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4500000093

第93章 印刷技术:出版眼光的选择

李葚

近日读《印刷书的诞生》,作者之一费夫贺(Lucien Febvre)于作者序中阐明:“我们试图厘清,印刷术所代表的,如何、为何不单只是技术上巧妙发明的胜利,还进一步成为西方文明最有力的推手”,“我们探究的,在于社会上观念交流的新方式,对欧洲文化带来何种影响”。在思考出版功能演进问题时,我也对这个问题困惑不已。进一步讲,为何中国早于西方几百年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没有带来文化、经济上的革命,使得出版功能范围得以扩大,而仅仅被视作工匠的奇技淫巧?

一、西方印刷术发明的契机

《印刷书的诞生》一书详细地论证了金属活字的第一批实验者并非来自传统的木版印刷业,而大多系金匠出身。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木板雕刻者应当深受木刻板的弊端(比如雕刻费时、差错无法修改、成品不易保存)之苦,为何他们之中没有产生制版技术的改革方法?

印刷术实质上是由活字、印刷油墨、印刷机和使用方式共同组成的一套成熟的印刷方法。木板雕刻者既不能掌握金属浇铸技术,也不能发明适合金属活字使用的脂性油墨;同时排字方式(如何归类排放活字,才能最大化地方便组版时的拣字以及还原的工序)的问题,也对组版者的识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的壁垒应当是木板雕刻者无法逾越的一个障碍。

二、科学视野中的印刷术

既然木版雕刻者不能逾越技术障碍,为了分析为何中国没有产生印刷改革,我尝试从中国古代冶金发展的角度查找相关资料,却发现凡涉及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都无法回避“中国古代有无科学”之争:为何炼金术在西方发展出了新的自然科学——化学,在中国却止步于炼制不老仙丹?马克思称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然而他所指的印刷术是德国戈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而且他并不认为中国农业经济制度下有科学存在。已有研究者就社会文化背景、理论思想基础等方面做出了分析。中国活字印刷术作为对科学的一种运用,其影响没能超越技术范畴,背后的社会原因与此也有相通之处。

当然,金属活字发明者出身金匠有历史的偶然性,如同中国发明木活字拣字方法的王祯本身是农学专家,我们无法解释为何必然是由该行业的人员完成了发明。然而这批实验者为何愿意投入精力,改良印刷技术,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技术层面上的印刷术

仅有《梦溪笔谈》对毕昇的活字印刷的简略记叙,不足为证。我们姑且不纠缠于是否真有毕昇其人,而就其记载的泥活字技术来做讨论。胡适、罗振玉等对泥活字的可操作性提出质疑。由于中国与韩国关于活字印刷起源地的争论,北京印刷学院课题组曾花费了2年时间对泥活字从原理到实践上,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操作参见,主要从活字的制作工艺上论证了毕昇的活字制作方法能够实现。

然而,课题组在论证泥活字工艺可实现时,忽略了技术的实用性问题。对活字无法推广的原因,从技术条件上来看,学界提出了以下观点:

从活字制造技术看,中国古代的活字制作,无论是泥活字,还是木活字,都采用的是手工雕刻的方式,而非字模铸字,这为活字制作带来了困难。例如清代翟金生花费了30年才完成了所有活字的制作。

从制版方式来看,重印时活字需要重新排版,对于需求固定的“常销”书来说,活字印刷无法保留原版。而当时人们尚未发明复制原版的阴文版来解决这一问题。

从拆版方式来看,使用粘药拼装在一起的泥活字拆字十分困难,而木活字面临的技术困境则主要在于无法拆版。毕竟发明活字与活字印刷是不同的概念,其间的核心在于组版是否可以自由变换、反复使用,而不是制作一次性版。

从工匠水平来看,活字排版对工匠的文化水平要求更高,须通字形字音。而中国传统的士商对立使掌握文字的人不屑于沦为工匠。

不可否认,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初确实存在实用性不强的问题。而其没能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反过来又决定了它无法在现实检验中得到改良。按理说,以上技术的不足(比如未采用浇铸工艺制作活字),并非中国古代工匠所不能,实则是缺少动机。因此,我认为,活字印刷技术不能进入实践,并不简单在于技术的不适。那么到底是何种“眼光”的差异,使西方工匠能够认识到技术改进的必要,并投身于印刷事业,最终带来文化、经济上的革命;而中国却“忽视”新技术潜在的巨大可能性?

四、对出版功能的认识选择了技术

从上述对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技术特点分析可以看出,活字印刷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只有在印刷数量大、品种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优势;而雕版印刷则适合于批次多、品种少的模式。中国禁锢的文化氛围无疑使活字印刷先天上失去了发挥优势的可能,而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形成对出版功能的认识,最终导致了对印刷技术的选择意向。

中国古代出版业以士人为主导,主要传播文化精英的思想和文学作品,其选择标准是以为精英阶层立言、扬名为主。宋代以降,士商对立减弱,开始出现官刻、私刻和坊刻并存的局面。其中,坊间刻书虽然开始有意识地向大众文化靠近,然而社会主流的文化选择权仍把持在精英手中。可以说,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除去占出版从业人员比重很少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书商,主流从业者对出版的认识停留在其传承文化和钳制舆论功能。

作为生产产品的行业,市场需求对出版印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印刷书的诞生》论证了欧洲大学、高等法院、教堂周围印刷坊林立的原因。然而,明代中国出版业最兴盛的福建麻沙地区,其出版质量低劣,出版流通量却很大。与欧洲不同的是,麻沙并没有因为市场需求走上创新技术的发展道路,反而采用了以劣质换取高产量的恶性扩张手段。显然,麻沙的这种发展模式,与当时出版印刷市场(或许当时并没有一个全国整体的市场,可视作同行业从业机构、人员的集合)缺乏竞争不无关系。归根结底,还在于人们没有将商业运营视为出版活动的驱动。古代中国出版事业虽有一定的规模,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决定了市场割据的局面,出版个体各自运作。因此在以文化为重的前提下,印刷品保证内容准确即可,而这点在复制手段由传抄变为雕版印刷以及校雠出现后,已经得到解决。这样,活字印刷术在与雕版印刷相较之下,势必在成本上,如技术成本、从业人员素质成本等方面落入下风。

相反,欧洲将印刷全过程,从原材料——纸、墨、印刷机的准备,到造字、制模、工人的组织,再到流通领域的商贸,都用追逐资本的眼光来考量,使出版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产业。正是在充分认识出版的经济功能后,吸引了其他领域的人员参与其中,并最终发展出现代出版业的模式。

这种商业眼光的区别,最终使得中国古代的印刷业选择了适宜自身需要的传统雕版印刷方法。这个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看来必然的选择同时也使出版业,乃至整个社会文化交流形态失去了转型的可能。

〔李葚:中国传媒大学2009级硕士生〕

同类推荐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以九龙山村为例,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武义县九龙山村“下山脱贫”的社会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和研究。
  •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热门推荐
  •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本书是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之作,以自然流畅的文字书写了盛夏时节的内华达山区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每一种生活在那里的物种的有趣形态与特征,详尽介绍了地貌形成的历史研究。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同作者一同进行了一次内华达山区的远行,感受最为和谐、最为纯净的大自然景致。
  • 冰碰冰痴傻邪王的洁癖妃

    冰碰冰痴傻邪王的洁癖妃

    世人说她残暴,她不屑转身离去。他却说她可爱,她避而不闻,却不想,因一可爱,他以性命相交。世人说她冷血,她充耳不闻。他却说她善良,她左耳进右耳出,不曾想,一声善良,他为她当下漫天剑羽。她的法则就是:世间本就冷血,矛盾。既是如此,又何必付出温情?她说:温暖等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弃其温暖,便是弃其深渊;得其温暖,便是得其深渊。她因两件事,对此说法坚信不疑,喜欢动物,胜过人类。他得知,放弃权倾天下之势,以动物之身去接近她。她,究竟何去何从?
  • 江湖闲事

    江湖闲事

    苦于寻找称心如意的男朋友的大龄宅女史飘飘,红娘网给她安排了一段今古姻缘,令她去一个古怪的充满了冷幽默的江湖去寻找那个有缘人。闯闯江湖,打打酱油。遇见两个公子,一黑一白。一个是江湖神秘侠盗,一个是江湖第一神断,他们惺惺相惜。
  • 娇妻入怀:总裁,请回魂

    娇妻入怀:总裁,请回魂

    莫名其妙出现的“监护人”,梦千羽无计可施。拒绝——无用!反抗——无效!最可恶的是,他还不断给她搞事情!从此,梦千羽每天晚上都得给这个“监护人”找魂魄。直到有一天,某男把她扑倒,梦千羽:“你,你作为我的监护人,这样合适吗?”某男:“现在要行驶监护人的权利!”这日子没法过了!
  • 弃妇修仙记

    弃妇修仙记

    夫君一心追求仙道,某日留下一纸休书离奇失踪,我,就这么被休了?怎甘如此?!我古月一旦成亲,就只能丧偶,怎能被休?!……
  • 爱情追追追

    爱情追追追

    我以为求婚了,就会成正果?没想到,还有考察期这一说,我莫名其妙地进入了所谓的“考察期”!何为考察期?就是戒指收下,人待定!这还真是个挑战!此书是《爱情跑跑跑》续集,谨以此书,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七夕节快乐!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大话皇妃,绯闻扒江山

    大话皇妃,绯闻扒江山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心不善奸出门挨欺!所以,她不当好人!这是妖影这一世的标榜!她从一个唯唯诺诺的女人翻身成为穆天子的挚爱,从一个任人欺负利用的女人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第一妃,这一路全靠欺负他、蹂躏他、坑他骗他、才得以咸鱼翻身立足于世!在她被人打的满地找牙的时候,他给她的不是一只援助的手,而是个讽刺的眼神,在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耀武扬威的之时,他却狠狠的踢了她一脚。“侮我者—恨,欺我者—仇,伤我者—记,怜我者—惜,爱我者……忘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宠爱

    TFBOYS之宠爱

    在一个雨天,一个男孩从外面捡回了一个女孩…接下来会怎样呢?
  • 重生燕归巢

    重生燕归巢

    建康城只手遮天的萧家忽然蒙了羞,百年世家竟养出了新婚夜偷人的嫡女。消息一出,天下哗然。前世,她被关地牢,含冤承受着这些骂名,被挚爱舍弃,剜去双眼,冻死牢狱,最终含恨而去。今生仅三愿!一愿前仇得报,因果报应;二愿亲人安康,一世无忧;三愿随心所欲,平安喜乐!天下局势重新洗牌时,她终是避无可避,直到他牵起她的手,眸色缱绻:既然天下要乱你之愿,那我们便让天下不得安宁!
  • 活着就有希望:震撼亿万心灵的生命感悟

    活着就有希望:震撼亿万心灵的生命感悟

    本书由众多发人深省的哲理故事和心灵美文组成,并配以画龙点睛的心灵感悟。