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4500000083

第83章 《人民日报》关于新疆“7·5事件”的舆论引导分析

梁铭之

2009年7月5日,新疆发生了“7·5打砸抢暴力事件”,一时之间各种消息不胫而走,国内外各媒体聚焦新疆,争夺受众,争夺舆论引导权。而有关民族方面的报道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敏感性,也有高度的关注度。舆论引导是否正确,事关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面对这一复杂形势,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如何报道这一事件,《人民日报》的舆论引导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势,关于“7·5事件”的报道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这是本文研究的动机所在。

一、样本及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样本是2009年7月7日至17日《人民日报》上涉及新疆“7·5事件”的报道,之所以选择这一时间段是因为从7月7日开始《人民日报》才陆续报道新疆“7·5事件”,并且《人民日报》连续11天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评论新疆“7·5事件”。这一时间段是《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报道的集中浓缩,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进行的舆论引导。

根据选定的时间段,笔者对《人民日报》7月7日至17日共计11天的要闻版(1—5版,同时还翻阅了其他各版,并没有发现有关新疆“7·5事件”的报道)进行了统计,总共有153篇(含图片)有关新疆“7·5事件”的报道。本文所称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评论和图片。

本文以新闻框架和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对《人民日报》新疆“7·5事件”的报道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间以话语分析。

二、样本分析

《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的报道可以说是高度重视,连续11天在头版刊发本报评论员文章,评论新疆“7·5事件”,并且连续11天,整个要闻4版基本全是有关新疆“7·5事件”的报道,几乎每天都配有署名“何振华”的评论文章一篇。

1.体裁

在这153篇(幅)涉及新疆“7·5事件”的报道中,消息65篇占报道总数的43%,通讯34篇占22%,评论22篇占14%,图片32幅占21%。

对新疆“7·5事件”《人民日报》充分运用纸媒所能呈现的各种体裁和手段,对新疆“7·5事件”进行充分的报道。尤其是每天都刊发评论员文章,对人们正确看待、处理新疆“7·5事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发挥了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功能。

2.主题内容

从《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报道的主题内容呈现看,政府善后及对该事件的态度声明成为《人民日报》的首要报道主题,占39%,其次是普通市民事件后的生活状况和对事件的态度,占35%。对境外有关人士和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态度也进行了适量的报道,占16%。

在这11天中,《人民日报》把政府对这一事件的作为和态度推向舆论引导的主要位置,同时高度重视普通市民态度和事件后的生活状况,体现了《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职责。暴力事件是报道的起点,但不是报道的重点,报道的重点在于政府的作为,对受害者的救助,以及普通市民暴力事件后的生活,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

从主题内容看,《人民日报》高度重视对新疆“7·5事件”的定性,有关该事件的第一篇本报评论员文章(7月7日),就对该事件进行了定性,这篇评论的标题是《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评论指出:“铁的事实证明,‘7·5’事件是由境外反动势力一手策划的。其目的就是要挑起事端,制造暴力事件,搞分裂干扰我发展。这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异常激烈的斗争。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对犯罪分子的容忍,就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伤害。对参与打砸抢烧的一小撮犯罪分子,我们一定要依法予以严惩。”

此后的一系列本报评论员文章中,《人民日报》高举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大旗,主动进行舆论引导。7月8日在标题为《珍惜民族团结维护人民利益》的本报评论员文章中强调,要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打砸抢烧的犯罪分子,决不能把矛头对准自己的民族兄弟。

根据统计,在这11篇本报评论员文章中,标题中出现“稳定”两字的就有6次,超过半数,其舆论引导方向明确:处理新疆“7·5事件”就是要依靠各族群众,孤立打击极少数分裂势力和犯罪分子,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这个大局。

在充分报道政府善后和普通市民生活状况的同时,《人民日报》以一定篇幅,用大量的事实揭露和评论新疆反动分裂势力的猖獗活动,如热比娅在海外的活动,美国国会对其资金支持等,让人们看清事件背后的真相。

通过看这些报道,受众不难得出这样的印象:新疆发生暴力事件,无关民族无关宗教,完全是分裂分子在作梗,他们就是要打乱新疆正常的社会秩序,乱中实现自己的分裂国家的目的。只要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分裂分子的目的就不会得逞。

3.消息来源

这里所说的消息来源主要指新闻资讯或主要的新闻线索的提供者。消息来源可以从新闻导语中获悉,未标明的信源也可从记者的行文中获知和推断。笔者对153篇(幅)文(图)进行了研究,建构了五个类别。

消息来源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各团体或阶层话话权。根据图3所示,政府及工作人员所占比重最大(对于本报评论员文章笔者全把它们归入政府类),达41%;其次是相关的普通市民,占33%;再次是境外人士,占16%;受害者及家属排第4,占6%。可见,《人民日报》对此次事件的报道,消息源分配上集中于政府和普通市民,政府和普通市民的话话权得到充分表达。

4.版面

报纸影响读者和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要通过版面来体现,报道出现在哪个版面表现了报纸对该报道的重视程度。

从图4可以直观地看出,《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的报道各要闻版均有出现:本报评论员文章一般出现在头版,另外一般还在头版安排一篇通讯,三版则大多是境外有关人士对新疆“7·5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对新疆“7·5事件”的大量新闻报道集中在要闻版四版上。图片也大部分安排在要闻四版上。

可以看出,对新疆“7·5事件”的报道,《人民日报》高度重视版面语言的应用,对该事件的报道有集中也有分散,严谨有序,庄重大气。

三、结论

通过上述图表,数据,可以看到,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2009年7月7日至7月17日,《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报道的重视可以说是空前的。对这一事件采取高规格、大幅度、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报道方式。每天在头版安排本报评论员文章一篇,有关“7·5事件”的通讯一篇;在四版集中安排有关“7·5事件”消息、通讯、图片,并经常配有署名“何振华”的评论文章一篇。空前重视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力军作用,重视图片的直观作用。

《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的报道始终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大局,主动设置议题。通过大量的事实报道和评论,有理有据地揭示了新疆“7·5事件”的性质:这不是一起普通的突发事件,它和国际恐怖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分裂分子、恐怖分子就是要制造暴力事件和社会恐慌,以达到他们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目的,如果他们的目标得逞,就会危害国家民族的利益,危害兄弟民族的团结。

新疆“7·5事件”发生后,西方一些媒体不惜歪曲事实,无端指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指责中国政府;分裂分子和恐怖分子也通过媒介进行宣传,扩大影响,煽动民族和宗教仇恨,制造社会恐慌,破坏社会稳定。这一时段的《人民日报》加大了对境内外各种反动势力活动的报道,较好地澄清了是非善恶,较深刻地揭露了新疆“7·5事件”的本质以及世维会头子热比娅的罪行、境内外反动势力分裂中华民族的图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日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不仅是跟分裂分子、恐怖分子争夺话语权的斗争,一定程度上还表现为中华民族跟西方反华势力争夺话话权的斗争。

《人民日报》对新疆“7·5事件”的报道策略也相当巧妙,报道重点不是渲染血腥暴力的场面和画面,而是透过事件的表象反映和揭露事件的本质。对策划这一事件的热比娅等一小撮反动分子,综合运用各种报道方式,把他们放在历史中进行考察,让受众认清民族分裂分子、极端宗教势力、恐怖主义分子的邪恶本质。同时大量报道政府事件后的救助和善后工作,充分报道事件后普通市民的生活秩序以及对暴力事件的谴责,从所发图片来看,多数是事件后普通市民的生活、生产秩序的恢复,引导读者明白事态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带有恐怖主义性质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涉及到民族问题、分裂问题、阶级斗争问题、话语权的争夺问题,《人民日报》通过新闻报道手段进行了强有力的正确舆论引导,让受众对民族分裂分子、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对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破坏有清醒的认识,也引导公众舆论对暴力事件、恐怖行为进行谴责,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珍惜和维护。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也可以看到《人民日报》的报道的一些不足。首先从时效上看,新疆“7·5事件”于2009年7月5日晚发生,《人民日报》7月7日才进行报道,慢了半拍,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抢占先机。其次在议程设置上,《人民日报》着力报道分裂势力通过暴力事件反国家、反民族、反人类的本质,是恐怖主义是暴力犯罪,这无疑一语中的,深刻地反映了这一事件的本质及发生的背景,美中不足的是报道没有对这一事件发生的土壤进行全面分析,比如分裂分子、恐怖分子只是一小撮,但为什么会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参与其中?

〔梁铭之:中国传媒大学2007级硕士生〕

同类推荐
  •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城市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忧患意识淡薄,安全话题、危机意识、自救常识对于他们就显得格外陌生。利用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增长自然灾害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亲历亲为,他们的忧患意识得到增强,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优秀道德品质得到了完善;面对危机,镇定、勇敢的良好心理素质已经形成。
  • 2012,玛雅预言

    2012,玛雅预言

    预言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人类将要如何应对?现在的科学手段,是否能起到足够应对的措施?在预言应验之前,人们应当选择何种姿态面对?在本书中,这些都将一一为读者解答。
  •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在系统梳理我国对外报道业务变革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报道机构及其规制、对外报道的外部环境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实务操作层面探讨对外报道的方式、策略,内容采集与制作,信息加工与整理,对外报道的策划与组织,对外报道的受众策略及效果评价,网络时代对外报道业务的演进与变革等问题。
  • 20几岁要知道点社会常识(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知道点社会常识(MBook随身读)

    同样是初入社会的青年学生、职场新人,为什么他们中只有少数人成功了,而大部分人则归于平庸呢?原因就在于许多人不能深刻地理解社会、融入社会,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书《20几岁要知道点社会常识》从浩如烟海的各种社会知识中,提取出最为基本、最为必需,同时又最具操作性的常识性知识,从礼仪、法律、理财、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渴望成功的人打开了一扇知识的窗户,让年轻人在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多一些顺畅、少几分坎坷,从而享受惬意快乐的人生,成就一番功名和大业。
热门推荐
  • 天才儿子之腹黑爹地追妻忙

    天才儿子之腹黑爹地追妻忙

    八年前的一夜春宵使他对她念念不忘,自此他下定决心铲除一切后顾之忧,再与她一起携手人生。当他归来时,却见她身边的烂桃花越来越多,本想着暗地里桃花朵朵掐,明着温水煮青蛙,慢慢走入她的心。却不想在咖啡屋里见某女正带着他儿子一起安慰那根烂木头,把他逗笑又一脸无辜地把手搭在烂木头的手背上!!还好死不死地搭在大腿上,眼见着差一点就到达男性象征!!见烂木头一脸红晕。他再也坐不住了!!到嘴的青蛙要跳走了!他火了,要油炸!他一把抓住某女的手,飞车回家。锁上房门,压上席梦思。“蓝霆羲,我生气了!”某女弱弱地问了一句“龙傲擎,你,你怎么了”“我怎么了?我告诉你,你是我的!也只能是我的!”语毕疯狂地含住了她的唇……
  • 哑女穿越遇艳记

    哑女穿越遇艳记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王府千金在她5岁的时候不性从树上摔了下来听力神经受到了损害变成了哑巴。再她及屏之日被她那使嫉妒冲昏头脑的双胞胎妹妹推入河里之后她穿越到了现代遇到了一个冷酷少爷,这个少爷是一个霸气侧漏不让人接近他的人每个人都必须跟他保持3尺距离,可自从有了她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规矩,只有她可以靠近他,只有她可以躺在他的怀里,只有她可以享受他的温柔……她们共同经历了风雨最终修成了正果。
  • 史潮与学风

    史潮与学风

    本书作者是我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的中生代历史学家,见多识广,在过去的十来年中,除了专门的研究之外,写了一些关于学术潮流和学术风气的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出来后被媒体广泛转载,读者甚多。现在学术环境不良,许多学者闭门造车,不注意潮流,同时学术风气不佳,更是不争的事实。文章结集,对有志于做学问的学生来说,帮助极大。分为两编,史潮(史学潮流)编13篇,学风编10篇。这些文章长短不一,长者一万多字,短者一两千字,可能性较强,期待这位国际知名历史学家的见解能成为中国学术界的解毒剂,为大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提供借镜。
  • 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见证梁启超这个天才改良派领袖的预言,再现千古封建帝制最后阶段交锋、较量、博弈的悲壮历史!这本由古敏著的《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讲述发生在辛亥年间的武昌首义(公元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夜),湖北武昌新军的共进会党人熊秉坤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转瞬间“四面军声逼楚歌”,山河为之顿变、乾坤为之颠倒、帝制为之崩溃。
  • 灿若星光

    灿若星光

    我在黑暗中,化作一个火种,想为你点亮整片的星光。追随着微风,住进了美梦。你笑着,躲在我心中。不要烟火不要星光,只要问问内心的想法。在我的世界,可有个角落,是你不曾懂的远方?也许我是一道微光,却想要给你灿烂的光芒。宁愿让我受伤,在黑暗的夜晚,静静地为你,去孤独的照亮。就让我是一道微光,能让你拥有灿烂的锋芒。在寂寞的时分,无论飞向何方,我也会绽放,给你无限微光。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准确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要根据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国内外情况的深入比较,深刻论述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 易象图说外篇

    易象图说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兼爱者:墨子传

    兼爱者:墨子传

    作家陈为人广泛收罗材料,迎难而进,撰成此书,别开生面地展示了墨子毕生事略及墨家学说原貌,在现有的墨子传记作品中可谓独树一帜。相信广大读者会喜欢这部新的墨子传。——黄留珠《兼爱者:墨子传》汇集广泛学术资料,别开生面地展现了墨子的毕生事略及墨家学说原貌,较为完整和全面地展示了墨子学说的内涵和特征,在现有的墨子传记中可谓独树一帜。
  • .真夜谭

    .真夜谭

    有一段迟来的告白像蒲公英般地散开伴着微风降落到你的窗台原谅我曾在你身边却还做着无所谓的等待明明生怕着你会离开却又忌惮自己的失败而现在……只追随在你的身后怎么能看到你的泪流明知你在梦中颤抖却不敢安抚你的额头我不想再自作伟大也不会说凄美的情话直到拥抱你的刹那才了解什么叫放不下
  • 幸福的秘密:全球精英女性的21堂幸福修炼课

    幸福的秘密:全球精英女性的21堂幸福修炼课

    这是一本让你破解幸福之谜,脱胎换骨地改变,助你获得爱与幸福的回报的书。全球顶尖心灵作家索菲娅女士告诉你,曾经她也和你一样痛苦、失败、纠结。也许今天,你还在忙忙碌碌中寻觅幸福的踪迹,而她却彻底抛弃旧我,重获爱情、亲情、友情,并创立了成功的事业。 普通女性和精英女性的区别就在于理解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的秘密:全球精英女性的21堂幸福修炼课》诞生的意义就是让你了解幸福的本质,帮助你提高获得幸福的能力。本书内容均来自索菲娅女士修炼前后的真实个人经历和她在帮助那些受抑郁折磨的都市女性修炼中遇到的故事,以及从这些经历中悟到的人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