护部叫停了华电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龙开口水电站,其主要原因是其在未经环评审批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大江截流。发表的系列评论。

经济其作者从制度、法律、社会、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述,全面阐释了现今水电开发所面临的问题:环评体系缺失,环境法律法规缺位,环保专家独立判断受到干扰等。同时作者又向有关方面提出决策参考:理顺利益关系,实行特别许可制度,加大政府扶持。正是这样从多角度分析,《中国环境报》评论体现出了其专业精神,凸显出了其权威性。

3.变“口号宣传”为“思考建议”

本文把评论的话语方式分为四类:

第一类,“宣传教条”,其句式如“让我们更加……开拓进取,真抓实干”;

第二类,“客观阐释”,其句式如“王某申辩理由不成立,《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

第三类,“提出建议”,其句式如“建立上下游水资源补偿机制和水市场交易体系”;

第四类,“批评思考”,其句式如“在跨界污染事故赔偿中,肇事企业和企业所在地政府理应共同承担赔偿”。

在这四类话语方式中,“宣传教条”带有居高临下的口吻,多为空话、套话和大道理,能起到的实质性作用有限;而后三类,或平等交流、以诚相见,或立足事实、予以褒贬,或立足专业、理性分析,颇能给人以启发。

请看图2:《中国环境报》2009年评论话语方式抽样统计图示。

从图2可以看出,环境保护部主办主管的报纸鲜有“宣传教条式”评论,难能可贵。再看2009年《中国环境报》上“批评思考式”评论占18%,本文认为这一比例也比较适中,因为此类评论过多,易给人“口水评论”之感,情感宣泄有余而理性分析不足;反之,又会给人“不敢正视现实”之感。

另外,2009年《中国环境报》上“提出建议式”评论占49%,这也说明该报评论确有建言献策的基调。

三、完善《中国环境报》评论的两点建议

1.讲究语言文字

评论必有所主张,有主张必有推演逻辑,往下既要避免逻辑缺失混乱,又要防止逻辑线条过于庞杂深奥。这里的抓手是如何让清晰简明的语言文字传递思想观点。

《中国环境报》2009年8月18日评论《不用重典保不住青山绿水》写道:“不用重典,保不住青山绿水;不用重典,就无法保障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此处,作者用水和空气这两种普通平常但又不可或缺的物质与重典相联系,自然传达出了情态信息和意态信息。希望《中国环境报》评论有更多的此等表述。

2.平衡环境评论的科学性和通俗性

环境评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讲究科学,因为许多环境问题包含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生物、地理、医学、化学、物理等。只有讲究科学性,才能树立行业报在该领域的权威性。讲究科学性,又不可如“专业书籍”一样,充斥行业术语。因此建议《中国环境报》在评论中顾及普通读者的知识结构和阅读心态,平衡科学性和通俗性之间的关系。

〔张苏敏:中国传媒大学2009级博士生〕

同类推荐
  •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本书内容分为外国文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外国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研究、翻译研究、外国语言研究五部分。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行销美国30年的经典教材,一本关于“职业谈话”的必备手册。作为人际传播与交往的重要手段,本书对访谈实现了两个层次的构架:第一层次着眼于访谈的一般规律(第1章到第4章),从宏观方面对访谈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访谈的基本理论、人际传播过程、提问的设计和应用、访谈构架作了简练深刻的论述。从第五章开始.八种主要访谈类型.包括探查性访谈、调查性访谈、招聘式访谈、面试访谈、绩效访谈、说服访谈、咨询性访谈、医患交谈,都在书中得到了切实而生动的阐释。
  • 大国思维:破解深藏于大国的思维奥妙

    大国思维:破解深藏于大国的思维奥妙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国如何像宣扬的那样,成为主导世界的“英雄国家”?《大国思维》从具体的故事和新闻案例入手,没有抽象的概念,全是一些实际可感的素材和辩论性话语、直率的谈论,可谓一本呼吁“正视内政的愤懑”,“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
热门推荐
  • 绝世天才:废材五小姐

    绝世天才:废材五小姐

    她、冷艳。他、妖孽。她虽被挂名蠢材却有心中不能诉说的苦涩;他虽有令人羡摹的容貌却隔绝与世事、看着对百看不搭的男女如何最后走到一起……
  • 异凡变

    异凡变

    乾坤钟声响!远古封印开。看我在这武功、异术横行的世界!用双拳打出一片天!
  • 大学正传

    大学正传

    本来想把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自己本来的书名《大学志》的,但是无奈这个名字已经被使用了,因此不能再用!
  • 往生来咒

    往生来咒

    黎明伴着未散尽的星斗,同样的清晨却不是相的场景,揉揉眼,似梦,非梦…
  • 不悔修仙路

    不悔修仙路

    灭天图在手,天下我有。萝莉,熟女,女王...作为天下第一人的杨毅表示压力很大。既然老天给我穿越的机会,我要让这天和地都在我的掌控之下。这是一个被埋没的天才,一个不屈的灵魂,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一首不悔的修仙之歌。
  • 毕业这几年决定人的一生

    毕业这几年决定人的一生

    毕业几年后——有人感叹:时光荏苒,别人辉煌时,自己依旧一事无成;有人无奈:拔剑四望,满眼辛酸,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人伤感:蓦然回首,没了伊人,灯火阑珊处,只剩曾经的梦想轻轻摇曳。有人期盼:夜幕来临,华灯初上时,能拥着成功安然入眠;其实,人生的路很长,攻城拔寨却只有几关,例如毕业这几年……毕业这几年,可以决定你的一生。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如果你是迷茫的,如果你有上面所说的困惑,或者如果你目标很明确,想要激励自己,这本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 风流预言师

    风流预言师

    我在此严重声明,我是一个纯洁的人,我从来不会让手下的人去偷鸡摸狗,坑蒙拐骗,敲闷棍,打黑拳,可是如果他们硬要跟我学我也没办法啊。一个穿越的佣兵,在异界冒充先知,预言天下,坑神拐魔骗人的故事。
  • 清浅时光

    清浅时光

    有多少一见钟情的时光,有多少爱恋直到尽头,属于我们的旧时光,那些过往值得留恋。
  • 重生之女道士种田记

    重生之女道士种田记

    被饕餮的雷劫莫名其妙劈到了古代社会的花朵,在满是鬼物的怨鬼道上开得良田三顷,种下了种种因,结出了种种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蛇城

    蛇城

    城市里接连发生被蛇咬伤事件,死者和伤者的反应诡异离奇。市政人员疯子,和蛇类专家小冯,同时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对蛇灾进行探索。两个都发现,蛇群最终会在一天,全部涌上地面。城市将被蛇群占据。两人用自己的方式,拯救着这座城市……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